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改變自己真的很難嗎
你想改變自己可是總感覺十分的難?這到底是為什么你知道嗎?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改變自己真的很難嗎。
每年元旦和除夕的夜晚,我經常會對新的一年產生許多美好的愿景。
新年要有一些新的目標,要有改變,要努力哦,少年!
“今年一定要好好學習哦,我要考托福、雅思、同聲傳譯……妥妥的!”
“新年我要好好健身,養成跑步的習慣,必須的!”
“我不能再沉溺于游戲和日劇中了,我要奮發圖強,學習各種技能,寫出牛轟的劇本!”
“每周都要看一本書,勤做讀書筆記!”
然后列出了滿滿一張紙,仿佛已經看到自己金光閃閃、內圣外王,成為了一個帥氣又迷人的肌肉男。
這么一想,覺得新的一年真是動力滿滿,充滿干勁。
往往睡覺前對新的一天充滿了激情和期待,然而第二天醒來又是中午了……
總得先吃個飯吧,吃飯的時候很無聊,看個視頻吧,哈哈哈太好笑了,哎喲,旁邊的鏈接也不錯,繼續看一會兒不要緊的,哈哈哈……
哦……兩個小時過去了,該工作了,翻譯、約稿、寫文案、備課,我有的忙了,不要拖延,拖延必死。
“叮……”手機響了。
總得看看吧,說不定是約稿呢。原來是老朋友,隨意聊了聊。退出的時候手滑看了看朋友圈,哈哈哈……這個分享好好笑……
等放下手機,發現天已經黑了……
“不行,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一定要做出改變。”
這大概是許多人在生活中經常會出現一種狀態。
有少部分人真的改變了,他們是自己生活的勇士。
大多數人跟我一樣,常常有目標,沒行動,想改變卻又變回老樣子了。
有目標,有改變的主觀意愿。拖延的行動,悔恨的心情。
到底是什么,在阻礙我們改變自己?
是什么,讓改變每次都中斷與失敗?
是什么,讓我們無法進步與發展?
給我站出來,我要將你們全部打倒!
我們人類是最容易適應生存的生物。無論是幸福還是苦難,一旦適應了,就很容易習慣,一旦習慣,就容易產生一個心理舒適區,會害怕改變。因為改變通常包含著未知,未知總是會帶來恐慌。
《古文觀止》里面有一篇文章,講一個書生家里有個坑,每次邊散步邊看書經過那里的時候,都會把腳陷進去。然而習慣了以后也覺得沒什么,每次路過就會習慣性地把腳往下伸。有一天家人幫他填了這個坑,他后來在家中散步就怎么都覺得不舒服,少了那個咯噔一下的刺激。
這就是習慣的力量,已經適應的生活方式和想法要一下子改變,是非常難受和痛苦的。
大學生如果每天賴床,剛上班要每天早起是很痛苦的,但是習慣了也沒什么。
每個男人抽第一根煙的時候,都會奇怪這么難抽的東西為什么有這么多人吸,結果成了老煙槍后,聞到煙味就心癢癢。
無論好的、壞的習慣,我們一旦適應了,就不太愿意去改變。因此,歷來的改革家受到的阻力都很大。
要想改變,我們自己的內心需要來一場心靈革命。
先來說說阻礙我們改變的一些想法與行為:
第一,害怕改變自己后,會造成生活的混亂和不可控。
我總是在晚上寫東西,作息經;靵y,所以老覺得如果讓我早睡早起,規律生活,我可能會沒有靈感,寫不出什么文章。現在想想這完全是自欺欺人。晚上能寫東西的主要原因是安靜,沒有干擾。白天只要關閉手機,拉上窗簾,其實效果和晚上是差不多的。
其實養生真的很重要,我們年輕人總覺得那是老年人怕死才在意的事,但是不健康的生活習慣確實會讓我們的身體出現很多狀況,得不償失。
事實上,做出改變的時候,最初的確會有一些不習慣,就好像小貓來到了新家,總是覺得沒有安全感。
比如跳槽,比如分手,比如出國,比如學習一些新事物。只要知道這些都是好事,就值得去嘗試和改變。
第二,想快速達到目標,不然就覺得沒有動力開始。
剛開始健身的人,總是恨不得兩三個星期內就有效果;
學日語的初學者,總是恨不得一兩個月就能正常交流;
想去整容的人,也總是希望一下子就能整成林志玲。
大家都太急了,什么都很趕的樣子,恨不得一夜成名,第一次就遇到命中注定的人,一下子就學會想學的東西。帶有這樣心態的改變,永遠都會因為不如預期的結果而更加失落。
改變,永遠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是突變,那是異形。
第三,想做出改變,卻因為害怕別人的眼光與評論而不敢開始。
生活中最不缺的就是潑冷水的人。
比如我開始寫劇本的時候,就有很多人潑我冷水,說什么“你也就寫寫情感故事啦,寫劇本你沒學過。”“你的故事太老套了,沒什么意思。”“你賣得出去嗎,現在做編劇的競爭這么激烈。”
很多編輯希望我老老實實寫隨筆和生活雜文,我沒意見,可是對別人的改變冷嘲熱諷,就有點兒沒風度了。
自己想做的事,只要自己愿意就好。如果你想參考別人的意見,最好參考有相關經驗的業內人士或前輩,無關的人隔行如隔山,那些意見真的沒用。
第四,心里留存著自我安慰,其實我就算不改變也過得不錯呀。
當年大清朝也是這么想的,閉關鎖國200多年,于是就被八國聯軍打趴下了。
很多外國朋友驚訝中國這十幾年發展速度這么快,那是因為中國上一輩吃過苦的人真正切身體會到,如果不去闖,如果不去拼搏,追求安穩的生活,那么日復一日的簡單技能永遠跟不上時代和世界的發展速度,很無奈,也很現實。
我們可以享受平淡,追求穩定,但千萬不能止步不前,滿足于自身的貧乏。
既然知道自己的不足,人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為什么不試著讓自己過得更好呢?不用跟任何人比較,單純就是因為熱愛生活,讓自己看看更大的世界,探索內心的智慧,多好。
追求優秀,而不是追求欲望,會讓我們活得更踏實和精彩。
以下是一些關于改變的干貨建議。
1. 更有效地利用你的時間。
我覺得時間總是不夠用,可是也有人覺得時間太多,需要打發。
魯迅說:無端浪費自己的時間,無異于自殺。
當你老了,想做一些事也無力做了的時候,你會后悔:年輕的時候都在干嗎呢?
