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知識社會和成人學習
【論文關鍵詞】知識社會;學習社會;成人學習
【論文摘要】未來的知識社套是以人為末、以知識經濟為主體、以知識管理為紐帶的學習社套。知識社套的成人學習是與時懼進的學習,是普遍建立在遠程開放廈網絡條件基礎上的學習.是伴隨終生的學習.成人學習是權利與責任的統一,是實現和展示人生價值的統一。
一、“知識社會”概念
20世紀中期新技術革命浪潮興起以來,利一學技術和知識在整個社會發展進程中的地位作用越來越凸顯出來.引起了社會觀念、社會形態、社會結構和社會內涵的一系列變化。眾多學者從各種不同角度對未來社會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表述及概念,例如:丹尼爾·貝爾,1973年提出“后工業社會”、阿爾文·托夫勒198b年提出“信息社會”,奈斯比特1982年提出“事實上我們已經進入了以創造和分配信息為基礎的社會”:90年代初c·溫斯洛和W·布拉馬則明確提出了“知識經濟”的概念。i99s年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其名為(1996年科學、技術和產業展望》的報告中,第一次把“知識經濟”定義為以知識(智力)資源的占有、配置、生產和使用(消費)為最主要因素的經濟,自此人們也常把未來社會表述為知識經濟的社會。
知識經濟和知識社會是兩個既相互聯系又有區別的概念。經濟雖然是社會的基礎和社會發展的決定因素,但經濟畢竟只是整個社會結構、體系的一部分.知識社會比知識經濟的涵義更廣泛、更豐富,可以更準確地表述未來社會的特征。時代的發展和走向已經向世人提出了建立高文化、高技術、高知識的社會,或者說高度發達、文明、進步社會形態的歷史任務,這樣的社會似以知識社會表述更為準確。
最早采用“知識社會”這個術語的是羅伯特,E,萊恩,他于1955在美國《社會學評淪》第?1卷第5期發表了《知識社會中政治和意識形態衰落》,通過說明科學知識日益增長的社會意義,而證實對這一概念的使用是正確的。彼得,德魯克于1969年在毫不連續的時代》中也使用“知識社會”的術語。這本著作所展示的論點是將知識置于“我們社會的中心以及經濟和社會行為的基礎”的地位。他在1993年出版的毫后資本主義社會》一書中把“后資本主義社會”看作是“知識社會”,并認為人類社會的21世紀是知識社會長人并完成的一個世紀。丹尼爾·貝爾在對后工業社會問題的討論中,則交替使用“知識社會”和“后工業社會”的概念。貝爾的知識社會理論是建立在知識中軸理論的基礎之上的。加拿大社會學家尼科·斯特爾對以往知識社會概念進行了社會學方面的批評性考察,對知識社會的內涵和外延進行了全面分析,以其廣闊的理論視野對知識社會概念的使用進行了綜合,因而作出了重要貢獻。另外,在20世紀中期由歐洲科學技術研究協會( EAST)和美國科學社會學研究協會(4S)聯合組織的“知識社會的特征”國際學術討論會,以及20世紀90年代德國對知識社會的討論等都對知識社會概念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思路和理論。
二、“知識社會”的基本特征
(一)知識社會是堅持以人為本及人與社會、自然和諧、協調發展的社會
入是社會發展、進步的主體,處于社會發展的中心,也是社會發展的目的。從社會發展的整體來說,人的發展固然具有工具、條件的性質與功能,但從根本上講,歸根結底人是社會發展的目的。一切為了人,一切為了使_人生活得更美好、幸福、文明和健康。使人的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更高、更好。這是_人類社會為之追求、奮斗的根本目標、根本目的。關注人的自身發展的地位和價值,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和必然要求。當入類社會脫離蒙昧狀態,步人文明的時候,就體現了盡管是初始狀態.但畢竟符合社會進步要求的人本精神。奴隸社會視奴隸是“會說話的工具”,任意殺戮,踐踏人性;封建社會等級森嚴,集權專制,以權力為本位;資本主義社會視金錢為萬能,以金錢為本位,特別是法西斯專制時期,濫殺無辜,滅絕人性;即將到來的知識社會則是以高度發達、高度文明為條件和標志的,重視知識,尊重人才,發展個性,關愛人生,堅持以人為本,這是知識社會發展的歷史的邏輯的結論。
問題在于,人的發展決不是孤立的,而是與社會的、自然的發展,亦即人類生存發展的環境條件密切聯系在一起的,離開了這一環境條件,所謂以人為本也是殘缺不全的。工業社會物質文明的高度發展,是以掠奪資源、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人口劇增、南北差距等為代價的。這種片面的畸形的發展觀與發展模式所帶來的后果與危害已向人類社會敲響了警鐘。以羅馬俱樂部1972年的研究報告《增長的極限》為標志,說明世人對傳統發展觀及發展模式的深刻反思和覺醒。世界環境和發展委員會1987年提供的咤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則明確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這就是“在滿足當代人需要的時候,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具有歷史意義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則進一步闡述了可持續發展的內涵,特別是這次會議通過的《21世紀議程》這一未來環境與發展的行動綱領,把可持續發展變成了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在共識基礎上的發展戰略、開創了一個人類社會走向可持續發展的新階段。
知識社會是一個高度文明、高度理性的社會,而可持續發展本身就是入類社會張揚理性、追求文明的歷史產物,同知識社會的本質與走向是完全一致的。知識社會必然會在深刻總結提升入類社會歷史經驗的基礎上,更加科學地把握可持續發展這個充滿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理念,呼喚并促進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促進并實現入和社會、自然和諧、協調發展的文化價值觀,而教育的實質則是一種特殊的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具有文化的生產與加工、保存與傳遞、深化與升華、發展與創新的社會功能,幫助人們將可持續發展作為社會發展的價值取向與發展戰略,既滿足當代人生存、生活、發展需要,又顧及后代人長遠的發展和根本利益的需要。
對此我國著名學者吳季松在他的《知識經濟學》著作中,曾提出了一個“可持續發展方程”,用于可持續發展程度的定量評價,認為知識經濟成分越高,可持續發展系數越高?梢娭R社會就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可持續發展的社會。
(二)知識社會是以知識經濟為主體的社會
任何一種社會形態的存在和發展都必須以經濟為基礎,知識社會的基礎是知識經濟,知識經濟是知識社會的主體。知識經濟的特征可以羅列數條,但最主要的有兩條:
[1][2][3]下一頁
【淺談知識社會和成人學習】相關文章:
淺談舞蹈形象和意境04-12
淺談當代教育和教育目的06-15
淺談教育英文和中文06-16
淺談社區服務人員院前急救知識和技能的調查及干預對策05-03
認知、知識和創新本質06-01
淺談應用化學和材料化學的區別07-26
淺談私立和公立幼兒園的管理區別和方法06-10
淺談知識經濟社區文化建設論文04-29
淺談美式英語的起源發展和特征論文04-27
淺談英語教學中的合作學習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