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實務論文(范例15篇)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大家一定都接觸過論文吧,借助論文可以達到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目的。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論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際貿易實務論文,歡迎大家分享。
國際貿易實務論文1
在我國國民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與國際接軌的進程也在不斷加快,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下,我國的經濟發展也呈現國際化的發展態勢,尤其是對外貿易的發展已經擺脫了傳統的發展要素,有了更加與國際貿易相結合的發展動態和趨勢。本文將從這方面進行較為深入的剖析和探討。
一、貿易成本的內涵和特點
(一)貿易成本的內容
在貿易成本的含義中,其中成本是所有經濟活動在經營中最基礎的組成要素之一,這種成本要素也是在國際貿易發展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國際直接投資成本中,是由國外生產投入的成本、管理費用以及國內外的協調配合工作所支出的費用部分所組成,其中最為固定的成本部分是國外生產投入成本部分。
而當前的貿易成本所指的不僅僅是傳統貿易交易過程中的貿易運輸所形成的成本,還增添了其他包括貿易過程中的自然和人為的關稅支出以及為了使貿易更好地達到互通,需要支出更多在文化和語言交流上的成本支出以及貨幣兌換所產生的費用,這都是在經濟全球化的經濟貿易發展趨勢下所新增添的貿易成本的內容,都是貿易產生和發展所必須要經歷的國家與國家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的貿易協定的貿易成本。
。ǘ┵Q易成本的測度方法
在貿易成本的特點中一個是直接度量法,這種方法是最為常見的一種對貿易成本進行測度的方式。這種測度方式是通過引力模型來建立一個雙邊流量貿易模型,從而對貿易成本進行推算。而其中的引力模型的建立是通過兩個貿易合作伙伴之間建立起來,要通過兩個貿易伙伴的出口大小來確定它們的貿易收入的增函數,并形成它們兩者之間距離產生的減函數。其中,國民收入的多少直接反映出兩個貿易伙伴合作所形成的吸引力的大小,而所形成的距離是對兩者之間形成的排斥力的直接呈現,這種引力模型使貿易流量與所合作的貿易伙伴的GDP呈正比關系,而相反的,與經濟距離之間產生反比關系。另外一種貿易成本的測度方法是間接度量法,這種測度法的依據是實際貿易的流量度為基礎,所反映的是貿易成本對進出口貿易的商品產生的價格變動關系,這種價格變動關系對進出口貿易的數量產生連鎖反應的過程。所以這種貿易成本測度法更加周全地對貿易壁壘的因素進行了全面考慮,能夠更加準確地測出貿易成本的大小。
二、貿易成本對國際貿易投資所形成的作用
(一)貿易成本對國際貿易的作用機制
貿易成本與貿易流量之間的關系能夠為經濟距離和貿易流量形成重要的影響依據。尤其是隨著近年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有關學者研究分析出國際貿易流量與多種因素包括貿易運輸成本、經濟距離以及貿易壁壘之間形成了負相關性。而在產業內外的貿易發展中,貿易逐步從產品貿易發展到企業貿易,在貿易過程中所涉及的貿易模式也有了更加多樣豐富的選擇,同時貿易所出現的品種類型也更加多種多樣。在這種變化過程中,貿易成本在無形之中起到了催化和促進作用。因為在這個過程中,貿易成本的降低使得國際貿易模式也相應發生了變化,這也是進行貿易的企業在國際經濟一體化發展的競爭中為了取得貿易主動權而降低貿易成本的方式。
在正常情況下,產業與產業之間以及產業內部之間的貿易關系都是為了充分降低貿易成本來改變選擇,從而對應地降低貿易成本的貿易模式。而其中產業與產業之間的貿易交易過程更加復雜,同時成本所涉及的成本項目也廣泛繁雜,這就會導致所形成的貿易成本處于偏高的趨勢,所以對此在逐步發展中的企業內或者產品內貿易開始轉向不斷適應和提高貿易競爭的優勢,對具有競爭力的核心技術進行控制,主動對貿易成本加以主觀控制,并用這種控制來調整貿易模式的選擇。而且通常企業為了避免市場的不完全來降低交易成本而采用企業內部貿易的模式。
。ǘ┏杀举Q易對國際直接投資的貿易作用機制
在成本貿易的形成下,進行直接投資的作用中,有關學者研究認為貿易成本是跨國企業是否選擇出口還是選擇直接投資國外最為關鍵的依據。而影響企業是否進行國際直接投資的因素包括企業在建立時所需要的原材料、生產所需要的設備器材、員工工資分配等的生產投入成本、無形資產所得到的收益,這些資產的形成都離不開企業對產品的研發、產品廣告宣傳以及促銷和生產技能的管理等的投入,同時還包括了出口銷售所需要經歷的'包裝、裝卸、各種保險和關稅壁壘等費用的支出以及支出更多在文化和語言交流上的成本支出以及貨幣兌換所產生的費用。
另外,在出口貿易中還有出口銷售額的銷售成本以及在出口貿易過程中所需要的管理協調費用的成本支出,這筆成本包括跨國企業的國外子企業在遇到國外所在的不同地域所出現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條件下的不可預測和估量的管理成本。因此,從多種成本貿易的跨國經營成本而言,所需要考慮的經營貿易所需要的成本因素多而廣,而能夠決定國際貿易的成本控制的是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從而讓成本貿易能夠在可以掌控的條件下進行對外直接投資。
。ㄈ┵Q易成本與貿易結構的作用力
貿易成本不斷降低會直接對國際貿易模式的選擇產生關聯性的影響。這種影響首先是因為貿易成本與貿易產品的結構所形成的,當貿易成本在降低,就會使得產業內貿易的比重相應的提高,相反,貿易成本的降低就會讓國際貿易模式出現產業貿易關系的改變,由外部開始轉向產業內部,形成貿易結構的變化。同時,貿易成本與貿易地區之間形成的作用關系,表現在貿易成本降低會引起整個國際間的貿易成本的下降,這就使得地區貿易特征更加突出,形成了當前已建立的貿易聯盟例如歐共體。尤其是隨著貿易壁壘的不斷變化,呈現降低的趨勢,讓貿易聯盟國之間形成了更加突出的區域貿易特征。
三、國際直接投資對貿易影響問題分析
。ㄒ唬﹪H直接投資與貿易制度的關系
貿易成本是國際貿易是否進行投資和開展貿易的最關鍵的影響因素,而且這種影響也是相輔相成、共同存在的一個過程,即是國際貿易發展和貿易業務的開展也會影響貿易成本。所以,隨著貿易成本與國際貿易之間的這種相互作用力,互相形成一定的貿易投資發展的制度。在國際直接投資大力發展的過程中,尤其是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下,迫切需要有較為規范而全面的貿易制度來保障貿易的開展,所以各個國家為了提高各自的對外貿易的發展,為了提高對外貿易投資發展的能力,針對性地制定了一些與時俱進的貿易改革的制度和政策,來更加規范地促進對外貿易投資的發展。但是,這種貿易制度的建立一方面為貿易過程提供了一個更加規范和合理的標準和要求,但與此同時也因此形成了投資管理與貿易制度之間的沖突。
所以國家在采取適當而合理的經濟政策的實施過程中,也同時為了兼顧對外貿易發展的必要,對相關有關貿易成本的內容進行了協調性的調整,從而達到和諧、統一的平衡發展。尤其是近年來對外貿易投資發展積極火熱的情況下,相關貿易制度也在隨之適當放寬,從而更加有利于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往來。
(二)國際直接投資與中間產品貿易
國際直接投資的發展,特別是針對通過跨國企業作為媒介的國際直接投資的開展,其主要目的是想通過更加直接的方式把外部市場交易轉變成企業的內部交易,從而很好地規避和盡可能地降低外部市場所產生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同時還可以有效對貿易成本進行適當的控制,從而避免因為中間產品市場所造成的不完整性。由于在國際直接投資的發展過程中,由于技術因素等會使得中間產品有較高的成本交易特點,而且所交易的市場具有不完全性的特點。
對此,跨國企業可以充分利用這種國際直接投資中的這個特點把外部市場交易轉化為企業內部的交易過程,更好地解決中間產品在市場中存在的問題和缺陷,取得在對外國際貿易發展中的競爭優勢,促進國家貿易的發展和壯大,同時也是當前我國所處的國民經濟發展的形勢下,更好地創新改革發展對外貿易經濟的方式,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國際化經濟貿易的往來和發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成本貿易與國際貿易模式之間是對國際直接投資和國際貿易開展的最為關鍵的影響因素,尤其是在當前我國對外貿易經濟發展如此快速的前提下,要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就必須加強對外貿易的發展與合作,不斷通過企業國家化的改革和創新來迎合國際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趨勢和要求,并通過國際直接投資的發展來影響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結構和發展模式,更好地通過與國際貿易模式接軌并促進貿易商品結構的不斷優化。
國際貿易實務論文2
《國際貿易實務》課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它主要是從實踐和法律的角度,通過分析和研究國際間商品交換的各種做法,不斷總結國內外的具體的實踐經驗,讓學生學會在進出口業務活動中,既能正確貫徹我國對外貿易的方針政策和經營意圖,同時又確保自身的最佳經濟效益。這是一門具有涉外活動特點的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應用科學,更是是物流管理、市場營銷、電子商務專業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
一、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從目前的學生生源質量來看,首先高職學生的高考成績普遍比較低,學習不夠刻苦,學習狀況都不太理想,甚至有些學生厭學逃學,“混”字當頭,不求上進,對考試成績無所謂,只圖到頭來拿到畢業證就滿足。還有一些學生缺乏遠大理想和奮斗目標,對就讀高職院校的思想準備不足,失落感和“屈就”心理明顯。他們認為進入高職院校是自己無奈的選擇,而且在就業時還要面臨社會和用人單位的歧視,這些都造成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混等畢業。
另外由于本課程分為理論部分和實務部分,其中國際貿易理論部分主要介紹國家分工和國際市場,理性和政策性比較強,內容相對來說比較枯燥。所以很多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對這方面知識感到陌生,覺得離自己的生活比較遙遠,學習時也容易缺乏學習興趣。而進入到了實務部分因為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學生往往覺得有趣會更偏愛該部分的學習,但由于學生很難接觸到貿易實操,再加上教學內容中條例多,內容繁瑣,也容易讓學生產生學習厭倦感。
2.教學計劃“以不變應萬變”
國際貿易實務是高職學校經濟管理類各專業如物流管理、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等專業基礎課,按規律來說應該針對不同的專業來有區別的講授具體的內容,如電子商務專業側重跨境電商的講授,物流管理專業側重倉儲和貨物運輸,市場營銷專業側重交易磋商的各個環節和合同的簽訂,財會類專業更側重于出口報價、成本的核算以及出口退稅等一些偏會計的內容。但是實際狀況是由于師資力量的限制,目前很多院校的各專業使用的教學大綱教學內容基本一樣,并沒有針對不同的專業來制定不同的授課內容。
3.教學手段過于單一
教學改革提倡了很多年,但是很多教師在上課時仍采用傳統的“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沒有花心思通過運用多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培養其創新能力,達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目的`,學生是被動的聽課。事實上,這門課程的理論知識量大,各章節內容的獨立性強,如果教學方式過于單一,仍然是傳統的講授,會讓學生不感興趣,將會大大影響教學效果。另外教學課件也要豐富,平鋪直敘,沒有特色,這些都直接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4.缺乏實習實訓平臺
國際貿易實務課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課程,可是在實際的教學中,由于課程定位為各專業的專業基礎課,這就造成了管理層面的重視不夠,因為學生缺乏進出口業務實際的操作的真實體驗,單靠課堂理論教學和學生的想當然,就導致了學生的實際業務能力差,學生也很難全面系統的掌握進出口貿易的主要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導致學生不能將課堂的理論知識用于真正的實際業務中,不能更好的和就業對接,教學過程沒有很好地突出知識的實用性。
二、建議
1.編寫具有鮮明高職特色的系列教材
目前很多高職的國際貿易實務的教材都延續的的本科理論教學模式,內容老化,甚至多年不變,致使教學內容不能與國際貿易的發展完全接軌。對于高職學生而言,適合的教材內容要強調整合,突出針對性和實用性,反映出高職特色。
2.建立課程教學資源庫
針對高職學生的基礎知識差的特點,除了采用案例教學的教學模式,還可根據該課程操作性強的特點,分任務講解并整理課程使用到的單、證、工具書、等實物資料以及教學軟件、教學光盤等電子資料,爭取建立一個相對完善的輔助教學資源庫,這些教學資料的收集,對于更好地開展理論課程教學提供基礎的保障。是圓滿完成各種教學環節是不可或缺的。
3.教學方法應多樣化
在具體的課堂講授中,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比如案例教學、分任務教學、互動式、討論式、演示式相結合的模式,例如,用一個貿易情景來貫穿整門課程,在具體講解合同簽訂時,可以給每個學生準備一份空白合同,每講完合同條款下的一個模塊,我們可以要求學生來簽訂合同的相應條款,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快樂學習,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及運用知識的能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使學生學會終身學習。
4.建立、完善本課程的綜合實訓
作為文科類的一門課程,如何開展技能實訓,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社會競爭力一直是一個難點。本課程的實訓可分為校內實訓和校外實訓兩個方面。校內實訓可以通過建立模擬貿易平臺來完成。具體的說,可以以某一出口業務為背景,以其進出口交易的基本過程為主線,針對進出口貿易中的業務函電的往來、進出口交易磋商、進出口業務成本核算、進出口合同的繕制與審核、進出口貨物的運輸、通關過境手續的辦理、信用證的審核與修改等主要業務為序進行訓練。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案例評析和具體的圖表實例,為學生提供一個真實地、完整連貫的案例。
綜上所述,課程教學改革的核心是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改革,無論怎么改革都應體現出以學生為中心,以提升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以學生能力培養為目的的教學目標,除了多樣化的制訂科學的教學體系、課程教學大綱,在具體講授教學內容時,還必須注重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改革,以上幾點就是我對本門課程的教學改革思路。
