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醫健康教育實踐研究思路論文
為了提高全民健康素養,2014年國家衛生計生委制定了《全民健康素養促進行動規劃(2014-2020年)》。其中中醫養生保健是健康素養促進工作的重要內容,要讓中醫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而護士在普及中醫藥知識中發揮重要角色。但中醫健康教育至今尚未有標準可循。本文綜觀古代、現代文獻,就中醫健康教育發展歷程進行綜合分析,以期為中醫健康教育發展提供一定依據。
1、中醫健康教育主體、對象及方法
1.1中醫健康教育主體中醫健康教育的發展依托于中醫學發展,古代中醫治病,醫、護、藥不分家。所以健康教育一般由醫生一人承擔;隨著中醫學的?苹l展,臨床上逐漸有醫生、護士、中藥師、營養師、康復師等多專業參與健康教育,職責有分工有合作。近年來,中醫護理學科逐步發展,護理專業職業定位日益明確,護士在臨床和社區中醫健康教育工作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1.2中醫健康教育對象在古代,醫學服務模式主要以居家診療為主,故健康教育對象主要為患者及家屬。隨著醫學模式的不斷轉變,中醫健康教育的對象從醫院延伸至家庭、社區,從疾病人群延伸至亞健康、健康人群。
1.3中醫健康教育方法
中醫護理健康教育方法在古代較為單一,主要為說教式;隨著社會的發展,健康教育方法逐步多樣化,目前,主要采用專題講座、健康咨詢、健康教育處方、健康宣傳手冊、宣傳欄、多媒體演示等形式[1-2]。中醫健康教育根據其受眾人群、地域、季節、疾病及宣教內容的不同,采取不同健康教育方法。
1.3.1醫院中醫健康教育
在醫院人群相對集中,健康教育內容側重于?茖2〉闹嗅t治療及保健知識,健康教育方法側重于專題講座、中醫護理技術演示、醫護患互動及發放個體化健康宣教手冊等。張彥妹等[3]對196位患者按需求開展中醫健康教育專題講座,并配以播放光盤、現場演示、文字宣傳等方式,如在給患者講解常見癥狀的中醫穴位按摩時,教授每位患者正確取穴及按摩的方法,提高了患者健康教育知曉率及滿意度。
1.3.2社區中醫健康教育
社區中醫健康教育注重推廣中醫健康理念,所以選擇的方法多為中醫宣傳欄、墻報、定期健康教育講座、中醫健康咨詢、發放免費宣傳材料等。馬亞等[4]的研究中提出社區可通過舉辦中醫傳統文化講座、中醫文化藝術節,組織編寫中醫傳統預防保健文化的宣傳手冊等手段,推廣中醫“治未病”健康理念;舉辦中醫藥預防保健科普講座、開展知識競賽等方式,宣傳中醫藥預防保健等知識;定期組織活動向廣大居民詳細講解和指導中醫技術操作方法。
2、中醫健康教育內容
2.1古代中醫健康教育內容
古代中醫健康教育內容主要圍繞患者生活起居、飲食、情志及用藥等展開,在強調整體觀念的同時注重個體化特征,具備較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2.1.1生活起居護理
中醫提倡起居有常,勞逸適度,《素問宣明五氣》提到“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提示人應該按照自身體質情況合理安排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5]。注重整體觀念,《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強調“春三月……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夏三月……夜臥早起,無厭與日,使志無怒;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定;冬三月……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就是說人們應該按照時序的陰陽消長進行精神調攝、運動養生、祛病療疾[6]。強調環境對疾病康復的影響,《侍疾要語》中記載“床前與人說話,須有詞而無聲!碧崾緫獮榛颊邉撛煲粋安靜的環境;為了避免寒冬和炎夏的氣溫對患者的不利影響[7],“冬月北窗多涼風,須從槅之反面厚糊桑皮紙數層,令風不得乘隙而入。南窗下置火盆以消寒氣,但勿近床,恐火氣相逼也。夏月宜時置涼水于桶盆,以收暑氣,頻頻易之,但勿置床下,致濕氣上蒸”,強調了居住環境要溫濕度適宜。
2.1.2飲食護理
中醫推崇辨證擇食,強調應結合不同季節、不同地域、不同氣候、不同身體素質選擇適宜的飲食。同時注意飲食禁忌,如《黃帝內經》中“常食方食,無食他食”指出應讓患者吃適宜的食物,不要吃那些不利于疾病的食物[8];《黃帝內經》中“高粱之變,足生大丁,受如持虛”,向人們揭示了飲食不節,攝食不當,會造成人體的傷害,產生疾患[9]!端貑柵K氣法時論》提出“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指谷物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根本,而水果、肉類和蔬菜都是作為主食的輔助、補益和補充。這一飲食模式,是現代平衡膳食金字塔的雛形,對指導中華民族均衡膳食、增進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10]。
2.1.3情志護理
中醫認為七情致病,故中醫護理注重情志調養!端貑栮庩枒蟠笳摗吩唬骸芭瓊危矀,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备鞣N異常情緒對人體臟腑都有影響,會導致疾病的發生[11]。《侍疾要語》提到“令所愛之人常坐床前,所喜之物恒置枕畔”強調侍疾之人應重視與患者接觸的人、事、物對其情緒造成的影響[12]!端貑柋哉撈氛f:“靜則神藏,躁則消亡”,指出修心養性,保持心神寧靜,心無雜念,思想清凈對于維護健康、避免疾病發生的重要作用[13]。
