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爭做好工匠精神演講稿
演講是一種社會活動,是用于公眾場合的宣傳形式。它為了以思想、感情、事例和理論來曉喻聽眾,打動聽眾,“征服”群眾,必須要有現實的針對性。以下是由應屆畢業生網PQ小編為大家整理出來的爭做好工匠精神演講稿,僅供參考。
爭做好工匠精神演講稿一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工匠精神,打造世界強國。說到工匠精神,無外乎三點要求:一絲不茍,精益求精,一以貫之。三個詞,十二個字,數十年如一日,全心全力做一件沒有盡頭的事。這就是我認為的工匠精神。
昨日通過觀看大國工匠的宣傳片以及公司車間的大力宣傳和弘揚,使我們了解了大國工匠的故事,并深深的被他們的故事所感動,大國工匠的故事也深深地觸動了我,是我不禁反思我與他們的差距,不禁夢想向他們靠攏。
從古至今,中國從不缺少工匠精神。中國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創之國、匠品出口國、匠人之國!不謙虛地講,中國匠人造就了一部匠品輝煌史。
今天的中國,不僅能在高尖端科技實現領先,華為、聯想、海爾、格力等中國企業也在其領域內位于世界前沿。這些成就的取得,同樣是現代中國人專注走心、追求極致工匠精神的體現。
時下提到工匠精神,許多人都再說德國、日本。這正如兩千多年前,世界癡迷于追逐中國制造的產品一樣,人們對于匠品價值的認可從未改變。德國、日本的制造都經歷過學習他國技術、仿造假冒、不斷升級、直到實現自主創新的過程。
德國的工匠精神也就是近一百年多年的事兒。1871年,德國制造還處在假貨和仿冒橫行時代。當時英國人規定從德國進口的商品必須標注“德國制造”,以此區分劣質的德國貨和優質的英國貨。知恥而后勇,德國從此開始了精工制造的征程。用了100多年時間,德國人持續不斷地在各個行業,堅持和傳承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終于使德國制造成為世界上高品質的代名詞。
日本的工業制造是從學習歐美國家的技術、仿造開始的。1950年,日本還只能生產廉價而簡單的商品。此后的20年,將傳統的工匠精神傳承于規模化制造,極大提升了日本制造的品質。1955年設立“人間國寶”制度,用以保護匠人和小型企業,并在全社會持續倡導工匠精神。
中國有2000多年的工匠精神傳承史,由于歷史原因,中國的工匠精神沒有在近代全面的傳承。近年來,經濟的高速發展也使商業倫理問題突顯,部分企業為了獲取短期利益缺少商業道德,假冒偽劣、粗制濫造還時有發生。
只要擁有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愿望,每個人都是匠人。在崗位上堅守本分、不斷進取、努力專研,支持民族工業發展、尊重每一位匠人都是在傳承工匠精神。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結束了!
爭做好工匠精神演講稿二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及“工匠精神”,引起各方關注。“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這段話被屢屢引用。有企業家認為,“中國制造”的當務之急是重新喚起工匠精神,否則談不上成為制造強國。也有學者指出,倡導工匠精神,才能打磨出“中國制造”的金字招牌,進而帶動更多的中國品牌大踏步走向世界,實現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
什么是工匠精神、為什么要倡導工匠精神、培養大國工匠需要怎樣的制度動力和文化支撐等,一系列問題需要探討和回答。
耐心專注、精益求精、務實敬業、極致嚴謹、追求完美……工匠精神的內涵特質為制造業發展鋪陳出明亮底色。它與創新創造相互聯系貫通,被視為產業的靈魂、品牌的基石。在工匠精神的引領之下,人們對標準的制定嚴謹甚至于苛刻,對細節的關注精準甚至于執拗,大到航天器,小到圓珠筆,都盡顯細膩的心思、獨到的創新、完善的功能,努力為客戶提供無可挑剔的使用體驗。沒有一流的心性就沒有一流的技術,至臻品質才能成就百年品牌。歷數世界制造業的那些“老店”,無不依靠深耕細作、推陳出新,才在各自領域獨占鰲頭,實現了基業長青。
工匠精神是“中國制造”的軟實力。我國制造業歷經數十年的發展,總產值已列全球第一,但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仍是大而不強、差距明顯,成本、規模優勢難掩質量、品牌方面的劣勢。尤其要看到,當前我國制造業正面臨發達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雙向擠壓”的嚴峻挑戰,同時處于全面落實“中國制造2025”、從 “跟隨者”轉向“引領者”的關鍵時期。實現成功突圍、轉型升級、跨越發展,需要技術創新,也需要匠藝精進,把追求細節完美、質量上乘的“匠心”融入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的每一個環節,有效解決設備可靠性、精度保持性、質量穩定性、消費安全性等問題,做到大工業時代的精細管理、精品制造。
工匠精神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動能。近幾年,中國老百姓的海外“爆買”十分火熱,反映出國內市場潛力巨大、居民消費正在升級,也折射出國內產品供給沒能及時跟上的尷尬。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目的是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效率,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與供給側改革無疑有著緊密聯系。誰能提供好的產品,誰就能贏得市場。面對越來越多“挑剔”的消費者,面對日益增長的個性化、定制化需求,以工匠精神來增加產品和服務的品種品質,優化供給結構,適應市場需求,無疑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工匠精神是企業打造“百年老店”的“金鑰匙”。以前的粗放型增長方式下,企業可以通過低成本、大規模的生產賺錢,產品“差不多”就行,F在我國已經進入深度的經濟結構調整期,要求企業必須向產品品質要財富。產品質量的比拼,實質就是企業精神與文化的比拼。據了解,現在世界上壽命超過200年的企業,日本有3000多家,德國有800多家,秘訣就是工匠精神的傳承。今天的中國企業要打造“百年老店”,同樣需要恪守工匠精神,以精準的企劃、精湛的技術、精益的制造、精品的品質、精誠的服務,生產打動人心的一流產品,以此立身立世。
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任重而道遠。既需要企業家追求卓越、生產者耐心堅守,更需要職業教育的改革、職業精神的培養、制度體系的激勵、文化土壤的培育,多管齊下,形成崇尚工匠精神的社會氛圍,讓“中國制造”的底色更鮮明、品牌更響亮,讓全世界都愛上中國造。
【爭做好工匠精神演講稿】相關文章:
工匠精神口號01-30
勞模工匠精神事跡04-23
關于工匠精神的事跡10-12
學習工匠精神心得01-09
工匠精神勵志名言12-28
學習《工匠精神》心得10-18
如何弘揚工匠精神10-28
工匠精神的人物及事跡01-08
工匠精神的個人事跡01-14
【推薦】勞模工匠精神事跡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