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馬克思世界歷史思想本真意蘊之診解論文
一、批判意蘊
17世紀維柯,19世紀圣西門、傅立葉等空想社會主義者以及黑格爾立足于當時的社會歷史條件,對世界歷史做了開拓性研究,但囿于主客觀條件的限制,他們最終沒能脫離唯心主義的立場,沒能擺脫各自的民族觀念的束縛。馬克思在批判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礎上,從現實的、物質生產的前提出發,指出生產力和人們之間普遍交往的發展促使民族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并揭示了世界歷史的共產主義發展方向,創立了科學的世界歷史理論。
首先,馬克思批判了前人世界歷史觀的唯心主義前提,指出物質生產活動是世界歷史形成的前提和基礎。維柯、圣西門、黑格爾等人雖然認識到歷史發展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有規律可循的,但他們把歷史發展建立在永恒理性基礎上,同時將理性看作是先驗的和永恒不變的東西,是支配世界的絕對力量。如黑格爾認為“因為世界歷史是‘精神’在各種最高形態里的、神圣的、絕對的過程的表現—精神’經過了這種發展的行程,才取得它的真理和自覺’。黑格爾以“精神”為基礎來論證世界歷史如何在“精神”中從空間發展到時間,從根本上脫離了人們的物質生產活動。馬克思克服了前人唯心主義的思維方式,從現實的人的物質生產活動出發,通過對勞動、交往關系、市民社會、國家及世界市場等之間相互關系的潛心探究,確立了物質生產活動在從民族向世界歷史轉變進程中的基礎地位,將唯物主義與世界歷史觀統一起來。馬克思指出:“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并不是‘自我意識’、宇宙精神或者某個形而上學怪影的某種純粹的抽象行動,而是完全物質的、可以通過經驗證明的行動,每一個過著實際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個人都可以證明這種活動。
因此,世界歷史是在物質生產基礎上各民族相互交往形成的統一整體。馬克思將世界歷史置于現實的人及其客觀的物質生產活動的基礎上,從而使世界歷史理論有了正確的邏輯前提和理論基礎。 其次,馬克思批判了世界歷史發展的精神動力論,認為生產力的發展和交往的不斷擴大是民族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的動力。維柯認為先有原則,再有民族。這種“原則在先”的思想深受柏拉圖“理念論”的影響,“本科學因此就是一種人類理念的歷史”。傅立葉等否認人民群眾創造歷史,否認階級斗爭和革命的作用,主張通過“理性”和“人的本。
二、人本意蘊
對現實的個人及其發展的考察是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核心。馬克思指出:“每一個單個人的解放的程度是與歷史完全轉變為世界歷史的程度一致的。資本主義世界歷史的形成,為人從“狹隘地域性的個人”向“世界歷史性的,真正普遍的個人”的轉變創造了條件,但要真正實現從異化的人到自由的人、從“偶然的個人”到“有個性的個人”的轉變,還必須進一步使資本主義世界歷史轉變為共產主義世界歷史,形成真正的普遍交往關系。 在漫長的民族性歷史時期里,受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限制,人們的交往只能在一定的民族、地域內進行,這種民族、地域的局限性也決定了人的發展的片面性。要克服這樣的局限,必須沖破狹隘的民族、地域的限制,擴大交往。因為一個人的全部特性“怎樣發展為多方面的或是地方性的,它們超越地方的局限性還是仍然受地方局限性的拘束,這并不決定于施蒂納,而是決定于世界交往的發展,決定于他和他所生活的地區在這種交往中所處的地位”資本的無限擴張打破了狹隘的民族、地域束縛,促進了資本主義世界歷史的形成和大工業的發展,加強了各民族之間的聯系,一切自然形成的聯系被赤裸裸的利害關系所代替,人的依賴性因而被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所代替,民族性歷史轉變為世界性歷史。
世界性歷史雖然是由資本開辟的,但由于資本所開辟的世界歷史服從于資本無止境地追求剩余價值的本性,因而必然具有二重效應,即在為人的發展創造了條件的同時又阻礙了“世界歷史性的個人”的形成,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資產階級借以在其中活動的那些生產關系的性質決不是單一的、單純的,而是兩重的;在產生財富的那些關系中。
三、公正意蘊
馬克思并不只是客觀地描述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而是運用歷史尺度與公正尺度相統一的原則,分析了世界歷史的形成對遲發國家的復雜影響。他指出遲發國家可以主動利用資本主義文明成果實現跨越式發展,促使世界歷史朝著有利于勞動人民利益的方向發展。公正意蘊貫穿于馬克思世界歷史思想發展的三個階段,是其人本意蘊的必然要求。
