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文化對城市發展戰略戰略的意義
城市發展,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內的地位與作用及其吸引力、輻射力的變化增長過程。是滿足城市人口不斷增長的多層次需要的過程。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淺談文化對城市發展戰略戰略的意義,希望大家喜歡。
城市形成之初是由工業、鋼鐵建筑組成的,因而工業經濟、房地產經濟是城市經濟崛起的重要信號。因此當房地產經濟、與工業經濟成為我國主流經濟時,城市就崛起了。
但是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硬性的物質供給難以滿足城市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此時的城市的發展戰略便進入了下一個新的階段——“文化城市”階段。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指出我國要建成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而作為國家重要的組成細胞,城市必然將擔當起這一宏偉戰略任務。文化成為城市未來發展戰略的必然要素,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與意義。
首先,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深厚的文化承載著一座城市從古至今歷史內涵,記錄著城市發展的繁榮與滄桑,它是一座城市的靈魂,也是一座城市的獨特魅力。有了文化,城市才具有更為強大的生命力與吸引力。如果缺少文化,縱使城市高樓林立、姿態萬千,也只是一具毫無生機的軀殼而已。
其次,文化是城市經濟的重要內容。作為21世紀的新興產業,文化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已經越來越重要,其以低碳、高效、創新等方式,成為城市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途徑,也成為城市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再次,文化是城市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文化的城市更具魅力,能夠吸引各種資源進入城市;有文化的城市更具影響力,在對外交流、合作時能發揮更強主動性;有文化的城市更具創造力,在推進城市發展中更具開拓性。
最后,文化是城市社會和諧的粘合劑。優秀文化能夠提高城市公民整體素質、帶動城市社會文明發展、提升城市公共文化安全,從而促進城市居民緊密團結、公共社會井然有序,進而最終推動城市和諧發展。
拓展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政治、經濟與文化的中心。歷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別豐富、具有重大歷史文化價值和革命意義的城市。在當前國家全面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新形勢下,歷史文化名城與一般城市相比,以其獨特的文物古跡遺存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對城市的發展產生著重大的影響,發揮著更大的經濟作用。2008年,太原市提出了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戰略目標,深入挖掘晉陽文化內涵,系統展示歷史文化遺存,充分彰顯古城獨特魅力,全面提升了城市的影響力、軟實力和競爭力。本文將主要以太原市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為例,探討歷史文化名城對城市發展所產生的經濟作用。
一、歷史文化名城的基本特征
歷史文化名城一般具有文化底蘊厚重、文明傳承久遠、歷史意義重大、經濟根基深厚、輻射范圍廣泛等基本特征。以太原市為例,太原一直都是國都、郡、府、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其多元的文明進程,開放進取的思想成果,絢麗奪目的藝術發展,豐厚的文化遺存,構成了歷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蘊,主要呈現出以下優勢特征:一是博大醇厚的歷史文脈。據考證,距今50萬年至1萬年前,原始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相繼創造了上蘭、古交、河口、石千峰為代表的舊石器文化;義井仰韶文化晚期遺存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許坦、狄村、光社等為代表的夏文化。太原的文明史,最早可追溯至5000年前黃帝時代的臺駘,史載“臺駘宣汾洮,障大澤,以處太原”。太原南北交匯的獨特地理位置,造就了以游牧文明與農耕文明長期融合的人文特色,成為黃河流域三晉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二是繁榮發達的經濟根基。有關史料記載,公元前246年,秦始皇置太原郡,為太原設郡之始。唐發祥于太原,公元690年武則天置北都太原府。后唐、后晉、后漢、北漢或發跡于太原或以太原為國都,故有“龍城”之說。明清發展成為屏衛京師北京的邊防重鎮和北方重要的工商業城市,歷建州府、商賈云集,有著“經濟富庶,人才輩出”的美譽。新中國成立以后,太原逐步發展成為全國能源重化工基地,如今又在向新型能源和裝備制造業基地邁進。三是豐富的文物古跡遺存。太原文物豐富、史跡眾多,囊括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不可移動文物的全部類型。太原市現存地上地下的歷史文化遺存,具有典型的歷史特征和清晰的時代連續性,彰顯了太原源流有序的歷史文化內涵,被譽為“一部有形的二十四史”。