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探析跟骨關節內骨折的損傷機制和手術治療
摘要:目的 探討波及距下關節的跟骨關節內骨折的損傷機制和手術治療。方法 38 例(44足)跟骨骨折,按Sanders分型:Ⅱ型16足,Ⅲ型26足,Ⅳ型2足,采用跟骨外側L形延長切口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治療。結果 本組隨訪8~18個月,平均12個月。所有患者末次隨訪時骨折均愈合,術后完全負重時間3~6個月,平均4個月。術后按AOFAS踝與后足功能評分標準,總評分51~100分,平均83.7分,優12足,良23足,可7足,差2足,優良率79.5%。結論 跟骨關節內骨折行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治療的療效優良,充分認識骨折的損傷機制是手術成功的基礎。
關鍵詞: 跟骨 關節內骨折 切開復位內固定
跟骨屬不規則骨,解剖結構復雜。跟骨骨折常由高能量損傷所致,可分為關節內骨折和關節外骨折。近年來對關節內跟骨骨折更多傾向于手術治療,以降低骨折后病殘率。我科2002年2月至2006年2月采用跟骨外側L形延長切口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治療關節內跟骨骨折38 例(44足),療效滿意。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38 例(44足),其中男36 例(42足),女2 例(2足);年齡22~52 歲,平均37 歲。受傷原因:高處墜傷25 例(30足),車禍傷10 例(11足),滑跌傷3 例(3足)。其中合并胸腰椎骨折6 例,股骨轉子間骨折3 例,股骨頸骨折2 例,股骨干骨折1 例,脛骨平臺骨折4 例,脛腓骨骨折5 例,骨盆骨折1 例,脾破裂1 例。骨折按Sanders分型,Ⅱ型16足,Ⅲ型26足,Ⅳ型2足。受傷至手術時間8~22 d,平均12 d,均在局部腫脹緩解,皮膚皺褶后進行。對創傷反應重發生張力性水泡者加強脫水消腫治療,待水泡完全干燥后再行手術。本組行跟骨解剖鋼板內固定40足,骨盆重建鋼板內固定4足,取自體髂骨植骨32足,同種異體骨植骨8足。
1.2 手術方法 連續硬膜外腔阻滯麻醉或全麻,患者側臥位,下肢止血帶控制下手術。采用跟骨外側L形延長切口,自外踝尖以上5 cm處,于腓骨與跟腱之間向下,平行跟腱走行至外踝下方約2 cm處;⌒无D角,平行于足跟外緣延伸到第5跖骨基底部,銳性切開皮膚軟組織直達跟骨外側壁骨膜。注意可能跨過切口內的腓腸神經,于骨膜下銳性剝離,將皮瓣掀起避開,穿入兩根克氏針將其插入距骨內,完整顯露跟骨外側壁。自跟骨結節軸向鉆入1枚直徑5.5 mm Schans釘,向遠后側牽引,恢復跟骨長度和Bhler角。同時外翻內旋、內外側擠壓跟骨體,以恢復跟骨寬度。將跟骨外側壁向下翻開,顯露后距下關節面,以距骨關節面為模板,撬起塌陷的跟骨后關節面,下方植骨支撐,克氏針臨時固定,C型臂X線機分別從側位、軸位、Broden位確認骨折復位情況。復位滿意后放置跟骨鋼板,避開骨折線擰入螺釘。
1.3 術后處理 患肢抬高,脫水消腫,術后1 d早期肌肉功能鍛煉。48 h內拔除引流皮片。2~3周拆線,以免傷口裂開,圍手術期常規應用抗生素。術后3個月攝X線片,確定骨愈合后逐漸負重行走。
2 結 果
本組發生早期并發癥8足。其中皮膚邊緣壞死3足,經換藥18~35 d傷口愈合;感染1足,經換藥28 d傷口愈合,未發現腓骨長、短肌腱損傷;異體骨植骨切口滲液3足,分別于術后10~14 d停止;1足術后14 d拆線后傷口裂開,經再次縫合后愈合。本組隨訪8~18個月,平均12個月。所有患者末次隨訪時骨折均愈合,術后完全負重時間3~6個月,平均4個月。根據AOFAS踝與后足功能評分標準,總評分51~100分,平均83.7分,優12足,良23足,可7足,差2足,優良率79.5%。
