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企業管理創新的特點、過程及機制
摘要:本文認為企業管理創新具有系統性、全員性、變革性等特點;企業管理創新過程包括發現及確認不滿、尋找技術對策、分析權益關系、實施及評價等四個階段;企業管理創新機制的主要內容是定期調查利益相關者的滿意度、推行內部競爭、改革管理人員的考評方式以及有效進行管理人員的技能開發活動。關鍵詞:創新管理;企業管理創新;管理創新機制
一、企業管理創新的特點
1.系統性
該特性源于企業的系統性,它是指在尋找企業管理創新的著力點以及評價管理創新的成果時要依據企業的系統性來進行。眾所周知,企業是一個復雜系統,系統內的各要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當系統內某個或某些要素處于不良狀態時,必有其它要素受到影響,同時,企業系統從整體上看也會處于不良狀態。進一步地看,企業系統是由人來運行的,也是為人服務的。當企業系統處于不良狀態時,必有相關的人感到不滿。反過來也可以這樣講,如果沒有相關的人感到不滿,企業系統就處于良性狀態。企業的系統性為管理創新尋找著力點提供了可能,同時也為管理創新成果的評價提供了標準。
2.全員性
企業管理創新的程度有大有小,創新程度不高的管理創新只是對現有管理工作一定程度上的改進,或者是對成熟管理技術的引進,其復雜程度不高。因此,可以認為企業所有員工都能成為管理創新的主體。依靠員工來解決問題已被認為是改變現代管理面貌的十二種創新之一[1]。從根本上看,企業管理創新涉及到企業中的每一個人,每一個人對管理系統是如何影響他本人以及從他的角度來看應該如何改進都是最有發言權的,因此,企業中每一個都能夠且應該成為管理創新的主體。
3.變革性
該特性是指管理創新一般會涉及到企業內權益關系的調整,因此,許多管理創新,尤其是程度大的管理創新實質上就是一場深刻的變革。從管理史上較為著名的管理創新來看,它們都具有變革性。比如,泰勒科學管理原理的應用需要勞資雙方進行精神革命,協調利益關系;梅奧人群關系論的應用也需要企業管理者改變管理方式,尊重員工。由于企業本身就是一個利益聚合體,或者是一個政治實體,因此,不觸及現有權益關系、皆大歡喜的管理創新是不存在的。
二、企業管理創新過程的主要階段
1.發現及確認不滿
企業利益相關者的不滿主要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1)消費者對企業產品及服務的不滿;(2)企業普通員工對企業薪酬制度、績效考評制度及用人制度的不滿;(3)企業所在社區對企業行為的不滿,如環境污染等;(4)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出現的不滿;(5)投資者對企業業績的不滿;(6)企業面臨危機、挑戰及運行上的問題時,會有許多利益相關者對現狀感到不滿。以上六種不滿中,前兩種是最主要的。以上六種不滿一般來說都是容易發現的。但企業高層管理者有可能漠視它們的存在,尤其是對消費者的不滿以及企業普通員工的不滿。當企業在市場處于強勢地位時,這種情況更容易發生。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管理創新的開展。
2.尋找技術對策
為消除上述不滿,企業需要進行管理創新及技術創新。由于管理創新是技術創新的先導,因此,也可以認為消除上述不滿的根本措施是管理創新。管理創新在技術上一般有三種選擇,一是改革企業管理制度,例如改革薪酬制度、用人制度等;二是引入成熟的管理技術,如流程再造、平衡記分卡等;三是企業自行進行創新,提出新的管理模式及管理技術。在前兩個方面,有著大量的成功范例可以借鑒。一般來說,企業管理創新在技術上也是以前兩種為主。后一種是少數領先企業的行為,它的成功或者是偶然的,或者要經過長期的實踐探索,因而不是多數企業努力的方向。這也即是說,企業管理創新一般無需另辟蹊徑,主要是根據自身情況引入成熟的管理制度及技術。當然,這并不表示管理創新從技術上來看是容易的。它需要對企業具體情況有深入的了解,需要對引進的管理制度及技術進行調整以適應企業的具體情況,并與之很好地結合起來。
3.分析權益關系
先進的管理制度及技術之所以不能夠在多數企業中得到很快應用,主要是受企業內部權益關系的限制。法約爾曾言,企業中總是有一部分人想把自身利益凌駕于他人之上,這是人類持久的斗爭[2]。 這表明企業內權益管理關系的調整是困難的、甚至是痛苦的,管理創新因此也是艱難的、甚至是痛苦的?梢赃@樣認為,企業管理創新難不在于技術,而在于權益關系的調整。管理創新者在選擇先消除或減輕何種不滿,從以及相應地引入何種管理制度及技術時應充分考慮企業內部的權益關系。 4.實施及評價
