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供應鏈管理論文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許多人都寫過論文吧,論文是討論某種問題或研究某種問題的文章。還是對論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供應鏈管理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供應鏈管理論文1
國內電子商務市場的迅猛增長,促進了物流需求的暴增。京東商城抓住這個機遇,通過自建物流體系來提高產品配送效率,同時增強客戶體驗。文章對京東商城的供應鏈管理進行分析,并提出改進意見。
1 引 言
近幾年來,網上購物的日益盛行使得我國電子商務領域的發展尤為迅速,網上購物的人數逐年增加,我國互聯網購物交易規模不斷擴大。行業內人士都明白,對于電子商務行業來講,得物流者得天下。本文案例分析就以京東商城為例,著重分析京東商城的供應鏈管理及其獨特的物流管理方式,以此來闡述供應鏈管理在電商企業發展中起到的關鍵作用。
2 案例分析
2.1 公司背景簡介
京東商城是目前電子商務企業中的 佼佼者,其客戶遍布全國各地并且已達到1500萬的注冊用戶數量;業務范圍涉及廣泛,同時擁有1200家供應商30余萬種優質產品,已成為國內B2C市場最大的3C網購平臺。
20xx年1—3月,京東商城的市場占有率高達50.1%,在自主經營的B2C網站中排名第一。目前京東商城已經擁有六大物流中心,包括華北、華南、華東、華中、西南、東北六個地區,同時在全國300多個城市建立了核心城市配送站。
2.2 京東商城的供應鏈管理
2.2.1 倉儲調撥
京東商城的庫房分為三個大塊,首先是收貨區,然后是倉儲區,最后是出庫區。
在最開始的收貨區,每個廠家的來貨都會貼上條碼,然后,帶有條碼的商品會全部上架到倉儲區,上架時,貨管人員會掃描商品條碼并將商品與貨位相關聯,并上傳到系統。通過這種方法,當前臺訂單生成時,取貨人員只需要根據系統中顯示的位置直接到貨架上取貨,不用再核對商品名稱,節約了很大的人力和時間。
取得商品之后,貨物管理人員將商品放入相對應的塑料筐內,傳送到包裝區進行打包,最后進行配送。
2.2.2 物流配送——物聯網的應用
配送環節是電商供應鏈中最后的環節,也是競爭的關鍵所在。GIS物聯網信息系統也是京東商城最后獲勝的法寶。
GIS系統這個創意來源于京東商城CEO劉強東。他發現,有大約1/3的客服電話都是詢問有關商品位置及到達時間等問題,而客服人員對于商品配送之后的具體位置根本是無法知曉的,因此關于這一類的幾乎沒有意義。所以在他的建議下,京東商城便自行開發了GIS系統。
GIS系統是京東商城與一家地圖公司合作,將后臺系統與地圖公司的GPS系統進行關聯。包裹出庫掃描時,將包裹的條碼與送貨車輛的條碼相關聯。當送貨車輛行駛時,車上的定位系統和地圖就形成了一個實時位置信息。送貨車輛到達分撥站點分配給配送員時,配送員配備的手持PDA也是一個GPS設備。當包裹再次被PDA掃描時,包裹又再一次與地圖系統聯系在一起。最后,京東商城將這個實時位置信息與后臺系統相通之后開放給前臺的客戶,這樣客戶就能直接在網頁中獲得貨物位置的即時消息。
2.2.3 物流配送——物流模式
8年前,京東商城就開始自建物流配送系統,并在20xx年初斥巨資成立了自己的物流公司。到目前為止,京東商城已經在超過130個重點城市建立了自己的城市配送站,包括天津、杭州、南京、蘇州、深圳、廈門等各大城市,并為客戶提供了物流配送、貨到付款、上門取件等多種多樣的服務。20xx年,京東商城還在幾個重點城市推出了“211限時達”配送服務。
京東商城自建物流系統,相比與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來說更加降低成本,而且不需要依賴其他物流公司,并且自建物流也保障了貨物的安全,使得貨物能夠切實地得到控制。
3 對京東商城自建物流體系的建議
3.1 提升物流運營管理能力
隨著物流企業的不斷發展,第三方物流企業也在不斷提高運營效率,京東商城應當把握好客戶當前對物流的真正需求,相對于之前一味追求的“快速”,現在的消費者更加注重的應該是“準時”。京東商城應該盡快從一味追求“快速”的誤區跳出來,看準消費者真正想要的服務,以客戶為中心,加強物流運營的管理,努力營造和諧的發展環境,同時抓住客戶需求還能避免公司資源的浪費。
3.2 提升供應鏈價值
電子商務企業發展的關鍵點在于配送以及售后服務。京東商城能夠得以快速的發展就是因為它在配送及售后服務方面相對于其他電商企業有著很大的優勢。京東港口程序的改善。這些經濟體已對相關的法律法規框架做出了商城自建物流體系不僅使得客戶有了更好的用戶體驗,關鍵是大大縮短了供應鏈的流程,減少了商品在途中的流程,同時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成本。因此,京東商城應該更加注重供應鏈價值的提升,在保留住現有客戶的前提下,大量地挖掘潛在的消費人群,為公司奠定強大的客戶基礎。
3.3 建立人性化的.信息系統
京東商城應該進一步加強信息系統的建設。設置清晰明了的圖片背景,避免緩存,等讓消費者在瀏覽時能夠清楚明了地獲得想要的關于商品的詳細介紹,并且讓消費者隨時知曉所訂購商品的具體狀態。同時應當提高服務效率,提升客服人員的服務質量。當消費者有疑問或者有任何不滿向客服人員詢問時,客服人員應當快速地做出回應并且以最快的速度提出解決方案,使得消費者的問題得到真正的解決,進一步提升客戶體驗質量。
3.4 協調好與第三方物流的關系
第三方物流與自建物流相結合會使得企業經營更加靈活。盡管京東商城有著不可比擬的自建物流體系,但是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外部環境對企業的影響日益關鍵,一味地擴建自己的物流系統,可能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投資風險。京東商城應該適當的與第三方物流企業進行合作,二者應當相互依托,才能真正地提高效率。協調好與第三方物流的關系,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務。
供應鏈管理論文2
摘要:庫存管理是當前成品油物流供應鏈管理工作中最為關鍵的環節之一。成品油因其固有的特性,所以在其庫存管理環節上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就將在實際工作中總結當前我國成品油倉儲物流管理,并結合銷售企業的實際情況,從供應鏈的角度進一步分析成品油的庫存管理。希望在相關建議和優化方案的提出,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對于這項工作的開展起到一些幫助作用。
關鍵詞:供應鏈;成品油;庫存管理;優化措施
成品油是由原油開采出來后經煉油企業加工完畢并符合一定的質量標準,可以市場供應的合格石油制品,其包含了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汽油、柴油和煤油等等。而成品油庫存管理則是當前成品油供應鏈中最為關鍵的組成環節之一,它對于整個供應鏈的管理提升都將起到十分重要的影響和幫助。在當前的社會發展中,我國正處于飛速發展的全新時期,如何開展對成品油庫存管理優化,進一步實現對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將是一項十分必要的工作。下文就對這一問題展開更詳細的探索和研究。
1當前供應鏈成品油庫存管理存在的問題
作為供應鏈管理系統一個重要環節,成品油相關企業在庫存管理上都或多或少的做了一些信息化技術改造的投入或推進,但是從目前整體形勢來看,仍存在對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充分、不到位的現象。例如,我國眾多地區中的成品油庫存管理工作由于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并未做到真正意義上引進和推廣而被擱置一邊,而仍然采用傳統工作模式,這種工作方式的管理效率相對比較低,很難準確的掌握企業需要的相關工作信息,這也將對我國成品油庫存工作效率造成較為嚴峻的影響[1]。甚至一些老舊、偏遠或區域內重合油庫在庫存管理上信息化程度低下甚至采用人工管理模式,和自動化的管理仍在明顯的差距。在實際工作中由于無法形成比較完善的庫存管理系統,因此在成品油的實際管理中如果一些環節的對接不夠準確,成品油的供應速度勢必受到較大的影響,甚至會對整個供應鏈的效率造成影響。
2管理策略
為了將成品油的庫存管理工作進行完善,在實際工作中更應該建立起完善的庫存模型。這種模型的基本框架中主要包含了成品油庫存成本、相關費用和需求等環節。對于當前成品油的庫存管理過程中,主要的管理策略包含以下幾個環節:1、RQ策略。也就是在實際工作中加強對成品油庫存量的檢查,一旦庫存量達到了訂貨標準的時候,就應該及時發出訂單,并將每次的訂單量設置為Q。通常情況下,如果成品油的需求比較大,缺貨成本較高的過程中,采用此種方案也是最為恰當的方式。2、RS策略。在對成品油庫存進行檢查的過程中,如果出現庫存量小于訂貨水平就出現了訂貨行為,就需要訂貨的數量達到最大的庫存量,我們對這個環節中的庫存量用S表示[2]。這也說明在實際工作中,我們需要按照成品油的庫存情況進行管理策略的選擇。
3對成品油庫存管理進行優化的策略
針對建立的庫存模型以及在實際工作中應用所反映出的`問題,應根據成品油供應情況進行策略優化,筆者認為要從以下工作環節進行優化完善:
3.1充分引進信息技術
隨著近年來我國科技水平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要想提升庫存管理工作的效率,就需要在成品油庫存管理過程中大幅度引進信息化技術手段,開展這項工作應著重以下幾點:(1)建立健全成品油庫存信息管理系統,通過此種方式對庫存管理的監測進行強化,加強庫存信息管理系統與銷售ERP系統、加油站零售管理系統、二次物流配送系統等系統端口的融合對接,實現各大系統的集成,實現數據交匯對接,從而實現對庫存信息進行準確的掌握,便于在工作中更好的實現準確管理。系統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還可以將信息自動的及時通知給相關工作負責人員,方便相關崗位人員對物流信息的動態掌握,實現對庫存的及時補充[3]。(2)完善對成品油收發存環節動態監控,從而更及時和準確的了解成品油的庫存變化,有效的保障將信息準確的提供給實際業務操作者或經營決策者。(3)強化對成品油庫存自動化控制,通過這種方式更好的控制或解決在管理過程中出現的不穩定因素,從而減少在庫存管理工作中所耗費的人力和財力,更有效實現對成本的節約與控制。
3.2強化對油庫的優化
強化對油庫的優化布局,是當前對成品油庫存管理優化管理工作中十分關鍵的工作環節[4]。企業應根據自身不同資源進貨渠道、銷售流向和油庫輻射范圍等綜合因素實施對油庫性能進行完善,對其功能進行提升。首先在實際工作中對油庫進行優化布局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成品油周轉的效率,隨之要形成系統的配套的物流優化運行方案。同時,要在實際工作中對成品油倉儲品種的結構進行調整,通過這種方式對各個區域內需求的品種進行滿足,在此種背景下實現對庫存的有效降低,進一步提高庫存管理利用效率節省庫存工作的管理成本。其次根據油庫的區位重新對油庫進行優化布局,對基礎設施老舊,安全風險較高的油庫或同一地區運輸半徑重合的油庫進行優化關停,以減少后期更新改造資金的投入,也減低現有庫存鋪底量的占用,盤活現有庫存資源,提高其利用效率。
4結語
綜上所述,庫存管理是當前成品油管理供應環節中最為關鍵的環節,在某種程度上說庫存管理的好與壞會對成品油供應和物流優化產生重要影響,并且對成品油的經濟效益也有著直接聯系。在當前社會發展中,我國這一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所以需要相關企業或是個人要在實際工作中加強對庫存量實際情況進行掌握,以便在今后工作中更好的采用解決對策,更好的帶動我國成品油庫存管理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辜勇,楊子清,高東旭等.基于供應鏈的成品油庫存管理優化研究[J].中國水運(理論版),20xx,4(12):87-88.
[2]尹微.基于供應鏈的成品油庫存管理優化措施分析[J].科技與創新,20xx,32(9):58-58,62.
[3]朱澤.基于VMI的成品油庫存優化及系統開發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xx,58(2):189-190.
[4]王波.基于聯合庫存管理模式的成品油庫存管理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xx,38(2):37-39,41.
