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美日企業管理模式比較
提要:通常對美日管理體制的比較都是從文化的角度入手,本文從知識和決策權的角度研究了美日管理體制的不同。日本企業重視專用知識的作用,因而形成了以模糊工作設計、員工參與管理和橫向協調為特點的分權式管理制度。美國企業重視通用知識的作用,因而形成了以規范工作設計、專業管理和縱向協調為特點的集權式管理制度。最后,本文了兩種不同管理模式的適用條件和范圍。關鍵詞:管理模式 通用知識 專用知識 決策權
美國和日本企業管理體制之間的差異一直是學者和企業家們關注的焦點。有人認為,這兩種管理模式形成和存在的根源在于兩國不同的文化。由于兩國的文化是不可移植的,因而兩國的管理體制相互之間也是不可能移植的。沿用到,由于中國文化的獨特性,中國應該具有自己特殊的管理,而不是用西方的管理理論來分析中國的實踐。另一派學者認為,不存在任何兩種分裂的管理理論,世界各國的管理理論應該是一個完整的整體。日本的管理實踐是在五六十年代美國管理經驗的基礎上形成的,因而日本的管理體制不能說完全是由日本文化決定的,只能說是在本土文化優勢的基礎上融合了美國的管理經驗,是美國模式的發展。20世紀80年代以后,美國企業也越來越注重學習日本的管理經驗。如今,日本管理體制中的團隊管理、員工參與、及時生產等管理方式也在美國企業的管理實踐中得到廣泛的。因此,日本和美國的管理體制并不是兩種不同的封閉的體系,而是同一體系下不同的發展模式,因而可以用統一的管理理論進行分析。,關于美日企業比較體制更多的是描述性研究,缺乏在統一理論框架下的嚴謹理論分析。本文運用知識和決策權匹配理論,認為美日管理體制差異的核心在于知識在組織中不同的分布狀態,以及導致的相應的決策權分布差異。在此基礎上,討論了美日兩國形成不同管理模式的原因,以及不同模式的適用范圍和條件。
一、知識和決策權在組織中的分布關系
1.知識與決策權的匹配關系知識和決策權在美日兩種不同管理模式中的分布差異一直是理論和實踐界討論的熱點之一。日本管理模式中的質量圈、參與管理等管理方式都強調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將企業的部分決策權下放到基層員工。而以美國為首的盎格魯撒克遜管理模式則強調職業管理者的專業決策,通過決策和行動活動的分離,將決策權控制在職業經理人手中。為什么在不同的管理模式下會形成不同的決策權分布體系呢?Hayek (1945),Jensen和Meckling(1992)等人的研究表明,決策權在組織中的分布情況主要取決于組織以通用知識還是專門知識為戰略重點, 以及知識如何分布在企業管理者和員工中。Hayek(1945)首先明確提出了效率取決于決策權威和對于決策起支撐作用的知識之間的匹配關系。他將知識分為知識和與特定地點和時間相關聯的知識兩種。人們一般認為科學知識才是真正的知識,而實際上市場經濟中的大部分知識表現為與特定時間和地點相關聯的知識。與特定地點和時間相關聯的知識本質上不能進入統計,并很難以統計的形式傳送到任何集中的權威那里,因而決策者根本不會獲得有關特定時間與地點環境的知識。由于市場經濟中大多數知識是無法傳遞的,因而保證知識和決策權匹配的惟一是進行決策權的分解,采用分權的方式,由各個生產組織單獨決策。Jensen和Meckling(1992)進一步認為“盡管有關特定時空環境的知識不能被概括成統計數字,但它們卻能被傳送到決策機構中的其他位置。問題不在于知識能否被轉移,而是以多大的代價轉移以及是否值得轉移”。由于組織的效率取決于知識與決策權的匹配,當知識與決策權不匹配或者知識對于決策權有價值時,保證兩者的結合有兩種基本的方法:一種是將知識傳遞給有決策權的人,另一種是把決策權傳遞給擁有相關知識的人。一方面將知識傳遞給具有決策權的人的過程中,面臨著由于劣質信息而導致的信息成本,另一方面將決策權分配給組織中擁有相關的較多專門知識的代理人時,面臨著由于委托代理關系而產生的代理成本。一般來說,隨著集權程度的增加,信息成本增大,委托代理成本的減少,分權程度增加,信息成本減少,代理成本增加。組織總成本是劣質信息導致的成本與目標不相容導致的代理成本之和,組織設計過程也就是信息成本與代理成本之間的權衡過程。在圖1中,用曲線表示的由于缺乏信息引起的信息成本,在權力完全集中的時候較高,隨著權力在等級體系中向具有較多相關知識的位置分散時下降。由于目標不一致引起的代理成本,在決策權集中時較低,隨著決策權的分散相應增加。組織總成本是由缺乏信息引起的成本和與目標不相容引起的成本之和。提高效率的關鍵在于,將決策權轉讓給某個層次上的代理人,使得缺乏信息引起的成本和由目標不一致引起的總組織成本之和最小。
