- 相關推薦
怎樣把房子變成家
是什么讓一間房子有家的感覺?人們所向往的快樂生活究竟都需要些什么?心理學研究為這些問題提供了答案。
奧地利藝術家和建筑師弗里登斯萊希· 洪德瓦瑟(FriedensreichHundertwasser)(他的名字在德文里的意思是“和平/ 王國/ 一百/ 水”)是個特立獨行的人。他的作品以艷麗的顏色、卷曲的線條和類似人體器官的形狀而聞名,這些作品與他那些赤身裸體的表演一樣飽受爭議。他為低收入者居住區設計的房子也不例外:設計于1977 年的洪德瓦瑟之家(Hundertwasser Haus)具有獨具一格的波浪形地板、草坪鋪蓋的屋頂和生長在房間里的大樹,樹枝伸出窗外。洪德瓦瑟拒絕接受報酬,并解釋自己只是希望“防止在這里聳立起一些丑陋的建筑”。
洪德瓦瑟在他一生中不斷地打破民用建筑中的陳規。1958 年,他在著名的反對建筑學理性主義的“模式宣言”(Mould Manifesto)中宣稱:“在公寓里的人必須能夠自由地探出窗戶,樓房的外部也必須設計得讓人夠得著,于是住在里面的人就可以用長長的刷子來粉刷自己的房子,這樣從很遠的地方人們就可以看見:這里住著一個和鄰居們迥然不同的人!
和他同時代的大多數建筑師相比,洪德瓦瑟的意識大大超前。直到最近,建筑界才意識到住房個性化對人們的重要性。正如越來越多的DIY電視節目和雨后春筍般涌現的住宅改進超市所體現的那樣,構筑自己的安樂窩并把它變得個性化是我們本能的需要。這迫使許多建筑師反思自己的角色,并且像洪德瓦瑟一樣,認為住戶應該參與到建筑的設計中來。
溫馨之家
是什么讓一所房子變成家? 一套公寓怎樣才能滿足我們的情感需求,而不是物質需求呢?什么樣的建筑特征能加強我們的總體幸福感或舒適感? 20 世紀70 年代,環境心理學的興起讓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們開始關注“居住”這個概念。科學家們設計出了不同的方法來評估一個地方是否適于居住,這給研究環境心理學和住房對居住者的影響提供了有趣的見解。
多數人覺得他們住過最溫馨的居所,是自己兒時的家,并用它來跟以后的居所作比較。20 世紀90 年代,美國威爾斯利學院的R· 史蒂文· 斯基亞沃(R. Steven Schiavo)讓兒童和青少年畫出他們想要怎樣改變自己的家。
盡管多數人都減小了自己房間的面積,他們理想的家在其他方面卻大相徑庭:有的人增加了廁所、娛樂室和客房;還有的人增加了書房和閱覽室。
就像這個研究和其他的一些研究所表明的那樣,要籠統地羅列出究竟是什么構成了“舒適的居所”,幾乎是不可能的。居所是非常個人化的,而且我們的偏好也會隨時間而改變。孩子需要足夠的空間來玩耍和學習;年長的人則關心安全和便利;年輕的獨身者可能向往更多用于娛樂的空間。
不過我們可以大致指出什么是人們最注重的。1984 年,澳大利亞昆士蘭理工大學的心理學家桑迪· 史密斯(Sandy Smith)讓她的學生們描述好的和壞的居所分別是什么樣的。從學生的回答中,她提煉出5 條特別重要的標準:與鄰居的交流、隱私、多種用途、進行個性化改造的可能和安全性。
好鄰居
大多數人認同一個好的房屋設計必須保證適量的鄰里交流。挪威卑爾根大學的心理學家奧德瓦· 斯科雅夫蘭(Oddvar Skjaeveland)和瑞典哥德堡大學的湯米· 加爾林(TommyG?rling)評估了究竟哪個建筑特征最能夠促進積極的鄰里關系。他們的研究結果指向了在公共和私人空間之間的所謂銜接區域(transition zones)。像院子和社區花園這樣的地方,鄰居們可以自發而隨意地交談——如果那里可以坐下來就更好了。