供應鏈管理論文3
一、常見的公司合同管理漏洞
未對合同履行狀態進行有效的跟蹤和反饋,導致合同結算不嚴格,無法進行適當的合同履行情況的檢查有些公司雖然對合同簽訂前的比價、招投標等工作進行了規范和控制,但缺乏有效的合同履約的跟蹤管理,經辦人員編制付款預算時往往將同一家供應商涉及多筆合同付款混報預算,特別是合同重要條款發生變更是無法對合同版本進行控制,在賬務上無法準確知曉公司還有多少在手合同沒有履行,對于監控付款及合同履約更是無從下手,無法及時發現和處理異常情況。
二、非供應鏈類采購合同管理體系建設
針對以上的漏洞和問題,筆者試著轉變管理思路,采用深度應用金蝶ERP系統的思路,采用項目管控方式,建立起公司的非供應鏈類采購合同管理體系。通過建立一套規范和有效控制非供應鏈類合同管理業務操作流程并對合同承辦部門的經辦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在國家內控法規和現有制度保證的情況下,有效監控這一部分合同的執行和結算,有效降低企業財稅風險、提高合同履行執行效率,提高公司信譽。
。ㄒ唬┐_立項目的階段性目標
1、確立非供應鏈合同類合同分類及編碼規則。
2、實現在金蝶ERP實現非供應鏈合同類合同的錄入、審核、付款、開票結算流程順暢。
3、指導業務人員操作,確立試點對象,完成兩個月的業務同步模擬測試。
4、制定《非供應鏈類合同管理操作規范》。
(二)項目具體實施的總體思路
1、根據公司現狀確立本單位涉及納入管理的合同實施的范圍。針對公司業務情況對涉及的合同進行分類和編碼規則的制定。合同編號是一個基本的工作點,也是錄入ERP系統進行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編號是可以按照部門代碼+年份縮寫+合同類別進行編號,也可依據以前公司或單位的習慣分類來編,總之,目的只有一個,方便記憶、保存和查找。
2、走訪業務單位并開展公司合同管理現狀的調研,了解并分析現有流程風險點?梢圆扇緲I務進行分析的方式,找出涉及問題最多的部門和業務,有針對性的'進行問題調研。特別需要挖掘現有合同履約結算流程的風險點。
3、根據調研結果拿出具體項目方案并在項目組開展項目方案評審。在這個階段需要注意,可以先對公司使用的財務軟件進行深度挖掘和利用,盡可能不要改變穩定系統的核算思路,但對于需要重點把控系統又無法支持的情況下,建議對系統進行簡單的開發調試。例如,例如有的公司在年初會下達技改計劃和資金預算計劃,而系統提供的合同錄入單據中又沒有填列技改編號的地方,那么可以在合同錄入單據和付款單及系統發票的單據上進行將此內容添加成必錄項。
4、根據確定的方案在ERP測試系統進行模擬測試,包含權限設置測試、業務流程測試、關鍵控制點測試、財務控制點對接等。這個環節特別重要,需要在測試庫中進行完整業務錄入,并對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做好業務應對,有的公司的財務軟件如果系統操作復雜,那么更要考慮與財務流程的對接,包括什么角色的業務人在什么情況下做怎樣的動作來完成。
5、根據測試結果編寫《非供應鏈類合同管理操作規范》并組織業務和財務開展一對一業務操作培訓。
6、確認項目正式系統試運行時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推進范圍,采取先試點再推廣的方式,以公司常常發生的合同試點對象,在測試帳套中運行檢查2-3個月無特殊流程變化后逐步推廣至其他非供應鏈類合同正式運行。
。ㄈ┕P者對開展該項目的思考
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從源頭開始讓業務人員在系統中對所簽訂的合同進行電子備案,授權該業務人員所在單位領導對合同進行審批,后期業務人員取得發票或需要進行付款時與系統中的合同先進行關聯,財務人員只負責調取電子合同資料對發票內容和付款時間及合同載明的付款條款進行核查,系統自動對超出合同標的金額的發票和付款進行錯誤提示。原工作方式下靠的是細心的業務人員手工做備查簿登記每次在財務發票掛賬及付款情況,然而這種低效的工作方式往往容易出錯,財務人員根本無法知曉合同履行情況,合同管理失去控制,新的工作方式業務人員的各種操作受到系統控制,財務人員脫離了基礎的業務操作達到了職責分離互相監控的目的,F如今很多制造企業都在做信息化提升管理的工作,紛紛實施了各種適合自己企業的ERP管理系統。ERP作為企業資源規劃(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的縮寫,濃縮了更深一層的含義,即如何將企業的資源進行整體規劃,這是一個系統工程。ERP已經上線的企業后期一定要持續的更深度的應用這個系統。深度應用系統并不是只拋開系統之外獨自開發新的管理或分析報表,而是利用現有系統提供的資源“拿來”使用,在深度應用的過程中,考慮兼顧效率和效能最優的原則梳理原有業務進行,讓系統成為連接業務與財務的一個關鍵的平臺,財務人員也要帶著“互聯網+”的思維重新審視系統,多考慮用系統控制規范業務行為和業務內容,從管理會計的角度提升自己,深化系統應用并貼合企業本身為企業經營所用。
供應鏈管理論文4
內容摘要:隨著電子商務不斷深入的研究和發展,供應鏈管理逐漸引起重視。本文就電子商務環境下的供應鏈協同管理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策略
作為網絡經濟的必然產物,電子商務掀起了經濟領域的一場革命。面對電子商務大潮,眾多企業最關心的是如何通過電子商務解決企業的供應鏈管理問題。
供應鏈是指從產品開發到售后服務過程中形成的各個環節縱向一體化網絡,是對整個供應鏈的各參與組織或部門之間的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進行計劃、協調和控制等,其目的是通過優化提高所有相關過程的速度和確定性,使所有相關過程的凈增加值最大化,并提高組織效率和效益。供應鏈管理是基于供應鏈網絡上的各組織或部門具有一個共同的戰略目標基礎上的管理,它將整個供應鏈看成一個有機整體,體現了系統管理的思想。
電子商務為供應鏈的協調提供了機遇,同時也使供應鏈的協同管理面臨挑戰,關于在供應鏈內建立協調合作關系,有兩種觀點:觀點一認為,供應鏈各方以各種正式合同來保證合作,一旦合同擬定下來,各方只從自身利益出發以信任的方式開展合作;觀點二認為,由于供應鏈各方存在一系列相互作用的關系,信任和合作的關系建立在時間的基礎上,積極的相互作用加強了對方合作的信任。
在實際情況中,上述兩種觀點各有偏頗,不可能設計出一種能夠涵蓋未來發生的所有偶然事件的合同。因此,彼此尚不信任的雙方不得不靠建立信任關系,來解決合同內尚未涵蓋的問題。在多數有效率的合作關系中,兩種方案兼而有之。故應從兩個方面來完善供應鏈的協同管理,一是從供應鏈的硬環境建設方面,一是從軟約束方面,兩方面相輔相成,共同實現供應鏈的協調運行。
基于電子商務的供應鏈硬環境協同
供應鏈協同管理的硬環境建設包括兩方面,一是硬件基礎設施的建設,一是供應鏈成員必須遵守的硬性合同、制度。由于這兩方面都具有一旦建立就保持穩定或具有強制性、靈活性較差等特點,所以把兩方面共同努力達到的供應鏈協調稱之為供應鏈,即硬協同管理。硬協同是供應鏈最主要的協調管理工具,在供應鏈管理的初級階段也是最有效工具,要想實現供應鏈的最優化目標,是必不可少的。
硬件基礎設施建設
硬件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是為供應鏈協調提供技術支持,保證供應鏈上信息流、物流和商流等暢通。供應鏈上各企業的基礎設施必須跟上電子商務發展的步伐,能為供應鏈各階段之間的同步行動創造條件。
電子商務要求的基礎設施首先就是網絡設施,供應鏈上必須完善自己的網絡基礎設施,在企業內部建立起Intranet(企業內部網)和在企業之間建立外部網絡(Extranet)。使內部供應鏈與外部供應鏈連成一個整體,只有這樣,供應鏈上的信息才能同步傳輸,信息在出現的同時就能在供應鏈上得到共享。
供應鏈上的生產和物流設施必須滿足電子商務的需要,電子商務時代的.運輸更多的是趨向于第三方物流,那么傳統供應鏈企業包攬一切運輸任務的狀況就得改變,許多不必要的物流設施完全可以省去。供應鏈上的各企業之間的設施不匹配會導致供應鏈不協調,必須進行優化。
另外,供應鏈上企業的管理系統必須能滿足供應鏈協調運營的需要,管理系統要能有效的把企業各功能模塊集成起來。目前,供應鏈管理的工具很多,應用范圍各不相同,應用最廣的主要是兩種系統,一是企業資源規劃系統(ERP系統),一是客戶關系管理系統(CRM系統)。兩種系統基本涵蓋了供應鏈的整個管理范圍,能夠滿足電子商務環境下供應鏈管理的需要。
ERP系統掌握了整個企業的原材料、訂貨、生產安排、成品庫存及其他信息,跨越了企業職能之間的界限,涵蓋財務、物流、生產、訂單完成、人力資源和供應商管理等功能模塊,這些模塊相互關聯,因而每一職能的使用者均能知道公司其他領域發生的情況。企業資源規劃系統不僅僅紀錄整個系統狀況,同時還幫助企業實現自動化、提高效率、減少失誤。此外,ERP系統的杰出之處在于實時提供廣闊視野。
CRM系統是一種旨在改善企業與客戶之間關系的新型管理機制,具有收集、分析和利用各種關系獲得客戶信息的功能,從而幫助企業充分利用客戶關系資源,擴展新的市場和業務渠道,提高客戶滿意度和企業盈利能力。CRM與業務流程緊密結合,加強了各個環節之間的聯系,實現了業務流程的自動化,它一般由銷售、市場營銷、服務、電子商務和電話中心五個功能應用組件構成。
合同制度的建立
對供應鏈的協調起著關鍵作用的合同機制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信息共享機制供應鏈要通過聯合預測與規劃來實現協調,前提是必須要有共享信息,減少供應鏈上的波動,必須保證各階段決策的基礎數據如銷售量、需求量和庫存量等的一致性,制定一些合同與制度來要求各階段都能把自己掌握的數據與其他階段共享。許多企業認為,共享信息會泄漏自己的商業秘密,因而持消極態度,一旦信息共享的合同制度建立起來以后,這種行為就應該受到懲罰。
利益分配機制供應鏈的協調運營提高了整條供應鏈的盈利能力,但是各階段從這種協調中得到的利益是不均衡的,這就限制了一部分企業采取協調措施的積極性,把協調運營所增加的盈利在各階段之間進行再分配,做到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利益分配的比例只有通過強制的形式規定下來才能得到承認。由于很難區分各階段在協調管理中所付成本的大小,因而比例的確定是一件困難的事,唯一的辦法就是各階段之間的相互妥協。
沖突解決機制有效的沖突解決機制能夠顯著增強供應鏈的協調關系,任何供應鏈關系都難免會出現各種沖突,如果沖突解決得不能令人滿意,就會使合作伙伴關系惡化。為了促進交流,管理者及合作成員之間應該經常定期舉行例會,在矛盾轉化為沖突之前付諸討論,即便未能采取基本對策,也為矛盾的深入解決提供了一個基礎。詳盡的合同是有效解決爭端的有效工具,通過簽署合同,鼓勵供應鏈成員協商解決計劃外偶然事件的發生,以此增加彼此的信任。
基于電子商務的供應鏈軟約束協同
供應鏈的軟協同就是要在供應鏈成員之間建立一種信任的合作伙伴關系,各成員能夠自覺地維護供應鏈的整體利益,這是精神、文化、理念上的融合,又稱為“文化協同”。電子商務環境的虛擬性增加了供應鏈上相互信任的重要性,因為虛擬的供應鏈成員更容易做出短期的投機行為,從而破壞供應鏈的和諧關系。
在建立信任的供應鏈文化中,管理者應該注重下列因素。合作中的彈性、信任與守信有助于供應鏈關系的成功。直接負責合作關系的管理者,以合作各方自身期望為依據,界定每一方的價值,這能增進合作關系。明晰各方行為結果的機制有助于避免沖突,解決糾紛。這種機制有助于避免某一方的投機行為,并能指出程序的缺陷,提高雙方關系的價值。強勢方公正對待弱勢方。脆弱的合作伙伴關系越公正,供應鏈關系往往就越緊密。加強彼此之間的溝通了解。供應鏈成員應該主動讓對方清楚自己的戰略目標、價值趨向以及具體的管理措施,在此基礎上,取得求同存異,達到協調的目的。獎勵有利于供應鏈協調的行動。這是培養協同文化過程中有效的工具。
供應鏈中的信任文化是要通過長期培養才能建立起來的,供應鏈管理者只有本著信用、公正、互利的方式設計和管理合作關系,才能在供應鏈內建立信任與合作的關系。
供應鏈管理論文5
摘 要 財務管理績效的提高將更加有利于企業整體價值鏈競爭力的提升,完善供應鏈的財務管理將是提高制造業水平的關鍵。就供應鏈中財務管理的重點及財務管理系統作了一定的探討。
關鍵詞 供應鏈管理 財務管理
1 供應鏈及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是指一個企業與其供應商、供應商的供應商,以此向前直到最初的供應商,以及與其銷售商、銷售商的銷售商,按此向后直到最終用戶之間的關系網鏈。供應鏈包含所有加盟的節點企業,從原材料的供應開始,經過鏈中不同企業的制造加工、組裝、分銷等過程直到最終用戶,它不僅是一條物流鏈、信息鏈、資金鏈,而且是一條價值增值鏈,能給相關企業都帶來收益,因此,供應鏈是一個范圍更廣的企業結構模式。
供應鏈管理是市場渠道各層之間的一個聯接,是控制供應鏈中從原材料通過各制造和分銷層,直到最終用戶的一種管理思想和技術。供應鏈管理也是一種新的管理策略,它強調供應鏈上各參與成員及其活動的整體集成。它把不同企業的目標集成起來,以增加整個供應鏈的效率。有效的供應鏈管理不僅可以降低成本,還可以提高整個生產和銷售過程的有效性,同時還可以給客戶增值。
供應鏈管理的目的在于追求效率和整個系統的費用有效性,使系統總成本達到最小,供應鏈管理的重點在于采用系統方法來進行供應鏈管理。供應鏈管理關心的并不僅僅是物料實體在供應鏈中的流動,除了企業內部與企業之間的運輸問題和實物分銷以外,還包括以下問題:供應鏈產品需求預測和計劃;戰略供應商和用戶伙伴關系管理;企業內部與企業之間物料管理、產品設計與制造管理、基于供應鏈的用戶服務、企業間資金管理、內部與交互信息流管理等。
2 基于供應鏈的財務管理重點
供應鏈中的財務問題,應該說是以物流為載體的資金流問題。財務供應鏈與物流供應鏈是同時發生的,不過前者表現為資金流,后者表現為物料流動。財務應該涉及在公司控制下的有關資本投資、借款、利潤等方面的決策。人們研究了公司財務計劃優化模型、資產負債優化模型、跨國公司財務規劃模型、金融流量模型等等;诠⿷湹母偁庁攧展芾硎且环N與環境變遷相適應的、動態的、戰略的財務管理,它要求企業結合網絡信息經濟發展的現狀,以IT為基礎選擇適合本企業創新發展的財務競爭戰略,從供應鏈發展的趨勢中把握方向,確立其持久的競爭優勢。
由于財務管理的綜合性、全面性和連續性特征,規定了它在各種供應鏈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如果基于供應鏈思想的企業管理仍沿用傳統的財務管理方法,它將呈現出諸多方面的缺陷和不適,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成本形成的重心前移,如制造企業產品的75% 的成本因素已在產品研發階段確定,這樣,以事后管理為主的現行財務管理系統就難以達到優化控制整體供應鏈系統的目的。
(2)現行財務管理系統難以滿足多目標要求,從而使得企業再造(BPR)、增值管理、企業資源規劃(ERP)以及現金流量管理(Cash flow Management)等不能真正落到實處。
(3)現行財務管理系統建立的基準點是“短期的”(1~12個月)。它反映的是企業短期的收益、成本,這種將固定成本簡單作短期化處理,淹沒了大量企業長期性和戰略性的重要信息,使企業各項管理活動績效難以真正體現。
(4)現行財務管理系統與現代管理觀念相抵觸,比如與“零缺陷”的管理潮流相抵觸等。
(5)供應鏈各節點的財務信息不準確。
(6)供應鏈診斷和改進缺乏有效的財務管理方法的支持。
供應鏈管理所提出的要求使現行財務管理系統面臨挑戰和機遇,迫切需要重構財務管理體系,即借助于信息技術(IT)、電子數據交換(EDI)、產品數據交換(PDI)、Internet、Intranet 的應用發展,創建以培育和發展企業核心競爭力,獲取競爭優勢的財務管理體系。
