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是科學學習的生命論文
學習了<<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課標提出了“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的基本理念,指出“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在平時的教學中,我雖然也盡可能地體現出這一理念,但在實踐中不難發現,我們總是不經意中給學生太多的限制,讓學生實驗,為了怕學生失敗,沒有正確的結果總是把實驗步驟講得過于詳細。讓學生匯報,總是圍繞著對結論有效的信息,而回避一些對結論雖然無效但能體現學生探究意義的信息;一些分組探討也流于形式,草草收場;诂F狀,我覺得認真學習并在教學中真正落實這一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探究是科學學習的目標。
科學課標把小學科學課程的性質定為:“小學科學課程是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這一學科性質,有兩個基本要素:其一是培養科學素養;其二是啟蒙。前者規定了科學課程學習的內容,后者是要達到的程度。這是與傳統的以掌握科學知識為中心相對立的科學學習觀。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只有培養具有一定科學素養,敢于探索,勇于創新的人,才能適應社會與經濟發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兒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對他們進行科學知識學習的啟蒙教育是適合其身心發展規律的。所以培養科學素養是科學課程在小學生素質發展中所應起作用的科學定位。科學素養的內涵在科學課標中,包含為:“科學探究,情感與態度,科學知識”三個方面。情感與態度是科學學習的動力,科學知識是科學學習的材料,而科學探究是科學學習的中心環節,是科學學習的目標之一。小學生在科學知識的認識過程中,通過探究,培養探究的樂趣、信心和認識事物的科學態度,科學知識又是通過探究而獲得。所以達成了探究的目標,才能真正體現科學學科的性質。
二、探究是科學學習的方式。
以往我們更多關注的是學習的結果,而忽略了學生是通過什么樣的學習方式和策略來學習的,死記硬背得到的結論,掩蓋了學生在學習方式上存在的問題,所以關注學生探究的過程與方式是引導學生學會探究的關鍵。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在人的心理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探索性學習方式。學生學習科學知識是接受的過程,更是發現和創造的過程。因此,科學教學的最好方法就是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主動去探索,體驗未曾經歷的獨特經歷?茖W課程應該為兒童提供充分探究的機會,使他們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科學學習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的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于質疑的科學態度,領悟科學的真諦。因此,科學探究是學生科學學習的核心方式。
三、親身經歷探究活動是科學學習的主要途徑。
把以"教學"為中心的課堂活動轉變為以"探究"為軸心的科學活動,即關注學生的`實踐活動和直接經驗,提倡學生探究和合作的學習,要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運用多種感官在活動中參與知識的發生和再創造過程,注重讓學生自己去探究、理解和掌握科學知識、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親自體驗探究成功的喜悅。通過過程性目標、體驗性目標,以及對教材、教學、議價等方面的指導,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發展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等。提倡讓學生走出課堂,面向社會,關注環境,關注自然,關注人類的發展,關注自己的發展。科學探究活動由教室擴展到社區乃至整個社會,使課內、課外、生活、社會互相結合。真正在體現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做中學”。讓科學成為做的科學,而不是紙上談兵。發展了學生的探究能力,才能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我們的科學才是真正地在關注學生的發展,社會的發展。
【探究是科學學習的生命論文】相關文章:
5.生命科學概論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