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心得體會15篇
我們有一些啟發后,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么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德育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德育心得體會1
在寄宿制學校中抓好德育工作是學校發展的關鍵,他也關系到學校聲譽和生源等問題,那么如何開展好德育工作?如何把德育工作落到實處?這是擺在我們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問題,下面就這一點談談我的看法:
一、堅持對學生進行行為規范教育。學生正處于可塑型時期,模仿力強,世界觀還沒有形成,所以對他們進行行為規范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開學初強化《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小學生守則》等學習,不斷完善《自主活動管理制度》、《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條例》、等,加強各項管理制度的科學性,體現制度的可行性。
二、堅持家訪和談心相結合。家訪是溝通學校、家長的`紐帶。而談心則是了解學生思想狀況的重要手段。家訪和談心的對象,往往是行為習慣差和學習差的學生。對于這些學生,首先,要肯定他們的長處,找出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增強他們的自尊感;其次,中肯的提出他們某一個方面的缺點,消除他們的自卑感。這樣做的好處是學生不反感,能正視自己的缺點并加以改正。
三、堅持每周德育評價與總結。利用每周一升旗儀式的集會時間,對上周的德育工作進行總結,及時表揚做的好的方面。
四、堅持德育工作的藝術性。從德育管理實踐中總結和提煉出來的工作技巧應用到德育管理工作中去。這種藝術方法很多,要結合具體情況、具體問題去靈活應用。
總之,德育工作要做得扎實,必須深入實際,而深入實際的過程就是學生受教育的過程。德育工作只要工作得法,學生就不會感到空洞。我們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完善德育工作的實踐過程,從中還可以挖掘學生的個性潛能,使學生在身心方面獲得長足的進步與發展。我堅信:有付出我們就一定有收獲,有引導學生就一定能進步。
德育心得體會2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它是指教育者按照社會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把一定的思想準則和道德規范轉化為個人的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的教育。
當代青少年心理生理發展具有不成熟、可塑性強的特點,他們面臨更多的機遇和史無前例的挑戰,只有樹立優秀的價值觀,才能全面正確地認識自己、他人和社會,將來才能成為對企業和社會有用的人。
我校中專學生由于生源層次問題,存在的一些現狀令人堪憂。如厭學隊伍日漸擴大,學生不愛學習、不想學習,他們大部分抱有理論沒用的想法,認為只要有實習成績就可找到工作。他們整日無精打采或上課睡覺,周末整日泡在網吧,對老師布置的作業置之不理。學生的日常行為極不規范,在校園經常聽到臟話如行云流水脫口而出,臭話隨口流露,這部分人也不排除女生。長發、染發、穿耳者為數不少,以至常聽到學校周邊住戶議論“如今的學生有時候真的分不清是否是學生”。
造成上述現狀原因是多方面的,諸如社會風氣的影響,家庭對孩子的溺愛,父母外出打工缺乏家庭管教及網絡的影響等。但究其根本原因是當代學生缺乏道德教育,他們既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他們的`父母、老師、同學。俗話說,人必自尊而人尊之,德育教育的開展很有必要。
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各班主任智者見智,仁者見仁,我總結的主要工作有這幾方面:
1、加強日常規范,進行德育滲透
日常規范是德育教育的基本內容。日常規范是準繩,學生必須遵照執行,無規矩不成方圓。但如果僅僅強行讓學生遵守校規校紀而教師不注重自己的言行,日常規范必然形同虛設。教師在此德育教育過程中最有效的方法是“以身作則,以身示范”。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應用自己的行動向學生滲透,讓學生耳濡目染,最終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看到老師都以校規校紀約束自己,學生就會照做,不至于產生抵觸情緒,進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活動中的德育,進行德育普及
在活動中進行德育的最大特點是普及性強。良好品德的養成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達到,而是從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一些看來不相關的方方面面逐步培養起來的。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發揮個性特長,還可以培養集體觀念,又由于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學生們可以自我表現,自我管理,實現師生、學生間的思想和情感的平等交流。在活動中學生鍛煉、表現了自己,教師在這時進行教育,形式比平時苦口婆心的講述要生動的多,效果自然也要好的多。更重要的是活動開展多了學生就會信賴教師,就會自然打開接受教師和教育的閘門,學生有心理話就能向班主任傾吐,從而促進了教育的開展。
3、放開班委權力,培養自制能力
學生既是教育的客體,又是自我教育的主體。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班集體中,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長和活動交往的位置和對象,他們有一種自然的向心力。實踐證明:實行班委輪職可以為學生創造一個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良好條件,教師教給他們開展輪職的方法,制定活動計劃,然后放手讓他們進行自我管理,這樣學生既得到了鍛煉,又培養了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通過輪流執勤,讓每名學生知道了班委工作的內容,能讓學生更好的互相配合,提高自制能力,久而久之則養成了良好的習慣,達到了德育的目的。
4、德育始于課堂,最終融于生活
教育家赫爾巴德曾說過:“教學如果沒有進行德育,只是沒有目的的手段,品德教育如果沒有教學,就失去了手段和目的!痹诮虒W工作中,我們應該做到德育與智育并舉,并且要做到德育先行。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只是處于一種主導的地位,而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學習成績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學生自身的道德素養與學習意愿所決定的,而這些都屬于我們德育工作的范疇。
另外德育工作不像理論教學那樣,教師在課堂上講,學生在課上聽懂記住了。我們必須充分地利用好“課堂”與“生活”這兩塊德育陣地,尤其是生活這個真正的德育大課堂。我們在課堂上所傳授的德育內容,須要學生在生活中去踐行,檢驗并指導學生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持之以恒,這樣才能夠教會學生如何生活,
如何做人。把學生培養成思想、道德、品質均優秀的人才,這才是我們德育的最終目的。一個品德敗壞的人,他掌握的技術越高明,對社會的危害越大。
我們都知道,德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及學生本人的密切配合,涉及到學校、家庭及社會教育的各個環節,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必須堅持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言傳身教,做到有的放矢,并持之以恒。以上只是我當班主任以來的一些體會,希望隨著班級工作經驗的積累,今后能勝任班主任的本職工作。
德育心得體會3
20日下午的講座人是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博導鄭日昌教授,鄭教授站在心理學研究的最前沿,全面深入地闡述了教師壓力的來源、表現及危害,壓力應對的方式方法,以及心理情緒的管理、放松和調節的主要途徑,特別是鄭教授總結的宣泄、轉移、幽默、放松、暗示、升華等12種調節方法非常實用,受到了老師們的熱烈歡迎。3個小時的報告,被一次又一次的笑聲和掌聲打斷,精彩的報告,讓老師們感受了一次精神的沐浴。
總結這兩天的學習,我有以下體會:
一、人不管在任何行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既然選擇了教師,就應該踏踏實實的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報告中運用許多生動、感人的案例,深刻剖析了學生成長教育中存在的種種不良現象。在報告中她強調,教育是情感的付出,是科學的創新,是藝術的創造;教育是愛的傳遞,其責任、義務、使命是永恒的,但隨著時代的變遷,教育的觀念必須更新,教育的方法必須改變,教育的'途徑必須拓寬。
老師睿智的話語、充滿激情的演講、發人深省的案例,充分展示班主任工作的藝術性,使我們這些一線老師學到了許多許多。
周紅五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只有積極的、科學的態度看待自己的人生經歷,才能成為財富。
二、多做好材料的積累工作
陳老師的報告就像是平日的說話一樣,語調親切,說著我們身邊再熟悉不過的事情。記憶最深刻的是全班的孩子幫他過生日的場景。陳老師的報告讓我知道了材料的積累讓人很佩服。以后我也要好好的學著做。
三、要學會信任、愛自己的學生(代溝突圍)
聽了陳老師這句話(當學生吧信任交給你,越要珍惜這份厚重的信任,當學生視你為知己的時候,更要善待這份心靈的托付,正因為如此,才有了教育的美麗與尊嚴)后更加的知道了孩子愛你、信任你才會對你說出真實的自己。
