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校精神文化建設的新視野
【內容提要】從生命哲學的視野看,只有精神活動才是人的生命活動的最高形式,因而也只有精神文化才真正表現出文化的生命特征。離開人的生命意識,任何文化的思考都沒有真正的教育價值。學校文化建設不能只從教育者的理解力出發,而要把學校文化建設變成學生精神生活的重要內容。精神文化建設必須突破學校文化建設的傳統框架,在新的哲學背景上構筑學校文化建設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形態。【英文摘要】Fromthevie
以往許多研究僅僅從精神文明的角度思考精神文化,將其局限于單純社會道德建設的視野之中,排除了對精神文化的本體論研究。從教育實踐看,學校文化始終走不出“物質文化”建設的思路,基本上是一種文化環境的布置或文化活動的設計,這就是為什么學校文化豐富了,卻不能把幸福和快樂帶給學生的根本原因。文化觀的價值轉向,使學校文化理論能夠建立在生命哲學的基礎之上,讓文化真正回到學生自己的精神生活之中。
一、精神文化的哲學本質
(一)精神文化的解釋范式
關于精神文化,有兩種基本的解釋范式。一種是道德哲學的解釋范式。近代哲學將文化的概念推向精神的高度,并提出精神文化這一概念,是出于人類對物質文化和技術文明的反思,試圖從物質文明的陷阱中得到解救,表現了人類重新探尋未來文化發展方向的危機意識。斯諾關于“兩種文化”的著名論斷告訴人們,科學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尖銳對立,已成為當今人類面臨的重要危機?扑孤宸蛩够鶆t直接用“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這對范疇,再次表達了斯諾關于兩種文化對抗的擔憂,從而使精神文化獲得一種特殊的時代意義和歷史內涵。從這個意義上看,精神文化被看作與物質文化和技術文化相對立的一種文化價值,它強調人類文化生活的倫理和道德內涵,表現了人類對精神世界和倫理生活的重新發現。文化哲學和社會哲學對精神文化的解釋大多站在這一立場之上。另一種是生命哲學的解釋范式。第一次從人或生命的角度討論“精神文化”,始于德國文化教育學派的思想家。狄爾泰的生命哲學、斯普蘭格的文化陶冶論、博爾諾夫的精神漫游說等等,為文化的精神概念奠定了基礎。在此之前,文化一詞經歷了古代希臘人的“教養文化”、泰勒的“總體文化”,以及新康德主義的“價值文化”等等。然而,文化的含義盡管不斷得到拓展,但始終沒有能真正與人的生命過程和精神生活走到一起。文化教育學派的思想家們,最早將文化與人的生命意識結合起來,使文化作為一種教育資源所具有的內在性質得到揭示。斯普蘭格曾解釋了之所以要以生命為起點理解文化的本質,是因為文化對人精神生命不可或缺的意義。他認為,學校文化的價值在于“喚醒生命”,而不在于傳遞知識。教育應當“一直到精神生活運動的根”,“教育之根和文化之根的尋求,只能通過人的靈魂的喚醒才能實現。”(注:鄒進.現代德國文化教育學派[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73、99.)文化只有與精神相結合,即只有用“精神文化”這一概念才能真正表達文化的生命本質。生命哲學的解釋范式,并不拒絕精神文化所具有的倫理價值,但它更關注學校文化與人的生命意志之間的對話,將精神文化視為人的一種內在生活形式。
(二)生命意識:內在生活形式的根本特征
