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課程改革理論框架梳理
●六個具體目標
1. 倡導全人的教育--強調課程要促進每個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終生學習的愿望和能力,處理好知識、能力、制度、價值觀的關系,克服過分注重知識傳承的傾向;
2. 重建新的課程結構--處理好分科與綜合,必修與選修的關系,改革課程結構過分強調學科獨立性、門類過多和缺乏整和的現狀,注重均衡性、綜合性與選擇性;
3. 體現內容的現代化--精選對學生終生學習必備的雙基、處理好現代社會生活、知識領域與學生發展的關系,改變課程內容繁雜窄舊的現狀;
4. 倡導建構性的學習--實現主動參與、探究發展、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注重學生的經驗與學習興趣,改變過分依賴教材,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象;
5. 確立正確的評價觀--建立評價立體多元、項目多元、方式多樣。關注結果與重視過程的評價體系,突出評價對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淡化評價的甄別與選拔的作用;
6. 促進課程的民主化與適應性--建立三級課程管理政策,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改革課程管理過于集中的現狀。
●三級課程計劃與管理框架
三級課程管理指的是,國家課程管理--地方課程管理--學校課程管理
●國家課程的三個性質
1.課程標準不同于教學大綱,它不是對內容的具體規定(大綱或教科書),而是對學生學習結果的描述
2.是某一學習階段的最低的、共同的、統一的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3.標準的描述是分層次的,可達到的,可評估的,可理解的
4.隱含著教師不是教科書的執行者,而是教學方案(課程)的開發者
5.標準的范圍應涉及"全人"領域:其中包含學生的認知、情感與動作技能
6.國家課程標準具有法定的性質。它是教材編寫、教與學、課程管理與評價的依據
論文關鍵字:
【新課程改革理論框架梳理】相關文章:
審計理論框架新論07-23
對話理論視野下的翻譯批評理論框架10-16
公共選擇理論分析框架解析05-06
試析知識社會的概念考辨與理論梳理05-23
品牌學的理論框架和研究思路08-29
城市商業網點規劃理論框架的構建09-18
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審計理論框架08-21
對于新課程改革的文化哲學的探討09-18
新課程改革下數學教學論文09-22
刑法規范及理論上的若干模糊域梳理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