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河南省推進新型城鎮化SWOT分析
摘要: 本文通過對河南省推進新型城鎮化的客觀環境進行SWOT分析,找出制約河南省新型城鎮化發展的瓶頸,打破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SWOT分析;城鄉一體化
一、河南省推進新型城鎮化的優勢
(1)城鎮化快速發展,城鎮化水平顯著提高。近年來,河南省城鎮化發展速度快,城鎮人口迅速增加。2013年底,全省已有9,413萬城鎮人口,全省的平均城鎮化率為43.8%,比2004年提高了14.9個百分點,目前是我省城鎮化發展最快的時期,全國每年平均提高1.28個百分點,而我省10年間平均每年提高1.4個百分點以上,高于全國每年提高的平均水平。2005年我省城鎮化水平超過了30%,之后每年城鎮化率提高1.4~1.8個百分點,速度進一步加快。同時城鄉居民收入繼續平穩較快增長,2013年河南省城鎮居民收入保持了較快增長,人均可支配收入22,398元,比上年增長9.6%,扣除價格上漲因素,實際增長6.6%;2013年,河南省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475.34元,比上年增長12.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5%,高于城鎮2.9個百分點。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43.1萬人,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46.8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90萬人,全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660萬人。
(2)區位交通優越,交通發達。河南地處華夏腹地,陸路交通樞紐,區位交通優越,京廣、隴海等主要鐵路干線、公里干線、第二條“亞歐大陸橋”及近年來發展起來的高速鐵路都貫通其中,發揮著承東啟西、聯通南北的樞紐作用。2013年底,河南省鐵路營業里程5,165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5,858公里。全年各種運輸方式貨物運輸量比上年增長11.8%,貨物周轉量增長9.7%。旅客運輸量增長8.4%,旅客周轉量增長8.3%。機場旅客吞吐量增長11.3%,貨郵吞吐量增長68.5%。“鄭州東站”綜合樞紐、鄭開城際鐵路的建成都大大改善了鐵路樞紐的服務功能。航空方面重點發展鄭州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加大民用航空的發展力度,建設配套的站坪及聯絡道擴建項目,促進航空運輸的快速發展。
(3)歷史文化資源豐富。河南歷史文化資源豐富,源遠流長,擁有著中華民族最集中、最重要、最耀眼的歷史文化。中國共有八大古都,四個在河南,分別是夏商故都鄭州、商都安陽、十三朝古都洛陽和七朝古都開封。河南省是全國文物保護單位最多的省份,地上文物保有量全國第二,地下文物保有量全國第一,被史學家譽為“中國歷史自然博物館”。河南還是少林武術和陳式太極拳的發源地,堪稱中國功夫的故鄉。河南還有迷人的自然風光,有10個地質公園,10處國家5A級景區,3處世界文化遺產。厚重的歷史文化對今天的河南來說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中原文明因包容而博采眾長,因開放而不斷創新,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和發展張力,深厚的歷史是建設新型城鎮化的強大力量和文化支撐。
二、河南省推進新型城鎮化的劣勢
(1)城鎮化發展總體水平低,與工業化進程不協調。根據河南省統計年鑒和中國統計年鑒(2004~2013年河南和我國的城鎮化率)的數據可以看出,雖然,河南省的城鎮化率呈逐年上升態勢,從2004年的28.9%上升到2013年的43.8%,十年間上漲了24.9個百分點,但還是遠遠低于全國的城鎮化率。截止到2013年底,我國城鎮率為53.73%,河南省的城鎮化率低于全國9.93個百分點。河南省的城鎮化率居全國倒數第五,中部地區倒數第一。并且全省城鎮化發展不平衡,地區差距明顯。居于前三位的分別是鄭州、濟源與鶴壁。其中,鄭州城鎮化率為67.08%,相比周口34.78%、駐馬店34.89%、濮陽36.7%分別多了33.3、32.19、30.38個百分點。城鎮化發展總體水平低,與工業化進程不協調,河南省城鎮化水平多年來一直嚴重滯后于工業化發展水平,并因此引發的各種問題是經濟社會發展諸多矛盾最突出的聚焦點。
