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王維詩歌中的精妙之處探析

        時間:2024-08-02 14:37:39 文學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王維詩歌中的精妙之處探析

          王維的一些山水田園詩歌具有空靈、明凈的意境。意境是一種虛實相生、富有韻味的境界,詩人在描繪一些現實中的山水田園景物時,注入自己對社會人生的感悟,這就是他的精妙之處,下面是一篇探討王維詩歌的論文范文,歡迎閱讀。

        王維詩歌中的精妙之處探析

          1 引言

          當西方美學對“美”孜孜以求時,中國美學卻對“妙”情有獨鐘。根據相關研究,“妙”的表現形式主要有三:虛實相生,玄遠幽深,精微難言。①而王維(701?-761 年)是中國唐代著名詩人,其山水田園詩清麗、悠遠、生動,“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深深喜愛并廣為傳唱。本文試分析其詩歌“妙”之所在。

          2 王維詩歌之虛實相生

          “葉燮說:‘詩之至處,妙在含蓄無垠,思臻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間,其指歸在可解不可解之會,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離形象,絕議論而窮思維,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5]35總的說來,就是主張詩歌應形神相長,有無相形,虛實相生,以有限之文字,引無窮之想象。

          王維《酬張少府》一詩頸聯為“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1]37表面上是描寫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如青松、清風、山林、明月等,以及這種恬淡之境之下人與自然的圓融統一:風吹著人的衣帶,月照著人彈琴,寧靜安逸,其樂融融。而事實上,聯系當時張九齡被貶、王維政治理想破滅的歷史背景,讀者不難發現此情此景傳達的其實是對滾滾紅塵的失望、對塵世紛擾的厭倦和對清凈山林、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再看《終南別業》,頸聯為“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1]40粗略地看,此句寫的是一個人的“身游”---行,“目游”---看;仔細一看,它側重的是“神游”---思想的活動。“水窮”表示水流窮盡、沒有水了,而“云起”表示風起云涌、山雨欲來、又有水了,所以此句傳達的是“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式的表示人生轉機無處不在、希望無處不在的信仰,這也是王維晚年過亦官亦隱的生活時舒適恬淡、自得其樂的心境的寫照。在王維《老將行》中有“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1]52一句,表面上是感慨衛青、霍去病等漢代名將在征伐匈奴的戰場耀武揚威、名震天下、升官晉爵之幸,以及李廣將軍雖屢建奇功卻不被漢武帝所賞識、所封侯之悲,事實上是言在彼而意在此,表達自己懷才不遇的遺憾,感慨千里馬常有但伯樂卻不常有,感慨命運的不公。

          “1830 年,華茲華斯在寫《抒情歌謠集》序言的時候寫道:‘一切好詩都是強烈感情的自然流露。’”[3]275王維在其詩歌中,能夠借助相關的景物、人物來抒發相應的感情,將無形的感情訴諸于有形之事物,這就使其感情的流露自然順暢、不留痕跡、渾然天成;同時也使詩歌脫離一望而知的淺薄,使人讀來如引醇酒,余味無窮。

          3 王維詩歌之玄遠幽深

          “古人所追求的玄遠之妙,概括起來,大致有三種不同類型。”[5]36分別為空間之遠、時間之遠和物我之間關系之遠。

          這三種玄遠之妙,在王維的詩歌中都可以找到。

          首先,看空間之遠。“萬物之間存在著互贈的關系”[4]332,壯麗的山川讓人心曠神怡,頭腦為之清爽,心胸為之寬廣,精神為之振奮。王維許多律詩的首聯就是壯美的自然圖,先聲奪人,為全詩奠下雄渾的基調。如《過香積寺》,首聯為“不知香積寺,數里入云峰。”[1]37盡管香積寺具體位于何處還是個未知數,然而單單看其周圍層巒疊嶂、高聳入云,就讓人感到視野的開闊,更主要的是它將人的思緒引向無限,去感受掩映于群山之中的香積寺的神秘與威嚴。再看贈送給即將赴梓州為官的李使君的《送梓州李使君》一詩,其首聯“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1]38當中的“萬壑”、“千山”、“參天”等表達無不讓人感到錦繡山川的偉岸、俊秀,而大好河山最易激發建功立業的豪情,從而自然而然地引出后文對友人的殷切期盼,鼓勵其創造政績,在先賢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再比如《漢江臨泛》一詩首聯為“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1]39寫漢水由楚國邊界進入三湘(漓湘、瀟湘、蒸湘),又在荊門與長江九派匯合,其容納百川之勢可見一斑;而緊接下來的頷聯更是進一步寫道“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1]39來突出其橫貫天地之勢。全詩氣勢雄渾,意境悠遠,在給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時讓人感覺到詩人博大的胸懷和豁達的人生態度。

          其次,看時間之遠。逝者如斯夫,時間之流逝,讓人喜,亦讓人悲。而王維善于利用時間之變來引發讀者的情感之變!端汪胛銤撀涞谶鄉》是王維贈送給科舉考試落第的友人綦毋潛的,給其安慰,勸其振作。此詩以“圣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1]47開篇,意即放眼當今這個圣明的時代,有才能的人紛紛出來為國效力。鼓勵友人施展才華,加入其行列,融入這個“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社會。又以“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1]47結尾,安慰友人、不被賞識、不被重用只是暫時的,是金子總會發光,總有一天會碰到知音。通過將眼光放長遠,讓友人對當下感到釋然,對未來積極展望。再看其《西施詠》中有句云“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1]50一朝一暮,實乃西施一生一世。西施原本只是越溪邊一個普普通通的浣紗女,后來卻憑借其出眾的美貌而貴為吳王宮中的愛妃,“越溪女”和“吳宮妃”兩種迥然相異的狀況形成鮮明的對比,而將其定格于一“朝”一“暮”更是讓人生之短暫、變化之無常、沉浮之不定盡在不言中。西施還算有幸,其命運是一路高歌、飛黃騰達的;但并非所有人都這么幸運,且看《老將行》。老將也曾叱咤風云,但后來卻被棄置、變衰朽、成白首“,自從棄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1]52歲月蹉跎、人生易老之悲哀盡在其中。

