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小學德育教育論文

        時間:2024-06-24 09:39:56 教育學 我要投稿

        小學德育教育論文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大家都跟論文打過交道吧,論文對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對于人類整體認識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為了讓您在寫論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德育教育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德育教育論文

        小學德育教育論文1

          1引言

          進入全球化時代以來,各類競爭紛至沓來,形式相當嚴峻,教育也面臨著史無前例的挑戰。國家要增強競爭力,文化軟實力的提高很重要。這對新時代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不僅要交給學生知識,還要教會學生做人。學會做人則強調提高思想品德素質。當前學校的思想品德課主要承擔這一職責。然而,學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存在著“重智輕德”的現象,課程的設置也大多偏離學生的社會生活實際,所教的內容難易和學生的生活產生共鳴,所以未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本文對德育生活化這一理念進行探索分析,希望能對基礎教育階段的學校德育生活化提供幫助。

          2德育生活化的內涵

          生活的含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生活是指各種類型和各個層次的生活狀態和生活過程;狹義的教育是指一種理想的高層次的生命體驗狀態和過程,它是與活著、生存相適應而構成的一個從低到高的遞進邏輯,三者間是人的主體性不斷釋放,人不斷由必然走向自由的一個生命旅程。德育源于生活。生活教育是基于生活理念而衍生的一種教育思想,是一種依承自然的教育思想,注重生活體驗,注重教育中生活本身的意義和價值,注重兒童感受和生長教育思想的總和。生活教育是一個成長歷程,使每個學生從日常生活體驗中,建立自己的看法、價值觀,獲得技能和知識。所以教育要回歸生活!皼]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作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作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鄙钍堑掠a生發展的源泉,德育離開生活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玻钡掠罨焉钭鳛楦旱赖潞蜕钍蔷o密聯系的,道德不能脫離生活而獨立存在,而應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道德不能從抽象的概念出發,道德教育內容不要高于生活,而應貼近生活實際。在進行道德教育時,不要急著向學生灌輸道德知識,因為,學生在學習之前,已經在實際生活中經歷或看到很多德育內容,也在頭腦中形成了自己的某些道德觀念,有些可能和書上的德育內容相似,有些則可能相反,所以這時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充分了解他們已有的道德觀念,在基礎上對其觀念進行引導和梳理。這樣學生能更好的結合實際生活對道德內容產生深刻的理解。傳統的道德教育是在課堂上展開的,是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展開的。但人人都不能脫離生活單獨存在,人們在生活中受到熏陶感染。所以道德教育更應該在日常生活中開展,讓德育從生活中來,又回歸到生活中去。

          2.2德育生活化要以學生為主體:傳統的學校道德教育主要是依靠教師向學生灌輸知識,學生只是作為接受者,在道德教育過程中失去了主體地位。德育生活化旨在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在道德教育過程中主體性的發揮。學生不應盲目的滿足于老師灌輸給他們的道德知識,而要從理論和實踐中去能動的把握客觀事情,進而對客觀世界的現象和本質進行分析、推理,從中發現新規律,得出新的知識和方法。教師要努力創造各種條件,采用多種靈活的形式,幫助學生培養他們的主體意識,提高他們自主選擇和判斷的能力。長期以來,學校德育教育要求個體服從集體,抹殺了個體的發展,培養出來的學生沒有主見,缺乏創造力,教條死板等。在知識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要求個體具有自立、自信、創造力的個性型人才。所以教師在道德教育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差異,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使其能夠充分發展。

          3德育生活化的意義

          德育生活化提倡德育回歸生活,有利于打破當前德育僵化的局面,提高德育的實用價值,真正實現德育的價值。

         。常钡掠罨欣诟玫嫩`行德育:傳統的學校道德教育忽視學生的主體意識及其情感體驗,德育背離了生活實際,造成學生的道德認識不能有效轉化為道德行為,學生無法適應變幻無常的社會,遇事常措手不及,無力解決。德育的生活化能改變這一狀況,能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道德教育是一種主體活動,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學生更容易地從情感上接受德育內容,學生能很自然地對待生活中的道德事件,更愿意融入到社會中去,主動踐行德育的行為。

         。常驳掠罨兄趯W生更好的認識德育:以前的德育課程內容脫離現實生活,學生學到的德育知識空而大,在生活中無法踐行。改革德育使其回歸生活,使得德育的教學圍繞學生的生活開展,德育取材于生活,又為生活服務,增進了學生對現行德育內容的理解。

          4小學德育生活化的途徑

         。矗蓖晟频掠繕耍旱掠繕说闹贫ㄒ撓瞪鐣顚嶋H和學生的品德實際;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應該根據他們的認知、生理、心理等特點,制定出有利于他們理解并實行的德育目標;德育目標不要泛泛而談,要求要具體明確。如果不這樣做,德育目標會顯得“空而大”,使得德育工作無法正常運行。從社會的角度來看,德育目標的制定應該以社會為主導,根據社會的要求來制定,從社會的利益出發;從個人的角度來看,德育目標的制定應該滿足個人的需要,為個人發展服務。但不論從哪個角度來說,對另一方都有弊處。因此,德育目標制定要基于各個層次的需求,不能有所偏頗。

         。矗驳掠罨瘽B透進各個學科:傳統道德教育一般是在思想品德課上開展的,不同學段的德育要求,學習內容不一樣,教師通過在課堂上創設生活情境幫助學生理解德育內容。學生學到的德育知識大多和生活實際相脫節,不能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F在的德育教授不能只限于思想品德課程,不能僅限于課堂上,而要把德育教育滲透到各門學科中去,走出課堂,走向社會。像語文、數學等課程的教學內容中也涉及和生活相關的知識。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把課程內容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學生在各門學科中都能獲得德育知識。

          參考文獻:

          [1]劉晴.德育生活化研究[D]:山東大學,2006.

         。郏玻輳埡s.學校道德教育回歸生活的困境與出路[D]:海南師范大學,2013.

        小學德育教育論文2

          1、讓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1自主讀書的習慣

          閱讀是文化積累和文化建構的重要途徑,對人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要在小學階段就養成邊讀邊想、圈點勾畫、寫讀書筆記的良好習慣,注重知識的積累。要樂于讀書,愿意和書交朋友,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杜絕閱讀不健康書籍、看不健康光盤、瀏覽不健康網站。

          1.2認真書寫的習慣

          認真書寫不僅能提高作業的準確率,而且對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養成認真負責的習慣有積極的意義。小學生讀寫姿勢要端正,會正確執筆,做到“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子一拳頭,執筆處離筆尖一 寸。書寫時要端正大方,保持卷面潔凈,不亂用涂改液和修正紙。

          1.3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

          認真、獨立、按時完成作業,是進一步理解、鞏固深化所學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環節。認真、獨立、按時地完成作業,對于培養學生的意志、學習態度乃至成人以后的勞動態度都具有一定的潛在影響。要堅持復習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認真完成并細心檢查作業:注意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自己的各種能力。

          2、教育學生要有正確的行為習慣

          2.1舉止文明的習慣

          舉止是指一個人在活動中的姿態。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座、手勢和表情等。文明的舉止是一種修養。是一種財富。對小學生來講,要養成熱愛祖國,升國旗奏國歌時自覺肅立的習慣:見到老師、客人主動問好;自覺使用“請”、“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等禮貌用語。

          2.2誠實守信的習慣

          對一個人來說,“誠實守信”既是一種道德品質和道德信念,也是每個公民的道德責任,更是一種崇高的“人格力量”。對小學生來講,誠實守信,就是要他們明白說了就要努力去做:答應的事確實難完成的,應向對方說明緣由,用誠摯的態度向對方表示歉意:借了別人的東西要按期歸還,說話要算話。

          2.3尊重他人的習慣

          要想贏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與受人尊重一樣,尊重他人是我們的需要。從小學階段起,應該培養學生耐心聽他人說話,不隨便打斷他人說話:聽到別人的批評時,不要激動,平靜地聽他把話說完:學會保護自己的隱私,自己的家庭情況不能隨便告訴別人等方面的意識和素養。

          2.4守時惜時的習慣

          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從小懂得“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效率”,從而養成守時惜時的良好習慣。這就要小學生明白晚上按時睡覺,早上按時起床:放學后按時回家,不在馬路上溜達玩耍。

          2.5勤儉節約的習慣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目前培養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刻不容緩。小學生要養成愛惜學習用品,不在課本上亂寫亂畫,不隨便撕扯作業本。不隨便向家長要錢,不亂花錢買零食、玩具等;珍惜糧食,不挑食,不浪費飯菜;節約用電、用水,做到人走燈滅,水龍頭用后隨時關緊開關;對自己、他人、集體的財物要愛護,輕開關門窗,輕拿輕放物品;不

          在桌子上凳子上亂寫、亂畫、亂貼等好習慣。

          3、學會感恩

          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感恩優良傳統的國家!暗嗡,涌泉相報”,歷史上流傳的許多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都是感恩文化的體現。孝敬長輩是一個人應有的良好品質。然而,如今的孩子徜徉在幸福里,不懂得體恤長輩的辛苦!段覐哪睦飦怼贰ⅰ都彝サ挠H情》等課,激活了學生心底曾經被忽視或漠視的美好情感,懂得父母對自己的悉心撫育體現了真摯的感情。作為晚輩要以純真的感情和實際行動尊敬和熱愛長輩,如進出家門主動招呼,結合“母親節”、“父親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給他們寫一封信、為他們過個節等,以此報答家人對自己的'辛勤付出。每一個學生的成長都離不開老師的教誨,在教學《我們敬愛的老師》一課時,我們可以通過一組組鏡頭,讓學生了解教師工作的繁忙,從心里感激老師為他們付出的勞動。引導學生用不同的形式,學習表達自己對教師的感激之情。

          4、嚴格管理,用心管理

          應經常在班里講解遵守校規校紀的重要性,不能放縱學生,要下一定力量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對生病的學生要從生活上給予關心,讓他感到溫暖。實踐證明:這樣做效果往往較好。此外,要知人,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教師了解學生、熟悉學生,學生也了解、熟悉教師,二者之間就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如此,也就能為班級各項工作的開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礎。德育是整個教育的靈魂,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作為一線教師,我明白:教育的真諦是愛,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的最優化發展。我們必須遵循教育規律,認真教育好每一個學生,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更多的合格人材。

          5、總結

          小學生正處在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開始逐步形成的階段,因此,學會做人是小學德育的首要任務。德育課堂應當通過深入淺出的道德的、科學的、生活的啟蒙教育,教給學生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方法,培養他們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實際生存能力,為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打下基礎。