19世紀40年代,馬克思指出資本主義世界歷史的形成打破了各民族相互隔絕的民族歷史性階段,促進了各民族、各地區之間的相互交往,但同時又造成了不同民族的不平等發展。由于生產工具的迅速改進及交通的極其便利,先發的資本主義國家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蠻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來了,“它的商品的低廉價格,是它用來摧毀一切萬里長城、征服野蠻人最頑強的仇外心理的重炮”。他們用新的工業排擠掉了其他國家的古老的民族工業,迫使一切民族采用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資本主義國家逐步地、從主要依靠暴力上的優勢轉變為主要依靠經濟上的優勢和市場機制來代替殖民統治,從而使世界范圍內的兩極分化和貧富懸殊固定下來,建立了以不平等的國際分工為基礎的世界經濟體系,也就是形成了“外圍”依附于“中心”的秩序。資產階級“正像它使農村從屬于城市一樣,它使未開化和半開化的國家從屬于文明國家,使農民的民族從屬于資產階級的民族,使東方從屬于西方”。
在19世紀50年代,馬克思立足于遲發國家實際,指出遲發國家必須通過社會革命推翻資產階級統治,使勞動人民享受生產力發展所帶來的積極成果。馬克思首先從歷史角度分析了遲發國家落后的小農生產方式的局限性,認為這是東方專制制度的牢固基礎,它的閉關自守使人的頭腦被限制在極小的范圍內,成為迷信的馴服工具,成為傳統規則的奴隸,表現不出任何偉大的作為和歷史首創精神。
四、當代啟示
對馬克思世界歷史思想本真意蘊之診解對于我們認識當今全球化的實質及其發展趨勢、促進“世界歷史性的個人”的形成以及推動遲發國家的跨越式發展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 首先,從批判的視角把握全球化的實質及趨勢。對全球化的認識,由于主體自身利益因素的影響以及所處的角度的不同而大相徑庭。赫爾德在《全球大變革》中把全球化理論劃分為三大類:極端全球主義者、懷疑論者以及變革論者。他們在看待全球化的概念、動力、產生的社會經濟后果、對于國家權力和治理的影響,以及歷史軌跡等問題方面存在著鮮明的區別。另外,關于全球化的實質,依附論認為,發達國家對遲發國家的掠奪與控制開啟了全球化進程,全球化的發展就是外圍的不發達國家對中心的發達國家的依附逐步加深的過程。而對全球化的趨勢,歷史終結論則認為,蘇東劇變之后,全球化己終結于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那么,究竟如何看待全球化的實質及其趨勢呢?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批判意蘊啟示我們,既要分析諸多全球化理論之所長,又要看到它們的不足之處。
如依附論有將遲發國家對先發國家的依附狀態固定化之嫌,而歷史終結論則僅僅停留在對全球化的一些表面特點和因素的把握上,沒有從社會發展本質的高度來看待和研究全球化的發展趨勢。雖然當代全球化仍被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所主導,但全球化發展的同時又促進了世界生產力和與此相聯系的世界交往的發展,這勢必有利于推動世界一體化及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的進程。相互作用,“大工業發達的國家也或多或少影響著非工業的國家,因為非工業國家由于世界交往而被卷入普遍競爭的斗爭中”。
這樣,在這個時代,每一個民族國家都面對著基本相同的國際環境。遲發國家可以在保持自身優勢的基礎上,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全球化的進程中去,充分利用國外資金、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理念來為本國現代化建設服務,利用世界歷史條件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跨越式發展道路,以縮短同發達國家的差距。遲發國家通過積極參與全球化新規則的制定,不斷改進不合理的規則,使之朝著滿足勞動人民利益需求的方向發展,在創造性地繼承和發揚民族的優秀傳統的同時,放開眼光,積極吸收人類先進文明成果,做到為我所用,努力發揮后發優勢,促進生產力跨越發展,使廣大勞動人民真正共享發展的成果。
【淺談馬克思世界歷史思想本真意蘊之診解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馬克思、恩格斯對人的全面發展思想的理論奠基論文07-13
淺談馬克思的人的全面發展思想06-17
淺談校園文化如何體現生命本真的論文08-23
理解馬克思哲學變革的本真內涵10-05
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主要內容分析論文07-08
從《愛》淺談文學語言模糊性的美學意蘊論文09-28
墨家治理思想的現代意蘊08-10
馬克思之技術哲學基本思想初探07-15
馬克思思想對教育的啟示綜述論文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