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大班幼兒識字教育活動淺議的論文

        時間:2020-11-10 19:35:46 教育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大班幼兒識字教育活動淺議的論文

          自從1952年中央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暫行規程》中明確規定幼兒園"不進行識字,不舉行測驗"以后,識字教育一直作為一個塵封的課題在幼兒園無人涉足,而現代社會隨著幼教領域所涉及范圍的不斷拓展,許多的專家學者又重新以新的觀念,新的角度去觀察中國的漢字,在部析這象形表意的方塊字的同時也在幼兒園逐步探討,而我班正是適應這一研究趨勢并順應家長的需求而開展此項實踐活動,以了解漢字和學期后期幼兒發展具有何種程度的聯系,識字教育在幼兒園是否具備可行性,識字不識字對早期閱讀的作用等幾方面的問題。

        大班幼兒識字教育活動淺議的論文

          一、把握幼兒內在心理機制,給予他們識字的空間。

          我們的祖先用他們的智慧和想象造出了中國漢字--這一簡潔明了圖案和蘊意巧妙結合的文字,幼兒看漢字就象看一張簡單的畫,尤其是進入入學前后期大班階段,他們對文字的興趣逐漸變濃了,?匆娦∨笥言诳磮D畫書的時候對漢字加以猜測,有的幾個人在一起爭論,有的干脆跑來問老師:這是什么字呀?所有這些跡象,都表明幼兒內心深處對漢字有一種強烈的探索和認知欲望,因此,我便從幼兒最樂于了解的漢字入手,逐一創設了一個有字的空間。

          1、利用游戲區的方寸天地,讓幼兒識字: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在游戲角,幼兒常常會流連忘返,因此,我一開學就在各游戲角貼上了不同的漢字,并引導幼兒進行觀察,讓他們知道有了字就有了標記,你一看就能明白這是什么游戲,一些幼兒很快接受了這些漢字,而另一些幼兒還僅僅把目光停留在游戲過程中,而對這些字渾然不予關注。于是我一邊扮作客人老師,巡視著游戲區,一邊有意設地發問:"這是什么地方呀?""這是醫院""噢,在哪掛號""諾,那里"熱心的小朋友用手一指,我佯裝不解,怎么是那里掛號,不是這里呢(我指著配藥處)"唉,你真笨,這里寫著掛號呢,"許湛得意洋洋地數落起我來,"噢,原來這里有字,對,看看字就明白這里是什么地方了"我恍然大悟狀。同時也明了漢字空間的充分利用還在于老師的引導。

          其次,我還將兩個娃娃家設在不同處并分別命名為小不點家,大衛家,讓幼兒在選擇時看漢字標記,并給大衛家的娃娃起名大衛,如此對應反復,幼兒在潛移默化中輕松地認識了這些字。

          2、利用每天的氣象記錄,讓幼兒識字:

          在設置氣象角的時候,我和配班老師一起協商如何使用這一小角落并充分發揮作用,最終我們決定不給氣象角過多的裝飾,而是裝訂人手一本小本子,讓幼兒每天按日期記錄天氣,日期由老師每天寫在黑板上,起初,我們僅在黑板上寫上諸如9月20日之類的字樣,發現幼兒已基本認識并模擬書寫便增加為×月×日,星期×字樣,最后又寫上1999年×月×日,星期幾字樣,形成常規后,幼兒便開始了自覺的認識與實踐,及至學期未,幼兒已能自己像畫畫一樣在黑板上寫上日期和星期、還有年份等,對于幼兒來說,這就象一種有趣的畫畫過程,有的小朋友還在寫好的"日"字中涂上顏色,對自己的記錄有了欣賞意識和成功體驗。

          3、利用幼兒姓名編號,讓幼兒識字:

          我班有46名幼兒,其中含不同漢字121個,學期初,我們把評比欄設計成一張表格,把幼兒照片和名字一一對應排列在表格上,幼兒起初只是指點照片和名字進行議論,一段時間后我們取下照片,幼兒之間的好勝心理使他們一有空便去數星星,幾番比較便把一些幼兒的名字作為一個整體了解并認識了,我便趨勢打印了全班幼兒的編號姓名,如1號陸烯,分別貼在幼兒操作柜、杯子架、圖畫袋上,幼兒每天都要在這幾處進行活動。在每天與自己名字的無意交往中幼兒漸漸認識了它們,尤其是在圖畫袋上,每次繪畫活動結束后,幼兒總會去那里品評一番,有時看到一張好畫急切想知道是誰畫的,因此,對字的認識也就在相互交流,一次次觀察、驗證中得以鞏固,一學期下來,我班有20%的小朋友能迅速認識全班小朋友的名字,42%的小朋友能認識他好朋友的名字及一些特別幼兒的名字,27.5%的小朋友能根據編號及簡易字識名字,全體幼兒都能認識并寫出自己的名字。

          二、開展系列早期閱讀活動,幫助幼兒系統了解漢字的構造規律。

          早期閱讀是指幼兒從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過渡的前期閱讀準備和前期書寫準備,在文字方面,其主要培養目標應能初步認識、了解文字和畫面的對應關系,愿意辨認漢字,因此,本學期我班圍繞此項目標開展了系列活動,讓幼兒對漢字的結構有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

          1、日常生活中的拆字游戲:

          課余飯后,我有意識地安排了一些拆字游戲,如將冰、好、沖等字或按筆劃或按其義拆開,在幼兒理解其造型意義后加以復合,并用形象化、擬人化的方法介紹字的筆劃構成,如"我"字,在介紹給小朋友時,我一邊在黑板上寫一邊編了一首兒歌"斜斜一個點,長長一根線,我找小勾子,用手抓抓緊,我用大勾子,用手抓抓牢",上面加個點,我就站得好,幼兒根據兒歌進行了"我"字的"畫畫活動"幼兒寫畫的過程,完全不似在寫什么字,而是象念兒歌畫小貓一樣,用心描繪著這樣一幅畫,在裝訂幼兒畫紙時,題為"我的畫"的封面設計滿足了幼兒的自編自畫心理,突出了幼兒稚拙可愛的天真模樣。

          2、集體教育活動中的系統引導:

