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審計論文

        時間:2024-06-11 15:33:52 審計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審計論文(精華)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論文吧,借助論文可以達到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目的。你知道論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審計論文,歡迎大家分享。

        審計論文(精華)

        審計論文1

          今年1月下發的《中國石化審計文化建設綱要》,對審計文化建設的基本原則、主要內容和措施進行了全面闡述,是啟動審計文化全面建設的標志。中國石化在長期實踐中慢慢積累形成了帶有自身特色的審計文化,并啟動了審計文化的系統建設,成效和意義值得肯定。但目前亟須解決的問題是,員工對審計文化的認可度不高。

          表現及原因分析

          不了解審計文化。有人根本不知中國石化審計文化為何物,也不關心。有人對審計文化知之甚少,模模糊糊知道有這么一回事;或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完全理解和掌握審計文化的真正內涵。有人還有誤解,認為審計文化虛無縹緲,沒有什么實際用處;或者認為審計文化僅是精神層面的追求,無關制度文化和物質文化之事。

          不認同審計文化。有人認為企業文化已包含審計文化,沒有必要單獨建設審計文化。有人不認可審計文化部分要點,不認同其核心理念,認為審計文化目標太高、范圍太寬、內容太空,不好理解,也不好操作。有人覺得審計文化建設是領導的職責和面子工程,不關自己的事,你那邊強調審計文化,我這邊該怎么做還怎么做。

          審計文化建設時有時無,踐行不夠。以前總部及企業的審計部門按照各自的理解,當偶爾想起或臨時需要時,才會支離破碎地表達一下審計文化中的某些觀點,但開展工作時又常將審計文化丟在一邊。審計文化綱要下發之后,總部和企業也只是通過簡報、轉發文件等方式,宣傳強調一陣子又鴉雀無聲了。

          造成審計文化認可度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重視不夠,管理層不重視,很難將審計文化建設視作核心工作,審計人員不重視,很難將審計文化放在心上、落實到行動上;二是審計文化與審計日常管理及其配套制度的融合不深,容易出現“兩張皮”和“一陣風”的現象,審計人員往往忙于工作而忽略審計文化;三是審計文化與員工切身需求的關聯度不高,忽視其利益需求與精神追求,極易降低員工參與的積極性;四是實踐較少,缺乏審計文化建設經驗,審計文化尚未深入人心。

          思路與對策

          加強宣傳教育,提升審計文化的認知度。一是持續通過公司傳媒、簡報、網絡論壇等方式,將審計文化解釋通透、宣傳到位,營造良好的審計文化氛圍。二是精心開展各種培訓,多層次、多角度、深入淺出地講解其內涵與實質,培育管理層和員工的審計文化精神與理念。三是積極開展對標追標和以審代培等教育活動,樹立審計文化建設標兵,相互交流學習,并在審計項目中不斷增強審計文化意識,提高貫徹執行能力。

          建立長效機制,提升審計文化與審計管理、審計業務及審計制度的融合度。為了保持審計文化的長久活力,必須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不斷提升相互融合度。首先,做好長期規劃,立足長遠,提高審計文化戰略地位,常抓不懈地做好審計文化建設這一核心工作。其次,做好當前,審計文化與審計管理及業務要密切結合,將審計文化的主要內涵與精神實質融入計劃管理和質量控制等管理環節,融入各項具體審計業務中,“兩合一”地開展相關工作。最后,建章立制,將審計文化中的不同要求嵌入審計制度,固化要求、形成習慣,提高審計文化的約束力,保證審計文化建設的穩定性。

          高度關注群眾需求,提高審計文化與員工權益的關聯度。以人為本,將員工權益訴求體現在審計文化中并努力加以實現,不斷提高審計文化與員工權益的關聯度。第一,建設審計文化過程中,要發動群眾,集思廣益,充分體現員工意志,反映審計工作的.本質特征。第二,考慮審計人員的精神追求,體現個人價值,尊重員工的審計獨立性和職業判斷,滿足員工提升個人綜合素質的需求。第三,貼近審計人員的利益需求和審計需要,重視其追求事業進步的權益訴求,不能只強調奉獻,還要將公司發展、審計事業發展與個人進步緊密掛鉤,并積極創造良好的審計條件與環境。

          勤于實踐、總結經驗、反復完善,提升審計文化的完美度。一要勤于實踐,實踐是檢驗審計文化的唯一標準,也是接受審計文化的有效途徑,通過審計工作的開展,在實踐中逐步理解和接受審計文化。二要善于總結,實踐后多回顧,總結提煉出精華,分析排查出缺失。三要勇于完善,改進不足,促使審計文化貼近公司及審計實際。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石化審計文化就會逐漸風行起來。

        審計論文2

          引言

          事業單位包括文化教育、科研衛生、社會福利及其他社會公共事業部門,為社會提供公共事業產品的專業性服務,并接受政府領導。作為這種特殊社會組織,既要兼顧市場特質,也需要關注財政資金使用及使用的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在經濟社會迅速發展的今天,事業單位的績效審計已成為我國公共事務管理中重要的一環,事業單位對績效審計的制度研究和實踐探索也日益重視。

          績效審計萌芽于20世紀4 0 年代中期的西方M家,最初僅在少數經濟發展較快的N 家得到小范圍的實施;2 0 世紀7 0 至 80年代,由于世界各國經濟的復蘇和飛速發展,績效審計得到迅猛發展;20世紀9 0 年代,已形成績效審計與財務審計并存的現代審計階段。目前世界各國都廣泛開展績效審計,績效審計已引領績效評價的主流。審計署的統計數據顯示,20xx年,我國大部分審計項目都已包括績效審計內容,全國審計機關涉及績效審計的工作量約占到全部審計工作量的一半,可見我國政府也正在積極開展績效審計[1].

          相對于國有大中型企業的經濟效益審計來講,事業單位的績效審計起步較晚,但加大事業單位的績效審計是今后事業單位審計發展的主要趨勢?冃徲嬕院弦幮詫徲嫗榛A,進行真實性、合規性審核,并對審計項目的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進行綜合分析評價,從而履行對財政資金收支的真實性 、合法性、效益性進行審計監督的職責。

          1 事業單位績效審計的必要性

          20xx年 7 月,審計署頒布的《20xx年至20xx年審計工作發展規劃》中明確指出:全面推進績效審計,促進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財政資金和公共資源配置、使用、利用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相對于傳統的財務收支審計,績效審計更注重促進被審計單位加強管理,提高效益。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是運用財政性資金開展預防為主,履行公共衛生服務職責的衛生事業單位,有效開展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績效審計,有利于提高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防范經濟風險、保障財政資金安全和使用效率,也是貫徹科學發展觀,建立節約型社會的需要[2].

          1.1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

          目前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和經濟建設力度的不斷加大,社會公眾對公共物質資財和資源配置、消耗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有效的制度、體制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問題是影響和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經濟有效地使用資源,發揮最大的使用效應是事業單位今后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開展績效審計是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

          1.2 推動我國政治體制改蘋的需要

          對事業單位進行績效審計,是事業單位審計發展的新階段,是深化體制改革、促進職能改變、改善服務質量、提高管理績效的重要舉措。只有通過績效審計,對事業單位實際情況分析評價,才能在體制改革中更加客觀、更有針對性,促進我N 政治體制改革的整體發展。

          1.3 建設髙效廉潔的事業單位的需要

          績效審計可以在財務審計的基礎上,從事業單位開支的成本-效益、成本- 效果、資金使用情況等方面衡量物力資源配置、人力與消耗的合理性與有效性、機構設置是否合理、從業人員道德修養、能力和責任是否相互匹配、是否出現浪費現象等一系列問題。在各項財力有限情況下,只有經常性地監督和檢查,才能加強支出的控制,提高經濟效益。

          1.4 提髙事業單位整體工作水平的需要

          績效審計工作是上級領導層更好地、更全面客觀地了解不同部門的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及部門區別,從而制定合理的項R 績效發展目標,并按照發展冃標對事業單位資源進行合理配置,提升整體工作水平。

          2 績效審計中的常見問題分析

          績效審計就是采用專業技術方法,客觀、系統、全面地對事業單位的項R 、活動和功能就其實現的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進行獨立的評價,提出建議,改善不足,為決策層提供信息。我國績效審計起步較晚,還處于全面開展績效審計的初級階段,面臨的困難和存在的問題不少,主要有以下幾點難點和困難:

          2.1 審計觀念落后,工作缺乏社會基礎

          大多數審計人員在開展審計工作時仍然使用的是財務收支審計,只注重財政、財務收支審計,使經濟活動中的程序合規,忽視了與經濟性、效率性 、效果性相結合的全面績效審計,審計工作人員不能真正理解并執行績效審計,社會公眾對自身所能行使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理解不清,雖然關注增加,但信任缺乏,使得此項工作的開展缺乏必要的社會基礎。

          2.2 審計人員的素質不高,嚴重影響績效審計的質量

          績效審計工作是一項專業性比較強的工作,要求審計人員不僅要具備扎實的財務、審計方面的知識,還要懂得業務,了解行業特點,熟知法律的相關規定,并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技能。而具體的審計人員只要對某一方面知識不擅長,都不利于績效審計工作的開展。

          2.3 審計方法落后,人才知識結構單一

          事業單位的很多審計人員一般具備豐富的財務知識,但是部分人員在諸如法律、經濟等其他領域所知甚少,導致審計人員知識結構比較單一:在業務工作中,審計人員大都擁有較強的查賬能力,但是缺乏對審計成果進行綜合分析運用的能力。雖然工作中會大量運用傳統的比較法、統計分析法,但缺乏對審計成果加以運用,思維模式固化,直接影響到績效審計工作應有效果的實現。

          2.4 審計工作評價體系不完善,效果無法評估

          績效審計工作在我N 發展的時間還很短,相關法律建設還不是很到位,不能引導事業單位開展正規化的績效審計工作。而在績效審計工作開展過程中由于缺乏規范化的評價,不同單位所使用的評價方法和體系也都是各異的,彼此之間缺乏可比性,這就導致沒有辦法判斷工作的成效,達不到審計工作所應具有的作用[3].

          3 事業單位績效審計改進措施

          事業單位績效審計是我國審計工作體系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績效審計工作的加強能夠促進社會公共服務部門工作效率的大幅度提高,所以加強績效審計工作是當前我國社會經濟快速增長情況下事業單位發展的必然趨勢和必由道路。

          為了更好地進行績效審計工作,必須首先解決工作人員的素質和結構單一的問題,其次就要全謝提高事業單位的績效審計觀念意識,提高單位審計工作中績效審計評價所占的比重。同時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績效審計評價體系,真正利用并提升績效審計的效果和社會效應。

          3.1 增強績效審計意識,擴大績效審計比重

          事業單位要充分重視績效審計工作。上級單位可以組織下級單位人員舉行相關的會議進行績效審計工作的宣傳,強調績效審計工作的.重要意義;在單位領導層建立績效審計意識,并督促在本單位營造以績效審計為工作評判考核的氛圍。只有提高了相關人員的認識和理論水平,明確樹立現代績效審計理念,才能帶動全社會提高對績效審計的認識,從而將事業單位審計模式由財務收支審計轉變為以績效審計為主,做到財務收支審計與績效審計并存。

          3.2 改進審計方法,改善人員結構

          要對傳統審計方法進行改進,改變原有的財務收支審計為事業單位績效審計。首先,建立并采用合適的評價指標體系,對現有方式與途徑進行創新 ,真實反映項H 績效水平和績效H 標的實現程度,績效R 標做到細化、量化,評價指標設計要相關 、可比、可行,既突出重點,又充分完整;其次,培養復合型人才,改善審計隊伍的結構,加強專業人員隊伍建設,對當前人員知識結構單一的現狀進行改變。

          事業單位應該不斷對審計人員進行培訓,有努力提高人員素質及協調能力和組織能力,將審計人員培養成為計算機、經濟理論、管理要素、經濟、財務,甚至法律全部精通的全方位人才,才能高效開展事業單位的績效審計工作,促進事業單位績效審計工作更好地進行。

          3.3 建立健全績效審計工作評價體系

          審計指標體系應該是多層次、多方面的,由各種指標組成,這些指標都是不斷變化發展的,要隨著工作重心以及人員價值觀的改變進行調整,在指標內容的評價中要將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都要考慮進來,還要將定性定量有機結合。因此,在建立審計指標評價體系時,要針對不同項H 采用不同標準,一方面量化一些因素,以便比對,另一方面對不能量化的因素,采用特定的原則進行衡量。要建立一套系統的、完善的、有效的績效評估體系,以此審査、監督和評價事業單位的工作績效[5].要建立一套可行的績效標準和指標體系,對于一些非財務的指標,重點是要克服量化的難題。

          3.4 提升審計結果利用價值,強化績效審計的社會效應

          要重視績效審計結果的應用,積極推進審計公告制度。盡快推行審計結果公告制度能避免出現績效審計流于形式的情況,一方面可以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促使被審計單位在輿論的壓力下接受審計報告意見,將績效審計整改工作落到實處。另一方面審計結果要增大透明度和公開性,增強審計監督的權威性,讓公眾從一定程度上參與到審計工作中來。要加強責任追究制度執行的監督力度和審計建議事后執行的監督力度,并通過建立決策失誤責任追究制度,明確相應法律責任,使法律法規更加規范化和具體化,從而實現“誰決策,誰負責”的審計監督目的。

          4 結語

          在我國,內部審計作為單位的一個職能管理部門,從一定程度而言,獨立性不強,其審計結果的強制性也受到約束,因此如果審計部門一味地強調審計監督,強調査錯防弊,總是 “秋后算賬”,將自己凌駕于單位之外,就會使內部審計的路越走越窄;而另一方面,財務部門定期開展的財務稽核實際就具有財務審計的功能,如果我們仍然局限于傳統的財務審計領域,內部審計機構將逐漸失去存在的必要。在這種形勢下,只有準確定位,將內部審計作為一種對被審單位的服務,以服務為導向,拓展審計領域,以防范風險、強化管理、提高效益為目的來開展審計活動,拓展內部審計的服務職能,內部審計才有存在和發展的必要[4].

