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價值鏈分析法在企業本錢治理中應用
摘要 針對目前大多數企業在本錢治理的熟悉和實踐上的不完善性,本文把mba課程中關于資源分析的新理論――價值鏈分析法,應用于本錢治理,從而分析本錢行為的結構性影響因素,并通過控制其來重建價值鏈,從戰略高度降低本錢,文章還對企業如何獲得本錢上風的持久性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本錢治理價值鏈分析法重構價值鏈 大多數企業在本錢治理方面輕易陷進種種誤區,如治理者較重視生產本錢的控制而忽略對營銷本錢、服務本錢和后勤本錢的控制;重視對構成企業運作流程的每一個單項活動進行本錢分析,而忽視了把握各項活動之間聯系的高度來審閱企業本錢;3,本錢分析的方法過分依靠于會計方法和制度,而對沒有納進會計核算范圍的本錢行為缺乏分析等等。 美國哈佛商學院mba課程中就企業資源分析提出一個新理論――價值鏈分析法,即運用系統性方法來考察企業各項活動和相互關系,從而找尋具有競爭上風的資源。筆者以為,企業本錢治理的本質目標應該是通過企業行為取得低于其競爭者的累積本錢,贏得本錢上風。所以欲借助價值鏈理論,從企業行為的角度而非會計方法角度來考察企業本錢。本文擬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敘述:1,識別企業自身的價值鏈,并以此來回集本錢和分攤資產;2,從價值鏈角度分析企業本錢行為的結構性影響因素;3,通過控制各種影響本錢因素或重構企業價值鏈的途徑,從戰略高度上來降低企業的本錢;4,長時間的維持鞏固企業本錢上風,取得本錢上風的持久性。 一、運用價值鏈分析法確定與本錢治理有關的價值活動企業的價值活動可以分為五種主要活動和四種輔助活動。五種主要活動包括(1)投進性活動,如收貨、儲存和配置等相關活動;(2)生產作業,即將投進轉化為終極產品的相關活動;(3)產出性活動,如產成品的運輸、儲存、客戶聯系、定單處理等;(4)銷售活動,旨在讓顧客了解和購買商品,如廣告、促銷、銷售機構的用度等;(5)服務活動,包括培訓、修理、維護保養、部件更新等,旨在進步產品的附加值。 四種輔助性活動包括(1)采購活動,指購買用于企業價值鏈所有投進的活動,如購買原料、用品,購建固定資產等;(2)技術開發活動,所有價值活動都涉及技術成分,如新產品研制、技術改造、商標、專利、專門技術、軟件開發等;(3)人力資源治理活動,包括員工的招聘、培訓、發展、激勵等;(4)企業基礎設施,既指廠房設施、機器設備等硬件,也包括總體治理、計劃、財務、法律、質量治理、公共關系等大量軟件。 企業的價值活動還有其他分類,如根據所生產產品的關系,可分為三種:1,直接活動,指直接為買方創造價值的活動,如供給、生產、銷售等活動;(2)間接活動,指保證直接活動的持續成為可能的活動,這類活動范圍廣,內容多,輕易忽視;(3)質量保證活動,指那些確保企業各項價值活動質量的活動,如商標注冊、聘請法律顧問、吞并收購等資產重組等活動。這種分類對于本錢治理有實際意義,值得留意的是,間接活動和質量保證活動的本錢,在企業的本錢治理中尚未得到正確熟悉和足夠重視,本文將著重說明。 二,以企業價值鏈來回集和分攤本錢從本錢治理的角度而言,企業的價值活動即本錢行為。治理者能捉住企業本錢的主要組成部分,而那些目前所占比例較小,但正處于增長狀態,并且終極能改變企業本錢結構的價值活動卻輕易被忽視,把價值鏈分析方法應用于本錢治理,可能會克服這一點。 企業每項價值活動的本錢包括: 1,外購經營投進本錢:為生產而投進的原材料、儲備物資、低值易耗品;2,人力資源本錢:企業為獲得或重置人力資源而發生的支出,如人力資源取得的本錢(招聘、錄用、安置等),人力資源發展本錢(在職教育、崗位培訓、脫產培訓、進修等),人力資源保持本錢(工資、獎金、福利、醫療、住房、社會保險等),人力資源離職本錢(退休職員工資福利、職位空缺損失、職位交替前后效率損失;3,資本化用度:指受益期在一年或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以上的支出。如固定資產(建筑物、機器設備、勞動工具、運輸工具等),無形資產(專利、商標等),遞延資產(企業開辦注冊費等前期用度、裝潢費、租借設備的改良支出等)。 在本錢治理中,企業必須將以上本錢分攤到價值鏈的各項價值活動中往,分攤的目的是產生一個反映本錢分布的價值鏈,比較各價值活動的本錢的分布,從而找出可以改善本錢的突破口。 如何分攤本錢?總的原則是:外購經營投進本錢和人力資源本錢應分攤到它們發生的活動中往;資本化用度分攤到使用、控制它們或者對其使用影響較大的活動中往。通常采用三種分攤方法:1,當本錢與企業價值活動的因果關系可以直接認定時,可直接分攤,如生產本錢;2,雖不能認定直接關系,但可確認會產生未來收益時,可以根據資產特性分攤,如固定資產按受益期計提折舊,無形資產計提攤銷金額等;3,既無因果關系,又不能預計其效益,則本錢在當期立即確以為用度,如利息、業務招待費、訴訟費等立即計算為當期用度。 