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老子“玄同論”思想對我國現代公共管理
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德魯克認為,“管理是以文化為轉移的,并且受其社會的價值觀、傳統與習俗的支配”。21世紀的中國,既要借鑒先進公共管理模式在西方國家運作的成效,也要挖掘出我國古代政治哲學中優秀的管理精髓。我國改革開放30年來,經濟建設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但組織渙散,在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公眾滿意度低,城鄉、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人口資源環境壓力加大,就業、社會保障、收入分配、安全生產、社會治安等問題比較突出。鑒于此,汲取老子政治哲學中優秀的思想,對我國現代公共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人類在創造物質、精神財富的同時也不同程度地豐富了人們的內涵,但同時也出現了與人異己的力量,F實生活中的創造與異化是不可避免的,人們可以通過“玄同”在精神上超越它。玄同,精神境界的一次超越。這種超越不是取消客觀差異,而是對客觀現實中差異的超越。
玄同境界亦即常德境界,“常德乃足,復歸于樸。”“道常無名樸”。有學者用嬰兒、樸來比喻玄同境界,玄同境界保持了人的本真之性,無是非利害善惡之辨,嬰兒眼中的世界是一個無差別的和諧世界。玄同,是尋求緩和與化解對立,在精神上超越對立的差別。玄同境界是一個和諧的境界,老子說:“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是謂玄同”“,玄同”意為深層次的同一。“玄同”亦可理解為本質上的和同。老子認為,要挫去人們的銳角,解開人們的紛爭,和合和吸納人們的光彩和塵埃,這就是“玄同”。故而,不能因為得到權勢而使人親近,給人格外的利益,也不能因為得到它而使人疏遠;更不能因為得到它而加害于人;不能因為得到權勢而使親者尊貴,使微者卑賤。這是老子關于如何達到玄同境界的最集中的表述。老子思想對我國現代公共管理的啟示作用和深遠意義,包含了以下三方面的超越與和諧。
超越世俗的“有為”,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無與有的統一,無與有的玄同,是道的本質。老子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無為,并非無所作為,而是一切順自然規律來做事,看似無主體作為,實際是無主觀強作妄為。因為是順自然而為,所以才能有“無不為”。王弼把“無為”理解為“順自然也”。無為而無不為也就是道法自然。自然是客觀事物的本質,萬物自然而然地生,自然而然地長,自然而然的衰亡,沒有任何意志主宰,沒有任何外力推動。老子說:道“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著名學者馮契解釋說:“‘道’自然而然而不是有意識地產生、推動、長成萬物,自然地產生而并不把萬物據為己有,自然地推動而并不自恃為有力,自然地長成而并不為之主宰‘,道’并不是一個有意志的造作者。”可見,這種“為”是“道法自然”之為,是效法自然法則、順萬物本性自然而然地“為”。老子認為“愛民治國,能無為乎?”老子希望國君治國能夠遵循無為原則,讓民眾順性生活。
有人說:“無為無不為”是君人南面之術,或者說是君主治國的策略原則,有其一定的道理,但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而已。在《老子》中,“無為”確實大都是指圣人的行事原則。但是圣人不等同于君王。老子對現實社會的統治者并沒有寄予厚望,而只是淡淡地勸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老子所說能夠實行“無為”原則的圣人,是理想中能夠體道的人,是能夠讓民眾自正、自富、自樸的人“: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我沒有個人特別的意愿,人民就能依照自己的個性去順應變化;我喜歡平靜的適應天性的生活,人民就能依照自己的意愿去過正常的生活;我不謀求什么功業,人民就能按自己的方式去致富;我能以沒有特殊的欲望為意愿,人民就能依照自己的個性淳樸處世。無為而無不為的圣人即使是國君,其境界也必高于國君,他是帶領民眾回復本性,進入自然高度、和諧境界的引領者。老子也同樣希望侯王能夠守道循道,將會比較容易使人民百姓自正自化。道生萬物,道賦予萬物以本性,物性得之于道,即“德”。不僅物性得之于道,物之功能亦得之于道。在本質與功能上,道與天地萬物是合一的,同于自然。人性與人之功能亦得之于道。人的功能只有無為而無不為時,才能與道合一,才是天人合一,才能與天道自然充分和諧。但是,自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來,人類改造自然的活動,半是自覺半是盲目。
【老子“玄同論”思想對我國現代公共管理】相關文章:
淺談老子生態倫理思想及其現代價值09-17
淺談法家思想對我國現代法治建設的影響08-01
淺論老子行政管理思想(通用11篇)09-10
關于《老子》德治思想略論09-07
淺探墨家管理思想的現代意蘊06-08
老子的思想哲學性質與哲學架構08-19
我國現代企業管理現狀及改進探討07-15
我國現代商號制度的完善05-01
基于現代物流思想的教學過程管理研究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