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史視野中的“大學敘事”
文學生產與教育制度,二者的關系極為密切,這一點,誰也不會否認。相對于“科舉與唐代文學”或“書院與宋明理學”來,現代大學與20世紀中國文學之間,更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談論“大學”與“文學”之間良好的互動,一般關注的是大學教育對于文學生產、風格流變、潮流興替的影響(比如文學史課程如何建立批評標準、美育何以成為可能、文學社團之于校園文化、“學生腔”與“新思潮”的關系,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不同文類的升降起伏等)①,本文則轉而探討作為文學想像的“大學校園生活”,如何投射著一個時代的思想變遷,滋潤著當代大學生的校園生活,甚至制約著大學未來的發展方向。
一、大學歷史與大學敘事
作為知識生產、人才培育、思想交流的重要園地,學校本該成為文學家矚目的中心?蓪嶋H上,古往今來,成功的“學堂(大學)敘事”,不僅數量不多,而且很難進入文學史視野。傳統中國戲曲小說中,飽受顛簸之苦的讀書人,最終不是高中狀元,就是進士及第,此乃主人公命運轉折的關鍵,也是推動情節發展的重要動力。至于此前的“十年寒窗”,則往往只在表現窮困的生活境遇上用力;蛟S是魯迅的影響太大了,一說傳統教育,很多人馬上聯想到的,是“三味書屋”里的搖頭晃腦?蓪嶋H上,兩千年間,不說大儒講學,即便塾師啟蒙,也都是異彩紛呈的。很難想像,單靠迂腐的陳最良們(湯顯祖《牡丹亭》),能支撐起傳統中國的“師道尊嚴”。
關于私塾、書院以及科考,今人所有的、大都是負面的記憶,比如春香鬧學(《牡丹亭》),寶玉背書(《紅樓夢》),馬二先生操選政(《儒林外史》)等。好不容易有了祝英臺女扮男裝入學讀書的優美故事,可無論是最初的民間傳說,還是日后改編成戲曲、電影,都把著重點放在“十八相送”或“化蝶”上。換句話說,即便談及學堂,也都不把“學業”放在眼里。要不“功名”,要不“愛情”,正所謂“功夫在詩外”也。這就難怪,日后史家之描述千年書院,可供引述的,只有堅硬的學規、章程及若干“書院記”,而無鮮活的文學想像。
談及“以詩證史”,歷來頗多爭議?呻S著“敘事史學”(narrative history)的重新崛起,對史料的選擇,以及對修辭功能的理解,都發生了很大變化。[1](P459—491)所謂“歷史”與“文學”,并非過去想像的那樣涇渭分明。撰寫古代中國教育史,若有絢麗多姿的書院生活場面可供調遣,枯燥的歷史敘述自然頓時生色?上У氖,傳統文學中的“學堂敘事”,沒有給史家留下多少用武之地。晚清以降,隨著現代大學制度的建立,“文學”成為一門值得專門經營的學問[2](P103—112),“吟詩”不再僅僅局限于涵養性情②;再加上學生集體住宿,校園成為一個獨特的文化空間,“大學文化”于是變得豐富多彩。一方面是大學教育調動了各種文學想像,直接促成了新文學的繁榮,另一方面則是,校園生活逐漸成為小說家的描寫對象。如此一來,構建現代中國的“大學史”,引入五彩繽紛的“大學敘事”,不只可能,而且必須。
借校慶紀念活動,講述大學歷史,描述校園生活,既展示自家風貌,也吸引社會目光。最早且最能體現這一良苦用心的,當屬《國立北京大學廿周年紀念冊》(1917)。日后,此舉為各大學所普遍采納。不見得都像北大那樣,從上世紀30年代起便設立編纂校史的專門機構,但大學校長們普遍關心“大學史”的撰寫,因其中蘊涵著的價值尺度,不僅指向“過去”,更指向“未來”。
與校方組織的“校史編纂”不同,文學家的“大學敘事”,帶有更多個人色彩,盡可上天入地,縱橫捭闔。可惜的是,很長時間里,作家們并沒把“大學”放在眼里——以及筆下。五四新文化運動中,涌現出許多熱愛新文學的大學生,若冰心、廬隱、王統照、許地山等,其撰寫的短篇小說,即便涉及大學校園,也只是十分模糊的背景,完全可以忽略不計。讓作家們輾轉反側的是愛恨、情仇、生死、美丑、宇宙、人生等哲學命題,再不就是青春的騷動、懷鄉的憂郁以及濟世的熱情。對于志向遠大、以天下為己任的大學生們來說,區區校園風景,根本不入高人法眼。滿天繁星般的校園文學(報刊以及作品),大都只是上陣前的練筆;一旦正式登上文壇,很少再回過頭來仔細檢點、品味那曾經沉湎的校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