        小學德育教育論文3

          我國中小學教育目標是要培養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德育教學作為培養學生整體素質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們萬萬不可忽視德育教學,要從觀念上、行動上重視并搞好德育工作。

          一、目前中小學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內容教條化。

          在目前的中小學德育教學中,存在著教育內容教條化、書本化的缺陷。在一些學校里,德育教師簡單地以德育課本為教學內容,照本宣科,讀過了事,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再去拓展選擇更多更好的教學內容,從而導致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有的學校甚至沒有專門的德育教師,而是由主課教師兼任,德育課上成了語文數學課,連最基本的教學內容都保證不了。 2.教學方法形式化。

          在不少學校的實際教學中,還存在著德育教育方法形式化的問題,即不注重實際收效,單純注重形式,今天這樣的活動,明天那樣的活動,不強調活動的內容和目的,只看重活動的形式。這樣做就是空擺花架子,對學生德育素質的提高并沒有多大的幫助。

          二、如何搞好德育教育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搞好德育教學工作。

          1.正確分析目前德育教育環境的變化。

          學校是一片凈土,學生走進來,獲得了良好的教育,但當他在校門之外接觸到了老師沒有講過的社會現象時,他就可能

          會迷失方向。幫助他們撥開云霧的就是我們德育工作者。學校教育不能脫離社會而存在,我們的學生最終是要走向社會并在社會中生存的。

          正如我們每天所體會到的,我們正生活在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整個國家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邁進使得整個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的德育教學也要時刻注意社會環境的變化,結合環境的變化來調整德育課的教學重點。我們要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社會上新出現的種種現象,不論的好的現象還是不良現象都要及時與學生溝通交流,使得學生們在這樣一個多變的社會里能明確是與非,能堅定自己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如果我們脫離社會環境來搞德育教育,學生們就會對很多社會現象認識不清,甚至不能判斷它們的對與錯,這樣的德育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實際意義,無疑是很失敗的。

          2.德育教育內容要深入并細化。

          學生的品德修養不是每周幾節的德育課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一天一天,日積月累,慢慢形成的。德育教育應該遵循養成教育的原則,不求急求快,而是從點點滴滴開始,從細節入手,逐步深入地培養學生的優秀品德。 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們要注意將德育內容分解開來,將它們滲透到學生每日的學習生活中,從“小”處著眼,告訴學生“勿以善小而不為”,使優秀的品德轉化成良好的行動,真正成為學生自身素質的一部分。另外,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我們還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德育教學的重點就應該不同。在解決共性問題的基礎上注意解決個性問題,真正做到差異教學,這樣才能有效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德育素質。尤其是對一些比較調皮的愛惹事的學生,耐心而細致的德育教育尤其顯得重要。我們不能從心里忽視或鄙視那些所謂的“壞”學生,而是要相信,良好的德育教育完全可以幫助他們成為一個好學生。

          3.注重方法的'實效性。

          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我們德育教學的方法要緊密結合其內容進行,不能貪圖形式上的漂亮而忽視其實際效果。

          德育教學可以有很多方法,比如課堂教學、德育基地教學、電化教學、學校與家庭協同教育等等。在引導學生對事物明確認知時,我們可以通過課堂教學來完成;在強化學生某一項品德時,我們可以帶學生去德育基地,通過感性認識來加強學生的品質修養;對于比較抽象的內容,我們可以借助于電化教學的手段;而對于需要學生日常養成的部分,則可以與家庭教育協同進行?傊,采取適當的方法可以使教學效果大大優化,這是我們應該注意的問題。

          4.注重德育目標的長效性。

          中小學是學生成長中最為重要的階段,學生人格的養成、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都會在這一階段完成。我們今天培養的品德將會伴隨學生們的一生,將會為他們日后的做人做事打下品格修養的基礎。因此,我們在制定德育教學目標時,一定要注意目標的長效性,萬萬不可有短視傾向、功利傾向。短視化的德育教學會對學生的言行產生誤導,會混淆學生的是非觀,會使學生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模式相背離,對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有害無利。惟有長效性的教學目標才能真正顯現出德育教學的價值來,才能保證學生身心的長久健康發展。

          所以,在德育教學中,我們一定要抱著“對學生一生負責”的態度來完成其教學。這就要求德育教師要有強烈的責任感,認真負責地對待日常教學工作,以學生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眼光放得遠一點,基礎教學做得扎實一點,多想想學生的未來,這樣的德育教學才能收到實實在在的效果。

          綜上所述,中小學德育教學是很重要的,是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盡心盡力去完成的。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我們要善于分析環境的變化,及時更新教學理念 ,努力優化教學內容,妥善選擇教學方法,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小學德育教育論文4

          “為了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引導生活和發展生活”理念是新課程對品德學科教學的最深刻的闡述。品德課堂教學是教師主要任務,是帶教材走向兒童的生活和生活中的兒童的過程。教材中出現的一系列“生活”“生活事件”“生活主題”或“生活場景”基本上是屬于精心選擇的“美好生活圖景”,而不是或者說大多數不是原汁原味的生活場景。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引導兒童從教材通向生活,把教材承載的價值、目標和兒童的生活有效地鏈接起來,讓兒童主動、積極地用真實生活和自主活動來展開教材中的“生活”和“活動”,從而達到“感受”,“體驗”教材中承載的價值目標。這一切入點在課堂教學的導入上。

          課堂導入是教學手段,是為開展課堂教學服務,是老師在組織課堂教學的第一環節。他主要是通過利用各種媒體,創設學習情景,激發學習興趣,啟迪學生思維,使其主動學習新知的一種教學行為。可見一個優秀的品德課堂導入,不僅要能吸引學生的注意,還要考慮如何喚起學生的真實生活經驗,從而引導他們更好的認識生活、學會生活。我們從發揮導入的激勵功能和鋪墊功能這兩個角度出發,設計品德課堂導入,讓課堂教學有效接軌生活。 一 、發揮導入的激勵功能

          發揮導入的激勵功能就是,要求我們在設計品德課堂導入時,要根據教材呈現的不同情景,結合學生的實際,設計靈活多樣的導入 方法 ,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參與學習的欲望,保持對學習主題的高度關注,積極主動學習。

          1、以“ 趣 ”入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薄皩W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學生對學習主題產生興趣,就會產生探索知識的迫切愿望,并積極主動地,心情愉快地投入學習。品德課程中許多主題是指導學生熱愛生活,學會基本的生活技能,這些 內容 ,學生都有一定的親身經歷,非常感興趣。這類課堂的導入,設計時采用精心的裁剪的生活情景,凸現潛在的教育導向意義,以“趣”入境,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讓他們 自然 的對教育主題感興趣。

          例如《走進市場》的安排目的是讓學生盡早的學會一些選購商品的知識,培養他們獨立選購簡單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品的能力。課始,老師問學生:“喜歡在超市購物嗎?”(學生雀躍)

          再問:“為什么喜歡在超市購物?”(學生紛紛說了自己的感受)

         。S即播放超市里人們購物及一位顧客在仔細挑選商品的情景。)問老師:“這位顧客購買物品時在干什么?”

          “在挑選商品,看看是否是自己想要的。”

          “在看產品使用說明!

          “在看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

          學生回答踴躍。

          現在從城鎮到 農村 ,處處可見超市。在超市購物較為熟悉。用“超市購物”情景來導入,激發了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增強了導入的趣味性,營造了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2、以“ 思 ”入境

          “學而不思則罔”,從反面說明了思在學習中的作用。在導入時,結合內容,創設情景,提出富有啟發性的 問題 ,使學生處于“心憤口悱”的積極思考的學習狀態。這是一種非常理想的導入設計。提高認識,引導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是現行品德課程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這類課堂導入時,應更多的考慮,在導入環節中以“思”入境引發學生對課堂教育主題的做一定的思考,便于把課堂主題教育進行的更為深刻。

          《誠實是金》讓學生懂得說謊的危害,只有誠心才能贏得尊重和信任。要做到不說謊話,言行一致,誠實守信。課始老師講述故事:

          在德國,一位 中國 留學生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后,到德國大公司尋找工作,可是一連20多家公司都沒有接受他。他想自己才能出眾,找家小公司應該沒有問題吧?墒切」疽舶阉芙^了。

          同學們,為什么德國的公司都拒絕他呢?猜猜,可能是什么原因?

          想知道真實原因嗎?那家公司的老板告訴他,不錄用他的原因,竟然是因為他在德國期間乘公共汽車曾經逃過三次票。留學生很吃驚,難道我的博士文憑還抵不過三次逃票。德國老板說:“是的。我們不懷疑你的能力,但我們認為您惟獨缺少了非常重要的兩個字!” 此時老師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是什么嗎?”“你有什么感想?”感觸學生心里,學生都發表了自己的感受,深切體會到說謊的危害。

          3、以“ 情 ”入境

          情感在教學中,對教師和學生的行為或活動具有支配、指導作用,學生強烈的內心體驗,能使教學主題的要求較為容易的轉化為學生的學習需要,以“情”入境,即要用語言、情節感染學生,引起情感共鳴。如果課堂品德教育主題,主要是通過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道德情感的體驗中受到教育,那么在導入時,就要先行孕育道德情感。

          《孝心獻老人》的教學關鍵是激發學生體貼老人,關心老人的情感,因此,以情感渲染來導入是觸動學生心靈的基點。課始,老師出示兩幅漫畫:一幅是奶奶累了坐在椅子上。旁白:老了不中用了。第二幅是孫子兵兵在給奶奶捶背,奶奶很高興。旁白:真懂事。問學生這畫面在講什么?

          學生一看就能夠清楚把圖意說上來;卮鸷螅蠋熯^渡:“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老人曾經為家庭,為社會做出了自己的貢獻,F在年紀大了,該是按享晚年的幸福生活了。我們作為晚輩,承接了長輩的養育之恩,要懂得匯報。畫中的兵兵真得非常懂事奶奶累了,就給奶奶捶捶背,老人并不渴望家人為她付出多少。就是希望自己的晚年生活能夠幸福、美滿。你看,孝順的孫子給奶奶那輕輕地捶背,奶奶就一點兒也不覺的疲勞了。那臉上洋溢的笑容,多么開心,多么幸福啊!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

          在老師深情的講述中,學生都為之動容,在其心頭激起情感的漣漪——老人很需要我們的關愛啊!帶著這樣的情感進入課堂教學,學生怎么會不受到深刻的教育呢?