四、做一個幸福的班主任
看到了這段話,幸福來源于改變,如先改變自己,對方也會改變;對方有了改變,心境也會改變;心境有了改變,言辭也會改變;言辭一有改變,態度就會改變;態度一有改變,習慣就會改變;習慣一有改變,運氣就會改變;運氣一有改變,人生隨之改變!讓我感觸到事實如此。
要獲得幸福感,途徑有很多,如:每天一次微笑的問候、每周一次關心的交流。提高管理班級的水平,關愛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靈,把班級建設成優秀班集體,成為受學生歡迎的班主任。
認真學習了學校領導的講座之后,我對什么是德育實踐活動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德育實踐活動課的開設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德育實踐活動并不神秘,德育實踐活動課也沒那么難上。關鍵是認識問題,定位問題,認識對了,定位準了,很多問題也就都迎刃而解了。
德育實踐活動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是基于學生的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德育實踐活動不是教學層面的一種教學活動方式,而是課程層面的一種具有獨立形態的課程。德育實踐活動課程強調超越教材、課堂和學校的局限,在活動時空上向自然環境、學生的生活領域和社會領域延伸。
如果只是組織大量的活動而沒有有效的管理與引導,將是雜亂無章的、無序的、低效的,所以要進行統籌規劃。家長和社會的理解和支持,也是德育實踐活動能否順利開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注重對社會、家長的宣傳工作。利用有關媒體、家長學校、家長會,廣泛宣傳德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特殊性,引導社會和家長了解德育實踐活動不但不會影響學生對學科課程的學習,反而會因為活動增強學生的探究創新意識,學會科學研究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而有益于學科課程的學習,從而重視這門課程,配合學校開好這門課程。
此書是一本散文集,積累了作者周國平數十載的心血,他的文章都是有感而發,并盡量減少自我重復。對于生活,人生的變幻和命運的磨難雖讓作者難免下筆猶豫,但也正是因為這些,使他拿起筆不由自主用真理和謊言來救助他自己。他的文章表現出了他的一種與眾不同的超脫。
整本書大多寫的都是哲學問題,對于存在之迷,將蘇格拉底與孔子相對比,讓我知道對于蘇格拉底的哲學所追求的合理人生高于一切東西,并讓我了解到對于人生需要審察,這樣就可以在看清自己的基礎上提高內涵修養。
對于人們都在追求的“幸!保車竭\用設問的方法將幸福的內涵串聯成一串珠子告訴我們幸福并非只是實現愿望那么簡單。幸福雖然是個不確定的東西,但也有人認為自己是幸福的,只有當最熱列的愛,受到創傷而返諸自身時,人在孤獨中學會了愛自己,也學會了理解別的孤獨的心靈和深藏在那些心靈中的深邃的愛,從而體味到一種超越的幸福。
對于死亡,一直是人類不敢正視卻又躲避不了的結局,死亡和太陽一樣不可直視,文章中作者將死亡赤裸裸地呈現在讀者眼前,大多數人對于死亡采取的是沉默的態度,卻沒有多少人敢于將他看作是一件平凡的事,然后接受它。死是個體的絕對毀滅,如果不是自欺欺人,就不可能從中發掘出正面的價值。對于死的思考雖然徒勞,但并非沒有意義。
光陰蹉跎,世界喧囂,在人生的旅途上保持一份童趣和閑心是不容易的,只會埋頭于種種事物,沒有興致覽閱人生的美景的人是俗的成品,辜負了人生的一趟美好旅行。因此,人生需要歇下來并時不時懷念一下那份童貞,可貴,也不枉活了一場。
作品的最后加入了作者的格言,同樣是對人生的獨特見解。一反常理思維的是,作者將追求視為比成功更寶貴的東西。作者寧愿做個未必成功的追求者,也不選擇成為不再追求的成功者。這是對于人生的另一角度思考。反思我們,或許真會在成功后停止追求,但卻忽視了追求自身的魅力。
人生中融合了精神,理想,追求,當然不免還有些情緒?梢猿聊挚梢约刀,人生就在作者筆下變得生動起來。剖析人生,評論人生并學會如何正確看待這珍貴的人生。那些與眾不同的言論讓我深知人生的飛逝,人生的短暫,人生的寶貴。
后悔已換不回蹉跎的人生。只有從現在起,把握現在,正視人生!
認真學習了學校領導的講座之后,我對什么是德育實踐活動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德育實踐活動課的開設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德育實踐活動并不神秘,德育實踐活動課也沒那么難上。關鍵是認識問題,定位問題,認識對了,定位準了,很多問題也就都迎刃而解了。
德育實踐活動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是基于學生的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德育實踐活動不是教學層面的一種教學活動方式,而是課程層面的一種具有獨立形態的課程。德育實踐活動課程強調超越教材、課堂和學校的局限,在活動時空上向自然環境、學生的生活領域和社會領域延伸。
如果只是組織大量的活動而沒有有效的管理與引導,將是雜亂無章的、無序的`、低效的,所以要進行統籌規劃。家長和社會的理解和支持,也是德育實踐活動能否順利開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注重對社會、家長的宣傳工作。利用有關媒體、家長學校、家長會,廣泛宣傳德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特殊性,引導社會和家長了解德育實踐活動不但不會影響學生對學科課程的學習,反而會因為活動增強學生的探究創新意識,學會科學研究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而有益于學科課程的學習,從而重視這門課程,配合學校開好這門課程。
設置德育實踐活動的意圖主要是要加強學校與社會生活的聯系,鍛煉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課程改革要求教學過程中,要從“以教師教為中心”轉向“以學生學為中心”,特別是德育實踐活動課程,更應該處理好“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之間的關系。
德育實踐活動中的任何一個內容和階段,教師都應該鼓勵并要求學生自主選擇,主動參與,主動探究,親身體驗,積極實踐。學生為主體,并不意味著教師一味地強調學生自主而忽視了自己的主導作用。教師的有效指導是綜合實踐活動成功開展的基本條件,也是不可推卸的責任。讓學生自主選擇不是放任不管。活動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全程跟蹤指導。
另外,德育實踐活動雖是相對獨立的,有自己獨特的價值,但是和其他所有課程是密切聯系,相輔相成,互相促進,互相滲透,難以割裂的。
德育實踐活動課程是一片廣闊的沃土,等待著廣大教育工作者去開墾。我愿在理論專家和先行者的帶領下,加入這支充滿生機和希望的勞動大軍,共同挖掘,共同探索。
于我而言,“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仿佛永遠都只是書面用語,永遠只在我的作文中出現。一邊寫著“學會向父母感恩”之類的話題作文,一邊對父母頤指氣使、大聲吆喝。若不是這次的“五個一”德育實踐活動,或許我仍然這般任性。
“五個一”中有一點是為父母做一頓飯。當然,它的含義不僅僅只有這一頓飯。應付任務的做法自是只做這一頓飯或者不做。然而,我想學校的用心是在于讓我們從這一頓飯中體會到父母天天為我們作出可口飯菜的辛苦。像我,第一次是不情不愿,第二次覺得麻煩,第三次更是覺得厭煩透頂。而父母,卻天天,從我們出生到現在的十六個年頭里,不停地做著這一件事。誠然,他們自己也要吃飯,可是,當你有目的地為了另一個而去做時,會格外的用心。即使飯菜不比餐館、飯店的可口,可這些家常菜中包含的愛意是獨一無二的,每家人家都有其獨特的味道。比如說,我永遠吃不慣我表姐家的飯菜,太過清淡,只因為我表姐不愛吃重口味的。
在這次實踐活動的這一項目中,我所做的,僅是暑假六十天中的幾頓飯而已。這一點點的小事,卻仍不讓父母省心。第一次做飯,無從下手,除了炒蛋什么都不會。父母不旦要教我如何去做,還要時刻擔心我是否又被滾燙的油滴濺到、在我操作失誤時來挽救整鍋菜。第一次做飯的結果并不樂觀,但是看著略焦的、油亮亮的小菜,還是很有滿足感的。我的父母并不會像許多中小學生作文中出現的老套情節“父母一個勁夸做得好吃而實際上卻難吃的緊”這樣夸我,而是很不給面子的指出“難吃”,并吩咐我改天再做。然后,飯后大大小小的碗也扔給我洗。第一次固然委屈,可有一次深夜看到歸來的父親在水池邊洗著我和母親都不愿去洗的碗的背影時,心里有點刺痛。他胖了,也老了,這些家務不久將不再適合他這樣的年紀去做了。我不能總以學習為借口來逃避家務,這是家庭成員的一種責任。
向父母感恩,這是很久以前就有的一項德育功課,明顯當時我搪塞過去了,F在才開始深思父母的辛苦和我應該如何去報答。當我作業做完不去復習功課而是打開電腦游戲時的負罪感,正是我開始懂事的標識吧。高二了,如果不再好好學習便是對父母多年為我付出的愛的褻瀆。
也許這些話在有些人眼里很假,但我認為,只有有著這樣感受的人才能體會到里面的真誠。
德育心得體會6
幼兒是祖國的未來,在幼兒園的素質教育中如何培養幼兒形成良好品德不僅是幼兒身心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我認為可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品德教育內容要做到系列化
3~6歲幼兒是個性品德形成的關鍵期,由于幼兒的可塑性很大,他們的個性品德在形成過程中會經常出現反復,所以幼兒園的品德教育內容應該做到系列化。也就是說要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使幼兒的品德在良好的教育氛圍中得到培養。所謂教育內容的系列化,是指在德育工作中要根據幼兒的個性品德特點,制定系列化的德育工作方案,按照素質教育的目標要求,對幼兒實施有計劃的品德教育,才能保證幼兒思想品行向良好方向發展。在教育內容上也保證了系列化,教育主題和教育內容相互呼應,整體配合,形成了幼兒園德育工作中的合力,不僅培養了幼兒良好品德,還能調動幼兒對教育活動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我園在開展系列化教育活動之后,家長們說:“孩子變懂事了,經常幫助我做一些家務!
