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世界跨文化教育理論流派綜述
【內容提要】跨文化教育是當今世界的教育研究熱點之一。它作為一個新興的跨學科研究領域,涉及到教育人類學、比較教育學、民族心理學、社會學、民族學、文化學、傳播學等眾多學科,并形成了許多理論和流派。本文擬就其中在世界上影響較大的,如“文化變遷”、“文化同化”、“文化融合”、“文化適應”、“跨文化交流”、“跨文化理解”、“多元文化與多元文化教育”等理論流派,作一簡要的介紹和評述。【關鍵詞】世界/跨文化教育/理論/流派
【正文】
跨文化教育(interculturaleducation),一般是指在兩種文化之間進行的一種教育!≡谟⒄Z當中, 與之相近的詞匯還有“cross-cultural education”(多種文化的教育)和“trans- culturaleducation”(異文化的教育)等。從教育人類學的角度看,人類的一切教育活動都是建立在某種特定文化基礎之上的,教育是文化傳承的載體。換言之,每一個人都具有一定的民族所屬,而每一種教育也都與特定的民族文化密不可分。按照教育的民族屬性,它又可進一步劃分為“單一文化教育”和“跨文化教育”兩大類。前者是指受教育者所受教育基本上僅局限于一個民族的文化,具有單一的民族屬性,如早期的美洲印第安民族教育等。而后者,則是在兩種不同文化之間進行的。如移民教育、殖民地教育、留學生教育、多民族國家中的少數民族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等,均屬于跨文化教育的范疇。也就是說,在單一層民族教育的背景上實施異文化教育的現象,都可以視為跨文化教育。
跨文化教育的實踐,在人類歷史上久而有之。但人類對這一社會現象進行較為系統的科學研究,則始于本世紀。特別是在美國等一些西方發達國家里,各界學者自20世紀上半葉起對跨文化教育問題進行了大量的調查和研究,并從不同的立場、目的和學科角度提出各自的觀點和主張,形成了眾多的理論派流。時至今日,跨文化教育研究已從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擴展到加拿大、前蘇聯、澳大利亞、日本、東南亞及中國等諸多國家。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僅擇選一些影響較大的跨文化教育及相關理論流派作一簡略介紹,供我國有關教育研究人員借鑒和參考。
一、文化變遷論
1、文化人類學派的觀點 本世紀初期,伴隨西方殖民地的擴大和傳教士的布教等活動,西方文化源源不斷地傳入世界各地。許多非西方國家在受到西方文化的強烈沖擊后,其民族固有的傳統文化迅速瓦解崩潰。以此為背景,有關文化變遷的研究進一步引起世界各國人類學界的強烈關心。在早期的進化論學派、傳播學派、功能學派、歷史學派等研究的基礎之上,美國人類學會于1935年在其下屬的社會科學研究委員會(TheSocialScienceResearchCouncil=SSRC)當中,指派羅伯特·萊德菲爾德(RobertRedfield)、賴!ち诸D(RalfLinton)、米爾維勒·赫斯克維茲(MelvilleHerskovits)3名人類學者負責成立了一個專門從事“文化變遷”(或稱“涵化”)研究的委員會,對有關文化變遷的概念、研究課題、研究方法等進行研究整理。經過1年左右的細致深入研究,于1936年發表了一份題為《文化變遷研究備忘錄》的研究報告。雖然該報告僅有4頁,但卻給文化變遷下了一個非常精辟的定義,并將到當時為止的有關研究課題和涉及領域進行了科學的分類,對后來的文化變遷研究產生很大影響。
該報告書主要由五個方面的內容構成。首先,他們將文化變遷(acculturation)定義為:“不同文化集團持續而直接接觸的結果,使其中的一方或雙方的原有文化發生變化的現象!保ㄗⅲ航瓬Y一公著:《異文化間教育學序說》,第68頁,日本九州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2版。)其次是研究的路線,包括有參考價值的論文索引、資料的分類、分析的方法。第三是對文化變遷問題的分析,包括民族間接觸的類型劃分、文化變遷的狀況、文化變遷的過程。第四是在文化變遷過程當中文化選擇和融合的心理結構,包括個人的作用、對相異文化采取接受或拒絕態度,人們的人格類型特征、因性別及社會地位、信仰、職業等不同所導致的態度差異、在文化變遷過程的初級階段時的反抗與妥協心理、伴隨拋棄固有行為方式所引起的精神上的憂慮。第五是文化變遷的結果,包括接受、調整和拒絕。
這一研究雖然還不能構成一個嚴密而完整的理論,但卻在相當程度上為以后的文化變遷學說及跨文化教育研究提供了一種基礎的理論框架。例如,指出不同文化集團持續而直接接觸所導致的文化變遷,并不一定局限于一個文化集團,可能會導致雙方都發生某種變化。也就是說,文化接觸的作用和影響往往具有雙向性。而且,接觸的結果除同化、拒絕同化外,其中所說的“調整”實際上指出了文化融合及創造一種新文化的可能性。另外,正確地指出了對待異文化的態度還會因個人的人格特征和具體情況而產生差異。而在研究報告中出現的許多術語,如傳播(diffusion)、選擇(selection)、適應(adaptation)、變遷(acceptance)、調整(adjustment)、融合(integration)等,至今仍被學術界所廣泛使用。
但文化變遷學說的真正形成,是距此約20年后由文化變遷研究專門委員會的一些新成員,在過去的基礎上通過進行大量新的調查研究來完成的。他們于1954年提出了一個新的研究報告。它與1936年的研究報告相比,除強調系統的理論體系構成外,還具有如下兩個明顯的特點:其一,與前者以西方以外的不發達民族和國家為研究對象不同,新研究報告側重于研究美國國內的移民和少數民族集團的文化變遷;其二,與前者強調文化變遷的消極變化過程不同,后者更側重它創造新文化的積極的一面。
首先, 新研究報告認為文化是一個具有“自律性的體系”(autonomousculturalsystems);繼而,提出文化變遷是“通過兩個以上的自律性的文化體系的結合”而產生的文化變遷。將文化看作為一種體系,對于把握文化變遷的結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有助于認識和判斷處于變遷過程中各個文化體系所具有的個性特征。如對外部的“開放性”或“封閉性”;在內部結構上的“僵硬性”或“柔軟性”;以及在文化環境變化情況下的體系恢復能力等。他們認為,在文化的接觸和變遷過程當中,傳統文化的“放棄”和“喪失”,決不是通向一種“虛無”的過程,它必然
【世界跨文化教育理論流派綜述】相關文章:
體驗式心理教育理論研究綜述12-06
西方企業購并理論綜述03-18
綜述腫瘤護理論文04-28
利益相關者理論綜述03-24
企業并購動因理論綜述03-22
文藝理論研究綜述03-19
淺談言語行為理論綜述03-01
戰略聯盟理論研究綜述12-26
跨文化交際能力構成理論的論文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