2.1.4用藥護理
在用藥護理方面,《侍疾要語》中“古方……然有效不有效,非方之不良,乃藥之未善也”,強調藥物的選用、炮制、飲用對于藥效的發揮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服藥的時機應遵循古法“熱藥涼服,寒藥熱服”。但根據季節的不同,用藥的溫度也應有所改變,“夏不可過熱,冬不可過涼,亦當因時制宜,不可泥古”[12]!饵S帝內經》中也提到不同的疾病服用湯藥的溫度也不盡相同,“治熱以寒,溫而行之;治寒以熱,涼而行之;治溫以清,冷而行之;治清以溫,熱而行之。”用不同的溫度提高湯藥的療效[8]。
2.2現代中醫健康教育內容
隨著醫學模式的不斷轉變,人們對健康的認知觀念也在不斷變化,由最初的身體無病轉變為身體、心理和社會方面的完好狀態,因此,健康教育越來越被社會所重視。中醫“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養生理論和健康教育的內涵本質一致,故中醫健康教育有其獨特的優越性[14],F代中醫健康教育內容遵循中醫整體觀與辨證施護的理念,在突出中醫藥特色的同時,結合現代醫學發展特點,圍繞生活起居、辨證飲食、情志調理、用藥教育等方面,開展了專科專病的中醫護理健康教育規范的研究及應用[15-17],在實施健康教育的同時兼顧不同證型、不同體質、不同癥狀等個體化特征,體現“同癥異護、異癥同護”的中醫護理理念。
2.2.1注重不同體質、不同證型患者的個性化健康教育
2012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十二五”重點專科建設中,首次將中醫護理學納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培育項目”,在全國范圍先后分2批開展了33個優勢病種中醫護理方案的梳理及臨床應用,依據不同疾病不同證型,從生活起居、飲食及情志護理等方面規范了中醫護理臨床健康教育內容,如肺癌患者的飲食護理中,依據不同證型給予患者不同的飲食護理指導;情志護理中,運用中醫“五音入五臟”理論,鼓勵患者多聽五音中的商調音樂,達到調理氣血陰陽的作用。金明蘭[18]探索性結合中醫“治未病”理念,開展辨體養生健康教育及干預模式,在社區健康教育工作中運用中醫體質辨識軟件,依據不同體質制定個性化健康調護方案,針對生活起居、飲食、情志、運動、藥物開展中醫特色健康教育,提高了社區人群健康素質,減輕了患者的癥狀,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質量。
2.2.2不適癥狀強調“臨癥施護”
中醫注重整體觀念,三因制宜,在不同疾病同一癥狀的護理上具備獨特的優勢,強調“臨癥施護、臨癥施教”,且不同疾病同一癥狀的護理亦有所區別,如肺癌患者因化療導致惡心嘔吐時,可指導患者進食前先滴姜汁于舌面,緩解癥狀,選擇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山藥、小米、百合等,少食多餐;眩暈患者發生惡心嘔吐癥狀時,強調飲食宜細軟溫熱素食。對于不同的癥狀,可采取相同的中醫護理保健方法,如失眠、便秘等癥狀,均可選擇穴位按摩的方法緩解,但穴位按摩手法、部位的選擇上有差異。
3、中醫健康教育存在問題及對策
3.1中醫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14,19-20]
。1)中醫護理人員中醫藥知識與能力較薄弱,影響中醫健康教育質量。無論是醫院還是社區的護士,基本以西醫院校畢業生為主,中醫藥知識依靠畢業后教育,而在護士繼續教育中,中醫知識的學習不系統、碎片化。
(2)中醫醫院的護理人力配置不足。在醫院里護士既要完成西醫的護理,又要開展中醫護理技術與健康教育,工作內容多,學習任務重,護士對健康教育重視程度較低。
。3)護士開展科普的意識不夠,手段、形式單一。護士把科普工作看作是可做可不做的工作,往往是應付檢查,沒有把此項工作納入護理工作范疇,思考與研究甚少。
(4)大眾對中醫藥知識的認知途徑多樣,真假難辨,影響依從性。
3.2對策
中醫的核心理念是“上工治未病”。作為中醫藥的科技工作者,護理人員要把中醫科普納入護理工作的職責范疇,融入護理工作的細節當中,使科普工作落實到實處,掌握中醫藥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培養科普意識與責任,運用中醫的整體觀與辨證施護的理念,利用網絡、多媒體、健康大講堂、下基層等多種形式,開展多元化的科普宣傳活動,發揮中醫藥在健康促進中的積極作用,提高百姓的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引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
【中醫健康教育實踐研究思路論文】相關文章:
工業工程實踐教育建設思路論文06-08
中醫兒科臨床師承教育創新思路論文06-26
職校計算機教育實踐思路論文07-13
中學階段賞識教育實踐思路論文10-28
關于幼兒安全教育實踐思路的論文09-15
中醫教育論文10-16
和諧實踐教育模式研究的論文06-24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論文07-10
職中體育的健康教育研究論文07-14
幼師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論文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