同樣重要的是,鄰居們必須能夠相互分隔開來。研究發現,人們對一個住所的好惡與周圍的空間或對這些空間的印象有直接關系。住房分布越密集,人們就認為這個樓房越不適合居住,事實上他們與鄰居間的沖突也就越多。因此,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隔音的設施很重要。
同樣地,一個好房子必須讓住戶擁有隱私,也就是說他們隨時可以選擇獨處。當然,對隱私的需求對于不同年齡的人是不一樣的:3 歲的孩子不介意和家人睡在同一個房間,而青少年就不愿意了。這種需要也因文化差異而有所不同。美國人的房子通常會有大窗戶,向路人開放,而孩子與父母住不同的房間。在日本卻相反:高高的墻和籬笆擋住了外面的世界,但房子里實際上卻沒有什么個人和公共空間的界限。
正如史密斯的研究所表明的那樣,人們還偏愛有多種用途的房子——比如把多余的臥室改造成畫室或把無用的角落改造成辦公室。所以獨門獨院的房子比公寓更受青睞。更大的房子讓人們有更多空間來按自己的意愿進行改造。最不受歡迎的是那些狹小的區域,它們只能用來作為過渡區,比如走廊。相反,小陽臺、花園、院子或屋頂平臺可以讓人感到舒適,可能是因為它們帶來了更多可以進行個人化的空間。
人們還需要有安全感。如果附近常有失竊或搶劫發生,那么安全就會變成最重要的因素。這個觀察結果符合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 馬斯洛(Abraham Maslow)在1943 年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這個理論通常被描述成一個金字塔,即必須完全滿足像保暖和安全這樣的基本需求之后,才考慮高層次的需求,比如對社會地位的需求。
住房滿意度測驗
給下列問題打1 到5 分,1 分是“非常不滿意”或“從未有過”,5 分是“非常滿意”。把總分除以6。如果最后平均分是4 到5 分,那么你對自己的家是滿意的。
* 你對自己的家和/ 或周圍的環境滿意嗎?
* 總的來說,你會怎樣評價你的住房滿意度?
* 如果再選擇一次,你還會搬到現在這里來嗎?
* 你會把這個房子推薦給別人嗎?
* 你會把周邊的環境或所居住的城鎮推薦給別人嗎?
* 未來兩年你還會住這里嗎?
——安特耶· 弗拉德
搬還是不搬?
對于房產和建筑工業來說,住房舒適度是成功的指標。人們決定搬家與否,通常是由他們是否對當前的居住環境滿意決定的,而不是因為房地產市場的變化或有了搬新家的機會。開發商喜歡在廣告中鼓吹他們的房屋怎樣符合購房者的需求,并以顧客的高滿意度為佐證。實際上有很多方法來測量這個數據:研究者可以直接提出問題,或者從居住者對間接提出的問題的回答中找到結論。(試著做一做下頁的問卷,看看你自己的住房滿意度。)
但住房滿意度并不總是衡量住房質量的好標準。滿意度往往體現住戶的主觀看法,而不是房屋物理特征。例如在20 多年前,愛爾蘭科克大學學院的心理學家凱文· 胡里安(KevinHourihan)的調查:詢問住在一條常常交通堵塞的街道上的住戶的住房滿意度。他原以為人們會抱怨噪音和污染,但實際上他們幾乎沒考慮這些。而且住戶對房子的看法還摻雜了個人感情和計劃中的活動。比如如果在近期沒有搬家的打算,那么沒有人會表達對現有住房的不滿。
即便是這樣,許多調查都證明了有3 個特征是住房滿意度的最理想指標:住房單元的大小,與鄰居的接近程度和周圍的基礎設施的質量——物業服務、學校、托兒所、文化設施、運動場所、公園和商店的便利程度。此外,一所昂貴的房子也會提高住戶的滿意度。而且住自己的房子一般比租房子住有更高的住房滿意度。有趣的是,業主們有更高的滿意度并不只是因為他們更富有或者房子更大。2003 年,瑞典卡洛林斯卡學院的羅斯瑪麗· 希斯科克(RosemaryHiscock)和她在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的合作者們發現,不是很富裕但卻能買得起房子的人有更大的安全感,因為他們不用擔心被趕走,而且也更有自尊。