國際貿易實務論文3
論文摘要:雙語教學是我國當前高等院校教學改革的熱點和重點。本文結合本人和他人的教學實或與經臉,分析了《國際貧易理論與實務》課程雙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具體改進措施。
論文關鍵詞:雙語教學 問題措施
“雙語教學”是指以兩種語言作為教學煤介的教學,在我國通常是指漢語和英語的組合,以培養學生全球意識和雙語能力。隨著中國經濟國際化程度的提高,對高等院校,特別是經濟管理類專業提出了新的要求。能否培養出既懂國際慣例、規則,又精通外語的人才,成為衡量一所學校教學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標準。在此背景下,在高校中開展雙語教學就顯得十分必要。
1雙語教學的實踐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課程雙語教學20xx年起面向我院物流管理和農林經濟管理兩個專業開設。在雙語教學過程中,通過以中文、英語作為主要教學語言,輔之以多媒體教學’、案例教學,使學生對國際貿易基本理論、政策和實務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運用所學知識和原理對國際經濟現象進行思考和分析,掌握國際貿易實務的一般業務程序和國際慣例,使商務英語的閱讀、聽說讀寫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2雙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缺少優秀的適合進行雙語教學的教材
由于國內外課程體系設置的不同,與其他雙語教學的課程相比,《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課程的國外原版教材非常少,幾乎都是將《國際經濟學》教材截取其中的貿易部分成為《國際貿易》原版教材。在內容上側重于貿易理論、政策和模型的推導,沒有涉及到貿易實務內容,不適合作為非國際貿易專業的本科學生使用。國內出版的《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英文版教材中,雖然框架和內容比較適合中國國情,但大多將中文版教材譯成英文版,翻譯的痕跡很重,不利于學生學習原汁原味的英文。
2.2同一教學班中學生英語水平差距較大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課程安排在大二第二學期,在這一階段,同一個教學班內學生的英語水平有著較大的差別。有些學生英語基礎好并已通過六級考試,而有些學生還未能通過四級考試,在這種情況下,把這些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的學生集中于同一個教學班中,教師按統一方法、統一進度進行教學,必然會出現英語程度好的學生渴望加大難度,而英語水平較差的學生叫苦不迭的局面,教學效果欠佳。
2.3大班授課,雙語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目前《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雙語教學中,兩個專業組成一個教學班,課上學生人數超過100人。大課堂教學,座位稍微靠后的學生常常反映看不清、聽不明,本來雙語課程的學習難度較大,再受課堂客觀因素的影響,注意力難以集中,教學效果大打折扣。英文類的教學理應開展小班授課,可以增進師生間的交流溝通,進行互動式教學。目前,往往是一個老師面對百人的大課堂進行雙語教學,討論、互動難以展開,影響了教學效果。
2.4雙語教學過程中英語和漢語比例的把握
在目前對雙語教學的討論中,英漢比例問題可能是最具爭議的問題了。教育部的相關規定是“英語教學占50%以上”。但是具體比例多少為合適,這不僅要考慮到授課對象的英語程度,而且也要綜合考慮課程的性質以及教師本身的英語水平!秶H貿易理論與實務》課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和難度,部分章節即使純中文教學也會有一部分學生感到吃力,更不必說雙語教學了。但是,如果漢語比例過高,也就失去了雙語教學的意義。因此,如何設計雙語比例以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確實是雙語教學過程中的一大難點。
2.5雙語教學師資力量有待加強
雙語教學的核心是教師,教師的英文水平如何,特別是英文聽說能力,決定著教學目標和教學效果的實現。一般而言,從事《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雙語教學的老師都是濟學出身,雖然具有較好的英文基礎,但畢竟不是英語專業出身。專業課老師用英文教學,難度很大。由于缺乏長期的、系統的英語培訓,特別是沒有在純英語環境中學習、工作的經歷,雙語教學老師往往感到教學壓力較大,教師的英文水平巫待提高。
3改進《國際貿易理論與買務》雙語教學的措施
3.1使用或編寫更加實用的教材
選擇合適的`教材是開展雙語教學的前提?赏ㄟ^網絡等途徑與國外出版社取得聯系,尋找合適的教材,也可采用國內具有留學背景或海外貿易工作經歷的專家、學者編著的教材。此外,也可利用學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打通院校隔膜,實現資源共享。
3.2語言分流,因材施教
學生的個性、知識背景、人數等,對雙語教學效果影響很大。如果學生過多,教師無法根據學生情況更加靈活調整教學內容。建議根據學生不同的英文基礎和水平,分層次、小課堂教學。這樣做不僅可以針對學生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學進度和教學難度,更有利于開展分組討論和專題演講,給予每位學生足夠的表達機會。
3.3重視雙語教學師資培養
建議不定期地把雙語教學的教師集中起來進行英語培訓,包括整理提供“雙語教學課堂銜接用語”;鼓勵、資助雙語教學的老師參加雙語教學的研討會和集訓班;利用校內國際辦學資源,和國際學院攜手培養雙語教學教師,挑選雙語教學的業務骨干,派遣出國進行語言和專業方面的進修等等。
3.4構建雙語教學網絡平臺.優化教學資源
雙語教學網絡平臺的構建,有助于實現個性化教學,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以彌補《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課程學時不足的缺憾;同時,還有利于教學材料的不斷更新和交流,與國際貿易實踐中日新月異的變化相適應。
本文以《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雙語教學為例,探討了本門課程進行雙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傊,雙語教學可以使學生在學習、吸收和掌握先進的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提高綜合運用外語的能力。但它不是一項簡單的教學改革,要做好雙語教學,既要借鑒國內外雙語教學的理論研究成果和經驗,又要依賴學校和學生的基本條件。如何更有效的在雙語教學過程中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還需要繼續在雙語教學改革的實踐中不斷進行研究和探索。
國際貿易實務論文4
摘要:我國經濟在快速的向前發展, 在激烈的世界經濟競爭當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 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貿易, 通過對國家貿易的實際業務進行現狀分析, 可以提升我國貿易實務的整體水平。國際貿易實務未來的發展方向主要是市場營銷, 對國際貿易實務未來的發展趨勢要進行仔細的研究, 針對其中所出現的問題要提出相應的解決建議。
關鍵詞:國際貿易實務; 國際市場; 營銷策略;
1引言
國際上的經濟格局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 市場的主要形式已經轉變成了國際市場貿易, 為了提高自身在國際貿易當中的競爭地位, 需要不斷地對當下市場發展形勢進行調整。分析國際市場中的營銷策略, 借鑒前人的經驗來構建我國市場營銷策略, 從而可以拉動我國國際貿易快速的向前發展, 保障我國經濟的穩定可持續增長。
2我國國際貿易實務的發展形勢
我國市場經濟競爭愈演愈烈, 通過國家和國家之間的團結合作, 國際貿易的資本總投入在不斷的上漲。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受到了廣泛的認可, 資金發展都逐漸趨向于全球化, 大幅度的提高了國際貿易實務的發展, 推動我國經濟面向全面化快速發展。據相關數據顯示, 國際貿易量在大幅度的增長, 這說明國際貿易處于快速的發展中, 每一個國家之間的經濟都會變得非常靈活, 許多國家都將精力著重放在經濟貿易競爭當中, 大幅度的增加了國際貿易實務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經濟在快速發展的過程當中科學技術也在不斷的提高, 網絡已經充分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 網絡為經濟的發展帶來了高新科學技術, 廣泛的參與到了國際貿易實務當中, 促進國際貿易面向全面化的發展, 為全球經濟發展貢獻出了一份力量。國際貿易實務當中廣泛的應用網絡技術, 可以提高企業整體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國際貿易實務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文化因素, 國際傳統市場和現代市場存在著許多差異, 國家在進行行動貿易活動時通常是以國家的方式來開展, 在出口和進口的過程當中可以為國家帶來經濟效益。為了保障出口和進口過程當中雙方的利益, 需要對雙方的文化進行研究分析, 避免在國際貿易實務當中出現一些糾紛。通過透徹了解消費者的消費需求, 可以提高國際貿易實務的整體效率, 盡最大的可能滿足消費者對于產品的需求。通過對國家文化進行深刻的了解, 可以確保國際貿易實務穩定可持續的開展, 確保在交易的過程當中減少沖突發生幾率, 保障雙方的共同利益。
3開展國際市場營銷策略研究的重要意義
對外經濟貿易在快速的發展, 各國對于對外貿易策略研究越來越重視, 對國際貿易進行了充分的相關研究。在國際貿易開展過程當中, 市場是獲得經濟效益的產生地, 通過國際貿易各國之間進行合作, 必須要了解對外貿易市場的具體發展情況。根據對外貿易市場的發展特點, 制定相應的對外貿易開展策略, 對于貿易工作進行整體的分析和工作研究, 共同推動國際市場營銷的穩定發展和進步。國際市場營銷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增添了許多新的內容, 通過開展相應工作的研究和分析, 合理有效的去制定相關國際市場對外貿易策略。
4國際貿易實務中國際市場營銷的策略
4.1 掌握國際貿易市場的最新動向
在開展國際貿易之前, 要做好充足的前期準備工作, 對國際貿易動態實時信息進行有效的掌控, 掌握大量有關貿易市場動態的質量和結構需求, 進而對貿易實務結構進行不斷的建設和完善。為了可以掌握國際貿易動態信息, 可以采取線上和線下的方式, 從線下入手就需要對貿易交流區域設置相應的信息回收站點, 主要會設在港口和貿易公司。對信息站的工作人員一定要經過專業的培訓, 培訓相關計算機和業務專業的技術, 對信息進行準確精確的匯集。除此之外, 信息站的工作人員還要充分掌握貿易市場的需求和供給關系, 這樣才可以確保國際貿易在實際開展過程當中可以得到穩定的運轉。如果要從線上方式入手, 就要開設了解相應的國際性貿易網站, 國際性貿易網站會存在大量的貿易信息, 通過和相關網絡工作人員進行溝通, 可以掌握大量的國際貿易需求情況。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 總之要對國際貿易的動態進行實時掌握, 對市場當中所存在的信息和條件進行多次調研, 不斷的構建國際貿易實務市場營銷策略體系。不斷的對體系進行完善, 可以有效促進國際貿易實務順利開展, 在日后的貿易往來過程當中可以順應市場的千變萬化, 通過對自身國際貿易體系的調整, 確保國際貿易實務可以得到正常的運轉。
4.2 制定具有針對性的營銷措施
我國的國際貿易實務在快速的發展, 為了滿足當下經濟的發展需求, 需要構建較為完善的市場營銷體系, 對于具體的貿易問題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不斷的優化國際貿易市場營銷體系, 保障市場營銷策略可以順利的實施和開展。STP營銷策略是市場營銷策略應用在國際貿易當中的主要核心, 通過對市場運轉范圍進行仔細的分配、準確鎖定市場發展的目標以及對市場未來發展進行精準定位, 可以有效推動市場營銷策略在國際貿易實務當中的發展。在國際貿易實務具體開展過程當中, 市場范圍劃分和市場定位是隨著市場發展目標的變化而變化的。通過對國家市場未來發展方向進行充分的了解和仔細的規劃, 可以保障市場營銷在國際貿易實務當中正常開展, 進而就可以保障貿易國家對于市場需求的了解, 通過把握客戶的消費觀念, 不斷的去提升國家在國際貿易實務當中所獲得的經濟利益。
4.3 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貿易的基石就是市場, 在國際貿易實務的過程當中, 一定要對市場進行合理的拓展, 通過擴展市場來保障我國競爭穩定性。滿足國際貿易實務對市場的需求, 需要依靠市場拓展來實現, 為了合理的對市場進行拓展, 必須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制定針對性的拓展策略。在國際貿易實務開展過程當中, 對于售后服務體系要進行不斷的健全和調整, 如果想要爭取新市場的絕大多數份額, 就需要對價格進行合理的調整, 同時還要加大宣傳力度。大多數的企業都是以出口貿易為主, 所以在國際貿易開展過程當中, 必須要明確指出市場營銷結束并不是油產品出口后作為代表。通過完善產品銷售的售后服務體系, 來展開營銷的初級階段, 通過達到以上的要求才可以確保市場和客戶源的穩定, 進而在拓展新市場的過程當中占據大多數的市場份額。在拓展新市場的過程當中, 還要提高產品和服務的整體質量, 產品質量一定要嚴格按照國家的標準和規范, 服務質量一定要進行有效地保障, 通過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的提高, 可以提升企業的整體形象, 進而消費者對于產品的滿意度也會有大幅度的提高。
5結語
通過對國家貿易的實際業務進行現狀分析, 可以對國際貿易實務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仔細的研究, 進而提高自身國家在國際貿易當中的競爭地位, 達到保障我國經濟的穩定可持續增長的目的。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受到了廣泛的認可, 推動我國經濟面向全面化快速發展,經濟在快速發展的過程當中科學技術也在不斷的提高, 國際傳統市場和現代市場存在著許多差異, 通過透徹了解消費者的消費需求, 保障雙方的共同利益。
參考文獻
[][l]廖偉, 胡靖國.外貿增長方式的路徑依賴及對策探討[J].當代國際貿易經濟, 20xx.[l]廖偉, 胡靖國.外貿增長方式的路徑依賴及對策探討[J].當代國際貿易經濟, 20xx.
[2]李秀芳, 吳友善, 謝明國.中國家電市場營銷渠道變革與家電制造企業的渠道關系選擇[J].財貿經濟, 20xx.[2]李秀芳, 吳友善, 謝明國.中國家電市場營銷渠道變革與家電制造企業的渠道關系選擇[J].財貿經濟, 20xx.
[3]陳曉東.淺談文化環境對我國物流企業國際市場營銷的影響[J].國際市場營銷, 20xx.[3]陳曉東.淺談文化環境對我國物流企業國際市場營銷的影響[J].國際市場營銷, 20xx.
[4]安玉樹.國際貿易實務中國際市場營銷的策略研究[J].企業市場營銷, 20xx.[4]安玉樹.國際貿易實務中國際市場營銷的策略研究[J].企業市場營銷, 20xx.