四是獨特的歷史街區風貌。太原仍存留有大片歷史遺存集中、整體風貌良好、規模相對完整、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歷史街區,是古城更迭的重要縮影。這些街區所處地勢較平緩,路網呈方格狀,分為大街、胡同和小巷三級,道路系統結構嚴謹、功能明確、交通便捷,盡顯歷史滄桑。五是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太原孕育了具有濃烈地域風格的三晉文化杰出代表,有龍興太原、建立盛唐王朝的李淵、李世民;“再造唐室之功”千古名相狄仁杰;挽唐祚于既倒的郭子儀,以及白居易、王之渙、王維、王昌齡、羅貫中、傅山等中國文化史上的耀目群星,F代史上更有彭真、等老一輩革命家、政治家。太原還是著名的晉商文化的故鄉,晉商發展鼎盛時期遍及世界各地,誠信為本的美德、艱苦創業的品格延續至今,在歷史的長河中形成其獨有的文化特色。六是豐富多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太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歷代相傳、有聲有韻、充滿活力,是晉陽文化的精彩詮釋,包括語言文學、詩歌說唱、音樂戲劇、曲藝雜耍、民俗風情、衣冠服飾、工藝美術、風味美食等,共有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33項,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科研價值和藝術價值。
二、歷史文化名城對城市發展的經濟作用
歷史文化名城記載著歷史的傳承和信息,蘊涵著深邃的文化遺產精華,它們大多比較完整地保留了某一時代或幾個時期的歷史風貌或民族特色,在物質形態上使人感受到強烈的歷史氛圍或民族文化特征,表現出很強的歷史特征、文化傳承和人文理念,所有這些特質,在更加注重綠色發展、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環境下,對于促進城市的發展具有重大的經濟作用。
1、提升城市品牌形象。歷史文化名城就是城市的一張名片,有利于打造城市的品牌形象,提升城市的知名度與影響力。歷史文化名城首先有較多著名的歷史文化古跡,它們不僅上演過許多英雄史詩,而且匯集著那些特定年代的文學藝術和多種科學技術知識。其次,文化積淀豐厚,表示文明程度高。文明城市意味著經濟繁榮、社會安定、民風淳樸,熱情友好,無論投資、通商、旅游、文化交流,人們都樂意前往。例如山西省平遙縣,獲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后,憑借自身獨特的歷史文化遺產蜚聲海內外,成為山西省對外交流的一個窗口。
2、賦予特色產品文化內涵。歷史文化名城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環境與社會條件下形成的,每一座歷史文化名城的特色產品都帶有那個城市所特有的文化內涵和特色,而文化內涵是特色產品品牌形成過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太原市的老陳醋、面食、傅山八珍湯等等,都包含太原特有的歷史文化內涵;話劇《立秋》、舞劇《一把酸棗》等一批精品劇目無不展示了山西地域文化的無窮魅力。如果歷史文化名城的產品都能夠把自己的歷史文化精華傾注其中,會大大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知名度、美譽度。八珍湯(頭腦)作為太原名吃,深受消費者喜愛,除了其養生功效外,更重要的是人們看重傅山先生所代表的思想文化。
3、促進企業文化塑造。企業文化是企業生產經營和創新發展的綜合表現。在歷史文化名城中從事生產和經營活動,是以這個城市的社會文化為生存發展的背景和依托的。歷史文化名城的豐厚文化底蘊,是企業文化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能夠給企業文化的形成和塑造提供強大的文化支撐。如太原老陳醋集團、太原鋼鐵集團、太原雙合成食品有限公司等企業,都營造了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彰顯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內涵,成為企業持續發展的動力。再比如晉商銀行,在成立之初就傳承了晉商文脈和晉商精神,進而培育了“誠信、敬業、守紀、和諧、創新、發展”的企業文化核心,以其獨特的企業文化,提升了企業形象。
4、助推文化產業發展。文化產業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在城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歷史文化名城擁有歷史文化資源的獨特性、豐富性和稀缺性,對于文化產業的培育和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梢灶A見,文化產業在不久的將來將會成為一個地區國民經濟發展的的支柱性產業。太原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在近年來的轉型發展中,培育了一批文化骨干企業、打造了既凝聚傳統優秀文化特色又富有強烈時代旋律的文化產品,有力推動了文化產業的發展。2009年,在金融危機影響下,太原市文化產業逆勢上揚,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8年的3.4%升至6%,高出全國平均水平近4個百分點,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