          參考文獻

          [1]魏蓉蓉,揭淑紅。我國行政事業單位開展績效審計探討[J].審計與理財,20xx(8):19-20.

          [2] 羅燦姬。事業單位績效審計研究[J].經濟與社會發展,20xx(5):69-72.

          [3] 齊潤婷。事業單位績效審計的難點和解決途徑初探[J] .中國集體經濟,20xx(10):54-55.

          [4] 張江凱?蒲惺聵I單ft:績效審計問題探討[J]會汁師,20xx(5):48-49.

          [5] 牟華娟。德國內部績效審計對事業單位內部審計服務職能的啟示[J].交通財會,20xx(12):83- 84.

        審計論文3

          摘 要:隨著實證思想在審計理論研究中的滲透和貫徹,實證審計學的研究將會受到越來越多學者的重視。我們要理解審計,必須把它放入現實中,并觀察審計是怎么運行的。解析運行中的各種現象,是需要審計事實(審計主體行為的集合)的,而審計事實的取得要通過收集各種資料并對資料進行 分析 。這就需要借鑒實證法了。本文把審計風險與實證法相結合來對審計風險相關 內容 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審計風險;重要性

          實證審計理論研究內容涉及若干個課題。筆者僅就作為 現代 審計理論的一項重要研究成果———審計風險的實證研究做一探討。這個課題的研究包括三個大的方面:對重要性概念的實證研究;建立分析審計風險的模型;確定重要性概念的內容。

          一、對重要性概念的實證研究

          審計重要性直接決定著審計工作開展的范圍、審計檢查的內容、采用的審計 方法 和必須實施的工作步驟,直接決定著審計工作質量的高低。因此,對重要性概念的認識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方面的研究可以采用實證的方法:

          1.市場研究。即研究公開財務信息對股票價格的 影響 。根據市場對某項財務信息的反映來確定它是否重要。但是在市場研究中,我們不能肯定市場反應來自某種特定的信息,因此要設計有控制的實驗來調查某一財務信息變量的市場反應,從而確定其重要性。

          2.實驗研究。實驗通過使用假想的數據,了解實驗對象針對這些數據的相應對策,這些變量是根據諸如凈收入的百分比、事項性質、流動資產的百分比、盈利趨勢等來安排的。實驗對象可以是審計師、財務人員和一般百姓,這樣可通過對統一財務變量進行不同的數據實驗來確定該財務變量的重要界限,而且還可以發現在 社會 中哪些事項是相對重要的。

          3.對審計實務的描述性研究。主要是對 會計 師事務所的實務指南的描述,以及法院對一些自身建立的判決結果。研究證明,絕大多數會計師事務所是具有重要性的定量化依據的。美國學者Lee在1984年的一項研究中描述了30個大的英國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程序中有關重要性的內容,結果僅7個沒有。

          二、建立分析審計風險的模型

          《獨立審計準則第9號———內部控制與審計風險》將審計風險定義為:“審計風險是指會計報表存在重大錯報或漏報,而注冊會計師審計后發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隨著審計風險影響范圍的擴大,審計風險也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前者一般是指會計師事務所承擔的 法律 責任以及遭受損失的可能性,而后者是指審計行業因審計風險而可能遭受的損失,一般表現為因審計失敗而引起的中介市場份額的減少或業務范圍的受限。本文要討論的是狹義的審計風險。因而建立的模型是 目前 審計職業界普遍使用的由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1983年提出的審計風險模型,該模型認為審計風險由固有風險、控制風險和檢查風險三要素組成,由于審計過程中三要素的存在,未能揭示會計報表存在重大錯報、漏報給審計關系人造成客觀損失,其可能性(審計風險)用P表示。P=固有風險×控制風險×檢查風險,審計主體總是希望將P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并以此估計檢查風險。如果審計主體高估固有風險、控制風險,若再主觀上將檢查風險控制在一個較低水平,會產生誤拒風險,這時必須擴大審計范圍,增加審計程序,來盡量降低檢查風險;反之,若低估固有風險、控制風險,而主觀上又將檢查風險控制在一個較高水平,將產生誤受風險和道德風險,可能發生在審計過程中未查出重大錯報和漏報,或有意減少審計程序和審計成本,此時審計人員應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并將審計風險降到可接受水平。根據上述模型,審計主體在確定可接受的審計風險時,首先要評估固有風險、控制風險,在此基礎上推算可接受的檢查風險。

          審計風險能直觀反映審計風險產生的原因及可能產生的后果。但在 應用 該模型時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模型可以擴展;(二)模型并不唯一;(三)模型可以定量、定性或定量定性結合使用;(四)模型具有主觀性。

          三、確定重要性概念的內容

          在市場 經濟 環境中,審計人員面臨的信息資料多如牛毛,在成本———效益的原則下,支出和時間是非常重要的,審計人員總會把記憶力集中在重要的經濟業務、會計事項甚至舞弊和差錯等方面,而不會與雞毛蒜皮的事糾纏不休。為此,人們提出了重要性概念,并對它加以規范和補充。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對重要性的定義是:“如果信息的錯報或漏報會影響使用者根據會計報表采取的經濟決策,信息就具有重要性!泵绹攧諘嫓蕜t委員會(FASB)對重要性的定義是:“一項會計信息的錯報或漏報是重要的,旨在特定環境下,一個理性的人依賴該信息所做的決策可能因為這一錯報或漏報得以變化或修正!蔽覈毩徲嫓蕜t對重要性的定義是:“重要性指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等會計資料中出現錯報或漏報的嚴重程度,這一程度在特定環境下可能影響會計報表使用者的判斷或決策!庇纱丝梢,各國對重要性的認識是基本一致的,也就是說,可以這樣來定義重要性:信息的錯報或漏報可能影響到會計報表使用者的決策即為重要性。

          在審計過程中,需要運用重要性概念的情形有二:

         、偈窃诖_定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時,重要性被看作審計所允許的可能或潛在的未發現錯誤或漏報的程度,即審計人員在運用審計程序以檢查 會計 報表的錯報或漏報是所允許的誤差范圍。

         、谑窃谠u價審計結果時,重要性被看作是某一錯報或漏報(或匯總的錯報或漏報)是否 影響 會計報表使用者判斷和決策的標志。而且,在實際工作中對重要性作初步判斷時要結合以往的'審計經驗,并同時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 企業 規模及特定的環境。企業規模的大小對重要性的判斷有重要影響。一般來說,規模大的企業,重要性的絕對數較大,相對數較小;反之,其絕對數較小,相對數較大。同樣,不同企業面臨不同的環境也會影響重要性的判斷。如某一金額對某個企業會計報表來說是重要的,而對另一個企業來說就可能是不重要的。而且,對某一特定企業來說,重要性還會因時間的不同而有所改變。

          2.有關法規對財務會計的要求。財務會計法規越來越要求企業必須采取更加穩健的會計政策,以斷絕企業粉飾財務報告的路子。如果有新的財務會計法規需要企業去實施,那么這些法規的目的無外是為了真實反應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因此,當有關法規對被審計單位存在特別的要求,或者企業存在可由管理當局自主決定處理的會計事項時,審計人員應從嚴確定審計重要性水平。

          3.審計項目。對于不同的審計項目,要有不同的重要性標準。審計人員應對數額高、波動幅度大、會計報表使用者比較關心的項目,從嚴制定重要性水平。

          4.錯誤的性質。如果錯誤的性質嚴重,即使錯誤的金額較小,也應看作是重要的錯誤。例如,現金短缺800元,如果短缺是由于盤點差錯引起的,則屬于不重要錯誤;如果短缺是由于出納監守自盜引起的,則屬于重要錯誤了。因為故意的錯誤說明管理不善,而管理不善往往隱含著更嚴重的 問題 ?赡芤饑乐睾蠊腻e誤,是要看作重要錯誤的。

          5.會計報表各項目的性質及相互關系。會計報表項目的重要程度是有差別的。一般而言,會計報表使用者更關心流動性較高的項目,審計人員應對此從嚴制定重要性水平,由于會計報表之間是相互聯系的,因此在制定重要性水平時,必須考慮這種相互聯系。

          6.內部控制與審計風險的評估結果。由于被審計單位建立的內部控制存在固有的限制,這就要求審計人員必須注意內部控制對審計的影響。如果內部控制比較健全,可依賴程度高,可以將重要性水平定得高一些,以節省審計成本;反之,應把審計重要性水平定得低一些,以保證審計的質量。由于重要性與審計風險呈反方向關系,如果審計風險評估為高水平,則意味著重要性水平較低,此時應收集較多的審計證據,以降低審計風險。

          參考文獻 :

          [1]葛家澍等著。會計大典。第十卷,1999年。

          [2]石愛中等著。審計 研究 ,20xx年。

          [3]羅伯特。K.莫茨(美國)等著。審計 理論 結構,1990年。

          [4]財政部。審計,20xx年。

        審計論文4

          一、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審計的必要性

          1.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涵義。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是指企業為了實現一定的控制目標,針對企業單位與會計核算相關的各生產要素與各項經濟業務活動,由企業內部組織運用財務會計方法與其它方法對企業所進行的控制。企業內部會計控制主要包括:為保護財產的安全完整而實行的資產管理和內部牽制控制、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的內部控制。內部會計控制的作用與目標基本上可以概括為:①保證業務活動有效進行;②保證資產的安全與完整;③防止、發現、糾正錯誤與舞弊;④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合法、完整?梢,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是企業經營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使企業能夠正常、平穩、有序、高效地運行具有基礎性的作用。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是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核心。建立健全一整套的科學有效的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既能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真實、完整,更可堵塞漏洞,遏制各方面違紀現象的發生,保護國有資產完整,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2.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存在的缺陷及開展內部會計控制審計的必要性。由于種種原因,包括內部會計控制在內的內部控制制度在我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明顯的缺陷與不足,主要體現在:認識不到位、輕管理重經營;制度設計上存在缺陷,缺乏預先性、系統性、可行性,偏重于事后控制;制度執行不力、效果欠佳,流于形式、有章不循、管理越權、甚至謀取私利的情況突出;內部控制制度監督檢查不夠、考核獎懲乏力,有些企業尚未建立內部審計制度,有些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得不到重視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有些企業缺乏賞罰有度的激勵約束機制。近些年來,我們在實施各類審計項目時發現,企業由于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不嚴出現了許多違法違紀問題。通過審計發現企業是否在執行內部控制制度和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企業在經營管理上是否存在問題,以幫助企業堵塞漏洞,改善經營管理。

          二、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審計的內容

          企業內部對會計控制審計、監督的內容,一般分兩個層面進行:一是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審計,其內容包括內控制度的健全性、合理性、有效性;二是根據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業務環節、會計核算的內容來分類的,主要包括:銷售與收款環節的內部控制審計、購買與付款環節的內部控制審計,成本費用的內部控制審計、實物資產的內部控制審計、貨幣資金的內部控制審計、籌資與投資的內部控制審計等。具體說來,內部會計控制審計的內容包括如下十個方面:

          1.產品銷售和各項收入會計控制審計。重點審計客戶的信用程度,供銷部門與客戶簽訂的供銷合同是否合法合規,產品的價格是否符合國家的規定,產品的發出原始憑證是否齊全,應收賬款的回收是否及時,財務部門的應收賬款清理是否責任到人,對外經營的各項收入是否足額及時入賬,有無經營收入游離在外,或截留收入私設“小金庫”等問題,有無防范銷售過程中的舞弊和減少壞賬損失的措施。

          2.材料采購與付款會計控制審計。針對材料采購過程中存在的“吃回扣”和質次價高等問題,進行材料采購與付款會計控制審計。審計的重點是材料采購是否按招標管理,是否按照上級下達的材料儲備定額,物資管理和材料核算是否核算,料差分攤是否合規,有無預列材料費用形成賬外料,利用預列材料費用人為調節成本費用。

          3.實物財產會計控制審計。審計實物資產動態變化有無審批,會計記錄與實物保管是否相互分離與制約,有無各種實物資產被盜、毀損和流失;要重點審查購貨合同,入庫驗收及保管、領用出庫、定期盤點、盤盈盤虧報批手續是否完整,是否按會計制度規定進行賬務處理。