二、在日;顒又袧撘颇貙τ變哼M行德育
日常生活中的潛移默化教育實質上就是利用生活常規對幼兒進行良好品德的養成教育。
1、良好衛生習慣的養成教育。培養幼兒的良好衛生習慣也是幼兒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在衛生習慣教育上主要有幼兒的個人衛生習慣教育;集體生活環境衛生教育;公共衛生規范教育等內容。個人衛生習慣教育以養成教育方法為主,集體生活衛生教育以常規教育方法為主;公共衛生教育以制度規范影響方法為主。
2、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教育。良好的生活習慣也能影響人的文明素質水平,一些家長也忽視了對幼兒生活習慣方面的禮儀教育,這就需要幼兒園要為幼兒進行生活習慣的補課教育。幼兒的生活習慣教育的主要內容有:睡眠、進餐、宿舍規范和生活樸素教育及獨立生活能力教育等方面。如睡覺時不影響別人、進餐時不講話、不剩飯菜、遵守宿舍規范、不亂花錢、節約用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生活習慣教育一般以規范和制度影響的養成教育方法為主。
3、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人的行為習慣是人的文明素質的外在表現,坐、立、行的姿勢是否正確也影響著人的整體素質的發展。行為習慣教育主要以訓練方法為主。
4、文明禮貌養成教育。禮貌不花錢,但卻能換來巨大的經濟價值,這是我國在近年來的改革開放中總結出來的一條經驗。幼兒年齡小,是養成文明禮貌習慣的最佳時機。所以應該重視對幼兒的文明禮貌習慣的培養。文明禮貌教育主要內容有,說文明語言,待人接物要彬彬有禮,為人處事要與人為善等等。禮貌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常規訓練。
5、遵守集體規范的養成教育。幼兒園是集體性教育組織,幼兒在集體生活學習環境中能否自覺遵守集體規范,是能否養成組織性、紀律性的重要前提。所以應該對幼兒進行遵守集體規范的教育,使其能夠自覺地按照集體規范約束自己,把個人利益置于集體規范之下,才能形成文明公民的基本品質。如在寢室里不妨礙他人,自覺參加值日生活動;出操時會自覺迅速地排隊;進出教室、上下樓梯不大聲喧嘩等等。遵守集體規范教育應以養成教育和常規訓練為主。
三、要根據獨生子女的身心特點因材施教
目前幼兒園的孩子已經大部分是獨生子女,由于家庭教育的失誤,其大部分都一定程度上具有不良個性品質,如自私、愛發脾氣、任性固執、聽不得批評、打人、不懂得向人道歉、不愛惜公物、遇到困難愛哭等等。因此,對獨生子女幼兒進行德育一定要因材施教,即要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對待性格怯懦的幼兒,應以培養勇敢品質為主;對待個性霸道的幼兒,應以培養寬容、和諧與人為善的個性為主;對待貪占他人物品的幼兒應以培養誠實品質為主;對待逆反個性較強的幼兒,應采取綜合訓練方式,對其進行不良個性的矯正訓練為主等等。由于每個幼兒的家庭教育影響的環境和方式不同,他們對教師的教育方法也可能會產生不同的反應,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要了解幼兒的不同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方法進行有的放矢地教育。
四、教師要重視示范性教育影響
教師是幼兒的鏡子,幼兒是教師的影子。幼兒對教師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們對教師的各種行為表現都能認真地模仿和學習,可見教師對幼兒心理發展和品德形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因此在幼兒德育工作中,教師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示范性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感染孩子。教師只有不斷地加強自身修養,才能給幼兒以身示范的'教育影響。
五、幼兒園的德育工作要有家庭教育的積極配合
幼兒在家庭中的時間要多于在幼兒園的時間,由于父母與幼兒的親情關系的影響,他們往往對來自家庭中的教育因素的影響接受得更快一些,更多一些。所以要培養幼兒的優良品德和行為習慣,必須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因此幼兒園教師應該與家長保持經常性的聯系,教師首先要了解幼兒在家庭中的活動與表現,掌握幼兒在家庭中思想品德變化的情況,以便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同時教師還應向家長介紹幼兒在園內的學習情況和表現,宣傳幼兒園的教育主張和對幼兒品德教育的要求,促使家長能夠按照幼兒園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才能使幼兒園德育工作產生實效。
德育心得體會7
本人從事學校德育工作多年,深知要真正做好德育工作,難度很大。德育工作難,難在其長期性和隱性,難在其常常不被重視,難在其方法陳舊無創意,難在其能否真的讓孩子們入腦入心銘記終生。當然,學校是德育教育的主課堂主渠道之一,學校德育工作者尤其要注重德育教育的針對性、主動性和實效性。大道理要講,小道理更要談。但是,如果認為向孩子們講講道理就能解決問題,肯定未免天真了一些。解決思想問題、行為習慣問題等,主要靠不斷的實踐,靠養成教育,靠引導進而內化為孩子們的品格和素質。 德育應與學校的整體工作有機融合,在各個管理層面體現并貫穿于教育的各個環節、細節,即從微小處著眼著
手著力。實踐育人是學校德育工作的優良傳統也是基本經驗,德育要從孩子們的生活實踐開始,而德育教育的力量又是在交叉整合、融會貫通、循序漸進、潛移默化、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過程中得以生成并生效。比如作文育人方面,先從"我和爸爸或媽媽"開始,然后再"我與老師"、"我與學校",最后"我與社會"、"我與祖國"、"我與世界";再如環保教育方面,先從不起眼的小事,從自我開始,再從改變習以為常的陋習做起,從班級、校園再擴至社會、國家、地球家園等。
只有實踐才能育人,在德育實踐中讓孩子們去內化顯得非常非常重要。作為德育工作者,要有對孩子終生負責的精神,千萬不要將德育工作當作可有可無的花架子,形同虛設或做做樣子搞搞形式應付差事,有這樣一句真話:德育為先,"先成人后成才"!很有道理。有才而無德為壞才,是可怕的!德育工作者應專業化,要有專業水準,要有理論支撐,否則,東一榔頭西一棒,盲人摸象,效果想必也不會太理想。 搞德育活動,必須要精心設計,系統研究,鎖定目標,有可行的.預案,讓孩子們從"生物人到社會人"(馬克思語)。記得曾有位大教育家說過:"兒童是感情的王子",所以德育教育要以情動人,以理感人服人,形成難忘的教育,收到讓孩子們終生難忘的效果。 細微之處見精神。我想,影響孩子的除了知識,更有道德與文化。在人的一生中,到最后能想起來的才是最珍貴的!開展德育實踐活動,必須使用鮮活通俗的語言,生動典型的事例,喜聞樂見的形式,特別要注重孩子們的主動參與親身經歷和真實感受,以增強其吸引力感染力。德育工作者應主動在實
踐中不斷摸索并掌握規律,使孩子們從感情的變化引發行為習慣的轉化,促使他們既成人又成才。
總之,德育工作者要做孩子們人生追求的引領者,實踐體驗的組織者,健康成長的服務者,良好成長氛圍的營造者,合法權益的維護者。
德育心得體會8
通過學習,讓我知道了自己肩膀上的重任,讓我清楚自己工作的艱巨;也通過學習,讓我得到了各位領導的指導和幫助。增強自己要把這項工作做好的信心。在聽了幾位領導的精彩講座后,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抓好自己的德育工作:
1、加強自身的師德建設。師德是學校教育成敗與否的關鍵,有什么樣的老師就會有什么樣的學生,就像俗話所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更何況我們是教育者,是學生學習的對象。其實,一個學校就是一個大的家庭,有什么樣的師風,就有什么樣的校風,有什么樣的班風,就會有什么樣的學風。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首
先做到榜樣作用,為學生樹立起學習的榜樣,這樣才會為學校德育工作起一個好的開端。
2、抓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已成為未成年人的一個很大的問題,特別是留守兒童較多的農村中小學校更應該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每一個老師都要努力做到是學生的心理“醫生”,幫助他們克服心理問題,培養他們的各種生活生存能力,促進他們個性心理的健康發展。
3、做好法制宣傳工作。當前社會中,學生的違法違紀行為已非常突出,這警示我們,必須要認真對待這一問題。相關的法制我們講了很多這方面的知識面,我想我們要認真做好