[5]林志波.國際貿易實務中國際市場營銷的策略研究[J].市場營銷管理, 20xx.[5]林志波.國際貿易實務中國際市場營銷的策略研究[J].市場營銷管理, 20xx.
[6]劉云輝.論國際市場營銷策略的發展與創新[J].國際貿易實務研究, 20xx.[6]劉云輝.論國際市場營銷策略的發展與創新[J].國際貿易實務研究, 20xx.
國際貿易實務論文5
論文摘要:基于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及省內高職院同行關于《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教學改革的實踐,本文作者發現該課程教學改革存在教學管理不合理、師資結構及質量有問題、實踐教學不理想、考核方法落后和學生外語能力不足等制約因素,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
論文關鍵詞:高職《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課程工學結合教學改革
在中國對外貿易發展迅猛和外貿人才急缺的背景下,高職院校的外貿人才培養更顯重要!秶H貿易理論與實務》是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核心課程,也是南京交院(簡稱我院)管理系報關與國際貨運、物流管理、電子商務等8個專業的考試課程。近年來我院大力推行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本課程作為立項精品課程進行了教學方式和方法的改革探索;谖以杭笆雀呗氃和械慕虒W改革實踐,本研究對工學結合背景下的高職《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課程教學改革進行了理論探討。
1、高職《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教學改革的制約因素
1.1教學管理不合理。
教學管理不合理嚴重影響本課程教學改革進行,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教學任務安排不嚴謹造成師資變動頻繁,從而導致教學質量嚴重下滑。例如某高職院經管系在5年內教過本課程的教師竟有10人之多,導致某些國際貿易專業教師反而從事其它專業課程的教學工作,還有的專業教師一個學期甚至同時教3—4門課程。二是教材選用混亂。例如有的教師從事某班本課程教學,但該班教材卻是另外一個人訂的;有的高職院教材頻繁變動,甚至每個學期都換,有的選用教材還是本科教材。三是下企業難度較大。雖然有些高職院口頭提倡工學結合,但真正本課程專業教師要求教學下企業時卻往往無法如愿。原因有很多,比如經費、學生安全、教學督導和工作量核定問題等。
1.2師資結構及質量有問題。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對師資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要求非常高,但事實上高職院校該課程的許多教師不具備此條件。主要原因有:一是隊伍結構不合理。有些教師是剛畢業的研究生,部分教師甚至是從其他專業轉來的[1]。二是缺乏定期專業培訓。有的教師數年得不到一次外出培訓機會,也沒有真正進入外貿企業進行社會實踐。三是部分教師厭學及科研能力缺乏。許多貿易政策及操作實務是隨著國際環境變化而變化的,因此國際貿易教學要求教師必須不斷更新知識。但出于惰性,很多教師不愿繼續學習,對國際貿易的新變化不關注,其知識結構是有缺陷的,有的教師甚至多年使用同一個教案。此外,科研能力是教學質量保證和提高的重要因素,但有的教師從來不愿寫論文。
1.3實踐教學不理想。
許多高職院國際貿易課程實踐教學并不理想,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實踐條件差。有的高職院國際貿易實訓室僅有1套模擬操作軟件,且模擬軟件利用率也不高。二是部分高職院沒有國際貿易實訓室,國際貿易實踐教學局限于書本理論講解。三是少數國際貿易教師由于自身知識結構原因不能勝任實踐環節的教學,因而忽略了許多實踐部分的教學任務。四是實踐教學局限于學校,沒有進入企業,有的高職院校所謂的校企合作教學基地僅僅是為了應付高職院評估的一紙空文。五是有經驗的企業校外指導老師沒有真正進入課堂教學,有些所謂的校外指導老師只是掛名而已。
1。4考核方法落后,學生外語能力不足。
許多高職院校仍沿襲傳統的試卷考核方法,并要求填空、選擇、問答等不同類型按一定比例搭配。這種考核方法對本課程實踐教學創新帶來一定的制約,教師為避免麻煩,會花大量時間按照傳統的書本教學方法和思路進行教學,不愿嘗試改革。考核方法落后的另一個方面是針對教師的,許多高職院對教師的考核標準陳舊,不利于從事教改的教師考核成績提高,因而制約了教師進行教改的動力。此外,本課程的涉外性很強,高職學生外語能力相對不足給本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提出了更高要求,許多學生看懂各類外文單證及專業貿易術語的花費時間較多。尤其是五年制高職學生,英語四級通過率不到10%,對于此類學生,許多教師對單證、函電部分教學內容只作簡單講解。
2、高職《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教學改革實踐及思考建議
2.1組建課程教學團隊,申請立項精品課程及自編教材。
組建一個穩定的專業課程教學團隊是進行本課程教學改革的關鍵。通過多方溝通和努力,我組建了一個以4人為主講教師的《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教學團隊,團隊成員年齡在27—36歲之間,均有碩士以上學歷,其中1人為在讀博士,2人具有企業工作經驗,1人具有豐富的單證培訓經歷,3人外語水平達到6級或專業8級水平。團隊成功申報了《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院級精品課程,為教學改革提供了資金保障,團隊成員均參與了自編教材的編寫工作,并發表了學術論文40余篇。團隊建設對本課程教學質量提高起了積極作用,團隊成員多次獲得教學質量獎。此外,團隊骨干還積極參加國內外學術論壇,了解國際貿易環境及操作規則的變化,對教學內容進行不斷的修訂,提高了教學內容的實用性。
2.2進一步制定和完善教學下企業相關規則,鼓勵企業外貿人員進入課堂教學。
高職《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專業教師下企業實踐的機會仍然太少,部分教師的所謂暑期下企業實踐證明也僅僅是找單位蓋個社會實踐章,并未真正下企業實踐,這需要各高職院校下企業相關政策細則的出臺與支持。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江蘇省高職生第3學年大部分時間被安排為社會實習,這是學院教學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我認為專業教師對實習學生的進一步專業知識指導有待加強,這也需要學院制定和完善指導教師下企業指導學生的工作細則與績效考核制度。此外,教師要積極聘請校外有經驗的外貿業務員進入課堂,為本課程教學提供新鮮知識。目前我院只是偶爾聘請部分專家進入學院做些講座和交流,外聘專家數量與進入次數有待進一步提高。
2.3改革考核方法,加強教學方法的創新。
改革傳統的學生考核方法是本課程教學改革成功的前提,尤其是成績比例制定和實踐環節考核形式學院要盡量放權于專業教師。同時對于專業教師的考核也要有所創新,目前我院督導政策已開始鼓勵教師進行工學結合、項目化教改,部分專業教師開始主動進行教學模式和方法的創新。其中,我所在團隊在教學方法方面的創新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實施雙語教學。高職學生外語能力普遍不強,因此雙語教學主要是對國際貿易關鍵詞匯均用外文標出、各類單證和函電教學均采用中、外文2種語言詳細解釋。二是多媒體案例和外語教學相結合。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效果,本課程一半內容是案例教學,且案例盡可能多地使用外文。國際貿易理論部分案例教學主要是定期給學生觀看外文的國際貿易專題片,有利于提高學生外語能力,拓展其知識面。三是互動教學法的實施,主要是提前布置一些需要學生準備材料和思考性強的作業,要求學生課后自己準備發言稿,并在課堂上進行大討論,對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活躍課堂氣氛起到較好的效果。
2.4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參加自學考試和職業資格證書考試。
實踐能力和科研能力是高職學生具備可持續培養潛力的重要保證,因此我院本課程國際貿易實務部分教學比重是理論部分的2倍,并重點講解實務案例和自身國際貿易操作過程中的經歷,此外對國際貿易實訓的條件進行不斷改善。高職學生也需要有科研能力,考慮到高職畢業生在今后工作中需要創新,部分學生還要進行本科、研究生后續學歷教育,因此本課程特設了國際貿易論文教學,教學內容為文獻檢索、COMTRADE數據庫使用和論文寫作等。此外,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自學考試和職業資格證書,目前我院不同專業學生參加國際貿易相關專業自學考試、報關員考試的人數逐年提升。
國際貿易實務論文6
一、開展雙語教學的必要性
1、該門課程本身的需要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主要是參照和借鑒現行的國際貿易慣例、通則、條約以及有關的國際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形成的一門具有實踐性、操作性、涉外性一體化的專業課程。該課程開設的目標是培養學生掌握國際貿易實務理論和良好的商務習慣,并主要借助英語在日后的實際工作中開展外貿活動。因此,在該門課程中開展雙語教學,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外語教學和專業教學相分離的問題,這樣有助于培養既掌握專業知識又兼備外語能力的外貿人才。
2、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
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的目標定位于國際商務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這種人才不僅要具備外貿理論知識,還要具備相應的商務應用能力。因此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中開展雙語教學將提高學生專業知識和外語相結合的運用能力,可以解決外貿和商務操作的實際問題,滿足市場對國際貿易應用型人才的需求,符合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
3、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改革的需要
我們通過引進國外最新的該門課程原版教材,可以學習和借鑒他們的課程體系、內容結構等,并結合我們的實際教學情況,對課程的內容以及體系進行重新的整合。此外,開展雙語教學的任課教師為了能很好地實現師生之間的教學互動,通常會更加積極地編寫和制作有特色的教學課件、教輔材料等,進而推動該門課程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的改革和創新。
二、國際貿易實務雙語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1、教材選擇的困難
目前,市面上真正具有學科特色且適用于的《國際貿易實務》授課的雙語教材不多,而且數量有限的國外原版教材雖然可以讓學生接觸到正宗的外語,也可以讓我們學習到先進的教學理念,但是其針對性不強,價格偏高而且難度過大,教材內容也不完全適應我國國情,這樣導致學生在使用過程中比較吃力,影響其學習的積極性。而國內出版的雙語教材更多是將之前的中文版簡單的翻譯成英文而已,在語言的使用上并不地道,很難實現真正的教學效果。此外,僅有教材而缺乏其他的參考書籍,這樣不僅影響了教師的授課水平,也直接影響到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消化和吸收。所以從這個角度說,教材問題已經成為制約雙語教學開展的瓶頸。
2、教學方式欠佳
由于對雙語教學認識的不足以及受傳統外語授課方式的制約,大多數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通!耙宰g代講”,更多是將精力投放在對原版教材的字、句翻譯和講解上,從而缺乏對專業知識的系統性講解,使得雙語教學變成英語翻譯課程。此外,在雙語教學中盲目加大英文授課比例,使得多數學生難以理解授課內容,從而導致師生之間缺乏互動交流,課堂教學枯燥無味,教學效果受到重大影響。
3、學生英語基礎差,教學效果不理想
高職院校的學生普遍英語水平比較低,盡管已經學習了多年的英語,但是聽力水平、理解能力、詞匯量等還是非常的欠缺,而且課程中出現的專業詞匯更是他們難以理解的,這樣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目前的教學狀況是,英語基礎比較好的學生能夠很快的適應雙語教學的授課模式,能很好的將英語和專業課程結合起來學習;而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由于在短期內無法快速的提高英語水平,因此難以與課程產生共鳴,從而影響了專業課的學習,他們的積極性和自信心也將會受到挫傷。筆者對所處高職學院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的100多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表明,僅有30%的學生對雙語教學表示贊同;而超過60%的學生表示難以接受。顯然,學生的外語水平是制約雙語教學開展的重要因素。