3 基于供應鏈管理的財務管理系統
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循環雖然是各自獨立的循環系統,但它們又是密不可分的。物流循環和資金流循環相互配比,信息流的前期形成基礎來源于物流和資金流,這“三流”保持者互動促進和互動修正的關系。基于供應鏈的財務管理系統在開發設計階段就應該充分考慮這“三流”循環的成分,以增強企業的市場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
企業要把這樣復雜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及時準確地集成起來,光靠使用傳統的管理手段是很難做到的。資金占用不明,成本構成不清,消耗定額不準,考核、決策無依據等問題,使原有的財務管理系統無法滿足企業實施供應鏈管理的要求。面向供應鏈的財務管理系統,應以基于Web平臺的文本信息處理手段為依托,從企業的日常業務入手,面向未來,面向控制,從而實現基于價值的管理。
供應鏈架構下的財務管理系統,主要包括財務會計系統、管理會計系統、企業控制系統和信息決策系統。
3.1 財務會計系統
企業財務會計系統借鑒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嚴格遵循會計制度的規定,采用科學、快捷的處理技術和手段,在企業信息化過程中,強調面向業務流程的財務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控制。使財務會計系統能支持重組后的業務流程,系統內部的各模塊充分集成,并與供應
鏈和生產制造等系統形成無縫集成。從而使企業各項經營業務的財務信息能及時準確地得到反饋,加強對資金流的全局管理和控制。企業財務會計系統包括總賬系統、現金管理系統、工資管理系統、資產管理系統、應收款管理系統、應付款管理系統、報表系統、財務分析系統等。其中,現金管理系統、工資管理系統和資產管理系統分別用以處理企業的現金、存款、票據管理、薪資管理、固定資產的核算與折舊等業務,并生成憑證,這些憑證與總賬管理系統相集成,可以直接在總賬中進行查詢。應付/收款管理系統對業務、結算、壞賬、合同、分析等業務進行管理。 報表系統對總賬管理系統中的數據進行分類調整、匯總,按照一定的表格形式編制會計報表,集中、概括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為有關方面進行管理和決策提供所需的會計信息。財務分析系統對會計報表所提供的歷史數據進行分析、比較、評價和解釋,揭示報表數字與數字之間的關系,并指出它們的變動趨勢與金額,從而提高報表信息的決策相關性。
管理會計系統是企業財務管理系統信息化解決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針對企業性質運用管理會計的方法,對企業進行內部管理與控制,它主要有決策和控制兩部分組成,其中決策包括銷售預測、銷售定價、產品生產、成本和投資決策,控制包括全面預算、存貨控制和成本控制。管理會計系統通過責任中心的定義,根據財務會計系統提供的基礎數據,確立預算方案,制訂預算審批流程,明確責任預算編制內容,進行責任預算的編制、審核、審批。實現對責任中心的控制、分析和績效考核。此系統以企業的經營目標為出發點以銷售預算為主導,進而延伸到生產成本和現金收支等其他方面的預算,最后編制預計財務報表。在此系統中,預算的每一部分都緊密圍繞企業的目標利潤來制定,從而保證目標利潤得以實現,同時提高企業在預算期內經營的經濟效益。企業管理會計系統中的銷售預算在整個系統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直接關系到企業生產預算、現金收支預算和各種財務預計報表中的有關數據。生產預算則為材料供應、人力支出、制造費用和現金收支預算及各種財務預計報表提供依據。最后,各項預算的數據經過處理編制成各種財務預計報表,為企業決策和控制提供強有力的依據。
3.2 企業控制系統
企業控制系統是指采取人工和自動化相結合的措施,保護財務管理系統,確保資料的準確可靠和系統的正常運行。此系統把管理軟件和Internet有機地連接起來,充分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實現異地數據實時快速傳遞,是企業總部和分支機構及分支機構之間信息交換的.橋梁,為企業實現數字化管理提供有力的工具。同時,它采取網絡安全保護性措施,防止傳輸數據外漏?刂葡到y中傳輸的數據可以是整個數據庫,也可以明細到具體的業務憑證,這樣,總部可以很方便地對企業內部進行監督和指導,保證數據的一致性,并實現各部門往來業務的自動抵消和分類管理。
3.3 企業信息決策系統
供應鏈中信息的作用和價值,直接對于供應鏈績效產生作用。信息作用和價值主要問題是成本和效益優化分析。信息決策系統是一種建立在集成了先進的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技術和信息管理技術之上的信息處理和決策系統,它以管理科學、運籌學、控制論和行為科學為基礎;以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仿真技術和信息技術為手段,面對復雜的決策問題,輔助中高層決策者決定活動的,具有一定智能行為的人機交互系統。近年來,微機的普及和應用使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在信息存儲、查詢、數據處理等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網絡的發展更是以極低的消耗,完成了以往需要付出成倍的代價才能完成的工作。企業的領導階層在做出短期計劃和長遠規劃時,必須對現有的及以往的企業發展狀況做一番全面的了解。企業信息決策系統的作用就是對各種報表和那些看似整齊但卻不能及時反映實際狀況的數據進行整理、加工,使其成為對決策起決定性作用的重要依據。同時,信息決策系統還要滿足領導階層無論何時何地都能了解企業的發展動態的需求。
為達到上述目的,現階段企業的信息決策系統大多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內層的核心信息系統,一是圍繞在其外部的數據庫。內層信息系統是整個系統的核心,它主要記錄企業中所有與資源流動有關的信息資料,提供企業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會計信息資料。外層數據庫的主要服務對象是企業中各層管理人員,它可以由這些管理者根據需求自行安排信息種類,其范圍可以隨著各層管理人員的不同需求而擴大或縮小,使其能夠更好的適應企業管理者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James C.Van Horne, John M. Wachowicz Jr.財務管理基礎[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xx
2 馮巧根.財務范式新論[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xx
3 馬士華.供應鏈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xx
供應鏈管理論文6
在新形勢的影響下,我國的經濟建設有著突飛猛進的進展,經濟的增長促進了人民群眾對于生活水平的追求,同時拉動了旅游產業的發展壯大。我國作為一個旅游產業大國,必須要在各個方面加強自身軟實力,大力發展旅游產業,推動服務行業進步,促進國家社會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傳統的旅游形式向多元化的方向轉變。在計算機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很多以大數據為基礎的旅游服務項目逐漸更新,滿足了游客在各方面上的需求。簡單介紹在大數據影響下,旅游服務供應鏈的資源設置包括哪幾個方面,深入分析受大數據影響的旅游服務供應鏈的應用與管理。
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中國的旅游產業就像中國整個社會經濟發展一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旅游產業幾乎一夜之間就出現在人們的眼前,旅游產業興起的主要原因是國家政策的傾斜促進了旅游行業的發展、國民度假意識提升、旅游相關的線上App增多以及旅游業附屬產業的發展,掀起了一股旅游狂潮。這場旅游狂潮不僅推動了旅游產業的發展建設,還帶動了許多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旅游行業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人們對于旅游的服務與項目要求也越來越多,那么要想保持旅游行業的長盛不衰,就必須要不斷深化旅游產業的改革與創新,F階段,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就是改變傳統旅游行業的契機。
一、在大數據影響下的旅游服務供應鏈的資源設置
自從計算機信息技術開始流行以后,我國互聯網上開始出現了大量的旅游服務資源,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旅游資源都是真實的、可靠的,所以還需要專業人員對互聯網上面的旅游信息進行篩選與整理,將真正有用處的旅游資源提供給消費者,這就是旅游服務供應鏈存在的意義。筆者主要從“食、住、行、游、購、娛”這六個方面對旅游服務供應鏈進行分析:
(一)食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民以食為天”,不管我們走到哪里都會去品嘗一下當地著名的小吃,這似乎已經成為了旅游過程中必須要完成的一項任務,甚至有一部分人是專門為了品嘗美味的當地特色美食才出行的,由此可見,“食”在旅游過程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過去,要想預定餐飲的位置只能使用電話預定,但是這種預訂方式就意味著游客必須要提前將就餐時間確定下來,但是旅游本來就充滿了很多的不確定因素,這種匆匆忙忙趕去吃飯的形式不僅不會給游客帶來味覺上慰藉,還有可能會引發游客心中的不滿,因此這種形式的爽約率也非常高。于是互聯網預定餐廳的方式就應運而生了,這種方式可以隨時為游客們提供味覺盛宴,還能降低游客的爽約率,最重要的是游客可以采取網上支付的形式享受到價格優惠,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方式。
(二)住
住宿是旅游中非常重要的問題,尤其是游客在游玩了一天想要卸去一身疲憊的時候卻還要找酒店,這種時候是非常痛苦的,互聯網旅游服務供應鏈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F階段,我國上到星級酒店下到家庭旅館,都可以在互聯網上面進行預定,一方面解決了酒店的客源問題,減少了酒店的宣傳經費。另一方面解決了游客的住宿問題,為游客的順利出行提供了保障。
(三)行
既然是旅游那么大多數的游客肯定是第一次來到目的地,對于目的地的交通、環境都不是非常了解,尤其是著名景點的交通問題,如果單憑向當地人問路的話就會在路上浪費很多的時間。為了解決游客們的出行問題,我國的旅游行業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目前,許多旅游App應運而生,通過這些旅游軟件我們可以了解到到達目的地的最佳路線,也有很多旅游攻略在上面分享,游客在旅游中所需要的所有知識在上面都可以找得到,而且現在的飛機票、火車票、汽車票、船票等都可以網上預定,因此對于游客們來說還是非常方便的。
(四)游
旅行的主要意義就在于“游”。一般我們可以將旅游地分成四種:第一種就是游山玩水。游山玩水是比較常見的旅游形式,游客都會選擇一些風景秀麗的名山大川,去體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驚訝感嘆自然的魅力。還有一些游客會選擇海邊沙灘,在海邊沐浴著夕陽,感受海風的洗禮,得到心靈上的慰藉。第二種是宗教信仰,在游客中不乏有一些比較虔誠的人,他們一般都會選擇著名的廟宇、寺院等地方,感受宗教的古香古色和文化傳承的魅力。
第三種是科學教育,科學教育的旅游景點一般是指科研中心、博物館等地方,比較吸引專家學者們的注意力,通過與具有相同興趣愛好的人之間的溝通,去探索科學的奧秘。最后一種就是人造景觀,人造景觀就是指主題公園、游樂場一類的娛樂設施,一般比較適合年輕的學生,在歡聲笑語中揮灑著汗水。但是你有沒有遇到過到景區買門票排隊而浪費時間的時候呢?這時候互聯網的作用再次顯現出來了,游客們可以通過網上訂票的形式,到了景區門口直接取票進入即可。
(五)購
在旅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當然就是購物了,有些人喜歡買一些具有當地特色的小掛飾,有些人喜歡昂貴的奢侈品,只要經濟條件允許,買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購物這一個過程,你在旅行過程中購買的每一件商品都有著它自己的故事,F在的網絡購物是非常全面的,可能你買的每一件商品在網絡上面都買得到,但是那樣就沒有紀念的價值了。因此可以說網上購物在旅游服務供應鏈中的應用還是相對較小的。
(六)娛
現在的年輕人走到哪里都喜歡娛樂,因此娛樂項目在旅游服務供應鏈中還是比較受歡迎的,對于一些小型娛樂項目,像是KTV、游樂場等娛樂設施的門票在互聯網上面都能買得到,但是購買以學生居多,在游客中還沒有廣泛流行起來。而對于大型娛樂設施,像是迪士尼樂園等著名的游樂場,更是有專門的售票網站,在網站上面你不僅僅可以買到門票,還有主題酒店、紀念商品等。
二、在大數據影響下的旅游服務供應鏈的`應用和管理
(一)在大數據影響下的旅游服務供應鏈的需求管理及預測
旅游供應鏈的需求管理主要就是指游客的需求,因此只要明確了游客在旅游過程的需求,就可以對游客可能產生的需求進行預測,能夠在第一時間為游客們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對于明確旅游行業的發展方向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另一方面,對于旅游服務供應鏈的需求管理與預測,有助于政府部門對于當地旅游行業的發展進行更深層次的了解,對當地的旅游行業起到推動作用。筆者認為,對于需求的管理與預測在旅游服務供應鏈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說為當地旅游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基本保障,對于游客來說,他們的需求主要表現在“食、住、行、游、購、娛”上面,只要旅游服務供應鏈能夠將這六個方面解決好,一切發展都以優質的服務為基礎,針對游客的各方面需求都有全面的應對辦法,就能夠提高旅游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不管是游客的享受方面還是員工的服務方面,都會有全面的提高。
(二)在大數據影響下的旅游服務供應鏈的產品與收益管理