2.知識的分布決定了決策權的分布詹森、麥克林的模型為我們理解知識和決策權在組織中的分布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基準。如果企業的代理成本大于信息成本,那么采取集權方式較好,相反,則應該采取分權方式較好。企業決策權的集中和分散意味著企業是優先考慮代理成本還是知識的利用。如果我們將企業充分利用員工擁有的知識進行生產作為企業的生產屬性,而企業有效降低代理成本,進行統一決策作為企業的交易屬性,企業理論過于強調了企業的交易屬性,而忽略了企業的生產屬性,造成了企業的本質仿佛只是交易費用的節約。而現實中,越來越多的企業傾向于采取更長的委托代理鏈條和更為復雜的組織結構,這不是導致了協調成本很高嗎?如果企業純粹為了節約委托代理費用,可以采取最為簡單的直接監控式管理方式。惟一可以解釋企業結構復雜的理由在于一般情況下企業的信息成本大于代理成本,企業的首要目的不是在于節約,而是在于生產(程德俊、孔繼紅,2002)。知識和資源應該成為解釋企業成長和具有競爭優勢的基礎,而不是企業節約代理成本的多少。很多企業將決策權下放,雖然導致了較多的代理成本,但是同時帶來的收益是更多地節約了知識傳遞導致的信息成本,充分利用了員工具有的知識,F代企業生產的首要目的是充分利用每位員工掌握的知識和信息,這是企業利潤的來源。從這種意義上來講,充分利用經濟系統中的知識是經濟體制的核心問題(Hayek,1945)。
一般情況下,企業的信息成本大于代理成本,因而知識在企業內部的原始分布往往就決定了決策權在企業中的分布(程德俊,陶向南,2001)。知識的內部分布可以分為兩種情況,即通用知識和專用知識。通用知識一般包括科學知識、產品生產技術、能編碼的產品和市場信息等。而專用性知識一般包括員工掌握的與特定時間、地點相關聯的知識(Hayek,1945)、有關產品質量和技術改進的知識、員工操作和實踐的默會知識(Michael Polanyi,1962)、與特定企業和崗位相關聯的知識(青木昌彥,2001)等。通用知識能夠以較低成本轉移、并且容易表達(Know—What),因而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各種信息手段掌握。專用知識難以進行轉移,難以通過語言和文字表達(Know—How),因而一般掌握在員工手中。為了充分組織成員擁有的知識,我們必須要按照知識的分布來決定決策權的分布。以通用知識為主的企業決策權往往掌握在管理人員手中,而以專用知識為主的企業一般采取分權的管理方式。
二、美日企業管理體系中知識分布的差異
按照知識和決策權匹配理論,美日企業管理體制的差異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強調的是不同的知識類型。美國企業強調的是通用知識,而日本企業強調的是專用知識。正是由于美日兩種管理模式強調不同的知識類型,而導致了決策權在美日企業中的不同分布狀況。
1.美國模式中的“通用知識”及其外部勞動力市場
從泰羅到西蒙,西方傳統管理體系一直把組織當作為一種信息處理的機器,知識在組織中往往就是以一種能夠明確表述的,可以自由移動的形式存在。長期以來,西方的管理理論都隱含著對知識存在兩種典型的比喻,即“符號的記錄”與“知識專家”。前者指知識在企業主要是分布在各種文件、檔案、技術資料中,后者指企業中仿佛存在一個“總工程師”掌握企業的所有知識。根據這一觀點,只有正式的、系統化的數據、程序等才是惟一有用的知識(納爾森、溫特,1983)。為了增加企業內部的通用知識儲量,美國企業非常重視學校在培養和提高員工人力資本中的作用。很多企業傾向于在商學院中招收MBA學生,并且不斷聘請外部專家進行培訓。另外,各種新的管理方法和技術,如TQM、MBO等很容易在美國企業中流行也證明了美國管理模式非常重視通用知識和標準化管理。
