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基于應用導向的《計量經濟學》實踐教學探討
實踐教學是鞏固理論知識和加深對理論認識的有效途徑,是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高素質工程技術人員的重要環節,是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掌握科學方法和提高動手能力的重要平臺。有利于學生素養的提高和正確價值觀的形成。
摘要:文章從應用型人才的內涵出發,分析了計量經濟學教學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并針對應用導向下計量經濟學實踐教學存在的困境,提出相應的實踐教學構想。研究表明,計量經濟學課程在經濟類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計量經濟學實踐教學中,還面臨數學推導較多、脫離現實嚴重、實驗項目選擇忽視學生興趣和職業傾向、學生自主動手能力差等困境。因此,計量經濟學原理的講解必須體現理論聯系實際,實驗項目的選擇必須切合學生興趣和職業傾向,教學方式上應增強學生自主性、互助性。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實踐教學;計量經濟學
引言
計量經濟學是被教育部確定的經濟類各專業8門核心課程之一,在經濟類專業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已經得到普遍認可。由于計量經濟學是經濟學、高等數學、統計學三大學科的有機結合,在課程教學內容上主要包括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大部分。其中,理論教學主要是講解計量經濟分析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實踐教學主要是利用相關軟件對現實中的具體經濟問題進行計量分析。近年來,從事計量經濟學教學的相關老師對計量經濟學怎樣開展實踐教學進行了大量的探討和研究。比如,在教學模式上葉霖莉(2014)、李磊(2013)提出了問題導向型和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1,2],在教學內容上姚壽福、劉澤仁、袁春梅(2010)、肖小愛(2013)研究認為要盡量簡化數學推導教學,強化經典案例教學[3,4],在教學方式上李曉寧、石紅溶、徐梅(2011)研究指出要注重啟發式、互動式教學和多媒體的應用[5]。
現有研究雖然就怎樣加強計量經濟學的實踐性教學進行了大量探討,但是其研究的核心內容主要集中在實踐教學的一般模式、方法或內容上,而對于怎樣通過實踐教學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并沒有進行系統深入的闡述。本研究認為,計量經濟學實踐教學是提升學生應用能力的基礎,計量經濟學的實踐教學也必須以應用為導向。但是在對應用型人才的認識上,由于不同學校、不同老師的觀點不一致,進而導致實踐教學中所期望的應用能力培養與學生應該掌握或期望掌握的應用能力出現偏差;谏鲜稣J識,本研究首先從計量經濟學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出發,分析應用導向下計量經濟學實踐性教學存在的困境,進而結合自身的實際教學經驗提出應用導向下計量經濟學實踐性教學構想。
一、計量經濟學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作用
應用型人才一般是指將技術或理論應用到各種社會經濟活動實踐中的專門人才。就概念而言,應用型人才是相對于理論型人才的,但他們只是類型的差異,而不是層次的差異。前者強調應用性知識,后者強調理論性知識;前者強調技術應用,后者強調科學研究(周谷平、徐麗清,2005)[6]。而事實上,對于經濟學類人才而言,純粹的理論型人才是不存在的,無論是從事科學研究,還是從事實踐工作,都必須將前人理論或技術成果與各種現實問題或現實工作相結合。基于此,可以將經濟學類的應用型人才劃分為創新型應用型人才和職業技能型應用型人才。職業技能型應用人才不但要求學生掌握將要從事職業的基本技能,而且要求學生具有從基礎性工作崗位向高層次工作崗位邁進的知識素質和發展潛力;創新型應用人才與單純的理論型人才不同的是,要求學生在將來的實踐工作中能夠創新性的解決現實問題,并形成創新性的技術或理論成果。而計量經濟學教學在兩種類型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存在差異的。主要體現在:
首先,對于創新型應用人才而言,計量經濟學是通過分析現實經濟問題,進而發展和創新經濟理論的重要手段。發現新的經濟問題,解釋新的經濟現象,進而推動經濟理論創新發展,是經濟學類創新型應用人才的首要任務。由于經濟理論本身是對現實經濟現象、經濟問題的運行規律的科學總結,因此發展和創新經濟理論必須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案例分析,即通過一個或多個案例,對新的經濟問題、經濟現象進行研究,進而得到新的研究結論,促進經濟理論發展創新。但是,案例分析方法很難建立在大樣本基礎上,一旦樣本數量達到成百上千個,案例分析方法沒辦法解釋清楚變量與變量之間的內在關系。與案例分析方法不同的是,計量分析法能夠突破樣本容量的限制,可以通過統計學理論,以大樣本為基礎,揭示各種經濟變量之間的數量關系,進而為驗證和發展經濟理論提供有力支撐。由此可見,在經濟學類創新型應用人才的培養過程中,計量經濟學是必不可少的科學分析手段,借助這一手段可以更好的提升經濟學類創新型應用人才的創新能力。