生命是如此短暫,為什么要浪費時間做一些沒意義的事呢?做一些讓你感到舒適的事很容易,但是你應該問問自己為什么要做這些事。有沒有一些更重要的事等著你去做?為什么你不去做那些事呢?這些問題很難回答,但是每解決一個都會讓你過得更有效率。
這不是說,你所有的時間都應該用來做那些最重要的事。永遠沒有所謂最重要的事,我們只需問問自己,我花的這些時間,我覺得值不值。
跟老友吃飯,當然值;
和家人打電話,當然值;
看會兒電視劇放松一下神經,當然值;
花錢買件新衣服讓自己開心,當然值。
凡事只要不過度,分清楚輕重緩急即可。你自己覺得值,就不算浪費。
只要不是覺得無所事事,在打發時間,任何集中精力去做的事情都有意義。
明天要考試,還在玩游戲,當然不值。
欠著稿子還在看漫畫,當然不值。(就是我……)
我的時間管理,目前肯定不是這樣,很多時候過得很不值,浪費了很多時間(否則,我現在就不會寫這篇文章了)。過得有沒有效率,是我衡量自己的生活是否充實的重要標準。
關于時間的利用,我在收集好多論文和書籍,準備寫一篇長文,下次奉上。嚴重感覺之前沒有好好想過時間管理的問題,讓自己過得很沒有效率。
2. 一段時間只做一件“大”事,或思考一個重要問題。
雜念總是很討厭,讀書的時候想玩,玩的時候又擔心作業,讓人感到不舒服。
如果你認準一個重要問題,投入全部精力去解決它,這樣你的效率是最高的。
比如,這兩天我就一直思考,我已經知道要改變了,為什么自我改變這么難,就越寫越多了。寫得越多,說明想得越詳細,對問題的理解也就越深刻。
學習語言也好,健身也好,最好的效果是一段時間的堅持。如果你隔一周去健身房,或者隔一天看單詞,基本上就沒啥效果了。如果你一周每天堅持跑步或背單詞,效果就很明顯了。
當然,無關緊要的小事情可以同時做,你吃飯不妨礙你看手機,同時還可以跟同事聊天。其實從長遠來看,這樣也不好。
3. 列一份待辦清單。
每天睡覺前,列一下明天要做的最重要的五件事。
這樣第二天起來就很清楚當天的重點了,不然人在混混沌沌中很容易被當下的刺激分心,看看微博啦,郵件啦,朋友圈啦,時間如流水嘩啦啦溜走。
大部分人都有很多很多的待辦事項,但是,如果你想把它們全記在腦袋里的話,它們就會慢慢消失。要記住所有的事給你帶來的心理壓力會把你壓垮。解決辦法仍然很簡單:把它們寫下來。
古語有云: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一旦你把要做的事列成了一份清單,每天養成習慣去記錄和刪除,就比較容易看到自己的進步啦。
4. 提高時間的使用質量。
攜帶紙和筆:雖然手機上也可以記錄,但是手機本身會跳出微信啊,微博啊,干擾我們的思緒,所以最好是帶著筆和紙,一有想法就記在紙上,這種記憶更長久。尤其是坐地鐵、公交的時候,思緒放空,很適合思考一些問題。
避免被打擾法:對于那些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任務,你應該盡量避免被打擾。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就是去一個沒人打擾你的地方,另一個方法是告訴周圍的人未來一段時間不要打擾你。對于這一點的使用不要過度,當你在浪費時間的時候,你反倒應該被打擾一下,幫助別人解決問題肯定比坐在那里看新聞更好地利用了時間。
5. 注意養生和心理健康。
關于吃、睡、運動:當你感到很餓、很累、很焦躁的時候,做事的效率就會很低。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就是去吃、去睡、去運動。對自己說“雖然我很累了,但我不能休息,因為我要完成工作”會讓你感到自己很努力,事實上休息之后你的效率會更高。既然你遲早都要睡覺,還不如先休息好,這樣可以提高剩余時間的工作效率。這是我一直沒有意識到的問題,最近作息恢復規律后,我反而覺得寫作效率高多了。不會餓著肚子寫東西,覺得自己很悲摧了。
與快樂的人相處:跟快樂的人相處也會讓你變得快樂,也會讓你心態更放松。也許很多人愿意躲在屋子里,不與其他人接觸,埋頭干活,他們覺得這樣做,時間才沒有被“浪費”。事實上,這會讓他們變得情緒低落,工作效率也會大大下降。
