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企業行為對會計準則制訂的影響:以公益金為例

        時間:2024-10-07 19:47:45 會計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企業行為對會計準則制訂的影響:以公益金為例

        企業行為對會計準則制訂的影響:以公益金為例 一、引言

          會計信息市場是我國近年來乃至國際學術界備受關注的研究課題,這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發生于各國證券市場上的會計信息造假事件。在美國,安然、世通等事件的集中爆發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在我國,如PT紅光騙取上市資格,中儲股份虛假利潤、渤海集團虛假陳述等上市公司侵害中小股東利益的事件時有發生。對此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公司治理上出了問題,對于一些影響公司信息生產或披露的有關規則問題則很少思考。其實,問題的出現不僅僅是公司方面的原因。它們有的涉及到理念,有的涉及到具體規則的缺陷。在美國,安然事件已引起了美國各界對會計準則的反思,預計會引起美國會計準則導向的變革。
          從會計信息市場的演進看,最初會計信息生產是為了滿足企業內部管理的需要。隨著企業規模擴大和融資的需求,會計信息轉變為主要滿足債權人(主要是銀行)對會計信息的需求。到現在,會計信息已演化到滿足利益相關者的需求。會計準則的制訂也隨之演變為為利益相關者的投資決策提供信息服務。從制度經濟學的角度,會計準則導向的演變是社會均衡其各方面利弊后的選擇。準則制訂時也須從各方可能的選擇來觀察其可能的實施結果。因而行為分析方法作為會計理論研究方法被認為十分有效。然而從我國會計準則的制訂看,很少考慮企業行為對會計準則的可能影響,從而導致準則在功能上存在缺陷,這也是引發我國會計信息失真、盈余管理盛行的一個重要原因。
          本文以公益金的會計處理及方法選擇為例,闡述企業行為對會計準則執行效果的影響。認為從企業行為角度考慮,會計準則的制訂要考慮以下三個方面的影響:企業行為選擇的空間,企業行為導致的會計信息的相關性,準則對相關者利益分配的影響。

