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住宅設計中應注意的衛生防疫問題
不久前“非典”和“禽流感”的相繼流行,特別是香港住宅小區淘大花園集體感染“SARS”的事件,使居住的健康問題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但如何在住宅的規劃和建筑單體設計中,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上,提高住宅的衛生防疫性能,增強其對疾病的“免疫力”,已是建筑設計師一項義不容辭的責任。1、住區規劃設計中的衛生防疫問題某些疾病是與住區環境和住宅內部構造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如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不良建筑綜合癥和建筑相關疾病等已經影響著人們的身心健康。所以住區規劃應著眼于全局,一切從科學出發,在確保規劃合理的前提下,綜合考慮住宅建筑與衛生防疫的相關關系,注重優化住區周邊環境和衛生防疫條件,創建健康的人居環境。
、 住區規劃時首先要切實做好選址,基地和周圍環境不應存在污染源,關注主導風向,住宅建設用地必須遠離垃圾堆場、廢氣排放附近及城市污染源的下風口。
、 從規劃設計上注重保護好用地的自然生態環境,特別是對原有的綠林、水體、山石等的保護利用,使人與自然更加密切親和。
⑶ 住宅與住宅間的規劃間距要保證樓層、居室有效的日照時間與通風效果。陽光普照和空氣流通可以說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最佳的自然衛生防疫手段。
、 注重綠地建設,優化樹種的選擇和水體的流動,防止花絮飛揚或污水滯留造成的病菌傳播或繁殖。
、 適當控制住區的容積率和建筑密度。過分追求高容積率和建筑密度加大了環境的承受能力,從而形成人口過分密集、空間擁堵、環境惡化,容易造成疾病的感染和傳播。
、 合理規劃住區水體環境,污水、廢水和垃圾處理要達到無害化,甚至資源化。
2、住宅建筑設計中的衛生防疫問題住宅的單體設計也對居住的健康產生影響,主要應從優化平面設計、改善室內自然凈化條件,提高衛生防疫性能等方面入手。
2.1優化平面布局,提高衛生防疫性能功能的合理分區是保證居民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因而應在滿足使用功能等基本要素的基礎上,優化平面布局,提升健康要素,增強其對疾病的自身“免疫力”。
⑴ 在塔式住宅設計中不宜采用內天井式平面。因面向內天井開窗的房間多為廚房和衛生間,是污染源的易發區,當天井內無法形成正壓的情況下,污濁空氣攜帶病菌懸浮在天井中,容易形成煙囪效應的“拔風”現象,造成氣流污染和“串味”,倒灌室內,對住戶室內衛生環境會產生不良影響。
、 塔式住宅平面設計應明確各戶型的空氣對流通道,單朝向戶型的設計必須采取通風措施。
、 塔式住宅凹口深度和寬度比應不大于2:1,最小開口寬度不應小于3米。凹口過深過窄,都不利通風效果。
、 板式住宅不宜采用長內廊和外廊式平面。因長內廊通風效果差,外廊一般連通各戶的廚房和次臥室、容易串煙串味,產生視覺干擾,同時也易傳染病毒。
、 板式住宅宜設計成南北通透型,即南客廳、北餐廳的布置方式。廚房宜設計在餐廳側面,以免遮擋廳的通風采光。廚房靠北墻設置時,宜留出寬度不小于1.2米的采光口(或北向陽臺),以滿足餐廳的采光通風要求。
2.2改善室內通風、采光環境,提高自然凈化能力直接采光與自然通風,是改善和提高住宅自然凈化能力、防控疾病傳播的最佳手段。日照及其紫外線殺菌作用對提高住宅的衛生防疫效果是不可或缺的。而住宅室內通風換氣是十分簡便而且行之有效的凈化方法。據統計,室內空氣污染要比室外高2-5倍,嚴重的高達百倍以上,定時開窗通風可大幅度降低室內微生物密度,據醫學上統計,開窗75分鐘可減少室內96.4%-99.5%的細菌。
、 臥室、起居室(廳)應有與室外空氣直接流通的自然通風。嚴寒地區住宅的臥室、起居室(廳)應有與室外空氣直接流通的自然通風。采用自然通風
【住宅設計中應注意的衛生防疫問題】相關文章:
全面預算管理中應注意的問題03-18
口碑營銷中應注意的幾點問題03-21
變頻器使用中應注意的問題03-26
本科生畢業設計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12-09
小議住宅設計中的幾個問題03-18
探析聲樂訓練中應注意的若干問題03-20
在國際貿易檢驗條款中應注意的問題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