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企業應收帳款管理中的風險控制
一、性風險控制預防性風險控制是在應收帳款形成之前,對影響應收帳款收回的各有關因素進行分析,制訂出一套能適應本企業各種具體情況的風險控制制度。通過這種控制制度來約束應收帳款的不合理形成,預防壞帳和應收帳款被長期占用的出現。
在企業形成應收帳款的原因大致有兩種:一是銷售確認后,交貨與收款業務分離所產生的時間差距造成的。通常情況下,銷售交貨后,貨款在一定時間后才能收回。這是因為收回貨款除了需要購貨方確認外,結算過程本身也需要占用一定的時間。因此,只有采用先進可靠的結算方式(手段),才能減少在應收帳款上的資金占用,避免應收帳款給企業正常經營帶來風險;二是競爭引起的應收帳款。通常情況下,越是成熟發達的市場,企業之間的競爭越是激烈。企業除了依靠產品質量、價格、售后服務擴大銷售外,賒銷也是擴大銷售的主要手段。然而,賒銷必然形成應收帳款,賒銷越多,應收帳款占用的資金越多,給企業正常經營帶來的風險越大。企業只有對客戶的信用進行認真的分析,合理地進行賒銷,才能減少或避免風險。根據以上分析,企業可以在內部設立一些規章制度以及措施防范風險。
1.根據商品及勞務在市場上的供求狀況確定結算方式,預防風險
目前我國企業間的商品交易及勞務供應,結清債權的方式(結算方式)劃分為現金結算和轉帳(非現金)結算。轉帳結算方式包括支票結算、本票和匯票結算、銀行承兌匯票和商業承兌匯票結算、委托銀行收款和異地托收承付結算以及匯兌結算方式等。由于各種結算方式使用的范圍和條件不同,這就使得各種結算方式完成結算收款所用的時間和可靠性不同。因此,只有根據商品及勞務在市場上的供求狀況,合理選擇恰當的結算工具,才能及時收回款項,避免應收帳款成為壞帳或被長期占用。通常情況下,當商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時,銷貨方就應當約定購貨方采用對其無風險的貨款結算方式,比如現金結算,銀行本票或匯票結算。因為在這種結算方式下,銷貨方只要在收款時,將購貨方交來的銀行本票或匯票結算憑證送到指定的結算銀行,銀行見票即付,貨款會及時收回。對銷貨方來說,這種結算方式把應收帳款的風險控制在最低程度。若商品在市場上供求平衡,銷貨應當約定購貨方采用支票結算,銀行承兌匯票結算方式。在這種結算方式下,銷貨方收款時可能會遇到一定的收款風險,但較其他結算方式要安全的多。當商品供過于求時,銷貨方要視情況,約定購貨方采用商業承兌匯票,委托銀行收款結算方式,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應收帳款的風險。總之,根據商品在市場上的供求狀況,事先規定采用合理的結算方式,可以預防應收帳款不能收回或長期被占用而給企業帶來的風險。
2.建立客戶信用評價制度,規避風險
客戶信用評價制度就是對客戶信用進行評價,按照評價結果確認哪些客戶可以給予商業信用,哪些不能,以控制應收帳款風險。在對客戶信用評價時,可以從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1)定性分析就是對客戶的品德、能力、資本、抵押品、經營等方面進行評價分析,控制風險。
客戶品德是指客戶的商業信譽。即客戶愿意履行償債義務的可能性?蛻羰欠裨敢獗M最大努力履行償債義務,直接決定著帳款收回的速度和數量。企業可以查看了解客戶的以往記錄,看是否能及時足額償付帳款,是否具有良好的償債習慣。同時還可以了解客戶與其他企業的債務關系是否正常。一般來講,客戶的品德越好,應收帳款的風險越小。
客戶能力即客戶的償債能力?蛻魞攤芰υ綇,應收帳款的風險越小。對客戶能力的評價主要檢查客戶是否有足夠的速動資產以及速動資產的質量。因為速動資產變現較快,客戶擁有速動資產的數量、質量以及與流動負債的比例越是合理,客戶信用狀況越好,償債能力越強,發生的風險越小。
客戶資本即客戶的實力和財務狀況。對于銷貨方來說,客戶的資本越大,其償債能力越強,風險越小。對于客戶資本的可從客戶提供的資產負債表和所有者權益表分析取得。
客戶抵押品即客戶為獲得商品信用所能提供的擔保資產。凡能提供抵押品的客戶,其商品信用必然可靠。企業給予客戶銷售,其貨款收回是有保證的,不存在風險。對客戶信用有爭議或了解不夠,調查客戶是否有抵押品最為有效。
客戶經營環境即客戶的經營背景,如客戶所在國家及地區的、形勢,客戶所在的行業等。這些因素都影響著客戶的償還能力。只有對這些因素進行深入了解,評價客戶的信用,合理確認應收帳款發生的條件,降低應收帳款的風險。
。2)定量分析就是對客戶信用實行量化,根據量化指標評價客戶信用,預防風險。