其次,對于職業技能型應用人才而言,計量經濟學是對現實經濟問題的各類數據進行分析,進而提出科學合理對策建議的重要工具。與創新型應用人才不同的是,職業技能型應用人才的主要任務是如何更好的解決現實中的各種經濟問題,提出更好的對策建議,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法。而對現實經濟問題的解決,必須建立在對現實經濟問題的科學分析解釋之上。而對現實經濟問題的科學分析解釋,一方面可以根據現有的經濟理論進行分析解釋進而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另一方面則必須對現實經濟問題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驗證經濟理論的合理性和適用性,進而提出更好的政策建議。對現實經濟問題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雖然單純的統計學方法可以較好的實現,但是統計學是完全以數據為中心,而忽略了數據背后的經濟學內涵,進而不能很好的反應各種經濟問題直接的內在因果關系,也就很難真正發現導致現實經濟問題的各種原因,或現實經濟問題的各種影響因素,也就不能較好的提出對策建議。與單純統計分析方法不同的是,計量經濟學可以建立在經濟變量之間的合理關系之上,分析經濟問題的各種影響因素,發現導致經濟問題的各種深層次原因,進而為解決問題提供更好的對策建議。由此可見,在職業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過程中,計量經濟學是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有效工具。
二、應用導向下計量經濟學實踐性教學的困境
(1)繁多的數理推導給學生以計量經濟學脫離實際、脫離應用的假象,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
計量經濟學是數學、統計學與經濟學三者的有機結合,計量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大多是以數理統計學的分析方法為基礎。因此,要對計量經濟學分析方法的深入理解,就離不開必要的數理推導。但是,在計量經濟學的實際教學中,由于大多數報考經濟學類專業的學生,數學基礎比較差,進入大學后開設的數學課程又不多,這就導致在老師的講解過程中,學生要想聽懂,并有深入的理解,就顯得格外困難。此外,在數理推導過程中,由于是從數學符號到數學符號,而缺乏結合具體的實際經濟社會現象的講解,進而導致數學推導過程非常抽象化、理論化,與實際經濟問題脫離。而學生要想理解這一過程,也僅僅靠自己的動腦思考。如果有些學生的思維跟不上老師或課本的思路,又或者某些學生動腦的能力差,主動性不強,那么學生要想理解計量經濟分析方法便成了難上加難。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興趣便因為難以理解而降低,進而使老師的教學效果不理想。
(2)實驗項目具體經濟問題的選擇,以課本為主,或以老師關注的為主,忽略學生的興趣和職業傾向,進而應用能力培養受到削弱
計量經濟學的實驗教學,主要是以實驗操作為核心內容,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教學的理論性,增強了教學的應用性。但是,在計量經濟學的實驗教學中,對于實驗數據或實驗項目的選取非常重要。實驗數據或實驗項目,應該是根據具體經濟問題選擇的,實驗數據是具體經濟問題或經濟現象的現實反映。但是在計量經濟學的實驗教學中,大多數老師在對具體經濟問題或實驗數據的選擇上,主要以各種類型的課本為主。之所以選擇課本為主,主要是因為,課本上的數據是經過許多老師的反復驗證的,計量分析的結果與計量經濟學知識講解中所要求的結果,剛好相符,具有問題針對性。另一方面,老師實驗講解中,也會選擇自己曾經研究過或關注過的經濟問題和實驗數據作為素材。主要是因為,選擇這些作為素材,老師比較熟悉,可以給學生很好的展示在計量經濟的實際應用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以及老師是怎樣解決這些問題的。但是,上述兩個方面的選擇,都忽略了學生的興趣或者學生將來的職業偏好。比如,學生可能對老師所關注的或者課本上的經濟問題,并不關注,也不感興趣,老師所關注的或者課本上的經濟數據分析,在學生的今后工作中也不一定經常遇到。這就需要試驗教學中,具體經濟問題和經濟數據的選擇需要進行變革。
(3)學生的自己動手能力較差,對老師的依賴性較強,不善于發現問題,不善于應用計量工具分析問題
首先,在計量經濟學的理論教學過程中,老師主要按照自己或課本的思路進行講解分析。而在講解分析過程中,缺乏與學生的有效互動,導致學生要么跟著老師與課本的思路走,遇到不懂的地方只能向老師請教。而學生自己缺乏比較相對獨立的思考,對老師的依賴性增強,不善于發現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問題,也不能更好的加深自己對計量經濟問題的理解。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學生的靈活應用能力,特別是在今后的實際工作中,不能將計量經濟作為一種分析工具,廣泛的應用于各種領域。
其次,在計量經濟學的實驗教學過程中,大多數學生都是按照老師講解的或者實驗指導書的實驗步驟,一步一步的實際操作。對于老師布置的課堂作業,也原封不動的按照老師講解的或實驗指導書的步驟進行操作。而學生自己缺乏對實驗操作的探索,也缺乏對于為什么要這樣操作的深入理解。學生自己在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后,便萬事大吉,不會主動的尋找自己感興趣的經濟問題,應用相應的經濟數據進行分析。由于老師和課本的操作步驟,都是標準化的,其并沒有考慮實際應用的各種問題。這就導致,學生所遇到的經濟數據或經濟問題,始終是與老師講解的計量經濟問題對應的,而自己在實際分析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具體問題,就不知道該怎樣處理。因此,長期以來學生對老師或實驗指導書的嚴重依賴,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削弱學生對計量經濟分析方法的實際應用能力。
