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在英語第二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作用論文
【摘要】文章通過實用英語第二課堂教學實踐,探討了教師參與第二課堂活動的必要性,教師在第二課堂中的角色及教師參與第二課堂活動對學生英語學習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第二課堂;教師參與;角色 ;作用
《 高職高專英語課程基本要求》指出“英語課程既要傳授語言知識,也要培養語言技能,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突出實際應用,加強語言實際能力的培養”。 規定:“經過180~220 學時的教學,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技能,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從而能借助詞典閱讀和翻譯有關英語業務資料,在涉外交際的日;顒雍蜆I務活動中進行簡單的口頭和書面交流,并為今后進一步提高英語的交際能力打下基礎!币虼,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在掌握本專業的同時盡快提高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是十分關鍵的問題。下面結合我院教師實用英語第二課堂教學的實踐,談談教師在學生英語應用能力提高方面的促進作用。
一、教師參與第二課堂活動的必要性
根據其來源,學習動機可以分為內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 和外部動機( extrinsic motivation)。內部動機是個體內在的需要引起的動機,例如,學生的求知欲、學習興趣等;外部動機是指個體由外部誘因所引起的動機,例如,某些學生為了得到老師或父母的獎勵而學習。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強調內部的學習動機,但也不能忽視外部動機的作用。一方面逐漸使外部動機轉化為內部動機,另一方面利用外部動機的作用,使學生已經形成的內部動機處于持續的激起狀態。教師參與英語第二課堂活動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外部動機,還可以強化其學習的內部動機。
(一)高職院校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英語基礎較差,學習興趣偏低
高校課堂教學的典型特征是教師通常只在上課時才露面,上完課即拿書走人。教師和學生的溝通交流機會較少,容易給學生造成距離感,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在教學模式方面,以教師為中心的應試教學到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的轉變也讓一部分學生短時間內很難適應,學習積極性受挫。因此,教師在加強課堂教學和課堂管理、不斷改進教學手段和方法的基礎上,有必要多參加第二課堂活動。例如,參加英語角傳授自己的英語學習經驗,給學生講解英語國家文化知識、風土人情,和學生一起排演英語話劇等。在第二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展現自己的專業知識和人格魅力。教師流利的口語、抑揚頓挫的語音語調和豐富的語言知識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間受到感染,產生模仿和學習的欲望。
。ǘ┬袨橹髁x理論(behaviorism)和社會文化學習理論(sociocultural theory)強調環境對學習和能力培養的作用
行為主義者B.F.Skinner認為所有的學習都是經過模仿(imitation)、正強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和實踐(practice)后養成習慣的結果。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注重視聽技巧的運用和受控制環境下口語的練習(the implementation of audio-visual techniques and the practice of oral skills in a controlled environment)。社會文化學習理論(sociocultural theory)主張語言學習不僅是一項認知任務,更是一種社會活動。語言學習的過程就是參加第二語言學習者群體,進行語言實踐,增長知識的過程(Language learning is not only a cognitive task,but more of a social activity where the process is participating in a knowledge-building community,a community of practice,or a community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根據社會文化學習理論,語言學習的個體不再是一個知識的容器,而是教與學過程的積極參與者。學生和老師都是社會文化活動的參加者。
以上兩種理論都強調了環境和實踐在語言學習中的重要性。而單純的課堂教學由于受到時間、場所、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的限制,很難兼顧每個學生, 也無法為學生提供理想的語言學習環境和足夠的語言實踐機會,容易造成一部分學生“吃不飽”,一部分學生“不消化”的局面。第二課堂活動的靈活性、趣味性和多樣性恰好可以彌補這一不足。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水平,充分利用學校的軟硬件資源,組織不同形式的第二課堂活動,開展分級教學。通過創設不同難度的語言學習和實踐情境達到最佳的學習動機激起水平。同時,教師的監督和指導能很好地避免學生自由組織活動的盲目性和無序性,師生共同處于controlled environment之中,從事語言學習這種文化活動。
二、教師在第二課堂活動中的角色
隨著外語教學方法的不斷改進,以學生為中心的倡導師生互動的雙向參與教學法受到普遍重視。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職業角色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責任范圍不斷擴大和復雜化。教師從一名“傳道、授業、解惑”的講授者轉變成為學習過程的策劃者和組織動員者、學習資源的設計者和提供者、自我管理學習的咨詢和參謀、學習績效的評估者和改善者。教師還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真摯的合作伙伴。教師的這些角色不僅體現在課堂上,也體現在第二課堂活動中。
。ㄒ唬┙處熓堑诙n堂活動的策劃者和組織動員者