          二、發揮導入的鋪墊功能

          1、為突破重點作好服務

          有些品德教育主題可能離學生的'生活經驗、感受有一定的距離。如果 ,在課堂 學習 開始時沒有解決這個 問題 。那么,要想在課堂上讓學生真正領會課程教育意圖則有困難,從而 影響 整堂課的教學效果。鑒與這樣的考慮,我們要在課堂導入環節把問題解決好。

         。1)、事實說話導入補認識

          用事實說話:就是采用社會上出現的事例, 自然 界存在的現象,來安排課堂導入。由于它的真實性,具有很強的說服力。這類課堂導入的設計對與那些學生感性認識上不足或者模糊的品德教學主題特別合適。

          例如《保護環境》的教學,目的是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喚起學生的環保意識,引導學生學會保護環境。現實生活中,學生知道身邊存在著比較嚴重的環境污染,但是他們并沒有覺得環境污染對自己的生活帶來什么影響,水污染了,他們覺得現在有自來水;電池亂扔,對土地的污染似乎也看不出來環境污染的嚴重性,環境污染對人類的生存和繁衍的威脅認識就較為欠缺。因此,在導入時,老師用多媒體播放了“森林大肆砍伐;污水排放,河水變質,魚兒死亡;不可分解塑料袋漫天飛舞……”隨著畫面的切換,學生臉上的表情變的嚴肅了,雄辯的事實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環境污染的嚴重性,那么“我們要保護環境”的意識立即萌生出來。接下去的課堂學習實效就有很好的保障。

         。2)、情景再現導入溫經歷

          現在的孩子生活幸福,在家里無時不刻都享受著親人的關愛,有一種“以我為中心”的意識。許多孩子忽視了生活經歷中許多值得珍惜的東西。品德課程中,許多主題安排的目的就是引導學生認識自我,深刻理解生活。這類課堂的導入時,要把曾經的生活情景重新再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有意識的溫習、再新認識生活,這對與課堂的學習顯得尤為重要。

          教學《謝謝你們,我的父母》的重點是感受自己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關心,體會到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辛苦操勞。作課前調查,和學生交談中發現,許多學生認為:“父母照顧好孩子的生活,是天經地義的。”有的還埋怨:“父母對自己的關心不夠,沒有其他的父母那么好!蹦敲,課堂導入就需要老師精心選擇生活中一些溫馨的情景,能打動孩子心靈的生活細節展示給學生看。如“燈下,媽媽給孩子打毛衣;孩子生病父母精心照顧;晚上,媽媽給孩子折疊第二天穿的衣服;孩子睡著時,媽媽起床為孩子蓋棉被”等等。在重溫這些每位學生都經歷過的生活小事后,可順勢提問:“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學生內心深處一定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關心,體會到父母的辛苦操勞。

         。3)、親身體驗導入強感受

          由于年齡的原因,生活狀況不同的原因,我們的孩子對他人的心理,生活不可能有切身的體會。如何引導學生和他人交往,學會與人相處是品德課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這類品德課程教育,在導入時要讓學生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最好的辦法是設計活動讓學生去親身體驗體驗,這樣對馬上進行的課堂教學非常有利。

          殘疾人生活上的困難,一般健康的人都不會有什么體會和感受。看到殘疾人遇到困難,好大一部分學生會嘲笑他們!蛾P心殘疾人》課堂導入時,如果老師選擇“一位盲人在行走時,不小心摔了一跤”或“一位腳殘疾人走樓梯”的情景來導入。希望引導學生認識到“他們遇到困難需要得到我們的幫助!蹦敲矗隙〞胁糠謱W生最先關注的是盲人摔跤,腳有殘疾的人走樓梯的情形。這情形在他們眼里看到的可能只是摔跤時的狼狽,走樓梯時的滑稽。

          有位老師的導入很巧妙。設計一個生活情景:在講臺上放本書,旁邊再放些其他的東西,過道上也擺些凳子或物品,設置些障礙,讓學生蒙上眼睛,獨自去取書。然后在同學的幫助下再去取回書。在課堂導入時,請大家談談取書的感受。這樣回避了前一案例中出現的尷尬場面,同時讓學生親身來感受一下殘疾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體會一下渴望得到他人幫助的那種心理,效果就不一樣了。

          2、為解決難點做好服務

          有些品德課的教育主題盡管與學生的生活經驗非常的貼近,學生理解起來難度不是很大,但是這一教育主題中可能會涉及到一些易混淆的概念,較抽象的道理,認知上有困惑的現象。這些我們在課堂上必須需要處理的問題,可以考慮在課堂導入的時候來先行解決,從而為課堂學習打好一定的伏筆,促進學生對課堂主題有更深刻的理解,為提高課堂的學習質量奠定基礎。

          (1)、形象感知導入釋概念

          現行的好多品德課的主題涉及到概念,這是老師在課堂教學時遇到的最令人頭疼的問題。對概念進行解釋吧,學生聽不懂,再說對小學生講概念也沒有這個必要;不解釋吧,課堂上出現這樣那樣的混淆,弄不明白。對與這類主題的教學,在課堂的導入時,可以把概念的外延一一具體擺出來,學生在大量的具體形象面前就自然理解可這個概念。

          《生活中的你我他》這課的難點是,學生對職業這個概念弄不清楚。容易把外地人、領導、超人、魔法師等當做職業來看待。如果要引導學生把哪些是職業,哪些不屬于職業分辨開來,有些難度,因為什么叫職業這個解釋,小學生理解不了,也沒有理解的必要。怎么辦?仔細想想,學生對生活中各種不同職業有一定的接觸和了解,“醫生、老師、工人、農民、護士、警察、售貨員”等等應該都認識。因此,解決這個難題可以直接采用“職業”的具體形式來說明。

          在導入時,展示“不同職業人員的勞動場面以及模仿各種職業的典型動作,讓學生來猜猜他是從事什么職業的人?”這樣形象感知導入的效果真的好,學生興趣很濃,而且對各種職業的名稱很快有了清楚的認識。在整節課的學習中再也沒有出現把外地人、領導、超人、魔法師等當作職業來看待。

         。2)、類比感悟導入滲道理

          品德課程中涉及到一些比較抽象的道理,這是我們在課堂教學時所遇到的難題。我們可以在導入時,用比較形象的、例子進行類比,讓學生對抽象的道理有個較為感性的認識。

          《集體的力量大》要求通過學習,讓學生明白集體的力量的無比。一個人辦不到的事情,很多人在一起齊心協力,互相合作就有可能辦到。難點:人多并不一定力量大,只有團結一致,力往一處使才行。要在課堂上讓學生明白這個道理,可以通過課本中的《運水果》的故事來突破,但是總覺得學生的認識不夠深刻。所以在導入課堂教學的時候,我們可以采用能類比說明問題的“折筷子”的游戲來作好相應的鋪墊。先請一位學生上前來折筷子,給一根,輕而易舉折斷了,再給兩根,有點費力,但還是折斷。作后給一把筷子,結果怎么也折不斷。整把筷子請其他的同學也來折,可……游戲結束后,老師組織學生討論。通過游戲,你明白了什么?學生討論后,然揭示課題。

          這個游戲中蘊涵著團結,力往一處使,力氣就大的道理。在討論中,學生認識到筷子多了就折不斷了。這是對道理的最為樸素的認識。在課堂中《運水果》的故事學完后,再讓學生說一說對“折筷子”的游戲有什么新的認識。這時學生對道理的認識就深刻到位了。

         。3)、情境體悟導入揭困惑

          現實社會繽紛復雜,現實生活豐富多彩。學生對生活中許多現象存在認識上的困惑,覺得到底該怎樣來正確認識,感覺很難,品德課程中如果涉及到了,我們就要花時間把它講透徹。因此,在課堂導入時就讓學生來面對困惑,對于積極解決困惑幫助很大。

          《當沖突發生后》的難點,就是希望學生盡量避免與人發生矛盾,當矛盾發生的時候,要冷靜處理,不激化矛盾,能理解他人,做到寬容待人。在現實的生活中,學生知道不該為一點小事與同學鬧的不可開交。但在事情發生時,總覺得自己吃虧了,于是劍拔弩張干起來。對此孩子們在認識上很困惑,“我們到底怎么辦?”很希望在課堂上在老師的指點下,知道如何來處理。結合這樣的情況,可以設計如下的導入:

          出示:三幅漫畫,第一幅兩個男同學在打架,鬧得很兇。第二幅是在辦公室里,老師在教育他們,兩人都低著腦袋。(旁邊文字)老師:“打架對嗎?” 第三幅是老師在問哪你們為什么打架?兩個男同學都仰著頭說旁邊文字:一個說:“是他先打我的。然后問學生“看著這三副畫,你對他們打架以及在辦公室的表現是怎樣看的?”因為這種事情太熟悉了,學生紛紛發言。老師引出“當沖突發生后,我們怎么辦?”然后重點和學生一起探討合理的處理辦法以及談論“老實是要吃虧的”這種說法。整堂課的教學,一點也不拖泥帶水,結構緊湊,重點突出,教學實效明顯。

        小學德育教育論文5

          中小學階段學生自主意識逐漸的明顯,受到教育環境的影響,認知能力和行為能力都有一定的提升。中小學階段德育教育是對于學生的素質能力的有效引導,注重對于學生情感價值觀的教育引導,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形成具有深刻影響力的德育教育理念。小學到中學德育教育實踐的銜接需要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有規劃性、層次性的進行德育教育實踐的設計。從小學階段到中學階段的德育教育的過渡需要把握一定的規律性,不僅僅要把握教育內容的變化,還要注重對于教育實踐手段的創新,從實際教育經驗上總結最適合學生的德育教學方法,滿足小學向中學階段教育實踐有效銜接。

          一、中小學德育教育內容銜接

          (一)逐漸豐富教育實踐性內容

          中小學德育教育在教育內容上應該體現有效的銜接,從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出發,以教育內容為總體規劃方向,實現對學生的素質能力的培養。從小學階段到中學極端教學內容的豐富應該把握一定的原則性,逐漸提升難度,增加知識內容的深度,在價值培養上提升更好的層次。建立完善的教學內容體現,制定符合各個階段學生個性化特點的教學內容。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能力畢竟有限,需要德育教育下更多的功夫去關注,以貼近生活的教學內容逐漸的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認知能力,在此基礎上實現逐漸的滲透,能夠讓學生長久的保持對于教育內容的興趣,從而按照教學安排的內容進行深入的學習。德育教育的難度提升應該伴隨著學生知識層次的提升而逐漸的增加,從小學到中學階段,德育教育的內容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實踐性探知性的知識內容更多了,學生的思維得到的發散性拓展,對于德育教育內容的理解程度從書本上走向了生活中,學生的德育教育強度加強了。從小學過渡到中學的德育教育內容實現了從基礎性向開放性的延伸,以學生個性化發展為前提,進行特征性的分析實現知識內容的循序漸進的豐富拓展。

