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會計與治理會計的融合性研究論文
【摘要】 會計界一直以為治理會計和財務會計是兩個不同的分支,但筆者以為事實上兩者隨著經濟形勢的轉變和會計理論的不斷完善是可以融合的。文章就財務會計和治理會計二者融合的現實性及其理論基礎進行探討,構建了融合的模型,并就其在本錢核算過程中的應用做進一步說明。
【關鍵詞】財務會計;治理會計;融合
隨著知識經濟的不斷發展,會計信息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相關性與靈活性的要求日益進步。美國注冊公共會計師協會財務報告特別委員會在《改進企業報告——著眼于用戶》中提出了企業報告綜合模型,要求必須從面向過往的回顧型系統向以未來的預期與設想為主的預期型系統轉變,更多地關注非財務數據等信息,而財務會計與治理會計的融合是解決這個題目的重要條件。作為會計系統的兩個分支,財務會計與治理會計所提供的信息在很多方面具有相同的質量特征,嚴格區分財務會計與治理會計的界限顯得越來越困難。
一、財務會計與治理會計的聯系
(一)兩者研究對象一致
治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研究對象都是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并且都是對企業的會計信息進行加工并提供給相關的會計信息使用者。
(二)信息資源共享
治理會計與財務會計是兩個相關又不相同的會計信息系統,他們的主要信息來源都是相同的,即都是直接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原始信息。
(三)方法互相滲透
治理會計與財務會計都有自己獨立的一系列方法,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這些方法互相滲透。
(四)核算內容交叉
治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在核算內容上有交叉和重疊。例如本錢核算過程,財務會計據以計算企業確當期損益;而治理會計用它制定標準本錢,進行本錢水平的控制和考評。財務會計中的一些指標,如產值、利潤、本錢、用度等,是治理會計進行猜測,計劃和控制的基礎;而治理會計中的預算標準是財務會計核算的依據之一。
二、財務會計和治理會計融合的必然性與可行性
(一)財務會計和治理會計融合的必然性
財務會計與治理會計在實際工作中,始終存在著“此中有彼,彼中有此”的緊密聯系,它們相互補充、互相滲透、相輔相成。因此,迫切需要尋求兩者在企業治理和服務中的相互鑒戒和應用,力求以最低的人力財務本錢,取得治理和財務的雙重需要。此外,在知識經濟條件下,隨著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及其在會計中的廣泛應用,財務會計與治理會計進一步融合不僅可能,而且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
(二)財務會計和治理會計融合的可行性
1.融合的技術基礎
反映分析對象的同一性是財務會計與治理會計融合的技術基礎。財務會計與治理會計反映和分析的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是同一的,都是以企業的資金運動與物質運動為基礎,以信息為載體,反映與監視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二者反映分析對象的一致性為財務會計與治理會計的融合提供了技術基礎。
2.融合的理論基礎
會計理論的不斷發展為財務會計與治理會計的融合提供了條件。首先,在現金活動會計法下,財務報告直接提供現金流量和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的信息,使得投資決策與業績評價相結合,投資效益與經濟效益相聯系,從而使財務會計與治理會計達到了融會貫通。其次,增值會計模式使財務會計與治理會計的服務對象和目標有機地同一起來,由此進一步形成了信息通用、方法互補的有機會計系統,這為財務會計與治理會計的融合創造了條件條件。再次,資本本錢會計同一了財務會計和治理會計的本錢口徑,協調了投資項目的配置效益與使用效益,為建立財務會計和治理會計相互貫通的同一會計體系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最后,事項會計的迅速發展為財務會計和治理會計的融合提供了對接的平臺。事項會計所要求的多重計量屬性以及將財務會計系統與治理會計系統的數據進行共享并提供以事項為主的信息,在計算機技術得到廣泛運用的今天,可以較好地滿足信息使用者多樣化的信息需求,這就徹底打破了財務會計與治理會計的界限,預示著未來財務會計與治理會計將走向融合。
3.融合的人才支持
復合型會計人才的形成為會計融合提供了人才支持。經過二十多年的高等教育,我國已培養出了一大批會計學、治理學專業高級治理人才,在實際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自1991年開始實行全國會計師職稱系列和注冊會計師考試以來,每年都有幾十萬人參加培訓、考試,近些年來還加強了計算機等級考試,這些措施促成了我國復合型會計人才隊伍的形成,為實行會計融合提供了人才保障。
