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90后”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
論文摘要 在新時代背景下成長起來的“90后”大學生,具有與以往大學生不同的、鮮明的思想行為特征,這就需要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改變工作思路,根據“90后”大學生的特點來做好引導工作。本文分析了“90后”大學生思想行為的幾個明顯特征,并給出了相關的工作思路的建議。
論文關鍵詞 “90后”大學生 思想教育 挫折教育 心理教育 職業規劃教育
近年來,我們對“90后”評論較多,認為他們嬌生慣養、缺乏責任意識、政治素養、艱苦奮斗精神等,而在2008年我國百年不遇的雪災、震災以及成功舉辦北京奧運等影響較大的事件中,“90后”和“80后”的青年表現出的理性的愛國熱情和高度的責任意識,弘揚了偉大的民族精神,得到了社會的共同認可。自此,我們需要重新審視“90后”的青年一代,他們究竟具有怎樣的思想特點,以及對“90后”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應該如何引導,已經成為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一、“90后”大學生思想行為特征
(一)求知欲強,但適應能力弱,抗挫折能力弱。
“90后”大學生常被稱為“天之驕子”、“幸福的一代”,生活水平的極大提高滿足了他們的物質需求,他們好奇心重,知識面寬,見識較廣,容易接受更多的新事物,敢于嘗試。但一路走來一帆風順的“90后”,在面對大學生學習和就業壓力越來越大,物質條件的極大改善和因學業、生活帶來的極大壓力形成反差,在面對評優評先的失敗、與人相處的問題上,很多人表現出的抗挫折能力明顯下降。“90后”新生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弱、依賴性較強,總是擺脫不了對父母和他人的依賴,在獨自面對問題的時候總是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二)心理問題逐漸增多。
“90后”的大學生,多數為獨生子女,在“6+1”的家庭結構(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中,從小就深受家人的呵護與溺愛,私密空間小,不象“70后”“80后”那樣可以和兄弟姐妹探討私密,他們只能通過網絡來向同齡人傾訴,性格的養成容易偏離方向。在大學之前,他們處理的每一件事幾乎都是在家長的眼中完成的,自小就沒有過多的獨立處理問題的經驗,在進入大學之后,遇到一些新的問題,特別是心理方面的問題,就容易出現走極端的現象。而近年來,發現“90后”大學生中單親家庭的數目正在增長,而隨之帶有心理問題的一些學生中,也大多是家庭環境不太和諧所引發的問題。
(三)空有理想、信念,但現實目標缺失。
很多“90后”的新生,在初入校園的時候,對未來充滿憧憬,以為自己有信心處理好大學中的每一件事情,但在面對與高中完全不一樣的大學生活、學習方式的時候,卻又不知道該如何邁出大學的第一步,于是,一部分人便選擇了“放任自流”的生活、學習方式,還有一些人很長一段時間徘徊在大學的現實與想象的巨大落差中,久久不能自拔。這些現象反映出“90后”大學新生的一個特征就是,雖然有著美好的理想、抱負,但缺乏現實目標,不知道具體應該如何實現自己的目標。
二、做好“90后”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幾點建議
盡管“90后”具有很多不足的方面,但同時他們也有可貴的優點,隨著逐漸成熟并融入社會,他們必將成為時代的弄潮兒,這就需要我們根據他們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做好教育引導工作。
(一)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就是教育者有目的地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幫助和引導受教育者正確認識挫折, 并坦然地面對挫折適時調整,有意識地防范挫折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應, 為自己長遠目標的最終實現而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人人都有可能遭受挫折, 大學生也不例外。由于大學生的生理、心理都處于成長發展過程中, 對挫折缺乏全面認識, 也缺乏正確的應對策略。 因此, 加強大學生挫折教育研究, 幫助大學生健康成長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
我們要鼓勵大學生有意識的投身于社會實踐,培養堅強的意志力,通過學校、家庭和社會三者相結合的挫折教育,提高他們的抗挫折能力,提高他們的意志力,讓大學生真正認識到人生中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挫折是人的一生中寶貴的財富。
(二)心理教育。
以自我為中心成為“90后”大學生的主要心理特征,且其迷戀網絡,部分學生厭學情緒嚴重,心理承受力不強,不能妥善處理情感問題。“90后”大學生心理問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社會環境相對復雜,教育和心理救助不到位;家庭教育不當,無良好的性格生成環境。
首先要正確對待“90后”大學生的心理特點。任何一個年代的青年都有自己特點,而這些特點的形成都是社會、家庭、學校和個人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我們不能過多的去批評“90后”的大學生的種種行為或性格特點。抱著平常的心態去對待他們凸顯出來的個性特征,并適當地利用這些特點對他們采取適合他們個性特點的教育方法。承認在他們身上存在某些共同的個性特點,并試著從他們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行為方式,進而產生“同理心”,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心理健康工作。
其次,采用學生可以接受的方式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由于90年代出生的大學生喜歡利用網絡獲取信息、學習新知識、結交新朋友,我們也可以投其所好,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可以通過郵件、QQ、飛信、網上留言、博客的方式和學生進行溝通。未來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必然主要以網絡為平臺。
(三)職業規劃教育。
幫助學生客觀地認識和評價自我,確定能夠充分發揮自己潛能的職業發展目標。應該要求學生根據自身的“職業興趣、性格特點,能力傾向,以及自身所學的專業知識技能”等自身因素,并且綜合到各種外界因素,定位一個最能發揮自身長處的位置,以便最大限度地實現自我價值。一個職業目標與生活目標相一致的人是幸福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實質上是個人追求最佳職業生涯的重要過程。
要確立全過程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計劃。一年級,首先是幫助大學生樹立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參加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和活動,充分的了解自我和認識自我;二年級要求學生充分的了解所學專業,通過專業基礎的學習,了解這個專業以后從事哪些工作,這個專業的發展前景等,并進一步通過職業規劃來修正自己的目標;三年級和四年級要考慮自己的職業選擇,通過喜歡的職業和自身素質相結合進行比較,再細化,朝自己的職業定位努力奮斗。
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構建學生發展平臺。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最終是使學生全面發展,因此輔導員在幫助學生設計職業生涯的同時,還應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構建多方位、多層次的學生發展平臺。如大學生職業生涯設計比賽、大學生藝術節、大學生科技節、素質拓展訓練、職業角色扮演、模擬招聘和職業心理測評與咨詢等。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不僅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提供空間,而且也使學生充分認識自我,客觀分析環境,樹立科學目標,增強心理承受能力、提升實踐能力,從而提高自我綜合素質,使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技能真正滿足職業崗位的實際需要。
開展個別輔導。個體輔導主要是針對在職業選擇方面個人心理準備不足的學生進行一對一的互動的輔導。輔導員在進行個別輔導時,應該要充分了解學生心理狀況,在此基礎上,通過心理測驗技術和心理咨詢方法的運用,使學生增進自我認識,增強自信心,確定適合于自己的心理特點和能力范圍的職業領域。
“90后”是富有朝氣、充滿活力的一代,“90后”大學生更是被寄予期望、肩負祖國使命的新一代。作為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者,要適應時代的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質,改進管理理念,以人為本,做好“90后”大學生的思想教育管理工作,引導和幫助“90后”大學生成長成才。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濟論文、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論文
【論“90后”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相關文章:
“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05-18
論校園網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思考08-11
論思想_議論文作文02-15
論西方環境倫理思想08-05
論中國哲學“和”思想(精選8篇)05-06
論孔子權變思想及其在現代的意義論文03-21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初探06-13
論儒家思想中的共同體精神08-05
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響要素及其功能05-18
論小學美術教學中怎樣融入思想教育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