          (二)深化學生德育教育的價值認知

          學生德育教育注重思想意識和行為能力的培養,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對于學生價值觀念的引導。在不斷的教育實踐深入探索中,學生德育教育理念呈現了多元化的教育特點,從小學階段學生從家庭教育走向了課堂教育,學生價值認知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父母的影響。對于學生德育教育的在小學階段應該體現一個理論內容的呈現,學生對于基本的德育教育內容有所了解,在價值認識上形成尊敬父母,尊敬師長的態度,在生活上應該懷有積極樂觀的心態,做一個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的公民,正確的認識自身的有點和缺點,能夠了解到家庭之外的社會、自然、學校的價值觀念的判斷標準。從小學到中學的德育教育銜接上,學生應該在價值認知的引導下對于自身的人生規劃有清醒的認知,了解到自身價值認知的發展方向,能夠以價值認知導向在具體的生活學習實踐中做出科學的判斷,從而為個人的發展,為社會價值的實現做好充分的準備。

          (三)滲透實事教育的現實引導

          中小學德育教育實踐的.教育內容銜接應該滲透具體的實事案例,重視實事教育是實現學生從課本走向生活的必要階段。實事教育主要包括對于日常生活禮儀規范的教育,對于行為選擇的指導,對于國家時政問題的關注,通過對于德育教育內容的現實性豐富能夠廣泛的引導學生進行行為選擇和價值判斷,提升學生對于現實環境的了解和感悟能力。實事教育體現時效性和及時性的特點,在不同的教育階段,教育內容的側重點不同。小學階段學生應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的教育,讓學生養成關注生活、關注現實的習慣,德育教育和大眾日常生活的內容息息相關,小學階段了解的內容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我們的社會生活,在內心形成初步的社會行為認知。而中學階段所基礎的德育教育內容更加的全面,學生應該在接觸的基礎上進一步的進行思考,通過小學到中學教育實事的深度和廣度的擴展實現自我德育認知體系的完善,達到更好的素質能力提升。

          二、中小學德育教育手段銜接

          (一)知識教育與實踐教育的融合

          中小學德育教育實踐手段的銜接應該體現時代性和創新性的特點,德育教育應該重視從知識內容的教育和實踐教育的結合,培養中小學生綜合性的素質能力。對于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實踐,學生應該以知識能力為主,掌握基本的德育教育體系,形成整體性的教育認知,在此基礎上逐步的擴張,實現對于教育內容的深入了解。而在中學階段的德育教育實踐應該重視加強實踐能力的教育,以德育教育理論具體的分析案例,結合現實生活的實際發展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讓學生在知識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上都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最重要的是學生能夠通過德育教育形成良好的自主探究學習的習慣,通過對于教育內容和教育實踐的現實體驗,提升自身的價值觀念和德育理念,達到知行合一的效果。中小學德育教育手段應該重視將知識內容和實踐內容實現有效的融合,為學生階段性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以創造性學習開拓學生的學習視野。

          (二)多媒體教育與傳統教育的融合

          多媒體教育實踐是現代教育技術的重要手段,德育教育應該有具體的實踐呈現,讓學生從抽象的概念理論中走向具象的實踐選擇中。多媒體教育手段和傳統教育實踐各有各的優勢性,對于教育者來說應該善于抓住這種優勢性實現創新性的教學。中小學階段學生德育教育實踐更注重學生的感受和認知能力的培養,傳統的教育方式是必要的教育手段,由于小學時期學生對于德育教育的內容理解不夠深刻,這就需要教師采取傳統的教育引導的手段,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德育教育內容,形成一定的知識基礎,在此基礎上實現對學生的階段性培養,在傳統教育方式中應該采取豐富的教學手段,設置豐富多彩的教育實踐活動,讓學生們能夠懷有學習的積極性,而在中學階段教師的教學環節設置應該充分的利用多媒體的教學工具,為學生展示更多的教學內容,豐富學生的認知體系。通過中小學教育內容和教育手段的不斷豐富,實現德育教育的順利開展。注重多媒體教育和傳統教育的有效結合,提升德育教育課程安排的規劃能力,采取有目的性的教育培養,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融入到德育教育的實踐活動中。

          (三)個性化教育與小組教學相結合

          從小學到中學階段,學生的個性化特點正在不斷的顯現出來,學生的自主意識和能動性的發揮愈發的明顯。對于中小學生的德育教育應該采取個性化的教育手段,尊重學生的個性需求,通過德育教育的引導性,提升學生的價值選擇和行為判斷的能力。而小組教學方法能夠更好的實現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的效果,提升學生們的集體意識和互助意識,在豐富多彩的教育實踐活動中既能夠發揮學生的個性化優勢又能夠讓學生融入到集體的氛圍中實現共同的發展,這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目標。對于中小學階段德育教育的銜接式教育,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發展動態,時刻的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態和行為狀態的變化規律,根據具體的實踐情況進行創造性的調整,推動學生向著更加積極的方向發展。個性化教育和小組教學實現了學生有個人到集體的過渡過程,對于教學內容的不斷深化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于教育者而言,一定要把握個性化教育的科學性和規律性,讓學生能夠形成更加完善的價值理念和德育管理,從而實現自我人生的更好規劃。

          三、總結與展望

          綜上所述,中小學德育教育實踐銜接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不僅僅是對于學生素質能力的培養,更是對于教育實踐改革創新的體現。秉承著以學為本的教育理念,重視學生的主體教育思想,實現個性化、階段性的教育創新選擇,為更高階段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適應現代社會對于人才培養的需求性目標,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具有高素質能力的人才。重視小學向中學階段德育教育實踐的銜接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有重要的影響,也是現代教育實踐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的問題,在不斷的實踐經驗總結中,形成面向學生、面向高校和面向社會的現代性德育教育科學體系,豐富德育教育理論和實踐。

        小學德育教育論文6

          一、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德育教育

          小學階段的啟蒙教育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如何解決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讓德育扎根心靈,落實在實踐中,是廣大教師與教育學家長期以來一直在探索的問題。

          1.選取典型,做好示范教育

          小學生的理解能力較為薄弱,主動思考能力較差,被動的接受、吸收速度又快,模仿能力強。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立足于多元價值觀的基礎上進行發散思維,選取有助于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念的典型素材,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人生道路。在選取德育教育的教學素材時,應當避免那些觀念陳腐的教學內容或者影視題材。多進行道德情景設置,結合現實生活,選取當代出現的具有典型性的新人新事新理念,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對于德育教育的興趣。

          2.改變傳統德育教育模式

          經常開展各種豐富的課堂內外活動,讓學生從實踐中得真知。為深入滲透德育理念,教師應當組織學生開展一些義務勞動,學雷鋒活動。在班會活動上表揚那些在實踐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學生,起到樹立典型模范的作用。讓學生多在參與實踐后互相交流心得體會,自由分享,共同進步。

          3.用愛感化,豐富心靈

          低年級學生對于是非標準判斷能力較弱,自我控制能力不足,經常會不自覺的發生一些例如偷盜別人的鉛筆橡皮等小錯誤,或者是把說臟話當成一種樂趣,有時出現愛欺負弱小的同學,不按時完成作業等情況,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時常發生,難以避免。教師不應當采取嚴厲的措施去懲戒學生,應當采取合理的事后處理手段,調解矛盾。多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以說服為主,通過感化教育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行為不正確。培養學生的羞恥心,自覺改正不良行為。樹立典型榜樣,通過表揚獎勵和關心愛護的方式幫助學生成長。

          4.家庭德育教育不可忽視

          學生不僅受到學校教育的影響,還受到來自家庭教育的熏陶。學校教育具有普遍化、統一化的特點,家庭教育具有獨特化、個性化、不可復制的特點。每個家庭的教育成本、資源、方式、投入精力都不同,從而影響到孩子的成長和對德育理念的接受。教師要與家長經常溝通交流,讓家長也樹立起德育教育的理念。當學生在家時,有意識的幫助學生糾正不良行為,自覺實踐德育理念。將學校與家庭教育有效結合,互相融合,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二、結語

          小學階段是學生道德教育的萌芽時期,樹立正確的德育理念至關重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斷幫助學生健康成長,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深化德育理念是提高全民素質的重要部分。德育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做到知行合一、堅持不懈,在生活與實踐中不斷磨練學習。還要加強引導教育,規范行為模式,多閱讀有益書籍,對心靈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

        小學德育教育論文7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存在的問題

          1.語文教師過于重視學生分數,F在大多數學校與教師為了提高知名度,過于重視升學率,導致在語文教學課程中,只顧提高學生成績,忽視了學生的品德和情感問題。而這樣不僅使學生無法達到理想的語文成績,還會厭倦語文課,也就發揮不了德育的目的。

          2.語文教師對德育理念理解不透徹。由于語文教師對德育理念理解不透徹,所以就無法全面掌握語文教材德育的內容與重點,導致語文教師對語文教材無法進行深入探究,而德育目的也就無法達到。

          3.語文教師缺乏豐富的專業知識。要把品德教育融入在小學語文教學課程中,語文教師就必須具備扎實的語文功底,但由于小學語文教師缺乏豐富的專業知識,也就達不到真正的德育目的。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措施

          1.教學課堂中融入德育。在語文教學課堂中,語文教師首先可以運用感情熏陶法,對語文教材內容進行豐富,并對小學語文基礎知識進行輔導與培養,進而可有效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與教師的感情統一,促使小學生的想法與觀念得到盡情地展示,這樣有利于小學語文教師德育的'開展,使小學生有效地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吸收品德教育。另外,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做好榜樣,在小學生的意識里培養良好品德,引導學生養成尊老愛幼,遵守紀律,勤儉節約,文明禮貌的好習慣,通過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融入品德教育,可以有效地使小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進而提高道德情感。

          2.教學課外活動中融入德育。小學語文教學課外活動可以豐富小學生的課外知識,通過把德育滲透到語文教學課外活動中,可以使小學生的綜合知識水平與思想品德得到提高。為了更好地實現這一目的,語文教師可以嘗試運用成語接龍、演講、文章朗讀等方式,來實現對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的培養和品德教育。