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宣傳工作,讓學生知法懂法,這樣才會要求他們做到守法、不違法等。
4、做好各種安全事故的防范工作。安全工作是班級工作的重點之一,不管做什么工作,我們都要按照“積極預防,人人會參與,各負其責”的安全管理方針,用《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來約束和指導工作,加強與其他相關部門的聯系與合作,這樣班級的安全工作將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5、加強與家長的聯系與溝通。家長是學生的監護人,也是學生的第一個老師,要想把學生教育得好,管理得好,就必須加強與家長的聯系與合作,共同努力教育。如開展家校定期會議、家長座講會、定期家訪等,都應是我班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總之,德育教育千頭萬緒,涉及到班級工作的方方面面,但縱然我們的工作很繁瑣,開展起來很困難,不過只要我們找到了方法和對策,不管多大的困難,多繁瑣的事情,我們都應該并且能夠把它完成好。所以對我來說,這次培訓是一次及時的培訓,它將對我今后的工作產生很重要的幫助和影響。
德育心得體會9
在5月19日—23日,我班開展了一項有意義的一次活動:德育實踐周。前兩周我們看到了13秋社會文化藝術班和13春建筑班都進行了德育實踐周,他們兩個班做得都非常好,得到了學校領導和老師的贊美。這一周輪到我們班了,老師把我們各自的號碼和所在的崗位告訴了我們,并且要求我們這次要做得比上次前兩個班級做得更好。我們都穿上了一件黃馬褂,戴上小紅帽,拿著工具整裝出發了。我們當時都懷著激動的心情,想著一個星期都不用上課了,我以為校門外是最輕松的,可是,我們第一小組的任務是最繁重的。我打掃的是主干道、校大門口和小店附近區域。我每次都認真的`打掃我所負責的區域,雖然主干道上總有石榴花和樹葉飄落,總要打掃,非常麻煩,但是這點麻煩又算什么呢?很多同學都是家里的獨生子女,嬌生慣養,連最基本的家務也不會,總是喜歡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我平時在家里偶爾做家務,幫媽媽分擔一些。
這個星期大家都很累,每天穿著厚重的校服,認真打掃崗位,回到寢室倒頭就睡。但是,為了能鍛煉我們能吃苦能耐勞的精神我們不能讓他們對我們失望。一直到5月23日結束那天,大家都大起精神,努力的讓最后的一天給他們留下好印象。
在這五天里,我領略到了很多,比如我們小組的同學,老師給她安排的區域很難打掃,我們把自己的區域打掃好了以后,我們都會盡力幫她。過路的老師從我身邊走過,我會放下手中的活,向他們問好,在班主任視察的時候我會認真聽取他對我的工作的看法還有那些地方做的不夠好的,我會及時改正。在課間的時候有些同學從草坪上走,我會阻止他們,雖然他們不怎么聽,但是我覺得我很有勇氣。我們第一小組扎堆和脫崗的很少,我們都會嚴格遵守老師對我們的要求。通過這次活動,我們更加懂得了,很多,在家里我們要主動幫助父母干活,知禮懂禮,熱愛勞動,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雖然我們現在脫下了小紅帽、黃馬褂,但是我們依然會像實踐的那次一樣,但是現在,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從團結集體做起。整個校園會充滿著和諧、團結、向上的精神,每一天都會開開心心學習。
德育心得體會10
在我們學校,每一位班主任都是以身作則,關愛學生,無私奉獻的。在這一學期,能夠總結最多的地方就是德育工作總結了。以下是我本學期的德育總結
一、以身作則,無私忘我,做學生的表率。
高中階段是人生的非常階段,這個時期的學生適應性強,好奇心大,可塑性令人吃驚,要把這樣的學生培養成材,不但要加強自身的思想建設,還要有吃苦耐勞、自我犧牲的精神,要有一顆從我做起的誠心,有一顆關心愛護學生的愛心,還要有一顆干好班主任工作的信心,否則,學生就不會買你的帳。為此,當班主任之初,我就下定決心,要用無私奉獻、高度負責的精神,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家長的放心。
由于擔任的物理科目,和學生課堂接觸的時間較多,為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奠定了基礎、但是想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還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因此,任課教師有事或自習課上我就自愿和學生泡在一起,帶領大家一起讀書、學習。一學期來,我從未因事誤過一節課。這種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給學生樹立了良好的行為榜樣,也形成了無形的動力,全班同學都能按時到校,很少有人遲到,學習和各項活動都能認真對待,一絲不茍。
二、關心愛護學生,獻出自己滿腔的愛。
讓愛浸透每一個學生的心田,這是教育的原則。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護兒童”。學生是未來的接班人,是祖國明天的建設者,要讓他們成材,把他們帶到理想的境地,就必須關心愛護他們,做他們的`知心人,我把“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曉之以理、持之以恒”作為關心學生的座右銘。干班主任工作以來,我從沒有體罰過學生,即使學生犯了錯誤,也能心平氣和,對癥下藥。
三、相信學生,尊重學生,做好學生的思想轉化工作。
一個教師相信學生,尊重學生,對于優秀的學生容易做到,對于學習、品質差的學生,要做到就比較困難,可班務工作的重要方面就在這部分學生身上
我班學生叫劉澤曼,從小養成了我行我素、無拘無束的生活方式。起初的表現為說臟話、打架、后來逃學。經常在科任老師課堂上搗亂,在學生中間影響非常壞。為了糾正他逃學的惡習,我采取了“看”和“管”兩種辦法!翱础奔此綄W校我就開始看,交代任課教師和班干部上課期間不能以任何理由把他放出去,并且我經常到教室外查,下課后我站在學校門口防止他出去。然后利用課余時間對他進行“管”,即說服教育。經過嚴密的“看”和苦口婆心的“管”,終于他答應不再逃學了。可是,他把精力從逃學轉到了課堂上,做小動作,影響周圍同學學習,有時鬧得老師課都上不下去,面對這種情況,我也想過放棄,但班主任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不能把差生轉過來,那是不稱職的班主任,于是我主動和他談心,鼓勵他,表揚他能戰勝自己回到課堂,這是勇敢者的行為,不要害怕挫折,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成材,并幫他疏通和同學之間的關系,開展形式多彩的活動來吸引他的興趣,在活動中調動他的積極性。我堅持“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生活上關心,感情上親近,要求上嚴格,方法上靈活,行動上作表率。并且和家長、任課教師聯起手來,齊抓共管。一段時間后,他的行為規矩了,學習態度端正了,對老師和同學的態度溫和了,漸漸地對學習也產生了興趣。
四、科學的方法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關鍵。
在干班主任工作之初,思想單純,方法簡單,盡管自己很努力,但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事與愿違,工作起色不大,后來,我虛心向老教師請教,學習優秀班主任經驗,結合自己的實踐,不斷歸納、總結,找到了一個比較綜合的治班方案。
1、配好班干部。通過競選產生班干部,并實行任期制和聘任制,指訂責任目標,調動學生學習工作的積極性。
2、建立日常家訪制度。每學期對每個學生進行兩次家訪,定期召開家長座談會,取得家長的配合。
3、經常和任課教師聯系。多和任課教師溝通,交換意見,既全面了解學生的情況,又爭取了他們的協助,非常有利于班級管理。
4、樹立學生典型,建立德育檔案。典型的樹立,有利于學生把對偉人、名人的敬仰轉化到實際學習生活中去,因為典型就是身邊的人,身邊的事,看得見,摸得著。
5、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教育是一門科學,科學的意義在于求真,光有熱情是不夠的,只有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班主任工作。
人們常說,教師是崇高的職業,它的崇高就在于奉獻和犧牲。班主任是這項崇高職業中的基石,官雖小,但責任和作用重大。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告訴我,沒有當過班主任的教師不是完整的教師,雖然其中有太多的辛酸苦辣,但它卻能綻放出桃李滿園的馨香,使你倍感作為教師的光榮和自豪,我愿努力作好今后的工作,為學生獻出滿腔的愛,為祖國培育棟梁材!