          4.成本費用會計控制審計。重點審計成本費用控制是否采取了措施,指標分析責任落實情況;審計成本費用核算是否規范,有無擠列、預列、虛列問題;審計單位有無各項費用消耗定額,考核成本費用指標和上級下達資產經營目標完成情況;重點對各工業企業審計成本費用分攤、核算、歸集、分配、結轉各環節的真實性;在產品是否堅持盤點制度。

          5.貨幣資金會計控制審計。審計現金與銀行存款的.管理是否有序可控,現金與銀行的各項支出是否采用授權審批,票據及有關印章是否采取不相容崗位相互控制和分離。財務主管人員是否定期監督檢查現金和銀行日記賬,并填寫檢查記錄,現金報銷單據和銀行單據向會計人員交接有無手續,財務主管人員對單位期末現金賬與銀行賬戶存款余額是否與總賬進行核對。

          6.對外投資、借款、擔保會計控制審計。重點審計對外有無亂投資、亂借款、亂擔保問題;審查單位在對外投資過程中有無對投資項目進行可行性分析和投資效益的論證,合作方的資信情況,投資收益是否按預測足額收回;審查對外借款是否經過上級主管部門審批,借款合同是否符合國家頒發的《合同法》,審查借款單位資產情況和有無償還能力;審查擔保合同是否完整和存在潛在的風險;審查對外投資、借款、擔保是否集體討論,防止決策失誤和個人專斷造成經濟損失。

          7.建設工程項目會計控制審計。重點審計建設工程項目是否違反建設程序,建設項目是否進行招投標管理;審計工程預算執行情況,工程成本控制、工程項目管理和質量管理;審計已完工程驗工計價和固定資產交付使用情況。

          8.自籌資金固定資產投資會計控制審計。重點審計單位自籌資金來源是否合淺談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審計理,投資后能否取得投資回報,發揮資金使用的最大經濟效益。自籌資金固定資產投資決策是否經過集體決策,有無投資風險,投資后對資產管理使用和取得收益情況,確保固定資產發揮更大的效益和保值增值。

          9.會計機構與崗位分工控制審計。重點審計會計機構是否獨立,會計人員和會計主管是否參與具體經營業務,以及其他與財務部門無關的經營業務的經辦事宜,審計會計機構的各核算崗位分工情況和會計記錄、賬務處理等會計核算工作是否通過兩個或兩個部門以上,實現相互牽制、互相制約、互相監督。接受會計機構負責人和單位主管領導的指導。

          10.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控制審計。重點審計單位是否執行財政部、鐵道部頒布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依法辦理會計業務;會計核算是否執行國家頒布的會計制度和財政法規;提報的會計報表是否真實、合法,會計資料是否完整真實地反映單位的經營成果。

          三、如何發揮內部審計在內部會計控制中的作用

          企業的內部審計部門,要發揮好審計監督作用,就要將審計的觸角伸到經營的各個環節,研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擺脫傳統的方式,變被動為主動,變就事論事的審計為經營管理全過程的審計。

          第一,掌握恰當的審計測試方法,運用合適的審計測試技術,搞好內部控制的測試與調查工作,為審計評價、監督提供基礎信息資料。

          第二,做好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分析評價工作,以便發現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弱點與缺陷,提出合理化的建議,為建立健全內部會計控制提供依據。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分析與評價應該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從內部會計控制的具體構成要素與存在的薄弱環節上分為:①包括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內部監控等構成要素的評價;②對可能發生差錯、舞弊等違規行為的薄弱控制環節的評價;二是根據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執行情況,主要包括:①合理性評價;②健全性的評價;③有效性的評價。

          第三,實行審計監控模式轉變,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在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執行中的監控作用,督促各項內控制度的落實,防止減少差錯舞弊等現象,提高經濟效益。由于企業內部審計具有監督經常性與過程控制性的特點,并且強調對經濟活動的事前監督與過程控制。因此,能有效地將某些差錯舞弊等違規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

        審計論文5

          一、經濟效益審計的含義及特征

          經濟效益審計是指獨立的審計機構或審計人員,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審計標準,運用現代審計手段、方式或方法,對被審計單位的業務經營管理全過程活動進行審查,分析、評價其資源配置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并圍繞著提高經濟效益目標提出意見和建議的一種經濟評價活動。具體來說,企業經濟效益審計具有如下幾方面的特征:

          1、審計范圍廣泛。企業經濟效益審計的內容范圍十分廣泛,涉及企業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和全部過程。既審查企業的管理制度,也審查企業制度的執行情況;既審查企業的決策,也審查企業的決策效果等;既審查企業內部的相關因素,又審查企業相互關聯的外部因素。

          2、審計對象靈活。因為企業經濟效益審計的范圍比較廣泛,造成了經濟效益審計的難度。因此,在選擇審計對象時應該抓住重點。要抓住對經濟效益影響較大的關鍵對象,講究經濟效益審計的效率,以較少的審計時間來完成期望的目標。

          3、審計依據規范。企業經濟效益審計依據包括國家相關的政策、法規和制度、業務規范、各種標準、技術經濟指標及本單位和國內外同類行業歷史水平等。

          4、審計方法綜合多樣。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因素復雜多樣,決定了企業經濟效益審計方法的綜合性、多樣性。企業內部經濟效益審計的方法除了采用傳統的財務審計的審計查證及其延伸方法外,還能采用統計學、計量經濟學、計算機分析法、技術經濟分析法、后續審計跟蹤法等多種方法。

          二、目前我國企業經濟效益審計現狀

          經濟效益審計是企業內部的證實監督活動,履行的是監督和評價的職能。它是企業經濟活動全過程審計,不僅對事后效益審計,也對事前、事中的效益進行審計。經濟效益審計在我國經歷了漫長的發展,目前我國企業經濟效益審計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經濟效益審計的客觀性與獨立性不強。我國企業的內審機構表面上也是對董事會負責,實質上卻受管理層的制約和影響,在高層管理人員的授權范圍內開展工作,為管理經營者服務,使得內部經濟效益審計的獨立性和客觀性不強。更有財務部門的負責人直接兼任內審部門的領導,審計部門的具體業務也往往是臨時指定。但客觀性、獨立性卻是內部審計的最大特點,是其工作得以順利進行的根本保證。內部經濟效益審計缺乏獨立性,就不可能進行經常、及時、有效的經濟監督,這些都使得效益審計發展相對滯后。

          (二)缺乏統一的審計程序和方法。由于目前企業經濟效益沒有統一的評價標準,使得經濟效益審計的目標、標準、程序、方法及報告等均沒有相應的法規條例提供指南,審計人員就很難采取統一的審計程序和方法,在專業判斷上難以達到一致性和客觀性,不能體現經濟效益審計的獨特價值。審計人員自由選擇審計程序和方法,且更多地運用職業判斷,加大了審計風險。

          (三)缺乏統一的評價標準。企業內部經濟效益審計顯著的特點是對審計對象的業務經營管理全過程活動進行評價,而要進行評價必然涉及到怎么運用具體的的經濟指標、評價標準的問題。而企業內部經濟效益的審計范圍廣泛,對象千差萬別。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特點不同,衡量被審計單位的業務經營管理全過程活動分析、評價其資源配置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標準就很難統一。因此造成目前我國企業內部經濟效益審計還沒有概念明確且社會認可的的企業經濟效益審計標準。

          三、成因分析

          (一)思想觀念認識不足。企業的一些相關部門、人員對效益經濟審計思想上認識不足,觀念上也不夠重視。他們對效益審計并不重視,存在認識上的差距。在開展經濟效益工作的時候,很多審計機關對于經營管理和效益方面存在的問題只是在財務合規性審計過程中順帶關注,對效益審計的評價和管理建議也只是在財務審計報告順帶提及,并沒有足夠重視效益審計。這些審計人員認為,企業能夠自主經營、正常生產經營,實現經濟利益所得,就沒有必要再對企業業務經營管理全過程活動進行審查、分析、評價,更不用說為了實現提高經濟效益的目標而提出意見和建議了。

          (二)審計人才缺乏。企業經濟效益審計是一項專業性強、難度大的工作,除了知道必要的財務知識外,還需要審計人員具有多方面的知識,能綜合運用各種審計方法。但是,目前我國企業內部經濟效益審計人員仍然以財務人員為主,對財務審計方面的知識比較豐富,在經濟效益審計方面的知識相對來說還比較欠缺,未能綜合運用經濟、工程、評估等方面的專業知識進行分析和判斷。由于審計人員的知識面相對狹隘,難以滿足經濟效益審計工作綜合性強、層次高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經濟效益審計的開展。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不高就難以實現經濟效益審計的目的,有的還會做出大量跟企業長遠發展不符合的審計信息,出現本質性和專業性的錯誤,給企業帶來一定的損失。

          (三)審計資源分配不合理。內部經濟效益審計人員應在考慮審計資源、審計風險、管理需要等的基礎上,來制定審計計劃,并對審計工作做出合理安排。目前,我國內部經濟效益審計人員往往不能根據管理的需求,充分利用現有審計資源判斷出高風險領域和重要事項,從而合理降低審計風險,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審計,以發現管理上的問題,提高經濟效益。

          (四)審計取證手段不力。審計對報送資料缺乏有效的取證手段。真實完整的經營管理、財務等資料是審計機關進行有效審計的基礎。企業內部效益審計要求高、涉及的內容廣泛,不僅需要財務報表、賬冊憑證等資料,還需要被審計單位開展相關經濟管理業務活動的資料。但是,內部審計人員在索要資料的時候缺乏有效的.取證手段,往往會遇到各種問題。比如,在取證時,有的單位不配合審計人員調查、不提供資料,這樣就無法查清有些問題,難以準確定性處理這些問題,審計人員只好放棄在審計報告中披露反映。

          四、加強我國企業經濟效益審計的對策建議

          (一)轉變經濟效益審計觀念。企業經濟效益審計是一種個性化非常強的經濟評價活動,它注重通過對被審計單位的業務經營管理全過程活動進行審查,揭示存在的問題,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這就要求經濟效益審計人員轉變觀念,增強全局意識,具備宏觀經濟知識和意識。要求經濟效益審計人員具備宏觀透視能力和較強的信息意識,具備審計業務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審計經驗,具備高度敬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能夠在審計觀念和技術方法上不斷探索創新。審計人員思想上要重視經濟效益審計觀念,站在宏觀的角度思考,大膽探索和實踐。

          (二)提高審計人員素質。一方面要對現有的審計人員加強培訓,進行持續、規范、強制的后續教育,來提高現有審計人員的素質,優化審計人員知識結構,使審計人員在經濟效益審計工作中能夠綜合運用各個方面的知識,適應經濟效益審計發展的需要。培訓內容不僅應包括經濟效益審計理論研究成果和實務,也要包括經濟效益審計方法的技術培訓,如經濟學、統計學、計算機、工程學等,重點提高審計人員審計能力和經驗。此外,針對經濟效益審計范圍的廣泛性,我們除了加強審計人員審計業務的培訓外,也要使審計人員具備基本的生產、技術、經營、建設、管理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綜合分析判斷能力?傊,開展對審計人員經濟效益審計知識的培訓,加強審計人員對經濟效益審計的認識,提高經濟效益審計工作的業務水平,更好地發揮經濟效益審計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注意有針對性地引進人才,滿足開展經濟效益審計工作的基本需要。大專院校和相關機構應多設幾個相關專業,多招生些品學優良的學生,來提高未來審計人員的素質。不從源頭上把好審計人員的質量關,提高審計人員從事經濟效益審計的能力就是一句空話,將從根本上影響經濟效益審計的有效實施。

          同時,也可以向社會適當聘用經濟效益審計需要的相關專業的專家,特別是法律、計算機等相關專業人才,有效利用外部的人力資源,彌補審計人員在其他專業的知識與技能的不足,更好地開展企業內部的經濟效益審計。

          (三)加強審計組織機構設置。為了體現審計的獨立性,在組織體系建設中,企業經濟效益審計機構在組織人員、工作和經費等方面應該獨立于被審計單位,獨立行使審計職權。審計不受經理層、其他管理部門和個人的干預,以體現經濟效益審計的客觀性、公正性、獨立性和有效性。只有建立一個好審計組織機構,才能轉變審計人員、部門領導等原有的審計觀念,審計人員才能獨立行使審計機構的權限。有了組織機構的強力保證,審計人員才能順利開展企業內部的經濟效益審計,才能保障經濟效益審計的工作質量,提高經濟效益審計的的工作水平,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經濟效益審計的計劃,決定經濟效益審計的程序和方法,最后得出可靠、有效的結論,來幫助企業提高經濟效益。

          (四)建立規范的審計質量評價體系。對一個審計項目進行審查時,應先確定審計目標,然后收集證據,根據審計評價標準,然后作出審計結論,實現審計目標。如果沒有相應的規范體系和評價標準,我們將無據可依,進而影響審計目標的實現。只有建立了明確的規范體系和評價標準,才能提出審計意見。所以,建立科學的經濟效益審計評價指標價體系對開展企業經濟效益審計至關重要,是經濟效益審計成功的關鍵。

        審計論文6

          摘要:本文對我院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現狀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以此為基礎,就如何推進醫院信息化建設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醫院;內部審計;信息化水平

