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職《建筑工程列項與算量》課程教學模式探析
摘要:從高職學生《建筑工程列項與算量》課程的學情分析入手,提出“項目載體,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以解決學生項目計量能力差、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興趣不濃厚等問題,從而提高課程的教學效果,為高職同類型課程的教學與設計提供參考。
關鍵詞:項目載體;學習團隊;任務驅動
《建筑工程列項與算量》是工程造價專業的一門職業技能核心課程,同時也是建筑工程技術、建筑工程管理專業的一門必修的應用型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需了解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相關知識,能根據《房屋建筑與裝飾工程工程量計算規范》(GB50854-2013)編制工程量清單,能通過定額項與清單項的比較準確列定額項目并計算定額工程量。從而為《工程量清單計價》、《招投標與合同管理》、《工程造價軟件應用》等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一、學情分析
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學情分析即是對該不平衡進行有針對性的客觀分析,分析學生的能力狀況、個性特征、形成原因等。教師根據分析情況調整教學目標、內容及模式,從而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實現真正意義的因材施教,提高教學效率。本課程通過學生課堂反饋情況分析、后續課程的專業教師咨詢、畢業生回訪、用人單位反饋等途徑,分析與總結了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出的特點。
(一)案例計量能力稍強,項目計量能力較差
在本課程的學習上,學生普遍存在能較好地運用工程量計算規則計算單個案例題,而對于完整的真實項目確不知如何著手的現象。分析其主要原因為:
1、識圖能力較弱
學生識圖片面,不夠深入,只能“認識”單一圖形,不能理解整套施工圖中各圖之間的方位轉換關系;且由于空間思維能力的影響不能結合施工圖形成系統的工程印象,感性認識
不足;同時對每張施工圖所表達的內容沒有深刻的認識,導致在算量過程中需要數據信息時不能快速查找對應的施工圖并提取信息。
2、對建筑的整體構造及施工順序模糊,不能根據定額和清單規范準確分解項目,從而導致對項目不知如何列項,算量不知如何著手。
3、對幾何圖形及數據不敏感,缺少練習,計算容易出錯。
(二)學生對課程學習目標不明確、興趣不濃厚
學生如對所學內容感興趣,能體會到學有所用,便會全身心投入,熱情高漲,求知欲望強烈。然而傳統的《建筑工程列項與算量》授課方法大都采用“講解計算規則、例題講解、學生練習、老師評講、課后作業”的講授+習題的方法。該法以教師講解為主,課堂枯燥,學生未真正參與到課堂上,非主動思考獲取知識,學生很難保持飽滿的熱情學習課程。同時,該授課模式的最終成果為單一的案例題計量成果,知識點零散而不系統,與職業崗位所要求項目算量有差距,從而導致學生對課程的學習目標模糊,認為自己所學課堂內容都是無用的東西,對課程提不起興趣。
(三)學習主動性較差、需給予適當壓力
高職學生學習獨立性比較缺乏,在中小學階段未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意志力與自制力有限,作風懶散,缺少對知識的探索與鉆研意識。對于具備該特點的學生,在無壓力狀態下其很難進入學習狀態,達到學習目標。因此、教師需在課堂上采取措施給予學生適當壓力、讓其行動起來,并讓課堂活躍起來,迫使其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并對完成任務的過程與結果進行綜合考核。
二、“項目載體、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
(一)依托崗位,以項目為載體設置課程內容
本課程針對高職教育的特點、中央財政支持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能力項目要求及具體崗位要求合理設計教學內容。首先對學生就業的職業領域和崗位進行了分析,確定本課程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所涉及的典型工作任務為編織工程量清單、定額工程量計算,根據完成工作任務所需要的知識、素質能力要求開發課程,以“必需、夠用”為度,選取教學內容為;(1)施工圖識讀鞏固;(2)建筑面積的計算方法;(3)清單列項方法;(4)清單工程量的計算方法;(5)清單對應的定額列項方法;(6)定額工程量的計算方法。
同時,根據高職技能型人才培養的特點,針對高職學生的特點,按照工程造價文件編制的工作程序,以2個典型實際工程項目課堂項目及實操項目為載體,對教學內容進行重組和序化,將其置于(1)建筑面積計算(2)土石方與地基工程列項與算量(3)砌筑工程列項與算量(4)混凝土與鋼筋混凝土列項與算量(5)金屬結構、木結構、門窗工程列項與算量(6)屋面、防水、保溫、隔熱工程列項與算量(7)裝飾工程列項與算量7個學習型工作任務中,每個學習型工作任務又分成清單與定額列項與算量兩個子任務。其中,課堂項目由教師在課堂上引導逐一完成其7個學習型工作任務,實現施工圖教學內容的教學。實操項目則在課堂項目后的學期末以綜合實訓的形式對前期學習內容進行梳理與鞏固。從而真正做到知識掌握、技能培養與素質拓展相統一,將理論知識與崗位應用相結合,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建筑工程實際項目問題的能力,為實現上崗就能勝任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學習團隊的構建