4、師資力量不足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雙語授課的順利開展,不僅要求授課教師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教學經驗,還要具備較高的英語水平;僅僅具有專業知識或英語能力都不能勝任雙語教學。而目前的現實狀況是,多數講授該課程的專業教師,盡管他們的專業水平高、詞匯量大、閱讀能力強,但英語的運用能力相對欠缺,難以用英語對課堂進行有效的控制,他們的外語水平距離雙語教學還有一段差距;而英語專業的教師雖然具有很強的外語授課能力,但他們不懂得國際貿易的專業知識,滿足不了專業教學的要求。所以師資問題是阻礙雙語教學開展的一個不可避免的現實障礙。
三、《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實施雙語教學的建議
1、大力培養雙語教學的師資隊伍
師資隊伍的強弱是決定雙語教學能否順利開展的核心問題。目前培養和加強雙語教學師資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走出去”,即選派國際貿易專業的教師通過國內培訓或國外進修的方式,提高他們的外語水平和雙語授課的能力,從而保證教學的質量與效果;二是“請進來”,即積極引進有海外留學經歷的或在外貿領域專業人士來充實雙語教學的師資隊伍,利用他們扎實的英語基礎和較高的專業水準,通過輻射和帶動,幫助雙語教學水平的整體提高。
2、重視學生英語程度,提高學生英語水平
為了讓雙語教學可以順利的開展,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是極其必要和關鍵的。在課程的安排上,應加大基礎英語、公共英語、商務英語、英語函電等公共及專業英語課程的學習;在雙語授課的課堂上,應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鼓勵學生自由的表達,破除學生的畏懼心理,樹立學生的自信;在學生的管理上,應通過早、晚自習強化訓練學生英語口語、聽力;此外,學校應通過多種手段和途徑,如舉辦英語角、英文歌曲大賽、英文演講比賽、英語文化周、增加外籍教師的授課數量等來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
3、整合教材資源
由于國外原版教材存在的弊端,以及目前市面上國內學者編寫的英文版教材主要適合于本科院校的學生現狀,要想真正解決教材問題,高職院校應鼓勵國際貿易專業的教師結合自身寶貴的教學經驗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組織編寫校本教材;或者組織具有豐富的實際教學經驗的課程專家組按照“理論夠用、實際操作技能為主”的高職才培養理念,對國外原版教材或國內現有的英文教材進行的整合,編制出符合高職院校適用的雙語教材。此外,任課教師還可以向學生提供獲得外語教學資源的辦法,如專業書籍、外貿網站等,這樣有利于學生課后開展雙語學習的自學活動,進而鞏固雙語教學的效果。
4、采用循序漸進式雙語教學方法
雙語教學不是一步就可以到位的。授課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對雙語授課的接受程度,在不同階段調整中英文使用的比例,由簡變繁、由少到多的開展。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個過程通常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大量中文為主,少量英語為輔。通常的做法是用英文講解比較簡單易懂的內容,用中文講解的重點難點,課堂英語使用比例約為5%—10%。這不僅是讓學生在視聽上對雙語教學的適應,也是避免部分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產生的學習壓力,從而影響他們對專業課的學習效果。第二階段:慢慢增加英語授課的比例。通常的做法是用英文講解多數的授課內容,用中文講解難點內容,課堂英語使用比例約為20%—40%。這是由于經過了前一階段的磨合,師生已經熟悉雙語教學的模式,學生在專業術語的英文詞匯上也有了一定的積累,外語水平也大幅度提高,因此在這一階段應逐步加大英語授課比例。第三階段:英語教學為主。此時學生已經對專業詞匯、專業知識、課程的整體框架較為充足的了解,對教師英語口語講授中出現的專業術語能夠敏感捕捉,因此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自由地分配中英文的比例,逐漸過渡到純英語教學模式。
5、建立完善雙語教學制度體系
首先,為保證雙語教學的效果,應實行雙語教師資格認定標準,教師只有通過一定的測試和評價才有資格進行授課;其次,為鼓勵教師大力開展雙語教學,學校應從政策、經費上給予一定的支持。比如提高雙語授課課時的薪酬補貼;在教研課題立項、教學成果評審上給予政策的傾斜等等。再次,要進一步完善教師和學生的考核評價體系,從而推動雙語教學的順利開展。比如對授課老師的評價,為了避免只從學生角度出發的單一評價,我們可以通過督導組評價、專家評價、學生評教、同行評教或教師自評等多元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對學生的考核,我們可以采取“平時成績+實踐操作成績+商務英語口語成績+專業知識筆試成績=總評成績”來考核學生的整體學習效果。
如上所述,雖然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中開展雙語教學會面臨很多困難和問題,但是這種教學改革將有利于培養社會需求的、真正的外貿復合型人才。因此各高職院校應從自身的人才培養的目標、教學資源優勢出發,結合該課程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推廣雙語教學,并為雙語教學提供可持續發展的保障。
國際貿易實務論文7
發表時滯與論文影響力關系研究
探析發表時滯與論文影響力的關系,尋找使論文影響力最大化的理想時滯區間,構建了發表時滯與論文影響力關系數學模型!痉椒ā坎杉20xx年圖書情報學中文核心期刊論文的發表時滯和被引頻次數據,利用雙參數威布爾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數,分別對采集到的3785篇論文的發表時滯的概率分布、發表時滯與論文影響力的關系曲線進行擬合!窘Y果】20xx年能使論文影響力最大化的理想發表時滯區間為31至210天,當年論文發表時滯的實際分布區間與理想狀態尚存差距!窘Y論】進一步分析認為論文的影響力與其發表時滯的長短存在相關關系,存在能使論文影響力最大化的理想時滯區間,但發表時滯并非越短越好,預測國內期刊論文發表時滯有進一步縮短的趨勢。
1引言
論文發表時滯,又稱發文時滯、出版周期,是指期刊論文的收稿時間與發表時間的時間差10。通常,一篇文獻定稿之時其情報價值已經形成,新的顯性知識產生,象征著該文獻生命周期的開始。知識的時效性從知識形成之日算起,文獻會隨著其所承載知識的時效性的流失而不斷老化,當文獻的使用量最終為零,則宣告該文獻生命周期終止。論文發表后才能開始其知識擴散,知識接受者通過知識吸納,融合創造新的知識,完成知識的再生產環節,即象征著該論文情報價值的一次實現。因此,從知識轉移的視角來看,發表時滯即為知識形成和知識擴散開始的時間差。
發表時滯是評價期刊學術質量與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國外學者最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已經關注期刊論文的發表時滯問題,并進行過相關的統計分析工作2。此后一直有學者跟進關于發表時滯的研究,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決對策3。^〇^61和皿〇“對期刊論文發表時滯及其引證文獻的年代分布進行分析,發現論文發表后2-3年間的引證文獻對其發表時滯最為敏感0。瓦呂決6和尺0耶363〇發現直接觀察到的論文老化分布是“未被擾動的”真實老化分布與發表時滯分布的卷積05。隨后,等人63和等人7分別證實了論文發表時滯與期刊影響因子之間存在負相關關系。指出發表時滯與同行評議的過程關系密切8。^^61結合出版現狀對其1998年成果進行了修正和擴展,發現在接近25年間,期刊論文的發表時滯縮短了接近50%9。
國內編輯學、計量學和情報學學者們一直關注期刊論文發表時滯的研究:早在1986年劉永勝先生就首度對21種期刊所載論文的發表時滯進行了統計研究010。早期研究成果多見定性地分析發表時滯的成因、時滯過長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以及縮短發表時滯的意義及相關舉措011-12。也有部分學者將發表時滯作為一種統計量納入對某種期刊的評價體系中進行應用,進而對目標期刊現有的規范性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學者嘗試用定量實證分析的方法對期刊論文的發表時滯問題進行了較深層次的剖析:高養淑、趙福來根據排隊論理論,提出了一種能夠確定任一期刊論文發表時滯的概率分布的仿真算法115。劉雪立^、顏巧元^等人分別依據不同領域的數據探討了期刊發表時滯與期刊影響因子和期刊質量的相關關系,認為縮短發表時滯有利于吸引高
質量論文
相關信息
我國商法應對入世的策略——從商法的再度國際日本商法有關公司治理機制最新修改案之特點分《美國統一商法典》對中國商法發展的啟示從全球經濟危機反思現代商法的制度價值挑戰與回應——WTO與中國民商法論述海商法的四方面調整對象非洲國際商法統一化與協調化WTO協定基本原則的商法分析國際商法地位及體系的演變國際商法地位及體系的轉變
,提高期刊的學術影響力。趙樹慶等^根據遴選出的20種科技期刊20xx年的時滯數據進行分析,認為科技文獻的壽命與發表時滯密切相關,指出優先數字出版使
科技論文
相關信息
環境法學研究影響性因素實證分析 基于CSSCI法學基于CSSCI(20xx―20xx)的我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學科知基于SCILAB與Tcl/Tk構建中學幾何教學的方式分析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English Series)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Technology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Science China
普遍實現“超短”時滯發表的重要途徑。賀曉麗119等人對當前國內圖情類核心期刊的發表時滯與作者的期望值之間的符合度進行比對分析,從作者的心理接受程度方面對圖情類期刊的編輯人員提出建議。哈爾濱工業大學的于光教授對期刊論文的發表時滯展開了一系列研究并相繼發表在偷麗5等雜志上,先后對期刊論文發表時滯的數學模型^、發表時滯對期刊影響因子的影響21、發表時滯對期刊排名的影響^等問題進行了定量分析,并設計了一種發表時滯控制系統^。
此前學者以期刊為基本單位描述發表時滯對期刊影響力的影響。眾多學者也都倡導通過提高編輯工作效率、控制稿件庫存數量、增加出版頻次等措施來盡量縮短發表時滯。發表時滯可分為必要發表時滯和非必要發表時滯,必要發表時滯是指‘‘三審”審閱過程的編、審、校、印等有效工作所占用的時間,必要時滯雖然會影響論文的時效性,但是屬于保障論文質量不可或缺的環節;非必要時滯是指由于論文作者、審稿專家和編輯工作者的工作效率低以及稿件積壓、刊行周期等原因造成的延遲,非必要時滯會占用論文有效的知識擴散時間,還可能直接使論文的情報價值受損。已有研究多是研究必要時滯和非必要時滯的“最短”時滯,忽視了時滯的“最優”性,本文認為在編審流程和出版環境不發生革命性變化的情況下,發表時滯并非越短越好,應是在保證論文質量最優的情況下對發表時滯進行壓縮。基于這個假設,本文擬通過構建合適的數學模型,刻畫目標領域論文的發表時滯及其影響力的相關關系,進一步找到能使該領域論文影響力最大化的時滯區間,從而為編輯工作者和論文作者提供決策依據。
2研究設計2.1數據來源
為保證所采集論文編審流程的規范性,并能獲取到有效的被引頻次數據,本文選擇《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第六版〕》收錄的圖書館學情報學核心期刊在20xx年公開發表的'
學術論文
相關信息
學術語言文言化的復古傾向--一個值得關注的語言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淺析“教學學術”視角下大學教師教學責任意識剖析傳播學術中的“歐洲中心主義”——亞洲中從Ontology的譯名之爭看哲學術語的翻譯原則試論新聞學學術規范研究的依據與路徑論析大學教師教學與科研的學術責任中學的學術:一個亟待關注的話題試論學術嬗變中的教育創新環境法學的學術特色與貢獻
為來源進行數據采集,數據采集時間為20xx年12月。
初步調查顯示,20xx年圖書館學、情報學中文核心期刊共19種,其中《圖書館工作與研究》月刊、《圖書館學研究》半月刊兩種期刊未標注論文“收稿時間’,《圖書館》月刊的論文“收稿時間”只到月份,因此排除這3種期刊。其余16種核心期刊在20xx年共刊載論文3785篇,采集并統計每篇論文的“收稿時間”和當年每期的“發表時間”〔數字優先出版的論文以匚XXI網絡出版時間為準〕,兩者做差,得到每篇論文的發表時滯,精確到天。其后從〔見〈1數據庫檢索并統計以上3785篇論文的被引頻次;由于匸XXI數據庫沒有收錄《情報學報》月刊20xx年的數據,故采用百度學術匯總的“被引頻次”進行數據補全。統計得到圖書情報學16種核心期刊的時滯和被引頻次,見表1。以此作為本文研究的數據基礎。
2.2數據處理與模型擬合
由表1可見不同期刊的發表時滯各不相同,平均發表時滯為半年,其中《圖書情報工作》半月刊和《現代圖書情報技術》月刊的發表時滯最短,從收稿到發表平均不到3個月,《圖書館理論與實踐》月刊和《情報科學》月刊發表時滯偏長,平均接近一年。其中原因,已有學者做過詳細的分析和闡述,本文不再贅述24。以期刊為單位進行觀察,國內圖書情報學16種核心期刊的影響力與其當年的平均發表時滯之間并沒有顯著的相關關系,可以說明發表時滯并非期刊和論文質量的主要影響因素。
本文主要以論文為單位考察發表時滯與論文被引頻次之間的關系。將每一篇論文的發表時滯和被引頻次數據對應組合,得到3785組數對,其中有很多論文的發文時滯相同,進一步統計得不同的發文時滯數據共542個,其中最短5天〔0.014年〕,最長884天422年〕。這些數據要根據分析所需進行一定的統計和處理,因此有必要對一些參數進行符號定義和說明。
2,2.1發表時滯分布函數的擬合
觀察發現,大量論文的發表時滯相同,其中發表時滯為137天的論文數量最多,有32篇,且在其周圍的時滯區間內論文數量明顯集中;另外發表時滯極長或極短的區間內通常論文數量較少,且存在不連續現象,說明發表時滯過長或過短的現象都具有一定的偶發性。
為了保證數據的連續性,本文將每組10個數據劃為一個時滯區間,以每個閉區間的上界數字為該區間的代表,整理出一組包含54個數據的發表時滯數列,單位為年,統計時保留后3位,由此統計得到的數據如表3。
