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地理思維技巧的測量
技巧的識別:在地理教學大綱中,當要求學生完成“一個題目”時,地理思維技巧表現得最為明顯。完成一項地理課題,要求學生確定問題或者辨明題意,收集一些資料,按邏輯模式組織這些資料,分析這些資料,得出結論并報告最后結果。在完成一個課題中的這些階段,都需要一系列探究技能的成功表現。有大量描述這組技巧的分類體系:盡管各自所使用的言詞有一定的差異,然它們之間存在許多共同之處。奧格斯坦分類中的技巧和中學地理指南中各個部分的技巧表述如下。奧格斯坦簡單的技巧分類(1978):①建立問題的一個重點②建立問題的一個基礎框架③確定材料的來源④收集材料⑤占有充分的資料⑥把材料納入預定的框架中去⑦縮寫資料⑧觀察相互關系⑨說明關系⑩檢驗說明(11)交流問題《中學地理指南》中技巧表述的一個樣本:①“明確任務”②“把材料組織到一定的邏輯中去”③“查明資料的出處”④“獲取資料”“通過圖片、地圖、圖表、圖紙、標繪圖以及草圖收集資料”⑤“對材料進行鑒別”“判明什么材料在某種情景下是有用的”⑥“復述材料”“把地理學材料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準備呈現材料的程序”⑦“改寫材料”⑧“分析模式并尋找聯系”⑨“解釋材料”“解釋模式”⑩“得出嘗試性的結論或者總結”(11)“和其它人交往”“顯示充分的材料”研究者們進而又在地理學家提出的一定條件下,對這些技巧進行說明。最起碼的以下三種類型的問題(在一定條件下)必須得到考慮(1)決策性問題:在這種類型的問題中,要求學生在復雜的情景下選擇最佳行動方針。(如:在一給定地區應種植那種類型的農作物?交易市場應設置在哪?加拿大應該提倡哪種替代能源?)(2)相關性問題:在這種類型的問題中,學生要努力發現。他不能機械地聯系在一起的兩個或三個不同事件之間的聯系。(如:緯度位置與氣溫之間的關系是什么?是哪些因素影響了個別地區的降雨量?)(3)經驗性問題:在這種類型的問題中,學生要通過把不同因素機械地聯系在一起而發現其間的因果關系。(如:不斷地施用化肥對土壤的影響是什么?連續的降雨對農田會產生什么影響?)經驗性問題僅被地理課的小部分所采用,條件僅僅提供給了相關性與決策性問題。鑒于奧格斯坦分類所列的技巧已經明確,測驗題也是用來測量學生的掌握程度,確定每一種技巧是否合適或正確變得明朗化,這對教師來說,就不是特別有幫助。對技巧的分析向我們展示出,每一種技巧在中學生中都有一個廣泛的使用范圍。更進一步來看,對每一種技巧的掌握都是一個不斷進化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逐漸選擇了更成熟的技巧操作。若要使得測驗題目對任課教師有實際意義的話,這些題目就應該幫助教師確定學生們處于這一進化過程的哪一階段上,如此,則教師就可以提供適合于學生現有理解水平的教學。
通常技巧的定義是發展性的。它描述技巧掌握的進化過程;這也就是說,我們為每一種技巧建立了一個不斷發展的方案,用它來說明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學生操作。這些發展方案向我們展現出一幅學生如何從不成熟做到成熟操作的圖景。我們還要把每一種技巧的發展階段劃分完善起來,以便其能夠與教師的時間單位,如一學期或一周相一致。題目的產生:測驗題目主要是用來測量學生的技巧操作,但亦并非全部都如此。每一個發展方案本身就是一種能夠對學生操作進行分類的監測表。另外,我們也出了大量的綜合選擇題。以下這類題目的幾個特點應該受到注意。——題目所包含的內容是取自于《中學指南》,而不是更深奧的東西。從而,這些題目就可以很容易與中學地理的重要課程以及教學聯系起來。——雖然題目中也用了些特殊內容,但是研究者堅持要求,對于這些題目,沒有什么需要預先準備的東西。這也意味著完成這些題目所需要的任何知識都將在題目的說明中提供。——每一個題目都要求學生使用一種技巧,而且只須一種。學生掌握技巧的水平可以由他所選擇的回答來確定:每一種回答都與一種水平相對應。大多數題目并非通常的對錯形式。而是其中有幾種選擇都具有相對的正確性。——研究者對一些難度更高的技巧提出兩點說明。