          集體教育活動中的漢字展示,是識字教育中一個重要的手段,它通過老師系統化地介紹漢字,使幼兒對漢字的結構有一個明確的了解,能夠初步感受漢字的造型特點,因此,在本學期的早期閱讀"三點水"活動中,我制訂出了:(1)教會幼兒認讀漢字:海、浪、汗、淚、沙等,使幼兒知道以"三點水"為編旁的漢字均與水有關的。(2)使幼兒根據"三點水"的字結構進行發散性思維,歸納、復習漢字內容。(3)讓幼兒體驗與漢字系統交往的快樂情感這三個目標。并采用了字畫形結合的直觀設計,使幼兒了解有三點水的漢字都跟水有關,啟發幼兒想象,你還見到哪些字有"三點水",幼兒說的除了課堂上出示的海浪、流淚、出汗、橙汁、洗澡等詞外,還想出了澤、江、河、洋、沈、瀅、潔、湛等字,在其它早期閱讀"足"字旁的漢字,"草"字頭的漢字等活動中,幼兒表現出的興趣盎然無一不顯示出漢字對于大班幼兒的吸引力。

          三、提供幼兒實踐的條件,使他們獲得成功體驗。

          顯然,對于本項活動的最終目標并不是在一年內讓幼兒識多少個字,而是以發展其早期閱讀能力為已任,因此,這里的識字教育是為幼兒自己獲取知識,增強其閱讀能力提供的又一項工具性幫助,有了對漢字良好的辨認能力,幼兒便能從各種各樣的圖書、畫冊中去討論、想象,從而能習得一些方法,積累一些經驗,在強調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今天,心理因素,尤其是自信心等的培養已愈來愈受到教育者的重視,一個能說會道善于表現自己的孩子固然能在眾人面前擁有自信,那么一個不起眼的小娃娃能告訴目不識丁的老奶奶以東西南北一定同樣能擁有一份自信,小朋友領著他們年逾六旬的爺爺奶奶指著墻上的名字或文字符號告訴他們是某某,這是我的畫,龜兔賽跑,這些圖書是我們自己畫的,當一臉驚訝的老人詢問這字是誰寫的時,連不起眼的徐詳小朋友都驕傲了起"是我自己畫的!"多一份成功便多一份自信,小朋友的目光也變得更加忙碌,許多家長都反映:現在,小朋友每次在大街上、在公園都能說出一些他們認識的字,還真不簡單呢!

          綜上所述,幼兒識字教育在促進幼兒發展方面固然取得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幼兒畢竟和成人不同,他們根本不用像成人那樣去分析,理解字的偏旁、部首、表音、表意、象形等內部結構及其關系,而是把一個個的漢字,當成一個一個完整的由若干線條組成"圖形"來識記的,當這一組漢字拆開分散到其它陌生的字中他們全然不知。相當一部分識字來自于幼兒對圖形字體的無意記憶,如何正確加以引導,讓幼兒識字教育擁有更加廣闊的前景,使其最終為幼兒早期閱讀進行有益引導,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幼兒美術教學中教師的角色

          論文提要: 每個兒童都根據自己與世界相互作用的獨特經驗去建構自己的知識并賦予經驗和意義;知識不是通過教師的傳授獲得,而是兒童在相應的情景和社會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而獲得的。因此,教師不再是美術教學活動中唯一的主角,而應以“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的身份,從題材的選擇、過程的指導、作品的評價等全方位,以更開放、包容的心胸,更靈活的溝通,以及更卓越的教學技巧來協助幼兒主動建構經驗、大膽想象創造,使美術教學培養兒童創造力和審美力的宗旨真正得以體現。

          姓名:施娟         教齡:22年

          職務:幼兒園教師     職稱:幼兒園高級教師

          郵編:226100       地址:江蘇省海門市東洲幼兒園

          電話:0513-82213369

          隨著幼兒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美術教學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美術教學不僅僅是讓孩子掌握一些美術技能,更重要的是通過美術活動讓孩子獲得身體、智力、情感、個性、社會性的全面和諧的發展。每個兒童都根據自己與世界相互作用的獨特經驗去建構自己的知識并賦予經驗和意義;知識不是通過教師的傳授獲得,而是兒童在相應的情景和社會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而獲得的。因此,教師不再是美術教學活動中唯一的主角,而應以“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的身份,從題材的選擇、過程的指導、作品的評價等全方位,以更開放、包容的心胸,更靈活的溝通,以及更卓越的教學技巧來協助幼兒主動建構經驗、大膽想象創造,使美術教學培養兒童創造力和審美力的宗旨真正得以體現。

          一、創作興趣的激發者

          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美國學者杜威認為“興趣,是刺激幼兒學習的好形式”!爸苯咏涷炈鸬呐d趣是刺激學習的最好形式,幼兒只有對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會注意集中,參與主動,投入積極,從而獲得知識經驗”。在生活中我們發現:幼兒很容易對美術活動表現出自發的興趣和熱情,但是這種自發的興趣多屬于表層的興趣,往往帶有情緒色彩,容易波動,易轉移。如何使幼兒自發的表層興趣提高到有一定深度的動機水平上,轉化為一種內驅動力?

          1.根據幼兒身心特點,精心設計美術教學活動。教師可以采用蠟筆水粉畫、吹畫、線描畫、剪貼畫等不同美術表現形式讓幼兒欣賞并了解到:原來美術不僅可以用水彩筆來表現形象,還有那么多有趣的表現手法,從而對美術活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幼兒喜歡在玩中學,所以以游戲的形式開展美術活動也能很好地激發幼兒的興趣。如畫人物動態是美術教學中的難點,幼兒畫不好就不會感興趣,在畫人物動態之前,可以設計一個環節,讓幼兒玩游戲——“會動的影子”,幼兒在游戲中發現了人的手臂和腿的動態變化,覺得非常有趣,然后再配以“活動小人”的學具,讓幼兒在操作游戲中不知不覺對畫人物動態產生了興趣。

          2.培養幼兒學習興趣需要貫穿于美術活動的全過程。幼兒美術教學開始部分可以用游戲、故事、音樂等形式導入,直接引起幼兒的興趣。如畫蝴蝶時,教師可以先講了一個“蝴蝶谷”的故事,用形象的語言向幼兒描繪了一群美麗的蝴蝶仙子,使幼兒產生了想畫的欲望。在幼兒作畫過程中,教師可以以花仙子的口吻幫助幼兒激活思路,樂意表現。最后,再用鼓勵、欣賞的語言評價幼兒的作品,使幼兒獲得滿足,從而把興趣延伸到對新的美術活動的需求和期待。