          隨著信息知識時代的發展,信息化系統也已經深入到了醫院的各個環節當中,為醫院與患者帶來了不少改變。無論是從長期還是從短期利益來看,醫院的審計信息化建設,都能夠起到積極的影響作用。因此,要怎樣才能促進醫院的內部審計信息化,是醫院內審人員應該共同關心的問題。

          一、醫院信息化建設概述

          在醫院的運行過程中,所謂的信息化建設,指的就是通過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來對醫院的傳統模式加以規范的過程。從本質上來說,醫院的信息化建設,指的就是把醫院當中的各個系統進行有機的整合,完成醫院信息網的建設,讓各個系統之間能夠實現對信息的共享,從而避免出現信息孤島的現象,防止在進行信息的傳遞過程中,出現各種錯誤,實現醫院管理與工作質量的全面提升。此外,通過信息化建設,能夠將醫院內部的各種信息資源匯集起來,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有序的開展臨床工作,又能夠更好的為患者帶來就醫的便捷性。

          二、信息化環境下醫院內部審計問題

         。保畠炔繉徲嬓畔⒒ㄔO相對滯后

          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醫院已經初步完成了信息化建設工作,大力的普及了數據庫、計算機等各種平臺,使得醫院系統逐漸得到了完善,對醫院的組織結構與管理模式等都實現了進一步的優化。不過,與醫院的信息化水平相比來看,其內部審計的信息化建設則相對來說比較落后,雖然也都配備了計算機,但是其通常只是應用一些辦公軟件,并沒有與醫院的HIS系統聯網,從而導致其難以實現資源的共享,這樣也就難以對信息化環境下的各項電子數據進行有效的審計與監督。

          2.審計人員信息技術水平有待提高

          醫院審計人員大多只能進行簡單的計算機操作,難以真正實現對相關數據的專業化分析。與此同時,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甚至有部分審計人員并沒有接受過專業而又系統化的學習與培訓,因此難以有效的完成審計工作。對于這些專業技能不足,或者是不能對計算機進行熟練操作的審計人員來說,也將會對審計的信息化進程產生不好的影響。

         。常Y金投入不足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由于信息化建設本身需要大量的技術與資金支撐,如果資金的投入不足,將會導致信息化建設的進程受阻。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資金的缺乏也已經發展成為影響醫院信息化建設的一個根本性問題。國外的醫院通常每年都要拿出5%~10%的年收入,來進行資金的信息化建設,但是,在我國,就算是信息化投入力度較大的醫院,也很難達到這一水平。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很少有醫院能夠為信息化建設提供必要的資金,從而導致醫院的信息化建設難以向著更深的層次發展進步。

          4.審計軟件不夠成熟

          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在醫院的內部審計中,比較成熟的軟件還相對來說較為缺乏,并且,其中的部分軟件實用性不高,導致使用效果不佳,難以真正解決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旦需要進行內部控制的測試以及財務分析等比較高層次的審計工作時,就會難以滿足醫院的需求。

          三、提高醫院信息化建設水平的具體對策

         。保訌娪^念,創造良好環境

          第一,要求相關的管理人員必須要對審計的信息化建設有一個充分的重視,并通過運用恰當的方式,來加強相關人員的觀念認識,對于審計監督的重要性有一個充分的了解。第二,要求其在進行實際的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應當把內部審計納入其中,并和醫院的財務、流程等緊密聯系。要產生緊迫感和主觀能動性,提高對審計信息化深遠意義的認識。

          2.培養和引進復合型人才

          首先,應當加強對人員計算機技術的后續教育,確,F有的'審計人員,能夠對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內部控制特點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并對軟件的操作與使用有一個科學的掌握。其次,應當選擇有條件的內部審計人員,來對相關的軟件編程與數據庫等知識進行培訓,來實現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最后,要求其重視創新,勇于實踐,在各類審計項目中,積極開展計算機審計工作,來促進醫院的審計信息化建設。

         。常侠砑哟筚Y金投入

          事實上,計算機技術自身有著非?斓母滤俣龋虼,醫院在進行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來進行軟硬件設施設備的購買。與此同時,要求其在全員范圍中,對于信息化建設給予充分的重視與肯定,確保資源的共享能夠得以實現。

          4.建立審計軟件系統

          就針對于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在市場上主要是商用的審計軟件與自行開發的審計軟件這兩類。而不管是選擇其中的哪一種,都能夠對醫院的審計產生影響。因此,在進行實際的系統選擇時,應當依據醫院的實際情況,來對其財務系統進行綜合的考慮,并對各方面的數據進行收集與整理,確保其能夠滿足醫院需要。

         。担鞔_信息化建設目標

          從本質上來說,在進行醫院的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應當充分結合自身的實際需要,并通過統一規劃的方式,來確保其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能夠做到合理又科學。此外,要求醫院的信息化建設應當制定明確的目標,并根據這個目標,來制定一個優化方案,不能夠盲目投入,造成資金的浪費問題,夠實現醫院爭議建設與信息化建設的整合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信息技術手段的逐漸普及,醫院信息化建設要求標準越來越高,必須要重視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制定出計算機審計的相關準則和指南,認真面對當前所具有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完善的解決對策。

          參考文獻:

          朱平夷.探析醫院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J].現代經濟信息,2016,(06):207.

        審計論文7

          摘 要:審計工作做好,銀行才能平穩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預期目標。因此,在銀行內部落實審計工作,提升銀行財務管理質量是銀行尋求長遠發展的可靠保障。本文首先論述了加強銀行內部審計工作的現實意義,然后詳細論述了如何在銀行內部落實審計工作的具體策略,希望通過審計有效提升銀行的財務管理水平。

          銀行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空間

          內部審計是夯實銀行財務管理基礎的堅實砥柱。加強銀行審計工作,無異于對銀行的發展注入了嶄新的活力和動力。如此,才能保證銀行的健康經營,使其發展目標不偏離方向,預期效益不致落空。

          加強銀行內部審計,有助于提升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

          目前,很多銀行的會計工作人員并未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這樣,必然導致其自身專業素質的欠缺,更為會計工作者職業道德的滑坡甚至淪喪埋下了不可忽視的隱患。而一旦銀行內部審計工作得到貫徹落實,就必然要求會計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達到一定的水準和高度,必然會敦促他們加強專業知識學習,取得相應資格證,更會注重個人職業道德的提升,以便適應社會迅速發展所提出的更高要求。

          加強銀行內部審計,有助于遏制銀行內部的違法違紀犯罪行為

          目前,我國銀行業的法律法規仍然處于較為被動的局面,這些法律法規無法應對瞬息萬變的銀行業現狀,所以,銀行業的法律保障還有待夯實。同時,一些銀行工作人員的違法違紀犯罪現象屢禁不止,層出不窮,使公眾對銀行業工作人員喪失了應有的信任,不利于銀行內部經濟效益目標的實現。如果內部審計工作在銀行系統得到有效加強,則會大大減少銀行業違法亂紀現象,為銀行業的發展開辟出一片較為純凈的空間,促進銀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也有利于銀行業對外形象的樹立。

          加強銀行內部審計,有助于積極及時的配合好政府審計工作

          政府審計是非常普遍常用的審計方式,然而,從本質上看,這是一種外部審計,有些時候可以通過人為手段加以規避。而如果在銀行業內部加強內部審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杜絕這些問題,因為,銀行內部人員總數有限,很多工作大家都看到眼里,還會用心去評判權衡一些事務,所以,內部審計可以更好的配合政府審計,彌補外部審計存在的不足,使兩項審計工作為一個共同目標共同發揮作用。

          加強銀行內部審計的有效策略

          銀行財務管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內部審計工作的力量,因此,如何使審計工作在銀行財務管理中發揮作用,是我們應當著重考慮的問題。

          將內部審計寫入企業文化,使其具備一定高度

          銀行內部審計是銀行內部的一種經濟監督方式,具有積極可行的現實價值,職能加強,不能削弱。因此,銀行內部應當將內部審計制度落實在企業文化之中,使其具備一定高度,在銀行發展過程中發揮出總括性的指導作用。這樣,銀行的工作人員就會對審計工作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并努力執行好各項內部審計制度,大力配合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在實際工作中,領導可以采取召集討論會或個別談話的方式,分析當前銀行內部審計工作的形勢,使工作人員發表對內部審計工作的看法和意見,以便及時改變思路,確保審計工作的全面落實。

          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素質,確保審計工作良性開展

          內部審計工作不是一項單純的機械性的'工作,其融合了很多領域的技能,比如財務、會計、職業道德理論、法律、金融等方面的知識;同時也要求審計人員具備一定的溝通、管理、組織能力等。因此,如今的經濟發展形勢下,銀行內部審計工作人員要具備較為全面的知識儲備,以順利應對財務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確保審計工作質量和水準。

          在實際工作中,銀行可以也可適時組織培訓,對更新的相關知識進行學習,用知識武裝本領,用知識指導業務。同時,應當定期組織內審人員觀看相關廉政教育片,時刻警醒他們要廉潔自律,對自身的工作樹立責任心,公正感。

          呼吁對內部審計法律制度進行完善,為銀行財務管理亮起綠燈

          目前,國家有關部門應當根據《審計法》和《內部審計準則》等法律法規,制定更加具體的業務規范和操作指南,以增強銀行內部審計法律法規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銀行也應當著重以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為藍本,建立健全更為適合自身發展的財務管理規章制度,形成以國家法律法規為外部保護,銀行規章制度為內部保護的局面,使內部審計工作能夠在雙重保護下全面鋪開,使其更好的為銀行財務管理工作服務。

          在實際工作中,銀行有必要號召內審人員著重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因為,內審工作總是與法律責任掛鉤,違反審計原則和制度,必然會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積累運用科學可行的工作方法,提高內部審計工作質量

          銀行內部審計工作的出發點是強化內部財務管理質量和效率,以便平衡各項財務收支工作,落腳點則是努力完成銀行社會效益目標和經濟效益目標。因此,科學有效的工作方法對于內部審計來說

          科學設置內部審計系統,獨立行使內部審計職能

          健全內部審計機構、加強內部審計監督是營造守法、公平、正直的內部環境的重要保證。獨立性是內部審計的最大特點

          因此,這就為內部審計有效發揮監督作用提供了更好的空間。銀行內部審計必須按照其自身特點建立并完善內部審計機構及審計組織,配備具備專業素質和良好職業道德的審計工作人員,使審計主體得以鞏固。

          可見,審計機構與財務部門不得受同一上級機構的領導;將審計部門與紀檢監察部門的職責劃分清楚,將審計部門與紀檢監察部門分開,使其各自發揮對事業單位不同方面的監督職能;財務負責人不得兼任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

          結語

          加強銀行業內部審計很有必要,我們必須清醒的看到內部審計在銀行發展過程中的現實價值。因此,我們應該在實踐中積極尋找加強我國銀行內部審計的策略和方法,使其更好地為服務于銀行財務管理,使銀行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目標都能夠暢通無阻的實現。(作者單位:陜西白河縣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徐建新、周瑋,關于現代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工作組織方式的思考[J],中國金融,20xx(22):77 78

          [2] 李昌富,提高銀行財務管理水平幾點思考[J],經濟,20xx(12):46 47

          [3] 張燕、李榮,淺議我國商業銀行內部審計的現狀與發展方向[J],時代經貿(中旬刊),20xx(S1):34 34

        審計論文8

          【摘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我國當前經濟改革和宏觀調控的重要戰略,去產能是政府供給側改革五大任務之首,而去產能的重點就是堅定地處置僵尸企業。在此背景下,公司破產在我國呈急速增長態勢。一旦公司破產清算,其環境侵權責任的承擔將存在司法困難。破產清算環境審計是落實破產公司環境侵權責任的重要手段。文章從社會基礎和審計基礎兩方面分析了破產清算環境審計開展的現實基礎,并從審計目標、審計委托人、審計范圍、開展方式、審計報告利用五方面探討如何在我國開展破產清算審計。

          【關鍵詞】破產清算;環境污染;環境侵權責任;環境審計

          一、引言

          我國實行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環境保護法》規定企事業單位應當防止、減少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環境污染。某些環境污染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和滯后性,污染后果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才能顯現。在這種情況下,破產公司環境侵權責任的承擔將存在司法困難。首先,新《企業破產法》未能與環境保護相關法律對接就破產公司環境侵權責任如何承擔作出明確規定[1],一旦破產公司走上破產清算程序,其法人主體地位將消失,伴隨而來的是法人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喪失,破產公司將無法承擔之前因經營遺留下來的未盡環境責任;其次,公司的股東以其出資為限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公司破產后股東個人無需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環境受害人不能以環境侵權為由對其提出賠償要求;最后,雖然破產法規定可要求破產公司法定代表人和其他直接責任人承擔賠償責任,但其所針對的情形并不包含環境侵權。因此部分企業為了達到免于承擔環境侵權責任的目的,往往通過破產清算的方式予以逃避,造成環境侵權責任主體缺失,環境受害人的權益無法得到保障。為調整經濟結構,我國正在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努力解決工業產能過剩和“僵尸企業”問題,在此背景下,法院受理的破產清算案件激增。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統計數據,20xx年7月底全國正在審理的破產案件7000余件,其中20xx年新增20xx余件,而20xx年至20xx年全國受理的破產案件加總起來也不到兩萬件。破產清算環境審計有其特殊性,目前尚沒有相關研究成果,本文試圖對此進行探討。