1806年,學習團隊的理念從英國傳人美國,受到很多美國教育研究工作者的推崇并被廣泛應用,斯蒂芬、羅賓斯認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有效控制的學習團隊成員數量為5-8人。針對高職學生的特點,本課程教學過程中將每個班級分成8-9組,以5-6人為一組形成學習團隊,以團隊為單位共同完成課堂項目學習型工作任務。學習團隊的組成提高了學習效率,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意識,活躍了課堂氣氛。
1、大部分學生能認識到《建筑工程列項與算量》這門課程對建筑類各專業的重要性,想要學好課程的共同愿景能夠為團隊成員指引方向、增加推動力,團隊成員可以互相鼓勵、彼此監督共同進行學習。
2、學習團隊以優、中、差的同學搭配,從而發揮每個人最大優勢分享團隊的資源,好帶差,共同進步。
3、對于團隊中有貢獻的學生,學習有很大進步的學生,教師采用動態評價的方法進行客觀評價。
4、團隊之間存在的競爭讓學生體會到他們不僅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而且要為其組員的學習負責,促使團隊成員共同付出努力,培養團隊精神。
5、組與組之間對學習任務完成情況進行互評,作為教師考核小組成員的依據。
(三)任務驅動,以學生為中心,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根據教學內容將課堂項目按照學習型工作任務進行分解,課程的安排以完成項目每個學習型工作任務或工作任務的子任務為目標,同時將工程造價崗位實際工作所需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融入學習型工作任務的完成過程中,由于高職學生的基礎知識及自學能力相對較差,課堂上需以引導文的形式引導學生整理思路,逐步完成工作任務。
以課堂項目砌筑工程學習型工作任務的子任務清單列項與算量為例,教師提供學生引導文,分為準備階段與實施階段兩部分。準備階段為:收集資料-根據圖紙提取砌筑工程部位、做法-進行清單列項-查找清單規則。實施階段為:整理計算順序-各墻體單元數據信息提取-各墻體單元工程量計算-各清單項目工程量匯總。在準備階段學生通過詳讀施工圖、查閱清單規范及教材、咨詢教師分組完成課前階段任務,并以組為單位展示成果。教師通過分析學生成果并借助圖片、動畫、施工視頻及施工現場認識實踐等有針對性的展示子任務中分項工程的構造形式、與周邊構件的關系及施工工藝,幫助學生完善準備階段,并引入單構件的計算過渡至實施階段。實施階段過程為:學生繼續根據教師提供的引導分組逐步整理計量思路、明確計算順序、提取計算所需數據信息、完成本工作任務,教師在學生工作過程中根據操作情況給予指導,并進行過程考核。
為使課堂項目學習過程中所涉及的知識更加系統化,進一步提升學生綜合算量的能力,課堂項目完成后的實操項目則由學生在一周的時間內獨立完成,教師適當指導,其過程成績及成果成績計入課程總成績內。
三、小結
“項目載體、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是在以當前高職學生學習《建筑工程列項與算量》課程的實際學習情況為前提下提出的有針對性的教學改革模式,其以項目為載體設計課程,課程教學過程即為崗位工作過程,學生在實際工作情境中學習,并以小組分工、過程評價等手段驅動學生完成工作任務,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成為課堂組織者和引導者,實現課程與崗位的零距離對接,同時培養學生自主鉆研與探索知識的能力。為《建筑工程列項與算量》課程理實一體的項目化教學注入新的活力,為同類型課程的教學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王占鋒.“4321”項目化教學設計在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中的應用[J].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4):53-55.
[2]辜東蓮.工學結合課程有效教學的學習目標探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6):63-66.
[3]張強,歐陽平.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透過案例學造價教學方法探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14):11-14.
[4]劉洋.大學學習型小組的理論構建與實踐[J].中國西部科技,2010(14):84-86.
【高職《建筑工程列項與算量》課程教學模式探析】相關文章:
探析高職高專金融學課程教學模式創新研究09-05
探析高職英語互動模式的構建05-23
探析構建新課程理念下的英語教學模式09-09
探析工學交替模式下高職市場營銷專業《廣告學》的課程改革論文07-23
構建高職高專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模式探析04-27
探析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改革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