          3.課外閱讀中融入德育。語文教學課外閱讀在培養小學生基礎知識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通過把德育融入到課外閱讀中,不僅可以豐富語文內容,還可以使學生的道德情操得到提升。另外,語文教師在課外閱讀課程中,還應該安排各種類型的課外閱讀活動,激發小學生對課外閱讀的積極性。總之,在語文教學課程中教師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使語文基礎知識和德育完美結合,促使小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同時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制定教學計劃,促使小學生的特長得到全面發展,對小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道德教育,有效達到小學生品德教育的目的。

        小學德育教育論文8

          【摘要】本文從當前小學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入手,總結并分析小學階段德育現狀,簡要介紹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實施有效激勵的對策,旨在提升小學德育實效性,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激勵

          德育是我國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也是小學階段學生道德品質形成的主要形式,小學班主任是開展德育工作的關鍵人員,肩負著培養學生道德修養的重要責任,班主任應根據學生道德品質情況,將激勵機制引入到德育工作之中,激發學生的德育參與性和積極性,從而凸顯小學德育工作效果。

          一、當前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其一,德育重視程度方面的問題。由于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小學教育體系之中,仍然存在重智育、輕德育的現象,導致德育相關教學和活動開展受到嚴重制約,從而難以形成良好的小學德育體系,造成小學德育工作效果不明顯的問題。其二,學生德育主體性問題。在德育工作之中,學生作為其主體,各項活動的設計和安排應以學生為本,但筆者就當前一些小學德育工作現狀加以分析,發現學生主體性不強,部分班主任沒有在德育中實施有效激勵措施,學生德育主動性較低。

          二、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有效實施激勵的對策

          (一)小學班主任在日常學生管理中實施激勵

          班主任各項工作之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學生日常管理,班主任作為與學生相處時間最長的教師,對學生道德品質教育尤為關鍵,因此,在小學班主任日常學生管理工作之中,引入激勵機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與表現,酌情進行激勵教育,從而凸顯小學班主任德育效果,對學生道德品質培養起到了關鍵作用。激勵機制主要包括兩大方向:一方面,針對道德素養水平較強、自律性較高的學生,教師應予以精神褒獎和鼓勵;另一方面,部分沒能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的學生,教師應酌情進行處罰。在班級管理過程之中,班主任應注意激勵適度性,只有建立獎罰分明的激勵機制,才能切實保障學生的德育效果。

         。ǘ┬W班主任在溝通交流過程中實施激勵

          德育工作人文性特點極強,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之中,需不斷與學生進行溝通,為保障溝通的效果,班主任可實施激勵策略,從而提升德育工作效率,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具體溝通過程之中,班主任應做到“因人而異”,根據學生不同的性格習慣、家庭背景和行為表現,進行差異化的德育激勵工作。換言之,學生原本的道德品質應作為激勵標準,即一些道德素養水平較高的學生,其激勵標準也應有所提升,以激勵此類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更好的貫徹德育理念,班主任在與其進行溝通時,可著重鼓勵這一類學生的表現,并要求學生能夠在完善自身德育素養的.同時,帶領其他學生共同樹立良好的道德觀。針對部分表現較差的學生,班主任應為其適量降低激勵標準,從而避免因標準過高而影響學生積極性的現象。為了進一步凸顯德育效果,班主任還應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諸如,班主任可建立班級學生家長微信群,在微信群中及時通報學生德育情況,尤其是在學生表現較好時,班主任可在微信群中予以表彰,不僅增強了班主任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同時也激勵學生不斷進取。

          (三)小學班主任在德育實踐活動中實施激勵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尚未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及價值觀,而德育課堂教學過于枯燥化和程序化,學生對德育往往存在排斥心理。針對這一問題,筆者認為小學班主任應開展形式各異的德育實踐活動,通過活動激發學生的德育學習積極性,并在德育實踐活動中進行激勵式評價,促使學生逐漸對德育產生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各項德育活動之中。例如,將學生分為6人左右的小組,開展“小小班主任”活動,每個小組均可擔當一天的“小小班主任”,需要負責學生的管理及德育相關工作,同時,班主任在當天可作為一名學生,與學生一起學習和交流,從而了解學生具體的德育情況及思想意識。當班級全部小組均擔任過“小小班主任”之后,班主任可召開主題班會,由學生民主投票選舉出最佳“小小班主任”,為該小組學生頒發獎狀和獎品,以此來激勵學生,同時可幫助學生了解班主任的工作情況,使其站在班主任的角度上對待班級德育管理工作,從而提升小學德育工作效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是開展德育工作最佳時期,班主任作為德育工作的實施者,應通過激勵機制加強小學生德育工作成效,促使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從而提升小學德育水平。

          參考文獻:

          [1]楊建萍.小學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對策[J].新課程中旬,20xx(8):233.

          [2]溫小文.小學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新課程中旬,20xx(3):235.

        小學德育教育論文9

          德育工作在學校開展的各項教育工作中處于優先和核心地位。尤其是在小學教育中,小學生的身理和心理發展尚不完善,如果不能進行良好的道德教育,很有可能給學生的未來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現階段我國小學德育教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嚴重制約了學生健康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科學規范的開展德育教育工作,使小學生在人生的初級階段打下良好的基礎,成為了擺在廣大小學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

          一、現階段我國小學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德育教育手段單一,教學成果不盡理想

          傳統的小學德育課堂教學,教師像教授其他理論科目一樣,照本宣科的進行教材內容講解,品德課成了“說教課”,教師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沒有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信息交流和相互溝通,難以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也就不能有針對性的進行思想教育。

          在進行典型事例講解時,過多的采用說理教育法和道德評價法,對于感情陶冶法和品德實踐法應用較少,使得課堂教學氣氛沉悶,不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些學校雖然開展了校園文化建設和德育教育實踐課程,但是存在缺乏有效組織管理、教師教育手段單一等問題,導致德育教育很難取得預想中的效果。

          2.德育教育環境較差,教育理念偏離實際

          小學生具有好奇心強、渴望求知和自制能力差的特點,在小學生的生活環境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暴力現象、垃圾信息等危害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了小學生的道德認知。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方面在言行舉止中沒有做好示范作用,家長吵架、語言不文明等現象深刻的影響著孩子的行為和認知觀念。另一方面,部分家長過分溺愛孩子,導致小學生以自我為中心,存在自私自利的心理,缺乏對其他同學和老師的尊重。除此之外,父母“望子成龍”的教育心理使得他們過分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對于德育教育視而不見。

          3.教師專業能力不足,師資力量相對缺乏

          教師的道德素質不高、缺乏德育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道德教育能力低下是教師進行小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障礙,大多老師把教書與育人對立起來。有些教師不能正確認識自己肩負的神圣使命,只管教書,不管育人。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部分小學錄用的應屆畢業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獨生子女教獨生子女,在教學及管理班級方面存在著許多弊端,如:以自我為核心、自以為是、不樂于接受他人的意見等,除了教書,完成教學任務外,談不上與學生交朋友,做學生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

          二、加強小學德育教育的策略

          1.強化德育教育途徑,寓德育于學;顒

          小學德育教育作為一門特殊的學科,其教育途徑并不單純的以課本內容講解、理論知識教育來實現,而是需要通過對學生的日常生活以及校園學習進行綜合的強化教育。首先,以德育理論為基礎,進行德育滲透。教師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例如“角色扮演”或“經驗分享”等方式。通過創設科學合理的教學情境,讓學生進行情境角色扮演,讓學生融入到活動之中,讓學生在模擬情境中學會為人處事的方法,強化德育記憶。其次,把德育教育融入到校園活動當中,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娛樂活動、知識比賽等。讓學生在課堂之外的集體活動中增強獨立能力和辨別能力,同時,教師要做好活動監督和引導工作,對于小學生在集體活動中表現出不合道德規范的舉動要進行說理教育,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通過學習教育掌握正確的活動方法。

          2.美化德育教育環境,創建文明德育校園

          環境對于小學生的教育和個人成長有重要影響,因此,教師要重視教學環境給學生學習帶來的影響,通過創建文明德育校園環境,讓學生時刻感受到環境的熏陶,以此提升德育教學效果。首先,學校領導要從思想上和行動上切實為校園德育環境的創建提供支持,加大相關方面的資金投入力度,在校園內部營造出濃厚的德育環境。從教育內容上來說,校園德育環境的創建分為兩大部分:文化環境的創建和自然環境的創建。就文化環境而言,可以通過開展德育文化課堂教育、舉辦班級講座、開展社會德育實踐等,為學生的實際行動數量模范教育作用。

          自然環境的創建離不開學校領導和廣大教師的共同努力,例如可以在校園張貼德育海報、宣傳標語等。其次,除了重視校園德育環境對學生的影響外,還要做到校園、社會、家庭等多個環境的融合教育。第一,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要從自身做起,在日常生活中為學生樹立榜樣,指導學生應該怎樣做,為什么這樣做,讓學生從生活中學會基本的道德規范。第二,社會各界也要注重加強自身的道德行為,從不亂扔垃圾、不闖紅燈等基本的小事做起,為小學生學習正確的道德認知,營造出良好的`社會環境。

          3.發揮教師能動作用,強化教師榜樣形象

          在德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受到學生的關注和模仿學習,因此,教師首先要具有豐富的德育教育經驗,能夠時刻關注學生的動態變化,從學生的言行舉止、神情變化等細微方面,掌握學生的學習需要。教師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效果,所以在面對不斷變化的事物環境,教師要做到強化自身教學經驗,時刻保持為人師表的模范形象。

          其次,要提高教師進行德育的工作能力。教師不僅要為人師表,還應具備科學育人的能力。為了使教師能夠掌握更加科學和有效的德育教學方法,各地教育部門應定期開展有針對性的德育教育培訓工作,以此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豐富教師的專業教學知識。再次,建立起完善的培訓考核機制,對于接受培訓的教師要進行相關知識考核,并將考核結果與教師的績效薪資相掛鉤,激發教師的學習積極性,使培訓工作真正起到應有的作用。

          三、結語

          小學德育教學是一項基礎而又必須的教育工作,它對于學生德育觀念的培養和今后價值觀的樹立有重要影響。為了落實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同時也是為了學生個人成長著想,學校、家庭和社會必須做到多方聯合,營造優良環境,為學生道德觀念的樹立和健康成長提供必要的條件。

        小學德育教育論文10

          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我們的教育綱領。因此,在小學階段,學校設置了語文、數學、美術、音樂、勞動、體育等課程,各科之間相互獨立又互相關聯。我們教師應在各科教學中充分滲透素質教育思想,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從自己的教學實踐中,筆者深深地感悟到,加強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尤為重要。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是國家的未來,他們的發展直接關系到我們國家將來的前途和命運。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學生的啟蒙教育,不可忽視,小學德育教育直接影響初中和高中的德育工作。近年,中學生的犯罪率呈上升趨勢,這與小學生德育教育是有很大關系的,因此,加強小學生德育教育工作刻不容緩。下面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的體會,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學校領導要重視德育教育