          二、破產清算環境審計的現實基礎

         。ㄒ唬┢飘a清算環境審計的社會基礎

          1.貫徹損害擔責原則我國制定了“誰污染、誰付費”的環境保護原則,公司因污染環境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環境侵權責任。環境侵權行為具有間接、因果關系復雜的特點,大多數環境侵權行為是通過環境污染、產品缺陷等給受害者帶來損害;同時環境侵權的損害后果要通過長時間、多因素累積之后才會變得明顯。當環境侵權后果顯現時,破產公司早已因為破產清算而失去清償能力。因此,應在公司進入破產清算程序時就開展環境審計,通過環境審計發現破產公司的環境侵權行為,衡量環境侵權帶來的損害后果,并對受害人予以賠償,避免因公司破產而將環境侵權責任轉移給政府和社會。2.保障環境受害者的權益《環境保護法》規定,因環境污染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承擔侵權責任。對于環境侵權受害者而言,環境侵權行為的發生及其損害后果難以預期,一旦破產公司發生環境侵權行為,環境侵權受害者所能期待的只有環境侵權賠償。新《企業破產法》規定,企業破產時其破產財產清償順序依次為擔保債權、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職工債權、社保、稅款、普通破產債權,并未單獨規定環境侵權責任如何履行。環境侵權行為發生時,受害人可能人身權受到損害,也可能財產權受到損害,為保障環境受害人的權利,應實施破產清算環境審計,將受害人的環境侵權損失以債權或破產管理費用的形式參與破產財產的分配。3.減少社會交易成本美國制定了較為全面的企業環境清理責任制度,分別頒布了《綜合環境反應、補償和責任法》《超級基金修正與再授權法》等重要法案。根據法案,環境污染治理的責任主體包括直接責任主體、潛在責任主體和其他責任主體[2],承繼者和破產公司的貸款方等間接方也可能被要求承擔環境治理責任,導致部分潛在交易方因擔心可能承擔破產公司的巨額環境治理費用而放棄交易,加重了社會的交易成本。

         。ǘ┢飘a清算環境審計的審計基礎

          1.環境審計理論和實務有一定發展環境審計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經過幾十年的不斷探索,環境審計理論和實務有較大發展。學者們對環境審計的概念、特點、目標、主體、職責、審計原則等取得了一定共識。大多數學者認為環境審計是環境管理的一種工具或手段,是為控制環境不良影響、確保受托環境責任的有效履行、提高環境活動效果而由審計主體對被審計單位環境責任履行的合法性、公允性和效益性進行的監督、評價和鑒證活動。在實務方面,環境審計的范圍已經不再局限于環保資金審計,還包括審計政府的環保政策和規劃、企業的環境管理體系、評價對環境法律和法規的遵循、環境信息披露、環境主管部門對公眾環境訴求的處理、環境事件等,審計范圍已經大大擴展。同時,不斷完善的環境相關法律如《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環境影響評價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等為破產清算環境審計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審計依據和審計標準。2.環境審計適用于破產清算程序根據新《企業破產法》的規定,管理人負責接管破產公司的財產等資料、調查財產狀況并編制財務報表、管理和處分破產公司的財產、決定其經營和日常開支等管理事務。環境審計在開展時需要尋找有資質的第三方進行審計,識別公司潛在的環境債務,出具環境審計報告,并將審計報告遞交給人民法院,這些事項與管理人調查財產狀況、編制財務報表、擬定破產財產分配方案的職責相一致。環境審計報告公告后,環境污染受害人可據此向管理人申報債權,要求破產公司就其環境侵權責任進行賠償。

          三、破產清算環境審計的開展

          受沒有授權或委托、人力資源不足、審計標準缺乏等的影響,我國環境審計的實施主體主要為政府審計機關,會計師事務所和內部審計部門的參與程度不高;同時我國環境審計的范圍主要集中于被審計單位財政財務收支、環保政策的執行、環境管理績效等,審計對象也主要是政府環境管理部門、正常經營的國有企業,而對處于污染行業的非國有企業所開展的環境審計很少。

         。ㄒ唬┢飘a清算環境審計的目標

          環境審計是在環境污染不斷加劇的背景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產生于環境發展,也服務于環境發展。破產清算環境審計的外在目標是輔助環境保護,通過確保破產公司受托環境保護和管理責任全面有效履行的方式實現其輔助環境保護的目標[3]。由于破產公司管理人須調查破產公司的財務狀況,制作財產狀況報告,因此破產清算環境審計的內在目標是評價破產公司環境資產、負債列報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及披露的全面性和環境活動的合法性,監督破產公司全面有效地履行環境責任,而評價破產公司環境管理系統的有效性并提出改進建議等則不是其審計目標。

          (二)破產清算環境審計的委托人

          《企業破產法》規定,破產公司管理人應由人民法院指定,但債權人會議認為管理人存在不能公正執行職務等情形的,可以申請更換,因此破產清算環境審計的委托人應為人民法院或法院授權的.管理人,由其委托事務所進行審計。如果破產前后的審計業務一竿子到底都由破產公司董事會委托,則有可能損害債權人的利益[4]。破產清算環境審計報告為破產財產、破產債務、債務清償順序、破產財產分配方案等提供證據支撐,也是法院裁定破產案件的參考,破產清算環境審計報告應提交給法院和債權人會議,對法院負責。

         。ㄈ┢飘a清算環境審計的范圍

          環境審計的范圍是環境審計監督、鑒證和評價的內容范圍[5]。從環境審計的本質講,環境審計是對受托環保責任履行過程的監督和控制。受托人需要履行的環保責任包括環境行為責任和環境報告責任,因此破產清算環境審計的范圍也應從這兩方面進行考慮。具體來說應包括評價破產公司環境管理體系的合規性和有效性,各項環境活動的合規性,與不動產剝離有關的環境風險,處理、存放和清理危險存貨所產生的環境負債,環境信息披露是否準確、及時和完整,公司經營所帶來的環境影響。

         。ㄋ模┢飘a清算環境審計開展的方式

          環境審計可采取強制性的方式,也可采取自愿性的方式。美國環保署(EPA)對其1996—20xx年采用的鼓勵性自愿環境審計政策效果統計結果表明,采取自愿性的環境審計政策后,不僅實施環境審計并加以披露的企業數量增加了,而且環境處罰的數量大幅下降了(下降了75%)。自愿性環境審計政策有助于企業預防、發現和糾正環境污染行為[6]。但在我國當前的法律體系下,如果公司破產清算時不及時對其實施環境審計,破產清算后環境責任的履行將無法保障,因此破產清算環境審計應采取強制性的方式。

         。ㄎ澹┢飘a清算環境審計報告的利用

          破產清算環境審計報告可在三方面發揮作用。一是用于評價和衡量破產公司是否應承擔環境侵權責任及應在多大程度上承擔環境侵權責任。實踐證明“誰污染,誰治理”原則的效果并不理想,而且進入破產清算程序的公司在存續時間上也無法實現環境治理目標,應采用“誰污染,誰付費”的原則,通過破產清算環境審計衡量破產清算公司應承擔的環境侵權治理費用,并交由第三方專業環境公司完成。二是可作為法院破產裁定的參考。環境侵權涉及人身侵權和財產侵權,其中環境人身侵權會給受害者帶來健康權甚至生存權的損害,法院裁定是否認可債權人會議通過的破產財產分配方案時,應考慮該分配方案是否包括了環境侵權賠償,并可要求對環境人身侵權債務予以優先清償。三是可為污染行業環境治理提供參考。同一行業中各公司的環境管理系統、環境風險存在一定的共性,公開破產清算環境審計報告可為其他公司環境治理提供參考和借鑒,也有助于行業協會加強對行業成員的指導。

          【主要參考文獻】

         。1]張劍波.美國破產企業的環境清理責任及其啟示[J].重慶社會科學,20xx(4):81-84.

         。2]U.S.EPA.Comprehensiveenvironmentalresponse,compensation,andliabilityact:asummaryofsuperfundcleanupauthoritiesandrelatedprovisionsoftheact[A/OL].

         。3]李雪,石玉,王紀瑞.對環境審計目標的再認識[J].財會月刊,20xx(6):78-80.

         。4]尚洪濤.企業破產審計的回顧與評價[J].會計研究,20xx(8):84-87.

         。5]程亭.環境審計范圍拓展研究[J].新會計,20xx(12):25-27.

         。6]游春暉,張龍平.美國環境審計制度變遷及其啟示[J].財會月刊,20xx(8):91-94.

        審計論文9

          一、引言

          客戶重要性是學術界關注的影響獨立審計質量的因素之一。一方面審計客戶與注冊會計師之間是一種雙邊壟斷關系。為了挽留客戶,審計師有動機犧牲他們的獨立性并提交有利于客戶的審計報告,注冊會計師對其經濟依賴性越強,更可能妥協獨立性,降低審計質量;另一方面審計訴訟風險和注冊會計師的名譽機制可以抗衡獨立性的喪失,客戶越重要越促使審計師提高發現財務報告錯誤或舞弊的可能性,從而提高審計質量。

          對于審計客戶重要性與審計質量的關系國內外文獻沒有得到一致的結論,國內外相關學者的觀點大致有三種:審計客戶重要性與審計質量負相關(Chen et al,20xx;陸正飛等,20xx;薛高亮,20xx;曲振帥,20xx),即客戶越重要就越會損害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使得審計質量越低;審計客戶重要性與審計質量正相關(Li,20xx;Vineeta D.Sharma,20xx;李明輝20xx;王月悅,20xx),即客戶越重要就越會促使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使得審計質量越高;審計客戶重要性與審計質量無相關關系(Chung and Kallapur,20xx;劉啟亮,20xx),即客戶重要性不影響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和審計質量。以上三種觀點的差異,可能是由于對審計客戶重要性度量方式在選取上存在差異造成的,也可能與數據選取的完整程度、數據來源的國別、樣本期間有關,也可能是研究視角的不同,也可能是由于審計客戶重要性與審計質量的關系本身就是一種博弈現象。

          本文專門綜述國內外研究學者在研究審計客戶重要性對審計質量影響研究設計環節,即審計客戶重要性的度量,以評述審計客戶重要性的不同度量方式下,審計客戶重要性對審計質量的影響。

          二、國內外學者主要研究綜述

          (一)客戶重要性度量指標選取。國外學者對審計客戶重要性對審計質量的影響的研究較早,審計客戶重要性的度量方式一般采用相對數的形式,對于客戶重要性的度量指標國際上尚無一個統一明確的指標,但是通過歸納以往學者的研究,通常采用的度量指標主要有準則現值的比重、事務所的收入比重、審計客戶的審計費用的比重、審計客戶的銷售收入、審計客戶的資產規模。

          1、準則現值比重。理論上,客戶重要性是指從某一客戶處獲得的準則現值與從所有客戶處獲得的準則現值的比率,但由于準租現值不可觀察,且識別存在較大困難,因此理論上審計客戶重要性的度量方式在實務中無法實現,研究學者開始探討其他度量方式。

          2、事務所的收入比重。由于理論上采用準則現值度量客戶重要性的方法無法實現,相關學者提出了其他替代指標。DeAngelo(1981)率先提出從某一客戶處獲得的收入占會計師事務所總收入的比率可以作為客戶重要性的較好替代變量。黨文英和杜慶寧(20xx)、吳溪(20xx)都采取這種度量方式對審計客戶重要性進行度量。采用該種度量方式下的研究表明審計客戶重要性和審計質量的關系并不趨于一致。

          3、審計客戶的審計費用比重。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大多數學者認為從某一客戶處獲得的收入占會計師事務所總收入的比率作為客戶重要性的度量方式具有可觀察性,有助于對審計客戶重要性的理解,但是由于所有事務所收入信息尚未公開披露,數據較難獲取。以審計客戶的審計費用比重為度量指標并未使學術界的研究結果趨于統一。王兵(20xx)研究發現審計客戶重要性并不影響審計質量;但陸正飛(20xx)的研究則表明審計客戶重要性與審計質量呈負相關關系。

          4、審計客戶的銷售收入比重。通常審計費用的高低與客戶的規模是成比例關系的,客戶的規模通常可以用客戶銷售收入或者資產總額表示,以審計客戶的銷售收入比重度量審計重要性,其在數據獲取上存在一定優勢。Francis J.(20xx)、李明輝和劉彩霞(20xx)得出審計客戶重要性與審計質量不一致的觀點。

          5、審計客戶的資產規模比重。以審計客戶的資產規模比重度量審計客戶重要性,既可以很好地代表審計收費,也方便數據的獲取。這是因為審計收費是以公司的資產規模為基礎的,其與審計費用的相關性最高。Michael C.Knapp(1985)首次提出以客戶資產規模比重度量審計客戶重要性,這是一次重大的突破,在以后的研究中應用較廣,特別是解決了我國信息披露不充分時數據獲取困難的問題。Douthett Jr(20xx)認為審計客戶重要性和審計質量無相關關系,而曹強、胡南薇和王良成(20xx)、劉啟亮(20xx)、曲振帥(20xx)認為客戶重要性與審計質量顯著負相關;喻小明(20xx)、劉峰(20xx)的研究則表明客戶重要性與審計質量顯著正相關。