客戶信用指標量化過程就是先算出能夠反映客戶償債能力及財務狀況的各項主要指標。這些指標包括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權益負債率等。然后將反映客戶信用的各項量化指標與正常的指標進行比較,比如說正常情況下,企業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的值應當小于1:3,流動比率(流動資產額/流動負債額)的值應當大于2:1,速動比率(速動資產額/流動負債額)應當大于1:1.如果計算客戶償債能力的值優于正常情況下的指標值,就可以確認客戶信用好,應收帳款的收回沒有風險?梢岳^續或擴大給予客戶的商品信用。如果客戶有關反映信用指標的值低于正常情況下的值,則可以確認客戶的商品信用具有一定的風險,并結合獨立的信用評價機構給予的信用評價,視情況縮小或停止給于客戶的商品信用,控制應收帳款的風險。這種根據對客戶信用的事先調查評價,來確定是否對客戶發生應收帳款,控制和預防應收帳款的呆帳或損失給企業正常經營帶來風險的做法,在實踐中被稱為“信用否決法”。
二、目標性風險控制
目標性風險控制就是按照事先確定的目標,對應收帳款的形成過程進行,以目標風險指標作為控制風險的依據,力求把應收帳款的風險降低到所確定的目標風險水平以內。
目標性風險控制過程由兩個方面構成:一是目標風險標準的制訂;二是目標風險標準的執行。
目標風險標準的制訂就是根據企業外部制訂的風險標準以及企業過去年度的平均風險標準等有關信息資料,推判出企業所依據的正常風險標準和理想風險標準。外部認定的風險標準就是企業外部有關部門、企業、組織單位、或獨立的評價機構所認定的應收帳款被占用的合理期限或壞帳損失占應收帳款的合理比率。例如,企業若給予客戶2%的價格優惠,客戶的付款合理期限不應超過10天,若給予客戶1%的價格優惠,客戶的付款信用期限不應超過20天,若企業不給予客戶任何信用優惠,客戶的付款信用期限不應超過30天。對不同的結算工具來說也有不同的期限標準,如支票結算的期限不超過7天,商業匯票最長期限為9個月,應收帳款的損失率不得超過5‰等。這些外部標準就為企業提供了確認應收帳款有無風險或風險大小的標準。如果企業的應收帳款超過了外部所確認的這標準期限和比率就認定出現了風險或風險增大,如果沒有超過這些標準就認為沒有風險或風險不大。企業在對應收帳款管理的過程中,應將應收帳款發生風險的可能性控制在這些標準以內。平均風險標準是企業在過去的經營活動中實際平均收款期限和實際發生壞帳損失占應收帳款的平均比例。這是以過去平均款項收回實際績效為標準,經過計算得出,可以作為目標風險控制的參考,實施對風險的控制。理想風險控制標準是指假定企業在最完善的條件下,應收帳款管理所能達到的最低風險標準。要實現把應收帳款中的風險控制在最低程度(理 想的水平),這個目標是企業在風險控制過程中應當追求的,但要達到這種控制標準卻是困難的,因為在不斷變化的情況下,最佳的經營條件很難同時達到。正常的目標風險標準是在正常的條件下,通過努力能夠達到的對應收帳款風險進行控制的標準。這種標準,允許應收帳款有一定的風險,即允許有一定的壞帳損失和一定數量的應收帳款被占用較長的時間。正常的目標風險控制標準在制訂時,應當根據企業外部風險標準和平均風險標準并參考理想風險標準,結合企業目前的經營來確認。企業在對應收帳款的風險控制時,應當以正常風險標準為目標,將應收帳款控制在這些標準之內。
目標風險標準的執行首先是將企業制訂的目標性風險標準作為依據用于事前規劃應收帳款的發生。即對于所有即將發生的應收帳款,分析其所存在的風險是否會超過正常的風險標準,如果所存在的風險超過正常的風險標準,則依據風險控制標準,立即停止應收帳款的發生。如果未來發生的應收帳款存在的風險不會超過這種風險標準,則可以繼續發生或擴大應收帳款的金額。其次是將風險標準作為依據用于事中控制,幫助企業人員加強對應收帳款的有效控制。主要就是利用目標風險標準作為依據,隨時判斷實際發生的風險與風險控制標準的差異,并對產生差異的原因進行分析,立即反饋給相關的管理部門,采取措施,加以糾正,不斷降低應收帳款實際發生的風險,保證所制訂的目標風險標準不被突破。最后就是將目標風險標準作為依據用于事后考評。在對應收帳款存在的風險管理中,為了反映有關部門和人員對應收帳管理的業績,分清責任,確定他們的工作質量和效果,以風險控制標準為依據考核應收帳款風險的實際控制情況,分析原因,通過獎懲措施促進有關部門和人員更好地完成工作,減少應收帳款風險,盡力維護這項資產的安全完整。
三、性風險控制
成本性風險是指應收帳款的發生給企業所增加的成本費用額可能超過給企業帶來銷售利潤增加的機會。成本性風險控制就是要將應收帳款給企業增加的成本,采取措施控制在給企業所增加的銷售利潤以下,以達到對應收帳款呆帳損失給企業正常經營帶來風險的控制。
根據對應收帳款產生原因的分析可知,在市場競爭條件下,應收帳款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為了擴大銷售而發生的賒銷。賒銷就意味著企業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即墊支一定資金,發生一定的管理費用等。是否發生賒銷,形成應收帳款,不但要進行信用分析,而且也要將提供信用優惠條件下增加的銷售額、利潤額與要增加的成本支出進行比較,當賒銷優惠所增加的銷售利潤大于所增加的應收帳款帶來的成本費用時,可以給予賒銷。相反則停止賒銷,控制應收帳款給企業正常經營帶來的風險。