          “五育并舉、德育領先”德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也是教育方針的組成部分。重視思想品德素質教育,也是我國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學校領導首先要從思想認識上重視德育教育。對小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不能走過場,更不能把德育教育看成是“軟指標”,只重視分數,而忽視德育,要有計劃、有組織、有目標地對學生實施思想品德教育。

          把德育教育作為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多開展一些以德育為主線的活動,從而促進小學生思想素質全面、健康、協調地發展。

          二、小學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有待提高

          目前在小學,特別是小學教師的整體素質并不樂觀,有些小學還有代課教師;谝陨细鞣N原因,有些教師教學態度不端正,在教育教法上還是一些傳統的教育模式,學生犯了錯誤,教師依舊采用體罰、打罵,甚至停課等。這些都是有損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這不但沒有使學生受到德育教育,而且嚴重挫傷了他們的自尊心。古代思想家楊雄說:“師者,人之模范也!苯處熓菍煟情L者,是學生的引路人。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有熱愛學生、誨人不倦的高尚師德。教師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一言一行無不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講,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一個好教師就是一群好學生。

          因此筆者呼吁有關教育行政部門要盡早對教師,特別是對小學教師進行師德教育,定期培訓、考核,盡快提高小學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三、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結合

          家庭教育在小學德育教育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小學生大部分時間在家庭里度過,家長的言行、舉止對其子女有著極大的影響。家庭教育對小學生學習的促進、思想品德的形成、行為習慣的訓練要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學校多開一些形式多樣的家長會,學校領導及班主任首先要對家長進行德育教育,家長接受教育后,教師再和家長配合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師對幾十名學生教育,力量分散,而如今有家長和教師共同對一個學生進行教育,好似一個學生增加了一個德育教師,這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自然是一個大跨躍。只有教師與家長配合得當,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四、品德課中如何滲透素質教育

          首先,教師的一言一行,就是學生的直觀教材。這就要求教師平常注意自身修養,做到談吐文明,教育學生時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不粗暴、不蠻橫,行動自然,動作不夸張、不造作,還要言行一致,言出有據,言出必行。其次,以事實感化人,教材要生動。例如,在講《用科學破除迷信》這一課時,我和同學們討論了這樣一件發生在身邊的事:一位老婆婆與兒媳住在一起,平常關系挺和睦。當地有一種迷信說法,正月初三不串親戚,串門會給親人帶來災禍。這明顯是沒有科學根據的,可這個兒媳婦就堅信這種做法。恰恰老婆婆的大女兒正月初三來看望媽來了,這個兒媳婦萬分惱火,指著鼻子罵自己的大姑沒安好心,老婆婆看不過,竟轉頭服藥自盡了。老婆婆的兒子回來又氣又憤,當眾給自己媳婦幾巴掌并踢了幾腳,這位兒媳婦也服毒了,幸運的是都搶救及時,沒有生命危險了。分析起來,還是由于兒媳婦迷信導致的后果。通過這件事,我教育學生要相信科學,要有正確的認識觀。

          五、政府和社會應支持小學德育教育

          加強小學德育教育是主陣地是學校,但是政府和社會都應支持。特別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應端正辦學思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克服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傾向,應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不應向學校下達升學指標,更不應把升學率和學生統考成績作為考核學校成績的.惟一標準。相反,應加強對學校德育工作的考核和強化德育的考核指標。只有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學校才會扭轉重分數輕德育的思想,端正辦學態度,把德育教育放在學校工作的首位。其結果是學生也會自然而然地重新考慮德與才的關系。在21世紀的今天,學校重視德育,學生認真接受德育教育是改革開放的需要。因此各級政府和學校一定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德育環境,進一步促進小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總之,要徹底全面地加強小學德育工作,首先,學校領導要重視,端正辦學思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克服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傾向,把德育工作放在學校的重要地位。其次,政府和社會應支持學校德育工作,轉變考核學校標準,教師要積極配合家長教育學生。這樣學校、家庭、社會形成一個整體,共同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形成一定的、良好的德育環境,必然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促進小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

        小學德育教育論文11

          1.導入注意學生情感的培養

          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有一個好的開始非常重要,所以教師必須要注重課程的導入,讓德育教育自然地滲透到音樂的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師在教授學生少數民族歌曲時,如:《娃哈哈》、《草原就是我的家》、《侗家兒童真快樂》等,都可以在導入時放一些和少數民族有關的影像視頻。少數民族中有很多學生不了解的民俗習慣和美麗的自然風光,這一切對于小學生而言都是陌生而新奇的,所以讓學生了解“56個民族,56個家”,除了漢族以外,還有其他少數民族,這些民族成員都是我們自己的同胞,我們要民族大團結,祖國才會更加的繁榮昌盛。在教授學生革命歌曲之前,可以跟學生說一些和革命有關的小故事,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如:教師在教授《義勇軍進行曲》時,作為學生對這首歌并不陌生,但是并不了解這首歌的含義,所以教師在導入這課時,可以有步驟、有層次的深入,通過一層一層的啟發和鋪墊,讓學生了解這首歌的創作時間、內涵以及當中蘊涵的思想感情等。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一些有名的革命故事,如:抗日小英雄王樸、朱德的扁擔等。而《義勇軍進行曲》就是為了歌頌這些為了祖國而拋頭顱、灑熱血的偉大軍人,歌曲中所有被壓迫、被欺辱的中國人民都開始奮起反抗,進行民族自救,由衷發出濃烈的愛國主義情感。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比今天的幸福生活和歌曲中所描述情景之間的差異,鼓勵學生樹立起民族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這樣,學生不僅學習到了歌曲,思想品德也受到了熏陶,強烈感受到革命歷史歌曲所傳達出的濃烈感情和豐厚的凝聚力。

          2.內涵的挖掘

          新課程改革之后,小學音樂教材中出現了很多反應學生健康生活和精神面貌的歌曲,教師要善于挖掘這些歌曲所具備的內涵。一方面,歌詞積極向上。如:《美麗的家鄉》歌詞充分贊美了家鄉的美好;《北京的孩子逛北京》熱烈歌頌了我們的首都,充滿了濃烈的北京氣息;《我們多么幸福》充分展示了兒童、少年奮發向上的精神面貌。這些歌曲都具有深刻的哲理和豐富的德育內涵,教師必須要用巧妙的手段讓學生的情感和思想都受到歌曲獨特魅力的感染,從而達到教育目的`。同時,學生也可以有感情的朗讀歌詞,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喚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如:教師在教授《螢火蟲》這首歌曲時,由于這首歌曲的歌詞非常美麗且生動,所以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有感情的朗誦歌詞,讓學生展開聯想:美麗、寧靜的夏天夜色中,眼前出現了一群一群、一閃一閃的綠色螢火蟲,這些螢火蟲雖然只有非常短暫的生命,但是就在這短暫的時間里,都是不斷照亮周圍。對于其他類型的歌曲,如:《義勇軍進行曲》、《七子之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等,教師可以結合各種教學手段,加深學生對歌曲的印象,從而提升思想美境界。教師要想充分挖掘小學音樂教材中獨特的德育內涵,就要在課程開始前對這首歌曲進行充分的了解,為日后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3.注重拓展和實踐

          在課程結束之后,教師一定要進行課堂小結,對一節音樂課進行總結和回顧。進行小結時,要針對班集體所有學生,對本節課涉及到的音樂知識進行系統的梳理,突出重點內容,在其中滲透德育教育內容,讓小學德育教育工作可以和音樂教學工作共同開展,培養具有高尚品格的音樂人才。教師在授課的同時還要注重音樂的實踐活動,如:教師在《我和小樹來比賽》音樂課程結束之后,學生們都希望可以為美化家園盡自己的一份力,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植樹活動。讓學生到固定的地方去種下屬于自己的樹,美化環境,生活才可以更加美好。教師也可以組織一些音樂興趣小組,如:舞蹈隊、合唱隊、器樂隊等,這些興趣小組都可以是音樂課堂的拓展和延伸。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與校園歌唱比賽以及一些團體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集體榮譽感,養成嚴守紀律的好品質。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音樂教師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將德育教育滲透到教學中去,才能在教授音樂課的同時,陶冶學生的性情,豐富學生的生活,提升學生的審美趣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讓學生們健康向上的成長。

        小學德育教育論文12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我國教育界逐漸意識到了德育教育對小學教育的重要性。作為班級的主要管理者,小學班主任應將德育思想滲透至小學班級的日常管理過程中。為提升小學德育教育的教學效果,小學教師可借助激勵措施進行小學德育教育。本文以當下小學德育教育的現狀作為切入點,分析了當下小學德育教育中所存在的問題,并就如何在小學德育教育中運用激勵策略進行了簡要探討,以期為相關教育者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小學教育;班級管理;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勵措施

          長期以來,小學教育一直是社會各界所關注的問題。隨著科學教育理念的融入,教育界逐漸意識到實施小學教學的目的不止在于培養學生的基本學習能力還在于培養學生的修養內涵。受到這一浪潮的影響,德育教育逐漸受到了應有的重視。在當下的教學階段,教師過分關注于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而忽略了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為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小學班主任需將德育教育滲透到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中,從多個角度來培養學生的基本是非觀和道德觀。

          一、當下我國小學德育教育中所存在的問題

          德育教育是培養小學生基本道德素養的重要途徑,其主要內容有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教育及道德教育等。從另一方面來看,德育教育是小學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的重要手段,小學生可以利用德育教育來規范學生的行事準則,以起到管理班級的目的。放眼于當下的小學德育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學校的德育教育組織不夠全面目前,我國小學德育教育的教學效果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間,這一現狀與學校的德育教育組織具有一定的聯系,F階段我國大部分小學并沒有針對德育教育制定相關的教學制度、考察制度和記錄制度。也就是說,現階段大多數小學的德育教育都處于秩序混亂的狀態。小學班主任進行德育教育時沒有統一的參考標準,而是按照自身意愿實施德育教育。2.激勵措施的實施力度不夠借助激勵措施進行德育教育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但從當下小學德育教育的現狀來看,激勵措施的實施力度仍不夠。對部分值得表揚的事件,小學班主任并沒有嚴格落實;而對于部分需要批評改正的行為,小學班主任也沒有及時進行嚴懲。這種存在明顯滯后性的管理模式使得小學德育教育的教學效果大打折扣。3.德育教育的激勵措施不夠完善除了執行力度不夠之外,當下小學德育教育中的激勵措施仍有待完善。激勵措施相對單一、激勵力度不夠科學等原因大大限制了激勵措施的實施效果。部分班主任在制定激勵措施時不能較好地體察學生的需求,而僅憑工作經驗制定激勵制度。不符合教學實際的激勵制度,往往不能取得較好的激勵效果。

