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旅游規劃的人本主義原則
內容摘要:旅游規劃的人本主義原則是指在旅游規劃中尊重人,使人成為人的原則。這是人的各種屬性的內在要求。這對旅游有重要影響。決定了我們旅游規劃的內容和形式。我們應從生物性、社會性、意識性、歷史性和實踐性等各方面尊重和促進旅游者的人性發展,促進旅游業的人性化發展。 關鍵詞:旅游規劃 人本主義我們常說旅游和旅游規劃要以人為本,但對于什么是以人為本?以人的什么為本?人們卻不太清楚。本文試對此做出簡要分析。
旅游規劃人本主義原則的內涵
旅游規劃以人為本,是指旅游規劃的人本主義原則。即在旅游和旅游規劃中,人就是人,人要成其為人,要使人成為人。
旅游是一種奢侈性的活動,是人在生存性需要滿足后的活動。奢侈性活動比生存性活動更具有人性。通常人們所說的“這才是人玩的”就是指這個意思。反過來說,娛樂、游戲、旅游等更具有純粹的人性或屬人性。旅游規劃就是為人提供具有人性化的旅游環境和活動,尊重人性,促進人性的發展。
人本主義原則要求人作為人,使人有人性。人性從廣義上來說是人的屬性。旅游以人為本就是要有利于人和人類的成長,由不完善的個人和人類走向較完善的個人和人類。從理論上講,人至少有五種基本的屬性:生物性、意識性、社會性、歷史性、實踐性。
人的生物性,即人的生理屬性。這主要是人體的生理結構和生理結構產生的本能行為,F實意義上,這不是一個純粹生理過程和生理現象。任何一個現實中的個體和任何一個階段的人類都具有那個時期和階段的地域、文化、經濟、政治的印記。
意識性,即人是有思想、有意義、有心理、有感情的動物。馬斯洛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是以意識的內存動機為主題,這是人區別于動物,成其為人的顯性指標,也是人的屬性,但實際上,人的生物性對人的心理、認識有極大的影響。
實踐性,即人能主動改變世界,獲得自己需要的資料,與動物本能地適應世界相區別。人類強大的改造力使人類膨脹,傷及自身,出現環境問題。
社會性,人因群而成社,因互動而相會,故有社會。社會性是人區別于動物的主要方面。群居團體有邊界,就有人群的差異,互相溝通交往就有個體差異,從而形成了人的各種社會屬性,如地位、階級、分工、職業等。于是又產生了社會管理。馬克思認為這是人的根本屬性即人的本質。德國哈貝馬斯認為交往是社會的本體。旅游主要是因為社會的差異而引起的人在不同的群體中的流動。如果只有一個社會,則沒有旅游興起的必要。從自身的社會中抽身出來,放下一切功利因素,才有純粹的旅游產生。這是純旅游,我們一般研究的是泛旅游,是包括了旅游交通、住宿等的非純粹旅游的旅游。
歷史性,人因代代相傳綿延而成文明。如果放棄歷史,人類一切從頭開始,則無異于其他動物。人文景觀在物理意義上,對人沒什么功利意義,在歷史時間中,人文獲得了彌足珍貴的意義。這是人的屬性。沒有戰爭,民族難以融合,沒有前人的代代艱辛,就沒有我們心中的回響,F代人常懷著優越感去打量古人,民俗旅游則代表了這個歷史的打量。
旅游規劃人員人本主義素養
在這個意義上,旅游規劃人員要具有人本主義素養。
尊重旅游者、旅游從業人員等具有獨立人格的主體。這表明在旅游與旅游規劃活動中,人們的人格是平等的,每一人格都應受到尊重。每一人格都是獨立的個體。沒有自我的人格是不獨立的。這一獨立的人格有其獨立的人身、獨立的思想、獨立的行為、獨立的經濟能力、獨立的情感世界,這一切在旅游中都有自己的權利,不能成為別人的工具。