西方管理實踐和管理理論中強調通用知識與完善的外部勞動力市場有關。在美國20世紀初興起的科學革命浪潮就主張通過科學的方法對工作進行研究,將工作中員工掌握的知識規范化。泰羅(1911)認為,科學管理的實質在于“用科學的研究和知識來代替舊式的個人批判和個人意見,否則談不上科學管理,管理人員的第一項責任,就是由管理人員把過去通過長期實踐積累的大量傳統知識、技能集中起來。管理人員主動地把這些傳統經驗收集起來,記錄下來編成表格,然后將他們概括為和守則,有時甚至將他們概括為數學公式,爾后在全廠人中推行”。在西方企業中,由于強調規范的管理方法,每個同樣的工作在不同企業中的職能都是一樣的。也正是由于不同企業中同樣崗位的職能相似,因此同一崗位員工的知識和技能往往也是標準的。員工離開一家企業以后,還可以在另外一家企業中尋找到合適的工作。因此說,單個企業之所以重視通用知識和標準化管理是與其發達的外部勞動力相關的。如果沒有外部發達的勞動力市場,企業很難招聘到合適的員工。在這樣的經濟體制下,如果單個企業采取模糊工作設計和重視專門知識的管理模式,那么該企業無疑會面臨人員培訓成本較高,人員招聘難等困難。Aoki(2001)將企業主體屬性與外部勞動力市場屬性的這種相互匹配關系稱為“耦合”關系。
2.日本模式中的專用知識及其內部勞動力市場
Ikujiro Nonaka(1991)認為,以東方文化為基礎的日本對知識存在著另一種理解,即知識創新不是簡單地“處理”客觀信息,而是發掘員工頭腦中潛在的想法、直覺和靈感,并綜合起來加以運用。在許多日本企業中,對待知識的方式往往是基于這樣一種基本見解,即企業不是一臺機器,而是一個活生生的有機體。在企業中,知識創新不是研發、營銷或戰略規劃部門專有的活動,而是一種行為方式、一種生存方式。在這種方式下,人人都是知識的創造者。可以說,日本的管理者在從大學畢業以后,掌握的管理知識遠遠不能勝任。他需要在企業中工作和學習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夠走上管理崗位。同時,也由于企業員工在我的知識往往是與企業的背景相關聯的知識,因此這樣的知識在別的企業中價值將會大大縮水,因此日本企業重視的是專用知識而不是通用型知識。
日本企業重視專用知識的管理模式是與其發達的內部勞動力市場相關的。實際上,“幾乎企業內部每一種工作都包含一定的專有技能,甚至連最簡單的看守工作,只要熟悉工作場所的實際環境也能對這類工作有促進。熟悉操作設備的具體要領,對標準機械的日常運轉顯然也有重要的幫助。在某些情況中,工人能夠根據機器設備的聲音和氣味的輕微變化覺察到問題并診斷出問題的來源,并且,在某些生產和管理工作中還包含有團隊因素,一項重要的技能是和團隊成員進行有效合作的能力。這一能力依賴于員工的交往技能,并且離開這一團隊還需要重新建立和學習這一技能,因此個人的這種技能是專有的。也就是說,在一個團隊中進行工作所需要的技能永遠不會和另外一個團隊所需要的技能非常相似”(Doeringer & Piore,1971)。日本企業非常強調發展與公司相關聯的專用知識。他們一般廣泛采取工作輪換和工作擴大化制度,讓操作工人能夠有機會了解銷售部門的知識,而開發人員也能夠了解生產部門的知識。工作輪換制度不僅使得員工與員工之間發展了相互的人際交往能力,有利于企業內部的橫向溝通。另外一個方面,員工能夠有更多機會發展多方面的技能,而這樣的專用知識只是對本企業產生價值。當員工一旦離開該企業則專有知識的價值就會發生很大的縮水。當然,專有知識的發展是以企業完善的內部勞動力市場為保證。一方面這可以激勵員工發展專用人力資本,通過企業內部的提升得到應有的報酬。另外,外部勞動力市場的不發達使得掌握企業專用知識的員工減少了流動的機會,降低了企業投資專有知識的風險。
三、知識分布導致的美日企業決策權分布差異
根據知識和決策權理論,知識在組織中的分布狀態決定了組織的集權和分權。美國企業強調通用知識的開發和利用,而導致了其集權式的管理模式。由于通用知識能夠在企業內部和市場低成本的轉移,因而管理人員能夠通過工作分析、管理信息系統等方式將其集中于管理者手中。這樣管理者掌握了決策所需要的信息,就能夠將決策權集中于自己的手中。相反,日本企業強調專用知識的開發和利用。專用知識一般為企業的每個員工所掌握,因而管理者很難將這樣的知識通過從下往上的方式集中于自己的手中,因而為了充分利用專有知識,企業必須將決策權下放至員工。由于美日企業利用的知識類型不一致,因而決策權在組織內部的分配狀況也會出現不一致?梢哉f,美國企業的集權化規范管理的關鍵原因在于利用通用知識,而日本企業的分散化管理在于利用專用知識。具體而言,美日企業由于知識類型和分布不同而導致的決策權分布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規范和模糊的崗位設計