游客在旅游過程中各方面需求的總稱叫做旅游產品。旅游服務供應鏈的作用越完善,旅游產品的質量就越高,二者是正相關的關系。構成旅游產品的需求非常復雜,包括游客在旅游過程中遇到的方方面面的問題,但是總結在一起還是筆者之前提到的六個方面:“食、住、行、游、購、娛”,不管是什么問題都能在這六個分類中找到答案。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上面的旅游信息越來越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非常準確,這種不確定性極大地降低了旅游產品的質量,增加了旅游產品之間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只能通過旅游服務供應鏈的應用來解決,只有服務水平上升了,才能有效降低旅游產品之間的差異性,從根本上提高旅游產品的質量。
(三)在大數據影響下的旅游服務供應鏈的服務與績效管理
旅游服務供應鏈的服務程度是否到位是由游客的滿意程度來決定的。筆者認為,不管游客對于滿意程度是如何定義的,只要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良好、服務質量優秀,都會得到游客們的肯定,而將旅游服務供應鏈的服務與績效管理聯系到一起是非常明智的,只要牽扯到個人利益,人們對于工作的態度普遍都會有很大的轉變,旅游服務供應鏈的服務也會更加完善。
(四)在大數據影響下的旅游服務供應鏈的信息共享與協同發展
旅游產品存在著一個非常大的弊端就是資源不共享。以購買旅游紀念品為例,游客對于旅游紀念品的真實價值并不了解,而游客購買商品的主要原因都是通過賣主的介紹和推銷,這種信息的不共享對于游客來說是非常不利的,造成游客對賣主的不信任,對旅游紀念品的不信任,長此以往甚至會造成對整個旅游行業的不信任,因此旅游企業必須要改變現狀,加強旅游服務供應鏈的信息共享,促進旅游產業的協同發展。
綜上分析可知,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計算機技術在各行業的應用也更加廣泛,尤其是在旅游行業中,要想使我國旅游行業的發展長盛不衰,就必須要保持人們對于旅游的新鮮感,這也就需要旅游行業的不斷改革與創新,在大數據的影響下運用個性化的旅游形式,促進我國旅游行業的穩定發展。
供應鏈管理論文7
在我國如今這個市場經濟的背景之下,企業的物流管理變得越來越重要,甚至成為了影響企業長遠發展的關鍵之點。因此企業想要繼續生存發展下去,就必須改變原來老舊的物流管理模式,特別是隨著供應鏈系統的引進與應用,這一點顯得更加突出。有不少實例表明,具備完善的供應鏈管理系統的企業,其物流管理能力也是處在行業領先地位。那么,對于供應鏈系統下的企業物流管理研究就顯得極為重要了。
一、供應鏈系統的概述
1、供應鏈的含義
供應鏈協會對供應鏈的具體定義表述如下:供應鏈包括了在商品的生產和流通過程中,產品從生產到交付的全部環節和提供服務的所有過程,貫穿了商業活動的全部流程。這種定義經歷了一段不斷發展和改革的過程,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商品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供需關系組成的網絡。而這些供需關系的主體則是生產方、批發方以及消費方。
2、供應鏈的特點
供應鏈包括這樣幾個特點:
。1)復雜性。
整個供應鏈上存在多個企業節點,每個節點相連構成了供應鏈。但是每個企業的組織形式各不相同。因此,這使得供應鏈具有復雜性。
。2)完整性。
供應鏈的內部具有一個整體目標,這是整個供應鏈的中心。整個供應鏈也不單是由制造、采購和銷售這些分離模塊而構成的,在供應鏈上的每一個節點都是圍繞著整體目標而運作。這樣密不可分的情況讓供應鏈變成了一個整體。
(3)交叉性。
每個企業的業務所涉及的范圍是不盡相同的。因此,一個企業很可能會在不同的供應鏈上處于不同的節點位置,這樣不同的供應鏈就會形成交叉。這就使得供應鏈具有了交叉性。
。4)動態性。
企業的管理策略不會一直一層不變,反而會為了適應市場環境的變化而不斷改變。因此,企業作為節點在供應鏈上的位置也是具有動態性的,需要進行實時的調整。
。5)綜合性。
供應鏈貫穿于企業的所有商業活動之中,會涉及到企業生產中方方面面的信息,甚至投資情況。同時它也讓各個企業,不管是生產企業還是銷售企業的產品都在供應鏈上流轉增值,最終獲取利潤。因此其本身就綜合了增值鏈、信息鏈、物流鏈和資金鏈,具有一定綜合性。
3、供應鏈系統的含義
供應鏈系統指得是從最初的原材料一直到消費者手中的商品這條供應鏈上所有涉及到的企業主要業務過程的集合。同時,還包括提供的售后服務。
4、供應鏈系統的特點
供應鏈系統所包含的特點如下:
(1)整體性。
供應鏈系統的整體性是由供應鏈上各個節點發揮自身的功能之后,將其集合而成供應鏈系統的整體功能。因為供應鏈上的任何一個企業都只能承擔自己所當任的職能,只有將其全部整合,才能發揮出供應鏈系統的整體性效果。這個功能的集合,可以讓供應鏈上的企業發揮出最大的作用,收獲最大的利益。
。2)目的性。
如上文所提,整個供應鏈系統有著一個目標。其根本目的就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通過最低的消耗制造出最高質量的產品或服務,以獲得消費者的滿意,使本企業在市場中占得一席之地,最終獲得收益。
(3)密切性。
供應鏈上個每一個節點都是相連的,由此才會構成供應鏈系統,并發揮整體功效。而他們的結合就是因為供需關系所形成的利益相關體,因此,可以看出各個企業之間的聯系是相當密切的。
(4)適應性。
市場是變化多端的,消費者也是各有所需。因此,企業要想適應市場,就必須有及時捕捉市場信息的能力,通過對市場信息的掌握,不斷地提升本企業的適應能力。而供應鏈系統則可以對市場進行預測,并具備這樣的適應能力。
。5)層次性。
供應鏈系統是不同于單個的企業的,它是一個整體性的管理系統。因此,這個整體性的供應鏈系統必然具有不同層次的主體,層次性就成了供應鏈系統的另一特點。
二、供應鏈系統在企業物流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物流管理理念和方式落后
目前,我國企業的物流管理仍然是傳統的經營方式占主體,主要還是“供銷一體化、倉儲一條龍”這樣缺乏個性化的服務。這就體現出,我國社會分工還是有點不完善,沒有對物流活動中的采購、倉儲和運送等職能進行有效的整合。這是無法適應現在日益變化的物流市場需求的。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顧客對物流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如果企業還是無法對物流管理進行有效的統籌,那么就只能被市場所淘汰。
2、物流設備和技術落后
要意識到的`是,物流設備是物流活動的硬件基礎,信息化技術是物流活動的技術基礎。但是,我國企業如今的物流管理現狀則是設備和技術都比較落后。先進的物流設備和信息化技術是保障物流服務的根本,如果存在缺陷,那么就會導致物流信息不準確、物流速度緩慢的等情況出現。顯然,這些情況的出現會嚴重制約企業的發展,使本企業在供應鏈上發揮的作用效率降低,從而降低整個供應鏈系統的效率,最終使供應鏈上的企業都無法取得最大收益。
3、物流管理流程不穩定
因為我國供應鏈系統發展速度較為緩慢,且發展時間也比較短,因此,供應鏈上的每個節點之間存在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會導致整個供應鏈系統管理流程存在風險。這種不安定的風險,會使得密切相連的各企業所形成的供應鏈系統出現破裂。
4、現代化物流管理人才缺乏
在現如今這個環境中,所有的競爭最后歸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競爭。優秀的物流管理人才可以促進企業發展。然而,我國的現實情況卻不容樂觀。因為物流管理發展較晚,供應鏈系統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因此無法為市場提供復合型的物流管理人才。同時,也因為很多企業并不重視物流管理人才的培養,造成供應鏈系統下的企業物流管理一直發展較為緩慢。
三、供應鏈系統下的企業物流管理的改進措施
1、重視現代化物流管理
企業應當重視現代化物流管理,明白現代化物流管理對企業長遠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將供應鏈系統下的企業物流管理提升到企業戰略的地步。同時,企業還應當積極尋求戰略合作伙伴,組建物流戰略同盟,建造一個堅固的供應鏈系統。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出供應鏈系統的優勢,從而提升本企業的競爭力。
2、建立現代化物流管理理念
企業需要明白的是供應鏈系統下的企業物流管理是一種以滿足顧客的需求為目的的服務行為,整個供應鏈系統的運作都是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但是,顧客的需求是多樣化的,企業的物流管理必須做到去適應這些多樣化。因此,企業需要以顧客需求為導向的去運作企業的物流服務。同時,物流服務過程中,其服務方式也要與時俱進,做到能與顧客進行實時溝通,方便服務顧客。
3、培養現代化物流管理人才
現代化物流人才短缺一直是制約我國企業物流管理發展的重要因素。針對這種情況,可以看出,現代化物流管理人才的培養刻不容緩。因此,企業可以通過加強與咨詢公司相合作的途徑,來培養出優秀的物流管理人才。與此同時,企業自身也要建立一個完善的用人制度,讓有物流管理才能的員工可以進入到企業的物流管理之中。另外,企業也可以和學校建立起校企合作,可提供給學校一些機會,比如校外實踐或者頂崗實習的方式給予學生們一次真實的崗位學習模擬,事實上這種利用學校的優質人才資源為自己培養物流管理人才,并能最后準確對接這些人才,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供應鏈系統下的企業物流管理是適應時代潮流發展的產物。但是我國企業的物流管理存在不少問題,正視這些問題,努力改進這些問題,盡早建立起一個堅固完善的供應鏈系統是每個企業的責任。無論是為了企業的自身利益,還是為了我國物流管理的發展,這都是義不容辭的。
供應鏈管理論文8
1 前言
在競爭范圍全球化的宏觀背景下,各類產品的市場持有周期不斷縮減,產品類型持續豐富,商品的結構和性能迅速推陳出新,消費者對市場服務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這些變化都向服務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導致企業在滿足消費者需求方面出現了愈來愈多的困窘狀況。但是,市場經濟形勢和需求的變化,也為眾多企業迅速崛起、成功轉型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供應鏈是以企業作為核心,通過對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控制,把從原材料采購加工到銷售客戶使用的整個過程連接成為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結構,通過不斷增加的市場價值或者產品的附加值,來實現自身鏈條的增值。
2 供應鏈管理與物資管理的關系
供應鏈管理就是要考慮企業的整體運營,原材料的供應,運輸,加工,倉儲,物流,客戶的需求作為一個整體,和供應鏈管理和優化,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增加競爭活力,而生產只是整個供應鏈部分。供應鏈管理不僅包括物料管理,包括供應鏈產品需求預測計劃,供應鏈的設計,企業和企業的物料供應與需求管理、現金流管理、逆向物流管理、供應鏈績效評價與激勵機制。
3 基于供應鏈理論物資管理的特點
基于供應鏈管理理論、材料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根據傳統的采購模式的采購訂單是為了補充庫存,不了解企業的生產進度和產品需求的變化,供應鏈模式下以訂單為采購提供驅動,以滿足用戶的'需求,提高庫存周轉率;二是越來越重視外部資源管理,采購管理,供應鏈環境下加強與供應商的合作,市場的反應能力不斷增強,質量控制可以進行實時控制控制;三是改變供求關系,從一個簡單的買賣關系向戰略伙伴關系發展方向之間的關系,有效緩解了庫存風險和成本的問題;四是實現了信息的集成和共享,不斷提高信息的透明度,以及相關的數據信息可以及時共享。
4 從供應鏈理論角度來講石化企業物資管理存在的問題
4.1 機構組織設置不夠合理,整個物資流通流程不夠順暢
傳統的物料管理,通過建立多個組織,實現分散管理,導致工作難以相互協調機構之間,各機構不能盡職盡責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互相干擾競爭,使整個材料流通過間歇流。
4.2 機構體系過于龐大繁瑣,工作效率低下,生產成本高
雖然企業物資管理的內容,但模式是相似的,這不僅造成系統過于龐大,也造成了重復投入大量的設備,可能會大大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導致大量機構人力資源繁瑣的浪費,充分利用。
4.3 物資采購管理工作不夠到位,弊端漏洞很多
對庫存的目的采購的發展模式,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合作不夠穩定,短期的合作,彼此之間有很多矛盾,很多時間被用來解決矛盾,供給和需求往往競爭大于合作的關系,合作氛圍差。
4.4 相關業務流程過于復雜,影響效率
許多水平相關的業務流程,工作效率低,工作的審批機構批準,不能嚴格與實際相符合,與審批機關批準設立的多個層,將嚴重影響急救的采購機會的實現,往往會擴大成本,材料不能充分利用現有的現象,部門之間互相推諉,降低工作效率。
4.5 物資供應管理信息系統存在較大的局限性,不適應市場發展
在供應和需求信息共享方面的局限性的管理信息系統很差,相關數據不能共享,造成許多后續工作無法正常開展,另一方面,得到傳遞函數是弱的外部信息,市場信息材料,它們不是有效的理解和反饋,以及整個系統的安全性有待提高。
5 供應鏈理論在石化企業物資管理系統中的應用
5.1 基于供應鏈理論的物資管理體制
通過一個專門的部門對企業物流管理的建立,實現整個物流相關環節的專業管理,物流管理中心和其他相關管理部門的關系協調,每個部分負責相關工作,避免相互沖突的工作,物流管理中心應承擔主要的協調功能,包括資料的采購,到運輸,存儲能力、物流能力、生產要求,檢查安排日期,饋線相關信息記錄、數據文件等。
5.2 物資管理業務流程優化整合
相關業務流程的優化,強調以業務流程為導向,決策功能分為執行環節,降低供應鏈節點,建立反饋控制程序,盡可能減少管理層次,提高管理效率,材料管理部門負責統一管理中心。
5.3 基于供應鏈理論的采購管理
在做采購管理改變外部資源管理的方向,一方面提高了相應的采購市場的能力和靈活性,加強交流和與供應商的合作,建立一個新的穩定的合作模式,根據客戶需求推動的庫存采購訂單采購方向轉變另一方面,及時轉變生產方式,使采購計劃以適應生產的需要,以減少庫存成本,提高庫存周轉率,并有助于建立長期的客戶關系。
5.4 完善商情信息管理體系
對提高信息系統的功能一方面實現多物料計劃管理信息,提高庫存管理的處理功能,建立了一套強大的企業信息管理的數據庫系統,對建立開放的另一方面,通過規范化管理,實現有機連接的所有方面。
6 結束語
供應鏈作為當前產業運作的主要模式,不僅與主體企業的價值創造緊密相關,而且已延伸到與主體企業相關的各個物料設備供應商和各級別經銷商的價值鏈。將供應鏈理論應用到物資管理工作中,能夠有效節約生產成本,在市場經濟背景下提高企業競爭力,使之能夠更好適應市場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謝雨 王躍兵.我國企業供應鏈管理的現狀及對策淺析[J].民營科技,20xx(10):123.