生活層面的衛生習慣是確保學習有一個干凈整潔舒服的良好環境,而學習層面的學習習慣主要是要實現“懶散—自律—自覺”的轉變,這是一個相對較長的、需要我們逐步引導反復約束的過程,有時甚至還會收效甚微。
作為班主任,在平時與學生頻繁的接觸中,稍有一些體會。我覺得老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是無處不在的,不只是在學習上、思想上,也體現在日常生活的各種活動中。在學校,我經常深入到學生中,關心他們的飲食、衛生、安全。我深知,只有不斷接近與學生的距離,闖入他們的內心世界,才能更容易給學生創造學到更多東西的機會,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根據不同層次學生不同的個性特點,揚長避短,不失時機地消除學生的,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塑造學生純凈的靈魂。有一些在學習上或思想上比較落后的同學也就是很多人稱之為“差生”、“后進生”。這些特殊群體,往往給我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和我的感情最為融洽。因為,我在他們身上所發的時間和精力最多,注入的關心和愛最多。我的腦海中深深記著陶行知老先生的告誡——“人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當然,對學生的愛也不能是溺愛,特別是對那些學習較好的“優秀學生”,這些學生往往成績優秀,思維活躍,自我感覺良好,有時候一些同學不能很好的珍惜,有一種優越感,甚至于輕視其它同學,對這些同學流露的點滴不好的傾向,我并沒有簡單處理,聽之任之,網開一面。“教不嚴,師之惰”,我不時會對這些現象敲一敲警鐘,以慈父般的愛來嚴格要求,使他們克服自身弱點,不斷進步。
德育心得體會11
一、增強德育教學的藝術性
課堂教學是一項富有創造性的勞動,德育教學更是一種極具藝術性的高雅活動。由此,教師不僅需要按照教學規律和學生的學習特點安排教學工作,還要以對待藝術的“精益求精”的精神來對待中職學校的德育教學工作,力求以最佳的教學狀態完成中職德育課的教學工作。當前中職學校的德育課教學中存在著教師重視德育理論教學,習慣于知識的灌輸,而且教師本人把德育教育看得過于嚴肅,在教導學生時也是保持古板、單調的方式,難免不被學生喜歡。面對這一現狀的最佳解決方式就是從教師入手,一方面注意完善中職德育教師的教學藝術。把德育教學當作藝術,不斷地用淵博的理論知識去充實教學內容;用巧妙的教學技巧去完善教學方式;用最能震撼心靈的方式去正踐教學工作。另一方面,則是德育教師首先感受到德育以及德育教學所包含的藝術特性。首先,教師自身要能真正地理解中職德育課和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其次,教師需要理解哪種教學方式、教學手段、教學理念最適合應用到對中職學生的德育教育中。
二、調動學生德育學習的積極性
對一門學科而言,學生缺乏積極性是非常致命的弱點,德育教育從本身特質上看比其他學科缺少趣味性和吸引力,再加上德育教師習慣性地采用教條式教育方式,更容易讓學生對德育課失去興趣,從而失去學習的積極性。情況比較嚴重的學生甚至會對德育課產生抵觸、厭惡的不良情緒。教師想要解決這些問題,需采取以下措施:
1.注意德育教學的多樣化
教師將德育教材上的內容進行分解細化,在課堂教學中融入更多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并讓學生產生興趣的元素和教學方式。如將中職德育課程的教學內容與現實問題相結合,將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案例引入教學內容之中,重視德育案例分析和實踐教育。上課時先以案例觀察的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力,以案例中的真實情感和思維角度讓學生“動之以情”,并且引起學生思想和感情上的共鳴。隨后,教師對案例進行詳細分析,融入德育理論和德育常識,以這種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對學生曉之以理,從而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2.提高學生在德育教學課堂上的地位
新課改后中職德育教育中對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視程度有了顯著提升,但仍未達到以學生為主、雙向互動的標準。目前中職德育課上學生仍處于相對被動的地位,所以還要繼續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育的主體。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主動探索、主動學習和主動解決問題。
3.提高對德育課的重視程度
在中職教學中,學生對自己重視的學科學習積極性更高,然而作為以技能性專業為主的職業學校,中職學校對德育課的重視程度遠低于對專業課和技能課的重視程度。學校和教師這種對德育課相對輕視的'態度自然也會影響到學生,讓學生不再重視德育課,也對學習這門課程失去了積極性。針對這種態度問題,需要從兩個層次來解決問題,第一層次是從輕視態度產生的根源出發,轉變學校和教師對待德育課的態度,并且還要讓學生看到教師們重視德育課的態度。第二層次是從學生方面,通過直截了當的課堂教學和潛移默化的思想滲透讓學生重視自身品德修養,并了解到德育課的重要性。
三、增強德育教師的個人素質
增強德育教師的個人素質是提高中職德育教學實效性的重要措施,也是現代中職德育課教學中不可缺失的一項措施。中職學校的德育課教學研究的基礎較薄弱,德育教師本身既缺乏教學指導,還缺少德育教學經驗,在探索和實施符合中職學生的德育教學方式方面阻力很大。這樣的問題目前可以從兩方面進行調整:一方面是提高教師的教學素質。如讓教師參加相關培訓,經常性觀摩和學習比較優秀的德育教學示范;能多方面收集德育教學相關資料,并對資料內容了然于心;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基本功,會設計教案、分析教學類型、選擇教學方法等。另一方面,需要提升教師的品德素養。即教師本身要明理,言語行為符合道德標準,同時具備教書育人的能力,對德育教師的職業責任感有深刻體會,能主動承擔中職德育課的教學職責和教學任務。
四、加大信息化教學力度
信息化教學是我國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熱門話題之一,在其他科目的課堂教學中,信息化技術和各項信息資源已充分應用。但在中職德育課教學方面,信息化教學力量還較薄弱,存在著信息化教學基礎條件差、德育教學與信息化技術互不干涉或兩者有機結合不完整的問題。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從三點出發:
(1)完善中職學校的信息化教學所需的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先讓中職學生有條件接受信息化德育教學。
。2)對德育課教師進行信息化教學方面的系統培訓,或讓教師去其他學;驅W科旁聽學習,借鑒經驗。
。3)加大德育教師的信息化教學實踐力度,讓教師在實踐中提升能力、總結經驗,摸索出最合適的信息化德育教學辦法。同時也能讓學生習慣信息化德育教學,縮短磨合期,增強師生之間的默契程度。當前中職學校正處于教育教學改革的關鍵時期,中職學校教育要求中對德育教育的考核標準更高。作為提高中職德育課教學實效性的核心力量,中職學校德育教師有必要時刻謹記以上措施,不斷完善自身素質以及提高德育教學水平。
德育心得體會12
一、前言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會發現每個班都有那么一兩個讓老師頭疼的學生,這些問題學生往往是沒有責任意識的,認為某件事理所應該就是別人做的,與自己無關;甚至出現安排了任務,也沒有人完成的情況。研究調查發現,這些問題學生大多源于他的原生家庭,母愛或父愛的缺失,或家庭獨生子的“溺愛”,外界的沖擊破壞了孩子心理世界的一貫的平衡感,他們便會通過不同的方式去獲得別人的注意,同時也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可。針對此現象,本文提出了“愛,即是責任”的看法,意在改善教育的方法,用“愛”去鼓勵,用“責擁有一個陽光快樂的學習時光任”去約束,讓更多的孩子收獲自信,更好地融進班集體中。
《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中將問題學生定義為品行障礙少年,即在學習態度和德操水平上無法跟上班級的整體的現象。針對問題學生,“愛,即責任”的“愛”是必需品,用愛心去包容他們,給予他們更多的耐心,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發現他們的人性美,用“責任感”去引導他,去創造另外一片新的藍天。因為,只要你善于發現,你總會欣賞到每一個問題學生身上閃光點,作為一線教育者,需在德育工作上多下功夫,用發現的眼光去挖掘他們身上外顯或隱藏的潛能,進而引導他們走向正常的軌道。