其他研究還揭示了住房狀況和精神健康之間的關系。2002 年,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心理學家加里·W· 埃文斯(Gary W. Evans)及其同事評估了多項生活質量指標,不僅考慮了房屋面積、年齡和能源消耗等,還考慮了更復雜的因素,如住房具不具備足夠的多功能性和保護隱私。然后他們讓住戶評估自己3 個月以來的心情,對“我很緊張”或“我情緒低落”這樣的表述以0 分到5 分打分。科學家們發現隱私缺乏保護和缺乏社會交流的空間一樣,會對住戶的情緒產生可測量的負面影響。
歡樂屋
看看今天的那些大城市,你會發現大多數房屋都沒什么創意。規劃者在傳統上一直宣稱大城市的建筑風格需要一定的統一性,卻忽略了居住空間的心理學屬性,這將會帶來災難性的后果,有許多眾所周知的失敗的例子可以證明。其中名聲最差的是可能是規模龐大的普魯伊- 埃戈綜合住宅區(Pruitt-Igoe complex),它是20 世紀50 年代在美國圣路易斯專為低收入者興建的。
普魯伊- 埃戈工程號稱要建33座11 層大樓,共有2,870 套公寓——這是個驚人的數字。這些房子都涂上了一種新研制的油漆,讓墻上的涂鴉可以被輕易地擦去。照明和供暖設施都有特殊的柵欄保護。此外還有“跳-停式”電梯,它們只在特定的樓層停下來,這樣就可以減少擁擠和不便。建筑學雜志贊揚設計者們沒有浪費任何空間(這些設計者中的山崎實(Minoru Yamasaki) 后來設計了紐約的世貿中心)。
但在短短幾年之內,普魯伊- 埃戈幾乎變成了垃圾堆。公園和運動場上到處是碎玻璃和廢車,無數的窗戶被砸破,走廊、樓道和電梯里的垃圾和尿發出惡臭。節約空間的走廊和樓道讓人們不可能停下來說話,所以住戶之間缺乏交流。而這些狹小的公共空間也吸引了罪犯的光顧。最后,超過半數的公寓長期空著,當局不得不摧毀這些建筑。直到現在,這個地方還是廢墟,原因之一就是挖起原來的地基所需的代價太過高昂,新的開發商望而卻步。
如果認為改善城市規劃就能緩解那些困擾普魯伊- 埃戈的社會問題,未免太天真了。建筑設計也許從來無法保證絕對的住房滿意度或一貫的幸福感,但它帶來的影響卻不容小視。我們安居的住所深深地觸動了我們的精神世界,既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艾蘭·德·博頓(Alain de Botton)在他的新書《幸福的建筑》(TheArchitecture of Happiness)中寫道:“一間丑陋的房間可以把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缺憾都聚集起來,而一間在陽光照射下,鋪著蜂蜜色瓷磚的房間可以滋長我們心中的任何希望。相信建筑的影響力是一個前提,在此前提之上是一種觀念和一種信念,即我們不論好壞,都是處于不同環境中的不同的人,而建筑師的任務就是把我們理想中的自我生動地展現給我們看。”
【怎樣把房子變成家】相關文章:
職場怎樣變富翁09-21
面試怎樣把劣勢變優勢03-31
怎樣設計老房子的廚房07-30
怎樣簡單裝修新房子06-23
大班語言教案會變顏色的房子04-02
2016年怎樣投資才不會變窮?10-07
先成家還是先創業?07-03
學生去日本留學怎樣能租到房子06-02
新西蘭留學生該怎樣租房子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