在教師組織和參與第二課堂活動以前,我院的`第二課堂主要由英語愛好者協會這一學生團體發起和組織;顒又饕忻恐芤淮蔚挠⒄Z角和每年一次的英文演講比賽。由于開展活動的單一性,第二課堂活動缺乏足夠的吸引力,參加的學生較少。教師參與后,第二課堂從內容到形式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除定期舉辦的英語角和演講比賽外,新增加了英文歌曲大賽,詩歌朗誦比賽,英語話劇演出等多種形式。我們還不定期地邀請專家、教授舉辦講座,傳授英語學習方法及四六級應試技巧;同時加強與其他院校的交流與合作,鼓勵學生參加校外英語角;鼓勵和指導學生投身社會實踐,利用假期辦英語輔導班。第二課堂活動的多樣化增強了其趣味性,更多的學生被吸引到英語學習活動中來。
。ǘ┙處熓菍W習資源的設計者和提供者
作為語言知識的傳授者,在經過課堂教學實踐和經驗積累后,教師對學習資源的設計和利用更具有科學性和實效性。根據高職院校學生基礎差、水平懸殊大的特點和其提高英語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的需要,我們購買了難易程度不同的英文書籍和音像資料,在擴大學生閱讀量、增長其英美文化知識的同時,利用學校的多媒體資源和調頻發射臺開展分級視聽教學。生動形象的圖象和聲音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系統。
(三)教師是自我管理學習的咨詢者和參謀
語言學習應遵循情境性原則。學生在特定的學習情境中,獨立探索,大膽實踐,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或解決問題。為了增強學生的自學動機和學習的積極性,參加第二課堂活動的老師現身說法,傳授英語學習經驗和聽說訓練技巧,為學生答疑解難,幫助其克服英語學習中的困難和障礙。優秀生的經驗介紹也讓一部分學生克服了畏難情緒。
。ㄋ模┙處熓菍W生在第二課堂活動中學習績效的評估者和改善者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Rosenthal)等人的試驗表明,教師對學生的期望和熱情關注是影響學生學業成績和人格品質的重要因素。學生如果經常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懷和愛護,以及對他個性的理解和尊重,便會被激發積極的情感并產生積極的學習動機。了解了教師期望效應可能會對學生造成的影響,教師在進行第二課堂教學,擔任英文演講比賽等活動評委評估學生的學習績效時,應本著不挫傷學生積極性的原則,以鼓勵為主,肯定每個同學的表現,指出其優點。同時委婉認真地指出其缺點和不足,并提出相應的意見和建議。這樣既避免了競賽等活動使部分同學自暴自棄,喪失英語學習興趣,又可以很好地促使其進步。
。ㄎ澹┙處熯是學生第二課堂學習的親密伙伴
在第二課堂活動中,傳統意義上的“教師”角色應該進一步弱化。教師作為活動的參加者,與學生在人格和身份上做到真正平等,讓學生擺脫心理負擔和不必要的壓力,給學生創造良好的語言實踐環境。
三、教師參與后第二課堂開展的成效
。ㄒ唬⿺U大了第二課堂活動的影響和規模
教師廣泛參與第二課堂教學后,開展的活動有了更大的適應性和針對性。各個水平層次的學生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語言實踐機會,參與各類第二課堂活動的學生人數明顯增多。教學實踐活動開展前,歷屆英語演講比賽參賽人數均為30~40人。第二課堂教學實踐開展半年多后舉行了一次演講比賽,參賽人數達到63人。英語愛好者的隊伍也不斷壯大。英語愛好者協會自成立以來歷年會員人數從未突破200人。而英語第二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廣泛開展后,僅2005年一年,英協就新增會員203人,新老會員合計350多人,是學院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年。問卷調查顯示,從不主動參加第二課堂的學生比例從教學實踐前的54.47%下降至活動開展一年后的32.5%。第二課堂的影響和規模的擴大使全院形成了很好的英語學習氛圍。
。ǘ┨岣吡藢W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英語水平
在經常參加第二課堂活動的學生中開展的問卷調查表明有89.17%的學生認為第二課堂活動激發了自己的英語學習興趣,其中87.5%的人表示自己對英語的興趣越來越濃。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此外,在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我院連續兩屆有數十人分獲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以上結果表明,教師參與的第二課堂教學實踐活動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知識,提高了學生的英語水平。
(三)師生關系得到改善
教師參與第二課堂,增加了師生間的交流機會和學生的語言實踐機會。教師可以更好地掌握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從而改進課堂教學,增強課堂教學效果。第二課堂還調動了學生語言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進了師生間的了解和友誼,完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知識的交互與反饋。
四、結語
英語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掌握這門語言必須通過大量的練習。實踐證明,教師參與第二課堂活動,開展教學實踐滿足了學生對語言實踐機會的需求,有效地促進了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提高。教師作為連接課堂教學和第二課堂活動的橋梁和紐帶,把“言傳”和“身教”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了學生與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動態的知識交流和情感交流。
【參考文獻】
[1]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
[2]王雨梅.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改革理論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鄭賢貴.三種學習理論與二語學習[J].北京:中國英語教學,2005,(5).
[5]Kern.R. & M.Warschauer.2000.Theory and Practice of Network-based Language Teaching.In M.Warschauer & R.Kern(Ed.).Network-based Language Teaching:Concepts and Practic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教師在英語第二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作用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