5、發展旅游業的支撐。當前,旅游業已經成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爭相發展的綠色支柱產業。消費者進行旅游的目的是增長閱歷、增進身心健康,知識與游樂兼顧,對文化品位的要求居首要地位。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特征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其獨特的歷史文化傳承、豐厚的旅游資源稟賦已經成為旅游業的強大支撐,發揮著旅游目的地、旅游集散地和旅游中心樞紐的功能,在中國旅游網絡體系中有著特殊地位和價值。據資料顯示,半數以上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已經成為旅游業發達城市。桂林、平遙、曲阜等城市的旅游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對城市經濟的巨大拉動作用顯而易見。太原市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淀成為支持旅游產業發展的基礎,2010年第一季度接待入境游客比上年同期增長39.7%,旅游總收入增長12.5%,顯示出蓬勃的發展活力。
三、推動歷史文化名城經濟作用的對策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開發是一項系統工程,協調統籌做好歷史文化名城資源的挖掘、保護、研究與利用,對于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無疑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緊迫性和長遠戰略性。
1、積極開展歷史文化名城經濟作用的研究。歷史文化名城形成之初以經濟為基礎,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會帶來文化的繁榮。同時,文化的日益發展,也會成為城市發展的經濟推動力。每一座歷史文化名城都有自己的歷史文化符號特征,在肯定特色、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科學認識歷史文化名城對城市發展的經濟作用,并以戰略的思維和長遠的眼光加以研究,是當前需要認真研究的一個新課題。
2、轉變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理念。目前,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與重視,在保護的前提下進行建設利用已經成為共識。但在合理開發和有效利用時,要摒棄歷史文化遺存以經濟需要而存在,被經濟需要所左右的傾向,堅持保護與利用并重,研究與建設并舉的理念,遵循歷史文化遺存自身的發展形式和規律,實現歷史文化資源的永續利用,進而最大限度發揮其助推城市發展的經濟作用。
3、加強城市文化建設。有形的文化遺產是歷史文化名城的骨架, 無形的文化遺產是歷史文化名城的靈魂, 兩者對一座城市的文化生長和精神氣質有著決定作用。城市文化則是一個城市綜合競爭力和軟實力的重要支撐。要依托歷史文化名城的資源優勢,強化城市文化建設的意識,沿著城市歷史文化的脈絡,科學推進歷史文化資源的傳承與發展,打造主題突出、特色鮮明的城市文化品牌。有著2500多年建城史的太原,具有大量珍貴而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其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雄厚的歷史文化基礎、有序的歷史文化脈絡、珍貴的歷史文化價值,構成了建設特色文化名城的深厚文化底蘊。隨著太原市建設特色文化名城步伐的加快,必將為太原市實現科學發展、推進綠色轉型注入新的活力。
4、推動文化產業發展。隨著改革發展的進一步深化和拓展,國家已經把文化產業作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戰略性新型產業。實踐證明,無論是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還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文化產業的發展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梢哉f,文化產業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而歷史文化名城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基礎。太原市可以圍繞“改造一座環境友好、文化繁榮的宜居老城;打造一座理念先進、綠色宜居的現代新城;開發一座唐風晉韻、綠水青山的晉陽古城”的“三城聯動”發展思路,以建設文化產業園區為載體,以項目建設為支撐,以突出晉陽文化為特色,通過培育一批實力雄厚的國有大型文化企業集團,充分挖掘和開發文化資源,帶動和促進文化產業的跨越式發展,實現從傳統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城市向以綠色文化產業為主的新型工業城市的轉變。
5、加強經濟文化的交流與合作。交流與合作也是經濟文化發展的動力之一。歷史文化名城應更加重視城市之間、地區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歷史文化名城既可以學習借鑒國內外同類城市科學合理利用歷史文化資源、推動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也可以與一些具有區位、資源優勢互補城市的交流與合作,培育文化產業集群,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步發展。同時,要注意研究歷史文化發展的形式和規律,總結經濟文化互相促進和發展的經驗教訓,實現城市經濟社會的科學發展。
【淺談文化對城市發展戰略戰略的意義】相關文章:
企業發展戰略意義論03-21
淺談企業物流運作現狀及發展戰略探討03-20
淺談企業文化對企業戰略的影響03-19
淺析長天團體的發展戰略03-21
民營醫院發展戰略探討03-18
軟件發展戰略及對策研究03-01
淺談文化遺產城市旅游發展措施12-06
湖北省旅游城市連綿區發展戰略研究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