          再次,看物我關系之遠。“對象遠離了塵囂、超越了功利,也就具有了‘悠遠’的品性。”[5]37王維一直懷有出世的思想,且晚年隱居山林,文如其人,其許多詩作具有“悠遠”的品性。如《山居秋暝》寫到了月亮、松樹、泉水、山石、竹林、蓮葉、漁舟等景物,勾勒出一幅世俗之外、秋山之中的清新宜人的美好畫面,而結尾的一句“王孫自可留”[1]35更是表達了作者試圖遠離塵囂的歸隱之心。其《歸嵩山作》亦有異曲同工之妙,寫到清澈的河水、茂密的草地、悠閑的車馬、歸巢的飛鳥、輝煌的落日等,尾聯“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1]35點出作者拒世俗于門外的清凈隱逸之思。再看《終南別業》,首聯就告知歸隱的狀態“: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1]39再寫到這種隱逸生活之不為人知之“勝事”,如沿著溪流且行且停,坐看云卷云舒,與偶遇之老叟談笑風生……逍遙自在,樂在其中,而這樣的樂趣是“不足為外人道”的---在《酬郭給事》一詩中,作者贊頌了郭給事志得意滿、一心為公,但尾聯卻表達了與其截然不同的人生追求,指出“強欲從君無那老,將因臥病解朝衣。”[1]42感慨自身因老弱而不能像郭給事一樣為朝廷效力。表面上說是因老弱,實則源于自己內心深處的淡泊寧靜、漠視功利,正如其《青溪》一詩中所表白的:“我心素已閑,清川澹如此。”[1]49“我心”就如同默默無聞的青溪一般,美好,但卻寧靜。

          4 王維詩歌之精微難言

          陶淵明曾有詩曰:“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而王維的一些篇幅簡短、文字簡潔的詩歌就給人以這種感覺,欲知其“妙”不能僅僅拘泥于字面,也不能僅僅耳聽或目取,而必須全身心投入,以期“神會”.《山中送別》是王維送給即將隱居山林的友人的,寫送走友人、掩上門扉之后,末了問道:“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1]44才送走友人,便想著其歸期;才分開,便想著見面。淺淺一看是簡單的設問,而細細咀嚼,則能嚼出其中無限的依依,無限的牽掛,無限的不舍。再看其另一首《送別》,亦是送友歸隱之作。在得知友人將退而隱于“南山陲”之后,便“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1]48此處的“莫復問”頗具“大音稀聲”之妙。問題止于此,涵義卻不止于此,情意卻不止于此,且看那“無盡時”的白云。“大自然沒有終點,每個終點都是新的開始。”[2]223白云悠然,無邊無際,沒有終點,讓人感到自然的秀美,感到宇宙的浩渺,想到隱逸山林的悠悠之樂,想到對友祝福的綿綿不絕……送別時情真意切,送別后殷切想念,且看其《相思》。簡簡單單一看,只寫到希望友人“多采擷”那“最相思”的紅豆;但是,細細品味,其“多”,其“最”,無不透著對友人濃濃的思念。除了難舍難分的友情,在王維的心頭,還有揮之不去的鄉愁,如《雜詩》。文字很簡單:碰到來自故鄉的老鄉,便問起窗前的梅花有沒有開花?此坡唤浶牡碾S口一問,卻深藏作者對故鄉心心念念的掛念之情---連梅花之類的細微瑣碎之物都記掛心頭,那就更別提其他人和其他事之刻骨銘心了。

          5 結語

          本文結合王維詩歌中的相關表達,指出其詩歌具有虛實相生、玄遠幽深和精微難言的特點,從而具備“妙”的色彩,這種“妙”使王維的詩歌含蓄雋永、超凡脫俗,而王維的詩歌之所以廣為傳唱、流芳千古的原因亦可窺一斑。

          注釋① 此三點摘引自:周甲辰。傳統文藝理論的現代觀照[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7:34-39.

          參考文獻

          [1] 崔鐘雷。唐詩三百首精選[M].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2010.

          [2] [美]戈德,(美)墨菲。生態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理論、闡釋和教學法[M].蔣林,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3] 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較導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4] 李吟詠。審美價值體驗綜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5] 周甲辰。傳統文藝理論的現代觀照[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7.

        【王維詩歌中的精妙之處探析】相關文章:

        探析法律中的事實03-21

        劉禹錫詩歌理論的獨特審美價值探析06-21

        探析高中英語詩歌教學03-21

        探析知識管理在企業中的應用03-21

        探析膠原蛋白在造紙中的應用03-18

        探析商標侵權中的反向混淆03-14

        探析英語學習中的興趣激發03-18

        知識管理在企業中的應用探析03-27

        探析現代詩歌的發展與革新過程05-19

        探析商標翻譯中的心理文化因素03-19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