三、應用導向下計量經濟學實踐性教學的構想
(1)計量經濟學原理的講解必須體現理論聯系實際
對于本科層次教學而言,在對計量經濟學原理的講解過程中,對于比較繁多的數學推導可以有選擇性的省略。更多的是要結合實際的例子,說明計量經濟學的本質性、適用性,計量經濟分析方法的現實依據,對現實問題的解決能力。比如,對于利用最小二乘法進行回歸分析的原理講解中,可以結合到回歸分析方法的來源及其產生背景,說明這種分析方法所反映的本質,使學生能夠理解到回歸分析揭示的是變量與變量之間的平均變化關系;在對回歸模型的檢驗講解中,必須結合到具體例子,分析各種檢驗的主要目的,各種檢驗所反映的現實經濟意義;在對異方差性、多重共線性、自相關性的講解中,必須結合到現實的例子,分析現實經濟現象中為什么會存在這些不滿足經典回歸模型的假定,讓學生理解到,對于這些問題的處理,不是為了使計量分析更加復雜化,而是為了是計量分析的結果更加能反映經濟活動的真實情況。
(2)實驗項目的選擇必須切合學生興趣和職業傾向
對于一個具體的實驗項目,老師在講解過程中,除了按照實驗指導書與同學一起操作外,還需要增加一些學生關心的或將來工作中可能用到的予以講解。在具體的經濟問題選擇上,應該結合學生興趣和職業傾向。比如,當前許多經濟學類專業的學生都對通貨膨脹問題、經濟增長中的環境保護問題感興趣。那么老師在實驗項目的選擇上,就應該針對這些問題,搜集相關的數據,結合計量經濟學各章的具體內容,對該問題進行計量分析。最后,能夠使學生通過學習計量經濟學課程后,對這些問題又更加深入的了解。再比如,對于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學生,就應該更多的選擇今后其在工作中可能會接觸到的匯率、進出口等問題進行計量經濟學實驗項目的講解。使學生體會到學習計量經濟學與其今后所從事的工作是密不可分的,也進一步提升了計量經濟學在其今后工作中使用的可能性,進而增強計量經濟學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
(3)教學方式上應增強學生自主性、互助性
為了更好的體現學生在計量經濟學學習中的自主性和互助性。在計量經濟學基本原理的講解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對書本和老師的一些觀點,提出疑問甚至是反對。通過老師和學生的有效互動,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在計量經濟學的實驗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和職業傾向劃分成若干個組。讓各個組的學生能夠獨立自主的選擇自己比較關注的問題,搜集相關數據,應用相關分析方法,進行計量分析。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如果遇到許多計量中的問題,除了可以內部交流解決為,還要進一步增強與老師的互動合作。在老師的協助下,讓學生更好的解決這些計量分析問題,也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計量分析方法,從而增強學生的計量分析能力,以及鍛煉學生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葉霖莉.PBL 教學模式在計量經濟學教學中的應用[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07);173-175.
[2]李磊.本科計量經濟學“任務驅動型”教學改革探討[J].新疆財經大學學報,2013(01);62-67.
[3]姚壽福,劉澤仁,袁春梅.本科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高等教育研究,2010(02);45-48.
[4]肖小愛.本科院校計量經濟學教學改革探討[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3(11);143-145.
[5]李曉寧,石紅溶,徐梅.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模式的創新研究[J].高等財經教育研究,2011(02);33-36.
[6]周谷平,徐麗清.論新建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定位[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05(03);25-28.
【基于應用導向的《計量經濟學》實踐教學探討】相關文章:
藥學畢業集中實踐探討07-27
基于BP網遙感影像分類研究與應用08-10
加強應用型本科專業基礎課教學改革探討06-02
探討教育理論在課堂教學中應用的教育理論論文(精選11篇)05-26
水文學限選課程實踐教學的改革探討論文04-28
平面廣告設計應用圖形創意效果探討05-29
行動導向法在旅游管理教學的運用論文06-26
探討生命化音樂教學論文04-15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探討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