將這組數據導入專業的統計軟件皿;“I此17中
進行擬合,發現與雙參數威布爾分布的擬合效果較好(圖1〉。
威布爾分布〔賈6出〇11 是瑞典物理
學家賈‘威布爾教授在其1951年的《一個具有廣泛適用性的統計分布函數》25—文中首次闡述的一種隨機變量分布,通常用于描述機械電子類產品的磨損累計失效率,經過數十年的發展與應用,威布爾分布已經成為可靠性分析和壽命檢驗的理論基礎,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解決實際問題。本文擬合發表時滯的雙參數威布爾分布是一種單峰偏正態分布函數,其概率密度函數表達式為:
發表時滯數據。利用皿“I此17的參數估計功能, 〇 9385,擬合所得的概率密度函數曲線記為匕1。^2^2發表時滯-被引頻次函數曲線擬合
按照上文中對發表時滯數據了的整理,分計算54個時滯區間內所有論文的被引頻次均值^,象征某個發表時滯區間內論文的整體影響力。由于不同時滯區間內論文數量有很大懸殊,直接計算每個時滯區間的被引頻次均值會造成統計結果的不客觀,因此對初步計算結果添加一個抗偶發系數七。為了方便與上文擬合的概率密度函數一起比較,再將計算結果與常數系數^10.235相乘,即可得與發表時滯區間相對應的論文影響力I,計算公式為:
以時滯區間7;為橫坐標,與之對應的論文影響力1.為縱坐標,繪制包含54個坐標點的散點折線圖,記為匕2。
觀察發現代表發表時滯與論文影響力之間相關關系的折線圖匕2的走勢與此前擬合的概率密度函數曲線匕1類似,因此以雙參數威布爾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數方程為范本對匕2進行曲線擬合,以便對兩條曲線進行比較,并最終找到能使論文影響力最大化的發表時滯區間。利用式0〕對該擬合曲線的參數進行初步估計26,再通過微調使曲線獲得最好的擬合效果:反復實驗發現在式〔1〕中的^I1.675,0=0.538時擬合效果較好。為該式添加常數系數、^0.560后即可與上文生成的兩條曲線在同一坐標系中進行展示,由此而得本文發表時滯與論文影響力相關關系方程,記為匕3。
3結果分析
3.1實驗結果分析
曲線匕12是20xx年圖書情報學中文核心期刊發表時滯的概率分布曲線,用于描述連續隨機變量取值的密集程度。橫軸數據為發表時滯,以年為單位;縱軸數據為發表時滯分布的概率密度,其現實意義是不同發表時滯區間內論文的分布概率。
曲線匕2的峰值出現在^^0.506時,對應的發表時滯約為185天;概率密度函數值在0.6以上的發表時滯在51~320天之間,該區間長度約占時滯區間總體的30,4%,說明大多數論文的發表時滯在這個區間之內,且發表時滯在半年左右的論文數量最為集中,統計數據顯示在51~320天內發表的論文共計3024篇,占總數的79^9%,對總體樣本有很好的代表性。
曲線匕3是根據折線匕2擬合而得的發表時滯與論文影響力的關系曲線,能夠大致擬合出折線匕2的整體走勢。橫軸數據為發表時滯,以年為單位;縱軸數據為不同發表時滯論文的影響力,根據論文的被引頻次計算而得。曲線^3的峰值出現在^^0.295時,對應的發表時滯約為110天;影響力在0.6以上的論文的發表時滯區間主要在31~210天之間,該區間長度約占時滯區間總體的20,2%,在此時滯區間發表的論文,篇均被引在3次以上且每個以天為單位的時滯區間內所包含的論文數量平均不少于10篇。統計可知這個區間內的2551篇論文累計被引9024次,在總體被引量中占比75,2%,被引頻次均值高于總體平均水平。
統計可得20xx年圖書情報學核心期刊的論文發表時滯數據符合雙參數威布爾分布,有80%的論文的發表時滯集中在51~320天之間。對發表時滯與論文影響力的關系曲線擬合結果顯示,發表時滯在31~210天之間的論文占據了總體被引頻次的75%,是當時能使論文影響力最大化的理想時滯區間。通過比對分析可知20xx年圖書情報學核心期刊有一多半的論文分布在理想的時滯區間內,不過現實中涵蓋論文數量最多的時滯區間與理想中使論文影響力最大化的時滯區間仍存在較大差距。
3.2討論
通過對上文實驗結果的闡述和分析,基于16種圖書情報學中文核心期刊20xx年的相關情況,提出以下觀點:
3.2.1論文影響力與發表時滯存在相關關系
發表時滯和論文的影響力有一定的相關關系,可以通過模仿雙參數威布爾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數進行曲線擬合。發表時滯過短,有可能會壓縮必要的發表時滯,影響正常編審程序的嚴謹性而造成論文質量不過關;時滯過長,則會損失論文的時效性,從而導致論文知識擴散時間的相對縮短并進而可能降低論文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對于一些以突發性研究熱點和實證研究為主題的論文表現尤其明顯。
能使發表時滯和論文影響力同時達到最優化的理想狀態是曲線匕1和匕3向左趨同,最終使絕大多數論文分布于影響力最大的時滯區間內。就本文而言,使論文影響力最大化的理想時滯區間為31~210天。從當前的統計結果看,發表時滯在31~50天之間的論文共229篇,累計被引915次,篇均被引超過4次,說明這個時滯區間中不乏高水平論文,且零被引率較低。不過這部分論文數量僅占總體的6%,其發表時滯也短于總體一般水平,說明在20xx年,國內圖書情報學期刊中僅有很小的一部分能在保證論文質量的前提下高效完成編審流程,意味著當前目標領域的發表時滯還存在進一步縮短的空間。發表時滯在211~320天之間共有論文702篇,累計被引1718次,篇均被引2^45次,這部分論文零被引率明顯偏高,且被引頻次均值低于整體平均水平,由于各核心期刊刊發的論文均要求符合一定的質量標準,因此不能片面地認為這部分論文的影響力偏低是單純由論文水平導致的,造成這種規律性差異的原因可能是發表時滯過長。因此,如何縮短在這個區間內發表的論文的非必要時滯,是當前環境下促使論文影響力趨向最大化的關鍵所在。
3^2,2使論文影響力最大化的理想時滯并非最短時滯
就國內的期刊出版編輯現狀而言,論文的發表時滯與其影響力之間并不呈現單調的反比關系,兩者呈類偏峰正態分布的函數關系,因此‘‘最短”時滯在當前并非理想時滯。
20xx年圖書情報學核心期刊論文的發表時滯集中在51~320天,從整體來看,發表時滯超過一年的論文數量明顯較少,這種時滯超長的論文可能是因某種特殊情況所致。發表時滯最短的僅有5天,少量論文的發表時滯在30天以內,這些論文絕大多數是期刊針對某個專題或研究熱點進行的定題約稿。約稿論文在現實中通常直接由期刊主編進行終審把關后即優先刊出。由于這類論文的作者通常是領域內知名的專家學者,作者群水平普遍很高;且這類論文選題一般非常新穎,有一定的標桿性質和導向作用,所以這類作品中不乏超高被引論文。不過對于普通的學術論文而言,科學嚴謹的編審流程仍是保障論文質量的必要程序,由此而產生的發表時滯屬于必要時滯,在編審流程和出版技術沒有進行科學改進時,壓縮必要發表時滯對論文影響力的作用可能會適得其反。因此就當前而言,國內期刊論文的發表時滯并非越短越好。
790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xx,27(了)
20xx年圖書情報學中文核心期刊的最優發表時滯應該在31~210天之間,在這個時滯區間內發表的論文影響力普遍較高,在各期刊保持當年的審稿流程、出版周期和載文量水平大致不變的情況下,這個區間既可以使必要的發表時滯不被壓縮,保證論文質量,又不會因為過分影響論文的時效性而造成影響力下降。
3,2,3期刊論文發表時滯有進一步縮短的趨勢
由于當前數字出版、網絡出版等新的出版技術的采用,加之互聯網環境下各種自媒體平臺帶來的新的學術交流平臺的興起,當前發表時滯的‘‘理想區間”并非穩態。在期刊編、審、校、印、發之中的任一流程發生改變都有可能造成論文發表時滯和影響力同時發生變化。而且這種變化的趨勢將是發表時滯的整體縮短和論文影響力的進一步提升。
優先數字出版可以跳過傳統紙質期刊出版流程中的刊印和發行環節,效率更高。據徐云峰等學者的統計,優先數字出版相比于傳統紙質出版能將論文的發表時滯平均提前100天左右,且能夠提高約42,5%的網絡下載量,并認為這種新的出版模式在將來極有可能徹底取代傳統科技期刊紙質出版^。在20xx年,本文采集的16種期刊中僅《中國圖書館學報》雙月刊的部分論文在匚肌〈I數據庫中試點進行了優先數字出版,隨著這項技術的普及,在20xx年,上述16種期刊中已有11種采用了優先數字出版。因此,在可預期的未來,隨著新的出版形態、編審流程以及各項新技術的采用和推廣,國內期刊論文的必要發表時滯將會進一步縮短。
4結語
相較于此前諸多以期刊為單位對發表時滯進行探討的成果,本文在數據處理階段既已打破期刊范圍的禁錮,以論文為單位研究發表時滯與論文影響力之間的相關關系,并成功模仿雙參數威布爾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數對發表時滯-論文影響力關系曲線進行了擬合,這種方法可以精準確定能使論文影響力最大化的理想時滯區間,直觀地展示某一領域在某個階段的發表時滯與理想狀態之間的差距,能為期刊編輯工作者的工作改進提供科學的目標和依據。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是以20xx年圖書情報學核心期刊論文做示例,所得的數據性結果是否具有普遍性尚待進一步的研究。另外,發表時滯對論文被引量的影響力是否能夠計量?不同領域和類型的論文對發表時滯的敏感程度分別如何?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國際貿易實務論文8
《國際貿易實務》是以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為中心主體、圍繞交易程序講解整個進出口貿易流程的課程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實際業務操作能力,以下就是由為您提供的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改革研究。
(一)教學內容與實際教學計劃脫離。教材大致與大學教育模式相似,偏重理論教學。雖然在局部內容上有所選擇注重實踐性,但體系上仍然是照搬大學教程。隨著科學技術的日趨發展和新型貿易方式的不斷涌現,各國有關國際貿易操作的法規和國際貿易慣例也隨之調整,從而國際貿易單證處理方式也隨著新的電子商務形式的產生而改變。所有此類變化,都要求學生既要牢牢掌握基礎理論知識,掌握國際貿易的'動態變化.更要具備英文函電處理、電子報關、電腦操作等技能。但目前的教學內容還無法跟上這類變化速度。
(二)缺乏雙師素質教師。雙師素質教師是提高國際貿易課程質量至關重要的一環。現有的專業教師普遍是從學校到學校,剛出大學校門就站上講臺,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但是缺乏足夠的實踐操作經驗,甚至從未見過一份合同,一份真實單據,并且由于多種因素制約,現有教師無法定期到企業學習,從而缺乏實際經驗,影響教學質量。
(三)缺乏實訓平臺,難以體現職業性。高職《國際貿易實務》是以外貿企業崗位工作過程和要求為出發點的系統實踐教學。因為國際貿易業務涉及企業客戶資源等核心商業秘密,使得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各位困難,與職業崗位工作明顯脫節。更因學生缺少體驗進出口業務操作的機會,所以難以全面系統地掌握進出口貿易的操作方法及操作技能,導致學生缺乏外貿業務實際操作技能而不能將理論知識用于實際業務中。
通過深入外貿企業進行工作崗位群工作任務分析,確定外貿行業核心工作崗位主要朝向:國際貨運代理、外貿跟單員、外貿業務員、國際商務單證員、報關員等,提高相關崗位的素質與職業能力,并且對各工作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進行歸納、總結。工作領域分析框架。首先,對工作領域分析的模式不僅要對外貿企業的業務進行綜合分析,更要確認基本業務環節和貿易業務流程。最終,確定主要職業崗位的方向,并以此對工作崗位進行分析,了解(資格、職責、工作內容等);其次,對典型工作任務加以確定;最后,分析、確認勝任外貿工作崗位所需職業知識和能力。
外貿類崗位群職業崗位能力要求。通過對外貿類各崗位的工作任務分析梳理出外貿工作中必備的職業技能,如表2所示。
模塊化課程設計。模塊化課程設計是以能力本位,就業導向為原則的,課程目標與職業能力相對應、課程的內容與工作的內容相融合、課程設計的結構與業務環節進程相呼應、學習情境與職業的場景以及對課程的考核與職業的要求銜接。與此同時,和企業合作進行外貿業務流程的開發與設計工作環節,加強并充分地體現出其相對開放性以及實踐性:1、課程目標對接職業能力。課程目標體現了培養對象在知識、能力、素質上的綜合性和崗位應用性。在對企業外貿業務工作崗位進行分析后,明確了外貿業務崗位群的知識要求、素質和能力,同時,對課程目標的制定要以此作為依據。
國際貿易實務論文9
畢業設計是高職教育的實踐性環節,在高職人才培養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湖南商務職院國際貿易實務專業學生畢業設計替代畢業論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改進的策略。
一、高職國貿專業畢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1、 學生畢業設計內容與實習工作內容不強,缺乏做畢業設計的熱情
高職學生由于在校學習時間只有兩年半,對本專業的核心專業知識掌握有限,在做畢業設計之前沒有開設畢業設計的相關課程。專業教師在將畢業論文改為畢業設計的這個轉變時期也缺乏知道經驗。畢業設計選題是專業課老師在短時間內由專業老師出具,選題范圍有限。雖然學生可以自己選題,但是學生對畢業設計感覺迷茫,自己出題難度較大。相當一部分學生在第六個學期沒有找到與本專業對口的工作崗位。即使有些同學找到了與專業相關的工作,也只是涉及本專業的某一個工作崗位,不可能覆蓋整個外貿流程的所有工作崗位。所以工作內容與自己之前的選題關聯度不大。比如學生選題方向為“外貿公司**產品出口談判方案”,他實際工作崗位為國際貨代操作。畢業設計要求專業知識能夠解決實際工作中的某一具體工作任務,學生專業知識本就沒有達到運用的`層次,學生在做畢業設計時一片茫然,不知如何下手,指導老師即使給出了選題下畢業設計的結構模板,學生也只能從書本上或其他渠道抄寫理論知識或下載一些不相關的表格圖片,與畢業設計要求的結果相差甚遠。再加上很多學生本就思想上不積極,消極應對,在老師的再三催促下才有所行動,缺乏做畢業設計的熱情。
2、 學生實習就業與畢業設計過程重疊,畢業設計完成時間得不到保障
