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西方哲學史各階段的主體性思想及其變化
從古希臘早期哲學的與物質同構的靈魂觀念到人是萬物的尺度的提出,標志著人類哲學從單純探討自然逐步向人學的過渡,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西方哲學史各階段的主體性思想及其變化的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摘要:主體性思想的發展以及人類對主體的認識都經歷了漫長的過程?v觀西方哲學史,自哲學誕生起,主體問題就成為哲學發展的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伴隨著哲學的全過程,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哲學發展的時代精神。
關鍵詞:古希臘 中世紀 近代哲學 主體性
一、古希臘哲學的主體性思想
隨著古希臘文明的發展,奴隸主民主制的確立以及人類思維進一步完善,以人為核心的哲學學派智者派開始在希臘崛起。智者們崇尚感覺,主張懷疑,反對傳統的自然論。普羅泰戈拉明確指出:人是萬物的尺度,是事物是其所是的尺度,也是事物不是其所不是的尺度。這里,他把人提高到了宇宙的核心和主宰的地位,充分肯定了人的作用,同早期希臘哲學中那種處于被淹沒在萬物之中的、被動的人相比,這一命題無疑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這里,自然界中一切事物的價值和真實性,只有在與人的關系中才存在,只有在被人意識到的時候才成為現實。人是萬物的主體,能動的主體,這是西方哲學史中主體性思想的最初表述。 蘇格拉底,也是從人出發來研究道德哲學,探討宇宙的原因。他一反自然哲學家對美德的規定,首次提出了美德就是知識,因此知識就是人類獲得美德的前提。但如何才能真正獲得知識呢?那就要認識你自己,自知自己無知,只有這樣人類才能努力學習、把握真理,變無知為有知,使自己的靈魂具有美德。這里,蘇格拉底把認識你自己看作獲得美德的前提,這就在普羅塔戈拉的基礎上把主體性思想推進了一大步。
二、中世紀哲學的主體性思想
在黑暗漫長的中世紀,希臘哲學中剛剛誕生的主體性思想被超然的上帝所窒息。教會對希臘思想的推毀,最根本的是對蘇格拉底以來的理性人形象的推毀。在上帝面前,人一無所有,人的理性和感覺一文不值,而上帝卻在神學家的擁戴下居于全知、全能、全善、全在的主宰地位,而人卻成了上帝的函數,人的主體性被完全剝奪。但從上帝的角度看,人卻在上帝中曲折地表現了人的最充分的主體性,上帝對人的主體性的占有,實質上是人的主體性的異化,上帝無限的主體性不過是人們對自身全知全能、無拘無束的主體性的幻想。 然而,當人類主體性被嚴重扭曲、上帝被推上至極的時候,整個歐洲社會開始了以人和自然為主題的文藝復興運動。人性與神性、自然與上帝、理性與信仰之間展開了空前的論戰,人重新成為哲學發展的時代主題。
三、資本主義社會下近代哲學的主體性思想
隨著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誕生,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文藝復興對主體所作的自然性規定,使得近代哲學的視角發生了偏轉,由過去本體論的研究轉變為以認識論為中心,并由此形成兩種不同的哲學方法論經驗論與唯理論的對立。盡管兩者相差甚遠,但在研究人類的認識能力時卻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即人的主體性。
近代經驗主義的首倡者培根在承認知識來自人的感覺經驗、感覺的對象是自然界的同時,又對感覺的可靠性提出了懷疑。他指出:感官對于自然的劃界總是參照著人而不是參照著宇宙,因此感覺不是純客觀的,而是摻入了感覺主體自身的性質。 經驗主義者洛克在繼承培根主體性思想的同時,從第二性質的學說出發闡述了主體性在認識中的作用。他認為第二性質是在某種特殊形式下在我們的感官上生起作用來,并由此使我們生起不同的各種顏色、聲音、氣味、滋味等等觀念?梢,洛克在認識論上突出地表現了對主體能動性的弘揚,進一步確定了認識器官是人類認識產生不可缺少的條件。
經驗論的著名人物休謨也主張認識來源于感覺。他把人心中的知覺分為印象和觀念兩類,并進一步把知識的范圍限制于知覺領域,認為人的認識不可能超越知覺以外,感性知覺是認識的唯一對象。由此,休謨從認識論的角度對形而上學的觀念提出了懷疑,并逐一否定了物體、心靈和上帝的確定性,這是近代經驗論關于感覺主體性學說發展的邏輯結局。顯然,這種極端的經驗論觀點低估了理性思維在科學創造中的能動作用。
