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英交響樂奏響英語課堂論文
摘要:教學經驗證明,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遇到的最難的問題,就是英語和漢語存在差異的地方,是兩種語言表達方式和習慣截然不同的地方。本文主張在英語課堂上英語、漢語同時使用,引導學生在深層意識里刻上英語和漢語的對比模式,幫助學生擺脫中國式英語,掌握純正的地道的英語。
關鍵詞:英語課堂 對照掌握 重點練習
新課程改革體現了英語課程的重要性,它已成為中小學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但是,我們的母語——漢語的語言習慣在我們頭腦中早已根深蒂固,漢語和英語的語言習慣差異,使學生在學習英語時產生了許多困難。比如,在學習單詞發音時,首先就是在腦子里找它的漢語意思,翻譯成漢語后再真正地去理解和思考。為了消除漢語為教學帶來的這種障礙,我們提出在英語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盡量多說英語,學會用英語去思考。但是很多學校在用英語思考的基礎上又提出了全英語教學,于是課堂上出現了這樣的情況——絕對排斥使用漢語。老師備課時不認真考慮漢語對學生的影響,結果造成學生半懂不懂,甚至根本不懂。很明顯,這就有些矯枉過正了。
首先,正如文章開頭所寫,漢語已經在我們腦中根深蒂固了,就像空氣一樣,無時無刻不在對我們產生影響。
我們多年來的思維和邏輯是每個人思想的根本,是堅固而難以動搖的。即使我們要求老師和學生在學習英語時都要用英語想、用英語說,但作為交流工具的漢語,其影響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
其次,雖然英語和漢語是分屬兩個語系、相差極大的兩種語言,但它們都是人類的語言,是人類的思想和交流工具,在使用和學習中必然有一定的相似相通之處。
比如,兩種語言都有最小的語言單位,詞性的分類和使用基本相似,都有可以表達完整意思的句子,都用升調表示疑問,等等。從這個角度考慮,我們的英語教學可以以學生已有的一定知識、技能、技巧為基礎,而且也必須以此為基礎,最大限度地實現對漢語基礎的利用,發揮其積極作用,改進英語教學。
再次,教學經驗證明,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遇到的最難的問題,就是英語和漢語存在差異的.地方,是兩種語言表達方式和習慣截然不同的地方。
比如,中國學生對英語中的冠詞很難精確掌握,還有像分詞結構、完成時態、同位語和各種從句結構等等。針對這種情況,就要把英語和漢語中的語言差異作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以英漢對比為方法,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和練習,以此為突破口,降低難度,提高教學效率。
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在以英語為主的前提下,不能完全放棄漢語的使用,而要恰當地利用學生們的漢語習慣,為英語教學服務。
具體而言,以下幾點建議可供大家參考:
第一,作為英語教師,在學習中,引導學生逐步改變通過機械的英漢翻譯和簡單的套用漢語系統的相同和不同之處,把學習重點放在兩種語言的對照掌握上。
第二,教師自身要深刻認識和分析英語和漢語的異同之處,在發音、詞性、詞形、詞義、語法范疇、句子結構等各方面具體比較兩種語言的相同和不同之處,用生動形象的范例,進行精確扼要的對照講解和反復的重點練習糾錯,最后達到使學生領會、體驗、掌握的目的。
第三,科學地對待教學中的翻譯問題。英語課堂上的漢譯英是必不可少的,否則會影響學生對所學英語理解的深度和表達的自覺程度,教師也很難把握學生的理解程度。通過英譯漢再到漢譯英的還原對譯,學生會自然而然地深刻體會和領悟到英語和漢語的異同之處,從而更好地防止中國式英語的出現,學會更地道的英語。
第四,在漢語的使用上還應避免一個問題,即初期大量使用漢語,后期完全不用漢語的現象。這種做法來源于下面的想法,即初期學生幾乎不會任何英語,無法聽懂英語講解,而后期學生詞匯量和語法知識等都達到一定程度,肯定能聽懂英語講解。但實際上,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初期雖然英語學得不多,但所學的詞、句、文等多是意義具體的,學生很好理解,并不需要大量漢語講解;而后期學生雖然有了基礎,但所學內容往往意思抽象難懂,語法現象也更為復雜,很多時候用英語講解會給學生理解帶來困難,更需要漢語來做點睛之筆。
綜上所述,雖然在英語課堂上提倡英語的主導地位,但我們也要重視漢語的作用。教師要積極認真地備課,對漢語的消極作用事先進行預防,在課堂上有計劃按比例地使用漢語,通過畫龍點睛式的講解和有針對性的反復練習,引導學生在深層意識里刻印上英語和漢語的對比模式,幫助學生擺脫中國式英語,掌握純正的地道的英語。
【漢英交響樂奏響英語課堂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