          3.積極發揮教師對培養幼兒美術興趣潛移默化的影響。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現一種現象:一些在美術工作者家庭中成長的孩子,通常對美術有著濃厚的興趣,這其實是環境對他的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在教孩子美術的時候,教師首先要對美術活動有興趣和熱情,這樣可以創造一個容易引起幼兒興趣、輕松和諧的美術活動的環境。其次,教師自身的繪畫水平也直接影響孩子的繪畫水平和興趣。例如,在一次對家長開放半日活動中,我也畫了一幅線描畫,并和小朋友的作品一起展出,當孩子們看到我的作品時,都齊聲地說:“哇,好漂亮!”“真好看!”從那以后,許多原來覺得線描畫比較單調的幼兒都喜歡上了線描畫,產生了創作興趣。這樣的效果是欣賞其它作品不一定會達到的。因此,教師應在實際教學中,不斷積累經驗,不斷提高自己的繪畫水平。

          二、創作題材的發掘者

          長期以來我們教師卻抽走了最生動、最豐富和最有活力的情感因素,把美術教學看成按教師的主觀意愿設計、安排的活動。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情感如同沃土,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個土壤上!蔽覀兘處煴仨氉鰝細心的觀察者和傾聽者,在幼兒的生活中、學習中,關注、追尋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發掘出幼兒想畫、能畫、能創造的生動的題材。 新《綱要》中的藝術觀強調感受與創造并重,把藝術教育定位在審美教育范疇內,強調對幼兒審美感受的培養。

          1.多渠道,讓幼兒感受美。偉大的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早就提出了“大自然大社會”是活教材的主張。帶孩子走進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領略大自然賦予的美,接受大社會贈予的禮物,可以使幼兒在審美的體驗中產生情緒上的興奮,大自然中的聲音、形態、色彩等形式的美給幼兒的眼、耳等感官以愉悅,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了幼兒的感性趣味。

          加強美術欣賞教學活動,所謂“畫內工夫畫外學”,通過為幼兒提供各種形式的、有情感色彩的美術作品,如世界名畫、工藝品、雕塑、建筑等實物或圖片,也可以是兒童畫,再加上教師的合理引導,完全可以使幼兒感受到其中體現的生命與情感,對美好的事物產生敏銳的感知,激起審美欣賞的興趣。美術欣賞可以通過“詩畫結合”、“音畫相伴”等形式,讓幼兒置身于一個美的意境中,這樣既能穩定幼兒的情緒,又能陶冶幼兒的情感,可以全方位地進行審美感知教育。

          2.多引導,讓幼兒發現美。美術活動中的審美感知不同與科學活動中的感知,它具有非實用功利性、完整性、超越性、情感性等特點,強調的是“美”。這種美實際上是對眼前事物幾個最突出的特征要素組成的完整形象的整體性把握。因此,教師在美術活動中要引導幼兒去發現、感知事物的審美特征。例如對楊柳樹和寶塔松的欣賞感知,我們可以引導幼兒從樹冠形狀的不同、樹葉顏色的深淺及形狀的差異進行觀察、分析、在微風中感受楊柳樹的柔美和寶塔松的挺拔向上等情感特征。

          在引導幼兒發現美的過程中,教師語言的運用也很講究,啟發、引導性的語言可以開闊幼兒的思路,啟迪幼兒去發現。如“你感覺怎么樣?”“為什么?”等,盡量不要問幼兒“好不好?”“是不是”等封閉性的問題,以免造成幼兒的惰性。另外,藝術性的語言也可以很好地調動兒的審美情感,發現事物的美。例如我們在教幼兒畫鵝時經常引用的一首古詩——詠鵝,不僅生動地刻畫了鵝的形象特征,而且給幼兒展示了一幅意境優美的畫面。

          3.多體驗,讓幼兒表現美。要讓幼兒獲得審美愉悅,首先要選擇適合幼兒的美術活動內容,這些內容應該是幼兒所需要并喜歡、感興趣的,與幼兒的生活經驗相關的,是他們熟悉的。其次,要以游戲的形式開展美術活動,讓幼兒樂在其中。第三,提供多種材料,讓幼兒在大膽的嘗試與操作中得到審美愉悅。

          三、創作過程的支持者、引導者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認為:“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一切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庇變好佬g教育不僅要提高幼兒的繪畫技能,更要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

          1.豐富幼兒的表象,激發幼兒創造想象的源動力。想象需要依靠內在圖示的存儲,儲存的圖示越多,幼兒想象的內容就越豐富。大自然以它獨特的詩意魅力,會讓孩子們流連忘返。飄舞的柳條、潺潺的流水讓他們駐足不前,清脆的鳥鳴、花兒的芬香,讓孩子們歡呼雀躍。這些具有無限的吸引力的欣賞材料,能使他們更加主動地去觀察,細心地去體會。加強戶外實踐教學,有利于擴大幼兒的知識視野,陶冶幼兒的性情,培養審美情趣。同樣,大社會也為幼兒的想象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

          2.引導幼兒主動積極地觀察,讓幼兒樂于創造想象。一切立體的或是平面的事物,只要是美的,都能激發幼兒觀察、探索的興趣和想象創造的欲望。如在主題“我愛大自然”的活動過程中,讓幼兒漫步在林蔭道上,一陣微風吹來,路邊的楊柳隨風飄蕩,幼兒會驚奇地叫道“這多像媽媽的長頭發呀!”于是孩子畫中的柳樹便成了可親的柳樹媽媽,用她那一頭的長發保護著一群鳥娃娃。幼兒在大自然中的奇思妙想,繪成了一幅美妙的圖畫,使孩子體驗到了想象的樂趣,從而變得樂于創造想象。

          3.優化活動環境,讓幼兒在寬松的氛圍中大膽創造想象。適宜的環境是創造發展的土壤,保證幼兒情感自由、探索自由和活動自由,對孩子的創造性發展是有益的,大自然、大社會就為幼兒創設這樣一個寬松愉快、充滿感情色彩的環境,孩子們在其中表現無拘無束,在老師啟發下,他們更能大膽地想象,勇敢地創新。在他們的眼里,小雨像透明的窗簾,像顆顆珍珠......在他們筆下,春天像一個淘氣的娃娃,又像是美麗的小姑娘......美術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在教學過程中把握住幼兒的情緒情感,善于用啟發、誘導的方法挖掘幼兒的潛能,讓幼兒充分發揮各自的想象。并一直采用正面評價的方式來鼓勵每個孩子的點滴進步,對其不足的地方則用商量或建議的語氣提出修改的意見,充分地尊重每個孩子的奇想,肯定孩子的創意,使孩子們更加地自信、自主,大膽地創作出了一幅幅感人、充滿創造想象力的優秀作品。真正做到讓每個幼兒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自信心,從而更大膽地去進行創造想象。