平等對待每一獨立的旅游主體的旅游需求、消費。不能有旅游消費歧視。
尊重旅游主體的自由和選擇,反對文化中心主義。主要是尊重旅游者在旅游中能自由主動地選擇自己的旅游消費。只要不傷害他人,不危害社會,不有害環境的旅游消費都是正當的。
充分理解人性,營造寬松的旅游環境。旅游者的游戲娛樂等非功利要求成為旅游的重要主題,人的生理要求等被懸置了。游戲性在旅游規劃中居于突出的位置。
旅游規劃的人本主義原則
旅游規劃的人本主義目標:為旅游者提供非功利的旅游環境,提供成長經歷。人作為主體時與主體之外的客體有四層基本的關系:改變對象,創造財富的實踐關系,探索對象,追求真理的認識關系,確定目的,尋找秩序的價值關系,觀照對象,把握意義的審美關系。在現實生活中,實踐關系主要體現為生產,認識關系表現為科研和學習,價值關系則確立道德倫理和秩序,審美關系表現為休閑和藝術。前三種關系都是功利性的關系。審美關系是人們忘卻直接的功利目的的一種關系,追尋的是人之為人的有意義的世界。這是人的最高快樂的追求。是人成為人最重要的方面。旅游規劃就是為人們提供功利之外的體驗和經歷的環境。旅游是人們從自己生存的功利環境中抽身出來,在一個與自己工作(實踐生活、學習(認識)沒有直接關系的環境中打量、體驗和休閑(審美),進行一種為人的享受和消費。
旅游規劃的人本主義理念:以旅游者為核心,為旅游者提供成長的快樂體驗,旅游是旅游規劃的主要內容,旅游規劃是為旅游者、旅游從業人員創造娛樂和享受的價值。
旅游規劃要以旅游者為核心,一是市場經濟的要求,二是旅游的人本主義的要求。旅游規劃不是以旅游資源為核心,旅游資源為核心的觀念在理論上其實是營銷中的生產觀念,是以自己為出發點的規劃理念,不是以市場和旅游者為目標的規劃理念。旅游資源是規劃和旅游活動的載體,是旅游規劃的基質和材料,但不是旅游規劃的靈魂和核心。旅游者處于旅游規劃的中心,旅游規劃者是旅游者的代言人和表達者,而不是站在旅游者對面來規劃旅游者的需要。旅游者與旅游規劃者是統一的,不是對立的。
旅游規劃是為旅游者和旅游從業人員提供快樂的成長體驗,感受到成為人的快樂,豐富人性的內容。人們在研究旅游現象時,很難把握旅游的特殊之處,常把旅游與其他服務業等同起來。不能體現旅游的特點,不能把握旅游發展的脈搏。旅游服務與其他服務的最大區別在于功利性。旅游者去旅游肯定有其功利性,旅游企業等媒體也有其功利目的。市場經濟把人類的大多數東西都商業化了。這是正常的必然的現象。但在旅游活動進行中時,旅游者的功利目的就會暫時消失。如果旅游者在旅游中時時都在算計其功利的要求,他是達不到旅游的目的的。
旅游規劃的主題是游戲。游戲是無意義或無功利意義的娛樂。是由游戲者根據自己的體驗自由的制定規則的活動。這是人成長的最重要的形式。小孩在游戲中鍛煉了身體,學會了規劃,形成了交流,鑄就了人格,使人在與人的交往中獲得了人性。游戲越無功利性其對成長的作用越大。
旅游規劃的價值在于創造旅游的娛樂與享樂價值。旅游是人獲得自由的表現,人的旅游活動有別于動物的季節性遷徙,也異于人因環境或生存需要而進行的流動。旅游是人拋開生存發展意義的功利目的進行的人口空間移動,是主動的、自由的、有選擇性的移動。旅游是高級的享受。其價值在于娛樂和享受,盡展人性非功利的方面。旅游規劃是旅游活動的預構,是旅游開發的基礎,是旅游者愿望的提前表達。旅游規劃就必須為旅游者創造娛樂和享受的價值。至于旅游者的娛樂偏好和享樂偏好的具體方面和內容,是各不相同的。不同的娛樂和享樂價值要求不同的旅游規劃,不同的規劃為不同的旅游者創造娛樂和享樂價值,這就形成了旅游市場的多元化,致使旅游規劃取向的多元化。
