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談談環境的教育價值論文
一說起幼兒園的環境,我們的頭腦里立刻會浮現出一幅活潑可愛的畫面:逼真的卡通動物守候在大門前,到處是花花綠綠的墻飾,綠茵茵的草坪被綠樹環繞,還有陽光下那五顏六色的滑滑梯和蹦蹦床。美觀整潔、衛生安全、綠化達標以及富有兒童情趣等都是我們對幼兒園環境創設的一貫要求。但是,瑞吉歐的教育工作者對學校的環境的詮釋和實踐遠遠超出我們對環境的界定,他們將環境視為“一個可以支持社會互動、探索與學習的‘容器’”,賦予了環境豐富而深刻的教育內涵,使一切方案活動都以環境的創設為基礎,把環境的教育價值擺在了整個教育取向的一個重要位置。因此,在學習和反思瑞吉歐教育經驗時,我們很有必要對環境的教育價值重新進行審視和探討,為我國幼兒園的環境創設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一、環境是課程設計與實施的要素
在瑞吉歐所倡導的建構性學習中,幼兒的認知、情感和社會化的發展始終來自于和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幼兒與環境相處的方式直接影響教育的質量。因此,從課程設計的總體觀念到具體方案的實施,環境一直是瑞吉歐教育者所考慮的因素。他們思考著生活在某所學校及社區環境中的幼兒究竟對周圍的哪些環境產生了興趣,是否可以從中產生一個新的方案;他們還思考著在方案的進行中需要哪些新的環境的設置,利于方案的不斷延伸。具體來說,環境是課程設計與實施的要素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表現為由環境生成課程。課程主題并不是憑空而來的,它來自幼兒與環境的互動中。如果環境中的某種要素成為幼兒談話的熱點,細心的教師就會引導幼兒一起討論,以商定是否要將這一主題發展為方案。例如,“獅子的肖像”的方案活動源自城市廣場教堂臺階上那座孤零零的石獅雕像,因為孩子們跟著大人去菜場和布料市場時總能與它四目相視,石獅的形狀、比例、材質以及在時間長河中流淌的關于石獅的故事都引起了孩子們的關心和疑問。由此,石獅在孩子們的手里,從石頭材質變成黏土,再轉變成紙,轉變成顏色,一個“石獅的雕像”的方案一步步地深入發展著!澳泻浜团洹钡姆桨敢颦h繞著學校的大樹而起“,孩子們每天上下學時都經過大樹的身旁,也常常在樹下游戲,他們真的看見這棵樹了嗎?他們感受到樹的重要性了嗎?他們與樹的關系又如何?”為此,教師們創造條件讓孩子們與樹“相互打量并經由彼此認同而建立聯結關系”!靶∷永锏闹腔邸钡姆桨富顒赢a生在雨后地面的小水坑里。馬拉古奇曾說:“如果成人不加限制的話,這一池的積水可成為一個讓孩子盡情探索的世界!钡拇_,孩子們在水坑里發現了光與色的變化、水的透明性和水中倒影里的另一個世界,他們驚詫、好奇、興奮,他們把小水坑里的探索活動不斷加深、拓寬。
另一方面表現為由課程創設環境。因為方案活動發生在某種特定的環境中,需要某種特定環境的支持,而且環境創設得是否合理將影響到方案活動的進行,所以,“一旦有了課程的基本哲學理念與選擇后,瑞吉歐教育工作者著手設計空間的安排并付諸行動!北热缭凇叭巳骸狈桨富顒又,為了體驗“人群”的川流不息,幼兒與教師共同創設了一個擁擠的環境,使教室的墻壁變成了一個城市的廣場,幼兒組成人群,每個幼兒扮演著一種身份,在人群中穿梭行動;又如,在一個有關“訊息”溝通的長期性方案中,為了讓幼兒體驗“訊息”溝通的中介—— 信箱的作用,便布置了一個屬于個人信箱的空間:每一位幼兒有一個,每一位老師、廚師也都各有一個;每一個信箱都是透明的,不用成人的指導,幼兒就知道它有什么功用;每一個信箱上都貼有主人的名字和照片,幼兒可以隨時找到自己和別人的信箱,信箱的設置大大豐富了方案活動的內容和形式。
因此,我們在環境創設中,也要把每一個環境的細節與課程的目標結合起來,也要明確增加、減少材料和設施的教育意義,預測對幼兒建構性學習可能產生的影響,走出我們在材料投放和設施建設上盲目的局面,開創一條環境創設與課程建設相結合的課程改革之路。
二、環境是最佳的“記錄”方式之一
正如馬拉古奇所說:“我們的學前學校的墻壁會說話,也有記錄的作用,利用壁面的空間暫時或永久地展示幼兒及成人的生活。”所以,我們一走進瑞吉歐學前教育機構,不用言談,只要留意校園的環境,就能“閱讀”到其中蘊含的各種教育信息。例如,校園的門口被設計成一個“會說話”的長廊,戴安娜學校的入口處,有一幅5歲幼兒們做的海報,上面寫著:“兒童的權利”:
兒童有交朋友的權利,否則兒童無法快快樂樂長大成人。
兒童有生活在和平安祥中的權利。生活在祥和的環境就是健健康康,大家住在一起,生活中充滿著令人感興趣的事物,有朋友的陪伴,可以夢想在天空飛翔,可以做夢。
假如兒童不知道的話,她就有犯錯誤的權利,因為要等到看見問題和犯過錯誤后才會知道。
我們一定要有權利,否則我們很傷心。
在這幅海報旁,貼著兩位教師為一組的相片,接著是駐校藝術教師、廚師和學校的職員等人的相片。他們全都面帶笑容迎接著幼兒、家長和五湖四海的賓客們。墻上還貼著一份學校的例行事務,包括教師訓練課程、分組家長會議、全校會議、校際間的會議、戶外參觀和各項慶;顒。在對面的墻上展示著幼兒活動的相片,相片下還掛有幼兒們的自畫像。由此看來,瑞吉歐的教育工作者把校門口設計成“會說話”的長廊,用每一個精心的布置向來校的訪客、每日接送孩子的家長傳達了學校的概況,一目了然,形象生動。
在瑞吉歐,記錄的方式很多,而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環境記錄,這反映出瑞吉歐教育工作者的智慧與勤奮,他們最大限度地發揮了空間傳達教育信息的作用。環境記錄不僅在墻壁上展示,瑞吉歐學前學校還設置了檔案資料室,那里收集了更為詳盡的幼兒發展信息,以及教師和家長提供或制作的各種物品,而參與記錄的不僅是教師,還有各位家長。
環境記錄所傳達的各種信息對教師、幼兒和家長都有很大的益處。首先,環境記錄促進了教師的成長,它如一面鏡子再現教師的想法,促使教師自我反;它增加了教師之間的經驗分享,取長補短。其次,環境記錄對幼兒也很重要,它讓幼兒知道成人重視他們的工作,使幼兒十分熱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并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它為幼兒提供了重新檢視、反省和解釋的機會,有助于知識的自我整合和集體建構。最后,環境記錄還是家長了解幼兒的重要途徑,它讓家長了解到孩子在學校的所作所為;它不僅使家長了解幼兒的成果—— 作品,也了解到孩子學習的每一個過程,而這些往往是家長看不到的;它為家長提供探討教育的素材,進而協助家長進行角色定位。
三、環境是幼兒與幼兒之間、幼兒與成人之間、幼兒與物之間互動的關鍵性因素
馬拉古奇曾說,“教育乃是由復雜的互動關系所構成,也只有‘環境’中各個元素的參與,才是許多互動關系實現的決定性關鍵!钡拇_,要實現幼兒與幼兒之間、幼兒與教師和職員以及家長之間、幼兒與物之間的互動,少不了環境的支持與介入。在瑞吉歐的學前教育機構,大到學校的地理位置,小到教室內每一個小物件的擺放,都充分地為幼兒的各種互動經驗提供便利條件,確保環境成為互動的保障而不是障礙。他們具體的做法是:使學校位于城市的市中心,讓這里成為文化交流的中心,便于幼兒進行各種信息交流;教室內分隔成大小不同的空間便于幼兒在人數不同的小組中進行合作學習,使他們的溝通、競爭與合作更容易一些,同時也便于教師進行傾聽和記錄;工作坊的各種工具、材料和設備擺放在幼兒伸手可及的地方;通向所有教室的廣場是不同年齡幼兒碰面交流的地方,是他們逗留游戲的地方,也是各種想法和點子誕生的地方,等等。
然而,我們傳統的幼兒園教室都是一個封閉的空間,所有的材料和玩具都擺放在教室四周,中間留下一個大空間擺放著桌椅,是幼兒進行集體活動或小組桌面活動的地方,而且,每個幼兒的座位也是固定不變的。這樣的空間布局停留在“教師講授、幼兒傾聽記憶”的層面上,忽視了幼兒與各種材料、玩具和設施的建構性學習;這樣的空間布局僅僅實現了教師與善于表現的少數幼兒的交流,不便于幼兒之間進行深入的、詳細的、甚至有沖突的討論;這樣的空間布局使教師對幼兒發展情況的觀察、了解僅僅局限在對全班幼兒的大致的、模糊的、一般性的水平上,阻礙了教師對幼兒發展情況深入的、具體的、個別性的把握。所以,在我們的幼兒園課程改革中,首先要反思我們的環境是否符合我們改革的教育取向,而不僅僅在課程內容和組織方式上下工夫,也要在環境的創設上多花功夫,在這一點上我們還要學習瑞吉歐環境創設的思路。
四、環境是“第三位老師”
在瑞吉歐教育工作者眼中,除了每個班有兩位教師外,環境還是“第三位教師”。當環境具有“教師”的意義時,環境已不再是沒有生命的完全物化的東西,而成為一種富有人格魅力的教育力量。在這種情況下,環境如同教師一般,對幼兒的認知具有激發性,使幼兒處于積極的探究狀態,在各種嘗試中使用材料、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環境如同教師一般,對幼兒的認知具有指導性,幼兒可以在各種材料的使用中,獲得對周圍世界的認識。