由于學院的培養模式為“2.5+0.5”模式,學生在校內完成兩年半的理論實訓課程學習后,在最后第六個學期安排學生實習就業。畢業設計的選題一般安排在第五個學期末,畢業設計要在第六個學期五月中旬前完成。而這個時期恰好是學生在外實習就業的時期。國貿學生在這個時期相當一部分去了江浙和深圳等沿海地區。在外地找實習就業單位本就費時費力,學生從高校走向企業,要適應新環境、新領導、新同事,在實習就業期間掌握工作崗位技能,專心完成崗位職責。他們沒有過多的時間和精力來進行畢業設計,只能利用晚上和周末休息時間,有些同學住宿地方沒有電腦不能上網查資料,畢業設計完成得不到時間上和硬件方面的保障。
3、 指導老師教學時間與輔導畢業設計時間相沖突
目前,學院畢業設計從第五學期末開始,由校內專業課老師一個人全程輔導學生的選題、畢業設計撰寫、現場答辯和網絡答辯、畢業設計相關表格的填寫、畢業設計等資料網絡上傳等。輔導老師專業能力大小、指導時間和態度直接影響了學生畢業設計質量。專業老師少,學生數量多,一個老師要指導十幾到二十幾個學生的畢業設計,工作量大,同時專業老師教學任務較多,一周課時十二到二十節不等。自績效工資改革以來,教師科研任務、技能抽查、技能大賽都需要專業課老師花費大量精力去做;谝陨显驅е聦I課老師在畢業設計指導上精力和時間都不夠。專業課老師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一般都是通過郵件、QQ和電話進行溝通,溝通不夠充分,輔導效率大打折扣。
今年學生做畢業設計允許分組,三人一組,兩人一組或一人一組的情形非常普遍。對于三人一組或兩人一組共同完成一個畢業設計,要求組員之間團結合作,充分溝通,F實往往是組員天各一方,缺乏溝通,有些組員之間沒有按照畢業設計任務書來做,互相推諉埋怨。專業課老師還要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壓力較大。
二 改進策略
1、 將專業課程與實際外貿出口流程相對應,提高學生做畢業設計的能力
針對學生在實習就業期間實習工作內容與畢業設計關聯性不強,缺乏真實情境支撐的這種情況,我們在國貿專業課程設置上要求知識點能夠在外貿出口的實際流程中得以運用,將專業課程與外貿出口流程對應如下:外貿出口流程: 選品、定價——產品銷售與推廣——出口訂單的執行;專業課程:市場調研與預測、網絡貿易、國際市場營銷、商品學——國際貿易實務、跨境網店運營、促銷管理、國際商務談判、外貿函電——單證、報關、報檢、國際貨代、跟單;外貿崗位: 國際采購員、市場專員、外貿業務員——市場專員、外貿業務員——報關員、報檢員、單證員、跟單員將專業課程和實際工作中的外貿出口流程相對應,將上課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的工作任務和工作崗位中,使專業培養目標非常明確。學生在做畢業設計的過程中,即使在沒有真實工作崗位的情境下,也能根據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依托實際工作情境來舉一反三進行拓展。學生可以依托一項具體的工作任務來設定自己的畢業設計題目。題目選定之后,再根據選題中所要解決的某一具體工作任務完成畢業設計。比如說某一外貿公司的瑞士客戶來訪要做一個商務接待方案。這樣的選題實際上就是完成一項具體外商接待任務。圍繞這一接待任務我們要從迎送接待、會議接待、宴請接待、禮品贈送以及各個環節的商務禮儀中去著手。將這些模塊定下來之后,再針對每一個模塊針對具體的客戶分析每一接待部分要具體做些什么事,并將具體操作在方案中寫出來。如迎送接待要將來訪人員名單、接機航班、接機時間、接機人員以及接機時要用到的名片、接機牌、車輛、酒店房間預訂等安排好。這樣把國際商務談判中的知識能具體運用到實際的工作崗位中的某項具體工作任務。畢業設計為專業知識和實際工作任務完成搭起了一座橋梁,幫助學生完成了從校園走向工作崗位的轉變,學生在做畢業設計時與本階段任務吻合,做畢業設計也就充滿熱情。
2、 加強國貿專業學生做畢業設計的能力培養
雖然做畢業設計是專業教育最后的環節,但是要求學生做好畢業設計絕不是靠最后第六個學期就能一蹴而就的。應該把畢業設計融入到專業課程體系中去,在專業課程教學中老師應該思考自己教的專業課程學生可以做哪些方面的畢業設計,包括流程設計、流程優化設計和方案設計。畢業設計的任務量較大,老師可以把自己專業課程中的某一個知識點或某幾個知識點串通起來,讓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就能完成畢業設計中某個小模塊的任務,這樣在第五個學期末學生選題時不會那么茫然無措,選題之后怎么開展畢業設計也會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3、設置畢業設計指導課程
前面提到學生做畢業設計時的茫然,所以非常有必要在第五個學期末以實訓或課程方式來指導學生的畢業設計。在學生開始畢業設計前開設一周,在學生現場答辯之前再開設一到兩周的畢業設計實訓,把學生集中在一起,面對面交流指導,學生分組的也可以面對面溝通,這樣解決了實習就業和做畢業設計時間重疊的矛盾,保證了畢業設計和實習就業兩不誤。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所學理論知識和實習經驗,在老師指導下做好畢業設計。兩周實訓后緊跟著進行畢業設計答辯,這時的畢業設計答辯不再是走走過場,能過就過,能放就放的局面。專業課老師評判學生在現場答辯環節的表現,講現場答辯中評委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充分思考、討論和修改,專業課老師不再有郵件、QQ和電話溝通不充分的障礙,節約了時間,提高了畢業指導的效率。
國際貿易實務論文10
[摘要]本文針對高職高專學生的特點,并針對其特點對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方法進行了分析和探討,主要包括課堂講授法、關聯知識擴展法、聯系時政法、案例教學法等。闡述了如何通過教與學達到掌握知識,提高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國際貿易 教學法 高職高專
在世界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各國之間的貿易交流的進一步加深,對國際貿易人才的需求也隨之增加。如何培養出專業能力強、懂得實際操作的專門人才。要想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對我們專業課程的教學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高職高專學生的特點
好的教學法是一定要適應學生特點的,高職高專的學生與普通本科院校的學生相比具有一些自身的特點。了解這些特點是制訂好教學法的前提。
1.學習目標不明確
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在進入高校后的學習沒有明確的目標,不知道自己將來會干什么;不知道自己為了什么而學習;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讀這個專業,等等。只是很機械的上下課,有部分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嗤之以鼻,認為進入社會后沒有任何用處,所以對理論知識的學習絲毫不感興趣。
2.自我認識的偏差
高職高專的學生進入學校后,主要會出現兩種較為嚴重的自我認識偏差。
第一,認為自己的水平原本可以到更好的學院,只是由于高考的.失誤才來到高職院校。從入學就做著痛苦的掙扎,即留下還是復習。我所接觸的就有在入學兩個月后依然選擇退學復習的學生;有的學生雖然選擇留下,但是心里的別扭會伴隨他度過整個高校生活。
第二,認為自己雖然讀了大學,可是對畢業后的就業前景十分悲觀。認為自己是大專沒有辦法與本科生、研究生進行競爭。
以上兩種情況在高職高專是比較常見的,我們作為高職高專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樹立學生信心、凸現高職優勢尤為重要。
針對以上情況和高職高專教育特點,我從以下幾方面談一下《國際貿易實務》教學法。
二、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實踐
1.課堂講授法
該種教學手段方法是最常用、最傳統的。在課堂上,大多數時候的教學都是以該種方法為主,其他教學方法為輔進行的。它可以是老師在短時間內,目的明確、重難點清晰的向學生系統地傳授知識。該種方法的優點是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從老師處接收到知識的精髓,學習效率相對較高;缺點就是這種灌輸似的方法很難引起學生的共鳴,引發學生的興趣。
2.關聯知識擴展法
知識的學習是由點及線、由線到面的;知識是相互關聯的。所以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由現在正在學習的知識,能夠聯系到其他相關知識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國際貿易實務》中有關于爭議的預防與處理,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就可以擴展到國際商法和國際經濟法的相關內容。這樣,學生就會知道除了仲裁之外,還可以依賴法律進行解決。教學中,重點放在運用已學的理論知識來解決具體的業務問題,而不是講這些知識停留在記憶的層面。提高學生遇到問題的分析、解決能力,使問題的解決更有科學性。
3.聯系時政法
我們要培養的是動手能力強、懂實際操作的學生,而這門課程本身也是一門具有涉外商務活動特點的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應用學科。培養學生對時事經濟政策的關注,也是要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方法。特別是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后,國外廠商大量來華投資設廠和從事貿易活動國內從事國際貿易的廠商和民營企業也大量的增加,國家的經濟發展狀況,以及國家對外貿易政策等都在發生著變化。這就要求我們能夠根據專業人才培養及教學大綱的要求聯系實際,及時將最新的國際經貿方面的知識有目的、有選擇地向學生介紹講解。例如,在對合同的洽商與訂立進行講解時,舉了一個中韓企業合作的例子,那么在講解該案例之前,可以介紹一下中韓貿易從20xx年以后的飛速發展、發展原因,我國對韓國的貿易逆差形成的原因,如何使中韓貿易平衡發展等問題。這樣,呈現在學生面前的就不是枯燥的、孤立的理論知識和案例,而是有背景有完整體系的系統知識鏈。
4.案例教學法
這種教學方法是《國際貿易實務》教學過程中最常用的教學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教學環節。首先,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是在課堂知識講解之前,運用案例進行導入。例如,在講解包裝時,我會問學生牙膏膏體直接接觸的管狀容器,是容器還是包裝?如果是包裝的話,那它是內包裝還是外包裝?如果它是內包裝,那外面的紙盒是不是外包裝?學生就會根據這一系列的問題積極地思考,這時我便可以引入包裝的概念及分類等知識。另外,就是在知識點講解之后,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加入案例。這種方法可以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面對的是高職高專的學生,案例講解是知識深入淺出的講授方法,不僅學生易于接受和理解,也能加深其影響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5.中英文結合法
我們都知道,在國際貿易實務中,有大量的單證操作,都離不開英文!秶H貿易實務》課程主要是在西方的國際貿易實踐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一些標準的專業書籍也是用英語寫成的。對于要培養實用型人才的高職高專教育來說,培養的學生不僅需要掌握進出口貿易方面的專業知識,熟悉相關的業務操作程序,還要相應具備與其他國家的人進行簡單的溝通、交流等能力?缥幕瘻贤芰τ趪H貿易專業學生來說是其今后從事國際商務活動的基礎。所以,學習本門課程的難點在于用英語來解決國際貿易中遇到的一些具體問題。我們高職院校的學生在這方面最多的應用應該是在制單上,所以我認為,雙語教學方式對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提高專業課教學質量是非常有益的方式。但在教學中,要處理好專業知識的學習和語言學習的關系。
此外,如有條件,可利用仿真實驗室和《國際貿易實務模擬操作系統》教學軟件,讓學生在模擬操作系統分別扮演出口方、進口方、海關、銀行、檢驗檢疫、運輸、保險、稅務等各種角色,進行進出口業務各環節的模擬操作。幫助學生掌握進出口業務的過程和規則,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如果不具備上述條件,則需用整套完整單證給學生練習。還可積極聯系相關企業,帶領學生到企業走訪、調研,我們就曾帶領學生到周邊的大型的貼牌加工企業、電子產品生產出口企業進行參觀。
總之,在高職高!秶H貿易實務》課程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多種教學方法來講解課程中的重、難點問題。以課堂、課后練習來復習和鞏固所學知識。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不斷發展,社會對外經貿專業人才的迫切需求,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勢在必行。明確教學培養目標,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的研究,是對教學改革的有益嘗試。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作為高職高專的教師,應不斷探討教學方法,為適應對外貿易的全新發展培養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徐蘇妃.《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實踐.桂林:航天工業高等?茖W校學報,20xx ,47(3):100-101.
[2]梁艷波.關于高職院校《國際貿易》教學方法的探討.科技信息,20xx,(9):139.
[3]黎孝先.國際貿易實務.北京對外貿易大學出版社, 20xx .