與朋友分擔你的壓力:即使你的朋友并不是能夠給你帶來快樂的那種人,但是和其他人一起解決復雜的問題也會讓問題變得簡單。一方面,精神上的壓力大家可以互相分擔;另一方面,和其他人在一起可以讓你專注于工作而不是時常分心。
最后,寫太多也不太好,大家估計也不樂意,看得太累。
我總結一下,改變自己最難的地方就在于:
你是否真正認識自己,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如果認識到自己確實需要改變,也注意到自己身上的問題,那么非常必要的一步就是科學地培養自己的習慣和意志力,以及管理時間的能力。
意志力的鍛煉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點點去建立和適應,比如我每天更新公眾號,剛開始幾周覺得是挺痛苦的,但是現在讓我不更新,我反而更痛苦。
就如禪宗所說,心無雜念,活在當下,是最棒的生活方式。每天吃完飯,聽會兒歌后,坐在電腦前寫字的這段時間,我的內心非常充實。
所有我說的這些看起來似乎很容易,但是社會上的一些觀念正在把我們往相反的方向引導,讓我們被外界的嘈雜和人際關系的復雜干擾。
要想變得更加有效率,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轉過頭來:
聆聽自己,活在當下。
延伸閱讀:
我們需要去改變自己
猴子想變成人,它知道要變成人要砍掉尾巴,猴子決定砍掉尾巴。
動手前猴子被三件事困住了:1、 砍尾巴的時候會不會很疼?【改變是有一定痛苦的】2、 砍了后身體還能不能保持靈活性?【改變會有一定風險】3、 活了這么久,一直以來就和它一起,跟了很多年了,不忍拋棄它 。【改變在情感上會有些許難受】所以,今天的猴子也沒有變成人!要成就一些事就必須舍棄另一些事!舍不得你所擁有的,就得不到更好的 !
現代人喜歡說:“與其說去改變別人,不如先改變自己。”當初聽了這句話,非常震撼,后來也用同樣的話叮囑自己。
其實改變別人與改變自己一樣的艱難與痛苦,有多少人不想改變自己?有多少人有能力改變自己?然后又有多少人最終真的改變了自己?
如果人們想改變自己,就能夠改變的話,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不都心想事成了嗎?
想想看,如果你一輩子把自己局限在一畝地的圈子里生活,無論你如何改變自己,只要你走不出這塊土地,這輩子你大概永遠都是掙扎在一個熟悉的世界里,只不過因為要改變自己的意愿不能兌現,你不得不面對更多的困惑與惆悵罷了。
“不要奢望自己改變自己。”并非是不希望大家改變自己,而是我想提示的是:如果要想真正改變自己,到底要改變的是自己最最熟悉的生活環境。
改變環境,比改變自己更加現實與真實。
二十年后,回到了自己長大的小圈子,遇見了許多當初與我不相上下的伙伴。盡管他們的生存狀態在現有的環境中很優越,但是,走出故鄉的我,回看他們的一切,知曉自己已經遠遠走出了這塊本應也屬于我的一畝天地。
為何說改變環境,才能改變自己?
因為新的環境,給了你新的視野、新的震驚、新的挑戰、新的朋友、新的未知、新的坐標、更重要的是一個新的你自己。無論這個環境是好是壞,它給你帶來的就是改變。
不是說,所有改變都是積極美滿的。就如騎自行車,不是向前走,就是向后退,總之你不能長久地釘在一個地方不動,不然,早晚會被摔下來,即使你不得不后退的時候。
觀察身邊的成功人士,他們之所以出類拔萃,其實就是一次再一次面臨新環境降臨時,不得不去挑戰與前進,即使恐慌、即使危機。
有位朋友說:“看你是否在長進,就看看你是否一直有新的朋友進入你的世界。”
如果多少年來你都圍困在同一個圈子堆里繞來繞去的話,你就該好好回看一下你所處的環境了?!
【改變自己真的很難嗎】相關文章:
成功就業指導:“轉行”真的很難嗎?07-31
真的是“工作難找”嗎07-31
2021年司法考試會很難嗎08-16
湘稅社保繳費是真的嗎07-04
淺談Web標準真的是標準嗎06-22
函授大專真的值得報考嗎09-10
2.5天休假模式是真的嗎?03-23
戀愛讓人智商變低是真的嗎06-26
簡歷模板真的有用嗎?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