          二、如何優化激勵策略在小學德育教育中的教學效果

          德育教育的目的在于規范學生的行為并為學生的為人處世方式提供一定的參照。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能力十分有限。部分學生對于事物的好壞、善惡、美丑及黑白并沒有完整的認知。在這一階段,學生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擾,榜樣作用也尤為突出。針對這一教學特點,班主任可以將激勵策略運用至德育教育中。但從當下我國小學德育教育中激勵策略的應用現狀來看,激勵策略的制定、執行力度都存在一定問題。班主任在進行調整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改善激勵策略的制定制度和執行力度激勵策略的制定方法和執行力度會在極大程度上影響其在德育教育中的教學效果。為提升當下小學德育教育的教學質量,班主任必須制定科學有效的激勵策略并將其嚴格落實。在制定激勵策略時班主任應從學生的角度考慮,以保證激勵策略的有效性。相較于傳統的物質獎勵而言,精神上的獎勵會對小學生帶來更加深遠的影響。例如,班主任在選拔班長時可以先讓學生輪流擔任班長,以后根據每位學生任職期間的表現挑選出最佳人選。這種精神上的獎勵可促使學生延續這種良好的行為作風,從而起到良好的榜樣作用。此外,在發現學生有亂扔垃圾、說臟話等不文明的行為時應及時制止,以防止類似現象再次發生。2.以實際事例感化激勵學生傳統的說教往往不能起到較好的教學效果,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應運用實際事例感化學生,以起到較好的德育教育效果。例如,在進行德育教育時,教師可以采用視頻教學的'形式,通過實際的案例感化激勵學生。又例如,在開展家長會、升旗儀式等活動時,班主任可以選取幾個班級代表人物作為“德育標兵”進行演講,從而給班級學生帶來心理上的觸動,從而感化學生,使學生在日后的學習生活中擁有更好地行事標準。3.將德育教育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現階段的小學德育教育具有治標不治本的特點,部分學生在校園中的狀態和在校外的狀態具有較大的區別。科學有效的德育教育應該與生活進行聯系,從日常生活的角度培養學生的德育素養,而不是僅限于在校內進行德育教育。為將德育教育落實到生活中,小學班主任可以向學生家長尋求一定的援助,借助家長來了解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狀態。更重要的是,小學班主任還應該將激勵策略滲透至日常生活細節中。例如,班主任應鼓勵學生保持自身儀容儀表的整潔,又或是叮囑學生將用過的東西當歸原處,這種生活中的小細節往往才是學生德育素質的重要體現。因此,對于在生活中注意小節的學生,班主任也應該進行表揚,促使班級學生向其學習。

          三、結語

          綜上所述,德育教育是實現我國教育科學化的必經之路,從當下我國小學的德育教育來看,德育教育質量和德育教育制度都存在一定的優化空間。針對小學生的教學特點,利用激勵策略進行德育教育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但需注意的是,班主任在制定激勵制度務必從教學實際出發、從學生角度考慮,以保證其執行效果。

          參考文獻:

         。郏保葙噭t秀.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中國農村教育,2017(04):31-32.

         。郏玻菘禋g歡.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07):47.

         。郏常輨⒃伱罚W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中華少年,2015(12):11.

        小學德育教育論文13

          《小學德育教育探析》

          摘要:強調"教育要以人為本,德育為先。"學校育人要先從德育開始,教師是落實育人目標的關鍵。培養學生成人,思想道德素養尤為重要。"學習不好是次品,身體不好是廢品,心理不好是危險品,思想不好是危害品"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在育人工作中都應銘記的治教指南。本文就自己在小學生德育教育中的三點做法與感悟"不言放棄、及時鼓勵、真情奉獻"和大家交流。

          關鍵詞:不言放棄 及時鼓勵 真情奉獻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培養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質,已經成為當今教育的熱門話題。在我身邊的許多教師常常感慨:當教師越來越難當了!大家心里都明白:當前由于社會風氣的影響,家庭對孩子的溺愛,父母對孩子缺乏正確的引導,影視音像制品及網絡文化的影響等,造成學生不愛學習、不想學習。受社會不良環境的影響,他們中不少人抱有讀書沒用的想法,對學習失去信心,對未來感到渺茫,常常沉浸于虛擬世界中,整日無精打采或上課睡覺,周末泡在網吧、游戲機室、臺球室等營業性場所,對老師布置的作業置之不理,有學生逃課、曠課現象,日常行為極不規范。面對這種種情況,學校德育教育面臨許多的困難,但作為"教育發展的關鍵"的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舉措一:不言放棄

          大家知道: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就是放棄。如果老師們不能深切感受到自己所肩負的重任,而只是今天看看這個孩子太調皮了,父母都不在乎,我何須在乎,放棄算了;明天看看那一個不順眼,再管也無用,放棄算了。今天放棄一個,明天放棄一個,這個老師放棄一個,那個老師放棄一個。那么,學校教育又還有什么意義呢?多年的班主任經歷告訴我:面對"差生",絕不言放棄。多年的育人工作,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只要我們教師用愛心、耐心感化學生,關注學生。加強對學生自信心培養,對學生道德心靈呵護。走進學生中間,與學生同學習同生活,談心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就一定會有收獲的。

          例如:我班張華同學,原在楚雄就讀,因為父母離異,父親沒有時間管他,該生漸漸地變得羈驁不馴,出口成臟,學習成績直線下降,由原來一、二年級的好學生變成了班上的品學皆差的學困生。無奈,父親只好將他送回老家由奶奶照管,并轉到我們五年級班就讀。剛來時,由于自己從條件較好的子弟小學轉到鄉鎮小學,一切他都表現得不習慣。當我了解了他的情況后,覺得他并非無可救藥。于是,課間經常找他談心,了解他的思想動態;課上經常用眼神提醒他專心聽講,鼓勵他大膽發言,并時常與他奶奶溝通;還讓同學多關心他,共同幫助他進步。慢慢地,他對自己有了信心,行為習慣改變了許多,成績也穩步提高,對我越來越敬重。小學畢業時,他以成績和品德雙優升入中學。

          舉措二:及時鼓勵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還有這么一句話:"說你好,真的.好,不好也好。說你不好,真的不好,好也不好。

          "作為教師,留心觀察學生,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給予鼓勵,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我班的李麗同學,剛從山區轉來時,語數兩科成績都比較差,還經常不完成作業,同學們都看不起她,她更加自卑。于是,我平時留心觀察她的舉動,發現她很關心班集體,還樂于助人。如有時放學后她會主動留下來把全班同學的課桌椅擺整齊;看到桌椅臟了,即使是冬天,她也會去提冷水來把它們擦干凈;不管誰有困難,只要她能幫的都熱心去幫助等。每次發現她做的好事,我都及時在班上表揚,還時常在學習上鼓勵她,幫助她克服不完成作業的壞習慣并激勵她:只要她學年末把語數成績提高到80分,學校評優秀少先隊員我們班一定推薦她。在去年的鎮小學青年教師課堂講賽活動中,有一位老師借我班學生上了一節看圖作文。聽完老師的要求后,全班學生開始習作。最后評比,全班只有她能用小詩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心意。聽完她不太壓韻的詩文,授課教師沒做什么評價?粗D時垂頭喪氣的神情,我心里也十分難受;氐桨嗌,我及時鼓勵她有獨創精神,敢于創新作文表達方法,要同學們向她學習,我們一起用熱烈的掌聲鼓勵她。漸漸地,她學習的勁頭更足了,成績比預定目標還高。學年末,她如愿以償當上優秀少先隊員。

          舉措三:真情奉獻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應首先是關懷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觸及年輪的心靈。"在這里,誰有細心和耐心誰就能獲得成功。因此,對差生的教育必須具有潤物細無聲的春雨精神。差生犯錯誤是難免的,老師給予矯正是必需的。但是,如果不注意方式,任性解氣的狠訓一通,往往會事得其反,甚至會激起他們的逆反情緒。因此,我們在矯正時要在尊重他們的基礎上,真心實意地選擇角度和時機,耐心地誘導他們認識自己的錯誤。實踐證明,只有尊重學生,消除了他們的逆反情緒,學生才能口服心服地接受批評、改正錯誤。這就是"親其師而信其道"。我曾教過這樣一個女生,她從一出生就被親生父母遺棄,被人撿來撫養到四歲半后又送給他人撫養,現在已有13歲的她,與養父母生活在一間不到9平方米的烤煙房內,通過觀察我發現該生自卑感強,對自己缺乏信心,而且還愛撒謊,我就在下課時同他聊天,讓她感到老師并沒有瞧不起她,下課總是讓他幫我拿教具,抱作業,借機問他上課所學的內容是否已掌握,給予她充分的關愛和信任,并送給她一些自己孩子的零食和衣服,按時提醒她洗頭、換衣服,對她的點滴進步以及時的鼓勵和表揚。通過一學期的努力,期末統考中這個孩子的數學成績由原來的20多分上升到64分,本學期的課堂上又多了一只充滿自信的小手高高的舉起來,還多了一雙充滿求知欲的小眼睛?梢,真誠和藹地對待學困生,并且給予他們一定的尊重和信任,就能讓這樣的"差生"重拾信心。經驗告訴我:一些行為習慣不良的學生,只要我們用愛心、真心和耐心去關注他,幫助他,引導他,你的苦心不會白費。

          總之,作為一名教師,就應該視學生為自己的孩子,積極發現、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生活細節,因材施教。育人不易,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一定要學會苦口婆心,而不能急功近利。人的塑造絕非一日之功,幫助孩子樹立起學生學習、生活的信心是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所以,對于身心都處在發展初期的尚未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學生,我們應該永不言放棄,并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鼓勵,同時以自己的真情去引導學生,這就是教師參與學校德育工作的應肩負的職責體現。

        小學德育教育論文14

          【摘要】低年級小學生處在智力發育以及道德品質養成的關鍵時期。在如此特殊階段,他們能夠接受怎樣的教育往往決定著其后的發展方向以及所獲取成就的大小。因此,在教育教學中,我們必須要以高雅的舉止影響小學生、以真誠的話語鼓勵小學生以及以良好的品質塑造小學生,幫助他們奠定人生輝煌的根基。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德育教育;具體策略