三、財務會計與治理會計融合的模型構建
利用數據庫治理系統來有效地治理會計原始信息源,滿足財務會計和治理會計兩者使用的需要,通過網絡通訊技術和在線數據采集技術來及時采集并傳遞這些原始數據,以滿足及時性的需要。合并原始信息源的具體方法是:
第一步,建立財務會計和治理會計所需要的原始信息目錄清單。
第二步,在財務會計科目的基礎上,結合治理會計的需要對原始信息目錄清單進行分類、編碼,并建立數據庫和數據庫治理系統(DBMS)。
第三步,設計會計憑證,并使之成為財務會計和治理會計共用的原始信息采集工具。
第四步,建立會計模型。財務會計方面主要有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以及有關賬簿的格式和相應的計算公式,治理會計方面主要是建立治理會計標準及相應的分析計算模型。
從該模型中可以看到,傳統財務會計的賬簿、報表已經消失。假如需要賬或表,可以通過運行計算機的報表處理模型天生。于是,財務會計和治理會計的兩套賬在這里變成通過數據庫治理系統對會計憑證治理的一套賬。在具體操縱上,財務會計與治理會計僅僅是對原始信息處理方法(模型)的不同而已,如圖1所示。
四、財務會計與治理會計融合在本錢核算中的應用
在財務會計和治理會計中,本錢的含義是不相同的,這造成兩者融合的難點,于是導致了治理會計不可能直接從財務會計天生的賬簿或報表中讀取本錢信息。為便于說明融合模型,本文僅以財務會計生產本錢核算中的制造用度和輔助生產本錢分攤為例來說明融合模型的運行。至于決策或其它用途中的本錢計算,則只需在此基礎上增加需要考慮的本錢因素即可,治理會計中的本錢計算則采用作業本錢計算法。
首先,建立作業編碼表、本錢動因編碼表,并建立對應關系;建立產品品種編碼表,并根據本錢動因建立產品與作業的對應關系;建立本錢中心編碼表,即本錢庫編碼表。其次,建立起部分本錢核算與本錢庫本錢核算的對應關系。財務會計本錢類科目設置要保持會計準則的要求不變,但在輔助生產本錢、制造用度的明細科目與作業本錢間必須建立對應關系。這種對應關系可采用以下兩種方法解決:一是在明細科目設置答應且單位作業所消耗資源能直接衡量的情況下,將作業本錢作為某一級明細科目;二是假如明細科目設置不答應,或者單位作業所消耗資源本錢很難直接衡量而采用估算法時,可以通過設置過渡科目將兩者聯系起來,即在過渡科目中設置“本錢庫”(一級科目)、“作業本錢”(二級科目),同時對會計憑證作適當的修改。
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核算與現行財務會計核算方法相同。間接用度的結轉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假如是將作業本錢作為明細科目的,其結轉方法是將與產品有關作業本錢直接轉進產品本錢賬戶。借記“生產本錢——基本生產本錢——X產品”,貸記“制造用度——X作業”、“生產本錢——輔助生產本錢——X作業”。第二種,假如是未將作業本錢作為明細科目的,其結轉方法是通過過渡科目過渡。借記“X作業(過渡科目)”,貸記“生產本錢——輔助生產本錢”、“制造用度”,借記“生產本錢——基本生產本錢——X作業”,貸記“X作業(過渡科目)”。需要說明的是,由于會計憑證已作了相應修改,過渡科目與間接本錢的明細科目已經建立了對應關系,而且具有勾稽關系,所以通過計算機程序處理自動過渡,即上述分錄可通過一張會計憑證結轉,而無須結轉兩次。
以上是筆者對治理會計和財務會計融合的可能性所做的初步探討,并把其應用于本錢核算過程中來檢驗其可行性,以期能夠在今后的研究和探討中更深進地做好此方面的工作。
【參考文獻】
[1] 徐建平.論治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J].鄭州經濟治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8):19-21.
[2] 曹改燕.論財務會計與治理會計的并存性[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6(2):10-11.
[3] 鄧麗,于婷.基于價值鏈的財務治理與治理會計融合性研究[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8(10):38-40.
【財務會計與治理會計的融合性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問題研究論文03-05
會計論文: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11-23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區別與融合探討論文07-08
財務會計流程優化的研究論文03-08
財務會計賬務審核研究論文02-28
關于財務會計理論體系研究論文03-08
高職財務會計實踐教學研究論文03-09
現代財務會計理論的發展及問題研究論文02-23
會計穩健性度量的研究綜述論文02-26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