          4.提高繪畫技能,在支持、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各種藝術活動并大膽表現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提高技能與培養想象力、創造力之間并無矛盾,關鍵是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為了幫助幼兒掌握必要的繪畫技能,可以引入“單元教育”和嘗試“先行組織者”策略,提高幼兒的技能。例如對小班幼兒進行“線條”的單元練習,學習內容包括橫線、豎線、斜線、鋸齒線、波浪線、螺旋線等。將繪畫與游戲和故事結合起來,安排“下雨了”(結合歌曲‘大雨和小雨’來添畫長短不同的直線)、“美麗的格子布”(練習交叉線)“大河里的輪船”(添畫波浪線)、“小兔的青草地”(練習鋸齒線)、“小貓繞毛線”(練習螺旋線)等內容。通過單元練習,幼兒很快熟悉并基本掌握了“線條”這項基本技能。

          也可以嘗試運用奧蘇貝爾提出的“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這種策略運用在教幼兒學各種動物和人物的動態變化時特別有效。例如,在學畫小雞動態時,幼兒通過前一次畫小雞,已經對小雞的基本形象有了了解,這時,我出示會動的小雞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讓他們發現:原來,小雞動的時候,頭、身體、腿等部位形狀不變,位置發生了變化,由此,幼兒在原有技能和新技能之間找到了不同處和共通點,畫出了許多形態各異的小雞形象,不知不覺提高了技能。

          四、創作成果的肯定者、支持者

          每位孩子的作品都是他們根據自己個人的內心感受和情感,用不同的方式表現出來的創作成果。《幼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我們應尊重每個孩子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和表現方式!苯處煈獜乃麄兊膭撟鞒晒邪l現許多獨特的想法和創新表現,通過積極的肯定和鼓勵,促進他們的審美創造力的提高和發展,并使之在感受成功快樂中,增強自信心。

          我們欣賞幼兒的作品,首先應該了解、理解幼兒心理、生理發展的特點,站在孩子的立場來看待他們的畫,耐心地傾聽和洞察,就能發現他們作品中富有個性的想法和表現。

          創造從幼兒的作品中可隨處擷取,可有時他們自己也許還沒有明確地意識到,這需要教師從中尋找、發現創造的火星,通過適時的提醒和鼓勵,激起他們新的創造熱情,燃起新的創造火花。

          幼兒是美術活動的主體,教師以幼兒的興趣需要為出發點,給予不斷的支持、引導和鼓勵,激發他們學習、創造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必然能使他們發揮創造的天性,創作出屬于他們自己的充滿童真和幻想的作品,讓我們目睹到“天生的藝術家”的風采。

          今天我是“木乃伊”

          游戲時間,虎虎蹦蹦跳跳來到“博物館”,毛毛給他分配了角色。

          游戲開始了,毛毛找來幾把椅子拼在一起,讓虎虎睡在上面,還不住地關照虎虎:“別起來哦!別動噢!”不一會兒就聽到毛毛大叫:“博物館開門了!博物館開門了!”娃娃家的媽媽抱著孩子到“博物館”來參觀,看見虎虎躺在椅子上一動不動,疑惑不解,問:“他怎么躺在這里啊?博物館里怎么會有人睡覺啊?”毛毛一把拉過娃娃家的媽媽,一本正經地說:“等會兒會告訴你,現在你應該跟著我參觀!我是導游!”

          接著,毛毛拿著一根小棒指著桌子上放著的“展品”向娃娃家的媽媽介紹著:“這是古時候的衣服,這是古時候的筷子,這是古時候的剪刀……”虎虎躺在那里,一直在豎起耳朵聽毛毛作介紹,偶爾還會半張著眼睛,轉頭看看那些“展品”。

          最后,毛毛把娃娃家的媽媽帶到了虎虎跟前,指著躺在椅子上的虎虎說:“各位游客,這是木乃伊!”原來毛毛給虎虎分配的角色是博物館里的木乃伊!

          娃娃家的媽媽一聽“木乃伊”大笑起來,她的笑聲讓躺著的虎虎有些不自在,她還伸手去摸虎虎的臉,虎虎忍不住睜開了眼睛。這下,毛毛急壞了,他大聲叫著:“閉上眼睛,閉上眼睛!”

          虎虎只得閉上眼睛,毛毛則開始了他的介紹:“這是我們博物館最大的寶貝。是我們從地底下挖出來的!是幾百年前的一個老爺爺……”剛說到這里,虎虎就急了,大聲糾正:“我不是老爺爺,我是小朋友!”

          “閉嘴,閉嘴!木乃伊怎么會說話?”毛毛急忙阻止虎虎;⒒⒉恢暳耍庾R到自己把扮演木乃伊這事兒給忘了。

          這時娃娃家的媽媽突然雙手捂著腦袋做出害怕狀,邊喊著“木乃伊活了!木乃伊活了”,邊沖出了博物館。

          一下子,博物館門口圍了很多人!昂昧,好了,博物館關門了,明天再來!泵贿厡^的人說。一邊回過頭嚴肅地告訴虎虎:“明天扮木乃伊絕對不能講話,要像塊木頭一樣躺在那里!

          不知道虎虎是否聽進去了毛毛制定的規則,只聽他自顧自地嘮叨著:“我是小朋友,我不是老爺爺!”毛毛萬分無奈,沖著虎虎喊:“啊呀!你是扮演老爺爺的木乃伊!懂了沒?”此時,虎虎似乎突然開竅了,點頭微笑著。

          我驚嘆于孩子的游戲創意,更驚訝于在游戲中虎虎愿意配合扮木乃伊!在游戲中,孩子快樂嗎?事后,我有意識地來到兩個男孩身邊詢問他們的游戲感受!懊,你怎么會想到木乃伊的.?”“因為博物館里有木乃伊,我看見過!”“為什么是人來扮木乃伊呢?”“方便呀!”三個字就把他的策劃意圖表述得清清楚楚。我再問虎虎:“你躺在那里難受嗎?”虎虎拼命搖頭。“你躺在那里會睡著嗎?”我追問。“我躺在那里可沒有睡著,我在聽毛毛講解,聽聽他講得對不對。我還會看他們講解到哪里了……”虎虎一五一十地講述著他扮木乃伊時的所思所為。

          我由衷地感慨游戲的魅力。在整整一場游戲中躺著不能隨便動彈,這對于任何一個孩子尤其是男孩子來說,都是備受煎熬的過程。但是,因為有扮木乃伊的角色意識,因為有“木乃伊不會動”的角色認知,虎虎做到了。他努力地克制自己、挑戰自己,體驗到了游戲的快樂。為此,我們應多支持這樣的自主游戲,讓孩子在游戲中體驗快樂、獲得發展。(作者:徐則民)