旅游規劃中規劃的游戲,旅游活動的游戲與旅游者生活環境中的游戲是不同的。如修學旅游的學習與正式的學習是完全不一樣的。如果策劃的修學旅游與正式的學習沒什么區別,旅游者就用不著專門通過旅游的方式來進行修學了。
旅游規劃人本主義原則體現
新。旅游規劃的游戲、主題是為旅游者提供一種新的經歷、情緒、過程,是旅游者沒有體驗過的。旅游規劃從根本上來說,是一種知識活動,不是工業生產那樣的標準化生產。其結果是知識產品。知識產品是創造性產品,忌重復,重獨創。不同的旅游規劃要有不同的思路、主題和模式。旅游規劃不同于旅游服務這樣的第三產業的地方就在于其知識性。
戲。旅游規劃是一種博弈,是一種游戲,是一種溝通。旅游規劃是旅游物質載體(景觀、建筑、服務設施等)與旅游者、旅游媒體、政府、目的地居民等各方文化、利益、制度的博弈。這本身就是一種游戲。更主要的是,規劃的內容也是游戲。不管是體驗式旅游、參與式主題,還是經歷創造,都要有明顯的游戲性,而且是與旅游者日常生活有距離而又是其夢想的東西。于是就有游戲規則、表演者、表演方式、表演舞臺、表演評價等。旅游規劃就是要提供這些的基礎。旅游策劃與產品開發則是游戲的組合與實施、更新、創造。游戲是旅游的核心吸引力。游戲的主角是旅游者。
樂?鞓放c享樂是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在理論上,我們可以區分快樂與幸福兩個不同的內心感受?鞓芬话闶谦@得某種個人成就帶來的內心愉悅,幸福主要是由于滿足某種情感而產生的內心的充盈。在旅游活動中,旅游者主要不追求幸福,因為旅游活動商業運作后,其實質是一種交易,旅游活動中的關懷是商業化了的,旅游者沒有期望從商業化的關懷中獲得情感的滿足,主要是通過遠離原來的生活場景,釋放壓力,渲泄不滿,達到某種成就而獲得快樂。不是通過追求親情、友情、愛情這些情感而快樂或幸福的。
形式。旅游活動中,旅游者生物性的器官要獲得快樂,主要集中在感覺、知覺、表象這樣的心理學區分上。感覺要求快感,知覺形成旅游形象,表象產生回味。這就要求旅游規劃要符合人體工程學的要求。能給旅游者感官造成有效刺激。旅游規劃中人的意識性是形成旅游者旅游需求偏好內在因素。旅游規劃就要形成使旅游者好奇、認識、學習、體驗的場景。科考修學旅游就是基于人性這方面的需求才產生的。人的社會性是文化旅游的基礎。跨文化溝通和文化打量,體現了在文化中心主義背景下,旅游者具有文化優越感和文化好奇心。這可以算一種文化窺視。人的實踐性是旅游規劃中體現旅游者主體地位的基本原因。旅游中的參與性、體驗式主題多因人的實踐性而起。與之相聯,人的歷史性常常要求在旅游中再現歷史情景和體驗歷史情趣。
參考資料:
1.謝朝武、黃遠永,論旅游地形象策劃的參與型組織模式,旅游學刊,2002
2.(德)哈貝馬斯,交往行動理論,(第一卷)重慶出版社,1994
3.(德)施太格繆勒,當代哲學主流(上卷,下卷),商務印書館,2000
4.趙榮光、夏太生,中國文化旅游,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
【論旅游規劃的人本主義原則】相關文章:
論WTO原則與稅法原則的契合03-20
旅游規劃三元論-中國現代旅游規劃的定向·定性·定位·定型03-20
論民事調解原則03-24
論權利失效原則03-28
論阿多諾美學的人本主義思想02-28
論財政公平原則03-20
論稅法原則及其功能03-18
論品牌個性的塑造原則03-22
論《東坡易傳》的卦爻解釋原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