組織設計至少需要考慮下面兩個因素:(1)員工完成工作任務內容的多少,以及由此帶來的員工形成專門知識的多少;(2)如何向員工有效地授予決策權以保證工作的完成。在一個高度專業化的組織中,由于員工擁有的專門知識通常都是在工作過程中逐漸積累起來的,因此管理者對工作的劃分一定程度上也就決定了下屬擁有專門知識的多少。寬泛的工作任務設計導致員工擁有多樣而廣泛的知識,這樣形成了組織的分權體制。相反,規范的工作設計導致形成企業狹窄而集中的知識分布,這樣就導致了組織的集權體制。因此,狹窄而規范的工作內容往往對應于有限的決策權匹配,而寬泛的工作內容往往對應于較多的決策權匹配。美國企業通常對職位采取規范的工作分析和設置模式,因此學校的規范化教育和公司的培訓能夠提供員工適應工作的大部分知識和能力。同時由于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工作設計模式是類似的,因此員工在工作中形成的知識能力具有通用性,能夠在企業之間自由流動。相反,日本企業更多地強調在職培訓和工作輪換制度。通過員工的在崗學習,員工能夠培養更多的針對于本企業的特殊能力(趙曙明,1998)。例如,日本企業經常通過工作輪換培養員工之間、員工和顧客之間的人際關系,而這樣的關系資本只對特定企業具有價值,一旦員工離開該企業則該人力資本的價值便急劇下降。日本企業非規范的、模糊的工作設計導致員工的流動性減弱,具有更多的崗位決策權。
2.專業化管理與員工參與式管理
企業內部不同的雇傭關系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其不同知識和技能分布的(Williamson etc.,1975)。在美國管理模式中,專業化管理是其重要的特征。美國管理模式強調規范的工作設計,因而員工通過專業化形成的往往是規范而狹窄的工作知識。員工只對本工作范圍以內狹窄的工作職責負責,因而管理人員能夠很容易收集和了解下層員工手中掌握的知識,從而對下屬進行有效的監督和控制。為了有效地監督下屬,上級管理者一般是由下級管理者晉升而來。由于專業化分工較明確,崗位與崗位之間的職能劃分非常清楚,而管理人員又通常是本領域的專家,因而例外決策的權力一般掌握在管理人員手中,員工一般只從事簡單的例行決策。傳統的職能制管理方式在美國管理模式中具有核心位置,因為職能部門通過行使決策權對員工的工作進行指導,而員工只是職能部門行使權利的工具。相反,在日本的管理模式中,員工的工作劃分是非常模糊的。很多員工往往一身兼有數職,因而很難找到一個明確的上級對員工進行監督。由于員工的工作劃分模糊,因而員工在工作中往往是通過干中學形成的專用知識。對于這樣的知識和信息,上級管理者很難了解或者將它轉移到自己手中,因而管理者很難對它進行控制。在日本的管理模式中,由于每個員工都具有大量的專用知識和信息,管理者不得不將大量的例外決策權下放至員工。由于員工能夠根據自己所在的情景做出相應的決策,因而員工的參與在日本管理中具有關鍵的作用。管理者的角色也相應地從控制轉變為指導。例如,在美國的生產管理中,工作的惟一權力就是根據生產計劃、流程和規范進行生產。而在日本質量圈的管理模式中,員工同時兼有生產和維修機器的責任。員工能夠根據生產情況,調整生產計劃,改進生產流程,改進機器設備(青木昌彥,2001)。
3.縱向信息溝通與橫向信息溝通
在美國企業中,由于主要實行的是專業化管理,企業內部的溝通方式主要實行的是部門內部上級和下級之間的溝通,以及專業人員之間的溝通。同時由于專業人員之間沒有進行工作輪換和企業背景培訓,跨部門和跨專業之間的溝通往往需要通過管理人員來進行。在美國企業中我們可以看到通常設立了很強的計劃和協調部門來進行跨部門和跨專業人員之間的協調。因此,美國企業的信息溝通途徑主要是部門內部以縱向溝通為主。而一旦出現部門之間的協調則主要通過部門領導之間的溝通、企業各職能部門之間的協調以及美國企業中設立的各種委員會來進行。在基層和一般員工之間,由于過于強調發展專業知識而不是企業背景知識,因而一般員工層面上的橫向溝通不多。相反,日本企業非常強調員工通過干中學形成的專用知識和背景知識。專用知識更多的是與特定的時間、地點相聯系,管理者難以收集這樣的知識和信息,為了有效制定決策,管理者通常需要將一定的決策權下放到每個員工手中,通過員工與員工之間直接的橫向信息溝通來進行協調。為了培訓員工橫向溝通的能力,發展員工的專門知識,因而企業需要不斷地進行崗位輪換,并且通過穩定雇傭制度鼓勵員工發展企業的專門知識。例如,在日本管理中,如果機器出現故障,工人有權力和責任暫停生產線,并且直接和維修工人一起進行機器設備的維修。而在美國管理中,生產工人和維修工人的責任完全獨立分明。一旦機器出現了問題,那么生產工人通常需要向班組長匯報,班組長然后再與維修工人的班組長協調,進行機器設備的維修。因此,日本模式中通常以發展工人的背景知識為基礎,直接將協調的責任下放在工人身上。而美國模式中,通常強調專業人員溝通,而將協調的責任歸結為管理人員。青木昌彥 (1988)將美國和日本不同的信息溝通方式歸納為縱向信息結構和橫向信息結構。