以上本錢分攤應以某一會計年度或者經營年度為時期界限,它有別于會計記帳的分攤,這種本錢分攤的數據主要是供戰略決策參考,故精確度要求可根據本錢效益原則調整,適可而止。 通過本錢回集和分攤,可以發現過往未被重視的間接活動本錢和質量保證活動本錢之和,占總本錢的比例,遠遠超過治理者原先的估計,而且隨著現代企業面臨知識經濟的挑戰,在信息技術方面的投進會加大,網絡系統、自動化系統和決策支持系統的建立,使得非直接本錢在總本錢中的比重有越來越大的趨勢。 三,影響企業本錢的結構性因素企業是環境的產物,企業外部和內部環境中的諸多因素在對企業的價值行為發生著影響,并進而影響著企業的本錢。這些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決定了企業的價值行為;但也應看到又沒有哪一種因素能成為企業本錢水平的唯一因素,即企業本錢是一個多元函數。分析企業價值活動的影響因素,有助于企業從來源上判定其本錢行為,并對如何改變其本錢行為有一個深層次的熟悉。 結合《治理學》、《財務治理學》、《生產治理學》、《市場營銷學》等學科的基本理論,以及眾多企業本錢治理實踐,可以發現以下影響本錢的結構性因素: 第一,企業規模選擇。規模的擴張導致了專業化協作、技術治理水同等諸生產要素達到一種新的配置比例平衡,激發出新的生產力,明顯降低了本錢。但是,當規模超過一定程度,會導致協調的復雜性和治理效率的降低,生產的自然條件趨于惡化,即規模經濟超出臨界點,轉化為規模不經濟。企業要把規模調整到恰當的程度,以取得盡可能低的本錢。 第二,級差地租效應。地理位置顯然是影響企業本錢的一個獨立性因素,地理位置導致了企業在勞動力、治理、能源、基礎設施、原材料、產品消費需求、運輸模式、通訊、工資水平、稅收負擔等方面的差異。地理位置優越的企業有可能取得超過社會均勻利潤的逾額利潤。企業的地理位置有其歷史、產業規模、國家政策等的外部原因,但這不即是說企業在這方面碌碌無為。企業可以重新設計其開展價值活動的地點,甚至可以搬遷基礎設施,盤活、置換地產等方法來降低本錢。 第三,學習知識效應。企業進進某一產業后,隨著時間的推移,企業會在生產的決策計劃、組織調度、進步勞動效率、改進運作流程、資產利用效率等方面,發現和學習到眾多降低本錢的機理和經驗,這種學習活動所帶來的直接結果是企業產品的單位本錢下降。這就是學習知識效應,或稱知識溢出效應。這種效應既可以使企業通過學習獲得降低本錢的經驗,也同時因其自身知識在整個產業內的溢出,又使企業喪失本錢上風的持久性。 第四,生產能力的利用程度企業生產能力的利用程度不僅取決于環境條件和競爭對手的投資行為,也可以通過企業生產和營銷策略的選擇而置于企業自身控制之下。企業在每一生產周期的不同階段,其生產能力利用率更多地受到季節性、周期性和其他導致需求波動因素的影響,對這種利用率的變化的調控水平,決定了企業本錢削減或增加的公道程度。 第五,整合和聯系。 整合題目涉及到企業對外協作的態度,也即自制還是外購的戰略。過多的自制,會使企業經營方向向縱深化發展,但會造成企業資源分散,經營日趨凝重,對市場反應遲鈍;而過多的外購,會使企業過分依靠外界,自身發展專業化。這兩種情況都不利于企業降低本錢。適當地利用整合,可以避免利用高于自制本錢的市場本錢,使企業回避侃價能力較強的供給商,并帶來聯合作業的經濟性。企業有時要解除整合,此時除了應考慮此舉是否有利于降低本錢,還應考慮是否有損于企業戰略。聯系題目是包括企業價值鏈的內部聯系和營銷渠道內的縱向聯系。價值鏈中活動是相互聯系的,改變其中一項活動的實施方式,有時會產生意想不到的降低本錢的結果。 四,尋求本錢上風的戰略途徑企業獲得本錢上風的途徑有兩條:一是針對以上提出的影響本錢的結構性諸因素,根據重要性原則選擇占總本錢比重大的價值活動,控制或改變影響它們的結構性因素,來獲得本錢上風;二是再造原有的價值鏈,采用效率更高的方式來設計、生產和銷售產品。 (一)控制影響本錢的結構性因素1,選擇規模。可以用圖象來說明通過選擇規模達到降低本錢的目的。圖1說明了三種不同規模的本錢結構,甲、乙和丙分別代表規模小、中、大企業的均勻本錢曲線,根據市場需求選擇規模。如需求為q1時,則規模選甲,由于此時甲的均勻本錢a1較低;同理,當需求無q3時,選擇乙規模,均勻本錢a2較低。而丙代表的規模,只有在需求相當大時才是可取的。如上海華聯超市的連鎖店在35家以下是虧損的,當發展到35至70家時是微利,目前已發展為165家,本錢利潤率達12%.【價值鏈分析法在企業本錢治理中應用】相關文章:
價值鏈分析在制造企業物流本錢治理中的運用02-27
關于價值鏈分析法在企業成本管理中應用03-24
現代本錢會計在企業治理中的應用02-27
論利潤庫分析法在企業戰略治理中的應用03-21
施工企業現場本錢治理02-26
探究企業本錢治理途徑03-22
項目治理在企業工程建設治理中的應用03-21
基于現代價值鏈本錢觀的存貨治理分析03-21
價值鏈分析法與企業成本管理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