文化的概念幾乎涉及到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文化的概念與人性的概念一樣廣闊,文化的多元定義即是文化研究的開放性(注:周勇.論教育文化研究——教育研究的困境與出路[J].教育發展研究,2000,(7).)。文化概念的不斷精神化,始于哲學家們不斷用人性的視野看待文化問題,從而逐漸推論出文化的生命本質。在狄爾泰的生命哲學中,無論是文化還是歷史,都只不過是生命的不同表現形態,生命是理解人類一切活動的根源。叔本華提出著名的生命認識論,把認識活動定義為生命體驗,而不是“邏輯統一性”,他說,“世界當然不是指理論上可以認識到的世界,而是在生命的進程中可以體驗到的世界。”(注:費迪南·費爾曼.生命哲學[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28-29、28.)柏格森和施本格勒則將這種生命認識論運用于文化的解釋之中,新儒家的方東美則直接提出“生命本體”的文化觀。在他們的文化視野中,任何文化只是生命的符號形式,是不同生命形式的文化表達,抓住了生命,才抓住了文化的本質。日本學者池田大作認為,“文化的本質理所當然就是對人類生命和精神的開發。”(注:池田大作.人生寄語[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5.103.)視精神文化為人的內在生活的形式,這就是站在生命立場上的文化信仰。
從某種意義上看,精神文化的確是一種平衡物質文化或技術文化的手段,具有豐富的倫理意義和道德內涵,但是,如果把精神文化看作是純粹限制物質文明的工具,尤其是將其視為實現社會目的的手段,單純從政治目的或倫理意義上理解精神文化建設,則可能使我們陷于誤區之中。在學校文化建設中,為什么許多教師常常只關心外在的文化形式,而不關心學生的內在文化體驗,究其原因就在于未能確立生命本體的文化觀。這種背離生命的學校文化,必然只能走向學生精神發展、個性發展和素質發展的反面。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處于分裂之中的學校文化,比如,物質文化建設是審美性的,而制度文化則仍是傳統的規范建設。這樣的學校文化建設,不僅不能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而且也不能帶給他們真正的精神幸福,反而可能給他們帶來精神上的壓抑和困惑。因為,離開了學生內在的生命需要,再豐富的文化生活,都不可能成為促進學生精神發展的力量。
從生命哲學的視野看,只有精神活動才是人的生命活動的最高形式,因而也只有精神文化才真正表現出文化的生命特征。如果沒有人類的精神活動,人類文化的生命特性不僅不可能得到表現,而且也將變得毫無意義。正因為如此,文化教育學派的思想家們才用生命概念重新構建教育的文化哲學。斯普蘭格曾經說過,只有生命才需要用文化去陶冶和喚醒。在這里,文化一詞已經不是單純指一般意義上的文化,更不是指物質文化,而是指真正意義上的精神文化。因為他用“生命喚醒”來表達文化陶冶的實質,可見文化絕不是單純指外在的文化形式,而是指一種內在性的精神文化。雅斯貝斯在討論文化陶冶時,認為文化陶冶是“心靈凈化”,是使“心靈深處無限開放”。如果離開人的生命意識,任何文化的思考都沒有真正的教育價值,因為學校文化在本質上是學生進行生命交流的過程,而不是孤立存在的運動過程。
二、精神文化的理論架構
(一)精神文化的生命基礎
最能表達生命存在的直接方式是人的體驗性,因而體驗為精神文化建設確立起內在的生命基礎。狄爾泰最早開始在哲學視野下關照教育的生命主題,讓體驗在理論上獲得教育的名義和身份。狄爾泰提出生命本體問題,將“體驗—表達—理解”三種生命過程,視為替代傳統教育的新范式,在此,體驗被看作是教育的本體論起點。在狄爾泰思想中,哲學對體驗的關注,是哲學關注生命的開始,正是體驗這一概念,才真正改變了傳統認識論遠離生命的謬誤。他的繼承者伽達默爾則進一步細化了體驗的生命特征,認為體驗使人的求知過程更加靠近人的生命本身。
【學校精神文化建設的新視野】相關文章:
試析人本取向的學校精神文化建設初探03-20
淺論企業精神文化建設03-18
對新時期高校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的思考03-19
我國反壟斷立法的新視野03-24
論中國電影比較研究的新視野01-06
加強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建設論文11-19
班級文化建設的論文05-15
文化建設研究開題報告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