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學習心得體會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于心,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么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深度學習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深度學習心得體會1
“嘉賓們個個身著華麗禮服,或杯光酒影,或優雅曼舞,或熱情交談……”這是高一(5)班李琳同學在欣賞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第一部分后所描述的畫面,很形象、很貼切。一個平行班的學生能這樣形象表述自己對深層作品的的了解,相當不錯。而這不是個別現象,整個高一年級的學生對我曾經認為是較難的樂曲,學生都能有較高程度的欣賞理解。真是成績喜人,令自己上課也很舒心。而這一切的轉變只是我對自己和學生的態度有了新的要求。
我這里所說的態度轉變不是指上課時教師的語言方式、肢體方式,眼神方式的轉變,這些“親民”的教學方式一直是我的教學著意點。我今天要說的“態度”是指教師對教學內容掌控態度和對學生學習要求的態度,直接決定學生的學習的深度。
曾幾何時,“學生興趣不濃,基礎不扎實”成了很多老師降低教學要求的理由,這一認識直接導致我校學生的學習狀況每況愈下。我也是其中的一個,作為音樂課,似乎更沒有必要太認真!耙魳氛n還要備課嗎?”因為總有教師會這樣問我。課肯定是要備的,只是在以往的教材篩選上我總認為學生接受不了這樣深度的作品,而換成較為熟悉一些,易懂一點的作品來代替。同時也減少了自己對樂曲的琢磨,減少對重難點的研究。(因為教材一直在換,很多樂曲自己也很陌生,再加上教學條件不夠)。而今年因為有學校教研工作為契機,我在態度上有了一個新的轉變。
一、教師的轉變
首先要深研教材。由于本學期課安排很集中,時間很充裕,我總是用半天的時間來研究教材和教參,把本科內容的重難點了解透,然后能聽五遍以上樂曲,再來琢磨怎樣突破重難點,達到教學目標。然后認真備課:我總是花半天的時間寫教案,從導入的設計,到內容的編排,啟發提問設置,都精心準備。最后制作課件:以教案為藍本,上網尋找視頻資料和相關圖片,盡量讓課件做到好看易懂。
二、對學生學習要求態度的轉變
我不再以學生“基礎差”為理由,降低對學生理解、掌握知識程度的要求。因為有了之前教師備課的付出,有了對教學內容的深度掌握,有了突破重難點的方法,對學生學習要求不自覺也就隨著提高了:要求能對樂曲進行分段,對主旋律能哼唱,對樂曲進行聯想等,這些要求慢慢讓大部分學生適應了;我對一些后進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玩手機,不能睡覺,否則被點名的留下掃地。這部分學生散漫行為也慢慢有所收斂。
經過近一個月的努力,課堂呈現了良好的轉機:課堂紀律越來越好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慢慢變強了,參與的學生愈來愈多了,聯想也逐步豐富了。學生能在巴赫的《馬太受難曲》中體驗到耶穌的受難經過;能在《c小調練習曲》中領略出肖邦的愛國情懷;能在《命運交響曲中》感受貝多芬的不屈精神;在《愛之夢》中體驗李斯特的夢幻與詩意。
音樂課有很多課型,現在西方音樂的學習欣賞課我基本上已建立了一定模式,其它課型我也將慢慢去完善。因為有了這種態度的轉變,才能使我校學生藝術學習更有深度。
深度學習心得體會2
20xx年12月13日至15日,我參加了在太原市太航大酒店隆重舉辦的中學數學“深度學習課堂的構建”研討會。
會議的主旨是為適應《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總體框架,適應數學課程標準中的核心素養目標要求,推進數學課程的變革,構建體現深度學習的數學課堂。
本次研討會由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藍艦信息科技以及太原二十七中聯合主辦。山西省教科院高中中心副主任薛紅霞、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科室主任薛三虎、蘇科版初中《數學》教材核心編寫人員趙維坤專家、晉中市教研室教研員董廣慶、藍艦信息科技總經理余海濤、太原市二十七中校長史建如出席了本次會議。另外,來自山西各地近五百名校長、教師共同參加了此次研討會。
在白雪松老師上的《同底數冪的乘法》課上,白老師以銀行點鈔的生活情景引入同底數冪的學習。何君青老師的《同底數冪的乘法》課,卻是以地球與太陽的距離作為引入,通過不同的課堂設計,讓大家領略同課異構的價值所在。
下午兩位老師上的課題是《二元一次方程組》,李昕老師與許迎春老師也是以不同的教學風格,展開了《二元一次方程組》復習課,有效地引領學生發現知識點薄弱處并及時得到改正鞏固。江蘇、山西兩地的教師雖然在教學方法、授課思路上有所不同,但都充分展示了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完美融合,都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引發了我的很多思考,思考“深度學習”的真正涵義。趙維坤校長結合自身教學經驗,針對老師們精彩的教學設計進行了深度評價與探討,再次強調了構建課堂深度學習的重要性。