3 討 論
跟骨是最大的跗骨,形狀不規則,具有四個小關節。關節面位于前上方,其中后距關節面最大,占到80%。跟骨后距關節面與距骨后跟關節面構成距跟關節,亦稱距下關節。而所謂跟骨關節內骨折即是指波及跟骨后距關節面的骨折,亦稱距下關節內骨折。跟骨骨折是臨床上常見的骨折之一,在全身骨折中占2%,跗骨骨折中占60%~65%,關節內骨折占所有跟骨骨折的70%[1]。長期以來跟骨骨折的治療在手術與非手術間反復,隨著對跟骨骨折的損傷機制和生物力學的更多了解,對手術技術和內固定材料的更多改進,切開復位內固定方法已經在臨床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尤其是關節內骨折。其治療目的為:a)恢復距下關節后關節面的外形;b)恢復跟骨的高度(Bhler角);c)恢復跟骨的寬度;d)對腓骨肌腱走行的腓骨下間隙減壓;e)恢復跟骨結節的內翻對線;f)如果跟骰關節也發生骨折,將其復位。其優點是骨折復位滿意和固定可靠,允許早期進行功能鍛煉,臨床療效良好。Buckley[2]、Thordarson[3]回顧性臨床研究證實,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的術后功能評分、距下關節活動度、最大活動限度伴疼痛的比率等均優于保守治療,Rammelt[4]報道其手術優良率可高達75%以上,國內多家醫療機構報道手術優良率達80.8%~98.3%[5~8]。但需要重視Sanders[9]的報道,其在1987年到1990年手術治療跟骨關節內骨折的優良率分別為27%、54%、74%和84%,認為預后與學習曲線有關,即初期開展手術時優良率較低,大約通過診治35到50 例或經過2年左右的臨床積累,優良率顯著提高。
充分認識跟骨關節內骨折的損傷機制是手術成功的基礎。所有關節內骨折都由軸向暴力所致,如高處墜傷、車禍傷、滑跌傷,跟骨的負重點位于下肢力線的外側,當軸向應力通過距骨作用于跟骨的后關節面時,形成由后關節面指向跟骨內側壁的剪切應力,由此造成的骨折(原發骨折線)幾乎總是存在于跟骨結節的近端內側,并經過后關節面向前外側壁延伸。原發骨折線經過后關節面的位置變化不定,可以位于靠近載距突的內側1/3,或位于中間1/3,或位于靠近外側壁的外側1/3。如果軸向暴力繼續作用,則出現各種繼發骨折線及移位情況。分型是治療方案選擇及對預后判斷的基礎,Essex?lopresti[10]根據X線側位Bhler角與Gissane角的改變及跟骨體內“雙密度影”作為分類依據,將波及距下關節的骨折,按繼發骨折線的走行分為舌狀骨折和關節塌陷型骨折。Sanders[11]根據骨折片段數目和冠狀位、軸位CT片后關節面的骨折線走行進行分類,在軸向面上以平行于跟骨縱軸的A、B兩線將后關節面分為3個等大的區,即內側、中央和外側柱,第3條骨折線C與后面的內側邊界一致,并同載距突分開,由此產生4個潛在的骨折片段。骨折線由外向內用A、B、C標明。Ⅰ型:所有未移位的關節內骨折;Ⅱ型:后關節面2片段骨折,根據骨折線的定位分為ⅡA、ⅡB、ⅡC三個亞型;Ⅲ型:伴有中央片段損傷的后面3片段骨折,按照兩個骨折線的位置分ⅢAB、ⅢAC、ⅢBC;Ⅳ型:后面四片段骨折,或多于4片段骨折。Essex?lo
【探析跟骨關節內骨折的損傷機制和手術治療】相關文章:
探討手術治療跟骨關節內骨折的療效分析03-19
關于跟骨關節內骨折的跟骨鋼板治療分析11-26
探討后路手術內固定治療脊柱骨折03-19
探討撬撥復位中空螺釘內固定治療跟骨骨折03-18
研究移位掌骨骨折的手術治療03-18
治療跟骨骨折的臨床體會12-01
肱骨內上髁骨折的治療體會03-02
股骨遠端C型骨折的手術治療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