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農村初中生學習困難的心理
摘要:本文通過對農村初中學生學習困難的心理進行分析,對如何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總結出一些經驗,幫助學生更好地打開心靈這扇窗。
關鍵詞:心理問題 引導 教育 教師
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社會閱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特別是面對社會競爭的壓力,他們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升學就業和自我意識等方面,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或問題。因此,學生心理問題不可忽視。
然而走進今天的教育,尤其是我們這些農村中學,人們的教育觀念、教育工具、教育對策及教育方式卻仍舊印刻著過多傳統的痕跡。這與這代人的發展變化特點和需求不相稱,所以導致我們的孩子出現了太多太復雜的心理問題。家長的不理解、老師的無法溝通、社會大環境的消極影響,使一些孩子處于心理的“孤島”。他們迫切需要父母的理解、老師的關愛。在一定時間內得不到之后,他們會變得封閉、孤僻、叛逆、抑郁,各種心理上的問題嚴重困擾著他們的思想,使他們無法正常與人相處交流,無法將自己融入集體,融入課堂,所以慢慢地他們的學習興趣降低了,學習目標模糊了,學習熱情沒有了,學習動力不足了,慢慢加入了學困生的行列,成為我們素質教育中的一個很大的悲哀。
那么,要解決學生心理問題,我們必須清楚把握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標準:
1.智力發展正常。智力正常是指青少年具有中等以上的智商,有正常的感知、記憶和思維的能力。能夠掌握知識,獲得技能技巧,從事與其年齡相當的實踐活動。
2.情緒穩定協調。愉快、穩定和協調的心境表明青少年處于積極的、良好的心理狀態。良好的情緒狀態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學習能力和保持較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之一。
3.心理特點符合實際年齡。人的各年齡階段,都有與其年齡相適應的心理特征和規律,從而形成不同年齡階段獨特的心理行為模式。
4.行為協調反應能力適度。健康的青少年,其心理活動和行為方式和諧統一,對外部刺激的反應適度,表現為既不異常敏感也不異常遲鈍,具有一定的應變能力。
5.人際關系的心理適應。健康的青少年在與人交往中行為適度,能與周圍的人建立協調的人際關系,相處融洽。
6.個性的穩定和健全。健全穩定的個性表現為有健康的精神面貌,有客觀而積極的自我意識,能適度控制自己的心理與行為,行為符合社會道德規范。
除此之外,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標準還包括:注意力集中,適度耐受各種壓力,能認同他人,有社會責任心,有現實的人生目標等。
當我們用這些標準去衡量我們所面對的孩子時,我們會特別驚訝地發現,我們幾乎有超過半數的孩子存在或輕或重的心理問題,這不能不引起我們所有老師的高度重視。而透過我們的問卷調查可以發現,由于心理問題,孩子產生學習上的困難的比率竟高達72%,這個數字使我們每個老師感到震驚,所以正確引導孩子們的心理調適與訓練是我們課題研究中必須解決的難題。
而當真正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所有老師均感到茫然。因為我們學校雖開設“心理健康”課程,但每周一節的課對學生身上存在的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難以一一涉及。況且,我們也沒有經過專門訓練的心理老師,所以一直在“心理教育”這個層面上,做得還不是很充分,不是很全面。
而對于我們農村教師來說,我們雖工作在一線,但專門拿出某一節課,或在某個固定時間對學生開展系統的心理訓練與調適也是基本不可能的。況且,心理教育是一個需要較長時期的投入才可見效的教育活動,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根本解決。鑒于此,我們通過反復交流與論證,決定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導,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從而改變自己的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正常地融入班集體,享受學校生活的樂趣。有了這樣的共識之后,我們有意識地對相關學生進行了引導訓練,均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下面就對我們目前所取得的一些經驗進行總結:
1.舉辦相關活動。如我們八年級一班搞過一次“我們需要改變”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收到了極好的效果,而這次活動的主題有很多方面涉及了孩子的心理問題。通過這次活動,很多同學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讓老師們驚喜不已。
2.積極與家長溝通,攜手共創孩子美好未來。其實,我們只要細致了解一下,就會發現很多孩子的心理問題與家庭環境及家長教育方法不當有著密不可分、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應該做好與家長的溝通交流,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全部情況,然后適當改換教育的方法。同時家長也會向我們提供有價值的線索,幫助我們全面了解孩子的思想,以便更好地對癥下藥,有效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
3.各任課教師與班主任協調,共同努力。我自己就是班主任,做起工作來比較方便,效果也容易達到。但也有的教師不擔任班主任,與學生接觸偏少,有一些問題掌握不是十分全面,這就需要他們主動與班主任老師取得聯系,協調聯動,更多地掌握孩子們身上存在的問題。
4.任課老師之間多交流看法,全面了解每個學生的狀況。有的時候,僅憑我們一個人的觀察和主觀感受,很難全面客觀地了解一個學生的全部,從而造成我們教學和管理上的疏漏,給我們的教學造成一些消極的影響。
我們學校在這方面安排較為合理,那就是打破了學科的分界,分年級組集體備課。這就為老師們的交流互動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條件。老師們課余時常常就班里的某一個同學發表個人的看法,然后通過交流我們會發現很多孩子在不同的課上的表現也截然不同。老師引導學生取長補短、互相借鑒,這對學生的發展大有好處。
5.多與學生談心,多走進孩子的心靈。素質教育對老師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我們不可以再站在高高的講臺上,樹立什么“師道尊嚴”,而是要善于走下來,走到學生中間,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只有這樣,學生才可以向你敞開心扉、坦誠交談。破除師生之間的神秘與陌生,建立朋友家人般親切的關系,這將在極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由被動接受轉為主動爭取?邕^了與孩子的心理隔膜,我們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所需所求,更好地幫助他們全面發展,快樂成長。
盡管我們在實踐中摸索出了這些經驗,但我們仍然需要面對一個嚴峻的事實,那就是學生心理問題千差萬別,截然不同,而且由于年齡、環境、家庭、社會等諸多方面的影響,心理也會隨時發生或微妙或明顯的波動。任何方法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細心觀察,善于發現,及時調整自己的處理方法,不斷適應社會的發展,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更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學生心理特點,幫助他們更好地打開心靈這扇窗,迎接更加燦爛的明天!
【探究農村初中生學習困難的心理】相關文章:
新農村建設中農村電網建設的探究11-16
農村中學男生英語學習困難的成因及對策論文03-08
商務英語學習探究03-27
高校體育與心理健康的關系探究03-07
畢業生考前心理問題探究03-28
孤兒學生的心理分析及教育方法探究11-16
讓學生在探究學習中成長12-10
淺析小學數學探究式學習03-28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