來自江蘇南京的許迎春老師還特別分享了其多年的教學經驗,許老師表示,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老師不是單純以灌輸知識為主要任務,而是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自己研究問題,解決問題。老師只需在學生解決不了情況下進行指導,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成就感。
趙維坤校長以“新授課”和“復習課”的區分,細致地為現場老師解讀兩種課堂不同的教學方式,引導大家思考,如何在課前、課中、課后引導學生真正深入學習。我們教師要確實做好自己本該的角色——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
在專家報告環節中,南京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中國數學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教育學會教學論專業委員會理事、教育部國培專家喻平教授為大家帶來“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教學與評價轉型”主題報告。
讓我受益最多的是喻平教授用具體的四個案例解讀了什么是數學核心素養,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們教師怎樣讓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在課堂中得到培養與發展。
最后的圓桌主題論壇,把本次研討會帶到高潮,多位專家的分享及思維的碰撞,讓我對如何“構建深度學習課堂”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必將對我今后的教學工作產生積極的影響。
通過這次學習,我有很多新的思考,歸納起來有這樣幾句話:
1、一堂好課,學生的情感態度是積極的,要想方設法讓他們喜歡上數學課。
2、一堂好課,學生的關鍵能力與數學思維是有所提升的。
3、一堂好課,應由追求課堂容量向追求思維品質與深度轉變。
4、我們教師課前應從主觀判斷學情向從數據、事實反饋轉變。
5、我們的教學目標應從教會學生做題向教會學生思考、提問、探究轉變。
能夠出來學習,我是快樂的;能夠學有所獲,我是幸運的;把學到的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工作中去,我就是幸福的!
深度學習心得體會3
這次學校安排報名了這次PPT深度制作網絡學習,為期不長,但卻學到了不少東西。作為一名中學數學老師,課件在平時課堂中的運用是很多的。
通過這次網絡學習后發現,之前似乎并沒有真正的在運用PPT,只是用了一些表面,淺顯的功能。比如播放圖片,播放動畫,播放錄音等,只是停留在將已有現成的東西用PPT播放一下。再多一點,就是稍微穿插一些自定義動畫,讓圖片,文字出現的形式稍微新穎一點。但通過這次學習,我知道了課件并不是簡單的把教材,教案等移到幻燈片上,這樣的課件并不能優化教學效果。而是要通過PPT將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轉化其他形式或途徑,幫助學生理解。同時也要注意,不能濫用PPT,或者過多的在PPT中展示技巧,變的花哨,這樣的PPT可能會造成反作用。
在這次PPT深度制作學習中,有幾個和我工作密切相關的作業,制作過程中讓我學到了不少,也開拓了我的思維。比如制作第二次作業中制作樹葉飄落的效果,手機劃屏的效果等,雖說其中用到的自定義動畫都不是很復雜,但在平時的教學課件制作中,我不會去想到,看似復雜的動態效果可以用PPT完成。第三次作業,要求制作的相對復雜。比如那個時鐘的制作,一開始做的時候真的是無從下手,后來看了教學視頻,邊看邊做,才完成。當我點開播放時,看著秒針一步步開始走,心里真的是很驚喜。其實,里面運用到的功能,平時也會用到,但是如何組合起來,做出時鐘的'效果就難了。我對于PPT,還處在單個簡單的思維方式,稍微復雜點就想不出來了。通過這次的學習,也讓我知道,要想運用PPT更好的幫助教學,制作出更有效的PPT,除了了解它的功能以外,更應該大膽想象,多做,多練,相信能制作出更好的教學課件。
最后,我想說,隨著信息技術教學時代的到來,作為一位年輕教師,無論是哪方面的老師,都應該加強信息技術的學習,才能更好的提高自身教學能力。同時,也要堅持下去,“活到老,學到老”。如果下次還有這方面的培訓,我還會積極的參與進來。
深度學習心得體會4
在幾天,有幸聆聽了《讓深度學習真實地發生》系列研修課程,讓我對深度學習有了更深的認識。