[2] 駱瑞玲 陳敏 先瑜婷.供應鏈碳減排技術投資的收益分析及協調[J].物流技術,20xx(10):119-124.
[3] 黃彬 王磬.大型電子商務企業物流管理現狀分析與對策——以蘭亭集勢公司為例[J].技術與市場,20xx(11):150,152.
[4] 李曉艷 張文霞 金小燕.基于供應鏈管理的第三方物流發展戰略思考[J].物流工程與管理,20xx(11):1-2.
供應鏈管理論文9
世界經濟的一體化和電子商務的發展改變了傳統的商業規則。企業已經難以再依靠傳統的成本控制手段,如通過控制單位產品的物資消耗來提髙材料利用率以降低材料成本,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控制產品單耗工時以降低人工成本,通過提高產品產量、擴大生產規模以降低單位產品負擔的固定成本等。即使20世紀70年代以后出現適時制造、看板管理、精益制造、價值工程、全面質量管理等管理技術和方法,隨著技術進步、工資上漲及需求變化,企業在上述各方面的成效越來越低。在這種背景下,供應鏈管理以一種全新的企業成本管理模式產生并很快得到發展和完善。
一、供應鏈及供應鏈成本
(一)供應鏈的概念和特點
1、供應鏈的定義。供應鏈是圍繞核心企業,通過對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控制,從采購原材料開始,到制成中間產品以及最終產品,最后由銷售網絡將產品送到最終用戶,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結構。
2、供應鏈的特點。供應鏈的特點在于其所具備的網鏈結構,而并不是一個單一的鏈型結構。整個網鏈結構由最終用戶的需要來拉動,所以其最基本特點是面向用戶需求;提供的是在高度一體化的過程中獲得的產品和增值服務;供應鏈的每一個環節都是可以視為一個包含供需關系的節點;并且供應鏈體現出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多種形態。
(二)供應鏈成本
1、供應鏈成本。供應鏈成本就是從原材料供應商到最終用戶的物流、信息流、資金流所發生的各種成本。供應鏈成本包括“鏈”上的所有企業及其與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相關的供應鏈活動所有環節所發生的費用。
2、供應鏈成本的構成。供應鏈活動主要是以滿足客戶需要的產品或服務為主線,經過采購、制造、分銷和零售等環節,形成持續不斷的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同時發生相應的成本,它們構成供應鏈的總成本。根據蘇沃林在其所著的《供應鏈成本管理》一書中的觀點,供應鏈成本包括三個部分:①直接成本,是指單個企業在生產產品過程中發生的構成產品實體的費用,主要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和機器成本;②間接成本(作業成本),是指與產品生產不直接相關的、在制造和配送產品到用戶的管理活動中發生的費用;③交易成本,包括與供應商和用戶在處理信息和通訊活動中旨在協調、控制和適應彼此交易關系而發生的費用。
(三)供應鏈中成本管理的特點
供應鏈管理的作用在于通過系統的設計和管理各供應環節,使企業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使供應鏈系統的總成本最優。與傳統的成本管理相比,供應鏈中的成本管理具有以下特點:
1、與傳統的生產導向不同,它是一種需求拉動型的成本管理模式。將顧客需求及客戶訂單作為生產、采購的拉動力,以控制資金占用成本。張瑞敏稱市場經濟為訂單經濟,就是通過建立ERP、CRM等信息技術支撐體系,設計更具彈性的生產能力,以市場需求為企業經營的向導。需求拉動生產,即有市場需求才組織生產,企業的產、供、銷等經濟活動都要適時適地適量,從而減少存貨資金占用費用、倉儲費用以及存貨損失和價值損失。
2、傳統成本理論認為提高客戶服務水平必然導致成本上升,而保證安全生產和經營必須依靠大量庫存,因此這種成本管理的目標就是單純地追求企業成本與服務水平之間的平衡。但在供應鏈系統中,改善服務和降低成本這兩個目標可同時實現。一個有效的例子是美國國家半導體公司,在兩年的時間內,公司通過關閉全球六個倉庫、從新成立的中央配送中心采取向顧客空運微型集成電路的做法,不僅降低了銷售成本2.5%,而且縮短交貨時間47%,增加了銷售額34%。
3、成本管理范圍由生產領域向開發、設計、供應、銷售領域拓展。傳統的成本管理往往比較重視生產領域成本的控制,而將其他環節的成本視為為生產和銷售產品所發生的額外費用。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競爭的加劇,生產成本在企業中的比重呈現下降趨勢,而與產品相關的設計、供應、服務、銷售等引起的成本不斷上升,其數額甚至超過生產成本。據調查,企業平均物流成本約占銷售額的10.5%,于是出現了物流管理,通過企業流程再造、物流體系設計來降低成本。
4、成本管理活動具有層次和整體性。供應鏈的整體性體現在企業自身流通環節的整合和與上下游企業間的整合兩個方面。它要求企業必須在三個層次上權衡企業的成本:戰略層次,主要包括合作伙伴的評價選擇及倉庫布局、數量和儲存能力,以及材料在物流網絡中的流動等決策;戰術層次,包括采購和生產決策、庫存和運輸策略,其活動一般以年或季度進行重新評價;作業層次,是指日常決策如生產計劃流程、估計提前期、安排運輸路線等。
5、管理手段多樣化。供應鏈管理的有效實現主要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和供求信息在企業間的整合,建立客戶關系管理系統(CRM)、供應鏈管理系統(SCM)、全球采購系統(GPM)和電子商務系統(E-commerce)等技術支撐體系,改善企業傳統的業務流程,降低系統成本。
二、我國企業實施供應鏈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供應鏈成本控制觀念薄弱.供應鏈成本管理的研究已經有30多年的歷史,但由于理論的不完善和實踐經驗的不足,所以盡管有的企業已經在實
施供應鏈成本管理,但是對成本管理和控制并沒有制定系統的制度。多數企業成本管理的`思想依然單純的停留在傳統成本管理的基礎上,只想最大限度的減少支出,降低成本,而沒有把供應鏈網鏈中的所有企業看成是一個整體,通過業務流程重組,消除各企業的自我保護主義,實現整個供應鏈的優化,真正達到降低供應鏈總成本,實現企業利潤的目的。成本管理只是本企業內部專業成本管理機構的職責,缺乏全員成本意識。由于企業的成本表現為生產經營全過程中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耗費,因而成本的形成是企業內部各部門、各環節的各項要素與各項活動共同作用的結果,成本控制的主體應該包括對企業成本的形成負有責任的影響者和參與者。因此,成本管理與控制不單是企業內部專業成本管理機構的工作,供應鏈上的每一企業、部門和員工都是成本形成的影響者和成本控制的參與者和實施者。
(二)缺乏成本整體效益觀念
長期以來,一些企業成本管理的指導思想就是最大限度地減少支出,降低成本,并以成本升降作為考評企業業績的重要依據。這種片面追求成本降低而忽略提高產品質量、改進產品款式與包裝的方法,雖然節省了成本開支,但造成產品積壓,不能實現價值。供應鏈管理下的企業成本管理在謀求成本降低的同時,還應重視系統整體效益的提高。
(三)供應鏈合作伙伴之間缺乏必要的信任
供應鏈中的企業都是獨立的個體,企業間往往存在利益分配的矛盾,沒有達到真正的相互信任。所以,為了相互合作,供應鏈中的企業都是借助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來實現的。同時,合作伙伴的選擇也是目前供應鏈企業存在的難題,如何選擇合作伙伴,該選擇什么樣的合作伙伴等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企業也尚未針對上述問題制定出合適的標準。
(四)供應鏈管理環節容易出現信息失真
由于存在利益目標沖突,獲得的信息分散。各企業往往不會將所獲得的真實信息全部傳達給其他合作伙伴,使得信息失真。例如,在采購過程中,采購方處于有利地位,其往往會截留部分需求信息,人為地設置溝通障礙,而供應商也會隱瞞部分信息,雙方都限制了有效的信息溝通,結果就會導致信息不對稱,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后果就是雙方成本的增加。可見,信息共享對于供應鏈合作伙伴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五)缺乏主動出擊市場的動力和積極性
外部資源利用率低,與上下游企業還沒有形成戰略聯盟的關系。不少企業仍停留在單體生產管理思想上,即只愿按本企業的工作制度安排生產計劃,而不愿與外部環境協同運作。由于上下游企業的生產率不同,很容易在供應鏈上形成很高的庫存。因此應在供應鏈合作伙伴之間樹立大物流觀念,提高企業同步制造水平。過去企業認為自己擁有的才叫資源,這是不夠的。我們應該從重視實有資源管理轉向虛擬資源的運用,即把資源管理延伸到合作伙伴那里,上下游企業甚至客戶都可以看作自己資源的擴展。
(六)標準成本會計限制著公司的業績
公認會計原則(GAAP)要求企業應用標準成本會計制作外部報表,限制了銷量會計的發展。然而以滿足顧客需求為中心的供應鏈管理會計需要企業擁有顧客導向的信息。企業應逐步轉換財務和會計職能,改善原有的標準成本會計,以適應供應鏈管理的需要,使組織關注經營供應鏈的成果。
(七)缺乏用戶服務和合作伙伴的評價標準與激勵機制
本位主義思想使激勵機制以部門目標和企業自身的目標為主,孤立地評價部門和企業業績,造成部門和企業片面追求自身利益。物流、信息流經常扭曲變形,產供銷系統沒有形成鏈。企業應建立以顧客滿意度為衡量標準的服務管理體系,建立整個供應鏈績效的考核標準。對下游企業來講,供應鏈上游企業的功能不是簡單的提供物料,而是要用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好的服務。除此之外,企業實施供應鏈管理之前,還應將企業的業務目標同現有能力及業績進行比較,發現現有供應鏈的顯著弱點,同關鍵客戶和供應商一起建立供應鏈的遠景目標,并制定從現實過渡到理想供應鏈目標的行動計劃。供應鏈中的企業都是獨立的個體,企業間存在利益分配的矛盾。信息共享會帶來額外的利潤,而額外利潤的增加主要體現在核心企業。各成員企業會擔心核心企業濫用信息而占有額外利潤,導致利潤分配不均。其原因主要是沒有建立對整個供應鏈企業的績效考核與激勵機制。
三、供應鏈中成本管理的對策
(一)培養供應鏈成本控制意識
首先,提高整體意識。要把供應鏈整個網鏈中的所有企業看成是一個整體,消除各企業的自我保護保護主義,實現整個供應鏈的優化。
其次,讓每個企業認識到在供應鏈中不是孤立存在的,每個節點企業應緊密聯系,環環相扣,組成一個有機整體。只有將各個節點企業有機的聯系起來,互相信任與合作,才能發揮供應鏈成本管理的優勢,最大限度的降低供應鏈總成本。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降低供應鏈總成本的目的。
(二)建立信任與合作機制
供應鏈中的合作關系是指供應鏈中各企業之間形成的一種協調關系。建立合作伙伴關系是供應鏈正常運行的基礎,是集成化供應鏈管理的核心。而合作關系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礎上,有合作的地方都需要信任。供應鏈中的企業都是獨立的利益主體,存在利益分E的矛盾。所以,供應鏈管理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供應鏈伙伴之間的信任關系。要想加強供應鏈企業間的信任,達到合作的目的,就要慎重選擇合作伙伴,因為好的合作伙伴是加強供應鏈成本管理的重要基礎。同時還要強化合作競爭觀念,共擔風險、責任與成本,共享成果與利益,形成良好的競爭合作關系。
(三)建立信息共享機制
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建立信息共享。信息共享是供應鏈成本管理的基礎,供應鏈的計劃、組織、協調與調控都需要建立在各個節點企業的高質量的信息傳遞和共享的基礎之上。信息共享能使供應鏈上的所有成員企業更好地制定生產、銷售和庫存等計劃,能使目標成本順利實施,并且使得企業在降低成本的同時能提高最終用戶的滿意度并達到促進供應鏈各成員間的相互信任的目的?梢,信息對供應鏈成本管理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供應鏈點企業要想提髙顧客滿意度的同時降低供應鏈成本,就必須要獲得充分的信息共享。
(四)建立績效考核與激勵機制
通過業務流程重組,建立完善的供應鏈成本管理制度,以控制整體成本,實現整個供應鏈的優化。還應該建立相應的績效考核與激勵機制,用于對整個供應鏈的運行效果、合作關系作出評價。使得之前的措施得以有效實施。供應鏈成本管理的組織機構要建立績效評價指標,并制定考核標準來評價各節點企業的運營績效以及節點企業本身的運營績效對上下游節點企業或整個供應鏈產生的影響?己艘灶櫩蜐M意度和成本控制指標為衡量標準。對顧客滿意度的衡量主要包括質量、價格、及時性等。如合格率、退貨率、投訴率等都是考核的內容。對成本指標的考核主要是將目標成本與實際成本進行比較,分析目標成本的完成情況和改進情況等。經過考核之后,按照考核結果評定各節點企業對整個供應鏈貢獻的大小,并依據其制定合理的分配標準進行利潤分配。以此來改善利潤分配不均的問題。激勵機制包括企業內部員工的激勵及各成員企業的激勵兩個方面。企業內部員工的激勵可以通過以下措施來完成:及時關注員工的工作表現并對其進行評價,制定與員工相適應的培訓與學習計劃,給員工自我提升的空間和機會,制定獎懲機制和薪酬機制,還有休假和保健計劃等。當然,與成本控制相關的激勵措施應該更加突出,以此達到通過激勵增強員工成本意識的目的。對各成員企業的激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組織機構要確保制定的考核標準與分配標準的合理性,并根據分配標準對利潤進行合理分配;做到時時聽取各節點企業的意見,對績效考核與麵機制進行補充、修改;核心企業要與從屬企業保持良好的溝通,從屬企業也要經常關注上下游合作方的運行狀況;保證各節點企業保持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減少由于信息不對稱帶來的相互猜忌和爭執,使成員企業在一個好的供應鏈環境下愉快合作。
供應鏈管理論文10
一、MRO管理供應鏈管理中的作用
在信息和網絡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貿易方式和服務內容的變化以及不斷變化的消費者需求,使得生產經營難以把握市場變化。市場的不斷變化使MRO管理存在著必要,MRO采購管理在供應鏈中的積極作用愈發明顯。