         。ǘ┛蛻糁匾远攘繑祿䜩碓。度量審計客戶重要性所采用的數據來源,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以事務所來自所有上市客戶的收入為基數;另一種是以事務所來自所有客戶的收入為基數。可見,第二種數據獲取更加完整,更加符合理論上對審計重要性的定義,但是第二種數據來源較難獲得,因此以往文獻普遍采用第一種度量審計客戶重要性,而吳溪利用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會計師事務所綜合評價數據庫,取得事務所來自所有客戶的收入數據,發現審計客戶重要性與審計質量成正相關。

         。ㄈ┛蛻糁匾匝芯拷嵌。隨著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文獻將分析視角細化到分布層面,還可能進一步體現在業務項目層面、注冊會計師個人層次的分析上,這是因為相比事務所整體數據,事務所各個分部的業務、業務組數據、注冊會計師個人層次更難以被完整觀察。當把研究角度轉換到分所層面、業務項目層面、注冊會計師個人層次時,審計客戶重要性對審計質量的影響研究是較新的領域。

          1、總分所層面。在注冊會計師行業的擴大和分所不斷增加的背景下,Choi J et al(20xx)從總分所層次度量審計客戶重要性,研究表明審計客戶重要性與審計獨立性并不顯著;吳溪(20xx)將事務所分為總所和分所,考察了會計師事務所總所和分所審計質量的差異,以及分所規模大小對審計質量的影響。與此同時,又有研究學者進一步將總分所進行四大非四大劃分,可見研究視角越來越細化。

          2、項目組層面。除了在總分所層次,Chung和Kallapur(20xx)認為審計業務具體是由項目組來實施的,而與事務所獨立性無關。具體到項目組層次的研究目前比較少,更確切的說是提出過這樣的觀點,但是并沒有在實證中加以運用。

          3、個人層面。Ling Lei(20xx)從注冊會計師個人層次度量審計客戶重要性。閆煥民(20xx)試圖從注冊會計師個人層次進行相關的審計研究,當然這方面的研究目前很少有研究學者涉及,主要原因在于數據獲取的難度很大,如果能夠充分準確地獲取注冊會計師個人層次的收費水平將會大力推動在該方面的研究。

          三、研究現狀評價

         。ㄒ唬┒攘恐笜说脑u價。綜合以上文獻,會計師事務所對重要客戶的經濟依賴是否會損害審計質量目前還未達成一致的研究結論。審計客戶重要性是審計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它們的關系還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如公司內部治理水平、法律環境等的影響,然而在兩者關系中引入第三種因素的研究還不夠豐富。

          在衡量審計質量指標的選擇上,我們應該結合我國資本市場的特點,不能一味地照搬國際作法。理論上采用會計師事務所收入比重(或審計收費)度量審計重要性最為合理,但是由于實際操作,應以各公司的資產總額取對數比重作為審計重要性的指標。

         。ǘ⿺祿䜩碓吹脑u價。在度量審計客戶重要性時,往往受到數據可獲得性的限制,研究者在完整度量事務所業務收入的基數方面存在挑戰。當以上市客戶(而非全部客戶)的經濟利益作為客戶重要性基數時,不同事務所在客戶收入來源結構上的差異被忽略,然而,如果采取更為完善的數據(所有客戶),審計結論將改變,審計客戶重要性與審計質量存在顯著的負相關關系。因此,以往研究文獻往往存在數據不全面的問題,這也是需要改進的,但這方面改進將取決于今后的信息披露水平。對這種度量偏差(吳溪,20xx)的注意將意味著今后的研究者有必要盡可能獲取完整的事務所客戶收入基數,而不是僅限于上市客戶,同時也使監管機構考慮對外披露每家會計師事務所的上市業務收入結構,因為該信息對包括研究者在內的公眾準備理解客戶重要性的經濟后果具有價值,如果客戶重要性僅基于上市客戶度量,讀者應該對研究結果保持警惕。

         。ㄈ┭芯恳暯堑脑u價。審計客戶重要性對審計質量的實證研究可以大致劃分為會計師事務所整體、分所、項目組和注冊會計師個人層次。

          關于審計客戶重要性對審計質量的影響方面的研究,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文獻將分析視角細化到分部層面。將研究推進至分所層次可以顯著提高審計理論的解釋力和預測力。對于研究視角細化到項目組和個人層面的研究,目前來說很少,主要原因還是歸于數據的獲取困難和缺乏理論支持,特別是在個人層面,影響個人能力的有很多因素。將涉及心理學、組織行為學相關知識,這兩個層面的研究是新的研究領域,這將是未來的研究發展方向。

          四、未來研究方向

         。ㄒ唬┗谒泄就暾麛祿M行度量;谝运猩鲜泄具是所有公司數據來源度量審計客戶重要性,我們可以得出今后的研究方向更傾向于以所有公司數據度量審計客戶重要性,研究的問題也不僅僅局限在審計客戶重要性對審計質量的影響,還可以研究不同度量方式下產生的偏差對審計質量的影響,以及該偏差在總所、分所層次對審計質量的影響。

         。ǘ┓炙鶎用娴纳钊胙芯。分所層面的審計實證研究是未來大有可為的研究領域,值得研究的課題很多。以下研究方向尤其值得關注:

          1、客戶特征對于分所審計的影響研究。目前,客戶特征中僅有客戶重要性對于分所審計的影響得到了廣泛重視,客戶特征不僅僅限于客戶重要性,客戶的治理結構、組織結構對于分所審計的影響都應該值得引起足夠的關注。

          2、分所審計的經濟后果研究。據我們所知,目前僅有Li等(20xx)對分所審計的經濟后果進行了直接的研究,其余一些文獻(曹強,20xx;吳溪,20xx)雖然涉及到分所審計的某些經濟后果。未來需要從不同角度直接研究分所審計的經濟后果。

         。ㄈ﹤人層次的審計研究。今后的研究方向可以更進一步在注冊會計師個人層次度量審計客戶重要性,當然也可以參考吳溪(20xx)的文章提出客戶重要性度量偏差在審計師個體層面上的可能表現及其影響。

        審計論文10

          社會審計與政府審計的區別

          注冊會計師行業屬于“社會獨立審計”范疇,與國家行政機關的“政府審計”比較,獨立審計的地位、職能及特點顯而易見。兩者之間主要有五點區別或不同。

          一是“官辦與民辦”。政府審計工作是在履行監督稽查的行政職能,通常稱為“政府審計”;而獨立審計是由具有注冊會計師資格的專業人才通過組成會計師事務所來實現其“公證”職能,相對“獨立”于政府行政,也因此稱之為“民辦”。

          二是“審計對象不同”。政府審計的對象多為政府所屬各行政職能部門以及關系國民生計的有關機構、大型企事業單位。獨立審計的對象絕大多數就是企業、公司、民間社團等。

          三是“委托人不同”。政府審計的委托人是各有關的行政機關,如審計部門、財政部門、稅務部門及具有行政職能的證券監管部門等,這些部門在執行審計監督工作時不收費。獨立審計的委托人是國家法律、法規規定需要經由注冊會計師查賬、驗證的企事業單位、公司等;委托時雙方必須簽訂具有法律效力的“業務委托書”,明確委托審計事項及服務收費等。

          四是“審計目的不同”。政府審計的目的是防止國家公務人員營私舞弊,監督政府所屬有關部門財務收支是否合法合規。獨立審計的目的是保證市場經濟正常運轉,促進社會經濟活動在公平、合理的環境下競爭,保護各方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五是“審計手段及方法不同”。政府審計帶有強制性質,被審計單位有責任和義務給予配合。獨立審計則是“你委托,我服務,并收費”,依據的'是《企業會計準則》及各有關會計核算制度和核算辦法,按照《獨立審計準則》的程序、方法對被審單位提供的財務會計信息、資料進行審計。獨立審計不受政府方面帶來的“干擾”,也不接受企業、公司的“指意”,需要指出的是,獨立審計質量如何,也要接受政府的監督和指導。

          比較政府審計與獨立審計的職能、地位及特點,旨在使我們的注冊會計師擺正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干什么、應當怎么干,以達到自覺地加強對審計風險的控制,維護自己以至行業的聲譽。

        審計論文11

          摘要:企業社會責任審計作為一種專門的審計制度,自產生以來,已有了一定的發展。在我國審計實踐中雖至今尚未正式推廣,但隨著時間的發展,隨著企業社會責任會計的推廣發展,企業社會責任審計付之實踐是必然的。因而,我們必須面對企業社會責任審計這一新的課題。本文從外部性的無效率產生的成本來分析企業社會責任審計的經濟學意義,從科斯定理外部性內部化分析企業履行的社會責任作為企業經營的一部分納入會計對社會審計產生的影響,并提出一些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時可以參考的指標。

          關鍵詞:社會責任;審計;企業

          一、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概述

          在全球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企業已不單單是滿足自身私利的經濟個體,企業作為經濟體,是社會經濟體系中的一部分而需要履行更多的社會責任。企業的目的必須存在于企業本身之外。

          事實上,企業的目的必須存在于社會之中,因為企業是社會的一部分。企業的社會性要求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德魯克在《管理:任務、責任、實踐》中提出了企業經營的八大目標,即:營銷、創新、人力資源、財務、實物資源、生產力、社會責任、利潤。企業經營成功與否應從以上八個方面來衡量。無獨有偶,美國《財富》雜志開設了“美國最受敬慕的公司”的評選活動。測驗內容包括:公司的改革創新情況、管理質量、員工素質、產品/服務質量、長期投資價值、財務狀況、社會責任感以及公司資產運用等方面。德魯克提出的企業經營的八大目標和該評選活動有利地證明了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對企業可持續發展產生的重要性意義。企業履行的社會責任分為企業內部和外部兩部分。企業對內部履行的社會責任包括股東利潤最大化目標的完成程度,員工的福利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環境。企業要求履行的外部社會責任包括對環境的保護,參與公益活動,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道德。

          二、社會責任審計的概念及范圍

          隨著社會責任會計的'推廣發展,社會責任審計付之實踐是必然的。社會責任審計的概念及范圍受到所處的社會環境的影響,社會不同的發展階段對于企事業單位要履行的社會責任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要根據目前的社會大背景確定社會責任審計的概念及范圍。社會責任審計是指事務所對被審計單位社會責任的履行進行審計,以督促和反映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企事業單位社會責任會計的發展與社會責任審計的發展是孿生兄弟的關系,就好比一個體系中只有行為人,沒有監督人,再好的制度和規則也會失去應有的效力,因此,社會責任會計的廣泛運用促使審計人員對下列三類問題進行審計:(一)從宏觀上看,發展某項事業的能源消耗對整個社會是否值得;(二)某些事業的開發是否有利于社區和工人生活水平的改善;(三)某些行業生產的產品和提供的勞務,發放的利潤和工資是否值得社會為其在污染和消耗稀有資源方面付出代價。

          三、社會責任審計的經濟學必然性

          英國經濟學家皮古首次提出了“外部效應”的理論,即某一生產者(消費者)的行動直接影響到另一生產者(消費者)的成本(效用)。比如某一生產者排放的污水增加了另一生產者安裝凈化水質的設備費用。社會責任審計的發展與企事業單位生產經營的外部效應是息息相關的。企業在進行經營活動的同時對他人造成外部性,分為正外部性和負外部性,無論是正外部性或負外部性都會造成經濟的無效率。當存在正的外部性時,由于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的成本過高,企事業單位提供的產量不足以滿足社會的需要,當存在負的外部性時,平均私人成本低于平均社會成本,結果,即使是在某些企業離開產業才有效率時,這些企業仍然留在產業內,負的外部性鼓勵太多企業留在產業內,而這種負外部性的企業通常會對社會環境產生不利影響,進而造成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不足和缺失。然而,按照科斯定理,外部效應可以內部化,這就要求把社會責任的履行當作企業的一部分,并進行有效地監督反映,企業把履行社會責任當作經營的一部分,在成本核算時就應采用平均社會成本來決定產量大小。而企業為了自身利益的考慮,難免會以不履行社會責任的較小的成本來決定產量,這就決定了審計要適時地出現,以審核監督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的情況。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定量化的指標如果沒有相關措施進行監督反映,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的力度必定會大打折扣。另外一方面,企業的經營行為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關系,社會責任審計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情況進行審核,有利于企業更好的履行社會責任,保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

          四、社會責任審計的指標分析

          對社會責任進行審計,首先要對企業履行的社會責任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企業社會責任需要建立一個完整的體系,因為企業履行的社會責任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具體情況不同可以參照的標準不同,建立一個完整的社會責任審計體系是必要的。

