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區域經濟一體化框架下城市職能與競爭力分析
摘要: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與人口、技術以及政治領域的變革,城市發展環境得以重新構建,這加劇了區域內、國家之間乃至全球范圍內的城市競爭,而城市職能是城市在高度復雜且變化快速的競爭環境中取得優勢的關鍵與核心,這是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在全球化與區域化范圍內,如何更好地發揮城市職能以盡可能提高綜合競爭實力是城市長期健康發展需要重視的問題。本文以東北三省為例,論述了區域經濟一體化框架下的城市職能與競爭力,并得出了相關結論。
關鍵詞:區域經濟一體化框架 城市競爭力 城市職能
一、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全球化與區域化的經濟一體化已然成當代世界經濟發展的兩大重要形式,我國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深化促進了我國區域經濟的緊密聯系,區域合作規模不斷擴大,而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是我國整合地區經濟并推進經濟協調持續發展創造有利的基礎條件。區域經濟一體化是基于區域分工和協作進行的,通過區域內的生產要素流動而推動了區域經濟整體以及區域內個體城市的協調與發展,對于區域內城市充分高效發揮其城市職能并提高自身綜合競爭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推進了區域內城市在區域之間,乃至全國、全球范圍的競爭。
二、城市競爭的實質
競爭是一個同時產生輸贏的過程,城市競爭由于各城市特定的競爭目標不同而存在不同的空間層次,但綜合來說,受益于城市競爭的應該是整個城市社區,而并不只限于某個單獨方面。城市在競爭中要想取得絕對優勢,就需要不斷豐富與擴展其內在發展潛能,并適當將其展現出來以吸引更多的外部資源與外來投資,為城市發展與提高競爭力創造良好的條件。而城市參與競爭的內在發展潛能主要表現為這個城市或多或少所具有的專門化及與其相關聯的產業,而這種獨屬于城市的專門化就是城市職能,也就是說,企業要想獲得競爭優勢,就要充分發揮其具有工序市場的城市職能。
城市職能是城市各區位因子的綜合累積,包括了城市的人才、現代化基礎設施系統、城市商務環境與管理體系、戰略性服務供應以及城市與城市職能類型密切相關的條件等,這些都是體現城市競爭力的有效條件。
每個城市的不同區位因子決定了城市之間經濟結構的不同,不同城市的經濟活動及其之間的相互關系體現著不同城市的專門化,也就是說,城市職能類型受城市經濟活動要素的制約,不同要素組合的區位因子直接關系著城市職能表現。因此可以說,城市職能是城市參與競爭的目標。而能體現城市職能的區位因子的能力直接關系著城市職能的強度與競爭力,城市在競爭中會不斷尋求新的城市個性與發展,并由此獲取新的城市職能,這是城市參與競爭的絕對優勢,并會產生許多正面效應,體現著城市的發展與變化。
三、區域經濟一體化框架下的城市職能與競爭力
可以判定城市主導職能部門以及職能強度的指標即為納爾遜指數,本文在納爾遜指數的基礎上對城市職能進行分析。東北地區的城市類型豐富且特點鮮明,能夠構建成完整的東北區域經濟一體化城市體系。因此,本文以東北地區為例,并且通過電力與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交通運輸與倉儲及郵政業、制造業、金融房地產業、商業和服務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采礦業、科教文衛業這八大職能部門,從城市職能規模與強度入手,對從三省中選取的18個城市的城市職能進行了分析。
(1) 經濟一體化框架下城市職能規模的納爾遜指數
表1所示即為通過就業人數測算的經濟一體化框架下三省18個城市8個部門職能規模的納爾遜指數統計表,如此可見,黑龍江省的8個城市職能規模水平普遍較高,作為省會城市的哈爾濱各部門職能規模都有著較高水平以及相對平衡的產業發展規模,就是說,哈爾濱有著較高的城市職能綜合實力,而其他城市也都有一至兩個主導產業,并且有著較為突出的城市職能專業性,總之,黑龍江省總體的城市職能規模中,較之于相對滯后的第三產業來說,第二產業較為發達。吉林省的城市職能規模水平總體較低,除省會城市長春在一些職能部門具有突出的職能規模優勢外,其他各城市整體不具備鮮明的部門職能規模優勢,也就是說,吉林省整體的產業發展規模較為滯后。而沈陽作為遼寧省的省會城市,以及居于沿海而占地域優勢且較為發達的大連,這兩個城市有顯著的區域性優勢,因而其各部門職能規模水平較高,但其他各城市整體來說不具備鮮明的部門職能規模優勢,總的來說,遼寧省第三產業職能規模較之第二產業處于劣勢。