          二、公益金會計處理:一個準則失效的實例

          (一)我國現行公益金會計處理方法
          根據我國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企業當年實現的凈利潤,在彌補虧損后,公司制企業按照稅后利潤的5%到10%的比例提取法定公益金,專門用于企業職工福利設施的支出,如職工宿舍、食堂、浴室、理發室等公益性固定資產。公益金的會計處理必然與公益性固定資產核算相聯系。
          從理論上講,企業實現的凈利潤屬于企業所有者所有,為企業所有者權益的一部分,從中提取的法定公益金也屬于企業所有者所有。企業使用這部分公益金之后,意味著可使用的公益金數額的減少。為了反映企業公益金的提取、使用和結余情況,企業應當在“盈余公積金”賬戶下單設“法定公益金”明細科目進行核算。企業在使用公益金購建固定資產時,一方面應登記形成的資產的價值,同時還應當將公益金使用的數額從賬戶中轉出,轉為任意盈余公積金,從而使公益金結余的數額反映企業未來可使用的公益金數額。在公益性固定資產被處置時,將該資產購建的原始支出數額,從任意盈余公積金中轉回到公益金賬戶。
          這是我國現行的會計處理方法。然而對這些特定固定資產的折舊處理與清理損益,我國會計準則卻沒有明確的規定。按我國固定資產準則,企業對于在使用的固定資產,必須計提折舊。因此現在大多數企業將此類固定資產的折舊也作為管理費用來處理,而清理損益則作為營業外收支處理。
         。ǘ┕娼饡嬏幚淼钠髽I行為分析
          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會計信息的主要質量特征也在發生變化。會計信息的特征轉向了“決策有用性”,于是相關性成為會計信息的主流,而可靠性居其次。然而現行“公益金”所提供的信息具有相關性特征嗎?對此問題,讓我們從企業的行為選擇角度來觀察。在此將企業簡單地分為二類: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對于民營企業,不管是兩權合一還是兩權分離,其經理人的目標函數是自身效用最大化下的股東利益最大化,也就是受股東利益約束的自身效用最大化。因此在處理股東與職工利益沖突中總是選擇維護股東利益。這種行為選擇模式將影響公益性固定資產的購置。公益性固定資產的購置有利于職工福利的提高,但卻降低了企業的盈利能力。因此,民營企業的選擇更可能是根本不購置公益性固定資產,即使是已按規定足額計提了公益金。國有企業的情況稍微復雜一些,要看企業的管理者是否面臨著剛性的預算約束和任免機制。如果管理者面臨嚴格的利潤預算約束,并以此作為其是否繼任的考核指標,那么其選擇如同民營企業。反之,則會盡量多地購置公益性固定資產,這符合國有企業職工和管理者的利益。國有企業一般有大量的非經營性固定資產中就是佐證。
          現行公益金的性質及其會計處理技術來看,它還存在以下三方面的缺陷。(1)公益金不符合所有者權益的概念。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將所有者權益定義為是某個主體的資產減去負債后的剩余權益。所有者權益的性質必須與產權相聯系。企業主權理論認為,企業的資產由債權人權益與所有者權益構成,所有者權益的主權所有者為股東,由此產生的受益權也由股東享有。按我國法律規定,從凈利潤中提取的公益金所有權為股東,但其受益權歸屬于職工,所有權與受益權不一致。因此公益金不符合所有者權益的概念,它具有權益與負債的雙重屬性。只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在我國會計制度改革之初,許多會計準則的修改主要針對國有企業。(2)完全不能反映公益金使用的結果。由公益金形成的固定資產在處置同時,按原來購置時的成本數額將一般盈余公積金轉為公益金,從購置前與處理后的靜態比較看,公益金的數額是相等的,也就是說,此類固定資產的使用對公益金數額大小不產生影響。在我國相關會計準則沒有對此類固定資產的折舊與處置損益如何核算進行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會計實務中將其折舊與清理損益計入管理費用和營業外收支的做法能達到不影響公益金數額的效果,會計實務與準則保持了一致性。然而準則的空白導致實務處理違背了真實性原則。公益性固定資產的使用過程就是公益金的耗費過程,其價值的減少應該同時反映為公益金的減少,而現行會計準則則忽略了這一點。(3)不能準確反映會計收益。在相關計準則不明確的情況下,企業出于所有者利益最大化的考慮,自然會將使用耗費和處理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從而減少企業所得稅。這種做法不符合企業會計收益的特點。會計收益是企業會計期間交易實現的收入和相應費用之間的差額,它有賴于期間收入與費用的合理配比。然而公益性固定資產的使用不是為了生產經營目的,其折舊或處理損失沒有與之相對應的收入,不符合配比的條件,不能作為管理費用或營業外收支進行確認。當前會計實務不能準確反映企業經營成果,不符合當期收益觀。當然,此方法確認的會計收益符合損益滿計觀。但有一個不妥之處,比如企業按準則規定計提了公益金,但購置與不購置公益性固定資產的選擇權在于企業,不同選擇對企業所有者權益的影響截然不同。
          以上這幾方面的缺陷都降低了會計信息的相關性。選擇差異的存在說明我國會計準則的制訂沒有充分考慮企業行為的影響。因此,在會計準則制訂過程中應該考慮各種方案對各方博弈結果的影響,以達到帕累托改進效果。

        下一頁

        【企業行為對會計準則制訂的影響:以公益金為例】相關文章:

        員工行為對企業管理的影響11-15

        分析新會計準則對企業的影響12-03

        緊急行為中的刑、民關系-以日本法為例03-24

        負債融資對企業投資行為影響研究:述評與展望03-18

        淺析新會計準則實施對企業利潤的影響03-19

        論新會計準則對企業盈余管理的影響03-22

        淺論新會計準則對企業盈余管理的影響03-18

        淺析新會計準則體系及其對企業的影響03-01

        負債融資對企業投資行為影響研究:述評與展看03-24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