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保證產品品質:MRO物料采購在下單前要評估好供應商,對供貨商要做好前期評估,設定和選擇好供應商,這些供應商要有健全的質量保證體系,這樣可以減少重復復雜的檢驗程序,以達到減少采購成本的目的。
第二,以確保牢靠的供應:在產品標準規定時,要求所有供應商按照所提供的標準制作產品,建立一個標準的產品客戶群。
第三,促進產品創新:MRO采購可以將所采購的產品進行不斷升級,對服務中出現的問題不斷改善,對提供的備品及維修不斷改進,使維修材料供應鏈的'效率可以提高,使供應鏈在組織形式上贏得競爭優勢。第四,增加供給彈性:MRO采購與供應商用自己的庫存和分配機制,成熟的管理經驗,良好的與供應商的關系,在MRO采購可充分發揮其采購與供應組織的供給彈性作用,作出實質性回應以滿足需求的變化,。
二、我國MRO采購與管理現狀
MRO(Maintenance,Repair&Operations)采購即只用于維護、修理和運營的用品和材料,有時也被稱為間接材料,一般不構成最終產品的一部分。各單位需要各種形式的MRO材料來維持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中國的MRO采購市場還未完全發展,MRO供應鏈管理也是剛剛起步,還未形成規模。用戶單位對MRO采購和管理也有很多問題:
(1)在直接生產材料采購的重點,忽視了MRO采購。分散采購功能,不順暢的部門之間的溝通,增加購買錯誤的潛在風險。
(2)沒有專業的行業標準和采購規范,MRO采購屬于一個新的行業,目前還沒有專門的行業規格和執業標準,現有的采購人員對MRO采購這一塊沒有專業的知識,也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
。3)戰略層面的采購和供應缺乏組織,但集成供應的使用,只是在時間,經銷商的協作和電子商務的購買和其他先進的采購。
。4)無設備,生命的更換時間,企業中沒有設定各設備的折舊年限,以及設備開始折舊的時間。設備何時開始保養,保養次數都還沒有嚴格的定義。
(5)供應商的相關數據和產品數據管理操作利用率不高,企業在做年度招標時,首先要大量收集相關資料,對此類產品進行了解,該產品的供應商有哪些,要多家詢價,對收集的資料進行分析,充分利用收集的數據進行作業。
三、國外MRO管理的重要成果
由于采購MRO的一些間接費用的核算成本在大多數單位是幾乎看不見的,這部分成本一般不會反映在報告中,因此也被國外企業稱為時間延遲和毫無價值的隱形成本。為了規避這種情形,自20xx年以來,國外企業開始改變采購MRO采購模型。根據MRO采購和供應的特點,建立包括新的采購與供應管理在內下列模式:
。1)集成供應:供應商負責一個特定產品線的所有材料,供應商可以分解產品類別,并能歸并產品的更多細目。
。2)供應商場:商場是所謂的供應廠商銷售物品的地方。供應商為了形成一個市場競爭的影響,大家都集中在一個特定地方。
。3)經銷商合作:合作是各種工業產品所謂的經銷商分布,有一個獨立的法律實體,產品原產地不同的經銷商聯合起來,銷售同一品牌的東西,大家共享管理和物流信息。
(4)訂貨點采購:依據訂貨點的長度來采購,需求和交貨時間的變化,精確計算的再訂貨點,訂貨量和訂貨周期,最高庫存水平,創建持續運行體制,需求開始下訂單,為降低庫存總成本,使用庫存控制機制,以各方面得到滿足需求。
。5)計劃性MRO物料需求采購:在生產企業中物料采購一般都使用需求計劃采購,其操作原理是:根據企業目前庫存,生產計劃,以及企業中各產品的結構,由層來自初級產品生產所需原材料層,零件的生產計劃和采購計劃。
(6)Just-in-time(JIT):完全滿足采購需求,特別強調采購的時間上的一種方法。這種采購方法是及時滿足客戶的需求,當客戶有需要時必須馬上將客戶所要的東西按客戶要求的數量送過去,客戶端是不備任何庫存的。
。7)供應鏈采購:供應鏈采購不同于一般的采購,是一個有組織的戰略采購,采購和供應的組織組成一個聯盟。當庫存中缺貨時發出指令,采購下單,廠商接到訂單直接發貨,物流公司按正確的需求發貨到指定的地方。在供應鏈中,采購是一個戰略采購的組織者,采購要協調各個環節,收集相關信息,做出相應的指令。
。8)電子商務采購:透過電子商務是網絡環境下的采購,其特點是在線貿易談判,訂單和發出商品,在網上結算付款。因此,互聯網帶來整個采購流程的改變,是真正意義上的一次物流革命。
供應鏈管理論文11
摘要:介紹了電子商務以及供應鏈管理的基本知識,論述了在電子商務環境下, 施行企業供應鏈管理的必要性、指點思想、優勢以及電子商務為供應鏈管理提供的主要技術手腕, 指出了基于電子商務的企業供應鏈管理的發展趨勢。
癥結詞:電子商務;供應鏈;供應鏈管理
跟著科技進步以及經濟的不斷發展, 全世界化的市場競爭日益劇烈,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給企業管理思想帶來了巨大的變革, 電子商務的呈現以及發展, 對于社會的各行各業都發生了巨大的沖擊, 引發了商業模式的劇變, 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的市場競爭請求, 基于電子商務的企業供應鏈管理應運而生。如何在 電子商務環境下施行供應鏈管理,它對于于企業在劇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擁有10分首要的意義。
一 電子商務以及供應鏈管理
一.一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是指通過信息網絡以電子數據信息流通的方式在全球規模內進行并完成的各種商務流動、交易流動、金融流動以及相干的綜合服務流動。
電子商務所強調的是在計算機網絡環境下的商業化利用,不單單是硬件以及軟件的結合,也不單單是電子商務,而是把買家、賣家、廠商以及合作火伴在Internet中結合起來的利用。IBM公司認為電子商務包含3個部份:企業內部網、企業外部網以及電子貿易。
電子商務規模廣闊,觸及LAN, Intranet以及Internet等領域,它應用1種史無前例的網絡方式將顧客、銷售商、供貨商以及雇員聯絡在1起。簡而言之,電子商務系統能夠將有價值的信息迅速傳遞給需要的人們。
一.二 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管理是指人們在認識以及掌握了供應鏈的各個環節的內在規律以及互相聯絡基礎上,應用管理的規劃、組織、指揮、調和、節制以及鼓勵職能,對于產品出產以及流通進程中各個環節所觸及的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價值流和業務流進行的公道調控,以期到達最好組合,施展最大的效力,迅速以最小的本錢為客戶提供最大的附加值。
供應鏈管理主要觸及到4個主要領域:供應、出產規劃、物流、需求。供應鏈管理是以同步化、集成化出產規劃為指點,以各種技術為支撐,特別以Internet/Intranet為依靠,繚繞供應、出產功課、物流 、知足需求來施行的。供應鏈管理主要包含規劃、合作、節制從供應商到用戶的物料以及信息。供應鏈管理的目標在于提高用戶服務水祥和降低總的交易本錢,并且追求兩個目標之間的平衡。
二 基于電子商務的供應鏈管理
基于電子商務的供應鏈管理的目標是通過Internet優化整個供應鏈,即應用Internet完整的自助交易方式與網絡業務火伴實時進行合作以及首要規劃信息的交換。在優化的供應鏈中,客戶能夠分享各種預測,看到定單的狀況,隨時輸入及修改需求規劃。外部采購合作火伴能同享1些可應用資源以及出產過程信息,供應商可以了解企業的原料需求并介入投標。企業可以從全局規模了解業務運作情況,供應商以及客戶信息,并通過平衡核心競爭力以及防止無效操作來調劑設計自己的供應鏈。對于供應鏈上的物流、信息流、資金流進行有規劃的節制。
二.一 必要性
傳統的供應鏈管理僅僅是1個橫向的集成,通過通信介質將預先指定的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以及客戶順次聯絡起來。這類供應鏈重視內部聯絡,靈便性差,僅限于點到點的聯絡。傳統的供應鏈管理難以適應該今全世界競爭的新形勢,于是基于電子商務的供應鏈管理應運而成。
目前國內外良多大公司都施行了基于電子商務的供應鏈管理,比如Intel公司、海爾公司以及華為公司等。海爾公司通過BBP采購平臺,所有的供應商均在網上接受定單,并通過網上查詢規劃與庫存,及時補貨;貨物入庫后,物流部門可依據第二天的出產規劃應用ERP信息系統進行配料,同時依據看板管理四小時送料到工位;出產部門依照B二B定單的需求完成定單之后,知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的定制產品通過海爾全世界配送網絡投遞用戶手中。目前海爾在中心城市實現八小時配送到位,區域內二四小時配送到位,全國四天之內到位。通過基于電子商務的供應鏈管理可以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使企業更好的發展。
二.二 指點思想
基于電子商務的供應鏈管理的核心思想主要有協同電子商務、電子企業以及業務外包3種。
(一)協同電子商務
協同電子商務是電子商務時期供應鏈管理的核心。企業通過樹立自己的電子商務網將本身業務流程、客戶、供應商及其它業務火伴集成起來, 使企業在自身的市場領域降低了交易本錢, 提高了競爭力。依據美國Gartner Group 咨詢公司調查顯示, 1個施行協同電子商務的企業, 能實際有效地降低企業開發本錢的二五%、交易本錢的三0 %⑺0% 以及 庫存本錢的二五%⑷0 % , 為企業大大擴大了利潤空間。
(二) 電子企業
電子企業是指把現實資產以及網絡結合在1起并很好加以平衡的企業,它是電子商務發展的最高階段。在電子企業里面,每一個雇員會像注重瓜葛到企業生存的戰略任務那樣注重互聯網。不是某1個專家管理著員工,而是靠詳細的分析以及投資回報率指點著企業的領導者。網絡利用程序會遭到注重,最有價值的資產將是那些把網絡科技以及商業結合在1起為公司服務的科技人員。
(三)業務外包
業務外包是企業將自己的業務集中在具有核心技術、能夠增添最大附加值的環節,而把不屬于核心能力的功能弱化或者獨立分離出去,以便獲取最大的投資回報,它體現了企業在新的競爭情勢下,通過不斷挖掘進而
強化本身核心競爭力。充沛應用業務已經是企業首要的經營戰略。耐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運動鞋制造商,沒能出產過1雙完全的'鞋;波音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飛機制造公司,自己卻只出產座艙以及翼尖,波音七四七飛機的四五0多萬個零部件,大都是由世界上幾10個國家的有關企業提供;通用汽車公司居世界五00強前列,仍把年營業額高達二00億美元的出產汽車零配件的Del-phi公司分離出去。這些廠商或者具有設計、或者具有品牌,或者在銷售上擁有獨特競爭優勢,所以他們將出產進程外包給了其他廠商,從而獲取了更大的利潤。據調查,全世界外包市場以年增長二五 %的速度發展 ,其中亞洲將以年增長五0 %的速度增長。
二.三 基于電子商務的供應鏈管理的優勢
基于電子商務的供應鏈管理是以顧客為中心,集成整個供應鏈進程,充沛應用外部資源,實現快速麻利反映,極大地降低庫存水平。擁有優勢如下:
(一)有益于維持現有的客戶瓜葛,開辟新的客戶以及新的業務
基于電子商務的供應鏈管理直接溝通了供應鏈中企業與客戶的聯絡,并且在開放的公共網絡上可以與終究消費者進行直接對于話,從而有益于知足客戶的各種需求、保存現有客戶以及吸引新的客戶。
(二)有益于維持現有業務增長,提高營運績效
通過施行基于電子商務的供應鏈管理,可以實現供應鏈系統內的各相干企業對于產品以及業務電子化、網絡化的管理。同時,供應鏈中各企業通過運用電子商務手腕實現有組織、有規劃的統1管理,可以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本錢、縮短需求響應以及市場變化時間,提高運營績效,為客戶提供全面服務,實現最大增值。
(三)有益于分享需要的信息,增進供應鏈中信息流的改善
供應鏈中的企業借助電子商務手腕可以在互聯網上實現部份或者全體的供應鏈交易,有益于各企業掌握逾越整個供應鏈的各種有用信息,及時了解顧客的需求和供應商的供貨情況,同時也便于顧客網上定貨并跟蹤定貨情況。
三電子商務為供應鏈管理提供的主要技術手腕
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促成為了電子商務的興起,電子商務為供應鏈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主要有EDI銷售點與預測、財務技術手腕、非技術型企業的EC以及同享數據技術四種技術。
(一) EDI銷售點與預測
EDI是1種在合作火伴企業之間交互信息的有效技術手腕。它是在供應鏈中聯接節點企業的商業利用系統的媒介。供應鏈環境中不確知的是終究消費者的需求,必需對于終究消費者的需求做出好的預測,供應鏈中的需求大都來源于這類需求預測。盡管預測的法子有上百種,但通過EDI預測,可以最有效地減少供應鏈系統的冗余性,這類冗余可能致使時間的揮霍以及本錢的增添。
(二)財務技術手腕
財務EC廣泛利用于業務以及他們的財務機構之間,通常采取的技術手腕有三種方式: 1是用戶可以通過匯款通知系統結賬,而不是通過支票。匯款通知數據包含銀行帳號、發票號、價格折扣以及付款額,用戶的財務機構將用EFT系統將匯款通知信息傳遞給供應商的財務機構,供應商的財務機構將付款確認信息傳送給供應商,并收款結賬,供應商則依據付款信息更改應收賬款等數據;2是用戶將支票或者電子付款單傳送到供應商的Lockboxes,供應商的財務機構會處理這1付款單,將付款存入供應商的賬號,同時從用戶的財務機構扣除了此款,財務機構會通過EDI-Lockboxes將付款單信息傳給用戶以及供應商;3是用戶可以在接管到產品或者服務時自動地以共同約定的單位價格付款給供應商。
(三)非技術型企業的EC
大企業不但愿同時具有擁有相同功能的多個系統,所以但愿通過EC實現商業交換的標準化,而疏忽了商業火伴的EC能力。沒有EC系統的小企業,將采取E-mail、電子會議、電子市場營銷、電子用戶支撐系統、用戶網上采購或者傳真的服務實現EC功能。
(四)同享數據技術
戰略合作火伴可以通過必定的技術手腕在必定的束縛前提下互相同享特定的數據庫,這樣他們將快速知道所需要某些更新的數據。如有郵購業務的企業將與其供應商同享運輸規劃數據庫,裝配制造商將與他們的主要供應商同享出產功課規劃以及庫存數據。
四 收場語
作為1種新的管理模式,供應鏈管理的實際運用還存在不規范、不成熟之處。跟著電子商務的高度發展,在企業信息化以及電子商務結合的進程中,將對于供應鏈管理請求愈來愈高, 供應鏈管理也將向集成化供應鏈以及挪動供應鏈發展。
參考文獻:
[一]王國華.供應鏈管理[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二00五.
