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心理學與生活:淺談手機依賴癥
21世紀有個古怪的儀式,手機依賴。當有閑暇時間,睡前以前,醒來以后,必做的動作就是摸摸手機,膜拜幾眼或者很多眼。所以后來很多人這樣調侃手機控們:
聚餐的時候,把手機都收起來放桌子邊上,誰先忍不住拿手機了,誰買單;
我們聊天的時候,你可以把手機放在我額頭上,這樣我就可以假裝你在看我了。
手機依賴癥是這個時代的產品,手機儼然已經成為了21世紀的鴉片。2013年,國際移動互聯網產業高峰論壇發布數據,中國人平均每天要花158分鐘在手機上,遠超全球平均值的117分鐘。新的研究指出,智能手機用戶每天平均查看手機至少34次。隨著手機屏幕越來越大、功能越來越多,許多人發現自己已經無法離開這個“愛物”。手機控們對它的癮不比網癮和毒癮的人們差。當你覺得自己在正常使用手機,沒覺得怎么依賴的時候,你可以看看這樣的現象和習慣對你來言是否是熟悉的:
睡覺前要玩一段時間手機才能睡去,醒來要看幾眼才能起床,每天花費很多時間在手機上;
手機鈴聲一響,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會心里一顫,甚至感覺心驚肉跳的;
總是把手機放在身上,如果沒帶就會感到心煩意亂,無法安心做其他事情;
經常下意識地看一下手機是否有未接電話;
經常把別人的手機鈴聲誤以為自己的手機在響;
經常下意識地找手機,不時拿出手機開鎖看看,然后又鎖上裝起來;
經常走路或用手握住它,這樣就能感到莫大的安慰;
假如把手機拿走了,就莫名的心慌,不知道該做什么,總感覺少了很多。
當你擁有這些癥狀的時候,恭喜你,你已經開始手機依賴了。一百年前,人們臥在床上吸鴉片殘害身體,讓人們難以離開。今天你會臥在床上玩手機毒害身心,同樣難以舍棄。你能說手機不是一個現代版的鴉片嗎?
這個諷刺的現實背后,值得我們去思考,發生了什么。
我們為什么依賴手機。
在問為什么會依賴手機前,我們需要去關注我們在玩手機的時候玩什么。智能手機用戶真正用來通訊談業務的時間非常之少。大部分時間都在完成兩件事情:瀏覽新聞、論壇、游戲、書籍等信息,用信息充斥滿腦袋,完成與世界的連接和溝通;采用即時通訊軟件與他人聊天,完成與他人的溝通。這兩件事情又同時指向一個方向:我們需要與外在有連接,我們的腦袋里必須裝滿信息。我們不能獨處,當一個人感覺到沒事可做的時候,最容易感覺到恐慌。
這是對獨處的逃避,不僅是孤獨,更有焦慮。當我們沒事可做的時候內心就容易感覺到孤獨,這時候就總想找人說話,找點事做。以前的時候會給朋友寫信、打電話、約朋友聚餐避免孤獨,現在有手機即時通訊;以前沒事就會看電視,趕路、排隊、上廁所的時候會拿著書籍和報紙等打發時間避免空閑焦慮,現在有手機窗口了解世界;當和朋友一起吃飯,不知道該說什么陷入沉默的時候,以前會玩弄手中的紙巾等小玩意、不斷看菜譜等方式來緩解尷尬,現在可以玩手機實現“有事做”,F在的手機則集大成于一身且攜帶方便,于是手機成了孤獨的時候最有效的打發時間的方式。
如果你愿意看的更深,你還可以看到這是對關注的需求。很多人不明白的是,為什么聚會的時候,人們寧愿刷微博聊QQ,也不愿意和旁邊的人多說些話。同樣說一句話,如果有人在微博上給你留言,你看到“您有1條留言”的興奮度是遠遠超過對面的人跟你說一句話的,彈出一個聊天聊天窗口也是,尤其是你發了某個行程狀態被回復后。人們通過網絡、電腦和手機構建了自己的一個世界,然后希望得到別人的關注來證明自己的存在。網絡中看不到人而只看到信息,因此比現實中的人更具有虛幻性和遮掩性,這種對人的關注的效果就會比現實中的關注加倍。于是才有了這樣的幽默:
將來我要開個法國主題餐廳,采用逼真的大餐模型,專供人拍照使用。當有美女來,坐下,拍照,發微博“今天和表姐一起吃的法國大餐”,然后護送她到對面的煎餅果子攤。
依賴手機會怎么樣。
手機只是一個替代方案,他是我們的心理為逃避痛苦而延伸出的一個解決方案。不幸的是,我們越是采用手機去緩解我們的心理狀況,我們就越嚴重。