(2)城鎮體系不合理,城鄉收入差距較大。在全省38個城市中,河南省有特大城市2個(鄭州、洛陽)、大城市7個、中等城市12個、小城市17個,城市規模結構明顯不合理。河南當前城鄉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依然較大,2004~2013年居民收入絕對差距已由2004年的5,520.2元擴大到2013年的 15,211.2元。2004~2013年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絕對差距由3,630.1元擴大到2013年的9,194.3元。城鄉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差距較大,農村的基礎設施差,水電路氣等未能充分滿足農村居民的生活需要,配套建設的公共服務設施落后,教育、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嚴重滯后,目前河南省已經實現了“行政村”、“村村通”,但“村村通”修建的公路標準不高、等級較低,村內及村與村之間的道路狀況依舊較差。農村居民看病、孩子上學等依然是十分突出的難題。
(3)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當前,河南省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滯后。第一,落后的城市設施水平。河南城市基礎設施水平較為落后,跟其他省份乃至全國平均城市基礎設施水平都存在著較大差距。出現了一系列“城市病”,交通擁堵、道路積水、城市管網老化、垃圾圍城等問題都影響著城市的快速健康發展和人居環境的改變;第二,農村設施建設欠賬多,農村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和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設施落后,這一落后狀況有待改善;第三,缺乏城鄉建設資金,改造“城中村”和舊城的難度較大。“城中村”治安混亂、消防意識不強、環境差,村民為獲高額補償搶建風盛行,更是加大了改造難度。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不夠,無法充分滿足群眾的居住需求。
三、河南省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機遇
(1)處在城市化快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改革開放后,河南省經濟經過30多年的高速發展,目前已經到了一個新的增長階段和調整期,人均GDP已經超過3,000美元,經濟社會發展也已告別了資金短缺的時代,社會資金供應已經相對充裕。根據國際上公認的城鎮化發展一般規律,當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均生產總值達到3,000美元時,該國家或地區的城鎮化應該在55%左右,截至2013年底,河南省的城鎮化水平只有43.8%,城鎮化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差距較大,伴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增長,河南省城鎮化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根據諾瑟姆曲線,城市人口從30%增長到50%乃至70%時標志著該地區進入了城市化的加速階段,高度集中的經濟社會活動,二三產業的增值速度遠遠超過農業,并且所占GDP比重越來越高,從事制造業、貿易和服務業的工作人員也持續快速增長。諸如這些發展勢頭,都說明河南省已經進入了城鎮化的加速發展階段。
(2)面臨承接產業轉移的特殊機遇。隨著產業分工和結構調整在世界范圍內向縱深推進,發達國家和東部地區加快了向中西部地區相關產業的轉移,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為新型城鎮化加快發展帶來了良好機遇。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升級與調整,資源配置進一步市場化,地區間資金、技術的流動速度加快,經濟增長的熱點會轉移到具有優勢和潛力的中西部地區,有助于充分發揮河南省區位、勞動力、資源和市場的優勢,承接國內外尤其是東部地區產業梯度轉移。投資、消費和就業的轉移促進實體經濟的轉移,帶動河南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實現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充分解決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極大地拓寬城鎮發展空間,帶動人口和生產要素向城鎮集聚,進一步增強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推動城鄉產業結構、人口結構和生產力布局的加快調整,實現城鄉互動、產城融合。