管理創新方案在實施過程中一般來說會遇到阻礙。在創新的成效沒有充分顯現出來之前,各個利益相關者的得失都不是很清晰。那些有可能失去較多的人就會以各種借口反對。此時,企業高層領導的支持是至關重要的。另外,外部力量的肯定及支持也是很重要的。為確保創新能夠順利地推行,可以先選擇影響范圍較小,且容易取得成果的項目進行創新,以盡早取得成效,贏得企業內部的肯定與支持。對管理創新的評價應堅持利益相關者評價的原則,只有相關的不滿得以消除或減輕才能確認創新成功。評價應注意時滯問題,在創新的成效還沒有充分顯示出來之前就進行評價是不恰當的。比如,管理制度創新的效果一般要兩至三年才能顯示出來。在此之前,完整地評價它是困難的。
三、企業管理創新機制的主要內容
1.定期對利益相關者的滿意度進行調查
企業應該形成制度定期(例如每年一次)對主要利益相關者進行滿意度調查,以發現及確認他們的不滿,尤其要重視消費者滿意度調查及員工滿意度調查。就發現及確認消費者不滿而言,僅僅依靠銷售員的反饋以及消費者的投訴是不夠的,因為這兩個渠道所涉及到的消費者的面不夠廣,因而所涉及到的問題也很可能不夠全面、深入。通過定期對消費者滿意度進行大范圍的調查,企業可以對平時所收集到的信息進行鑒別,可以較為全面地分析消費者對企業產品及服務存在哪些不滿,進而可以明確在管理上有哪些問題需要改進。就發現及確認員工不滿而言,盡管管理人員平時與員工接觸也了解到了不少信息,但系統的、全面的調查還是必須的,這樣才能做到科學、客觀,避免一些模糊的、似是而非的觀點的存在。就發現及確認其它利益相關者的不滿而言,也應采取必要的措施,不可隨意而為。
2.推行管理人員的競爭上崗制度
從現實的情況來看,企業管理創新主要是靠外部市場競爭來推動的。這一點可以從泰勒科學原理的應用過程得到驗證。泰勒科學管理原理在應用過程中曾遭到工人的強烈抵制,隨后資方也失去了對它的熱情。因為資方在賣方市場條件下依然可以通過傳統的管理方式(延長勞動時間、加大勞動強度)來獲取利潤,而無需勞心費神地去刻意改進管理。泰勒科學管理原理最終得到廣泛的認同及應用是在買方市場出現以后,此時,資方不進行管理創新,就會在市場競爭中失利,甚至倒閉。由于市場競爭在多數行業是不完全的,因此,外部市場競爭對企業管理創新的推動是有限的。但是,將外部市場由不完全競爭變為完全競爭,或者提高其競爭程度是不現實的,這有著難以克服的技術障礙及上限。因此,必須另辟蹊徑來尋找對策。一個可行的路徑是實行管理人員的競爭上崗,通過企業內部的競爭來推動管理創新。企業管理人員競爭上崗在現實中已有較多的實踐,其效果也是好的。
3.改革管理人員的考評方式
為了有效地開展管理創新活動,企業的用人制度及獎勵制度應具有導向作用。如果管理人員對上級的忠誠在管理人員的提拔及獎酬上起重要作用,企業內部的政治氛圍將十分濃厚,這樣管理創新活動就很難有效展開。提拔及獎勵管理人員,考核是基礎。由于管理人員的工作是作決策,決策是他們的產品,普通員工則是其決策的直接“消費者”。根據消費者評價產品質量的一般市場邏輯,作為管理人員決策的消費者的普通員工也應該有權力評價管理人員的決策。這一評價方式與目前的通常做法有很大的不同。后者強調業績,對管理決策本身很少關注。由于管理人員決策的影響是他們對企業或部門績效的真實貢獻,因此應該根據管理人員的決策質量及影響來評價管理人員,普通員工作為管理人員決策直接消費者應該有權參與評價。如果企業提拔及獎勵持續改進管理工作的管理人員,并鼓勵普通員工參與評價,管理創新活動的障礙就會極大地消除,企業管理創新活動效率也會極大地提高。
4.有效進行管理人員的技能開發活動
企業管理創新活動需要管理人員提高管理技能,企業應該有效地開展管理技能開發活動。對管理人員的技能開發不可過多地注重理論學習,可采用Mini MBA及行動學習相結合的形式。Mini MBA課程可以幫助管理人員形成管理思維的基本框架。行動學習是強調真實的人于真實的時間在真實的問題中進行學習的一種管理技能開發方法,在國外流行甚廣。行動學習項目的選擇應與企業管理創新聯系起來。企業內部管理一般存在著許多需要創新的地方。如果企業制定有管理創新計劃,可以從中選擇一個項目作為行動學習的項目。這樣,行動學習就與管理創新活動直接聯系起來,行動學習將直接促進企業管理創新活動的開展,并提高企業管理創新活動的效率。
參考文獻:
[1]Gary Hamel. The Why, What and How of Management Innovation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6,2: 72-84
[2]法約爾著,曹永先譯. 工業管理與一般管理[M]. 北京:團結出版社,1999: 8-9
【企業管理創新的特點、過程及機制】相關文章:
刑事訴訟監視機制的完善與創新04-29
企業管理創新措施分析06-10
企業管理創新的研究論文12-02
創新園區黨建工作機制的理論與實踐探索08-16
論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機制創新05-28
試析企業管理創新的要點和途徑06-14
企業管理創新的研究論文15篇12-02
電商企業管理創新論文06-29
定向增發機制研究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