          創設有教育價值的區域環境體現師幼互動

          內容摘要 在幼兒園創造一個適合幼兒學習的環境是課程的一個重要部分。物質環境設置和材料提供應是幼兒興趣、需求與教育目標和內容的有效結合,明確環境和材料所蘊涵和可能實現的教育價值,將環境創設和材料搜集的過程作為幼兒的創造與自我表現的過程。我們應創設不斷與幼兒相互作用的物質環境,讓環境與幼兒“對話”。

          關鍵詞 創設 教育價值 區域環境 師幼互動

          正文 幼兒在園的學習,是在與周圍環境、與人、與事件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進行的,因此,在幼兒園創造一個適合幼兒學習的環境是課程的一個重要部分。環境的教育價值不僅僅是裝飾和美化,更重要的事促進幼兒的發展。為了使物質環境具有教育價值,有效促進幼兒學習和發展,我們應創設與幼兒相互作用的物質環境,讓環境與幼兒“對話”。這不是僅僅讓幼兒參與或部分的把環境交給幼兒布置所能事先的,而應將環境視為課程,并使幼兒真正成為環境的主人。

          一、物質環境設置和材料提供應是幼兒興趣、需求與教育目標和內容的有效結合

          幼兒特別樂于擺弄和操作物體,符合年齡特點的材料能引起幼兒的主動深究。皮亞杰的相互作用論告訴我們,兒童的認知發展是在其不斷地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獲得的。幼兒的年齡特征決定了他們對世界的認識還是感性的、具體的、形象的,思維常常需要動作的幫助;他們對物質世界的認識還必須以實物為中介,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對物體的直接操作。幼兒對世界的認識是在不斷地看到自己對客體作用的結果中得到調整、擴展和深化的。可以說,物質環境是幼兒學習和探究的刺激物、中介和橋梁。因此,我們要努力將教育目標和內容,將期望幼兒獲得的經驗蘊涵在物質環境之中,使幼兒通過與環境的相互作用獲得教育所期望的經驗。

         。ㄒ唬┝私庥變旱奶攸c、需求和興趣,提供幼兒樂于探究和與之相互作用的環境和材料,并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需求和興趣的變化不斷調整。

          教師可以通過觀察、詢問和引發幼兒提出問題進行討論來了解幼兒的需求和興趣。比如我們在區角活動中布置了一個汽車城,里面放置了很多幼兒帶來的汽車玩具,在玩耍中,一個孩子說:“這輛車上有一個大桶,這是什么車哪?”教師就有意識的引導孩子們討論,有的孩子說是垃圾車,有的說是灑水車,孩子們對車的興趣一下子高漲;另一個孩子說:“我們比比看哪輛車開得快好嗎?”于是,孩子們把車放在地板上、桌子上、地毯上開,接下來他們又發現玩具車在不同的地方開得速度不一樣,就這樣關于“車”的問題討論也越來越激烈了。

          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投放多層次的材料,滿足不同幼兒的需要。二期課改中指出,教師要關注幼兒的個性差異,滿足不同幼兒的發展需要。一次在區角活動中,幾個小朋友在合作布置“各種各樣的路”,大家覺得還可以建高架橋和南昌大橋,這樣車可以開得快些,但為怎樣搭高架橋而意見不一。第二天我們老師就在探索角里提供了一些有關“橋”的圖片,并關注著他們的一切。

          盧博文:“看這座橋,我知道它是‘生米大橋’,媽媽帶我去過的。”

          吳浩宇:“這有什么稀奇,我知道很多橋,有‘長江大橋’、‘南昌大橋’!

          馮博:“我爸爸也帶我乘過高架橋!

          民民:“可是我們不會搭橋,怎么辦?”

          馮博:“我家里有一本書上有搭橋的樣子,星期一我會帶來!

          在探索的過程中,孩子們往往會生成新的內容,作為我們老師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發現和引導,像各種橋,是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老師就要鼓勵幼兒進行收集,通過多方合作共同創設環境。多種渠道的材料和環境的創設,有利于活動的開展深入及拓展延伸。

          比如在研究“搭大橋”中,根據孩子們的建議,教師提供了雙面膠、彩泥、各種大小形狀材質的月餅盒、繩子、模板、積木等物,孩子們一開始用彩泥粘,可是根本粘不;他們又嘗試用雙面膠,也不行;再用繩子扎,由于繩子的區別,有的扎住了,有的滑掉了。還有的孩子用各種月餅盒堆高進行試驗,研究出了用盒子當中堆高,兩邊成斜坡的方法搭成了一座簡單的橋,不過汽車在上面開,滑下來的速度可快多了,而且可以一下子開得很遠。孩子們因此興奮起來,他們又建構了許多不同的斜坡,比賽哪輛車開得遠。

          不同的材料,使孩子有了不同的體驗,這樣的學習效果,是教師不能用語言直接給予的,而是需要幼兒自己在對材料的探索、操作于實踐中獲得的。

         。ǘ┟鞔_環境和材料所蘊涵和可能實現的教育價值

          在主題探究活動中,請幼兒和家長共同收集材料和資料僅僅是為了布置墻面嗎?答案是否定的。我們應明確,收集材料的過程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首先,幼兒可以通過收集材料了解通過哪些途徑獲得信息和知識,這本身就具有探究性。比如在進行“清清水世界”的主題活動中,孩子們有的拿來了自己家里的VCD,有的拿來了畫報,有的拿來了圖書,有的拿來了爸爸媽媽和自己的照片。他們在搜集的過程中就了解了水的種類、水的用途,以及一些先進科技下凈化出的純水等。他們學會了查閱資料,對資料進行整理、紀錄,孩子們在主動活動中學會了學習。

          其次,對于自己搜集來的資料,幼兒格外珍惜并樂于探究,從而使學習變得富有樂趣。在“海洋生物”主題活動中,孩子們利用各種廢舊材料如一次性紙杯等制作了“章魚”的玩具,他們用這一玩具講故事,發現原來身邊的廢舊材料可以變出這么好看的東西,對搜集材料的興趣也更高了。

          二、支持、啟發和引導幼兒與環境相互作用

          要使幼兒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動學習和發展,根據幼兒的興趣和教育目標的需要設置環境和材料是基本前提,但要真正實現還必須有教師的支持和引導。

         。ㄒ唬⿲h境創設和材料搜集的過程作為幼兒的學習過程

          經過與幼兒的討論決定了墻飾內容后,教師應和幼兒一起設計、準備材料和制作。幼兒能想的讓幼兒去想,幼兒能做的讓幼兒去做。幼兒可以根據需要,通過想(利用已有的經驗)、問(如家長、鄰里等一切可以作為資源的)、看(書、畫報)去獲得有關的信息,通過自己動手和求得他人的幫助去獲取需要的材料。在這個過程中,幼兒不僅發展了設計的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而且每一個墻飾對幼兒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