教育是一輩子的事,而教育不僅僅是教育那么簡單,要培養的是健全人格的社會接班人。教育的過程中,如何去“愛”學生,又該如何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是我們一直研究的教育方向。我堅信,愛既是一種教育,也是發現;愛既是一種鼓勵,愛也是一種責任;愛既是教育者對孩子們的責任,愛也是對孩子責任感的養成的一種責任。
二、案例分析
本文在此分享筆者經歷過的幾個相關的成功案例,于此與君共勉。
案例一:
A同學是一名讓所有科任老師都頭痛不已的一名問題學生。該同學一直覺得自己在同學當中沒有優點,父母在家也對其持否定的態度,父母親的文化水平低,孩子出問題家長動輒打罵,于是乎學生越漸自甘墮落,更是變本加厲,表現為上課故意擾亂課堂紀律,課后無緣無故挑釁同學,綜合日常表現極其不好。
某次偶然班級舉行慶祝國慶節的文藝晚會,征集主持人,筆者驚喜地發現,原來A同學不是做什么都不行的壞學生,主持功底不錯,大合唱的時候也踴躍地挑起了指揮這個重擔,不僅不怯場,反而很有氣勢,在關鍵的時候帶領班級取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自那以后,筆者經常在班里大力的表揚學生,給予他肯定,而且還不定時地會布置一些任務,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幾次班級的班會都是交由該生和班級一個較為負責的女生主持,慢慢地會發現,該生較比之前積極主動了許多,很多班里的任務都會主動去承擔,甚至部分的主持稿也是自己寫的。漸漸地班里的同學也對他有所改觀,A同學的表現越發有模有樣的,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此后,A同學開始找到了自己的定位,逐漸適應了集體生活,學習成績上也有了明顯進步。
案例二:
C同學是在體育活動上的后進生,經常沒有班級團隊意識。經了解,C同學的原生家庭對孩子極度溺愛,生活習慣懶散,極少運動,還經常偷懶,一到課間跑步時間,就非常不積極,要么跑最后,拖班級后腿;要么就是以各種不舒服的理由請假,各種威逼利誘均無果。時間久了就容易掀起一股不良的風氣:一堆人各種理由請假。偶然有一次的校運會,筆者又驚訝地發現:平時不喜歡跑步的.C同學,拿著班旗環校跑的時候,跑得很開心,矯健的身子,胖胖的身子完全沒有一點違和感。慢慢地會發現,C同學在當領隊地時候,覺得這是榮譽,是班級地容易,班級的責任感,不僅會以身作則做好榜樣作用,還會一板一眼地幫忙整理隊伍著裝儀表,校運會結束后所有領隊代表班級,舉著旗幟繞校道一圈,那自豪的神情,讓筆者至今印象深刻。
此后,筆者便安排了一個特殊的任務給C同學:跑操領隊,并給他們灌輸一種思想,每一個人都是代表班級而戰。跑步是班級精神的象征,代表著榮譽,輸人不輸陣,而且每次都讓領隊帶領著喊響班級口號。久而久之,筆者便發現請假的也很少了,就連經常掉隊的也慢慢都跟上了。因此,只要賦予他們一定的鼓勵和責任使命,他們就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后來C同學不僅是班級活動的參加者,還變成了積極的組織者,之前喜歡偷懶的習慣也完全改過來了。
我們會發現,案例一中A同學是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長處所在所導致的迷茫,在班級集體中缺乏價值人認同感導致的自我否定。在這個過程中,A同學身上被挖掘的優點,讓A同學擺脫原有的否定情緒,從而發揮了學校教育應有的作用。案例二中的C同學能夠有機會去展示自己,去更新形象,這一舉動,也極有可能成為該生今后人生的一個重大改變。
三、總結經驗
筆者針對以上成功的案例,簡單地提出了以下幾點“愛,即是責任”的策略要點:
1、善于發現,善于引導
不管是老師或是家長,都不能太絕對地以學習上的表現來評定孩子的能力,所有的孩子都希望自己考100分,都希望自己能干又聰明,事實上,我們知道考滿分的也只有那幾個。所以,作為教育工作者,不能過于苛刻地要求孩子,尤其對成績不好的孩子,更應該給予更多的包容和發現,發現其感興趣的點、閃光點,讓其對自己的能力抱有希望,而不是一味質疑或者否定。每個孩子的心理成熟年齡是有差異的,有些孩子各方面發展相較于同齡孩子晚一些或者弱一些,作為他們的引導者,不能一味地進行橫向比較,逼著孩子“快速”進步,我們應該看到孩子身上的某一閃光點或者興趣點,給予他班級的責任感,乃至家庭或社會的責任感,幫助孩子揚長避短,克服自卑、怯懦心理,樹立自信心,成為心智成熟的青少年。
2、教會孩子學會分享,學會感恩
分享和感恩,是每個教育工作者都應該重視的點。學會了分享和感恩,學生才會正確處理和其他同學,老師,家長之間的關系,。例如每個孩子生日的時候,老師可以親自寫一張賀卡,送兩支筆作為小禮物,贈與他們,并讓班里的同學為其唱生日歌共同慶祝。每當節日的時候,老師也可以指導孩子們還對自己的爸爸媽媽、老師表達感恩,制作賀卡、唱一首歌或者一句問候。在這樣的一點一滴中,學生學會了分享和感恩,這將是他們一生受益的精神財富,這既培養了學生家庭責任感,也提高了社會責任意識。
3、給予更多的愛與鼓勵
學習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會犯錯,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耐心地不斷糾正并引導的過程。問題學生大多渴望被關注,被認可,所以需要教育者給予更大的包容和耐心去指導他們。比如很多同學在校表現平平,平時就是“脫韁的野馬”,放飛自我,無人約束,我行我素慣了,典型的吃軟不吃硬,稍微鼓勵鼓勵,還是一個可塑之才,只是有時候他們也控制不了自己。因此,班主任的監督和鼓勵就顯得尤為重要,用賞識的眼光給予他們肯定,責任與欣賞并存。當你用愛與責任去對待每個孩子的時候,他們即是柔情的天使,又是勇敢的智者。
四、總結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方巨大寶藏,都值得每一個教育者深挖。教育工作者需要積極學習探究別樣的教育方式,不僅讓學生接受,讓彼此之間更加信任,更加團結,更加自信。淬煉師德師能,踐行育人使命,從點滴發現做起,收集感動,讓“愛與責任”陪伴他們,讓學生找到更好的自己。
德育心得體會13
也許有人認為,和其他人相比,我的演講不太嚴肅,并且實質性的內容并不多。特別是我的“昨天”那個部分有避重就輕的嫌疑。這其中有我自身的考慮,閱讀過《老人與海》之后,我被老人的品格所折服。老人從來不向他人講述自己的過去,同時,當大家收獲很多而自己一無所獲時,老人也不為所動。同時,老人也忌諱討論自己接下來的計劃,“夢想一旦說出來,就不會實現!比欢務撟约旱掠嵘啾扔谡務撟约哼^去和將來實在是沉重了不少。因此我決定在展示時說說理想,深層次的想法,還是寫在這篇論文里面吧。
一、德育答辯
我在德育答辯中一個的困惑是我做的演講和所有人都不一樣。德育是什么,我有我自己的理解,這里做些解釋。
首先,回憶過去時,很多同學的線索是時間或者自己這兩年做的事情。我演講時,并沒有用事件作為線索,而是用了三個自我評價。從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的角度而言,這三個評價恰恰對應了我的本我(ID,普通青年)、自我(Eg,文藝青年)與超我(Supereg,二13青年)。并且我找的例子確實生動,并沒有泛泛而談。
其次,展望將來時,我提出“命”也沒有跑題,因為“命”簡單說就是客觀因素。雖然周院長說“共產黨員不信命”,但那個“命”是封建迷信,并且顯然共產黨員決策時還是會考慮客觀因素的,換句話說,就是“實事求是”。目前我確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演講中也說了,就是“英語不好想出國”,如果把這些精力投入其他方面能力提升將會遠遠快于投入英語上。但我終究還是想獲得全面提升,實現自己的理想,就不得不去做這件我不擅長的事情。
二、德育再理解
我的另一大困惑是德育答辯中真正討論道德的人并不多,而僅有的幾個卻著實感人肺腑,比如我們班團支書的。我覺得這說明兩個問題,就是首先,德育是在討論道德問題,因此直入主題的人恰能切入要害。其次,德育并不僅僅體現在道德上,或者說道德在我們匯報的日常學習中無處不在,否則這一次得到老師、院領導高度評價的答辯就是一次跑題的答辯。
作為一個人的最基本元素,道德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我們在德育中介紹自己做了什么令自己驕傲或者懊惱的事情,因為我們很難承認一個不思進取的人會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這并非將成功與道德劃等號,只是說對成功的渴望是一種道德。我們談論自己的朋友,因為我們很難想象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會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就像復旦登山隊的隊員,在救援人員失去生命后卻在盤算著“注意危機公關,登山隊就是你的了”,盡管有人辯解他們非常優秀參加了很多公益活動很有愛心,但仍然無法阻止人們的譴責、聲討。我們談論自己的未來打算,因為一個不關注自己的人無法獲得他人的信任。