四、兩種模式的適用條件
美日兩種管理模式作為兩種典型的管理模式,一直是學術界討論的熱點。實際上,從20世紀90年代以后,隨著美國學者對日本企業管理模式研究的深入,美國企業與日本企業的差別已經在急劇縮小,F在日本管理模式中的典型代表,如團隊生產、質量管理、及時生產等已經在大多數美國企業中應用。因此說,現實中美國和日本企業的管理模式日益處于一種融合的階段。如果我們將兩種管理模式放置于更一般的理論框架中,我們便會發現即使在同一文化中如美國,也同時存在兩種不同的管理方式。有的美國企業重視專門知識的應用,而有的企業重視一般知識的應用。從理論分析的角度,以通用知識為基礎的管理模式和以專門知識為主的模式各有其特點,沒有絕對的優劣性。我們惟一的研究目的只是在于尋找出不同模式的不同特點和相應的適用范圍。
1.環境變化程度
以通用知識為主的管理模式在企業內部具有明確的工作分工和崗位設計。其需要的人力資源一般都是標準化的,因此可以通過在外部勞動力市場上獲取。其員工的人力資源開發成本主要是由員工自己來承擔,因而員工的流動率也較高,企業的人力資本投資風險較低。這樣的管理模式主要適用于外部環境快速變化的企業。企業能夠根據環境的變化調整自己的人員雇傭,降低雇傭成本。另外,人員的高流動能夠保持企業內部的知識和技術更新。相反,外部環境變化較平緩的企業則應該采取以專門知識為主的管理模式。例如,在環境快速變化的信息產業,美國模式占據了主導地位。而在經營環境相對成熟穩定的汽車行業中,日本企業則占據了主導地位。
2.行業特征
如果我們將整個產業籠統分為傳統行業和新興行業的話,在傳統行業和新興行業中通常采取的管理方式也是不一致的。在傳統行業中,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關鍵在于降低產品韻成本和提高產品的質量,而這需要企業內部不同部門之間的橫向協調,降低存貨水平,發展員工的多種技能,采取穩定雇傭等。這樣的企業一般采用質量圈、員工參與、模糊工作定義為代表的日本式管理。而在新興行業中,知識的快速更新導致企業與環境之間的信息流動加快,人員的流動率加快。這時,企業發展通用知識能夠保證其參與到市場合作分工中去,并且獲取市場的人才。企業采取美國式的專業式管理一方面可以保證企業具有很強的戰略靈活性,另外可以維持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分工。90年代美國在高行業中的崛起某種程度上也得益于其管理模式。
3.外部勞動力市場
對于某一企業而言,兩種管理模式之間沒有絕對的優劣性,企業采取何種管理模式還受到外部勞動力市場的很大影響。在一個大多數企業采取日本式管理的外部勞動力市場中,企業如果不采取相同的管理模式則很難生存。這時,企業標準化的工作設計很難招聘到合適的人才。其他企業的穩定雇傭政策,也會使得企業的人才流失非常嚴重。相反,在一個美國式管理占主導趨勢的外部勞動力市場中,日本管理也難以生存。這種制度與制度之間的耦合性使得同一國家或地區中企業與企業的管理制度之間具有趨同性,而不同國家與地區之間的企業制度具有差異性。
五、結 論
改革開放的初期,以專用知識和合作為特征的日本模式如日中天。20世紀90年代以后,隨著美國高科技產業的興起,以通用知識和市場競爭為特征的美國模式日益占據上風。中國企業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也一直在兩者之間搖擺不定。Boisot & Child(1996)認為,中國企業制度的改革過程就是信息的編碼和擴散過程。傳統的采邑制度表現為知識的高度專有化,且往往在少數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群體之間流動。這在中國傳統的老字號和民族企業中可以得到體現。這種采邑制度可以沿著兩條方向進行改革。一條是以通用知識為基礎的高度擴散的市場和層級制,即美國管理模式。另一條是以專用知識為基礎的,依靠集體主義和共同價值觀擴散知識的宗法制,即日本的管理模式。