綜上所述,東北地區各城市中,除了三個省會城市以及較為發達的大連及齊齊哈爾以外,多數城市的城市職能規模不具備顯著優勢,而從整體來說,黑龍江省各城市職能規模水平較高,其城市職能規模優勢也最為鮮明,而吉林省整體城市規模職能水平較低,在東北區域一體化框架下較為劣勢。
(2) 經濟一體化框架下城市職能強度的納爾遜指數
表2為通過人口就業比例數據測算的經濟一體化框架下三省18個城市8個部門職能強度的納爾遜指數統計表,由此可見,若將三省18個城市按城市職能強度分為專業化城市、一般化城市以及多樣化城市三類,則黑龍江省的齊齊哈爾和大興安嶺、吉林省的白城以及遼寧的大連為有一至兩個專業化職能強度部門的專業化城市,黑龍江的雞西與鶴崗及大慶、吉林省的長春與吉林及四平、遼寧省的沈陽與鞍山為只有一個有突出職能強度優勢部門而多個有一般職能強度優勢部門的一般化城市。而黑龍江的哈爾濱、吉林的遼源和通化、遼寧的撫順與鐵嶺為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突出職能部門的多樣化城市。
四、結論
本文以城市職能規模和職能強度為切入點,并通過納爾遜指數對東北區域經濟一體化框架下的三省選取的18個城市進行城市職能分析可知,東北地域的第二產業職能部門具有較為鮮明的優勢,而相比較而言,第三產業職能部門無論在規模還是強度方面都處于劣勢,第三產業較為滯后,并且職能規模與強度不夠突出,直接制約著城市職能的高效發揮,不利于城市綜合競爭力的提高。因此,要想促進東北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必須強化對第三產業的重視。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迅速、平穩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而城市競爭的日趨激烈也是經濟發展與進步的必然現象,如何高效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以適應區域化、全球化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并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保持競爭優勢,是城市健康良性發展所要追求的目標。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在一體化框架下充分發揮城市職能并提高競爭力,顯然是推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因此,城市發展應抓好區域經濟一體化提供的機遇,有效發揮自身優勢以在區域內、國家之間以及全球范圍內都保有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
1.安虎森,鄒璇.相鄰城市競爭、合作與雙贏機制研究[J].南開經濟研究,2007(5)
2.侯俊軍,王耀中.標準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J].山東社會科學,2007(4)
3.谷源洋,郝忠勝.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理性選擇―建立自由貿易區及其相關理論問題[J].財經問題研究,2004(2)
4.汪明峰.城市競爭、職能與競爭力:一個理論分析框架[J].現代城市研究,2002(2)
5.金春雨,張浩博,程浩.東北區域經濟一體化框架下城市職能與競爭力研究[J].經濟縱橫,2012(6)
6.張璐.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經濟增長收斂的機制分析[J].西北師大學報,2010(1)
7.樊瑩.中國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戰略利益與特點[J].國際經濟合作,2005(3)
8.陳前,廖信林.城市競爭產生因素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0(3)
【區域經濟一體化框架下城市職能與競爭力分析】相關文章:
企業柔性聚集與區域經濟競爭力提升07-10
武鋼集團區域經濟增長分析09-01
區域產業競爭力分析08-22
企業集群的競爭力分析08-09
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形勢分析06-03
中國蘋果出口競爭力分析10-07
能源、環境與區域經濟增長的計量分析07-21
分析我國競爭力低下的原因及對策07-27
我國地區服務貿易競爭力分析05-29
中國金融服務貿易競爭力分析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