成本性風險控制過程對企業來說,首先要計算賒銷所增加的銷售額及利潤額,所增加的銷售額可根據客戶在所給定的信用條件下所增加的購買額逐個加總計算。所增加的利潤額根據增加銷售額與平均銷售利潤率計算。其次是要計算賒銷形成的應收帳款給企業增加的成本費用。應收帳款發生所增加的成本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應收帳款的機會成本,應收帳款的管理成本和壞帳損失成本。應收帳款的機會成本是指企業的資金若不墊支于應收帳款,就可以用于其他,能為企業取得收益。例如用于投資有價,就會有一定的利息或股利收入。這種因墊支于應收帳款而放棄其他投資的收益就是應收帳款的機會成本。應收帳款的管理成本是指為管理應收帳款所要支付的各種費用。這種費用主要包括客戶信用狀況費、各種信息的整理與分析費用以及催帳收帳費用等。這項成本可以根據以往發生的實際費用平均計算。壞帳損失成本是指因各種原因不能收回的應收帳款所形成的壞帳而導致的損失。壞帳損失成本根據應收帳款總額與相關的壞帳準備提取率計算得出。應收帳款的機會成本、管理成本和壞帳損失成本之和就是產生應收帳款所帶來的總成本。對于所有應收帳款的產生,都要逐個計算其所能帶來的總成本和總收益。如果總收益大于總成本,則可以允許應收帳款的繼續產生;相反則應予以停止,控制對企業正常經營帶來的風險。
四、責、權、利相結合的風險控制
責、權、利相結合的風險控制是指對應收帳款的管理,嚴格按照責任制,將責任、權力、利益三者有機的統一起來,控制應收帳款的風險。需要指出的是:對應收帳款按照經濟責任制進行管理,責任是指應收帳款出現風險時,當事人(企業內部管理部門或具體負責人)應承擔多少損失(或經濟補償);權力是指當事人對應收帳款及其相關經濟事項在多大范圍、多大程度上可行使多大的權限;利益是指當事人在履行了企業所賦予的經濟責任,完成了對應收帳款管理的既定目標,能得到什么樣的激勵(經濟報酬)。只有將三者明確合理地制訂出來,并得到完全地貫徹執行,才算把責、權、利有效地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把當事人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使企業和當事人之間形成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機制,完成對應收帳款風險的控制。
責、權、利三者相結合對應收帳款的風險進行控制,首先要從組織方面劃定權限和明確責任層次,并按層次規定其要達到的目標和相應要承擔的經濟責任。例如,在企業內部由財會部門總體負責應收帳款的管理,這既是權力也是責任。權力表現在對客戶是否給予以賒銷,財會部門分析后決定,該客戶所欠貨款的收回責任由財會部門承擔。在財會部門內部也要將權力和責任確定給每一位責任人,由其決定應收帳款的是否發生以及負責該款項的收回。并規定一定時期應收帳款的發生額和收回額以及不能完成這些目標額的責任(即應承擔的經濟責任)。其次,要建立一套與經濟責任相結合的考評制度,以便對各責任層次(或責任人)的管理活動進行及時考核評比,正確評價責任人的工作業績。在考核評價時,應當根據每一位責任人的目標責任進行。例如,應收帳款的目標壞帳損失率為3‰。如果責任人所管理的應收帳款壞帳實際損失率在3‰以下,則表明責任人比較好地完成了目標,履行了責任,為企業降低應收帳款的風險起到了積極作用。相反,則表明責任人沒有完成既定目標,沒有履行所賦予的經濟責任,影響了企業對應收帳款的風險控制。企業根據對責任人考核與評價的結果并結合當事人當時的實際情況,給予以獎勵與懲罰。做到責任明確,控制有效,評價客觀,獎懲公正。切實從責、權、利三者相結合上控制應收帳款中的風險。
[參考文獻]
[1] 李天民,F代管理學[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1996.
[2] 李鳳鳴。基礎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3] 陳源,高玲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
[4] 李光忠。企業會計學[M].武漢:湖北科學技出版社,1996.
[5] 張學功,陳華亭。企業管[M].北京:出版社,1995.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5.
【論企業應收帳款管理中的風險控制】相關文章:
論企業應收帳款治理中的風險控制03-20
應收帳款的事前控制02-28
論應收帳款的核算與管理狀況12-06
論企業內部控制的風險管理機制03-15
論企業會計管理中的風險控制及對策研究03-18
淺談企業應收帳款的成因及治理12-09
論臨床藥學服務中的職業風險控制03-19
論企業治理中的控制治理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