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探索數學天地的奧秘論文
眾所周知,學生學習新知、解答問題的過程,實際就是解決困難、動手實踐、反思創新的過程。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因子”,其自身有著鮮明的社會性和自然性,這就為培養學生探究能力提供了先決條件和堅實基礎。教育心理學研究認為,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總是表現出對未知問題濃厚的探索、研究、解答“愿望”。因此,包含探究能力在內的學習能力培養,已成為現階段有效教學的重中之重。而應運而生的探究性教學方略也成為新課標下實現有效教學活動的必然產物。本人現就初中數學教學中有效運用探究性教學策略進行粗淺闡述。
一、凸顯教學情境激勵性,讓學生帶著激情動手探究
情感是克服苦難、知難而進的不竭動力。學生學習活動的深入開展和學習效能的有效提升,離不開積極學習情感的“支撐”。同時,教育心理學認為,初中生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熏染和影響,出現探究活動的反復性和不持久性。這就要求,初中數學教師要將積極學習情感培養作為學生能動探究積極性激發的重要抓手,設置出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的生活性和趣味性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情感“活躍區”得到“激發”,達到“主動探究”的教學目標。
情境:同學們,你們吃過蘭州拉面吧,其實,蘭州拉面的制作過程中就蘊含著數學知識的內容呢!通過試驗,人們發現,用一定體積的面團做拉面時,拉出來的面條總長度與面團的橫截面積之間存在反比例函數的關系。
這是關于反比例函數的一個教學情境,教師設置教學情境時,抓住了學生對現實問題充滿興趣的特點,找準了反比例函數與生活中“拉面總長度與面團的橫截面積之間存在反比例函數的關系”這一關聯點,將學生學習情感進行了充分激發,引領學生進入新知內容探究實踐中,從而使學生帶著“情感”學習新知。
二、突出問題解答方法性,讓學生帶著要訣動手探究
傳統教學活動中,通過題海戰術進行問題解答訓練,強行要求學生記憶解題方法,是問題課教學的重要方式,學生不能對解題方法有深刻、細致、真切的體會和掌握,使學生缺少了探尋、領悟的環節。而解題方法是有效問題解答的“關鍵點”,更是探究活動有序開展的“保證”。這就要求,初中數學教師要重視學生探究過程的教學,將解題方法傳授滲透到問題分析、解答的全過程,善于抓住知識要點內容,設計典型問題案例,指點學生開展問題觀察、分析、解答活動,逐步總結和提煉出探究問題的方法、要領。
問題:如圖,在?荀ABCD中,已知點E和點F分別為AD、BC的中點,聯結CE和AF,試說明四邊形AFCE是平行四邊形。
教師在上述問題教學活動中,留下充足的探究實踐,讓學生自行開展探究問題活動,學生在觀察、分析問題活動中認識到這是關于平行四邊形方面的問題案例,解答該問題的關鍵是利用“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內容”進行問題的`解答,其解題過程如下:
解:在?荀ABCD中,AD=BC
∵AE= AD,FC= BC(已知)
∴AE=FC(等式性質)
又∵AD∥BC(平行四邊形的定義)
即AE∥FC
∴四邊形AFCE是平行四邊形(一組對邊相等且平行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三、凸顯學科內涵豐富性,讓學生帶著思想動手探究
數學綜合問題是數學學科豐富性特點的表現形式之一,能夠對學生數學思想培養產生促動作用。同時,這一類問題也已成為中考試題命題的熱點,學生學習能力考查的重點。因此,教師可以選用綜合數學問題,引導學生借助現有解題經驗,進行探究解答活動,實時總結解題過程中涉及的解題策略,從而養成良好的探究思想素養。
如,在“二次函數”章節復習課中,教師抓住該知識內容的內在特性,設計了一道“已知拋物線y=2x2-3x+m(m為常數)與x軸交于A,B兩點,且線段AB的長為■。(1)求m的值;(2)若該拋物線的頂點為P,求△APB的面積”中考模擬題,讓學生先行開展問題分析解答活動,然后師生開展互動,總結提煉出該問題解答中所涉及的數學思想,使學生認識到探究該問題過程中運用了“數形結合”、“方程思想”、“等價替換”等解題策略,從而讓學生帶著解題思想開展有效探究活動。
總之,探究性教學作為有效教學活動的重要形式之一,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起推動作用。初中數學教師在運用探究性教學策略中,要善于抓住學科情感特性,注重解題方法傳授,使學生愿意探究、能夠探究和有效探究。
【讓學生探索數學天地的奧秘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