(3)河南省和國務院的政策支持。河南省“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把加快新型城鎮化作為“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的引領,作為建設中原經濟區的關鍵性、全局性戰略舉措,以中心城市和縣城為重點,以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為城鄉統籌的結合點、城鄉一體化的切入點,全面推進城鄉建設,加快產業和人口向城鎮集聚,強化中原城市群的支撐帶動能力,構建現代城鎮體系,走出一條全面開放、城鄉統籌、經濟高效、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社會和諧的新型城鎮化道路。《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中也明確提出:充分發揮中原城市群輻射帶動作用,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化格局,走城鄉統籌、社會和諧、生態宜居的新型城鎮化道路,支撐和推動“三化”協調發展。
四、河南省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挑戰
(1)人口、資源的制約。河南省是全國人口最多的省份,有近1億人口,但河南省的生產力水平比較低。全國人均GDP為41,907元,而河南省人均GDP只有34,174元,僅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81.5%。河南省城鎮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城鎮人口就需要相應增加100萬。2020年,河南省城鎮化程度要達到50%以上,每年需要提高城鎮化率1.3個百分點以上,每年要增加城鎮人口130萬,累計要增加城鎮人口1,300多萬,在全國都是絕無僅有的。另外,河南省土地資源緊張。2013年,全國糧食種植面積為11,195萬公頃,河南省糧食種植面積為10,081.81千公頃,占全國糧食種植面積的9%。全國糧食產量為60,194萬噸,夏糧產量為13,189萬噸。全年糧食產量5,713.69萬噸,比上年增長1.3%,其中夏糧產量為3,235.19萬噸。河南省地區糧食產量占全國的9.01%,夏糧產量占全國的24.53%,河南省對維系國家糧食安全至關重要,承擔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大責任。農業生產用地和工業化、城鎮化用地的矛盾十分突出,用地控制將越來越嚴,勢必會使城鎮化始終處于嚴格的土地約束環境中。
(2)制度因素的制約。河南省在新型城鎮化建設方面已經取得一定的成效及經驗,但在體制制度創新方面還是相對比較滯后的,不適應河南省新型城鎮化快速發展的客觀要求。特別是進城務工的農民工很難融入城市,進城的門檻較高,無法公平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樣的公共服務設施。一是土地制度。許多農民實現了由農業向非農產業的轉移,但是卻沒有實現與土地的分離。農民產權不清,過高土地轉讓成本,農民之間無法形成合理的分工與專業化,更難形成農業的規;a;二是戶籍管理制度。我國傳統的戶籍管理制度分離了城鄉二元經濟結構,阻礙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與經濟結構的轉變,城鄉之間產生較大的差距。河南省作為傳統的農業大省,經濟發展緩慢,市場經濟的發育程度低,對戶籍制度改革的關注度也較低。因此,戶籍制度改革也是河南省推進新型城鎮化重要挑戰之一。
五、結論與啟示
綜上所述,河南省推進新型城鎮化的優勢在于城鎮化發展速度快,城鎮化水平顯著提高區位交通優越,歷史文化資源豐富;劣勢在于城鎮化發展總體水平低,與工業化進程不協調,城鎮體系不合理,城鄉收入差距較大,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發展機遇在于河南省處在城市化快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面臨承接產業轉移的特殊機遇,河南省和國務院的政策支持;面臨的挑戰包括人口、資源及制度因素的制約。河南省推進新型城鎮化要抓住機遇,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促進新型城鎮化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梁前廣.河南省推進新型城鎮化研究[D].河南大學,2012.
[2]魏玉翠.鶴壁市新型城鎮化的實現路徑研究[D].河南大學,2012.
[3]鹿玉璽.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促進城鄉一體化問題研究[J].赤子,2014.11.
[4]楊尚軍.新型城鎮化引領“三化”協調發展問題思考[J].洛陽理工學院學報,2013.2.
【河南省推進新型城鎮化SWOT分析】相關文章:
推進內蒙古新型城鎮化建設研究03-16
飯店服務業綠色營銷的SWOT分析03-21
湖南省體育旅游的SWOT分析與對策03-07
跨國并購及我國企業發展的SWOT分析03-22
關于因地制宜推進中國特色城鎮化建設的思考03-12
現代服務業:新型工業化的推進劑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