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期貨交易對會計理論的影響
一、對傳統會計的影響
(一)會計要素
會計要素是對會計對象的進一步分類,傳統會計對會計要素定義的特點是對過去已發生的交易和事項的分類,而且應滿足兩個標準:一是與該交易項目有關的經濟利益可能流入或流出企業;二是該項目的成本或公允價值能可靠計量。期貨會計主要影響資產和負債兩個要素。據現行定義,資產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并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資源,該資源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資產之所以是一種經濟資源,是由于它是企業通過生產和交換而取得的使用權和支配權,而且通過有效使用,能夠為企業提供未來的經濟利益。在期貨交易中,雖然大多數買入期貨合約者有權獲得一定金額的商品或金融工具,同時支付貨款;賣出期貨合約者有義務支付商品或金融工具,同時收取貨款。但這種權利或義務只有將合約持有至交割日才能履行。期貨合約顯然不完全符合資產的定義和標準,其原因在于:
1.期貨合約不是“貨”,并未真正發生商品所有權或實物的轉移,不能歸于存貨或其他流動資產項目。
2.期貨合約不能作為短期投資,因為期貨合約占用的資金權是保證金部分。
3.期貨合約的立足點不在于過去發生的交易事項,而是具有未來的時態性,即期貨合約是一種對未來權利和義務的約定,是一種對將來要發生交易所制定的協議,而且這種交易有可能根本就不發生。
4.期貨交易具有較高的風險,期貨合約的金額容易隨價格、利率的變化而猛增或銳減,很容易被人操縱,于是其帶來的未來經濟利益很難準確地把握。
因此,根據現行會計模式下的資產確認標準,很難將其納入財務報表的資產中予以核算。
負債,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的現時義務,履行該義務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負債有確切的或可以合理預計或估計的債權人和償還金額。期貨合約則有所不同,它只是一種可能負債,而且這種負債也許永遠無法成為真正的負債。
(二)會計確認標準
權責發生制是一項重要的會計確認原則,它以過去發生的交易事項作為核算基礎,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交易事項不予反映。對于傳統的收入、費用要素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對于作為預期合約的期貨交易,由于它可能帶來利得或損失,權責發生制就顯得力不從心。
期貨交易在訂立合約時,雖然雙方權利、義務已基本確定,但交易并沒有實際發生,而且到期時可能通過平倉使這種權利義務解除。也就是說期貨交易的權利和義務并未實際發生,收入也尚未實現。按傳統會計的確認標準,現行會計不能反映未來的財務活動,不能及時揭示未來交易的潛在風險,不能反映期貨交易的未實現持有損益。如果在期貨合約履行時以實際價值確認損益,則不能反映期貨交易從簽約到交易過程的風險,同時也無法滿足信息使用者決策的需要。
(三)會計計量
貨幣計價是現行會計的一個基本前提。歷史成本或實際成本原則是從貨幣計價這一前提派生出來的。歷史成本原則要求一切經濟業務和事項在計量時普遍建立在歷史成本基礎之上,要求一切資產的計價、負債的承諾、費用的計量、損益的計算均以交易發生時的原始成本作為會計計量的原則,并堅持維護這一原則。歷史成本是交易時發生的實際成本,具有客觀性、可計量性和可驗證性,一旦形成,入賬后一般不再變動,一直到相應的資產已銷售、耗用或負債已得到清償為止。
期貨交易的對象是一種期貨合約,只需預付5%-10%左右的保證金,就可以進行期貨合約的買賣。期貨由期貨經紀商來交易,合約期滿時,必須通過結算公司進行,以現金方式對沖,現貨交割很少。所以,期貨合約在訂立時實際的交易尚未發生,只是產生了相應的權利和義務,而且在未來不一定實際交割,交易所涉及的金額也只是一個未來的金額。此外,期貨合約的價值有面值和市值之分。期貨合約買賣以面值作為成交價格,而期貨合約在持有期內,隨著結算價格的逐日變動,它的價值也在逐日變動。一份期貨合約在到期日以前,可能經過好幾次買賣,由此看出,用歷史成本計價對期貨交易來講存在明顯缺陷。
下一頁
【淺析期貨交易對會計理論的影響】相關文章:
淺析金融創新對會計理論的挑戰03-22
企業會計報表合并理論淺析03-22
淺析公允價值會計的理論基礎及應用12-08
淺析《文心雕龍》的理論構架12-05
范式變遷對會計理論研究的影響12-11
論信息技術對會計理論的影響03-21
會計電算化對會計基本理論的影響11-18
淺析物化意識對政治的影響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