          隨著素質教育得到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成為教育教學中極為重要的一件事情。對于處在教育初級階段的小學生而言,他們更需要的是良好行為習慣以及道德品質的培養,而非知識的強化記憶和吸收。因此,作為小學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對小學生進行有效的德育教育,使之能夠通過該階段的學習不斷取得更好的成就與效果。

          一、以高雅的舉止影響小學生

          由于強烈的好奇心以及強大的模仿能力,相較于課本上講授的`知識內容,低年級小學生更容易受到教師言談舉止等方面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他們也會有意無意地模仿自己所熟悉的教師的某些口頭禪或者習慣性行為等。再加上低年級的小學生往往不具備較強的辨別能力,他們往往對自己的“所見所聞”不加辨別地模仿,甚至因此形成不良的行為習慣或者錯誤的思想價值觀念等,從而給自己的學習與生活造成極大的困擾。

          作為長期奮戰在教育教學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在與低年級小學生接觸的過程中嚴于律己,規范自身的言談舉止,使自己成為他們學習的“優秀榜樣”,為他們提供可以臨摹的“行為范本”,使之能夠有正確的行為標準課參考。

          二、以真誠的話語鼓勵小學生

          由于感性認識往往占據著主要地位,低年級小學生在生活、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會以情感為出發點來看待問題、理解問題、解決問題。因此,無論是在面對一些犯錯的低年級小學生時,還是在處理低年級小學生之間的一些“意外糾紛”時,我們必須在“以理服人”的同時做到“以情動人”。如此一來,我們才能讓學生在深刻領悟自身失誤的同時也能夠了解到我們的一片苦心以及一片愛心,進而在我們真誠的安慰與鼓勵之下繼續前行,不斷取得鮮花和掌聲。

          此外,對于那些性格較為內斂的孩子,我們更要付出真誠的愛心與耐心,引導他們一步步地展現自身的才華與優勢,進而學會如何與集體更加和諧地相處,使學習、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比如,在筆者所執教的班級中,有一個小學生性格比較內向,甚至連班級集體活動的時候,他都有意無意地往角落里躲。在某次的班級教學提問過程中,當筆者問到某個課外問題時,全班學生頓時鴉雀無聲,唯有他半舉著小手。但是當他看清楚這些周圍學生的狀況(都沒有舉手)時,又悄無聲息地放了下去。于是,筆者便借口隨機選一名優秀的學生作答并選中他。剛開始,他很緊張,之后終于在筆者的再三鼓勵之下鼓足勇氣說出正確答案,而筆者也借機作出鼓勵與獎勵,使之在班級其他同學艷羨的目光中逐漸找回了在人前展示自我的信心和勇氣。

          由上述內容可知,真誠的鼓勵是我們在低年級小學生德育教育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種教育途徑,它不僅讓師生之間相處更為融洽,還讓低年級小學生能夠在真誠的態度影響之下不斷地突破自我,獲得前進的勇氣和動力。

          三、以良好的品質塑造小學生

          良好品質的形成是惠及小學生終身的財富。想要塑造小學生良好的品質,我們必須要在小學低年級階段開始大力貫徹德育教育,使低年級小學生能夠通過該階段的學習培養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質以及優秀的文化修養。那么,如何才能使德育教育在低年級小學生中發揮應有的教育功能呢?筆者以為我們不放從低年級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娛樂形式入手:

         。ㄒ唬┰趦焊柚袧B透德育教育

          眾所周知,兒歌是一種低年級小學生非常喜歡的藝術表達形式。因此,我們可以篩選一些富含教育意義的兒歌來教小學生,使之在兒歌中正確思想價值觀念的影響下能夠潛移默化的培養高尚的品質。比如,“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這首兒歌就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小學生拾金不昧的思想認知。

         。ǘ┰谟螒蛑袧B透德育教育

          由于天性活潑,低年級小學生很難乖巧、老實地坐在教室中安安分分地聽課。即便能夠老老實實地坐在教室中,他們也未必能對教師講述的內容全身心地參與其中。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務必要遵循其生長規律,在教學中給予他們更多“課外活動”的機會,讓他們在具體的游戲實踐中感悟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的力量,在此氛圍影響之下,他們逐漸學會了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進而獲得更多人的歡迎。

          總之,低年級的小學生正處在智力萌芽、“三觀”初步形成的重要時期。倘若能夠把握這一重要時期,我們便能夠為小學生將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使之在優秀品質與道德情操的影響下不斷取得優秀成績。

          參考文獻:

          [1]楊福鑄.淺談加強小學德育的有效途徑分析[J].新課程(上),20xx(09).

          [2]張洪林.小學德育工作途徑的多樣化探析[J].甘肅教育,20xx(18).

          [3]顧潔.讓“德育之花”綻放于“科學之田”——淺談科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吉林教育,20xx(37).

        小學德育教育論文15

          一、前言

          隨著獨生子女時代的到來,學校德育已顯得不可替代。小學階段作為基礎教育的初始階段,在這一階段對小學生開展德育教育已成為社會共認的事實。因此,遵循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而進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對提升小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精神面貌以及其他方面的發展尤為重要。

          二、我國小學德育教育現狀分析

         。ㄒ唬┑掠齼热葸^于抽象化和理想化

          小學教育中現存的德育教育主要問題在于內容太過抽象化和理想化,且德育目標要求過高。因德育教育內容大都是一些大道理,遠離了小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操作性不強。且超出這一時段向前向后延伸則是終身德育。德育內容的理想化,導致德育教育與生活的脫節,必須考慮到怎么把德育教育融入到小學生的生活中、活動中和課堂中,以彌補德育教育與小學生實踐生活的斷裂。

         。ǘ┑掠绞揭哉f教和灌輸為主

          小學教師因缺乏對教育形式的充分認識,進行德育教育時,灌輸給學生大量理論性知識,榜樣師范法、自我教育法較多使用,而品德實踐課及情感陶冶則采取。隨著人們思想進步,道德形式亦進步了,因世界不斷前進,如果家長和教師還落在后面,便無法教育孩子,那么這種目的就毫無意義。

         。ㄈ┑掠逃_展缺少專業師資

          教師更多的是關注小學生的智育,把德育與智育分開進行教學,甚至把這兩者教育看做是不同教師的職責。所開展的德育教育僅以品德課方式進行教學,難以有效滲透到其他學科的教學中,導致小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與思想品德教育相脫離。研究還發現小學的德育課缺少專門教授德育的教師,究其原因在于豐富的德育教育研究成果,僅在教育研究者圈子里面循環,而較少與一線教師和其他實際教育工作者聯系,教學與學生品格教育撕裂為兩個部分、兩張皮。

          三、創建多元小學德育教育形態

          (一)豐富德育教育內容

          1.始終遵循“以課堂為主陣地”的目標

          伴隨著年級升高,小學生在不同年級對相同德育內容反應不同,所以要特別注意不同年級德育教材內容的選編,將《小學品德課程標準》中德育要求通過分年級的系列德育活動加以落實。對于低年級學生,德育目的在于養成好的習慣;而對于高階段五、六年級的小學生,德育工作重點是樹立其健康向上的社會公德意識進行理想主義、集體主義、遵紀守法等道德品質教育,重視日常行為規范的鞏固。

          2.始終遵循“讓品德培養回歸生活”的理念

          學校德育教育對小學生起到了導向作用,教育內容要密切聯系小學生的生活,深入小學生日常生活,根據其興趣、愛好,組織各種德育教育活動。課堂上開展的德育教育時,要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小學生的原則,以小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為主線。

         。ǘ╅_展多樣的'德育教育形式

          1.樹立榜樣,開展德育教育

          榜樣示范是有效發揮德育功能的方法,教師、家長,同伴是小學生主要的學習榜樣,對小學生的說服力是極大的,對小學生的思想品德形成有著重大的影響。學校教育要十分重視榜樣的示范教育作用,為人師表作示范。教師所樹立的道德形象即為學生的道德榜樣,學生道德成長的關鍵需要教師的旁證。學校根據本校的辦學特色修訂“師德規范”建立“文明教師評比制度”,制訂教師“待客禮儀”、“對待學生禮儀”,注重身教勝于言教,以良好的儀表風范作學生的表率。

          2.創設情境,激發德育情感

          模擬情境中的角色包括:理想角色、童話角色和現實角色。角色扮演可以使小學生得到切實的感受,因為只有感同身受,換位思考,主動地去反思自己、檢討自己,從而感悟德育內容。由于角色扮演使小學生親身體驗所扮演角色的言行舉止,感受深刻,能夠較容易地產生較大心理變化。教師不要以說教者的身份出現,要學會聆聽,讓學生主動的袒露心聲,內化其德育品質。所以,在德育教育中,恰當使用這種方法,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參與活動,體驗德育內涵

          學校德育工作要始終遵循讓德育融入到社會活動的理念,讓小學生參與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重視其在社會活動中的體驗和感悟,增強德育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因此,在德育教育中積極創造條件,讓小學生親歷社會實踐活動,喚起小學生生命的全部熱情。

         。ㄈ┐偈埂敖處煹掠龑I化”

          教師踏入工作崗位以后,從關注自己到關注學生這一過程轉變中,所接受的師德培訓課幾乎沒有,很難進行德育教學。教師在小學生的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是重大的,德育教育的開展首先取決于教師自身道德水平。正確認識到道德教育中不可回避的問題,教育要培養通往哪個方向的道德,即什么是道德?所以,教師應該把握好自身的德育專業化,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尋求自身德育發展的途徑。

          四、結語

          重新審視德育,筆者越來越清晰地意識到,德育教育效果的好壞與否不全是在于教師德育教學情況,學校德育教育并非無所不能,不能僅靠學校單方面教育,還應看社會和家庭各方面的德育教育。目前,小學德育的教學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與小學生德育培養目標相差很遠,所以要從小學生“培養目標”的角度和“學生發展”的角度出發,給予德育工作一個全新定位,把教書和育人兩大教育功能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多種多樣的第二課堂活動為內容,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和小學生課外活動,進而促進小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

        【小學德育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德育教育論文范文12-01

        德育教育論文范文01-01

        體育教學德育教育論文03-19

        淺論大學英語德育教育論文03-17

        班主任德育教育論文07-29

        政治教學滲透德育教育論文10-07

        論文新時期中職德育教育12-07

        高校公寓管理的德育教育融合論文12-01

        茶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滲透論文12-03

        淺談體育課中的德育教育論文11-05

        • 相關推薦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