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利潤操縱的理論文參考范文
一、利潤操縱的動因
利潤操縱的動因主要是企業通過利潤操縱最終實現自身利益(經濟的和非經濟的)的最大化,利潤操縱的成因、手段及治理論文。具體地說:
1、國有企業通過“調高”利潤,以“完成”承包利潤,通過“凋低”利澗,以“藏匿”利潤和資產,達到偷逃稅費的目的,或為下年完成經濟指標留下空間。
2、上市公司在初次發行階段,證監會要求公司有連續3年盈利,為了能上市,就需要進行財務包裝:在配股階段,證監會要求上市公司凈資產盈利率近3年平均不低于10%,且每年達到6%才能配股,為實現配股,上市公司也要進行財務包裝;股票市場流通價格同市場(投資者)對其預期盈利信息密切相關,從而促使一些公司通過財務包裝這一"捷徑"達到抬高股市價格的目的。
3、為給會計信息使用者以各會計期間前后一致、穩定增長,即所謂的“利潤平滑”感覺而調節盈余。有的企業盈余變化很大,給人以不安全的感覺,有的企業損益情況不能與本行業或國家整體經濟狀況同步,給人以不可理解的感覺。由于人的風險厭惡感,使這類公司在資本市場缺乏吸引力,經濟學論文《利潤操縱的成因、手段及治理論文》。而管理者為了吸引更多的投資者,讓投資者以為企業的`業務發展穩健,往往會進行盈余調節,以豐補歉,給人以穩中有升的感覺。
4、由于會計信息的不對稱性,經營者無法將他們所掌握的內部信息傳遞給資本市場(投資者),采取人為調節利潤的手段傳遞信息。
5、在目前資產所有者(出資人)對企業經營者(代理人)業績評價方法和獎勵機制下,公司當局通過操縱,虛盈利潤來騙取政績,撈取經濟利益。
此外,行政干預、財務會計主體多元化、社會審計監督不健全也是造成利潤操縱的原因。
二、利潤操縱的手段
1、從會計確認基礎的主觀性來看,權責發生制是會計確認的基礎,該理論雖然較好地解決了收人與費用的配比問題,但在確認過程中加入了主觀的方法,為固定資產折舊、無形及遞延資產價值的確認和攤銷等加入了主觀因素。采用穩健性原則,要求會計人員在反映帶有不確定因素的經濟業務時要采取審慎的態度,其中夾雜較大成分的主觀判斷。這種主觀性確認可以被企業利用進行利潤操縱。
2、從會計計量理論來看,目前的計量理論客觀上造成財務成果的扭曲,主觀上又常被利用利潤操縱。首先是計量單位問題,會計的四大假設之一就是貨幣計量假設,貨幣計量本身就具有局限性。一是這一假設是以幣值穩定為基本前提,而一旦發生嚴重的通貨膨脹,會計所描述的財務成果就會受到扭曲,導致會計信息失真。二是當前有不少尚難用貨幣計量但對決策有用的信息被排除在財務報表甚至財務報告之外,如人力資源、商譽等無形資產。其次是計量屬性問題,目前最基本和常用的是歷史成本法,而歷史成本由于通貨膨脹或物價下跌、技術進步等原因造成重置價值與歷史成本差異很大,以此為基礎計算的損益難以提供可靠的信息。一些企業正是利用計量理論的這些問題,在對資產進行評估時故意背離重置價,大幅度增加或減少資產重估價值,達到操縱利潤的目的。
【關于利潤操縱的理論文參考范文】相關文章:
4.金融論文范文參考