道德來自于反思。我的答辯中,有一本書我沒有提到,因為我只讀了一半,然后在楊凌——就是我中秋去的地方,交給了我未來的另一半,讓她讀。那本書叫《公正》,就是目前網上最火公開課ustice的演講稿。書中關于災后重建、舍己為人等辯題的辯論,簡單命題的背后,公共道德對抗經濟利益的影子卻無處不在。我深刻的感覺到,我們的國家、社會缺乏這種聲音。我們并非沒有反思,只是這種反思由于失去了冷靜與理性而毫無意義。從我個人而言,這兩年做了太多錯事,無論是狂妄、懶惰、還是欠缺思考。錯誤無法挽回,我能做的,就是弄清前因后果,不斷提示自己一個錯誤決策影響有多么惡劣。
從這個角度而言,我對德育的理解,已經不是兩年前開題論文“文化+身體=綜合發展”那么簡單了。
三、收獲
我覺得這兩年最大的收獲仍然是內心的收獲——“一生俯首拜陽明”,心學。當然,我對心學的理解僅僅是入門級,自身很多地方并不完善。
上次德育論文,充滿激情,卻空洞無物。這正如大一時的我,在所有事情上都瘋狂投入,卻鮮有成效。事情的轉機是大二我決定全力投入物理競賽復習(這是非常不沾邊的東西,但確實如此),結束后由于對物理的想法確實很多,物理論文我寫的非常認真投入,并且我從中發現了樂趣——做到完美的樂趣。從那時起,我對自己說,要做最好自己。
然而我一如既往的'并不是好學生,我從小學一年級到現在,只在上學期得過“優秀學生”,“三好學生”則一次沒拿過。進入大學后我想做改變,提出全面發展。但從目前狀況看,實在是積重難返,這并不適合我。于是我提出,利用我過于發達、過于二13的supereg,做有特色的自己。在全面的基礎上,獨立思考,勇于突破創新。不求“全面發展”,什么都可以讓步,但認定要做好并且“命中注定”可以做好的事情,就必須做第一。
但這種事情畢竟是少數,生命中順風順水只是過眼煙云,最起碼,對我而言德育答辯就不在其列。面對這種情形,就去做出與眾不同而符合大綱的東西,彰顯個性,出奇制勝。
心學給我的啟發,就是找出出奇制勝、杠桿撬動地球的支點——人的內心。舉例而言,我預料到中期答辯的氣氛肯定很沉重——因為無論是過去還是夢想都是沉重的——準備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幽默細胞多的優勢,調節氣氛;而如果是一個課堂文獻匯報我是不會這么做的,生物化學的ppt展示,我的演講更加強調了邏輯關系,以體現科學的嚴密性。
心學的另一個啟發,就是杜絕空洞無物。這一條已經完全融入了我的學習生活中。無論是我的德育中期ppt展示,還是這篇論文,任何一個論述都跟著一個例子,并且這些例子都力求自然、簡單。
當然,心學并不主張投機取巧。當我策劃“出奇制勝”時,我會確保我的奇謀中融入了真的智慧真的努力,是否合適。比如詢問舍友我這么做對不對,如果強烈反對的話我就會老老實實的做。
最后,可以把我這篇“二論”和我的“一論”對照下!岸摗钡某砷L顯而易見,因為如果我還是那時候的我,我肯定會寫出我這兩年拿的所有獎學金、參加的所有社會實踐、取得的所有獎狀來證明自己德育可以得高分,而不去關注內心的收獲。相信“三論”時,我的論文將會伴隨著我的人生觀完全成熟。
德育心得體會14
3月15日至17日,我有幸參加了由松原市教育局組織的為期二天的“中小學幼兒園家長學校骨干教師”的學習。二天來,我積極參加每一節課的培訓,認真聽取專家的專題講座,順利完成了這次學習培訓。通過這次學習和培訓,對于我來說,培訓很及時,增強了做好德育工作的信心。下面就談談我參加本次培訓的收獲和體會:
1、加強對教師的師德建設。師德是學校教育成敗與否的關鍵,有什么樣的老師就會有什么樣的學生,就像俗話所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更何況我們是教育者,是學生學習的對象。其實,一個學校就是一個大的家庭,有什么樣的.師風,就有什么樣的校風,有什么樣的校風,就會有什么樣的學風。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首先做到榜樣作用,為學生樹立起學習的榜樣,這樣才會為學校德育工作起一個好的開端。
2、抓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已成為未成年人的一個很大的問題,特別是進城務工子女較多的九年一貫制學校更應該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每一個老師都要努力做到是學生的心理“醫生”,幫助他們克服心理問題,培養他們的各種生活生存能力,促進他們個性心理的健康發展。
3、做好法制宣傳工作。當前社會中,學生的違法違紀行為已非常突出,甚至了出現了學生殺老師的極端行為。這警示我們,必須要認真對待這一問題。相關的法制老師給我們講了很多這方面的知識面,我想我們要認真做好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宣傳工作,讓青少年學生知法懂法,這樣才會要求他們做到守法、不違法等。
4、做好各種安全事故的防范工作。安全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點之一,不管做什么工作,我們都要按照“積極預防,依法管理,社會參與,各負其責”的安全管理方針,用《中小學幼兒園家長學校骨干教師》來約束和指導工作,加強與其他相關部門的聯系與合作,這樣學校的安全工作將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5、加強與家長的聯系與溝通。家長是學生的監護人,也是學生的第一個老師,要想把學生教育得好,管理得好,就必須加強與家長的聯系與合作,共同努力教育。如開展家校定期會議、家長座講會、定期家訪等,都應是我們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6、抓好班主任隊伍建設,扎實開展學校德育工作。班主任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實施者,肩負著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團隊合作精神培養等各項德育目標的實施,所以要扎實開展學校德育工作,就必須要抓好班主任隊伍的建設。
7、運用學校團隊、學生會主陣地對學生進行教育。
學生會、團支部是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陣地,充分利用學生會、團支部組織為載體,是我們開展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徑。充分發揮其組織作用,運用其特有的教育手段,通過當家作主的集體生活和豐富多彩的活動來進行教育,從而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
8、要重視教育的三個環節。
學校要重視“教育三環節”,即抓好課堂這一主陣地、積極開展實踐活動和充分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學校要以課堂為德育的第一主陣地,將各學科滲透德育的學習,以學育德。以系列的實踐活動為輔,校園文化為助力,通過美化校園,創設全面、豐富有益學生身心發展的校園文化,提升校園的文明程度,提高學生的環境意識和科學素養,培養了孩子們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情感。
總之,德育教育千頭萬緒,涉及到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但縱然我們的工作很繁瑣,開展起來很困難,只要我們找對了方法和對策,我們有理由相信德育工作一定會得到出色的完成。所以對我來說,這次培訓是一次及時的培訓,它將對我今后的工作產生很重要的幫助和影響。
德育心得體會15
同樣是談能力提升與德育的關系,這是本人四年中寫出的第三個版本,也是最終完成版。的主題仍然沒有變化,但是每一次的思想,都有著更深層次的沉淀。
對于德育,我們應該追求什么?第一版我的答案是“文化+身體”,第二版我的答案是“道德”,最后一版,我希望談談“觀念”。
一、德育不能離開個人發展的土壤
德育離不開我們生活的社會之現實。同一行為,在某些時期天經地義,而在另一時期卻離經叛道,比如古人父母亡故必會回鄉丁憂三載,今人守孝至出殯已然完成任務。因此,德育決不能拋開我們所處的時代空談。
下面就簡單談下我們生活的時代。我們作為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身邊有兩條主線。第一,是科學技術發展帶來的信息爆炸。信息爆炸給我們的生活增加了極多的維度,如互聯網、微博這樣的新媒體,也或者是各種交通工具。科技進步增加的高維度空間帶來的好處,主要是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種種需求。而另一方面,信息爆炸帶來的高維度空間也給人們帶來了困擾,高維度的空間里,由于高維空間更大,人們更容易被分的更開,變得更加無助,變得更加不相信友情,進而導致人際關系更加冷漠。