國際貿易實務論文11
一、“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改革對象的分析
對教學對象的分析,即學情分析,是教師重建學生觀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保障!皣H貿易實務”作為專業的核心基礎課程,通常開設在專業學習的初期,在此階段的學生通常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具有學習熱情,但是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二是學習目標模糊,學習動力不足,缺乏職業理想;三是學生思想復雜,自主意識強;四是在專業的選擇上具有盲目性和隨意性,對國際貿易專業學習內容、培養目標、就業方向不熟悉,專業的認同感不高,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專業的學習熱情;五是對國際貿易實際業務知識零認識。
二、“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外貿環境的變化,對國際貿易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高校進行教學反思,深化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不斷適應市場需求。筆者就目前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存在的問題做了幾點思考。
(一)重理論,輕實踐在教材上,許多教材設計的實踐教學內容少,理論知識比重大,實務知識比重小。理論知識點往往相對獨立、分散,不利于學生知識的系統性和連貫性。在實訓上,部分學校重視不夠,缺乏專業的實訓系統,或者在實訓計算機的配備上不能滿足人手一臺。由于國際貿易專業的特殊性,企業通常無法批量的接收頂崗實習的學生,學校通常不能合理安排學生的頂崗實習,學生缺乏到企業具體崗位實訓鍛煉的機會。
。ǘ┙虒W內容安排與企業需求脫節麥可思《20xx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的統計,20xx屆國際貿易專業畢業生的工作與專業相關度僅為33%,畢業生的就業質量遠遠落后于其他專業。而影響畢業生就業質量的關鍵原因之一就是“動手能力差、專業知識不深”。這對于每一位國際貿易專業的老師來說都是難辭其咎的。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我國所面臨的國際貿易環境及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教學改革內容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更新就無法與市場接軌,造成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錯位、脫節的現象,嚴重影響著畢業生的就業質量!皣H貿易實務”作為國際貿易專業的核心基礎課,是其他專業課程的知識建構課程,必須以學生為本,適應企業的需求,合理安排設計教學內容。
(三)教學改革手段單一在教學方法上,許多教師進行了有效的改進和探索,但仍有部分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師輕視了教學改革手段和教學思路的創新,教學改革方法大多停留在理論講授上。隨著網絡信息時代的到來,大眾傳播媒介逐漸現代化和多樣化,當代大學生受到的信息沖擊越來越多,思想越來越復雜,單一的教學改革方法已經很難吸引學生的學習熱情,長時間枯燥的理論學習,只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消磨殆盡,嚴重影響教學質量。
(四)教師實踐經驗不足“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是一門實操性很強的課程,而許多教師缺乏企業實踐的經驗,動手操作能力不強,實踐示范能力弱,實踐教研創新能力低,嚴重影響著教學質量。目前高職院校的教師大部分都是在高校畢業后就直接進入教育行業的,學歷高,理論知識比較強,但是卻缺乏在外貿企業工作的經歷。課堂上只是按照課本理論知識去講解,沒有聯系實際案例,在講授“國際貿易實務”時顯得力不從心,讓學生覺得課程枯燥乏味,影響了課程的教學效果。
。ㄎ澹┱n程考核方式簡單區別于其他的專業課程,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考核方式具有多樣性,可以機試、口試、筆試等,但是未能形成合理的考核體系,教師在考核過程中過多的重視期末的考核,學生對教師的平時考核不重視。課程的考核方式往往只關注教學結果,忽視了教學過程,弱化了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督導,影響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可持續發展。
三、改進“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幾點建議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極大地影響著課程的教學效果,課程的核心基礎地位決定了應該及時采取有效的改進措施,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為此,筆者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ㄒ唬┘訌娊處焾F隊的建設教師的專業水平直接影響著課程的教學質量。校方應加大對教學團隊建設的投資,打造一支理論知識豐富、實踐經驗足的國際貿易實務教學團隊。針對教師實踐經驗不足的現象,鼓勵教師參加培訓、外出學習、科研等方式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提高教學水平。如定期的安排教師到外貿企業掛職實踐,避免教師的教學內容與企業需求脫節,將教師的實踐能力納入教師的考核機制中,提高教師參與企業實踐的主動性。引進企業的專家加入教師隊伍,完善師資結構,邀請企業的專家參與課程的綜合化改革,提升教學合力。
。ǘ┻M一步完善“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建設
1.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應注重教學內容的適用性和職業性,在充分分析相關職業崗位特點的基礎上設計教學內容,使得課程的教學與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訓練相結合,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耙跃蜆I為導向”的高職教育,重點不是基礎學術研究,而是一線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有利于學生的.就業創業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才是高職院校的生存之道。對于國際貿易實務課程而言,在教學內容的設置上應注重實踐內容的設計以及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要滿足企業的人才需求,改善目前的專業人才培養和企業需求錯位現象,就必須加強與企業間的聯系。通過對外貿企業的調查,確定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群所對應的職業崗位,分析這些工作崗位上的典型工作任務所需要的關鍵職業能力,以此作為制定教學內容的主要依據。此外,教師應該密切關注國際貿易動態,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及時的將具有現實意義的知識補充到教學過程中來,實現教學內容的與時俱進。
2.在教學手段上,應該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根據職業教育教學論中的新思想,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枯燥單一的教學方法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和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筆者根據課程的性質和特點,不同的教學內容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項目教學法、情景模擬法、研討互動教學法等,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項目教學法:項目教學法是一種典型的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指導為輔的教學法方法。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自主學習,在教師的指導下處理一個項目的全過程并進行展示或自我評價,項目教學法中學生學習的重點在過程而不是結果,學生往往具有較高的學習積極性。整個課程理論教學部分分為三個項目,即外貿出口項目、外貿進口項目及履行其他貿易方式項目,每個外貿項目都以典型的國際貿易進出口工作實例導入課程,貫穿整個項目教學的全過程。例如:貨物出口貿易項目以真實的外貿企業實例“汽車零部件出口”導入,流程分為三個模塊分別為:出口交易磋商(詢盤、發盤、還盤)和簽訂出口合同、擬定出口合同相關各項條款以及完成出口合同的履行。每個模塊分為幾個單元。
、俅_定每個項目單元的工作任務,比如,我們確定第一個模塊的第二單元(完成出口交易磋商)的工作任務是:完成“汽車零部件出口”的交易磋商事項,進行詢盤、發盤、還盤工作,并書寫交易磋商的需要用到的商務函電;第二個模塊第四個單元(貨物出口價格條款)的工作任務是:完成“汽車零部件出口”價格核算并書寫相關價格條款。
、谕赓Q出口工作任務分析,在各單元工作任務的驅動下,老師與學生一起分析完成各項單元任務所需的國際貿易理論知識,比如要完成“汽車零部件出口的交易磋商事項,進行詢盤、發盤、還盤工作,并書寫交易磋商的需要用到的商務函電”,學生必須掌握外貿出口交易磋商的形式、類型、方式以及完成交易磋商的一般程序,詢盤、發盤、還盤中的各種規定;要完成“汽車零部件出口”價格核算并書寫相關價格條款,學生必須了解各種國際貿易術語的含義和作用、貨物運輸、保險、代理的知識和有關貿易術語的適用的國際貿易慣例,理解《20xx通則》、《20xx通則》十三種貿易術語的含義,掌握CIE、FOB等六種主要貿易術語的運用,了解計價貨幣選擇及商品作價算法,掌握外貿代理傭金和折扣的運用和傭金與外貿成本的計算方法、出口商品成本核算的方法、貨物投保方法、貨物風險轉移點的識別、信用證和托收結算等內容。
③知識準備,上課教師分析完成各單元出口工作任務所需知識的難點與重點,在學生強烈的求知欲驅動下,完成外貿貨物出口理論教學內容。
、芗寄苡柧,在上課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獨立完成各單元出口工作任務,比如汽車零部件出口交易磋商單元,要求學生分組扮演進出口商,完成出口詢盤、發盤、還盤等各項出口商品交易磋商,并在磋商過程中相互遞交商務函電;制定價格條款單元,要求學生完成汽車零部件出口項目的相關價格核算,包括商品計稅價格、選擇貿易術語完成交易、投保價格、運輸價格等成本核算,并書寫相關貨物價格條款。
⑤上課教師進行點評,根據每組學生完成項目工作任務的具體情況,教師對各項環節客觀地作出點評,并給學生指出今后學習努力的方向,同時進行各項知識點的鞏固。這樣能直接引導學生進入“項目情景”,給學生一個對于外貿出口工作感性的認識,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和參與項目的積極性,使得整個外貿出口教學過程變成一個不斷成功地完成項目任務的過程。
。2)情景模擬法:情景模擬法就是教師為學生創設仿真的國際貿易操作環境,學生通過模擬對應的職業角色,開展相應的職業行為,進行國際貿易實務操作技能的訓練。情景模擬法的實施需要完善的實訓室和實訓設備做前提。實訓室的設置應按照外貿公司設置,運用最新的外貿軟件,指導學生通過規范系統的操作,體驗并熟悉完整的外貿業務流程,掌握進出口業務的操作技能,提高動手能力。
(3)研討互動教學法:互動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雙方的主觀能動性,形成師生之間相互對話、相互討論、相互觀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進的一種教學方法。采取此教學方法,要求教師圍繞教學目標,針對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合理的設計課堂的話題。教師運用這種教學方式時需注意啟發學生思考,對學生的提問進行及時的解答。對學生好的回答給予肯定,不好的回答進行正確的引導,避免在師生的交流過程中的批評、挖苦和否定;咏虒W法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有利于學生養成相互交流意見的習慣。
3.在課程的考核方式上,應該把考核的著力點放在學生的能力上,從“考知識”為主向“考能力”為主轉變?己嗽u價是對教學效果的最終確定,它應該包含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的結合,將考核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避免學生學習過程的投機取巧。教師應該根據國際貿易實務的教學目標合理的設計考核體系,應將平時的考察,業務操作的過程、結果和期末考核結果有機結合起來,對理論考核和業務實踐考核部分做好考核的權重分配,客觀公正地對學生成績進行評定,有效激發學生課程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保證教學工作的有序實施。
作者:楊小滸 單位:柳州職業技術學院
國際貿易實務論文12
前高職國際貿易專業面臨許多的問題和不足。很多問題暴露了我們教學過程中的不足。
一、問題與不足
目前高職國際貿易專業面臨許多的問題和不足。學生學習被動。學生就業后,工作與校內學習不匹配。用人單位反應,學生英文水平不達標。很多問題暴露了我們教學過程中的不足,需要我們進一步探索和思考,改革與創新。
二、改革措施
(一)探索新型校企合作
高等職業教育的目標定位決定了學校教育必須重視培養職業能力,而校企合作是培養高質量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徑。我們也一直在這么努力去開展校企合作。但我們通常的做法是去外貿企業調研,與企業進行交流,掌握企業對外貿人才的需求。這樣做還遠遠不夠。校企合作可以通過一些新興途徑開展:
1.企業在學校設立分部
合作企業通過在學校建立分部門,獲取廉價勞動力,為企業節約勞動力,開展利于企業的外貿業務,如尋找客戶,開展業務等。而學校提供辦公地點,為企業節省辦公開支,為學生提供實訓場所,節約技術開支,為學生創立良好的真實外貿環境,使學生能夠更好的走向工作崗位。
2.學校成立校企專門合作開發小組
學;蛟合党闪iT小組,負責開發開展實訓合作等研究。對校企合作從開發開展等過程進行跟蹤,形成材料,探索長期合作之路。
(二)倡導優質賽證融合
目前,開展國際貿易專業的高職院校不在少數。而社會上相關的比賽,考證也較多。我們一直倡導以賽促練,以證促學的教學模式,但仍然需要優化。
1.研究適合的賽證,
社會上國貿相關的賽證眾多。目前相關的省級、國家級職業技能大賽有:全國外貿跟單技能大賽、外貿單證技能大賽、報檢技能大賽還有外貿英語口語大賽。這些比賽評價體系中考核實操能力的比重達到70%以上并且注重參賽者相關辦公軟件的實際應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相關的證書有外貿單證員、報關員、報檢員、商務師等,部分證書面臨取消。我們團隊教師應與時俱進,與合作企業共同研究適合學生職業的相關賽證,提取精華,全面推廣。
2. 賽證技能融入教學
將省國家級比賽考證中需要的技能融入日常教學,特別是實踐教學。在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課程實踐教學時,以這些省級國家級比賽的要求相結合并融入相關職業資格考證的內容,使學生們不以期末考試為目的而以達到技能獲取證書,提高比賽能力為目標。同時,教師通過對大賽和考證的參與及指導,對本專業職業技能的崗位要求更加熟悉,能夠調整和設定更加適合競賽實踐需要的學習項目,教學內容更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
(三)開展適度雙語教學
目前,就高職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的雙語教育問題,社會上分歧較多。有已經實施的院校,也有反對的院校。國際貿易專業屬于外向型專業,在國際貿易課程中運用雙語教學,其目的在于傳授國際貿易專業知識的同時,幫助學生提高英文聽、說、讀、寫等能力,從而為培養外向型的專業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目前,我感覺適度的雙語教學對于國際貿易實務專業是可行的。
1.步步開展,因材施教
高職院校進入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英文有著六年以上的學
基礎,但部分學生基礎不夠扎實。在學術入校時,就應突出專業英文詞匯、習語的學習和積累,同時結合大學英文學習,以及一些專業課的知識積累,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英文水平和專業知識基礎。不應盲目將內容完全英文化。挑選部分難度低的課程入手,如大學二年級上的《外貿單證實務》。在學習的過程中,開展調,研等活動,了解并調整教學的.進程,使雙語教學循序漸進,逐步加大英語的教學。
2.培養雙語教師
教師是雙語教學的主體之一。雙語教學的難度也在于教師。
除了國貿專業的教師在英文授課模式上的探索,還應加大建設英文教師對培訓,對部分英文教師送出去培訓。也可利用校企合作辦學的機會,引進一批來自專業實踐第一線,且英文水平較高的技術人才,可以采用聘任制的方式,讓他們承擔部分的雙語教學任務。安排教師進行觀摩教學,相互學習,共同探索適度雙語教學模式,對教學產生共贏。
在經濟全球化日益加強的背景下, 全面提高我國的國際貿易教育水平, 盡快培養一大批既上手快又懂外語的復合型人才已經迫在眉睫, 而通過對國際貿易專業系列改革,最終我們能很快達到社會的需求,這是我們的目標。
國際貿易實務論文13
摘要
我國進行對外開放之后,與各國間的貿易、貨品及人員流動也日益頻繁。而只有通過有效實現國際物流工作的利益最大化,加強出口市場的管理規范,鼓勵企業技術創新等措施,才能夠加快我國國際貿易前進的腳步。從而增強本國商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促進國際貿易工作高效穩定的開展。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國目前的國際貿易現狀及發展模式,研究其發展路徑,并提供了幾點應對策略。
關鍵詞
國貿;發展模式;路徑分析
正文
世界在發展,時代在變化,國際市場的競爭也愈加激烈,使得對外貿易的環境也愈加復雜。在此背景下,與各國之間的一些貿易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我國要解決當前的國貿問題,并就必須選擇有效的發展路徑完善和改進國貿現狀。
一、當前國際貿易發展的問題
肆意消耗資源。眾所周知,我國自然資源豐富,屬于能源大國。但受到我國當前的國情限制,我國在當前國際貿易中,主要的出口產品為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加工型兩類。而為了保證國際市場的需求,擴大貿易出口額,許多企業開始肆意開采消耗我國的自然資源,導致當前礦產資源十分稀缺,而國內森林耕地面積也在不斷減少,我國自然資源在不斷地被消耗,但仍然無法滿足持續增長的國際市場的需求
。國際競爭力較弱。通過上面的分析可知:我國在當前國際貿易中,主要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雖然我國在最近幾年已經逐漸開始有意識地進行轉型,也越來越看重科學技術的運用,并增加了高新技術產品的產出比,但勞動密集型產品在國際貿易當中的地位仍然無法撼動,而且從短期國貿市場來看,勞動密集型產品仍然占主導地位。除此之外,雖然我國目前出口了許多高新技術產品,但真正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還是比較稀少的,而我國的科技水平與各發達國家相比也明顯處于落后水平。由此可見,我國國貿無法在國際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其在世界經濟市場中的地位也令人堪憂。貿易沖突嚴重。我國屬于人口大國,相對來說勞動力資源就比較豐富,且勞動力價格也比較低廉,勞動力成本不高也導致了我國商品在出口市場中的價格低廉,也對同類的進口國市場造成了一定的沖擊。而這些同類進口國家因為要保護對本國市場,所以常常會對我國進行反傾銷調查,限制我國商品的出口等放置。而這些被限制的產品往往屬于比較有國際市場競爭優勢的商品,如農產品、鞋包等等,而這些產品在我國國貿出口中占比幅度也較大。但是近年來,各國對我國的出口商品提出了更多的限制條件,嚴重影響了我國的貿易出口,也使得兩邊貿易沖突更加明顯。
二、我國國際貿易發展模式與路徑
1、完善我國物流業的發展。我國應該根據當前國內物流狀況,探索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提高和完善物流業的管理水平,為國際物流提供政策支持,建立全國統一的物流標準,并以國際物流行業為標準,制定國內物流市場規范,提高物流行業服務水平,促進我國國際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其次,因為我國本土物流行業規模小,服務不夠完善等原因,使得現在我國的國際物流市場被許多具有優勢的外資物流公司占領。我國如果想要奪回物流市場的主動權,就必須整合各方資源,完善和調整企業規模,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和質量,進而提升國際影響力,打造專門為我國國際貿易服務的物流品牌。
2、加強出口市場的管理規范。政策支持是促進國貿良好發展的大前提,同時還要在過貿出口市場中建立一個中間管理組織,主要起到組織管理的作用。通過此種方式加強出口市場管理規范。我國在市場管理當中課可以學習借鑒成功國家的經驗,當前的國外出口市場不光有法律法規保護,同時還有相應的組織機構進行市場協調管理,其主要是為了防止企業低價競爭,造成出口市場混亂。我國也可以以此為基礎,根據我國國情,積極建立中間管理組織來加強出口市場的規范化管理,監督市場價格是否合理,創造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為各企業提供合適的出口機會。
3、鼓勵企業創新技術。我國的科技水平較為落后,也是導致我國對外貿易缺乏國際競爭力的主要原因。就引進新技術的技術創新方式來講,國外企業研發的新技術都會受到各國的法律保護,并防止核心技術轉移,所以我國難以接觸到外國的核心技術。綜上所述,我國應該著眼于國內企業,鼓勵其自主創新技術,打造專利產品。近年來,由于我國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在逐漸增強,許多國家開始防備并限制將自己國家的高新技術引入我國,使得我國相關的創新技術水平更加落后。所以,只有依賴于我國企業引進加強培養相關及術人才,提高企業創新技術能力,突破創新難點,才能夠增強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并促進貿易發展。
三、促進國際貿易新發展的策略
我國國際貿易想要或的新發展,就應該拓寬國際市場。開發比較有潛力的市場,并增加貿易順差國的出口總量,結合現在的國內市場需求,引進新技術、進口新原料,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增強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大力發展具有出口優勢的產品。隨著人類消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觀也發生了變化,商品需求也有所轉變。所以,我國企業要注重科技開發,加大科研力度,研發新產品,提高出口產品的綜合競爭力,而不是僅僅依靠價格優勢,還應提高產品的技術水準。同時提高產品質量,將企業實際生產情況充分結合國際產品質量標準,制定合適的企質量管理模式,增強企業產品的競爭力,并保證企業在國際市場中的地位。
參考文獻
[1]潘爽.我國國際貿易發展模式與路徑分析[J].科研,20xx(22):290-290.
