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臨床準醫師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其應付壓力的能力水平的研究
論文摘要:目的探索提出提高準醫師的健康水平和應付壓力能力水平的建議和對策,了解臨床準醫師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應付壓力的能力水平現狀。方法自行設計問卷,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對2006年與2007年入校攻讀臨床各專業的碩士研究生進行現場自填式問卷調查。結果臨床準醫師的心理健康水平較高,影響臨床準醫師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主要為年級和性別。臨床準醫師的應付壓力的能力水平較好,影響應付壓力的能力水平的因素主要為臨床準醫師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對自己身體的關注。結論學校的教學和人員應加大對臨床準醫師應對實踐所需能力的培養,并在教學中強調臨床準醫師對自己身心的關注。
論文關鍵詞:臨床準醫師 心理健康 應付壓力
隨著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模式的轉變,醫患關系也由醫師為主、病人服從的模式向醫患協商模式轉變。為了適應這種模式的轉變,首先必須開展在新醫學模式下醫師心理活動特點的相關研究。近年來,醫師的心理問題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尤其是即將進入臨床的“準醫師”即醫學院校的醫學生更是關注的焦點。那么如何準確了解準醫師的心理呢?如何為準醫師提供適合其身體心理發展的空間呢?本研究以在校攻讀專業的碩士研究生為研究對象,系統討論了準醫師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應付壓力的能力水平等問題。
1.對象和方法
1.1調查對象
以2006年與2007年入校攻讀臨床醫學各專業的碩士研究生為研究對象。
1.2問卷設計與調查實施
問卷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心理健康水平測試問卷(包括被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自行設計調查問卷。根據醫師心理健康的標準并在測試內容和程序方面作了嚴謹的設計。從健康而穩定的人格、良好的應對能力、很強的抵御挫折的能力、工作效率高等方面共設計了9個測量項目,全部采用Likerr態度量表的五級記分方式,依次為“很好”、“較好”、“一般”、“較不好”、“很不好”,“一般”被認為是中性回答,按題目含義由負向到正向對應的分值為1~5分。第二部分為應付壓力能力水平測試問卷,采用美國國家抗衰老協會專家黃穎、張斌的關于應付壓力能力水平測試問卷。正式調查之前進行了預調查,根據結果對問卷進行了修改。由調查人員召集學生集體測試。調查時間為2008年5月29日至6月2日,進行現場白填式問卷調查,填畢收回問卷。
1.3分析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450份,收回有效問卷384份,有效回收率為85.3%,用SPSSIO.0統計軟件包建立數據庫并進行統計分析。
2.結果
2.1問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經測量問卷的克隆巴赫信度系數(Cronbach’sd)為0.8051,內部一致性很高,表明問卷具有較好的可信度,具有使用價值。同時專家論證結果表明本量表具有較好的表面效度和內容效度。
2.2所調查臨床醫學各專業的碩士研究生的一般情況
本次研究共調查384名碩士研究生,其中一年級碩士研究生為258人,占調查對象的67.2%;二年級碩士研究生為126人(已進入科室),占調查對象的32.8%。男生為l70人,占調查對象的44.3%;女生為2l4人,占調查對象的55.7%。
2.3心理健康水平調查子項目得分情況
計算所有調查子項的得分均值、標準差。臨床準醫師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分情況如表1所示。,心理健康水平稍低的項目是自知之明,實事求是、良好的應對能力、很強的抵御挫折的能力。碩士研究生二年級的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超過理論中值的百分比為57%。碩士研究生一年級為49%。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超過理論中值的百分比為52%,男生為59%。
2.4不同性別、年級、年齡、專業的碩士研究生的健康水平比較
以年齡、專業為因素,用方差分析研究其與心理健康得分的關系。分析表明,年齡、專業對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均無統計學意義(p>O.05);相關分析顯示,心理健康水平和年級呈正相關關系,表明年級較高的碩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水平也較高。另外,性別對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也較高。
2.5應付壓力的能力水平子項目得分情況
將所有應付壓力的能力水平調查子項目(共15項)的記分相加,得出總分,“0~ 30”為“不好”、“30~50”為“一般”、“大于50”為“很好”。有4.5%的準醫師在應付壓力的能力方面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有48.2%的臨床準醫師沒有選擇每周至少進行三次讓自己“深度放松”的運動;有47.7%的臨床準醫師沒有選擇每周做30分鐘以上的健身運動等等。臨床準醫師應付壓力水平得分情況如表2所示。
2.6心理健康水平與應付壓力能力水平的關系
本次研究還對心理健康水平對應付壓力能力水平的影響進行分析,方差分析顯示心理健康水平對滿意度的作用呈正相關關系,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較高的碩士研究生應付壓力能力水平也較高。