在題目的非正式實地測試中,我們會發現:如果向學生提供了五個以上的選擇(由于技巧有不止五種水平)學生就會感到十分為難,并且不能記住這幾種選擇。我們還會發現:大部分學生都傾向于處在較難技巧的較低水平上。這種低水平操作表明;許多學生,也許是大部分學生,無論他們在部頒指南中是如何出色,還是沒能接受有關簡單思維技巧的教學。(與此相聯系,有必要注意一下休斯(HCighesl979)最近的發現,在奧爾伯特(AIberta)的一所樣本中學中,有 98%的課堂教學是用以傳授知識的,只有2%是用來發展技巧)如何使用這些題目:首先,應該明確你要測驗什么技巧、什么問題。鑒于你現在教的地理課程,或者更好一點,為了你將要上的地理課程,首先必須確定要你的學生學會解決聯系性和決策性問題重要呢還是要他們學會使用該書和部頒指南中說明的思維技巧重要?要確定測驗的重點,同時記住最重要的技巧是建立一個框架(技巧2)。其次,確定你為什么要測驗,一套題目可以用于不同的目的。以下包括了其中一些最重要的:——研定要教什么:教學是不是應該用來發展個別技巧的使用?這就要求對什么是“足夠好”作以評價。最終這一評價還是決定于不同教師的興趣。
有證據表明:提高學生使用這些技巧的水平是有可能的。——確定教學計劃,我們早就清楚:教學如果從學生現有操作水平出發,將是最有成效的;反之,倘若過高或過低估計了學生的水平,那么,教學就可能完全白搭。假如你要設計一堂課來教地理思維技巧,你對學生的估計一定要建立在可靠材料的基礎之上。——確定教學的效果:良好的教學建立在經驗之上,教師總想知道學生學到了多少,以便于好的教學思想能夠應用于以后的學生;同樣,教師也希望發現不正確的看法,以便進行修正。——向社會提供證據:課堂以外的團體、組織(校園、政府、學術和市民組織)都在要求證據,用以證明學校在完成省教育文件中提出的目標。政府在這些文件中,對思維技巧極為重視,則證明對學生的這些期望正在實現,就成了教育者義不容辭的責任。——給學生地理成績:這是一個將要簡單說明的非常復雜的問題。在給學生打分的過程中,評判地理思維技巧的分數,應該按照花在這些技巧上的課時數來分配。
例如,假使10%的課時花在這些高水平的目標上,那么學生得分的10%就應該分配在這一題目上。一個(或者幾個)題目是不足以用來精確評價學生成績的。學生的操作應該平均分配到一系列使用許多不同方法的測驗中,包括課堂作業,而不能僅僅根據一次最后考試的結果。第三,出一份反映測驗目的的試題。測驗題目可以用兩種方法:以綜合選擇形式,或者沒有直接答案而有說明部分(在表達的直接性上有所修改)的開放形式。在后一種情況下,教師可以用每一種技巧的不斷提高的方案來理解學生的回答。使用開放形式的測驗題目尤其適合于發現學生的困難和設計學生需要的教學。如果你用兩個測驗,如在預先一事后測驗的安排中,就要注意比較兩者的難度,實地測試的結果將會對你有所助益。第四,說明結果。假如你發現學生完成的比你認為他們應該或者能夠完成的差,或者好,應都在教學中進行分析說明。教地理思維技巧是一個使學生漸漸通過每一種技巧的發展方案的過程。一系列教學活動已經展開,為發展學生的地理思維技巧提供了經驗。(馬思援 摘譯)
【地理思維技巧的測量】相關文章:
怎樣測量和訓練擴散思維11-28
地理教學中思維品質的培養03-20
面試解題思維技巧--聯想法02-18
淺談地理教學中思維品質的培養12-10
新思維模式做SEO優化的技巧03-30
淺談地理思維邏對學生的重要性12-10
淺談高考地理的應試技巧11-21
專家談面試解題思維技巧--聯想法07-31
測量可靠性理論哲學思維論文03-16
服裝店陳列的整體思維和應用技巧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