[2]陳寧.我國國際貿易發展模式與路徑分析[J].求索,20xx(2):76-80.
[3]李晗菲.論我國國際貿易發展遇到的問題與對策[J].職工法律天地:下,20xx(5):266-266.
[4]李秀玲.國際經貿發展與我國對外貿易的戰略選擇[J].企業改革與管理,20xx(17):112-1.
國際貿易實務論文14
一、發揮專家的指揮作用,通過典型工作進行貿易領域分析
學院需要在調研之后,了解不同崗位的工作過程,對典型工作要進行系統研究,當典型工作被確定之后,對相關工作領域的工作范圍、工作情境、職業標準、能力需要等進行分析,這是實務課程構建的基礎性環節,更是專業課程設計的依據之一。例如,設置專業課程體系時,分別設置外貿業務實操、國際貨運代理,這兩個操作性較強的崗位任務群,依照它們各自的工作過程順序構建體系,從而滿足崗位職責執行要求,讓學生能夠適應多個不同崗位,同未來就業充分相連接,實現以成功就業為方向的培養目標。
二、保證專業核心課程設置的針對性,提煉各個崗位的能力要求
在構建實務課程體系的時候,根據專業的特點設置職業崗位、典型工作,對課程進行系統研發,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所以課程設計者要深入研究典型工作的,找出職業與職業之間的內在關系,為學生真正創設出一個方便學生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的專業領域。在根據典型工作設計實務核心課程結構時,需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依照工作的過程以及職業人才成長規律進行有效的排序,遵循課程設置的教育價值原則;二是將工作過程當作導向進行實務課程設置。因此,可以將專業核心課程分成兩部分,分別是典型職業課程直接轉化而成的實務課程以及通過分析整合而成的.實務課程。一般來講,分析整合課程就是典型職業工作課程講授前需要設計的基礎課程,或者是在完成典型工作之后,進行的系統提升、補充強化課程等。
三、編纂專業教學方案,對專業課程的授課標準進行有效開發
所謂貿易實務專業授課標準是人才培養的關鍵所在,更是明確教學方向的指導性文件,在教授過程中需要對學生、課時內容進行有效整理,那么授課標準就是整理的關鍵依據之一。在專業教學指導體系中,要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學生實訓地點、師資隊伍建設、教學考核內容等。一般來講,以上述院校為例,教學指導體系主要包括了學生基本素質培養標準以及專業能力、通用能力、核心能力、拓展能力課程等,并且學院還根據社會專職資格證書考試設定與之相對應的教學課程,比如報關員證、報檢員證等。同時,實訓課程占整體考試比例的55%左右,真正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目標,通過各類實訓內容讓理論充分在實踐中體現出來。
四、建立課程管理監控體系,對實務課程要及時進行調整
通常,國際貿易實務課程體系的建設并不是一次性就能建設成功,在各項方案確定之后,還需要建立起完善的課程監控、課程評價體系,要及時同用人企業與實習畢業生進行聯系,對其進行評價和反饋。首先,學院要保持同外貿企業之間的聯系,及時收集企業最新制定的生產要求、發展理念等,并且要根據企業的反饋做出及時反應,保證課程方案的有效性與及時性。另外,學院應定期同實習畢業生交流,注重意見的吸收。很多高職學生在接受教育之后會進入到社會中接受企業以及其他方面的考核,他們能否適應社會、能否符合單位標準、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是否有規劃,這些都是課程體系構建的參照標準,對國貿實務課程的教學體系構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國際貿易實務論文15
近年來,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之時,高校特別注重和強調學生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專業結構的調整,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更新,新的人才培養模式的逐步確立,傳統的以期末“一考定成績”的評價方式已難以適應新的形勢下對經貿人才的需要。只有改革傳統的考核方式,采取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來真正反映學生的綜合知識、技能水平,才更加有利于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一、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性質和學習目標
國際貿易實務是一門專門研究國際間商品交換的具體過程的學科,是一門具有涉外活動特點的綜合性應用科學。它涉及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國際貿易法律與慣例、國際金融、國際運輸與保險等學科的基本原則與基本知識的運用,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核心課程。它以商品進出口貿易為研究對象,以我國外貿方針政策為指導,闡明商品進出口業務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通過學習,學生能掌握進出口業務工作的基本環節,掌握外貿合同的各項交易條件,并能比較熟練地進行合同條款的談判及外貿合同的簽訂與履行工作,同時對違反合同的現象能預先防范并能妥善處理好索賠、理賠工作,掌握國際上一些通行的慣例和普遍實行的原則,以便按國際規范辦事,在貿易做法上加速同國際市場接軌,促進我國經濟發展。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專業教學的順利實施、教學質量的提高和教學效果的檢驗都離不開課程考核這一重要環節,因為它能客觀地檢驗學生掌握所學知識和技能的程度。為此,作為國貿專業的核心課程,更需建構一套客觀有效、切合實際且操作性強的考核改革方案,運用到課程教學的體系中。
二、國際貿易實務課程考核現狀
目前,絕大部分高校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考核一直沿襲著傳統的以閉卷筆試成績為主的考核方法,有的學校雖然也加大了課堂表現力的考核改革形式,如把課堂提問、課后作業、平時出勤和期末筆試組合在一起作為該門課程的考核成績,實際上并沒有實質的改變。此外,雖然也有考核改革方式的多樣性的提議,但沒有探討出可實施的方案。
可見,傳統考核方式忽略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內容上偏重理論考核,技能操作、實踐能力考核少;形式上客觀性試題偏多,主觀性試題較少;方式上終結性考試多,沒有過程考核。考試題型標準化和形式單一化夸大了分數的功能,而且試題答案多數是唯一的,能留給學生探索創新的機會少,不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此,筆者在從事多年國際貿易實務教學中體會到,要引導和鼓勵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培養出名副其實的人才,必須建立起一套在內容上注重考核學生實際能力和形式上注重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的考核改革方案,并將其運用到教學的綜合評價中提高教學質量,以培養學生發現和解決問題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三、國際貿易實務課程考核改革方案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考核方式和方法的改革,應在符合本課程的特點與性質的前提下,注重學習過程中的思考、綜合和積累,體現學生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適應新的形勢下對外貿人才培養的需要。
。ㄒ唬┛己藘热葑⒅鼐C合能力。傳統考試的'考核內容,一般對合同各個條款,如品質、數量、包裝、價格術語、運輸方式、保險類別、結算方式等條款內容著重專業術語和貿易慣例知識的記憶考核;由于考核內容僅僅局限于教材的范圍,絕大部分學生就會去搜尋現有的考試資料,瀏覽課堂筆記,或只復習任課教師劃定的范圍和指定的重點知識,這樣就使學生形成了上課記筆記、考試背筆記、考后全忘記這樣的不良的學習習慣和學習風氣。
因此,對考核內容的改革應做到知識和技能并重,理論和實踐結合,注重考核學生掌握綜合性知識情況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考核學生創造性思維和掌握現代化技術的水平?梢詮囊韵聨讉方面進行考核改革,理論知識部分可以選用課程知識體系中的核心部分進行檢查考核;實踐運用部分要根據知識內容的特點,選擇適當的考核形式,在問題的提出和題型設計上要因地制宜,把學生上課所學到的專業知識,綜合應用到設計某一批貨物貿易的進出口業務中,如進出口報價部分應考核學生商品成本核算的能力,磋商部分考核貿易談判的能力,訂艙、報檢、報關以及結算部分等的考核可以通過一票進出口業務的制單來進行。為了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指定的參考書目等內容也應列入考核范圍,這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形成良好學風,便于學生對課程系統知識的掌握及能力和素質的提高。在考試中,除基本概念和理論等使用客觀試題外,適當增加主觀題比重,即簡答、綜合性論述題,建立一種主客觀題并存、分值比例合理的測試模式,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只有把考試內容轉變為檢測學生的能力水平,才能將學生從死記硬背中解放出來,才能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增強其自學能力,提高其綜合分析能力和實踐能力,有效地推進素質教育。
。ǘ┛己诵问綉獙嵭卸喾N類別的組合考核。傳統考試的考核形式閉卷考核多,開卷考核少;筆試形式多,答辯、機試等形式少。因此,為提高專業基本能力與綜合素質,應實行多種形式類別的組合考核方式。
如談判磋商部分可以通過答辯方式進行考核,答辯能使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自由抒發見解,充分展現才能,對學生學識的廣度與深度、口頭表達能力、反應能力、想象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以及心理素質、儀表風度、個性特征等,均能進行比較全面深入的觀察和檢測。課程設計、論文、實驗報告能夠較好地考查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查閱資料的能力、自學能力與創新能力。機試可以用于學生認知領域的考核,還可以考核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及操作技能領域的模擬操作,進出口業務的制單、信用證審核部分可以用這種考試方式,在電子商務發展迅速的今天,應大力開發和利用這種考試方法。
。ㄈ┛己朔绞阶兘Y果考核為過程性考核。傳統考核方式往往重結果、輕過程,以終結性考試為主,將考核知識的累積、記憶作為目標,屬于靜態考核。如此一來,師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分數結果上,忽略了學習過程中的思考、綜合和積累,以及試卷分析、反饋等重要環節。為科學全面地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應加強平時考核在總成績中的比重,把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將考核貫穿于課程教學的全過程,采取平時成績、階段考試、期末考試與實驗技能相結合的方法。平時成績考查學生全學期的學習狀況,包括課堂表現、完成作業等,在考查學生識記、理解等智力因素的同時,也考察了學習態度等非智力因素,由此激發他們持久學習的主動性,積極完成各階段的學習任務,形成良好的學風。階段考試成績則根據不同章節的教學要求,運用提問、討論、作業、
小論文相關信息。
試論情感語言節目主持人萬峰、鐘曉的語言特點基于園本課程開發背景下研究教師教育理念的形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護理相關因素分析及對策試析價值多元化背景下學生價值觀的引導試論高等職業院校高等數學課程改革爭議試論中職《外科護理學》的情境式教學試析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問題研究經濟學和經濟法基礎課程融通教學小針刀治療頸椎病療效觀察手術側臥位適宜度的研究
等方式獲取信息反饋,達到督促學習的作用。其中,作業以鞏固所學為目的,內容上應更多地考慮現實性和拓展性,使學生有足夠的思考和創新空間,比如可以設計一些實訓題,例如合同條款翻譯、案例分析、修改信用證等,以加強學生對實際業務工作的演練,增強其實際運用能力;課程論文能夠提高學生完成拓展性學習、獲取知識的能力,檢驗學生課外學習效果,評定學生學習過程;模擬實驗可以對一些關鍵性環節,如進出口成本核算、信用證審核等進行指導,并有的放矢地根據學生在模擬操作中出現的錯誤和問題進行修正和講解。
考試不是目的,而是實現目的的手段,伴隨著考試所進行的教育活動比考試自身還重要。過程性考核強化了過程控制,達到了考核學生和檢驗教學質量、效果的雙重目的。變結果考核為過程性考核不僅可以適時地、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教師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果,促進教學方法的改進,而且能夠使學生了解自己對所學知識掌握的程度,從而產生緊迫感,認識到過程不努力則難以應對綜合性考核。過程性考核有利于教與學雙邊互動,對教與學能夠起到一定的反饋、修正作用,能夠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更好地引導學生重視能力的學習和掌握,實現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高。
總之,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考核方式和方法的改革,既要有理論的反映,也要有實踐教學過程的記錄,這對師生雙方都是一種約束,不僅規范了學生成績評定的客觀和公正,也保證了教學工作的有序實施,使考試更有效、更全面、更準確地評價學生的學習質量,更能促進學生自主地、積極地學習,實現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的目標。
【國際貿易實務論文】相關文章:
國際貿易實務論文06-07
國際貿易實務畢業論文12-01
國際貿易實務論文(通用10篇)11-29
有關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方法的探討論文11-16
基于工作流程的高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模式設計論文11-02
淺析高職國際貿易實務專業建設03-18
國際貿易小論文12-05
國際貿易方向的論文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