基于這兩點模糊的判斷,我們不難得出結論――首先在我們生活的時代里,獲得別人的幫助,是一件十分幸運的事情,應該對別人感恩;相反,被別人苛責、刁難,則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沒有必要對此大動肝火,保持一顆平常心即可,這是我做人的一條準則,在此基礎上,與人為善,哪怕只是在細節上這樣做,對于其他人同樣這么認為的人而言,都是一種莫大的溫暖。其次,關于做事,務求親歷親為,切忌盲目相信其他人,哪怕其他人對自己沒有任何利害關系,甚至是在全力幫助自己,都不可以盲目相信,因為別人好心也會辦錯事,任何事情都必須在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才會有成功的希望。第三,仍然是處事,要把握好生活的方向。如果說我們的生活在高考之前只有分數一個維度,在大學中是分數為主、輔以科研工作這樣的少數幾個維度的話,進入社會后,我們將會被信息爆炸的氣浪卷著,飄向不同的方向,進入不同的維度,其中會有幾次決定方向的機會,也許抓住了會改變一生,也許錯過后抱憾終身。
以上幾條,是我在第二版完稿后的一年里,陸續悟出的為人處世之準則;谶@幾條,才有了我這一年多以來觀念上的諸多改變。
二、觀念的改變與本人的發展
大一時,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良鄉的空氣。經常一個人自習到十點多,從北校區的綜教回宿舍,呼吸著帶著一絲涼意的空氣。良鄉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它的空氣,每次呼吸都會感到一陣寒意,體會著一個人的孤獨。良鄉時期的我,一直都是孤獨的,一個人自習,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去市里玩,沒有合群的必要。那時候的想法也非常簡單,非常單純,我也從來沒有像那時候一樣關注過自己的學習,或者說,分數。
我常常想當時為什么沒有繼續那樣單純的走下去,但是大一暑假時的實驗室經歷改變了我。我驚訝地發現,一直以來,我都錯誤的理解了生物這門學科。我驚訝地發現,生命科學的科研,每天都在和大量做不完的“瑣碎問題”糾纏,并且面對著無數的失敗可能,以及失敗后的無從下手。相比而言,兩小時寫寫畫畫的考試實在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這個“發現”的影響是深遠的,在以后的時間里,我對課堂學習的興趣逐漸減少,在大二大三的階段,把很多精力放在了英語、物理、計算機等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同時也嘗試著去實驗室學習。這個決定也直接影響了我的個人發展。大二時作為一個生物專業的學生拿了物理競賽的一等獎,托?剂90分,大三時開始進實驗室做實驗,學了“化工網絡虛擬實驗”“生物信息學實驗”這樣的計算機相關課程。這些雜七雜八的經歷幫助我在大三暑期順利被北京大學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BIOPIC)錄取直博,雖然我成績并不突出,同時也沒有特別突出的獎項,無疑對我幫助最大的是我大一時的“發現”改變了我的觀念。
三、困惑
我的德育論文最奇怪的'地方在于,第一版里我沒有發現德育存在什么問題,完全是一根筋的想法,到了第二版則發現似乎有很多問題沒回答,于是就糊弄說到“三論”時就能回答。然后到了“三論”時,卻發現需要解決的問題反而更多了。
最大的困惑是,我發現再也找不回以前的自己了。這一點看起來似乎沒有什么,但之前自己的很多行為準則,都開始被新的觀念牽著走,而我新觀念的核心,則比以前淺薄的多。以往被各種高調、教條建立的道德觀已經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十分簡單、短時的觀點――“有沒有用?”。在“二論”那篇中,這種觀點已經開始影響了我的生活,從那時的文字來看,我當時還算是“自我感覺良好”。而現在,我已經開始感覺到這種觀點的不良后果了。
生活,需要有明確的目標,但是如果總是被一些短期的目標牽著走,反而會偏離最后的方向。這一點隨著生活的多元化、多維化,變得愈加明顯,不斷襲來的短期的收益,常常會把我們從追求的真正的快樂的道路上一步步帶走,把我們的個性一步步消磨,于是渾然不覺中,我們也就從“自然人”變成了“社會人”。
回顧本山大叔二十多年來的小品,這種感覺也愈發強烈。本山大叔的小品,一直被認為反映了百姓們內心的聲音,早期作品類似“領導來了,村里雞也不聽喝了,豬也不讓摸了,狗也上山坡了,池子里的王八也嚇休克了,都怕輪到自己上桌了”這樣辛辣的諷刺再也沒有出現過,劉老根第一部中尚有生活中無處不在的胡作非為的“胡科長”,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都逐步被看上去更好笑卻沒有意義的包袱取代了。類似的,第四代導演,張藝謀、陳凱歌的創作都止步于九十年代初,此后再也沒有超越過自己之前的作品……藝術只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縮影,站在“成功”的角度而言,趙、張、陳三人現在無疑比九十年代更加成功,但無疑他們最好的作品誕生于那個時代。至于他們喜歡的是現在的自己還是之前的自己,個中滋味,也許只有他們自己能品嘗出來。
對我自己而言,這種感覺同樣存在。去研究生單位實習時,常常希望自己能安靜的坐下來,鉆進一個問題里,看很多書,然后一步一步自己解決這個問題。但無奈工作完成和自我提升確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完成工作是不一定完全憑借自己的能力的。脫離了工作的自我提升有用嗎?又被帶到了“有沒有用”的問題上。
有時真的希望自己不要想這種明明無解的問題,給自己徒增煩惱。而實際上,一切榮譽與煩惱,最終都會成為過去。暫時成功的結果可能是爬得越高摔得越慘,短期失敗的結果同樣也可能是為成功積累了充分的勢能。一切煩惱的,其實都來自自己的預期與實際情況的差別,因此其實這種情況下的解決方案也無非兩條,要么拼命的去接近自己的理想,要么就放低自己的理想。
四、智慧
最后想談的一點,是關于智慧的,做人的智慧。
隨著大學生活即將落下帷幕,自己也算是積累了一些生活經歷、社會經驗,同時通過閱讀優秀的書籍,也為我開啟了一扇智慧的大門。
同樣是書中一句話,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看,總會有不一樣的體驗!安灰晕锵,不以己悲”在初中時期看,多半是結合其他人的生活體驗,而現在則或多或少的看見了自己的影子,以往認為極為關鍵的東西,現在看來似乎沒有什么實質影響,比如高考“中獎”來了北京理工大學生命學院,當初如果去了其他學校,也許會有不同的體驗,但成長路線總歸會差別不大。相反,以往認為無所謂的東西,反而會左右個人的發展,比如我受高中學到的皮毛的影響,就認為自己以后必須弄生物,于是就這么一路走了下來。又比如我們班的同學們,特別是阿曼、董之威、李雷這幾位和我一起走下去的室友。沒有人上大學前會轉碼考慮室友問題,因為這確實是完全看運氣,而我則憑借著比進入北京理工大學還要好的運氣遇見了你們。阿曼的母語不是漢語,卻在他矯正發音時順便把我多年難改的錯誤發音也給矯正了,不僅如此,阿曼在談論事情時的直率,發現自己不對就批評自己,發現別人不對時同樣批評別人,讓很多事情一下子變得非常簡單。在自己遇到困難時,董之威舉重若輕的幾句話總能抓住要害,同時李雷出的主意肯定是最省事的。
繼續回來談智慧。固然有我們通過規劃、努力做到的東西,但同時也有許多偶然事件,并且這些偶然事件帶來的收益未必低于我們所追求的東西,同時偶然也是摧毀我們夢想的一大元兇,這就回到了第二版論文說的“命”的問題了。當時我說,面對天命我們毫無辦法。而當我們的生活逐步走進高維度空間時,我們要有理由相信,充分利用我們的可以到達的維度,很多困難,都可以解決,可以繞過去,這些技巧,是為小聰明。而想清楚以后我們需要做什么,則需要真正的智慧。我們時常生活在一種矛盾中,比如“我追求快樂”,“上研究生沒意思”,“還是要考研,不然沒出路”。事實上,以上三條放在目前的社會現實中,對一般人而言,哪條都是真理,而打破這一矛盾,關鍵就是打破觀念。比如可以“不追求快樂”,進而“追求全人類的幸福甘愿犧牲”,那“讀研沒意思”就沒意思了。或者是認為“上研究生有意思、很快樂”,抑或是“考研干嘛出路多的是”。這三條哪一條都和客觀實際有所差別,但這種錯誤的認識最終卻可以帶來快樂,所謂大智慧,就是不去計較某一細節的得失,將錯就錯,理清楚最基本的邏輯關系,然后順利的走下去。
【德育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德育的心得體會04-10
德育心得體會02-10
德育心得體會11-30
德育培訓心得體會05-26
德育培訓的心得體會07-25
德育培訓心得體會12-03
德育培訓的心得體會12-03
干部德育培訓心得體會08-22
德育安全心得體會12-16
暑假德育作業心得體會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