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大學英語德育教育論文
一、大學英語教學中開展德育的必要性
(一)大學英語教材中英美國家意識形態的色彩濃厚
英美國家一貫實施大國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特別是美國在謀求“全球霸主”的道路上不惜利用文化滲透的手段改變他國公民的政治取向與價值觀念,最終達到影響和控制甚至顛覆他國政權的罪惡目的。語言是交際和知識傳播的工具,在當今時代也成為西方國家意識形態滲透和文化霸權的有力載體,借助英語中包含的文化和價值觀念使英語學習者在學習中不自覺的認同和接受。另外,英語教材中大多以英美文化和西方價值觀為內容,甚至存在帶有強烈政治意識的詞匯。
(二)當代大學生的特點
當代大學生群體普遍為“90后”,他們大多對中國的傳統文化與歷史文明缺乏深入透徹的了解,他們強調以自我為中心,對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抱以漠視和批判的態度,卻盲目崇拜和推崇西方文化與自由散漫的生活方式,且缺乏科學分析和判斷的能力。此外,當代社會存在的分配不公與貧富差距現象致使部分學生出現道德滑坡和信仰危機。高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教師理應成為實施者;英語是高等教育中重要的公共必修課程,英語教師理應在英語教學中開展有效的德育滲透,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與綜合素質。
(三)英語教學的功利性傾向明顯
目前,我國的英語教學中充滿了濃郁的功利主義色彩,學生的學習目的或為考證,或為讀研,或為職稱,或為出國,或為增加就業籌碼……大部分學習者僅僅關注英語的實用價值;大學英語教學中亦是如此,很多學生抱著獲取學位證、通過英語四/六級考試、就業等功利性目的學習英語,缺少對于語言自身文化魅力的追尋與探索。
(四)大學英語教學誤區
英語教學界存在“大學英語是工具”的認識,導致教學中普遍重視技能性與操作性知識的傳授,也就是“聽說讀寫譯”能力;很多英語教師重在教學語音語法、詞匯講解、怎樣順利通過等級考試等內容,忽視了語言的育人功能,導致英語教學死板,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不斷喪失,甚至形成惡性循環,談英語“色變”,講英語“卡殼”,英語教學的深度和感染力極度匱乏。
(五)德育滲透是創新英語教學模式的必要途徑
在傳統的英語課堂中,教師往往注重語法基礎和專業知識的講授,導致教學無熱情、學習無興趣,學生的學習模式單一且枯燥。在英語課堂上滲透德育必將促使教師重新思考課堂教學設計,給課程建設與教學模式提出有效的整改思路。
二、大學英語教學中開展德育的有效策略
(一)英語教師的榜樣示范
教師被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會給學生帶來深刻的影響。因此,英語教師需要率先垂范、言傳身教,真正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不僅在教學過程中傳授廣博的專業知識,還要以真誠的從教態度、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創新的教學模式影響學生,使課堂教學不再索然無味,令學生在潤物無聲中接受教育。另外,英語教師需要轉變角色,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和合作者,在生活中關心、在學習上指導、在情感上幫扶,真正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待之以誠、勉之以恒,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二)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
大學生處于人生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文化自覺的關鍵時期。隨著全球化進程、英語霸權以及外來文化思潮的涌入,中國文化呈現“失語”的狀態,晨讀學英語、宿舍聽英語、自習做英語……一些學生過于關注中國文化中的負面因素,把中國在近代的落后原因歸結于文化,從而盲目地推崇和仿效西方文化、貶低本民族的傳統文化,以至于很多大學生都無法運用英語介紹、傳播和宣揚中國文化,他們普遍缺乏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該注意培養學生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倡導跨文化的英語交際,使學生既能運用英語流暢地表達西方文化,也可以講解中國文化,一定不能因為強調國際和全球視野而忽視了本土立場和本國文化。
(三)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是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奮斗目標上的集中體現。理想是希望的燈塔,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引領人生的航向。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滲透理想信念教育能幫助大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帶給他們前進的力量,引導他們努力學習、勤勉工作、刻苦奮斗,對他們今后的人生之路產生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把英語教學與德育有機結合起來,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生活理想、職業理想、政治理想、社會理想及道德理想,進而樹立正確的做人準則和人生目標,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
(四)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集體主義教育
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努力養成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使學生關心集體、樂善好施,使個人主義服從集體主義,實現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的辨證統一。以獨生子女為主的大學生群體當中,他們受到社會環境、家庭教育和成長過程中諸多因素的影響,存在利己主義、個人主義嚴重等問題。在王守仁主編《實用綜合教程(第二版)》第二冊第三單元TextAMyFirstDayatMcDonald’s一文中,主人公第一天在麥當勞上班,由于她不能熟練使用收銀機,一位總是對“臨時工”特別關照的麥當勞工作人員便幫助了她;如果沒有人對她施以援手,可能導致她錯誤地輸入食品金額。因此,教師在講解課文時可以教育學生以集體利益為重,勇于承擔責任,以大局為重,樂于助人,講誠實守信用,懂感恩會報恩。
(五)在教學中強化學生的民族精神教育
在經濟全球化與世界一體化的大背景下,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要教育大學生養成世界眼光、具備國際知識,又要引導他們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教育他們在堅持民族價值規范體系的同時融入世界優秀文化潮流,努力成為“有根”的世界公民。從本土性視角看,“有根的世界公民”指人們在熱愛自己鄉土的同時更要熱愛自己的國家和本民族的優秀文化;從全球性視角來看,“有根的世界公民”不僅能傳承民族精神,更能夠欣賞和借鑒各民族的優秀文化,并努力做到為我所用。
三、結語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國之未來,教師有責,包括大學英語教師在內全體教育工作者都有開展德育的職責。英語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必須站在歷史和現實的高度,把“育人”和“育好人”擺在首要位置,堅持“教書”與“育人”并舉,隨時隨地對學生進行道德引導,把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及社會主義榮辱觀構成的核心價值體系融入英語教學中,努力做到英語教學與德育的協調統一、相得益彰。
【淺論大學英語德育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德育教育論文06-27
英語教學下德育教育的分析論文05-25
淺論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結合03-30
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教育03-14
小學德育教育論文06-24
高三議論文:淺論現代大學生03-27
大學英語小論文03-12
關于英語教學中德育教育的研討論文03-17
體育教學德育教育論文03-19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