總體而言,中國企業制度的改革過程主要采取的是第二種制度,具體措施包括建立國家對大型企業的控制權,在核心企業之間建立聯盟,維持競爭企業之間的合作關系等。這在一些傳統行業,如汽車、石化、機械中尤其得到體現。另外,在一些新興行業中,國家又在鼓勵采取美國式的完全競爭的管理模式,這在IT產業中得到體現。按照上文的分析框架,這符合環境、技術和勞動力市場對知識和決策權的影響。
:
泰羅: 《管理原理》,團結出版社,1999年版。
詹森、麥克林:“專門知識、一般知識與組織結構”,《契約學》,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
邁克爾·波蘭尼: 《個人知識》,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納爾森、溫特:《經濟變遷的演化》,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
程德俊、陶向南:“知識的分布與組織結構的變革”, 《南開管理評論》,2001年第3期。
程德俊、孔繼紅:“知識分權的知識動因”, 《經濟》,2002年第4期。
趙曙明: 《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國際比較》,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青木昌彥: 《比較制度分析》,上海遠東出版社,2001年版。
青木昌彥: 《日本經濟中的信息、激勵與談判》,商務印書館,1994年版。
Boisot M. & Child J., From Fiefs To Clans And Network Capitalism: Explaining China's Emerging Economic Order,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1 (1996) ~ 600-628.
Doeringer, P, B., & Piore, M, J., Internal Labor Markets And Manpower Analysis, Lexington, Mass: D.C. Health And C., 1971.
Hayek, F. A.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45 (September) .
Ikujiro Nonaka,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1 (11-12) .Williamson O., Wachter M., & Harris J., Understanding The Employment Relations' The Analysis Of Idiosyncratic Exchange, 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6, 1975.
Barney J.,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Vol. 17, Nol, 99-120, 1991 .
畢業論文搜集整理:
【美日企業管理模式比較】相關文章:
美日企業管理模式比較-知識和決策權的視角03-18
企業管理畢業論文-美日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比較及對中國鄉鎮企業的11-18
美日高管薪酬激勵模式比較及其啟示03-25
歐美日企業文化差異對我國汽車企業的影響03-15
現代企業成本管理模式研究03-22
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建設05-20
旅游企業知識管理模式研究03-17
電子商務網站的用戶管理模式比較論文12-02
現代建筑企業工程管理模式研究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