          例如,我班“游泳真快樂”的墻飾專欄記載的是幼兒學游泳的經歷和感受,是幼兒自己的故事。它鼓勵和支持著幼兒樂于用美術的手段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驗,使幼兒表達出自己游泳時的害怕、勇敢和喜悅;使幼兒為更好地表達和表現自己的感受與體驗而主動學習和提高自己的繪畫技能;使幼兒相互了解和溝通,看到同伴也和自己一樣怕水而感到一些安慰,看到同伴勇敢而暗下決心向他學習,看到自己的不斷進步而自豪和更加努力。這樣的墻飾實現著激勵幼兒表達與表現自己的感受和體驗、學習繪畫技能、同伴間的交流和相互影響、自我監控和激勵等教育價值。

          (二)將環境創設和材料搜集的過程作為幼兒的創造與自我表現的過程

          二期課改的理念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關于環境創設的研究,談到了環境創設的重要性。我在研究與實踐中,理解到主題環境的創設不僅美化環境,還是孩子們自我表現與展示的舞臺,是信息與經驗交流的窗口,更是幼兒盡情想象與創造的天地。所以主題的進展,必須依靠環境,才能更深入,更具體的開展,從而不斷的逐漸豐富。我們班級墻面上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孩子經驗提升的具體體現,每一件作品都是孩子學習、參與的寫照。

          在9月—11月中,我們做的主題是“水的世界”,我們的教室環境處處體現這個主題。除了平時組織學習活動后,孩子們留下的種種痕跡,在游戲區域我們也為孩子準備了與主題內容有關的材料。比如:在做做玩玩活動中,我給孩子準備了各種材料,大都是廢舊的材料,如:盒子、各種紙、鉛絲、木珠、吸管、一次性紙杯等等,讓孩子們制作各種海洋生物。小朋友很感興趣,他們用廣告紙折鯊魚,裝上回形針放在墊板上做“海洋”,用磁鐵在墊板下來回移動,好象鯊魚在海洋中游泳;用紙杯和吸管做章魚,用彩泥、木珠和鉛絲做螃蟹,布置在墻上。再如:說到水的沉與浮,我請孩子們共同收集準備了大量的材料放在探索角里,讓他們進行實驗,有的孩子可能一下子并不能理解這些材料的用處,但因為有的孩子試驗后分類布置出來,其他的孩子便能從環境中獲得經驗,提高自己的認識。

          孩子們在走過主題一個個站點的時候,他們也會萌發與之有關的創造性的想法,很自然的在環境中體現出來。如:秋游時看過海獅和海豚的表演后,孩子們就在建構游戲中開設了一個“開心公園”,里面有許多的“小動物”,它們住在各種不同的房子里;還有一個水族館,住著很多“海洋生物”,連海獅和海豚表演的皮球、套圈等道具都有。孩子們不僅玩,還有角色的游戲行為,在再現主題內容的同時,更推進了主題的進展,有了一個良性的循環。

          為了使物質環境具有教育價值,有效地促進幼兒的學習和發展,我們應創設不斷與幼兒相互作用的物質環境,讓環境與幼兒“對話”。這不是僅僅讓幼兒參與或部分的把環境交給孩子布置所能實現的,而應將環境視為課程,并使幼兒真正成為環境的主人。

          在反思中創造更有質量的教學活動

          有這樣一個現象一直讓教師們感到困惑,即我們并不缺乏對新課程教材的認同與實踐,但為什么成長有限?我的答案是:教師只有在不斷的教學反思中才能創造更有質量的教學活動,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專業化水平。下面,就來談談我的真切感受。

          一、教學前的反思——邊預設邊反思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過這樣的體會:從一個教學活動方案初步形成到真正付諸于實踐,我們常常會一次次地否定、修改教學設計,尤其是在公開活動的時候。其實這樣一個不斷否定、不斷修改的過程,就是教師在不斷進行教學前反思的過程。它讓我們更關注幼兒的經驗,更認真地研讀教材,更準確地把握活動的目標、重點和難點。

          1.教學前的反思側重于教育活動的目標及價值

          教師在精心預設每一個教學活動的時候都要不斷思考:開展本次活動對推動幼兒當前有效發展的價值到底在哪里?它包括:為什么在這個時候選擇這個教材;開展這個活動能解決什么問題,達到什么目標;可以選用哪些關鍵的素材和資源更好地達成活動目標。

          2.教學前的反思要關注幼兒的經驗

          《上海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南》中的基本精神和新教材上一個個素材點,只有在屬于幼兒最近發展區的教學活動中使用才能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因此,在教學前我們必須對幼兒的經驗進行充分地思考:幼兒已經有了哪些經驗?適合本班幼兒最近發展區的、最具有挑戰性的經驗是什么?幼兒的經驗怎樣才能得到充分的交流展示、梳理提升和遷移運用?

          我曾經嘗試在兩個不同的中班開展同一個數學活動“過生日”。

          中一班的幼兒正在開展“幼兒園里朋友多”的主題活動,他們很想和朋友一起在幼兒園過生日,并且已經開始相互調查了解,制作交換生日卡片。所以在認知、情感和能力等方面,他們都具備了開展“過生日”活動的經驗基礎。在交流“誰是X月份出生的朋友,明日個月出生的朋友最多,誰和誰同月過生日”等問題時,幼兒能很快做出反應,并且生成了很多有價值的話題,如“為什么2月29日過生日的朋友在今年的掛歷上找不到”“寒暑假里出生的朋友不能在幼兒園過生日”等。

          中二班的幼兒也喜歡過生日,不少幼兒也有在幼兒園過集體生日的經驗。但是他們對自己具體的出生日期并不是很清楚,更缺乏在掛歷上看年、月、日的經驗。因此,盡管一開始在回憶和交流過生日的快樂體驗時也很熱鬧,但之后的報生日找朋友,在掛歷上圈出自己生日等環節就出現了冷場。教師事先預設的一些非常有價值的討論話題也難以深入展開。

          因此,今年非去年,此班非彼班,該幼兒非那幼兒。在開展每一個教學活動前對幼兒的經驗多一份了解與思考,活動的質量也就多一份保證。

          二、教學中的反思——邊教學邊反思

          教學中的反思是一種難度較高的瞬間反思,實際上是教學智慧的集中體現。它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及時主動地根據幼兒的興趣、熱點、生成問題以及學習狀況調整活動的方案和教育的策略。