深度學習相對于機械地、被動地接受知識,孤立地存儲信息的淺層學習,更注重對知識的理解、遷移和運用。近幾年正在如火如荼開展的項目式學習、研究性學習、主題式學習都旨在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發生。而這些學習方式的一個共同點就是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自己去探究,去實踐,去解決問題,在探究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建構知識,發展能力。
而物理學科本身就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所以在物理教學中我們可以盡量創造情境讓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通過積極地探究,批判性地學習新知識,并把習得的新知識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完善原有的認知結構。而探究的過程同時本身也是基于真實情境的解決問題的過程,有利于學生將習得的知識遷移到新的情境中,從而幫助解決新的問題。
1、在探究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探究既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創新和實踐的過程。通過開展探究活動,可以使學生具備提出問題能力、設計探究方案與制定計劃能力、收集證據能力、分析和處理信息能力、評估和反思能力以及與人合作與交流能力。例如在進行“科學探究:速度的變化”的實驗教學時,教師根據學生騎自行車下坡這一真實情境提出問題,通過讓學生建立實驗模型,用小車代替自行車,研究小車沿斜面下滑時的速度變化情況。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記錄數據,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
2、在探究過程中促進學生形成物理觀念
物理觀念是從物理學視角形成的關于物質、運動與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知識;是物理概念和規律等在頭腦中的提煉和升華。探究作為一種重要的實踐活動,無疑是學生親身體會、獲得物理知識的一種重要方式。通過探究,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知識的過程,并從中感悟到物理知識中所蘊含的觀點、思想、方法和本質,才能進而將物理知識轉化為物理觀念,并在此基礎上從物理學的視角解釋自然現象、解決實際問題。例如建立“密度”概念時,我們如果直接告訴學生“密度是質量和體積的比值”,學生對密度的概念缺乏必要的理解,也就很難建立相應的物理觀念,更談不上對密度知識的應用了。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讓學生測量幾組“同體積、不同物質的物體的質量”以及“同物質、不同體積物體的質量”,通過實驗探究讓學生發現同種物質和不同物質組成的物體質量與體積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意識到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具有特殊的含義,它可以反應物質的某種特性,在此基礎上引出密度的概念,學生更容易理解。
3、在探究過程中鍛煉學生科學思維
科學思維是正確認識客觀世界所具有的思辨模式和對各種科學思維方法的有機整合,是人類實踐活動的產物。在教學中,只有讓學生參與到實驗探究的實踐活動中,才能培養和訓練學生的科學思維。例如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時,我們讓學生探究“運動的物體不受力,會不會一直運動”來尋求力和運動之間關系,引導學生設計出“通過逐步減小小車運動時所受阻力,觀察小車運動情況的變化,進而推測小車不受力的運動情況”的實驗方案。對此實驗現象的分析、推理和得出結論的過程,可以很好的鍛煉學生科學論證和科學推理的思維能力。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勇于嘗試,注重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注重對學生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促進學生深度學生的真實發生。
【深度學習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淺析深度營銷11-14
深度內涵段子07-04
深度認識服裝CAD12-07
深度解讀微商11-03
有關深度教學的心得體會范文(精選8篇)11-27
美國留學的深度分析10-13
深度解析德國留學條件06-20
深度剖析企業危機管理07-03
javascript克隆對象深度介紹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