[二]侯方森.供應鏈管理[M].北京:對于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二00四.
[三]朱曉妹, 林井萍.電子商務時期供應鏈管理的思考[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二00二 (一二).
[四]孫波,陳寶林.電子商務與供應鏈管理[M].信息技術,二00四 (一0).
供應鏈管理論文12
1傳統采購模式與供應鏈采購管理
1.1傳統采購工作的發展模式。傳統采購工作唯一的目的就在于增加目標物在庫存中的數量,簡單的來說,就是為了提高庫存才會進行采購。在這種采購模式之中,采購部門始終處在相對自由的位置上,除了工作上需要與庫存部門建立必要的聯系以外,基本屬于獨立于企業外部的獨立型部門,企業的經營狀況以及產品的銷售情況幾乎與其不存在著任何關聯。從當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多數的企業依舊沿用了這種落后的管理方式,使得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由于管理工作嚴重缺乏系統性與整體性,使得采購部門與其他部門的分離情況更為嚴重,導致了企業采購工作呈現出工作流程復雜,資金流轉速度緩慢等問題。買賣交易是最短暫的合作形式之一,在達成各自目的以后便各自進行。
1.2供應鏈采購管理。如果說,傳統的采購管理模式屬于被動式的管理,主要根據庫存所需來進行開展。而在供應鏈體系的相關理念下,采購管理改善了傳統管理模式中被動管理的特點,實現了采購管理的主動性建設,使其與訂單的內容始終保持著緊密的相關性,從這個角度上來看,之所以會產生購買并不是因為庫存原因,而是因為消費者的需要而進行的購買。也就是說,由于消費者對產品有需求才會產生制造訂單,由于制造訂單的存在,從而確定了采購訂單,而采購訂單則是決定最終供應商的唯一標準。如此一來,在采購管理中,各個環節之間始終保持著相互之間的關聯,形成了一個供應鏈體系,大大提高了物流的速度以及庫存周轉的效率。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市場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供應鏈體系為企業采購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多相互合作的伙伴,對豐富企業的材料供應源頭以及企業外包方面的選擇提供了方便。因此,現在的企業采購管理已經基本擺脫了傳統采購模式中存在弊端,供應鏈體系采購模式的出現較大的變化。
2采購管理在供應鏈體系中的作用與影響
供應鏈管理就是指對整個供應鏈體系進行計劃、協調、操作、控制和優化的各種活動和過程,其目標是要將消費者所需的正確的產品,能夠在正確的時間,按照正確的數量、正確的質量、正確的狀態,送到正確的地點。供應鏈管理體系描述了物流在供應商、生產商、批發商、零售商和消費者之間的移動,最終目標是商品從供應商到消費者實現其價值,而采購是這一條鏈中的起點,采購成本的高低會影響產品的最終定價和供應鏈的獲利情況,因此采購管理在在供應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2.1實現信息共享,降低了采購風險。傳統的采購模式只是實現了采購部門的事務性職能,各部門之間信息不溝通,各企業之間更是屏蔽采購信息,因此造成采購行為的盲目性,導致缺貨成本或庫存成本過高。采購管理要求供應鏈企業之間實現信息的共享,也就是說采購的戰略是可見的,這樣有利于上下游企業之間共同制定合理的采購計劃,降低采購成本,提升供應鏈的競爭力。采購管理在供應鏈管理的體系中其作用和意義已經不同于傳統的體系了,在供應鏈環境下的信息是透明的,趨向于電子化和信息化,企業間信息的協作使得企業能更快更有效地正確工作。
2.2建立供應鏈伙伴關系,提高物流過程的效率。在供應鏈的體系中,供應商和制造商之間建立了一種戰略聯盟的關系,形成一種特殊的合作伙伴關系,因為這種戰略合作伙伴的特殊關系的形成,可以使供應合同簽署的手續大大的簡化,不再需要雙方反復的協商,采購物資直接進入制造部門,這樣一來,可以減少采購部門的工作壓力和工作流程,無論是時間,還是價錢上,都使交易成本大大的降低。采購管理與供應管理可以協調整個供應鏈體系中的各個計劃的執行和完成。供應鏈體系的特點導致了各個環節的連續性和實時性,各個環節的管理和執行都由原來的批量化被細分。所以可以做到整條供應鏈就是個有機的體系,在不停的連續運作。正因為如此,可以實現制造計劃、采購計劃、供應計劃的并行,這樣就可以縮短各個環節的.響應時間,對時間這個稀缺資源進行有效的管理,從而提高效率,實現供應鏈的同步化。
2.3降低了采購風險。采購風險是指采購過程可能出現的一些意外情況,包括支出增加、推遲交貨、貨物是否符合訂單的要求、呆滯物料的增加、采購人員工作失誤或和供應商之間存在不誠實甚至違法行為。采購過程中的風險主要是由于供需雙方的信息不對稱造成貨物的損失或庫存成本。分享信息的采購管理能減少與庫存投機密切相關的風險。在傳統的采購模式中,企業間缺少交流,也不愿意共享采購戰略,因此會引起諸多的風險。采購管理通過建立對供應商的考核機制,利用供應商的專業優勢充分發揮企業的優勢,增強企業的競爭力。供應鏈體系中的采購管理要求信息共享,各供應鏈企業形成戰略聯盟,企業的庫存與采購信息是公開的,供應鏈體系中企業共同制定采購策略,避免由于不可預測風險帶來的損失。
3供應鏈環境下采購管理中的注意點
3.1供應鏈采購的風險管理。雖然伙伴供應商關系的建立能大大優化采購管理,降低了采購風險,但是這種模式下的采購也存在著風險,比如由于沒有選擇合適供應商,或供應商合作關系管理不當造成的損失,因此在供應鏈體系中,選擇合適供應商和供應商管理是維持供應鏈體系良性發展的關鍵。在供應鏈體系中,任何一方的失誤都會使整個供應鏈遭受損失,因此供應鏈體系中的企業要制定嚴密的評價指標和考核機制來選擇和管理供應商,除了制定一系列標準定性分析法外,還可運用數學模型等方法來定量分析來制定績效考核機制。評價指標可以包括供應商的能力、服務質量、客戶滿意度、戰略目標等方面。
3.2加快采購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加強與供應商的合作關系。企業的分散化,信息不通暢,使得在采購時容易忽略供應鏈的整體效益,因此加快采購管理信息化建設可以方便企業對采購的監控,采用實時跟蹤采購,建立快速反應機制,有利于企業動態制定采購戰略,并通過信息系統與供應商實現信息的交換,綜合處理雙方的計劃,以避免采購信息不準確而造成的失誤。在全球信息化的驅動下,電子商務在企業商業活動中被廣泛運用,因此,采購管理的信息化建設不可避免。隨著經濟發展。采購管理已成為企業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的經濟環境下的供應鏈管理采購理論。正在創造合作和競爭的新模式,并成為企業新的經濟效益增長點。因此,在供應鏈體系中的采購管理要不斷優化與更新。加強伙伴供應商關系發展。增強采購信息化平臺建設,不斷創新、挖掘促進供應鏈體系發展的采購模式,將成為進一步的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1]朱亮.供應鏈管理下企業采購管理的實施[J].工業,20xx(1):65.
[2]牛聰.供應鏈管理模式下YM公司采購管理研究[D].上海:華東理工大學,20xx.
供應鏈管理論文13
摘 要:本文首先通過梳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思想方法,了解供應鏈理論的逐步完善和日趨完整的過程,在深入研究電子商務的條件中,結合在新的網絡平臺下供管理,對我國應鏈管理的變化,提出具有現實意義和創新意義的建議,重點研究企業的供應鏈供應鏈管理進行了細致深刻的剖析,并提出了具有建設性的建議。
關鍵詞:電子商務;供應鏈;供應鏈管理
一、供應鏈管理的概念
供應鏈管理是基于整個產品鏈的管理模型,圍繞核心企業的產品鏈,關鍵在于掌控供應鏈上的企業電子信息流、生產物流和現金流,通過對數據流的分析和預測,做出正確的決策,整合和優化企業間的業務效率,使正確的貨物數量,正確的質量,在適當的地點、時間,形成生產和銷售的最佳成本。[1]
二、電子商務環境下供應鏈管理的優勢
。ㄒ唬┬畔⒐蚕 通過信息共享可以使供應鏈上的企業及時了解客戶需求并及時響應,能夠適應市場的迅速變化,避免因信息失真,供需不一致造成庫存成本增加,從而提高了運營效率。
。ǘ┚W絡優化 通過先進的網絡技術,企業可以收集和處理大量的信息,并結合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的信息,企業能夠應用所收集的信息和數據制定出詳細準確的產品供需圖表并進行有根據的預測整合,以此制定合理準確的計劃。
三、電子商務環境下供應鏈管理的發展現狀 由于我國經濟發展緩慢,我國經濟社會對于供應鏈管理方面的研究也受到相應影響,企業還處于一個孤立的狀態,企業的經營形式甚至是粗放的,供給方的市場,只要產品生產出來,就一定能夠賣得出去,這種條件下對供應鏈根本毫無概念,因而起步較晚,研究氛圍不夠濃厚。眾所周知,一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是影響社會意識的關鍵因素,也決定了上層建筑,更影響了知識體系的形成和發展。
四、電子商務環境下供應鏈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的觀念問題 在我國,由于經濟原因的限制,占統治地位的仍是傳統的計劃經濟思想,企業的核心業務沒有其獨具特色的一面,企業雖然各種職能兼備,但是都中庸平常,不能為企業帶來巨大利潤的核心業務支撐。企業組織健全,但很多都是拖后腿的部門,多層機構部門的疊加,不僅影響了企業信息的及時傳遞,也加大了效率提升的難度。
。ǘ┵Q易伙伴的協作 現代博弈思想告訴我們,非零和博弈能夠使合作伙伴之間實現共贏,企業的'良好合作能最大限度的共用資源,節約成本,實現利潤上的突破,達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此時,合理的績效分配變得更加重要,只有實現了分配的公平,才能更加促進雙方效率的提升。
(三)知識獲取和轉換技術上的要求 在電子商務條件下,制造商依靠產品,價格,地點,促銷讓消費者被動地接受產品變為以消費者為中心將消費者的需求傳送給生產者。如何正確地對這些數據進行整合分析,獲取能夠反映實際問題的知識,得出有效結論以及怎樣將結論應用于實踐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
五、電子商務環境下供應鏈管理的對策 電子商務下的供應鏈管理,是圍繞消費者需求進行的,公司應該著眼于自己的核心能力建設,去掉沒有盈利能力的、冗余的職能部門。以供應鏈的利益作為契機,維護好各成員的關系,形成良好的企業間戰略伙伴關系。這種先進的管理思想為供應鏈管理提供了有效的策略選擇:
。ㄒ唬┛焖俜磻呗 快速反應是供應鏈成員企業利用EDI等相關的電子信息技術,收集和整合從下游企業匯集的數據流,交換和共享信息,加上一個高的小批量的訂貨頻率分布方法,以實現更短的交貨時間,降低庫存,提高客戶服務水平和企業競爭力的供應鏈管理為戰略目的?焖俜磻闹攸c是快速響應消費者的需求。
。ǘ┯行M者響應策略ECR 高效消費者響應指的是滿足客戶的需求,減少物流成本的原則,能夠及時響應市場變化,讓每一個消費者的信息能夠匯總在供應鏈共享的電子商務平臺之上,也讓每一個消費者的每一條建議或者意見能夠及時傳達給電子商務平臺,讓供應鏈上的各個企業能夠及時掌握消費者動態并及時做出調整與回應。
。ㄈ┎捎玫谌轿锪 對于一個生產型企業來說,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于產品的技術水平,而產成品的運輸問題對于企業來說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也不可惜。為改善企業的盈利狀況,就必須拋棄自己運輸這種方式,提升外部物流狀況。因此,采用第三方物流,對于企業來說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ㄋ模┙鹇曰锇殛P系 一個高質量的供應鏈系統,不僅僅需要加快供應鏈的反應速度,還需要建立一個長期穩定的雙贏的戰略伙伴關系。[4] 六、結論 綜上所述,供應鏈管理、電子商務都是新興的商業經營模式,它們固然給企業帶來巨大的商機,也相對地對企業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帶來了新的商業競爭與挑戰。因此,企業如何導入電子商務改善供應鏈管理,并借助供應鏈管理來拓展電子商務。在當今競爭的時代取得勝利,便是當前理論和實踐中最迫切的問題。
供應鏈管理論文14
摘要:隨著社會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國各個領域都得到了有效的發展,人們的生活需求也持續得到滿足。現代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創新性的系統化企業管理,物流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是企業領導人高度關注的重要方面,特別是供應鏈系統的出現后,怎樣才能適應當代的發展變化進行有效的物流管理調整成為了迫不及待的問題。本文通過對供應鏈系統給企業物流管理帶來的影響及其供應鏈下企業物流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供應鏈;企業物流管理;策略
供應鏈是指企業產品從生產至銷售再到消費者用戶終端的整個流通過程和供需網絡,是由多個模塊組成,比如原料的供應商、產品的制造商再到終端的客戶等,這不僅是物料的鏈,同時也是增值鏈,在這里面物流系統便是核心。隨著物流行業的發展,各領域之間的聯系顯得尤其緊密,給企業物流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須對供應鏈下的企業物流管理進行深入了解,提高創新認識,才能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實現市場占有率的提高,實現企業整體效益。
1供應鏈系統給企業物流管理帶來的影響
1.1降低管理成本、實現管理效益
近年來,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在不斷的完善發展,這給供應鏈系統應用的發展提供了穩定的環境,供應鏈系統應用范圍持續擴大,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與社會發展的相適應,對企業的生產力、內部結構帶來了很多的影響,對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增強企業的競爭力發揮了顯著的作用,F代社會發展中,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已經是勢不可擋了,我國的企業發展不僅面臨著國內的競爭,同時還受到國外的重要沖擊,企業競爭力不斷加劇,企業只有重視管理能力的提高,才能高效的降低企業的管理成本,實現企業管理效用的提高,促進管理效益提升。
1.2提高運行效率,促進全面發展
