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從博弈論看管理當局盈余管理
近年來,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成為國內外會計理論界和實務界面臨的嚴重問題,“銀廣廈”、“歐亞農業”、美國“安然”等一系列事件使投資大眾開始質疑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甚至是會計行業的職業道德。造成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會計造假,通過虛擬交易等方式達到報表盈利的目的,像歐亞農業、銀廣廈等都是會計造假,這是一種違法行為;另一個原因是公司管理層進行盈余管理,通過應計項目管理、巨額沖銷、收入平滑等方法披露會計信息,達到管理層的目標,這則是一種合法行為。
一、盈余管理的涵義
關于盈余管理,會計學界一直存在這諸多不同的觀點,美國會計學家William. K .Scott認為“由于會計靈活性是權責發生制會計所固有的特性”(2000),所以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許的范圍內,通過對會計政策的選擇使經營者自身利益或(和)企業市場價值達到最大化的行為!绷硗,Katherine. Schipper認為“盈余管理實際上是企業管理人員通過有目的地控制對外財務報告過程,以獲得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
國內許多學者也對盈余管理從不同角度進行了詮釋。王展翔(2001)認為盈余管理就是企業管理當局在遵循GAAP(或會計準則)的基礎上,通過對企業對外報告的會計收益信息進行控制或調整以最大化主體自身利益的行為。魏明海(2000)認為從“信息觀”理解盈余管理,它是企業管理當局為了誤導其他會計信息使用者對企業經營業績的理解,在編制財務報告和“構造”交易事件以改變財務報告作出判斷和會計選擇的過程。陳雪潔、鄒小凡(2002)認為,盈余管理是指企業管理者為了公司價值的最大化,迫于相關利益集團對其達到盈利預期的壓力,在公認會計原則的約束下選擇最有利的會計政策,或控制應計項目,使報告盈余達到預期水平。
筆者認為,盈余管理是管理當局、會計信息使用者博弈的和解,它是在會計準則允許的范圍內為達到管理當局自身利益最大化,誤導會計信息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理解,進而對會計信息進行控制或調整的行為。
二、盈余管理中的博弈分析
從博弈論的原理,我們可以將盈余管理的決策過程看作一個非博弈的過程,即局中人事先彼此不能形成有約束的合約。是否進行盈余管理的行為決策則是該非合作博弈的和解,即納什均衡。
1.情景陳述及前提假設
對盈余管理決策來說,這個非合作博弈的局中人有三方:董事會、管理當局和投資人。我們用G={s1,s2,s3;u1,u2,u3}表示此博弈,其中s1表示董事會的戰略空間,s2表示管理當局的戰略空間,s3表示投資人的戰略空間,un表示各自的收益函數(n=1,2,3)
在G中,存在著3個子博弈:董事會自身的博弈g1={s1;u1},董事會與管理當局的博弈g2={s1,s2;u1,u2},管理當局與投資者的博弈g3={s2,s3;u2,u3}。
前提假設:(1)G中各方都是理性的經濟人,不參與選擇嚴格劣戰略。
(2)這是一個初次上市的公司,在該公司的招股說明書中公布預期增長率i
(3)市場的信息是不對稱的,不完美的。
(4)該公司從資本市場上的融資所得全部用于招股說明書中所陳述的項目。
(5)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每個局中人的戰略空間等概率。
2.G中的博弈樹
3.各子博弈的博弈分析
⑴董事會自身的博弈g1
董事會在招股說明書中制訂預期增長率i ,董事會有兩種選擇,即戰略空間:s11,s12,董事會可以制訂高的預期增長率iH,即s11,也可以制訂低的預期增長率iL,即s12。相對的,產生兩個收益函數u11,u12(注:iH,iL是相對于實際增長率i ' 而言的)。
假如董事會是激進的,預計未來可以高速增長,或者董事會想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首年融到更多的資金,此時董事會可能選擇iH,納什均衡N1=(s1,u1);相反,如果董事會是保守的,謹慎估計為了預期增長率,或者董事會希望給投資者一個好印象,該公司的業績穩步增長,經營風格穩重沉著,或者董事會擔心未來的實際增長率i '達不到預期增長
【從博弈論看管理當局盈余管理】相關文章:
企業盈余管理的影響與治理03-02
論盈余管理的動機及治理03-22
企業盈余管理動因分析03-25
論企業盈余管理行為03-18
淺談如何進行盈余管理03-19
談談如何進行盈余管理03-18
淺論上市公司盈余管理03-18
內部控制與盈余管理的關系論文11-18
控股股東與盈余管理問題研究綜述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