3.討論
3.1本次調查研究顯示臨床準醫師的心理健康水平較好,基本達到了符合要求(數值為3)的程度
心理健康是指個體的心理在本身及條件許可范圍內所能達到的最佳功能狀態,而并非指絕對十全十美的狀態。1946年,第三屆國際心理衛生大會對心理健康的定義是:所謂心理健康是指身體、智能以及情感上,在與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圍內,將個人心境發展成最佳的狀態。心理健康水平較差的人,會出現易疲勞,注意力渙散,精力難以集中、心境惡劣、緊張等精神癥狀,還會在人際交往中出現溝通差等方面的問題,這都將嚴重影響未來的醫療工作。為了有利于對疾病的治療、提高工作效率,關注臨床準醫師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必要的。
3.2本次研究顯示,影響臨床準醫師的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年級和性別
分析其年級上的差異原因有:1.碩士一年級的生未進入科室。對工作壓力及人際關系沒有切身體會和正確認識,對處理實際問題方面缺乏鍛煉。2.碩士二年級的醫學生已進入科室,經過一年的理論學習和導師的培養及自身的鍛煉,對問題有清楚的認識,經過實際操作,提高了技能,增強了自信,因此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提高。學校的培養是臨床準醫師獲得健康的職業心理及提高其應付壓力的能力的關鍵。學校是培養臨床醫師的基地,是臨床醫師獲取專業知識的主要場所。學校的硬件設施、位置環境、學術氛圍等無不深刻影響著其身心的發展。學校的老師身負醫師和教師的雙重身份,言傳身教無不對臨床準醫師產生深刻的影響。有63.2%的臨床準醫師選擇在專業學習早遇到困難時通常向老師請教。在提高臨床準醫師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應付壓力的能力上。學校的積極努力會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女性被試的心理健康差于男性被試,分析其性別上的差異原因有:1.女性因在生理上的差異和特點導致在情緒上容易隨著生理上的周期性(月經周期)的變化而產生情緒上的波動,而影響心理健康。2.身體素質的影響。3.工作的壓力,競爭的壓力。因此,學校應尤其重視女同學的心理健康,并針對性的做好相關工作,促進女同學的自信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3本次調查還顯示.臨床準醫師的應付壓力的能力水平較高
其中73.6%的臨床準醫師都有相當的應付普通壓力的技能從調查中可見,臨床準醫師具有較好的自我釋放和緩解壓力的能力。當然這也與其從事健康職業,自覺遠離不良習慣(吸煙、飲酒、不規律飲食、拖拉做事等),不濫用物有關。研究結果表明,臨床準醫師的應付壓力能力的好壞也不取決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通過促進和提高臨床準醫師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應付壓力的能力水平。當然,還有一部分臨床準醫師在應付壓力的能力方面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這與沒有遠離煙、酒、不規律飲食有關,更主要是醫師不規律的作息制度,沒有合理的運動、飲食,休息,這樣導致體重異常,身體素質下降,應付壓力的能力水平自然降低。因此,要想提高臨床準醫師的應付壓力水平,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是前提。
本研究結果顯示臨床準醫師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應付壓力的能力水平較好。其中影響臨床準醫師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主要有年級與性別。臨床準醫師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影響著其應付壓力的能力水平的高低。因此,學校應加大對研究生一年級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關注,增加其與導師的接觸;學校尤其要重視女同學的心理健康,并針對性的做好相關工作,促進女同學的自信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只有臨床準醫師具有較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才能具有較好的自我釋放和緩解壓力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總之,臨床準醫師是未來醫療工作的骨干力量,其心理健康水平和應付壓力的能力水平不僅對其自身至關重要,更是關忽患者健康和生命的重要因素。因此,除了臨床準醫師自身自覺培養之外,學校、家庭也應想方設法準確了解準醫師的心理并促進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為其提供適合其身體心理發展的空間。醫師良好的心理健康和應付壓力的能力水平是提高其水平的根本,也是改善緊張醫患關系的關鍵。
【臨床準醫師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其應付壓力的能力水平的研究】相關文章:
寄宿學校1140名學生智力水平、心理健康水平調查與研究03-01
急性腦出血早期血糖水平及其預后關系研究03-08
資源護士工作壓力源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探討03-01
護士個性特征與心理健康水平關系的調查研究03-01
關于醫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調查及相關性研究03-01
對我國居民體育消費水平的分析與研究03-18
山東省社會保障水平及其適度選擇03-19
血漿t-PA水平與血栓疾病的研究分析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