現代信息技術的深入發展,互聯網信息技術在各個領域中的應用也持續擴大,逐漸成為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各行業的發展朝著更加專業化水平、細分化程度發展,使得企業發展也不斷向著定制化、及時性和精細化方向進步,這對企業的運行效率要求就更高了,只有實現運行效率的提高才能更好的滿足社會、經濟和市場的.發展要求。所以,供應鏈下企業的物流管理水平也得到有效的提高,企業的運行效率也得到提高,有利于促進企業更好的適應當代互聯網技術強大的大環境,實現全面發展。
2供應鏈下企業物流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供應鏈下企業的物流管理已不同于傳統的物流管理模式,發展是階段性的,并不能一蹴而就,供應鏈下的企業物流管理存在一些問題,阻礙著企業的物流管理質量提高,同時影響企業的進步發展。此外,供應鏈下企業的物流管理存在許多問題,直接制約著企業物流管理質量的提高,對整個企業的未來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其中由于落后的傳統物流管理理念、信息化水平不高、人才需求缺乏等問題都會影響著企業物流管理質量的提高,必須深入了解才能更好的采取措施,調整供應鏈下企業的物流管理模式,實現企業物流管理水平的提升。
2.1傳統物流管理理念和模式不高效,企業物流效率帶來的影響
由于受到傳統物流管理理念和模式的影響,企業發展中未能很好的利用已有資源,使得物資采購、產品運輸及其倉儲等多方面的工作出現協調性不強,企業員工的工作量加大,供應鏈體系下企業的物流管理難以發揮很好的作用。同時在企業的實際物流運行下,出現格式形式化,各種資源的分配利用出現問題,壓根很難真正滿足客戶的實際需求,影響了企業的整體物流服務效益,尤其是在這信息傳播迅速的時代,最終很可能會失去客戶的信賴和支持。
2.2供應鏈下企業信息水平不高,基礎設施尚未實現現代化
現代信息技術已經廣泛的應用到各個領域的發展中,供應鏈下的企業物流要想提高物流管理水平,重視企業的信息化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對供應鏈企業的實際運營情況和物流設施進行調查,可以發現,很多先進的信息技術和設備都有待提高,否則難以滿足現代物流發展的客戶需求。例如部分企業物流管理模式并沒有依據不同的區域進行制定不同的物流管理機制,使用“大雜燴”的模式,沒有合理利用計算機、網絡、電子商務等技術將企業的物流管理信息化,制約著企業的競爭力提高。
2.3企業缺乏物流管理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
人才是一個企業運營發展的源泉,在供應鏈下,供應鏈相關的企業之間合作在持續加強,企業很多產品的生產、銷售等環節都可以獲得較大的支持,對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是非常有效的。但是由于缺乏相關物流管理的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使得企業物流管理水平依然停滯不前,從而難以滿足企業物流管理的實際發展,直接影響著企業物流質量的進步。
3供應鏈下企業物流管理有效策略
企業物流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部分,它也是供應鏈下必不可少的部分,與傳統的企業物流管理模式相比,基于供應鏈下的企業物流管理模式更適應當前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供應鏈系統的發展給企業的物流管理帶來很多的影響,同時供應鏈下的企業物流管理也存在許多問題,企業只有不斷提高物流管理水平,更新物流管理理念和模式,結合運用先進的現代技術,才能真正的提高企業的物流管理水平和質量。
3.1重視企業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供應鏈系統下,供應鏈相關企業之間的合作是不容忽視的,企業產品的生產、銷售等都需要很大支持。實際的企業物流管理中,企業只有對供應商的情況有足夠的了解后,才能根據實際的情況來制定相應的生產標準和運輸物流服務,這對于增強企業之間的信任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供應鏈下企業物流管理水平的持續提升,不但可以有效的降低企業的物流成本,以節約企業的生產成本來減少企業的交易成本,從而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例如,企業可以通過提高物流管理的認識,這所說的認識不只是一項發展項目,它是一個完善的具有可行性的發展規劃,例如對供應鏈下的企業供應商進行系統分析,這有利于制定出有效的合作機制,從而提高企業物流管理水平。
3.2注重企業物流管理服務理念的創新,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
意識是行為的先導。供應鏈下企業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首先必須重視意識的提高,也就是說管理服務理念的創新。隨著時代的進步,互聯網信息技術早已成為當代的發展工具,企業要是依舊延續傳統物流管理理念和模式,那么企業的發展肯定難以實現進步,在現代這個大環境下,創新是發展的動力和源泉,企業物流管理必須重視服務理念的更新,從而實現物流管理模式的改革,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客戶對企業的滿意度和信任,進而達成企業銷售額的提升,促進企業的發展。例如主要可以采用個性化服務模式開發,企業針對客戶的需求制定服務,以此來抓住客戶的心,擴展更寬的市場,提高市場份額。
3.3提高現代化信息技術、物流技術的有效結合,培養物流管理人才
現代技術飛速進步,更新換代也快,供應鏈下的企業必須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時刻保持學習、研究、開發、引進的心態,充分的利用好電子商務的技術,提高物流管理水平,例如企業必須加大對現代化信息技術的資金投入,注重推廣和應用計算機信息技術,抓住互聯網信息流通技術等,提高現代化技術與物流技術的有效結合,實現企業物流的現代化。其次,企業還必須高度重視物流人才的培養,一方面企業在招聘物流管理人才時,必須重視人才的素質、技能等全面考核,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物流管理人才的質量;另一方面企業還需要對已有的物流管理人員進行繼續教育,對先進的計算機技術、互聯網信息技術等進行培訓,提高在職物流員工的意識,這樣才能提高企業物流管理的整體水平。
4結束語
我國的經濟不斷發展,企業物流管理對于企業的發展是十分有意義的,供應鏈下企業物流管理模式得到了改革,企業必須抓住時代的發展趨勢,合理完善物流管理系統,方能得到持續發展。在研究中我們可以看出供應鏈系統發展給企業的物流管理帶來很多影響,供應鏈下企業物流管理也存在許多問題,例如物流管理人才的缺失等,這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發展。因此,企業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是企業發展非常重要的課題,必須高度重視。
供應鏈管理論文15
【摘要】供應鏈競爭是21世紀企業間的關鍵競爭方式,加強供應鏈管理勢在必行。采購因其特有的地位和重要性,與供應鏈管理密不可分。本文從供應鏈管理概述出發,詳細說明了供應鏈管理的定義、內容、原則和困境,探討了采購管理對企業經營的意義,并對供應鏈管理下的采購策略進行了分析。
1 供應鏈管理概述
1.1 供應鏈及供應鏈管理的定義
關于供應鏈(Supply Chain, SC)的定義有很多,其中,美國供應鏈協會對供應鏈的解釋為:企業在生產和銷售最終產品或服務過程中包含的供應商、供應商的供應商乃至于一切向前的關系,與用戶、用戶的用戶以一切向后的關系,供應鏈是一種關系的集成;我國學者馬士華對供應鏈的解釋則是:圍繞核心企業,通過對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控制,從采購原材料開始
制成中間產品以及最終產品,最后由銷售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供應鏈是一個網狀的鏈條結構。
不論怎么去解釋,供應鏈均可以被認為是一個價值鏈,這個價值鏈包含了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以及最終用戶,它是從客戶需要開始,到提供相應產品或服務滿足客戶需求結束,所以,這也是一條增值鏈。供應鏈管理將相對松散、獨立的群體聯系起來,通過彼此之間的信任與合作,整合成一個完整的增值鏈。
顧名思義,供應鏈管理,則是對供應鏈這條增值鏈進行有效管理。嚴格地說,供應鏈管理是通過各種信息流的匯總分析,對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以及最終用戶整體模式的綜合管理。有學者曾總結:20世紀的70~80年代,得市場者得天下;90年代,得物流者得天下;21世紀則是做好供應鏈管理者得天下,誰的供應鏈管理做得好,誰將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
供應鏈管理能夠促進企業加強供應商管理,節約交易成本和采購成本;促進企業完善庫存管理,降低存貨數量和循環周期;促進企業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產品質量?梢姽⿷湽芾淼闹匾。
1.2 供應鏈管理的內容、原則與困境
供應鏈管理的具體內容涉及供應、生產計劃、物流、需求四個方面,包含供應商、用戶的合作關系管理,產品需求預測和計劃,企業內部與企業間的物料供需管理,產品涉及與制造管理,用戶服務和物流管理,庫存管理,信息管理等。
供應鏈管理一般遵循以下原則:第一,內外兼顧。外部企業與企業內部的管理同等重要。第二,縱橫聯合。材料供應商和最終用戶同為關系處理對象。第三,信息暢通。不論是庫存管理還是物流管理,甚或是產品需求預測等,都要保持信息暢通。第四,風險分擔與利益共享。供應鏈管理基于合作與信任,鏈條上的各方共同承擔風險、風險收益。
企業實行供應鏈管理同樣存在許多困難,如:(1)供應鏈管理的成本較高。企業打造供應鏈,實施管理的成本較高,普通企業難以承受。(2)部門間的協調難度較大。供應鏈管理對企業間的內部協調提出了較高要求,實際操作中,會因為部門職能、利益的不一致而增加難度。(3)客戶需求的多樣性增強。供應鏈管理強調產品的單一性和規模性,面對客戶需求的多樣性,調整難度較大。
2 供應鏈管理下的采購管理
2.1 采購管理的意義
采購管理作為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對企業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1)降低企業的采購成本。實施有效的采購管理,最直接的成效就是降低企業的采購成本,從第一環節,減少企業的經營成本。據有關數據顯示,采購成本占企業總成本的平均比率為60%,具體如零售業占60~85,計算機業占60~80,汽車業占60~80,電子產品業占50~70,制藥業占25~50,服務業占10~40,鋼鐵業占75%,輕工業占80%,在有色金屬工業中甚至達到90%。采購管理能夠促進企業建立合適的采購方案和價格監測體系,及時調整采購數量,降低庫存占有率。
(2)提升企業的運行效率。采購管理將企業內部各部門的材料需求信息進行了整合,并依據產品的需求、銷售情況制定了細致地生產計劃,強化了內部資源的運轉效率。各個部門在溝通協調中,加快了信息傳遞速度,無形中提升了企業的整體運行效率。
(3)增強企業的競爭優勢。采購管理促進的成本降低、效率提升,就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舉措。除此之外,采購管理使企業與供應商的.談判能力、對產品市場的分析能力均有較大幅度的提高,是企業外部競爭力增強的重要推動力。
由于傳統采購審批環節多、內部組織成本高、采購周期延長,容易導致存貨積壓和待料停產等不利影響,強化供應鏈管理十分必要。
2.2 供應鏈管理下采購策略
(1)完善企業內部的采購流程構造。目前部分制造企業采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采購模式,即根據總、分/子公司的不同權限,分為總部集中采購,分、子公司分散收貨分散付款;分、子公司分散采購、分散收貨分散付款兩種模式。
前一種模式能夠有效降低采購成本,但對企業采購管理效率提出較高要求;后一種模式便于分、子公司及時進行采購,但不利于降低企業的整體采購成本,容易各自為戰。因此,完善企業內部的采購流程,把兩種模式的優點進行整合,提升內部組織的運轉效率,是供應鏈管理下的采購發展方向。
(2)加強供應商戰略合作關系建設。供應鏈管理下,采購方和供應商之間的關系從博弈走向合作,與供應商之間形成戰略合作關系是主要特點。供應商與采購方基于合作互信的基礎上,共同面對市場風險,最小化交易成本、極大化收益,是一種帕累托最優狀態,F實競爭中,供應商有尋求采購方進行戰略合作的需要。在
經濟形勢不確定性逐漸增加的情況下,為了降低風險,穩定生產,供應商愿意與采購方進行戰略合作,既可以明確市場,又可以減小生產成本,一舉兩得。同理,當采購方向另外一方供應原料時,也應該積極與對方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戰略合作關系的建設,有利于共同抵御市場風險,加強整個供應鏈的競爭力,達到共贏。
(3)堅決實現JIT為主要管理目標。所謂JIT(Just In Time,準時生產制)是指在恰當的時間、恰當的價格、恰當的數量,及時采購物品,這是制造企業降低生產成本的關鍵舉措。供應鏈管理下的采購管理,應該以實現JIT為主要目標。
通過JIT的實現,降低企業的庫存率和庫存成本,提高企業的物流管理能力。另外,JIT還廣泛運用于企業向客戶配送產品中,達到提升運行效率的目的。
3 結語
供應鏈管理作為企業的重要利潤源泉,采購管理是其中降低成本的關鍵一環,所以,企業還應健全采購管理的制度保障,形成良好地績效激勵機制;應增強相關人員培訓,配備足夠的人員力量。
參考文獻:
[1]王艷娜.供應鏈管理下企業采購流程的優化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xx.
[2]羅東.基于供應鏈管理的電子采購系統若干問題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xx.
[3]羅伯特M蒙茲卡,羅伯特J特倫特,羅伯特B漢德菲爾德,劉秉鐮.等.譯.采購與供應鏈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xx.
【供應鏈管理論文】相關文章:
供應鏈管理論文物流與供應鏈管理論文02-06
供應鏈管理論文07-22
供應鏈管理論文07-26
淺談雙渠道供應鏈管理的運用現狀論文09-30
企業供應鏈管理論文(通用7篇)08-08
淺談供應鏈企業間的戰略匹配論文03-18
如何管理企業的論文11-28
管理系統設計論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