他們的具體做法是:1.校園里沒有一處是無用的環境,即環境具有教育功能。例如,天花板上懸掛著許多不同形狀的雕塑品,這些都是幼兒用透明的、五顏六色的、平常少見的材料做成的,教師把它們掛上去讓幼兒欣賞、評論;廚房、餐廳和洗滌室都有水槽,除了洗滌物品外,還可以讓幼兒在這里進行玩水活動,等等。2.環境具有問題性,對幼兒的建構式學習產生一定的刺激。例如,“洗滌室與洗手間里的鏡子都切割成不同的形狀,以便吸引幼兒用有趣的方式看著自己的影像!辈⑦M一步探究不同形狀對影像的影響。3.環境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即把能引起相關經驗的各種環境因素組合起來。比如為幼兒創設水中倒影、鏡中像和光與影等一系列一一關聯的環境,促使幼兒在原有經驗基礎上提出疑問、討論解決方案,嘗試各種操作,從而建構出新經驗。4.環境富有彈性,可以根據幼兒和成人的需要而不斷變化,經常以新的面貌激勵幼兒進行新的探索活動。比如,在“小水坑里的智慧”方案活動進行中,當陽光在墻壁上投下樹枝斑駁的影子時,教師就把一塊布掛在這面墻上,讓幼兒清晰地隨時觀察光與影子的變化;在“石獅的雕像”活動中,把環境擴展到社區的廣場中心,環境的內涵也延伸到“石獅”幾百年的歷史時空中;還利用四季氣候和天氣變化豐富環境的意義,“雨中的城市”方案其環境從雨中的街道到雨中的古跡,再到雨中的戲院。
五、環境富有“家庭”的氛圍
幼兒園的環境究竟應該給幼兒一個什么樣的氛圍?難道幼兒園僅僅是幼兒學習、教師教學的場所嗎?瑞吉歐的教育工作者用他們環境創設的理念和實踐告訴我們:幼兒園應該像一個“家”。因為家庭般的舒適、溫暖、愉悅的環境,對于心理和生理尚處于幼稚水平的年幼兒童來說,有助于他們獲得幸福感和安全感,有助于他們在團體中學會與他人交往,有助于他們的建構式學習的順利進行。
瑞吉歐的教育工作者是怎么做的呢?1.用屏風、布簾和帳篷等把教室分成幾個小空間,幼兒可以自由選擇他們喜歡的空間,在那里選擇他們喜歡的材料,用他們喜歡的姿勢,或臥或坐,或立或走,自由自在地、全神貫注地投入到方案活動中。2.為一個人或一對一活動設置的私密空間,滿足了幼兒獨處的情感需要。當幼兒疲勞時,當幼兒遇到失敗時,當幼兒與同伴發生沖突時,可以到這個私密的小空間里安靜地休息,或與人談心,使內心得到一種釋放或安慰。3.提供一種維系親密關系的氛圍,特別在嬰幼兒中心,校門口設有舒適的躺椅,可供家長抱著孩子和其他家長、老師親切地交談;教室里鋪著地毯,上面擺著許多枕頭,可供嬰幼兒到處爬行,或依偎在教師的懷里聽故事,使孩子在學校里也可以享受到家里的溫馨和親情4.每一個班級環境是由幼兒、教師和家長共同長期建立起來的,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大家在這個環境里彼此逐漸熟悉,彼此了解,彼此信任,由此,發展成一種健康、合作與安全的人際心理關系,這有助于幼兒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和合作互助的學習方式。
今天,在我們中國,仍然有太多的幼兒園辦得像小學,教室里除了多了一些玩具外和小學的教室沒什么兩樣。怎樣使幼兒園和小學區別開來?怎樣使幼兒園在環境氛圍上更像一個幼兒園?恐怕還得多學習瑞吉歐的環境創設經驗,努力為幼兒營造一種“家庭”的氛圍,讓幼兒園成為幼兒生活與學習的“快樂之家”。
總之,通過學習和反思瑞吉歐環境創設的經驗,我們對幼兒園環境的教育價值有了全新的認識,同時對我們當前幼兒園環境創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能引起幼教界同行進一步的重視和深入的探討。
【談談環境的教育價值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環境的教育價值06-01
談談作文中的積累教育論文05-09
談談我院教育碩士的“論文答辯”07-23
談談道路交通環境保護與環境評價論文10-24
教育哲學的意義與價值論文08-09
基于價值觀的教育論文08-08
盲生游戲教育的價值思考的論文10-20
體育教育的本質及教育價值探尋的論文05-25
孔子教育思想下的教育價值拓展論文06-28
環境教育的改善論文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