          1.教學中的反思要聚焦在活動中動態生成的事件

          在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育現場幼兒自發生成的事件或者突發事件,及時進行價值判斷,調整預設計劃,靈活地反饋應對。

          如在進行“值日生”的公開主題活動中,原本還是艷陽高照的天氣忽然打雷下雨了,幼兒一下子將視線轉向窗外。教師當即做出判斷:這是個非常不錯的教育契機,于是馬上讓幼兒思考討論:如果你是值日生,你將怎樣記錄晴轉雷陣雨的天氣呢?幼兒頓時回過神,非常有興趣地討論起來。

         。鶕變簩處燁A設問題的反應進行瞬間反思與調整問題是影響教育活動質量的關鍵。當幼兒對教師的問題不感興趣、不知所云、答非所問,或者答案總是處于同一層次,同一角度時,活動就會出現“冷場”。這時教師就要即刻反思調整自己的問題,甚至可讓幼兒來提出問題,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

          如在“動物照相館”的活動中,教師發現幼兒對“近大遠小”這一概念非常缺乏經驗,就馬上創設了這樣一個問題情境:長頸鹿、兔子和小老鼠要拍一張集體照,可是熊貓大叔拍出來的照片總是不能讓三個朋友都滿意,這是怎么回事?你們有什么問題要問熊貓大叔嗎?這樣的問題情境一下子激發了幼兒的問題意識,而幼兒的提問也充分反映出了他們對“拍照”的已有經驗,教師就可以有的放矢地提升幼兒經驗了。

          三、教學后的反思——反思付諸于行動

          教學后的反思最好在活動結束后進行,這樣可以及時把活動中未發現的問題、教育現場生成的問題或者師生間智慧碰撞的火花等記錄下來,為后續教學做好準備。

          1.教學后的反思可注重分析活動效果與預設意圖的相近性

          教師在活動后可以問自己:活動是否達到預期的目標?成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哪些環節或哪些問題突破預設,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收獲?如果活動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那么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等。

          2.教學后的反思可側重分析教育現場即時調整或活動后還需調整之處

          教師在活動后可以問自己:今天活動中我哪些地方作過調整了?為什么要調整?怎樣調整得更好?

          如在大班教學活動“我們的秋季運動會”中,第一次分組教學時,幼兒對劉翔奪冠等話題交流得非常熱烈,但是對接下來如何設計開展自己的運動會卻缺乏經驗。當時教師的調整是捕捉幼兒現場交流的熱點,如“我們比比誰跳繩跳得多”來重點設計如何開展跳繩比賽,從而讓幼兒有話可說,有話會說。第二次的調整是,教師有目的地推出“跳繩排行榜”,進一步激發幼兒的運動興趣和競爭意識,使教學目的得以較好地實現。

          淺談如何引導幼兒對美術課程感興趣

          摘要:幼兒的美術活動,大致可分為繪畫、手工、和美術欣賞,針對班級幼兒年齡特點,選擇適合班級幼兒活動的課程,幼兒對美術活動都是有興趣的,但不會持久,求異。好奇是兒童的重要的特點,一成不變的繪畫材料和繪畫形式,只會使幼兒感覺索然無味。這時我們應選擇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及教學活動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提高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在兒童美術教育中,創造條件、采用多種手段、豐富和積累兒童的視覺表象;結合具體的教育活動,鼓勵和正確引導兒童進行大膽地想象。

          關鍵詞:觀察;興趣;欣賞;想象

          正文: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一切知識的源泉!毕胂笫庆`視,是主觀靈性的東西,想象的空間具有無限性,想象能力是人的創造力形成的基礎,而創造性思維的重點是想象力,豐富的創造性想象力才是首創的保證,想象力是在感知記憶的基礎上,又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重新組合,創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借助想象力對類似事物進行推斷,可以幫助人認識事物,發盡其所有創造力,

          一、運用多種形式,激發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1、學會觀察,分析。

          觀察分析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幼兒通過多種感官感知事物的造型、結構、色彩、運動模式等審美特征,用腦思考,進行比較的一種方法,目的在于幫助幼兒積累在圖式,深化表象,使幼兒獲得鮮明、深刻、完整的視覺形象,激起幼兒的表現欲望。

         。1)觀察時,可以運用各種感官感知,包括用眼看、用手摸等。如繪畫“調皮的小猴子”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去動物園參觀,還可以在參觀后引導幼兒用動作模仿猴子調皮的各種表情、姿態等,這樣更能激發幼兒的創作欲望。

         。2)觀察被看作是美術活動的基礎,沒有觀察就談不上分析。分析是指認思維工程,是把頭腦中的事物或現象分為各個屬性、部分、方面,找到事物的本質。如老師講了“太陽十兄弟”的故事后,引導幼兒想一想、說一說,你想象的太陽是什么樣的?他們發出的光芒是什么樣的?為什么是這樣?鼓勵幼兒把看到的、想到的變成物象說出來然后再畫出來,孩子孩子們感受不同,創造的符號也千差萬別,從而產生審美的愉悅體驗及創作分析的樂趣。

          2、游戲中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游戲是指通過游戲的形式,引導幼兒在愉快、積極的狀態下學習美術技能,把視覺形象改變為視覺---運動形象,提高手眼協調能力,培養幼兒對美術的興趣。

         。1)游戲教學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它的使用靈活多樣,游戲性的命題、游戲化的練習方式、對美術成果的游戲性處理以及美術活動中材料的使用等,都可以把美術和游戲結合起來。如“吹泡泡”等游戲化的命題,能提高幼兒的繪畫興趣。如“給小樹穿新衣”就帶幼兒到樹林里,引導幼兒自己調試自己喜歡的色彩,粉刷樹干或大片的潑灑小樹,這種寓教于樂的活動方式使得幼兒的學習興致會更高。

         。2)活動中還要增進活動形式的多樣性如:泡泡畫、印章畫、吹畫、沙畫、手工等不同形式的主題活動激發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3、學會欣賞和評價

          引導幼兒多欣賞一些中外名家作品和兒童優秀美術作品。欣賞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幼兒產生感受,理解和發現作品的表現手法和含義,使他們在獲得藝術“營養”的同時,激發他們大膽地表現與創新。

