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商品價值的反思
一、傳統勞動價值的五大缺陷(一)邏輯起點存在的缺陷。在《資本論》中,馬克思以商品為起點展開,提出自己的勞動價值理論、進而創立剩余價值理論的。在《資本論》中,馬克思沒有給商品下定義,但事實上,在馬克思那里,商品就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不用說,不用來交換的產品不是商品),因為商品不是勞動產品,就不可能從商品中抽出勞動來。事實上,交換中的商品絕大部分是勞動產品,也還有不少商品不是勞動產品。在我家的一塊老墳地(當然也是一塊荒地)里,不知什么時間(但一定是解放前)長出一棵小樹來,無人照料、自生自長(也許是哪一天刮風下雨,吹來種子,生根發芽的吧。。幾十年以后,也就是前幾年,這棵樹已是一棵參天大樹,我父親想把它賣掉,也正好有一買家找上了門,雙方就談好了價格,并由買家把樹伐掉了。據我父親講,從來沒有人照看過它,用理論上的話說,從來沒有對它付出過勞動,然而這棵樹卻賣了一個好價錢。按照傳統勞動價值理論,這棵樹不是勞動產品,當然也不是商品,也沒有價值。但事實上,這棵樹不但成了商品,而且也有不小的價值(與小商品相比)。這就不得不令人反思,只把勞動產品當作商品,這種作法的片面性和非性。這一事實說明,有些商品不是勞動產品,勞動也遠未創造出人類消費的一切物品。在《哥達綱領批判》中,馬克思明確地指出了這一點。遺憾的是,馬克思看到了這一點,卻沒有看到這些物品有不少也是可以用來交換的,沒有從這里審視他的勞動價值理論。把商品當作勞動產品,這是傳統勞動價值理論的第一個缺陷。
(二)邏輯推理過程存在的缺陷。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考察交換價值時,指出兩種不同的物相交換的等式,如1夸特小麥=a英擔鐵,“說明在兩種不同的物里面,即在1夸特小麥和a英擔鐵里面,有一種等量的共同的東西”,并進一步指出“這種共同的東西”不可能是使用價值,“作為使用價值,商品首先有質的差別;作為交換價值,商品只能有量的差別,因而不包括任何一個使用價值的原子”。緊接著,馬克思說:“如果把商品體的使用價值撇開,商品體就只剩下一個屬性,即勞動產品這個屬性。可是勞動產品再我們手里已經起了變化……各種勞動不再有什么差別,全都化為相同的人類勞動,抽象人類勞動”,勞動產品剩下來的,“只是無差別的人類勞動的單純凝結,即不管以哪種形式進行的人類勞動力耗費的單純凝結。這些物現在只是表示,在它們的生產上耗費了人類勞動力,積累了人類勞動。這些物,作為它們工有的這個實體的結晶,就是價值——商品價值。我們已經看到,在商品的交換關系本身中,商品的交換價值表現為同它們的使用價值完全無關的東西……可見,使用價值或財物具有價值,只是因為抽象人類勞動對象化或物化在里面”。這里的引證,只是為了表明馬克思的邏輯推理過程。按照馬克思的推理邏輯,既然從具體勞動中可以抽象出一般人類勞動,那么為什么不能從具體使用價值中抽出一般使用價值或抽象使用價值呢?按馬克思的推理,
【商品價值的反思】相關文章:
商品價值新說03-21
網絡虛擬商品的特點與價值分析03-20
淺論勞動價值論中商品的國際價值理論在中國的當代價值03-19
樹立以人為本的商品價值觀03-22
解析勞動怎樣決定了商品的價值-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現代闡釋03-19
淺談勞動力商品價值的轉移-對傳統勞動價值論的一點質疑03-19
勞動生產力與商品價值量的關系-五論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11-18
對商品經濟前途與命運反思的新認識03-23
事實與價值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