作為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笛卡爾為了使人成為自然的主人和占有者,為科學提出了一種清新明快的研究方法即我思的主體性方法。他把認識理解為理性自身的命題分析、邏輯抽象和推論活動,從而抽象地提出了認識的主體能動性問題。 與笛卡爾不同,斯賓諾莎不是從“我”出發,而是從自然出發來說明人的存在。在他看來,自然即實體有廣延和思維兩種屬性,人作為實體的樣式同樣具有廣延和思維兩種屬性,并且相對獨立,不可相互作用。這就是他著名的身心平行論?梢姡官e諾莎的身心平行論從一個側面弘揚了人的主體性,并力圖從主體人那里求得廣延和思維的統一。 萊布尼茨認為,人的本質就是理性或自我意識,人的心靈作為單子具有自己特有的質的規定性即知覺和欲望。欲望是推動人的自然變化的內在原則,這就使得作為單子的人自身狀態的變化就不受外力決定。這正是人在本質上是自由的最有力根據,同時也是人能成為獨立的能動的主體的有力根據。在此基礎上,萊布尼茨的前定和諧說把上帝的偉大僅僅限制在世界產生以前,從另一個方面重樹了人類的主體性。
四、19世紀末期哲學的主體性思想
19世紀的西方,隨著社會生活的急劇變化,自然科學的飛速發展、啟蒙學者對宗教的犀利批判以及對人的平等自由的充分闡述,不僅向世人展現了嶄新的世俗世界和精神世界,而且表明了人似乎有著魔術般的實踐創造力量和認識能動作用。于是,德國古典哲學的思想家們以他們那高昂的斗志和充分的熱情進一步探討了人這個古老而又陌生的主題,使得主體觀念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不甘寂寞的康德一馬當先,在接過休謨的人學接力棒之后,便宣告人是目的,其余的一切都是圍繞著人展開的。他的這一哥白尼式的革命把哲學從以上帝或自然為中心轉變為以人為中心,這標志著人類主體性觀念新時代的到來。他認為人是一個積極能動的主體,是具有理性的理論活動和道德實踐活動的自律而又自由的主體。但康德找不到理性通往現實的道路,他雖然肯定了人的主體性并以鮮明的形式突出了人獨特的精神本能、精神能動性和自由意志,卻不能從物質世界自身來說明主體如何實現自律和自由的原則,最后只好設定一個不可認識的自在之物,把善良意志推到了世界的彼岸去實現。 黑格爾則在揚棄康德和費希特主體性思想以后,進一步明確指出了人的真正本質是理性。他說:人類自身具有目的,就是因為它自身中具有神圣的東西那便是我們開始就稱作理性的東西,特別有價值的是他進一步認識到理性的實現乃是社會的產物并且只有在對象化的勞動中,在社會關系中人類的理性才能得到體現和理解。在此基礎上,黑格爾向世人宣告:人間最高貴的事情就是成為人。因此成為一個人,并尊重他人為人。
費爾巴哈在黑格爾之后,在批判宗教和唯心主義哲學中確立了其人本主義哲學體系。他認為人是自然的產物,是有血有肉有欲望的感性存在物,人的思維不能脫離生命和血肉的感性而存在。這樣,他堅持了從社會歷史的角度來考察人的類本質。人的本質只是包含在團體之中,包含在人與人的統一之中。這些思想無疑是對人的本質認識的一大進步。但在具體理解社會、歷史和人與人的關系時,費爾巴哈沒有超出狹隘的人類學觀點,說明他對人的主體性的理解只限于生物的、人類學的程度。
我們可以看到在整個西方哲學發展過程中,主體性思想始終位居哲學的顯赫位置,它的發展集中體現了西方哲學時代主題的演變。從古希臘早期哲學的與物質同構的靈魂觀念到人是萬物的尺度的提出,標志著人類哲學從單純探討自然逐步向人學的過渡。在漫長的中世紀,隨著哲學獨立地位的喪失,人類主體性被上帝的主體性所取代。到了近代西方,上帝觀念在科學、理性和世俗的輪翻沖擊下地位一落千丈,人類的主體性則異軍突起,頌揚人、歌頌人、弘揚人的理性和創造力量成為這一時代哲學發展的主題。如果說唯理論和經驗論主要從認識論的角度體現了人類主體在認識中的巨大作用的話,那么德國古典哲學家則從理性的角度,從人在理性王國中巨大創造力出發,使人類的主體性呈現出鮮明的理性色彩,這就使主體性思想進一步得以完善和發展,為歷史唯物主義科學地揭示人、認識人的主體性奠定了基礎。對主體觀念演變的系統分析,對于我們把握西方哲學發展的時代主題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北大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古希臘羅馬哲學》.商務印書館.1975年.
[2]北大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16-18世紀西歐各國哲學》.商務印書館.1975年.
[3]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商務印書館.1960年版第二卷.
[4]培根.《新工具》.商務印書館.1984年.
[5]洛克.《人類理解論》(上).商務印書館.1959年.
[6]黑格爾.《歷史哲學》.商務印書館.1963年.
[7]費爾巴哈.《費爾巴哈哲學著作選》.三聯書店,1962年.
【西方哲學史各階段的主體性思想及其變化】相關文章:
淺論馬克思對西方主體性思想的揚棄03-18
淺議西方文學中作家主體性的演變03-08
中國哲學史上的非實體思想03-18
賀伯特·博德對西方思想的闡述12-22
試析孔子的主要思想及其核心03-02
淺析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性原則12-06
中西方舞蹈美學思想比較探究的論文11-12
中西方歌劇的發展史及其問題比較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