          (一)企業環保責任履行情況

          可以借鑒國外經驗和已有的環境標準對企業環境責任的履行進行審核,以督促企業完成自身應盡的環保責任,為社會環境的改善做出應盡的義務。企業環保責任的履行還可以通過企業對廢氣廢水處理裝置的資金投入進行量化分析。在絕對指標和相對指標中,相對指標具有更好的可比性。企業對廢氣廢水的投入與企業的性質及企業的規模有關。單從排污方面劃分企業,企業可以分為嚴重污染企業,輕度污染企業和無污染企業,從現實角度來講,無污染企業基本是不存在的。企業或多或少都會對他人或企業單位造成負面影響。應從企業產值及對社會經濟和公民生活帶來的福利研究企業是否應該占用其正在占用的資源并且估計企業占用資源的合理性。在企業合理占用資源的基礎上對企業環保責任的履行進行合理評估。現實中通常采用的方式是企業污水或污氣排放可以量化,健全相應的污水污氣排放標準和懲罰措施對社會責任審計的有效開展時有利的。企業噪音污染可以通過對周圍居民生活的影響,以調查表的形式進行訪問,定性的方式反映企業是否應該采取措施減少噪音污染,以保證周圍居民的正常生活,應對企業減少噪音污染采取的措施,為減噪裝備支付的成本進行審核,并納入企業社會責任審計報告中的工作底稿,據此出具相應審計報告。

          (二)企業對消費者履行的社會責任企業確保產品質量,提供售后服務,接受消費者信息反饋,并賦予產品說明以便顧客了解更多的情況。企業與消費者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德魯克認為企業存在的目的就是“創造顧客”。企業生產的產品,提供的服務供其他生產者和消費者消費,盡力滿足其他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效用也是履行社會責任的一部分,可以從銷售發生和售后服務及與銷售有關的其他方面如折扣、擔保、送貨上門等來考查消費者獲得的效用,消費者效用指數應該作為社會責任審計的一個參考標準。

          (三)企業的社會福利履行情況

          企業對下崗職工的安置,及近年來不斷提高退休工人的退休金體現了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我國人口漸趨老齡化,老年人成為越來越擴張的消費群體,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負擔更多的退離休工人的工資,其實從其反向作用來講老年人工資的上漲會促使他們進行消費,消費拉動經濟上漲,對企業的經濟效益也會產生有利影響,可以通過退休工人的工資上漲幅度與通貨膨脹幅度的相對指標來審核企業對退離休人員的社會責任履行情況。北京市提高退休職工工資標準每月最低發放563元是企業對退離休工人的社會責任履行,對提高退離休人員的生活質量產生積極影響。

          企業對潛在失業人員的繼續留任,在很多企業內部,按照員工創造的效益來講部分員工已經不符合繼續留任標準,而企業為了社會安定及員工個人福利承擔了更多的責任,安置剩余勞動力,如近年來屢屢出現的高校合并,合并后的機構并未精簡,反而出現了一批只拿工資不謀實事的架空領導層,很顯然對事業單位造成資源浪費,并且提高了事業單位的成本,另外一方面卻是事業單位社會責任的履行,倘若因為精簡裁員造成部分大齡工作人員離職且無工作可做,無工資可領必定造成社會不安。金融危機后,很多企業裁員停薪造成社會短期內的輿論不安,并給被裁員工帶來很大的生活和心靈創傷,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安置更多的人員,有利于社會安定。當然,這一指標并不是越高越好,企業超出正常營業需要的勞工量的水平要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在一定范圍內審核企業承擔的社會責任。

          (四)企業對內部在職員工履行的社會責任審計可以通過對職工工資及獎金的審核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情況進行評審。現實中職工工資的高低與企業經濟效益呈正相關的關系,企業經濟效益越好,員工工資越高,企業經濟效益越低,員工工資越低。因此審計部門可以測算出不同級別的員工工資與企業經濟效益的比例關系如測算出一個百分比并以此為標準對被審計單位的員工工資進行抽評,在員工的五險一金方面,除了參照國家的法定標準之外,還應與企業的經濟效益掛鉤,在把國家標準作為員工福利的最低限的基礎上進行合理上調。

          社會責任審計的健全對整個社會的發展具有不可磨滅的影響,避免了傳統中企業只追逐自身經濟利益,而忽略了整個社會的效益,更加強調企業的社會性,有利于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利于提高整個人類的生活水平。因此,要應時之需,積極促進社會責任審計的發展。

        審計論文12

          一、信息化環境下民營企業內部審計的意義

          1.完善公司治理機制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信息化環境的不斷完善使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其涉及到的范圍也越來越廣,包括內部控制、風險管理和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等等,內部審計工作的復雜性與技術性越來越高。因此,在加強企業內部審計的過程中,就必然促進公司治理機制的完善。特別是對于民營企業而言,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要求管理人員從多個方面考慮,進而提高了其綜合素質與治理水平,能從實際工作中總結經驗,為公司治理機制的建立與完善提供建設性意見。

          2.加強企業風險管理

          對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而言,其最基本的職能就是查錯防弊以及監督評價。在會計信息化環境下,民營企業內部審計的開展使得企業各項內部工作的運行得到了有效而全面的監督與審查,使企業運行過程中出現的違規違紀行為得以發現并得到處理,同時在企業管理過程中出現的不足也能夠得到彌補,進而使得資源浪費的情況得到有效避免。此外,內部審計工作的有效實施,能為企業的建設提供科學的一局,確保企業管理層決策的正確性,避免其判斷失誤,使企業運營與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得到最淡成都的避免,為企業健康穩定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3.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提高組織管理水平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現代企業的制度建設越來越完善,特別是對民營企業而言,其內部審計工作的內容得到了很大的擴展,其職能已經不再停留在監督這一方面,更多的是已經朝著服務的方向發展,并且注重對業務過程的審計,具有更強的綜合性。企業內部審計除了要進行查錯糾弊工作,還需要分析與評價企業運行過程中的各類管理問題,例如,經營環境、風險、信息傳遞與溝通等等,并以此為企業的發展與建設提供建設性意見,對于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而言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為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使企業的組織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4.為企業提供咨詢,改善組織運營效果

          隨著市場經濟環境的不斷完善,現代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特別是對于民營企業而言,其內部審計工作的改革與完善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隨著企業內部審計的內容與范圍不斷擴大,內部審計工作的價值更多是體現在為企業管理的服務中。企業內部審計是基于企業整體情況進行的審查工作,通過對企業運營管理的數據分析,為企業的管理者的決策提出真實可靠的依據,以此保障決策的正確性與合理性,使企業面臨的風險得到有效降低,為企業組織運行效果的改善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5.為組織增加價值企業內部審計的目的就是為組織增加價值。通過對企業運營管理中各項工作的有效性評價,為企業組織經營管理的改善提供充分的依據,促使企業組織價值的最大化得以實現。

          二、信息化環境下民營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主要問題

          1.民營企業的管理模式制約了其職能

          隨著會計信息化不斷深入,會計工作模式與企業管理模式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會計管理理念、業務流程的調整使內部審計的工作中心偏移,會計信息的特征也有一定的變化。而對于民營企業而言,會計信息化背景下使得內部審計的問題被擴大。眾所周知,大部分民營企業都帶有家族性質,其內部管理層構成了一個巨大的家族網絡,企業持有者主要為家族人員,其凝聚力的發展主要依賴于家族,企業的管理手段也以家庭事務管理為主,也就是說企業利益即代表家族利益。如此一來,通常情況下企業主就是企業的主要決策人,而由于不同的民營企業其持有人有著不同的特點,包括經營理念、文化水平等等,這就會對內部審計產生直接的影響,決定了其方向與重點,進而使審計結論的表達受到影響。并且對于產權高度集中的家族式民營企業而言,家族成員基本是企業內部各項事務的決定者,即“內部人說了算”,而有的家族成員在專業背景與水平上有所欠缺,這一類特殊群體通常擔任重要職位,其中內部審計部門也不例外,這就使得內部審計的職能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制約,出現“內部人審內部人”的不合理情況,進而難以保證企業目標得以實現,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受到了嚴重的影響,使得審計的效率與效果難以得到保障。

          2.民營企業忽視現代企業制度及內審制度的建立

          現代民營企業存在的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內審制度建設不到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企業管理人員對現代企業制度及內審制度的建設沒有足夠的重視。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由于企業制度建設的缺失,使內部審計的目標定位并不明確。與企業治理不同,財務管理工作的目標是更加具體。然而在實際內部審計工作中,大部分企業的目標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將財務工作中的.“查錯防弊”作為主要目標,而忽略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缺乏有效的管理,導致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作用難以得到充分的發揮。其次,由于國家并沒有強制規定民營企業建立內部審計制度,使民營企業在內審制度的建設方面缺乏足夠的重視,在民營企業內部審計管理體制中,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主要由行政管理人員負責,缺乏有效的監督,難以保障審計工作的客觀性與獨立性。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內審機制,使得民營企業缺乏對內部審計機構的建設,導致企業財務工作難以得到有效的監督與管理,又或者是審計機構與審計人員的設置存在很強的隨意性,導致內部審計的作用難以得到有效的發揮。

          3.民營企業內部審計的范圍不夠廣泛

          自20世紀80年代我國內部審計制度恢復以來,受到該改革開放與經濟轉軌的影響,我國民營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是基于財務會計審計開展的,其主要職能就是對財務工作的監督,盡管有的企業針對內部審計工作進行了相關機構的建設,也加強了人員配置,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作用得到了一定的發揮,約束機制的建立使得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有所提升。然而就整體而言,民營企業的財務審計的仍然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及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企業大部分審計工作都是由財會人員承擔的,由于缺乏相關的專業技能,導致內部審計工作的難以得到有效的開展,同時其包含的范圍也不夠廣泛,僅僅停留在財務的審計方面。

          4.民營企業內部審計手段不夠完備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以及網絡技術得到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并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民營企業在管理與經營的方式方法上也必然發生巨大的改變,這就對企業內部審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其朝著現代化、信息化的方向反戰。然而,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國民營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企業內部審計手段仍然不夠完備,難以發揮內部審計的應用的作用。具體表現在內部審計隊伍建設不到位,內部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偏低,缺乏對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的掌握,相關專業人才也比較匱乏,導致企業內部審計手段落后,仍然沿用傳統的手工操作的方法,對于層次較高的工作而言,這具有十分大工作量,同時錯誤率極高,難以保障內部審計的質量與效果,與信息化環境下的企業內部審計提出的要求完全背離。

          三、信息化環境下完善和發展民營企業內部審計的對策

          1.民營企業的最高領導層要認識到內審的重要性

          不同民營企業的領導者在文化水平,經營理念上有所不同,許多民營企業領導人的自身素質有待提升,難以轉變傳統觀念,并且受限于我國內部審計的發展水平,導致對內部審計的重視程度并不高,難以有效開展內部審計工作。為此,為了確保民營企業的內部審計得到充分的發展與完善,首先就需企業高層領導人員提高對內部審計工作的認識,明確內部審計的重要性。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應要求領導人員基于對內部審計的認知程度,利用內部審計,對企業內部控制、業務流程以及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風險進行揭示,并以此提出相應的審計措施,使企業內部控制問題得到解決,進而才能讓領導層看到內部審計的作用。

          2.民營企業要逐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民營企業的家族性質很強,而為了實現向現代化企業的過渡,就必須針對家族式管理模式進行改革與調整,引進市場競爭機制,確保企業管理人員的職責得以明確,使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弊端得以解決。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首先要建立集體決策機制,確保企業高層管理人員能夠參與到企業的決策與管理。目前,民營企業的規模不斷擴大,企業管理難度越來越復雜,僅僅憑借企業主的個人意志來進行決策難免會出現失誤,進而對企業的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而集體決策機制完善,不僅使企業決策更加科學合理,同時能使高層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得以提高,讓他們感受到企業的認同與肯定,使企業的內部凝聚力得以增強。其次,還應調整用人制度,任用非家族集團的人才,如此才能激發企業員工的積極性,促進企業發展。此外,還要引入競爭機制,促進企業內部形成良性競爭,以此使企業員工的創造力得到充分發揮。再者,還應加強內部審計機構建設,提高監督力度,確保民營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處于一個嚴格監督環境之下,以此保障內部審計工作的客觀性。

          3.民營企業內部審計內容與范圍要合理擴大

          除了要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民營企業還應適當擴大內部審計的內容與范圍。隨著市場經濟環境的不斷完善,企業在經營手段,運行機制方面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特別是對民營企業而言,必須對其管理模式進行積極的優化與調整。為了實現這一目的,民營企業內部審計應轉移工作重心,注重預防工作的開展,實現部門審計向業務流程審計的轉變,應從全局出發,擴大內部審計工作內容與范圍。在以往民營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內容主要為財務會計審計,具有經營性質,而隨著內部審計內容與范圍的擴大,民營企業除了財務會計的審計之外,還應對企業治理到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進行考慮,不僅要對財務指標進行考核,同時還要將非財務指標納入考核范圍,并且實現靜態與動態的審計。應考慮企業風險的防范來實現對企業內部審計的強化,促使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與水平得以有效提高,為企業實現戰略目標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4.民營企業內部審汁的審計方法和手段要更新