         。1)幼兒的評價、見解往往是很原始的,并且大致在他們的概念范圍內轉來轉去,好與壞,好聽與不好聽,喜歡與不喜歡,雖然如此,但無論如何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輕視這個美學見解的幼芽。為了呵護這棵幼芽,我讓幼兒主動參與評價同伴的作品,允許先畫好的幼兒,自由參觀別組同伴的作品,看看誰的畫最美?誰的畫最有趣?誰的畫最有創意?然后盡可能多地展示幼兒的作品,引導幼兒既樂于欣賞技能強、創意新的作品,又在那些不起眼的作品中發現其中的優點,給予每個幼兒被承認的快樂,使幼兒在獲得經驗的同時,逐漸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使他們由此更加喜歡美術活動,更富有創造的勇氣和熱情。

         。2)幼兒的繪畫作品是充滿個性化的,其中有許多值得相互學習觀摩的部分,從中可以激發起幼兒另外的想象力、創造潛能,因此教師應有目的的引導幼兒向同伴學習也是十分重要的。具體的做法:及時地介紹幼兒有創意的表現,引導幼兒在學習的基礎上想象創造。在幼兒完成作品后,教師可把幼兒的作品全部拿出來展覽,引導幼兒樂于觀賞,能在別人的作品中尋找、發現優點。

          (3)經過兩三年美術教學活動的實踐,充分挖掘不同形式的活動供幼兒操嘗試,我發現幼兒孩子們越來越非常喜歡上美術課,報美術特長班的幼兒也隨之增加了,看到家長欣賞幼兒美術作品是,個個喜形于色,美術活動時也很少聽到“老師,我不會畫!薄袄蠋煟耶嫷脤?”之類的話語,都能主動參與,積極地構圖、添畫、涂色,大膽探索、能獨立、自信的表現自己對活動的理解和自己的一些想法。

          二、充分挖掘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1、讓大自然成為幼兒想象的源泉

          讓大自然啟發孩子的想象力。教師應常常帶孩子走出活動室,看看美麗的花朵、摸摸大樹、觀察小動物等等,這樣孩子的興趣一下子就會被激活,想象也就隨之迸發。例如:中班《太陽公公》繪畫活動中,教師可提出疑問“太陽都是紅色的嗎?”讓幼兒知道太陽光有不同種類的顏色;用不同的墨鏡看可以看到不同顏色的太陽。當幼兒了解、嘗試了的時候,教師及時的加以肯定,就會發現幼兒選用了不同的顏色畫出了不同的太陽。隨即教師還可以提出疑問:“太陽一直是圓圓的臉嗎?”孩子們就會對太陽的外型進行裝飾:圓臉、長臉、三角臉、梯形臉、花型臉、長頭發、短頭發、卷頭發.例如:大班畫《美妙的森林》的時候,就可以請孩子們到戶外觀察各種各樣的樹木,然后請幼兒自由講述他們看到了一些什么樣的樹,怎樣的樹干、怎樣的樹葉、怎樣的樹枝------通過幼兒的回憶再現觀察的物體。

          2、讓其它源泉成為輔助教學。

          教師可以通過圖片、幻燈片、課件等各種各樣的多媒體手段再總結歸納,并與幾何圖形、夸張變形等相聯系,使孩子了解到各式各樣的樹木之間的不同,但又有著共同的規律。在這基礎上,教師再可以請幼兒在自己畫的這片樹林里進行添畫,孩子們會更加興致勃勃。不光樹可以是我們不常見到的,動態的情景也可以是幼兒通過自己的想象畫出來的。動物園里有機靈的猴子、威猛的獅子老虎、美麗的孔雀等,也都是我們的活教材,看到這些可愛的動物,孩子們對它們形象的表現更為主動。在大自然中孩子們主動探索知識、積極參與活動,可見大自然不僅增添了孩子們的知識和經驗,也促進了他們智慧發展,豐富了孩子們的整個精神世界。

          藝術是人心靈的升華,是人美好心靈的向往,借助美術的色彩美、造型美、形態美讓幼兒能對周邊的環境及人類的內心賦予美,從而感受,體驗它。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身兼重任,如何讓幼兒“體智德美”全面發展: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也應不斷提升自我,努力實踐,不斷豐富吸取理論知識,更好的讓幼兒感受美,內心充滿美的細胞。

          關于幼兒語言教育的幾點思考

          語言是人的社會活動的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學前期是人的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學前期幼兒語言教育是整個幼兒教育最基礎、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幼兒語言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是從小教會孩子說話,會用語言準確地表達思想。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談幼兒的語言教育。

          一、教師要想上好語言課,自身就要有比較強的語言功底。教師首先要會說普通話,其次要有一定的文學修養,這樣你的語言才會生動,具有感染力。教師的語言要文明,切忌生硬粗俗,要讓文明的語言扎根在幼兒幼小的心靈。

          二、語言教育要貫穿于其他教育之中,語言教育不能單打一。語言教育實際上與其他幼兒教育是一種互為基礎、互相聯系、互相促進的關系,所以,語言教育不僅是語言課教師的責任,而且應該貫穿于其他各項教育中,也是其他教師的責任。開發幼兒的思維是語言教育的基礎,語言是思維表達方式良好的思維活動,應是語言表達的前提。如在體育課活動中進行語言教育,應先讓幼兒觀察教師的動作,請教師講述爬、跳、跑等動作要領及注意事項,然后讓幼兒模仿教師的動作,再用語言表達是怎樣做好動作的,這樣通過讓兒童親身體驗,再講述活動特點,從而發展兒童的語言。

          三、營造良好的語言教育環境。長在狼群中的孩子只會嚎叫,這就說明開放的語言教育環境對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至關重要。語言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敢于說話,善于說話,以豐富、生動的語言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要營造一種民主、寬松、和諧和開放的語言教育環境,不能讓孩子只待在幼兒園課堂上學習語言,要讓孩子走進社會,走進大自然,感受山,感受水,感受春夏秋冬;要充分理解孩子的心理,消除孩子的緊張情緒,讓他們有感而發。另外,還可以用編故事、家長沙龍的形式加強幼兒語言訓練。

          四、利用多媒體幫助幼兒學習語言。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使幼兒語言教育在觀念、內容、形式、方法上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成為幼兒學習語言的重要途徑和工具。教師應充分利用眾多的視聽手段,讓幼兒在聽、備、講、做、想中充分積累語言經驗。

        【大班幼兒識字教育活動淺議的論文】相關文章:

        1.大班幼兒識字兒歌教案

        2.淺議頑皮男生的教育策略的論文

        3.幼兒園大班識字課教案

        4.幼兒園大班識字游戲教案

        5.游戲中建構大班幼兒的數學教育論文

        6.幼兒園大班語言《識字游戲》教案

        7.幼兒園大班識字游戲教學設計

        8.有趣的大班識字游戲

        9.激發興趣與主動學習淺議的教育論文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