隨著我們對手機依賴的增加,我們的生活正在悄然發生變化。當你對面坐著一個人,你不知道該說什么的時候玩手機,本身是為了緩解焦慮,卻讓對方覺得被忽視,你們的關系更加疏離;當你有空閑時間就用手機來打發時間,本身是為了讓自己不會孤單,卻讓大腦失去了思考的時間,越來越專注于信息而不再反思生活;當你躺在床上依賴手機不能睡去,本身可以娛樂下逃避掉白天的壓力,卻沒有時間去給身體和心靈一個時間緩解休息下,沒有時間去回憶一下白天發生了什么,該如何改進。
我們的大腦因為對手機的依賴正在變得遲鈍,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都在降低,我們忙于應付手機里的信息而沒有時間思考自己。我們的大腦越沒有時間思考就越想通過手機逃避,越玩手機就越遲鈍。如此陷入一個惡性的循環。手機讓我們不再有時間打理自己,打理生活。我們的生活惡果也會隨之而來:長時間的玩手機會身體疲勞,而手機里大量的誘惑會讓我們暫時忘記身體疲勞而進一步摧殘;我們的人際關系從手機外轉到了手機里,越來越脆弱,交流功能也在退化;我們本該用來洗衣服和咖啡的時間,都用來了玩手機,我們的生活質量也在下降……
不僅大腦思考能力的退化。手機時常來信息,我們的注意力就會被強制擄走,造成注意力分散。長此以往的結果就是造成注意力障礙。每當集中注意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是要分一點精力給手機。
什么樣的人容易依賴手機。
手機完美實現了逃避獨處,因此不能和自己相處的人容易依賴手機。這個概念可能有點形而上,我們把它具體化了就是:
內向不善于和別人交流的人會依賴手機,這些人往往交際圈小,朋友少,想與外界聯系又不積極主動,即使互動的時候也常常陷入沉默找不到話題,但是和自己呆著又不能享受其中,只能借助于手機來排解孤獨感和證明自己的存在。
缺乏關注、生活單調的人會依賴手機,生活需要一定量的信息刺激,我們的大腦也只有在處理信息的時候才會活躍起來,于是他們會采用手機這個方案來解決生活的單調。
壓力大要求高不自己閑下來、不能停止轉動的人會依賴手機,這類人當有空余時間和自己在一起的時候,就會產生焦慮,就會想辦法找點事做緩解焦慮。
可是這都不是真正的辦法。任何事情都有度,當過了這個度的時候,就成為了危害。要擺脫手機依賴也就變得很簡單,你可以學著和自己相處,當沒事可做的時候,依然享受安靜的時光,活在當下,不需要處理信息,靜靜的享受自己,品位生活。
或者你可以試著采用其他的替代來完成手機能完成的功能。擺脫手機依賴不是要強行拿掉手機,不然你會更焦慮。你可以使用其他東西來滿足你的需求,替代掉手機。簡單點的方法有:參加社交活動、主動和別人聊天、每天記日記、躺在床上閉目養神、醒來思考一天計劃、每天強制獨處半小時等。
手機依賴癥并不是自閉。
有些人會把對手機的依賴與自閉癥聯系到一起,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自閉癥。自閉癥又稱孤獨癥,是一個人不能正常的社交能力、溝通能力、興趣和行為模式。從現象上來看,對手機的依賴嚴重影響著一個人的社交能力,與自閉癥有著同樣的癥狀。但是自閉癥卻有著更深的病因:童年創傷,生理缺陷等。自閉癥是一個人在小的時候嘗試與外界互動,然后在過程中屢屢受到傷害,將互動與創傷建立了某個條件反射的連接,由此放棄了與外界的互動,從而完成了對自己的保護。而手機依賴卻的人還是有基本的社交能力的,即使是網絡社交也是在社交。手機依賴癥們可以通過調節放下手機,走入真正的世界。而自閉癥患者卻需要很多心理治療來慢慢康復。
因此我們可以說:自閉癥需要治療,而手機依賴癥只需要調節。自閉癥是一種功能失調的心理疾病,而手機依賴癥只是一個不良的行為習慣。我們也不排除,當手機依賴過度,長時間,喪失了社交能力后成為真正的自閉癥。
【心理學與生活:淺談手機依賴癥】相關文章:
克服手機依賴癥的倡議書范文(通用8篇)10-24
“手機依賴癥”已經成為一種新型心理疾病02-23
淺談源于生活,貼近生活,聯系生活11-16
從心理學角度淺談網絡購物的局限及展望12-06
淺談歌唱心理學在聲樂教學中的運用03-19
心理學與生活03-26
心理學與生活閱讀06-24
心理學與生活考試01-12
心理學與生活的關系12-20
心理學與生活論文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