          上文提到現階段民營企業內部審計存在審計方法不完備的問題,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提高民營企業內部審計質量與水平,就必須加強內部審計方法與手段的更新。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首先要針對傳統的審計方法與手段進行調整與改革,并采用新的審計方法,例如,內控制度評審、風險基礎審計等等,同時還要控制審計成本,使審計風險得以降低,保證審計工作的效率與質量得以提高。對于民營企業而言,其內部審計工作的發展應以內部控制與經濟效益的提高為主要目標,以此才能使其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而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途徑就是對傳統審計方法的改進,并發展與應用新的分析評價技術,同時加強現代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的應用,使審計工作效率得以提高,保障審計工作結果的合理性與客觀性,避免舞弊行為。此外,還應加強先進審計軟件的開發與應用,在計算機系統的審計監督的實施過程中,還應采用新的內部審計方法,以適應電算化環境的不斷深入。此外,為了確保新的審計方法與手段得到有效實施,還應從內部審計隊伍建設入手。作為開展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主體,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直接影響到內部審計工作的效率與質量,而隨著現代企業的不斷發展,企業的經營、財務管理以及現代化管理等方面工作越來越復雜,技術含量越來越高,這就對企業內部審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在知識結構、專業水平以及工作能力方面進行不斷提升。為此,必須加強內部審計隊伍建設,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水平,如此才能確保審計人員能充分掌握新的審計方法與手段,適應現代企業內部審計發展的需求。

          四、結語

          隨著會計信息化的不斷深入,現代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與完善對于企業的建設與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現階段我國民營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對于企業的發展而言造成了不利的影響。為此,我們應根據民營企業自身所具有的特點和內涵,進行深入的研究和規劃,找出問題的關鍵,把握信息化條件下創新的解決方法,使民營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得以強化,為其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審計論文13

          [1] 程之議. 淺析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的影響因素[J]. 中國管理信息化. 20xx(18)

          [2] 張俊生,張琳. 特殊普通合伙制讓審計師更穩健了嗎?--來自中國會計師事務所轉制的經驗證據[J]. 會計與經濟研究. 20xx(04)

          [3] 劉行健,王開田. 會計師事務所轉制對審計質量有影響嗎?[J]. 會計研究. 20xx(04)

          [4] 周中勝. 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形式與審計收費[J]. 江西財經大學學報. 20xx(02)

          [5] 張敬之. 特殊普通合伙的市場反應研究--以會計師事務所為例[J]. 江西警察學院學報. 20xx(01)

          [6] 李瑞青,白潔. 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研究[J]. 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xx(01)

          [7] 鄭楊. 會計師事務所轉制分析--基于信永中和轉制為特殊普通合伙制的思考[J]. 財會通訊. 20xx(31)

          [8] 李江濤,宋華楊,鄧迦予. 會計師事務所轉制政策對審計定價的影響[J]. 審計研究. 20xx(02)

          [9] 肖小鳳,王善平,肖雯. 論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制度的'完善[J]. 財經理論與實踐. 20xx(05)

          [10] 劉啟亮,陳漢文. 特殊普通合伙制、政府控制與審計師選擇[J]. 財會通訊. 20xx(24)

          [11] 程啟智,劉三昌. 對特殊普通合伙會計師事務所的一些思考[J]. 商業會計. 20xx(07)

          [12] 張連起. 特殊普通合伙轉制的實踐與體會[J]. 中國注冊會計師. 20xx(04)

          [13] 孟曉俊,嚴慧. 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形式探討[J]. 生產力研究. 20xx(12)

          [14] 章立軍. 會計準則國際化:趨勢與應對--第四屆立信會計學術研討會綜述[J]. 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報. 20xx(06)

          [15] 何新容. 我國特殊普通合伙債權人保護制度的完善--兼與美國相關立法比較[J]. 南京審計學院學報. 20xx(04)

          [16] 王星燦. 試析特殊普通合伙律師事務所律師的“過錯”[J]. 商業文化(學術版). 20xx(08)

          [17] 黃潔莉. 英、美、中三國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形式演變研究[J]. 會計研究. 20xx(07)

          [18] 馮延超,梁萊歆. 上市公司法律風險、審計收費及非標準審計意見--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 審計研究. 20xx(03)

          [19] 王棣華. 論我國會計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合伙制改造[J]. 財經理論與實踐. 20xx(03)

        審計論文14

          一、企業審計風險的定位及概念闡述

          對于企業審計風險的概念定位,我們可以從廣義和狹義的兩方面來看,廣義的企業審計風險是面對各種不同環境中的綜合性因素為參考要素,進行的審計工作職業風險;而狹義的企業審計風險則主要指企業內部的審計人員對于特定企業的特定經營狀況進行了錯誤的審計核查并提供錯誤的審計報告。其實質而言,其實是審計單位和個人在對企業進行審計時,并未真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從而產生了審計風險,這主要分為兩種不同的層面:其一,是審計人員對企業的財務狀況中的嚴重漏洞、缺陷沒有按相關標準進行嚴謹的審計,使審計工作存在風險;其二,審計的范圍存在重大缺陷,而審計人員卻并未發現,并對其做出不恰當的審計報告。企業審計風險在客觀條件下是可控的,其風險分為三種:固有風險、控制風險和檢查風險,其中:固有風險是指在企業內部財務核算過程中存在的業務差錯或工作不完善而造成的風險;控制風險是由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原因而導致的財務差錯無法得到及時發現和糾正的風險;檢查風險是審計工作人員由于自身原因,在檢查過程中對企業內部控制中的漏洞和缺陷未發現和處理所造成的風險。這些不同種類的企業審計風險具有共同的特征,即:客觀可控性、利害雙重性、內在潛藏性、普遍與偶然共存性。由這些特點可以看出,企業審計風險是在客觀條件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存在條件客觀性前提下的可控和防范性特點,同時,企業審計風險由于主觀因素的原因而具有潛藏性,需要審計人員的豐富經驗和審計能力來加以判斷,在各個普遍存在的審計環節進行不同的審計策略。

          二、新形勢下企業審計風險出現的原因剖析

          1.法規體系尚未健全的大環境因素

          我國的企業審計體系還有待健全和完善,在市場變幻的競爭經濟新形勢下,相關的法規體系缺乏整體配套性,零散的企業審計相關內容理論性研究較多,而可操作性的成分較少,對迅速發展的經濟新態勢無法做出有效的應對,無法提供強有力的法律支撐。同時,有關的企業審計法規存在一定的矛盾性,由于其法規制訂時的欠統一性,使法規之間存在一定的互相矛盾性,較難于在新形勢下統一指導企業審計工作。

          2.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尚未優化的內部因素

          新時期下,我國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現代企業制度改革,各種不同形式的企業不斷涌現,呈現出許多中小企業和私營企業,他們在經濟發展和壯大的同時,欠缺對企業內部控制的整體概念,沒有真正實現企業的經營權和管理權職責劃分,使企業內部控制與內部審計工作難以有效推進。

          3.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欠缺

          在企業的現代化運營和管理模式中,不但要加強企業內部經營管理,還要強化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意識,而在我國的企業中存在較多的企業審計未獨立的現象,審計工作經常會受到其他部門的干涉,致使審計工作的獨立監察職能無法得到有效實現,或者還因企業領導決策層的干預而導致較高的審計風險頻率。

          4.新科技形勢下的企業審計模式落后

          在科技進步和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下,企業也不可避免地要面對各種高新技術的沖擊,企業審計工作在新技術和新環境下欠缺積極應對能力,原有的審計模式也較為落后,原有的抽樣審計已遠遠不能滿足現代企業的需要,其主觀臆斷性程度較大;同時,由于對高新技術的欠缺,使正常的審計工作會出現線索的缺乏,而導致審計風險的頻率增加。

          三、新形勢下的企業審計風險規避與防范思考

          1.相關法規體系的健全與完善

          我國在企業審計方面的相關法規政策需要加強和完善,尤其要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新局面和新趨勢,進行統一、全面、可操作的企業審計法規體系構建,必須將市場經濟、競爭經濟中的各種要素進行權衡考慮,制訂出與企業審計相適宜的相關法規,注重新形勢中的企業審計的流程細化和可操作化,有效發揮出企業審計法規就有的效用。

          2.企業內部控制機制的'優化與完善

          企業在迅速發展的市場競爭形勢下,要不斷強化企業內部的管理控制機制,針對內部存在的缺陷及問題進行優化,在正確辨析企業審計工作中存在的風險,進行資源的整合與科學的調配,使企業審計工作在優化的內部控制環境下,得到有效的開展。

          3.確立企業審計的獨立性地位

          企業審計工作必須具有獨立性和權威性,企業其他部門無權進行干預和控制,企業的領導決策層更要積極認識到企業審計獨立的重要性,不憑個人主觀意識進行企業審計工作的干預與指揮。

          4.強化企業審計工作的現代化手段

          全新的網絡信息環境新形勢下,企業審計工作要加強其內部信息化建設工作,在先進的科技手段之下進行審計模式的應用,以企業的自身狀況及特點為指征,進行創新的、適用的企業審計方法與模式運用。綜上所述,企業審計風險是客觀存在并切實可控的,它具有一定的表現形式和特點,需要我們不斷地找出企業審計存在的各種原因,進行新形勢下的審計風險規避策略。

        審計論文15

          近幾年來,隨著國家對基礎設施財政性投資力度逐步加大,國家大型投資項目,如水利、公路、鐵路、機場等建設項目在全國各地相續開工建設并陸續竣工。如何更好地開展對國家大型投資項目的投資審計,加大投資審計工作的力度,確保國家財政性投入資金的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服務于經濟建設中心這個問題已現實地擺在我們的面前。從以往的審計情況看,很多違紀違規問題多是在其發生后很長一段時間才被發現和制止,這影響了投資審計作用的進一步發揮,審計時效性在一定程序上得不到充分體現。甚至個別項目出現的問題待到審計查出時,已造成無法彌補的巨大損失。對此筆者認為,應對現有的開工前審計、概預算執行審計、竣工決算審計三段式審計方式及操作辦法作進一步完善和補充。因為國家大型投資項目往往建設周期長,投資金額大,專業特點明顯,若采取事前、事中、事后三段式審計方式。由于受人手、經費、時間的限制,事前、事中階段各級審計機關往往投入的人力物力較少,審計作用不甚明顯,而在事后階段即竣工決算審計階段才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對整個工程項目的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實施全面審計,一些重大問題此時才得以揭露,相對而言,審計監督關口已滯后,時效性已不很強。那么,如何充分發揮好投資審計的作用,監督好重點資金、重點項目將監督關口前移,筆者認為,積極開展國家大型投資項目遠程網絡審計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國家大型投資項目遠程網絡審計,就是各級審計機關與項目法人之間建立各種資料的網絡聯結,通過完善的數據采集方法,定期采集管理、財務、工程數據,及時分析發現違紀違規線索,做到遠程動態監控,在此基礎上,發揮快速反映功能,加大監督力度,充分發揮投資審計的防護性作用。

          開展國家大型投資項目遠程網絡審計的意義和作用在于:

          一是能積極前置審計關口,實現從源頭上動態掌控資金管理和使用情況。國家大型投資項目遠程網絡審計,就是以項目為載體,以資金為主線,利用計算機技術,抓住各個關鍵環節,逐步分階段地分析掌握違紀違規情況,與現場審計密切結合,及時查處。做到防微杜漸,充分體現投資審計工作的時效性,發揮其防護性作用。

          二是能把握需求,銳意創新,不斷完善和補充我國現階段三段式審計方式。開展國家大型項目遠程網絡審計,各級審計部門可以在工作單位對項目資金走向、單項單位工程完成投資情況、待攤費用支出等情況實行遠程的、動態的、不間斷的監督,從而實現從單一的'靜態審計變成靜態審計與動態審計相結合;從單一的現場審計變成現場審計與遠程審計相結合;從單一的時點審計變成時點審計與適時審計相結合。真正做到事前、事中、事后三階段審計結合、并重。

          三是能充分發揮遠程網絡審計的優勢。網絡審計使審計工作減少了工作阻力,提高了審計效率和質量。遠程網絡審計可以通過網絡直接進入被審計單位的網絡信息系統,開展審計工作,審計數字更加真實可靠。

          四是能充分發揮投資審計人員潛能,積極開展人、法、技建設,培養復合性審計人才,提高工作效率。網絡審計要求審計人員除了有過硬的業務素質外,還必須具備一定的計算機、網絡通訊、電子商務等方面的知識。

          開展國家大型投資項目遠程網絡審計,能促使投資審計人員運用網絡后臺程序,從項目法人的財務、工程、物資采購、設備購置、現場管理等部門匯集到數據庫服務器的各種管理數據采集審計所需信息,建立審計數據庫。提高并掌握運用《通用審計系統》和專業審計系統對采集數據的分析能力,對大量的網絡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進行計算、分析、檢查和核對,及時發現違紀違規線索,做到遠程動態監控。從而有效地解決投資審計人員不足與國家大型投資項目審計任務繁重的矛盾,適應時代、社會、人民對投資審計工作的要求。

        【審計論文】相關文章:

        審計論文06-10

        審計論文提綱06-29

        內部審計論文05-27

        內部審計論文02-13

        審計監管與審計質量的審計畢業論文12-08

        被審計單位內部審計的研究分析論文11-23

        內部控制審計經典論文05-23

        (經典)內部控制審計經典論文05-26

        內部審計論文(實用)05-29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