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解析勞動怎樣決定了商品的價值-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現代闡釋
論文關鍵詞:勞動價值論;價值;貨幣;競爭
論文摘要:本文從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科學內涵出發,通過引入貨幣和競爭等因素說明勞動怎樣決定商品的價值。本文既堅持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基本原理,突出理論的繼承性,又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做出現時代的闡釋,突出了理論的發展性和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
勞動價值論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基礎,正是馬克思通過勞動二重性原理的創立,克服古典經濟學家的局限,把勞動價值論上升為科學,并以此為基礎創立了剩余價值學說,構建起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科學理論體系。但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也是不斷發展的,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但這種“進”絕不是對馬克思勞動動價值論的泛化、歪曲,相反應是對其繼承和發展。本文在堅持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基本內核的前提下對勞動怎樣決定商品的價值做出新的闡釋。
一、“泛勞動價值論”的表現及勞動決定商品價值的前提
1.在“價值”范疇上的泛化,脫離商品來討論勞動價值論。根據辭海和哲學詞典的解釋,“價值”有三層含義:①日常含義是指事物的用途或積極作用,如研究價值。②專指商品的價值,即“商品的交換關系或交換價值中表現出來的共同東西。這個“共同東西”就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其大小取決于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因此“‘價值就是勞動”,就是在商品生產中的勞動耗費,即支付的勞動成本。勞動成本越低即價值量越小,說明勞動生產率越高,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越強。③哲學含義是指客體對于主體的意義。當客體對主體有積極意義時就有正價值,反之則為負價值。效用價值論者實際上是在日常含義的層面上使用“價值”一詞的含義,因而價值在他那里就是使用價值。同時,價值是商品的特有屬性,因此不能脫離商品來談論價值,現在的研究有泛化“價值”的傾向,仿佛什么東西只要對人類有用就有價值。
從“價值”的概念演進看,西方最早使用“價值”一詞的是古希臘奴隸主階級杰出思想家色諾芬,但色諾芬使用“價值”一詞的含義,實際上是價格。其后是亞里士多德,他在《政治學》一書中論述貨幣的產生和發展過程時寫道:“起初這些金屬就憑大小輕重來計值,最后,為免除大家分別稱量的煩勞,每塊經稱量的金屬就打上烙印,由這種烙印表明其‘價值”,。價值術語在中世紀被廣泛使用,但通常將“價值”與“公平價格”或“公正價格”聯系在一起。重商主義學派將“價值”看做是商品流通的既定前提。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第一次明確地將價值分為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
馬克思在批判地繼承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上,建立起科學的價值理論,他指出價值與使用價值共處于同一商品體內,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作為商品的自然屬性,它由具體勞動創造;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它“只是無差別的人類勞動的單純凝結”,是“抽象人類勞動的體現或物化”。他說“這些物現在只是表示,在他們的生產上耗費了人類勞動力,積累了人類勞動,這些物,作為它們共有的這個社會實體的結晶,就是價值即商品的價值”。因此勞動價值論所討論的價值是商品的價值,是作為人類勞動結果的物的價值,而不是一切物都具有的那種效用。
2.在“商品”范疇上的泛化,脫離勞動和交換兩個屬性來討論勞動價值論。勞動價值論是要說明商品價值的源泉是什么,馬克思說是勞動,是人的抽象勞動的耗費,商品價值量的大小取決于生產商品的勞動時間—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商品必須具備三個要件:勞動、交換和在流通中實現其價值,也就是說馬克思所說的要實現“驚險的一躍”。在商品問題上,我們往往忽略第三個要件,而在勞動價值論問題上往往泛化到超越商品的范疇,在產品(商品與非商品的一切勞動成果)的層面,甚至在更廣泛的物的層次上討論價值問題。在這樣一個泛化的范圍內討論勞動價值論問題,既不符合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本意,也不符合真理的條件性原則。
商品的價值取決于生產商品的勞動耗費,而這種耗費既有可能是以前的,又有可能是當期的,也就是說,“為了生產一件商品,創造一定量價值,不僅要耗費各種生產資料即物化勞動,而且要耗費工人的活勞動。因此商品價值的生產成本應當包括物化勞動和活勞動耗費兩個部分,是生產商品全部勞動時間的耗費!庇霉絹肀硎:W=f (L) = f (Lt)=f ( Pc, Lc )=f(c v m)。其中W表示商品的價值,L是勞動labour的第一個字母的大寫,W=f (L)說明商品的價值是生產商品的勞動的函數,而勞動量的大小用勞動時間來衡量,因此再等于f (Lt), t表示時間;這種勞動時間的耗費既可能是過去勞動的結果,又可能是當期勞動的結果,因此Lt由過去勞動的結果—要素成本(part cost,簡寫為pc)和當期勞動成本(labour cost,簡寫為k)組成;從分配角度看,要素成本就是商品價值組成中的不變資本C,當期勞動成本被分割為兩塊,一塊歸勞動者所有,就是工人的工資,也就是商品價值組成中的可變資本V,剩下的一塊被資本家所占有,成為資本家的剩余價值。從這個公式可看出,商品的價值取決于勞動的耗費,因此說一切商品的價值都根源于人的勞動,是勞動創造了商品價值,這才是勞動價值論的真義所在。
那么,勞動又怎樣決定了商品的價值?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明確地勾勒出了勞動決,商品價值的具體過程,他說:“工人把一定量的勞動—撇開他的勞動所具有的特定的內容、目的和技術性質—加到勞動對象上,也就把新價值加到勞動對象上。另一方面我們發現,被消耗的生產資料價值又成了產品價值的組成部分,例如,棉花和紗錠的價值包含在棉紗的價值中?梢,生產資料的價值由于轉移到產品上而被保存下來。這種轉移是在生產資料轉化為產品時發生的,是在勞動過程中發生的,它是通過勞動實現的。然而是怎樣實現的呢?……在同一時間內,勞動就一種屬性來說必然創造價值,就另一種屬性來說必然保存或轉移價值!蹦敲础霸鯓蛹舆M勞動時間,從而加進價值呢?始終只能通過他特有的生產勞動方式。紡紗工人只有通過紡紗,織布工人只有通過織布,鐵匠只有通過打鐵,才能加進勞動時間。而通過他們借以加進一般勞動,從而加進新價值的有目的的形式。簡單地說,是勞動創造了商品的價值,價值是勞動這種特有的二重性的結果。
二、在引入貨幣因素條件下商品價值的決定
[1][2]下一頁
【解析勞動怎樣決定了商品的價值-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現代闡釋】相關文章:
自然資源價值的勞動價值論解析03-26
試析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思考03-19
關于自然資源價值的勞動價值論解析12-13
試析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三題03-19
試析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科學內涵、現代形態及當代意義03-19
勞動生產力與商品價值量的關系-五論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11-18
西方人力資本概念的勞動價值論闡釋03-24
淺談李嘉圖學派的解體與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